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事理論考試
軍事思想是關於戰爭、軍隊和國防的基本問題的理性認識。是人們長期從事軍事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
軍事思想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具有深刻的實踐性;
二是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三是具有強烈的時代性;
四是具有明顯的繼承性;
五是具有不斷的創新性。
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上古至秦漢,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孕育與形成;2.三國至宋元,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在戰爭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3.明清,西方軍事理論的傳入與中國軍事理論的完善、改造。
夏、商、周軍事指導思想「天命觀」。
宋神宗頒布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又名《武學七書》,或簡稱《七書》,即《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
明朝最傑出的兵書:戚繼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古代最大巨著《武備志》。
我國古代軍事思想:萌芽於夏商,形成於西周,成熟於春秋,經歷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緩慢發展時期。
孫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戰原則
《計》(戰爭的重要性:「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決定勝負五事:道、天、地、將、法。「詭道十二法」: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突然打擊和消滅敵人。「廟算」重要性)、《作戰》、《謀攻》(「全勝」思想:「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形》、《勢》、《虛實》(戰略戰術主動:「致人而不致於人」)、《軍爭》(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九變》、《行軍》、《地形》(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九地》、《火攻》(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用間》。
毛思
戰爭觀是恩們對戰爭的看法和態度,顯示了研究和指導戰爭的立場和觀點。
私有制是渣滓年橫的起源,壓迫者階級、剝削者階級是人類戰爭的真正根源。
戰爭的本質和目的:取得或維護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
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
戰爭方法論是人們在認識戰爭規律的基礎上,依據戰爭規律確定自己指導戰爭的根本方法。
1必須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
2著眼特點,著眼發展
3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
4立足全局,照顧局部,把握重要關節
毛的人民軍隊思想
1堅持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2人民軍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
3軍民一致、官民一致和瓦解敵軍(3大原則)
4政治、軍事、經濟3大民主
毛的人民戰爭思想
1兵民是勝利之本
2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
3以武裝斗爭為主與其他斗爭形式相配合
4實行3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5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1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2堅持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
3力求實現殲滅戰
4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53種形式密切配合、適時轉換(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
6慎重初戰,執行有利決戰
7不打無准備無把握之仗
鄧思主要內容
1新時期戰爭與和平理論
2新時期國防建設理論
3新時期軍隊建設理論
4新時期軍事戰略理論
戰爭與和平理論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
2世界大戰可以避免,但戰爭危險依然存在
3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主要根源
(任何社會制度的國家只要推行霸權主義,都可以成為戰爭的策源地
霸權主義,既有世界霸權主義,又有地區霸權主義,兩者侵略擴張的本質相同
霸權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突出表現為國際事物中的「強權政治」)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新思路
中國特色現代化國防
1提出國防建設要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准則
2建立精乾的常備軍與強大的國防後備力量想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3發展國防工業要實行「軍民兼容,平戰結合」的方針
4發展國防科技要堅持自力更生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原則
