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

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

發布時間:2021-03-01 15:02:22

① 火箭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什麼的代稱

火箭軍包括戰略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和作戰保障部隊等,領導機關設有參謀部、政治部、後勤部、裝備部,其下的基本組織層次為基地、旅、營。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的軍種,由第二炮兵更名而來,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前身第二炮兵,成立於1966年7月1日,由毛澤東主席批准,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始終由中央軍委直接掌握,是中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

這支掌握著「大國利劍」的神秘部隊從誕生伊始便肩負著保障中華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說,對於潛在的敵對勢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臘神話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震懾敵人的最有力殺手鐧。

(1)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擴展閱讀:

火箭軍包括戰略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和作戰保障部隊等,領導機關設有參謀部、政治部、後勤部、裝備部,其下的基本組織層次為基地、旅、營。

1、戰略導彈部隊

戰略導彈是指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導彈,它是戰略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攜帶核彈頭,戰略彈道導彈射程大多數在1000公里以上。


2、常規導彈部隊

常規導彈部隊是裝備常規戰役戰術導彈武器系統,遂行常規導彈突擊任務的部隊。其主要任務是突擊敵戰役戰術指揮中心、戰役縱深內的導彈陣地、空軍與海軍基地等。具有中遠程打擊能力、快速機動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強等特點。


3、作戰保障部隊

隨著部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推進,火箭軍導彈旅組建的新型保障力量——作戰保障營和綜合保障營全新亮相。將原來火箭軍部隊管理獨立、居住分散、功能單一的各保障分隊,優化整合為「鐵拳」,與作戰力量實現無縫連接。

② 有一種武器被西方軍隊稱之為「網格終結者」,這是什麼武器

這個「網路終結者」指的其實就是現在的神劇,不是什麼武器,現在的電視劇中槍了以後,修養幾天就好了,還有一些橋段就是手撕鬼子的神劇,慢慢的在腐蝕人們的思想,然後人們忘記了戰爭是多麼的殘酷。

這里主要是電影的誤導。倘若對現代武器威力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影視劇階段,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影視劇為了配合情節演出和節約成本方便拍攝,往往會很簡單的展示給我們一些武器的威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現代武器的威力遠遠超過想像,而大多數人對其可以說是無知的。

③ 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中近程導彈叫什麼

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中近程導彈是東風-2彈道導彈。

東風-2彈道導彈是中國人民回解放軍火箭答軍裝備的一型陸基機動式中近程彈道導彈,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彈道導彈,也是中國第一型單級液體發動機彈道導彈。

東風-2彈道導彈由中國國防部五院(現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於1960年開始研製,1964年6月29日試飛成功,1968年服役,20世紀80年代初完全退出現役。

(3)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擴展閱讀:

東風-2彈道導彈研製成功的意義:

東風-2彈道導彈是中國首款自主研製和正式裝備以及實戰部署的彈道導彈,其射程可覆蓋日本全境和蘇聯(俄羅斯)遠東地區,其研製成功標志著中國能夠獨立研製高技術水平的戰略級武器,首次擁有具有實戰能力的核彈道導彈以及由本土攻擊敵方的遠程打擊能力。

④ 中國現代武器有哪些

1、陸戰兵器

手槍、沖鋒槍、非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全自動步槍、突擊步槍、班組精確步槍、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輕型機槍、通用機槍、重型機槍、無坐力炮、火箭助推榴彈、槍掛榴彈發射器、半自動榴彈發射器、自動榴彈發射器、近程反坦克導彈、遠程反坦克導彈、輕型坦克、主戰坦克、掃雷坦克。

2、空戰兵器

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搜救直升機、偵查直升機、反潛直升機、預警直升機、戰斗機、運輸機、攻擊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巡邏機、反潛機、艦載機、戰斗轟炸機、輕型轟炸機、重型轟炸機、重型轟炸機。

3、海戰兵器

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航母、戰列艦、導彈艇、魚雷艇、掃雷艦、補給艦、布雷艦、兩棲攻擊艦、兩棲指揮艦、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直升機母艦、常規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 。

(4)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擴展閱讀

2018年國產新型武器裝備:

1、電磁軌道炮搶先上艦

2018年年初,一組搭載神秘炮塔的中國坦克登陸艦照片在互聯網迅速流傳。美媒認為,出現在登陸艦上的這種特殊武器是全球首款上艦測試的電磁軌道炮。不同於傳統使用化學能發射彈丸的武器,電磁軌道炮是將電磁作用力作為動力,可發射極高速的炮彈,有著巨大的潛在優勢。

2、「東風-26」成軍

4月2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記者會上宣布,「東風-26」彈道導彈經過試裝試用和作戰檢驗,具備了整建制裝備部隊的條件,已正式進入火箭軍戰斗序列。

「東風-26」導彈是中國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具備四大特點:

(1)是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武器。

(2)是戰斗部核常兼備,既可遂行快速核反擊任務,也可遂行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

(3)是打擊目標陸海兼備,具備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精確打擊能力。

(4)是融合了多項新技術,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它的射程彌補了火箭軍近程導彈和遠程導彈之間的空白,被外界冠以「關島快遞」的綽號。

3、轟-20轟炸機傳聞不斷

5月8日,航空工業發布題為《大國起飛》的重磅宣傳片,片尾出現一款疑似新型遠程轟炸機的前向輪廓圖,外界猜測這可能就是傳聞已久的中國新型轟炸機轟-20。此後央視播出的《永遠的軍魂》紀錄片也提到「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轟-20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更加深了外界的猜想。

⑤ 愛國者3導彈是件什麼樣的武器

愛國者導彈(Patriotmissile)美國研製的全天候多用途地空戰術導彈。用於對付現代裝備的高性能飛機,並能在電子干擾環境下擊毀近程導彈,攔截戰術彈道導彈和潛射巡航導彈。導彈長5.31米,彈徑0.41米,彈重1噸,最大飛行速度6倍音速,最大射程80千米,戰斗部為高能炸葯破片殺傷型。愛國者導彈曾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愛國者"導彈目前最高型號為PAC-3型,美國開發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試驗即由PAC-3完成,成功率約為50%。美軍已開始組建PAC-3型導彈營。

海灣戰爭後,"愛國者"導彈出口量大增,美國在以色列等中東盟國也加緊部署、完善以"愛國者"為主導的防禦網。在可能的對伊戰爭中,"愛國者"的任務就是盯緊薩達姆手中已不多的"飛毛腿"導彈,防止可裝生化彈頭的"飛毛腿"打中美軍和盟國目標。

其實美國、台灣等外國和地區媒體對於中國最近這次試射的新型導彈武器早有報道,國防部恰恰是在回答外媒對這次試射的問題時,公布試射新導彈的消息的。據外媒報道,稱這款新型導彈在渤海某海域發射,最終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地區,而在外媒公布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落地的導彈殘骸上印有E/ADF-26B的字樣。根據我國對於武器裝備編號的國軍標規定來看,E/ADF-26B就是指「火箭軍裝備的『東風』-26B型彈道導彈」。