5加強國防教育,強化全民的國防觀念
三化軍隊:「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
軍事戰略理論
1堅持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
2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江思
「打得贏」和「不變質」兩大歷史性課題
「五句話」:「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
兩個轉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
跨越式發展:跨越機械化建設發展的高級階段,完成我軍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
胡思
「六個統籌」
1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
2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
3機械化建設與信息化建設
4諸軍兵種作戰能力建設
5當前建設與長遠發展
6主要戰略方向與其他戰略方向
960+300=1260
不安全因素
1美國對我國安全的綜合性威脅(1)政治上,加緊實施「西化」、「分化」戰略(2)軍事上,對我國全面遏制和防範(3)利用台灣問題進行戰略牽制
2祖國統一面臨嚴峻形勢:台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3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
4邊界爭端尚未全部解決
5影響邊疆地區安全的其他不穩定因素:疆藏
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近世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的主體是國防活動的實行者,通常是國家
國防的目的是:捍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
國防的手段:是為了達到國防目的而採取的方法和措施。界定為: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活動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的對象1侵略2武裝顛覆
國防是1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2獨立自主的前提3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歷史啟示1、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2、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3、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4、科技的進步,是國防強大的重要保證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是領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決定,批准====XXXXXXXX
主席:公布,宣布,授予====XXXXXXXX
中國的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構成。
武警部隊屬於國務院編制序列。由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實行統一領導管理與分級指揮相結合的體制
動員體制是國家為准備戰爭和實施戰爭而在相應范圍內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的緊急措施。
1武裝力量動員
2國民經濟動員
3人民防空動員
4國防交通動員
5政治動員
我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
1、鞏固國防,防備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3、制止武裝顛覆,維護社會穩定
4、加強國防建設,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5、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公民和組織有七個方面的國防義務
共 兵役義務;
組 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接受國家軍事訂貨的義務;
組 在交通建設中貫徹國防要求和優先保障軍人、軍車(船)通行的義務;
公 接受教育國防教育的義務;
共 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
共 保守國防秘密的義務;
共 支持國防建設,協助軍事活動的義務。
公民和組織有三個方面的國防權利
(1)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
(2)對危害國防的行為進行制止或者檢舉的權利;
(3)因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在經濟上受到損失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補償的權利。
每年9月第3個星期6為全民國防教育日
制導,即自動控制和導引飛行器,按照預先確定的飛行路線准確到達目標的過程
精確制導(↑50%)技術是指按照一定規律控制武器的飛行方向、姿態、高度和速度,引導其戰斗部准確攻擊目標的軍用技術,。
制導方式 主要為導彈和制導彈葯兩大類
1尋的制導
2自主式制導(攻擊固定目標)
3遙控制導
4衛星定位制導
5復合制導
精確制導武器發展趨勢
1增強打擊效果
2擴大打擊范圍
3提高突防能力
4改善通用程度
信息化是信息化戰爭的根本標志
信息化戰爭是以信息技術支配整個高技術武器裝備體系,以信息攻防為主要作戰方式,在核威脅條件下,全方位進行的立體戰爭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
(一)作戰空間多維化
1外層空間戰場空間
2電磁戰場空間
3網路戰場空間
4心理戰場空間
(二)作戰行動一體化
1作戰力量一體化
2作戰手段一體化
3作戰指揮一體化
4綜合保障一體化
(三)作戰環境精確化
1精確打擊
2精確偵察、定位與控制
3精確保障
(四)戰場機動快速化
1作戰指揮快
2部隊機動快
3打擊速度快
(五)作戰方式非接觸
1遠距離攻擊
2隱身攻擊
3無人攻擊
4信息攻擊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
1戰爭內涵擴大
2實現智能化
3謀取全譜優勢
2. 求一份軍事理論簡答題總結,速度~
中國的軍事戰略和理論"……堅決履行好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神聖職責……"———胡錦濤概 述中國的軍事理論家制訂了一項實施理論推動下的改革框架,以建立一支能夠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軍隊.這一理念強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力量乘數的作用,從而使解放軍能夠在中國邊境以外更遠的距離上實施精確打擊的軍事行動.通過汲取外國戰爭,尤其是包括"持久自由行動"在內的,美國領導的戰役的教訓,蘇聯和俄羅斯的軍事理論,以及解放軍自己盡管很有限的作戰歷史經驗,中國的軍事計劃人員正在尋求改造整個中國軍隊.這些改革的速度和規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解放軍仍未在現代戰爭方面經受檢驗.這種作戰經驗的匱乏使外界對解放軍在實現其軍事理論抱負方面進展的評估復雜化.中國的高級文職領導人當中的內部評估和決策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基本上缺乏直接的軍事經驗,因而在發生危機時更可能會做出錯誤的估計.這種失算同樣會帶來災難,不論其所依據的是毫無作戰經驗的指揮官的建議,還是脫離現代戰場現實情況的"科學"作戰模型.軍事戰略指針中國並不發表與美國的《國家軍事戰略》相當的文件.因此,外部觀察家對領導層有關動武的思考或影響到解放軍兵力結構和理論的應急情況,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對權威性的講話和文件的分析結果表明,中國依靠一系列總原則和稱為"軍事戰略指針"的指導來計劃和管理軍隊的發展和動用.解放軍並沒有提供這些"指針"的內容供外界研究.學術研究表明,目前的"指針"很可能可以追溯到1993年."指針"反映出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蘇聯解體對中國軍事戰略思維的影響,為10年來解放軍的很大一部分改造奠定了基礎.然而,一次次講話,權威評論和新的軍事訓練指導方法都表明,1993年的"指針"的一些內容最近可能經過了修改.這些修正看來反映出中國對其所處的安全環境和現代戰爭(即"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性質的看法,中國軍事現代化方面的進展和從中汲取的教訓,從"建設"用於信息時代的現代戰爭的軍隊向為了"打贏"這種戰爭而訓練的轉變,以及中國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底色."指針"的作戰或"積極防禦"成分看來保持完好.按照"積極防禦"所主張的防禦性軍事戰略,中國並不發動戰爭,或者進行侵略戰爭,而是僅僅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戰.然而,北京有關對其主權或領土攻擊的定義模糊不清.在中國現代戰爭的歷史所充斥的實例中,中國領導人都聲稱,軍事上的先發制人是戰略防禦行動.例如,中國將其對朝鮮戰爭(1950年—1953年)的干預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類似地,權威說法還把與印度之間的(1962年),與蘇聯(1969年)和與越南(1979年)的邊境沖突稱為"自衛反擊".這種邏輯表明,如果動武能夠維護或推進其核心利益,包括其領土要求(例如解決台灣問題和尚未解決的邊界或海上的領土要求等),中國就可能會發動軍事上先發制人的打擊,也許是在遠離其邊境的地方.中國正在制訂一項先發制人的戰略嗎 10年來,隨著解放軍從一支以步兵為主和力量投射能力有限的軍隊轉變成擁有遠程精確打擊資源的比較現代的軍隊,中國獲得了武器系統,採納了使之能夠在周邊地區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攻擊(包括突然襲擊)的作戰理念.·截止到2006年10月,解放軍第二炮兵的武庫中有大約900枚短程彈道導彈.由於獲取了蘇—30攻擊機和F—10戰斗機———兩者都裝備著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中國的進攻性空中力量得到了改進.解放軍還正在加強信息戰,電腦網路作戰和電子戰能力.而這些能力都可以用於先發制人的攻擊.·解放軍的作者們說,當遇到更加強大的敵人時,先發制人是必要和合乎邏輯的.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強調,靜態的防禦不足以在現代軍隊的高速和破壞力基礎上保衛領土.其結果是,解放軍的作戰理念尋求阻止敵軍集結和利用進攻性打擊來掌握主動權,從而使敵人不知所措.解放軍的理論家們認為,有效的防禦包括在敵人領土上,趕在其能夠動用之前摧毀敵人的實力.中國獲得了力量投射資源,包括遠距離的軍事通信系統,空中指揮,控制和通信用飛機,耐久力很強的潛艇,無人戰斗機(UCAVs),以及新的精確制導空對地導彈.這些都表明,解放軍正在形成採取先發制人軍事行動的更強實力.解放軍的訓練注重"出其不意的"遠程打擊訓練或針對敵人海軍艦只群的協調一致的空中/海軍打擊.這也可能顯示出,它打算趕在本地區爆發危機之前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選擇.根據解放軍的《戰役學》文件(2000年),一旦敵對行動開始,"'積極防禦'的要旨就是主動殲滅敵人.……雖然從戰略上講,要以積極防禦為指針,但'在軍事戰役中'重點要放在掌握主動和積極進攻上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積極防禦的戰略目標".除了開發殲滅敵軍的實力之外,解放軍還正在探索動用有限武力的選擇方案.中國的戰役理論把這種選擇定義為武力的"非戰爭"用途———政治脅迫的延伸,而不是全面的戰爭行為.1995年和1996年在台灣海峽進行的兩棲演習和導彈發射就是武力的"非戰爭"用途的實例.然而,這一概念還包括空中和導彈打擊,暗殺和破壞等.這種文章突出顯示了中國做出錯誤估計的可能性,因為任何這種行動的打擊對象,即使不是范圍更加廣泛的國際社會,都會視之為戰爭行為.