⑥ 我國有哪些軍事上的超級裝備呢

有殲-20戰機 ,東風-41 ,運-20運輸機 ,東風-26反艦導彈 ,F-22戰機這些都是我國的超級裝備。

⑦ 戰略火箭兵的戰略火箭兵

戰略火箭兵——洲際導彈更新
蘇聯解體之後,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以及俄對外政策的調整,俄戰略核力量的損失幾近半數,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僅剩下大約490枚,而且其中很多主戰型的洲際導彈嚴重超期服役。2006年2月3日,俄戰略火箭軍代表公開透露,其裝備有三種型號的洲際導彈,其中包括80枚SS-18型導彈,130枚SS-19導彈,270枚「白楊」型導彈,擁有1788枚核彈頭。
由於導彈老化趨勢明顯,出於保持現有作戰導彈基數的考慮,俄戰略導彈部隊實彈訓練的次數曾大大降低。不過,隨著俄經濟恢復以及北約東擴帶給俄越來越大壓力,2006年5月,俄時任總統普京在俄聯邦會議上明確指出,「核威懾以及軍事戰略平衡」依然是俄核政策核心。因此,作為戰略威懾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的俄戰略火箭兵也再次成為了俄軍重點關注對象。
俄軍在對現有導彈進行改裝以求盡量延長其服役期限的同時,開始部署全面更新其陸基戰略導彈組成,「白楊-M」這一具備很強突防和摧毀能力的新型洲際導彈的列裝速度被大幅提升。「白楊-М」是「白楊」的改進型,射程為10050公里,命中精度誤差小於90米,發射方式為公路機動發射和地下井發射。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今年年底前,俄計劃將「白楊 -М」導彈機動發射裝置增加到15具,井式發射裝置增加到50具。還有一種說法稱,在2010年前,俄軍將裝配35具機動發射裝置,65具井式發射裝置。
10月22日,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索洛夫佐夫向媒體表示,俄戰略火箭兵2009年將裝備RS-24型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在國家安全面臨威脅的情況下,俄戰略火箭兵必須有效完成遏制大規模侵略的任務。2050年以後,RS-24將取代SS-18、SS-19,它與「白楊-M」單彈頭洲際彈道導彈一起,成為21世紀中期之前保障俄安全的主要戰略核打擊武器。同日,俄羅斯戰略火箭兵新聞和公共關系局局長沃夫克宣布,俄羅斯當天成功發射了一枚SS-19型洲際彈道導彈,這表明,該型導彈的基本飛行技術性能沒有變化,可以繼續超期服役。

⑧ 中國成功試射東風17導彈,為何眾多國家都在研製高超聲速武器

據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火箭軍於2017年底對一款名為東風-17的新型「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簡稱HGV)進行了兩次試射。

毋庸置疑,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作為21世紀航空航天技術的制高點,是極為重要的軍民兩用技術,必將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所以眾多國家都在研製高超聲速武器。




總結:世界未來的軍事的發展還是得看高超聲速武器呀!難怪這么多國家都紛紛投入高超聲速武器的研製。

⑨ 導彈「兵王」退役,他是個怎樣的人有什麼貢獻

導彈兵王是王忠心,他是個熱愛祖國,心系使命和愛崗敬業的人,在他軍人生涯中,他做出了很多貢獻,像部隊排故王,完成新型導彈武器監測和導彈武器操作等貢獻,他是軍人代表,是一位優秀共產黨員,是軍隊里標兵,是青年人學習榜樣,他就是王忠心,一名真正軍人,在困難面前,他首當其沖去迎接困難,並採取相應措施去解決困難,他是我們的榜樣。

每一個國家安危都需要軍人來保護,他們總是站在前線,站在最危險的地方,因為有他們,人民生活得更好,國家變得更好。

⑩ 白楊導彈

1997年12月25日,駐扎在俄薩拉托夫州塔季謝沃村著名的塔曼導彈師開始裝備第一批2枚「白楊」-M井下發射式洲際導彈系統,俄羅斯稱該導彈為PC-12M型導彈,並起了一個綽號為「白楊」-M。北約稱其為SS-X27(或SS-27)。俄羅斯國防部長伊爾·謝爾蓋耶夫元帥和戰略火箭軍總司令雅科夫列上將親自主持了「白楊」-M正式加入試驗性戰備值班儀式,俄總統葉利欽也專門發來賀電。一次導彈裝備部隊的儀式緣何引起如此關注呢?
研製背景