有關戰爭的一項全面觀點20年來,中國的文職與軍事戰略家一直就現代戰爭的性質問題進行辯論.這些辯論汲取中國戰略傳統及其歷史經驗內部的來源,以提供對"軍事革命","非對稱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看法.這種辯論突出表明了中國對戰爭的非動能手段的興趣,以及經濟,金融,信息,法律和心理工具在中國的戰爭計劃工作中的作用的增強.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文件《軍事戰略科學》(2000年)突出表明了中國軍方全面和多方面的戰爭觀點.文件說:"戰爭不僅是軍事斗爭,而且還是政治,經濟,外交和法律戰線上的全面競爭."最近,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對國際法越來越感興趣,把它當作在戰斗前對敵手產生威懾的一項工具.在台海背景下,中國可能會利用一場信息戰,把第三方的干預描繪成按照國際法屬於非法.中國還試圖影響國際輿論,使之有利於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曲解,通過在學術意見和國家觀點中放棄長期公認的航行自由規范,而接受有關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其上空,可能還有外層空間享有更大主權的解釋.非對稱戰爭確認和利用非對稱性是中國戰略和軍事思維的一個根本方面,尤其是作為一支較弱的軍隊打敗比較強大的軍隊的手段.自從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聯軍行動"以來,中國的軍事戰略家一直注重採取非對稱對策來利用技術上占優勢的對手的弱點.1999年《解放軍報》的一篇社論明確闡述了這一點:"占絕對優勢的強大敵人當然並非沒有較弱的一方可以利用的弱點.……我們的軍事准備的直接宗旨必須是找到利用強敵弱點的策略."中國對非對稱戰爭選擇的探索可以在其大量投資於彈道和巡航導彈系統方面看到.這些系統包括先進的反艦巡航導彈,水下作戰系統(包括潛艇和先進的水雷),太空對抗系統,電腦網路作戰和特別行動部隊.中國軍事戰略中保密性和詭計的作用中國軍事戰略中對在沖突中掌握主動權和使敵手不知所措的注重,帶來了對在戰略,作戰和戰術層次上採用詭計的重視.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把戰略詭計定義為"引誘對方形成錯覺……並在造成人力和物資方面的最小代價情況下,以一種有組織和有計劃的方式產生各種假象,從而使自己獲得戰略上的優勢地位."除了信息戰和常規的掩護,隱蔽和詭計之外,解放軍還汲取中國的歷史經驗,並從戰略和詭計在中國的治國之道方面所起的一貫作用中汲取智慧.最近幾十年,解放軍內部重新掀起研究孫子,孫臏,吳起和商鞅等中國經典軍事人物及其著作的熱潮.這些著作全都包含有關運用詭計的戒律.中國共產黨對保密性的嚴重依賴與軍事上的詭計共同作用,限制了國家安全決策,軍事實力和戰略意圖方面的透明度.然而,過度的信心可能是由於軍事領導人迷戀於戰略和詭計所帶來的捉摸不定的好處.此外,指揮官用來對付敵手的技能也可以用於掩蓋解放軍系統內部的壞消息的傳播.而這種傳播是中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因此,保密性和詭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給中國的敵手,而且給中國領導人造成迷惑.
3. 信息化戰爭的作戰速度快是指作戰指揮快部隊機動快和什麼
信息化戰爭的作戰速度快,是指作戰指揮快,部隊機動快和打擊速專度快。
1,信息化戰爭是一屬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2,信息化戰爭的形成條件
(1)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是促使信息化戰爭形態到來的原動力。
(2)軍事斗爭的需求是信息戰爭形成的直接動力。
(3)信息化戰爭形態的出現是戰爭形態自身發展的必然。
(4)戰爭目的和手段的矛盾運動,推動高效益戰爭樣式應運而生,引起戰爭形態的質變。
4. 關於軍事理論 的論文,,跪求、、、速度啊!!!!
1.高技術戰爭特點有哪些?
(1)戰爭中使用大量高技術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戰爭。
(2)作戰時間短、危害時間長。
(3)城市局部遭襲,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卻很廣泛。
2.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
(2)人民戰爭思想
(3)人民軍隊思想
(4)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3.中國國防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1)鞏固國防,防備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3)制止武裝顛覆,維護社會穩定。
(4)加強國防建設,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5)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4.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1)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2)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新時期我軍軍事理論的集中體現
(3)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新時期我軍建設強大的思想武器。
5.國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
(1) 國防教育是維系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2) 開展國防教育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
(3) 接受國防教育是法律所賦予每個公民的神聖義務和職責;
(4) 開展國防教育是加速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落實戰時兵員動員的重要措施;
(5) 開展國防教育是全面培養人才的一種好形式。
6.談談你對軍事理論課學習的收獲?
軍事是政治的工具。任何軍事行動的勝利都意味著之前的純政治行動的徹底失敗。老子曰:「兵者,國之重器也,不可輕易示人」,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戰爭都是玉石俱焚的不明智行為,也許有人會說有的軍事行動是在拋磚引玉,但事實上,只要戰火燃起,戰爭雙方的政治、外交關系就已經告破裂,而隨戰爭進行,經濟聯系也會隨之斷絕。
但同時,軍事更是政治的籌碼。有強大軍事實力作後盾的政治行動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獅子才有資格和獅子坐下來談判,退一步講,想與獅子叫板,你至少也應該是一頭狼。也就是說,只有擁有了尖牙利爪,一個國家才擁有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權利。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使祖國變得更為強大。
1.簡述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軍兵種及軍種的主要作戰任務?
答: (1)陸軍通常由步兵、炮兵、裝甲兵、防空兵、陸軍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種和專業勤務部隊組成。基本任務有:抗敵軍事入侵、在一定地區和方 向上打贏局部戰爭、維護國家和平統一和社會穩定。 (2)海軍由艦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海軍陸戰隊等兵種和各種專業勤務部隊組成。基本任務有:協同陸軍、空軍進行反襲擊,保衛海 軍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標;消滅敵戰斗艦艇和運輸艦船,破壞敵海上交通運輸;襲擊敵海軍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標;協同陸軍、空軍進行登陸作戰;進行海 上封鎖和反封鎖作戰;保障海上交通運輸、漁業生產、資源開發、科學實驗和海洋調查的安全。 (3)空軍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達兵、通信兵等兵種及其他專業勤務部隊組成。基本任務有:國土防空,獨立實施空中進攻作戰,協同 陸、海軍作戰,實施空降作戰,實施空中威懾,實施空中輸送,實施電子對抗、航空偵察、無線電技術偵察和雷達偵察。 (4)第二炮兵由地地近程、中程、遠程、洲際等導彈部隊及各種保障部隊、院校和科研試驗單位等組成。基本任務是威懾和實戰。
2. 試述我國如何應對當今復雜的國際戰略環境和戰略格局?
答:第一,把堅持獨立自主原則,適應新的形勢更好地維護國家的利益、主權和安全,作為我們新世紀國際戰略的根本基點。 第二,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政治和文明三種新秩序,作為我們新世紀國際戰略的基本主張。 第三,把積極發展同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的友好關系,特別是改善和發展大國關系,建立均衡、穩定的世界戰略格局,作為我們新世紀國際戰略的基本布局。 第四,把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趨利避害,積極參與經濟和科技全球化進程,拓展經濟發展的空間,作為我們新世紀國際戰略的重點。
3. 試述中國的國防體制?
國防,是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顛覆,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而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包括國防建設與國防斗爭。有邊防、海防、空防等。國防是國家的重要職能之一,它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國防的性質依國家的性質和國家政策不同而異。國防的鞏固和強大是防備外來武裝侵略和顛覆,維護國家穩定與安全的保證。建設現代化的國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建設的宏偉目標之一。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權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國防的根本目的。國防體制,是國家防衛機構的設置、管理許可權劃分以及領導體系的制度。是國家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體制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內容主要包括:國防領導體制、武裝力量體制、國防經濟體制、國防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的管理體制、兵役制度、動員制度、國防教育制度以及國防法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體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
(1)戰爭中使用大量高技術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戰爭。
(2)作戰時間短、危害時間長。
(3)城市局部遭襲,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卻很廣泛。
你自己在排版一下吧。
5. 軍事理論考綱
軍事理論課思考題
中國國防
1、什麼是國防?有哪些基本的要素?
國防,即國家防務,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而採取的防衛措施的統稱。
國防的主體,國防的目的,國防的手段,國防的對象,國防的基本類型。
2、國防分為哪幾種類型?每個類型最典型的國家或者集團是什麼?
有擴張型(美國),聯盟型(日本,韓國與美國的一元化體系聯盟及北約),中立型(中小發達國家),自衛型(中國)。
3、我國國防歷史的啟示是什麼?