1997年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建設史上的重要一年。1997年7月,軍事航天力量和防空軍所屬的導彈空間防禦部隊開始並入戰略火箭軍,自11月1日起,合並後的戰略火箭軍正式遂行戰備值班任務。該軍種是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基礎,它擁有約60%的運載工具和核彈頭,可遂行約50%的核還擊以及約90%的核還擊-迎擊任務。目前,戰略火箭軍擁有756枚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其中PC-20導彈(SS-18)186枚,PC-18導彈(SS-19)60枚,PC-22導彈(SS-24)48枚,PC-12導彈(SS-25)360枚,SS-27導彈2枚(97年12月25日首次裝備部隊的「白楊」-M導彈系統)。

俄羅斯的戰略火箭軍在近些年來雖然成功進行了10多次戰略導彈的試射,但存在的問題仍然很嚴重。俄戰略火箭軍總司令雅科夫列夫承認,有50%的導彈系統已值班了15-18年,大大超過了安全期。此外,他還表示,大部分洲際彈道導彈是在烏克蘭製造的,現在執行戰備任務的6種戰略導彈有5種產自烏克蘭,這與俄羅斯的核大國地位不相符。為加強俄羅斯戰略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的獨立性,俄必須獨立研製戰略導彈系統。

目前,全世界都在走武器裝備通用化和一體化之路,戰略武器系統當然也不例外。俄戰略火箭軍也希望像海上核力量那樣只保留一種導彈系統,以便最大限度地符合時代要求。俄擔負戰備值班任務的戰略導彈系統曾有11種之多,這在武器裝備的使用和維護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多問題。

美國和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核大國,而且美國也從未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許諾。雖然美俄兩國都已宣布自己的核武器不在對准對方,但誰都明白,只需30秒鍾,雙方就可重新鎖定對方的戰略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研製和使用擁有快速反應能力且可進行快速飛行的戰略導彈系統顯得尤其重要。

俄羅斯的「白楊」-M導彈系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研製和發展出來起來的。

試驗與裝備

「白楊」-M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後期,它是「白楊」-M(SS-25)導彈的改進型。1994年12月20日,「白楊」-M導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原計劃進行7次試射,實際上只進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謝茨夫靶場「白楊」-M導彈進行了第4次發射試驗,也是定型前的最後一次發射。

「白楊」-M導彈系統是俄羅斯導彈製造業歷史上第一種自己研製和生產的導彈系統。該導彈的主要設計者、莫斯科熱力學國家研究所所長兼總設計師尤里*索洛莫夫諾夫認為,這是俄羅斯固體燃料彈道導彈進一步改進過程中的重大一步,「白楊」-M導彈可以認為是俄軍工企業的新生兒。

設計者們認為,在「白楊」-M導彈系統研製、試驗過程中,以及在其戰術技術性能指標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為高防護性的井基和機動陸基發射裝置製造了標准化統一的導彈;首次使用了新型試驗系統,藉助它可檢驗導彈系統在地面和飛行狀態下各系統和組件的工作狀態和可靠性,這可大大縮小傳統試驗規模,減少費用,同時又不降低導彈系統研製和試驗的可靠性。

據設計者稱,「白楊」-M導彈系統的全部試驗都進行得很順利,此外,在訓練場和戰備值班中將進行有關的試驗工作,全部戰術技術性能將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俄現已研製出了「白楊」-M的機動型,它安裝在8軸牽引車上,現正在普列謝茨克的國家航天試驗中心進行相應的試驗。

塔曼導彈師此次裝備的2枚單彈頭式「白楊」-M導彈,只是該師計劃中一個團應配備10枚數量中的1/5。俄方也通報了這兩部發射井的地理坐標:北緯51度48分,東經45度39分;第二部發射井的地理座標是北緯51度45分,東經45度41分。在此之前,塔曼師裝備有100多枚PC-22(SS-24)型和PC-18(SS-19)型戰略導彈。