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4、根據《國防法》的規定,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國防權利和國防義務?
國防權利: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制止、檢舉危害國防行為的權利;國防活動中經濟損失取得補償的權利。
國防義務:兵役義務;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5、我國的國防政策的主要內容?
1.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防的領導;2.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3.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4.實現國防現代化;5.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6.實行軍民結合,全名自衛;7.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8.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6、我國的武裝力量體制是怎樣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
7、國防動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動員;交通戰備動員;國防教育。
軍事思想
1、什麼是軍事思想?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軍事思想是關於戰爭和軍隊問題的高層次的系統的理性認識。 經歷了萌芽時期,形成時期,成熟時期,發展時期。
2、《武經七書》指哪幾本兵書?
《孫子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三略》。
3、《孫子兵法》的主要軍事觀點有哪些?
1.重戰,慎戰,備戰2.攻其不備,出其不意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4.先勝而後求戰5.不戰而屈人之兵。
4、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本內容有哪些?有怎樣的歷史作用?
(1)戰爭觀和方法論;人民軍隊思想;人民戰爭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國防建設思想。
(2)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指南;毛澤東軍事思想極大地豐富了馬列主義軍事理論寶庫;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鄧小平提出新時期我軍建設的總目標是什麼?實現的途徑是什麼?
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
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6、胡錦濤提出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促進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戰略環境與周邊安全
1、怎樣依據戰略環境的變化對軍事戰略作恰當的和必要的調整?
站在時代高度,綜合分析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各種國際條件,特別是判明威脅的方向、性質、程度。
2、為什麼國際戰略多極格局的形成將面臨長期斗爭?
霸權主義與恐怖主義仍然是世界不安全的主要根源;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中世界多極化進程明顯加快;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對國際安全的威脅逐步增大。
3、簡述長期影響我國周邊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美日軍事同盟對中國統一台灣設置了巨大的屏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難免會對中國安全產生影響;印巴的核軍備競賽和對立加劇,在邊界陳兵對峙,與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摩擦時有發生,對中國邊境安全造成較大威脅;伊朗核問題、伊拉克戰爭造成的地區安全問題,不可避免地對我國安全環境帶來影響;恐怖活動猖獗,恐怖襲擊手段進一步高科技化,恐怖襲擊目標進一步多元化,這些都個給我國安全環境構成現實的威脅;全球信息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我國信息網路系統、關鍵基礎設施、公民個人敏感信息等,都面臨極大威脅。我國與印度,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均存在著邊界或海洋爭端,短期內難以解決,若處理不當,咦引起國際爭端或引發局部戰爭。我國的民族分裂勢力,國際恐怖主義分子和宗教極端分子與境外勢力相互勾結,對我國安全與穩定構成了最直接和最現實的威脅。
4、簡述美國對我國安全長期綜合性的威脅的基本體現?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出面組織對中國進行封鎖與遏制的包圍圈,成為中國安全的主要威脅。由美國一手造成的「台灣問題」一直延續至今,始終困擾著我國的安全和對外關系。
5、簡述中國和日本間存在的主要矛盾?
中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東海大陸架和釣魚島的爭端問題
精確制導技術
1、什麼是精確制導技術?
精確制導技術是以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為基礎,採取目標識別、城鄉跟蹤、相關跟蹤等新方法,控制和導引武器准確地命中目標的技術。
2、什麼是精確制導武器?分哪幾大類?
精確制導武器是指採取精確制導技術,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導彈和精確制導彈葯。
3、精確制導武器的特點是什麼?
命中精確度高;電子對抗激烈;作戰效能高;遠程打擊能力強。
4、精確制導武器的制導方式可分為哪幾種?
自控制導,遙控制導,自動尋的制導,復制制導。
5、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第一,提高命中精度。第二,提高抗干擾能力。第三,小小型化、機動化方向發展。第四,向制式化、模式化、標准化組建方向發展。
偽裝與隱身技術
1、偽裝的概念與分類?
偽裝是指為欺騙或迷惑敵方所採取的各種隱蔽措施。
按運用范圍分類可分為戰略偽裝,戰術偽裝和戰役偽裝;
按所對付的偵察器材分類雷達波段偽裝,可見光及紅外波段偽裝,防聲測偽裝。
2、偽裝技術有哪幾種?