塔曼導彈師位於俄羅斯薩拉夫州,離薩拉托市僅20多千米的距離。在這里的地下儲存著巨大的能量,並且已進行核戰備值班30多年。該師為紅旗導彈師,曾獲得過蘇聯「十月革命」60周年勛章,前身是殲擊航空兵師,出過30多位蘇聯英雄,現任師長為尤里·卡維林少將。卡維林少將生於1956年4月24日,1974年開始服役,畢業於捷爾任斯基學院(現彼得大帝軍事學院)指揮系。

在首批裝備的2枚「白楊」-M導彈中,第1枚為教學訓練彈,用於戰勒人員的訓練,以便充分掌握這一新型武器的使用技巧。所謂訓練彈就是除戰斗部和固體燃料外,其它組件和設備齊全,所缺設備和組件都配備有模仿器並用相應的重物予以配平,在重量上與實彈別無二致,在教學訓練時可演練發射准備到實彈發射的全過程。第2枚為正式列裝導彈,但沒有安裝上戰斗部,專家們解釋導彈上未配備戰斗部的原因是「白楊」-M導彈系統仍處於試驗階段,並沒有完全正式定型,首次裝備部隊進行試驗性戰備也是研製和訓練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完成了全部試驗工作之後,導彈上才能安裝上真正的戰斗部。現在用於「白楊」-M導彈的核彈頭正存放在國防部的特種倉庫中,處於隨時待命狀態。

俄羅斯軍方表示,「白楊」-M導彈具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飛行技術性能,比國外同類型導彈先進5-6年時間,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防空武器無法將其擊落。俄羅斯武裝力量將攜帶「白楊」—M導彈系統進入21世紀。

性能特點

「白楊」-M導彈系統之所以引起世人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所擁有的戰術技術性能優勢。該導彈為單彈頭式洲際戰略彈道導彈,採用多種制導方式,是一種3級固體燃料導彈,即可機動發射,也可固定發射。該導彈長(帶戰斗部時)22.7米,直徑1.95米,導彈發射重量47.2噸,投擲重1200千克,飛行距離超過10000米,核裝葯的准確當量雖未公布,但根據某些信息可以確定,彈頭爆炸當量約為55萬噸,同時命中精度也有較大的提高。

但並不完全是上述這些指標使「白楊」-M導彈系統成為現代化的武器系統,其主要優勢是它在穿越敵方反導彈防禦體系時的飛行和作戰穩定性能。首次使用的3台巡航固體燃料發動機功率強大,這不僅可增加導彈戰斗部的重量,也可使導彈能夠比其它俄制導彈以更快的速度飛行,大大縮減導彈在軌跡主動段中的時間和高度,同時,數十台輔助發動機、操縱儀表和設備使這種快速飛行很難被敵方預料到,從而極大地提高克服敵各種反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

雖然,在所有的「白楊」-M導彈試射中美國的偵察衛星都極力進行跟蹤,但據俄專家估計,美國人至今也不明白,該導彈是如何「跳過「美電子監測儀器監督系統的。即使美國人事先也接到了這一導彈系統的戰術技術性能參數,但他們也未搞清這一問題。看來,俄在新型武器系統中專用技術的使用不僅僅限於導彈的重量和體積指標上。

「白楊」-M導彈上安裝有準確的引導和控制系統,由於在這一系統中採用了新技術,「白楊」-M導彈的核武殺傷因素極為穩定,導彈完全沒有對電磁脈沖的敏感性,可以毫無問題地發射、飛行並最終擊中地球另一端的目標。

「白楊」-M導彈系統又一個突出的性能是它可以與任何發射裝置進行統一配套。該系統可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無需專門建立新的發射裝置,該導彈完全可與現有的作戰指揮和通信系統兼容匹配,這可使導彈系統裝備部隊的費用減少一半以上。據稱,接納這一新型武器系統,只需在發射井中安裝30%的新設備,其餘的稍加改裝即可。

俄羅斯計劃在下世紀初的前10年內部署300-350枚「白楊」-M導彈系統,其中井式發射的90枚導彈將部署在改造後的PC-18(SS-19)導彈發射井中。

閱讀全文

與火箭軍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入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