天然偽裝,植物偽裝,迷彩偽裝,人工障礙偽裝,煙幕偽裝,假目標偽裝,燈火與音響偽裝。
3、迷彩偽裝有哪幾種?
保護色迷彩,變形迷彩,仿造色迷彩,光變色迷彩,多功能迷彩。
4、隱身技術的基本概念?
隱身技術,又稱隱形技術或「低可探測技術」,是通過降低武器裝備等目標的信號特徵,使其難以被發現,識別,跟蹤和攻擊的技術。
5、隱身技術措施有哪幾種?
反雷達探測隱身技術,反紅外探測隱身技術,反可見光探測隱身技術,反聲學探測隱身技術。
偵察與監視技術
1、 偵察的分類與目的?
根據偵察目標的性質,范圍,情報使用和所引起的作用不同:戰略偵察,戰役偵查,戰術偵察
根據偵察設備的運載工具機器使用范圍的不同:地(水)面,水下,空中和空間四種偵察系統
根據遙感設備的不同:可見光,多光譜,紅外,微波,聲學偵查。
直接目的是探測目標。分為:發現,識別,監視,跟蹤及對目標的定位。
2、雷達的主要特點?
探測距離遠,測定目標速度快,精確度高,能全天候使用和易受電子干擾的特點。
3、何為大氣窗口?目前知道的大氣窗口有哪些?
被大氣吸收較少的波段成為「大氣窗口」。
有0.3~1.3μm,1.4~2.5μm 近紅外,3~5μm 中紅外,8~14μm 遠紅外,大於1.5cm 微波波段。
4、聲納的分類?
按工作方式分類為被動式聲吶和主動式聲吶;按使用對象不同分為水面艦艇聲吶,潛艇聲吶,航空聲吶和海岸聲吶等。
5、現代戰爭中有哪些偵察監視系統?
可見光偵察,紅外偵察,雷達偵察,電子偵察,多普光偵察,聲學偵察。
6、偵察監視技術對作戰的影響?
作戰空間擴大,信息獲取手段改善,作戰指揮的時效性增強,促進反偵察技術發展。
7、偵察監視技術的發展趨勢?
空間上立體化,速度上實時化,手段上綜合化,偵察、監視和攻擊一體化,提高偵察、監視系統生存能力。
電子戰技術
1、雷達電子戰的內容?
雷達電子戰是與敵雷達和雷達制導導彈系統及火控系統作斗爭、相對抗的各種戰術、技術措施的總稱。
2、通信電子戰的內容?
通信電子戰及通信對抗 ,指通信領域里的電子對抗,是電子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3、現代戰爭中的電子戰有哪些?
雷達電子戰,通信電子戰,光電電子戰,水聲對抗。
4、電子戰對現代戰爭的影響?
反偵察難度進一步加大,作戰手段得到全面更新,整體作戰能力得到質的提高,作戰樣式出現質的飛躍。
5、電子戰的發展趨勢?
作戰時空范圍擴大,開發新型電子戰技術,電磁摧毀嶄露頭角。
軍事航天技術
1、什麼是航天技術、軍事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是指將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開發及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的天體為目的的綜合性工程技術,也稱空間技術。
軍事航天技術是通過將無人或載人航天器送入太空,達到開發和利用太空的軍事目的,用以完成偵查,通信,檢測,導航,定位,測繪,和氣象測報等各種軍事航天任務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2、航天技術可分哪幾大類?軍事航天系統大致可分為哪四類?
航天技術:航天運載技術,航天器技術,航天測控技術。
軍事航天系統:軍事航天運輸系統,軍事載人航天系統,軍用衛星系統和空間武器系統。
3、什麼是太空梭、空間站?航天器飛行必須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太空梭是由運載火箭垂直發射入軌並帶翼水平著陸,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
空間站又稱軌道站或航天站,是一種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載人航天器,是人類在太空開展航天活動的重要基礎設施。
航天器飛行的基本條件是a速度條件,b高度條件
4、載人飛船能擔負的軍事使命有哪些?
主要用於發展新的軍事航天技術和實驗新型的軍用設備,對地面進行觀察和偵查,以及作為航天運輸工具及武器平台。
5、衡量一個國家航天技術發展水平標志的「六大關」內容是什麼?
上天關,一箭多星關,太陽同步關,載人關,地球同步關,回收關。
軍隊指揮自動化
1、什麼是軍隊指揮自動化?什麼是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
軍事指揮系統中採用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技術與指揮人員相結合,對部隊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機系統。
2、C4ISR各字母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指揮、控制、通信監視、偵察和情報系統 和計算機。
3、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本質是什麼?
是一個信息處理系統。
4、指揮自動化系統對情報傳遞有什麼要求?
迅速 准確 保密 和不間斷
5、簡述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進行作戰指揮時的工作過程。
收集情報、傳遞情報、處理情報、顯示情報、定下決心、實施指揮。
6、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使用對現代作戰有哪些影響?
指揮難度空前增大,為軍隊提供了超常能力的指揮控制手段,成為現代戰爭中軍隊戰鬥力的關鍵
信息化戰爭
1、何為信息戰?何為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以遠程核威懾武器的巨大破壞力為威懾手段,以信息為基礎,以獲取信息優勢為先決的天(空間)、空、地、海,信息一體化戰爭。
信息戰是指在信息戰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以大量裝備和使用信息化武器的信息化軍隊為主體,以信息化戰爭理論為指導,在信息化,網路化戰場上開展的,以奪取信息權為核心權為目標,以信息對抗和智能對抗為主要手段,附帶殺傷破壞力減低到最低限度的對軍兵種參與的天,空,地,海,信息一體化戰爭。
2、理解信息化戰爭這一概念時,要把握好哪幾點?
時代性;信息化的作戰能力;信息化的武器裝備;多維化作戰空間;精確控制的主導作用;制信息權的全程式控制制爭奪。
3、從古到今戰爭形態經歷了哪些變化?
冷兵器—熱兵器—機械化—高技術—信息化戰爭
4、信息化戰爭有哪些基本特徵?
一體化;高速化;精確化;實時化;無人話;無形化;微型化;智能化;新概念化。
5、什麼是新 「三打三防」?
三打:打隱形飛機,打巡航導彈,打武裝直升機。
三防:防精確打擊,防電子干擾,防偵察監視。
6、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樹立與信息化戰爭相適應的國防觀念;
增強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能力;
完善國防動員體制;
加強國防後備力量。
7、請論述我國如何打贏未來現代化戰爭?(自行回答,答案不統一)
1,武器裝備的現代化,
2軍事人員素質的提高
3走精兵之路,保持一定規模的精兵,
4後勤保障要做到位,
5,對於退役軍人,或者後備力量,要定期的訓練,以便戰爭開始後,有充足的人力資源
6提高官兵的待遇,尤其是飲食,娛樂,還有信息化的建設
7加強公民的國防教育
6. 軍事理論考試里網路戰,解釋概念
在發展至目前的網路戰中,這些基本的判斷還仍然存在嗎?
審視網路攻擊特點,樹立「網路積極防禦」作戰思想
由於網路作戰的瞬時性、交互性、脆弱性和復雜性等,網路攻擊也具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
一是作戰行動的無時空限制性。網路戰幾乎不受自然時間和天候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時域等特性,使得網路攻擊更加主動、突然,只要能進入對方網路並發出指令,哪怕萬里之遙,也能一擊中的。此外,網路及其空間的大小隨計算機網路的延伸而拓展,只要計算機網路可及的地方,就是網路作戰空間的延伸之處。
二是作戰手段的多樣性。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復雜性,使得網路攻擊的作戰手段還具有超越網路的多樣性。既可以利用電磁壓制、病毒攻擊、木馬植入、網路滲透、拒絕服務等進行「軟癱瘓」,也可以利用電子武器攻擊、特種兵力破壞、火力打擊等實施「硬摧毀」。
三是作戰的效費比畸高。網路攻擊的范圍廣、速度快、破壞力強,攻擊本身的成本卻相對較低:研製一種新型病毒進行網路攻擊,費用遠比研製其它高技術武器裝備低得多。
當前網路戰中普遍存在的「重攻輕防」思想,可能也主要是基於網路攻擊的這些特點而產生的。這樣的考慮也許有一定道理,但其偏頗之處也在於過分誇大了主動網路攻擊的可操作性。
第一,無法確保己方能夠首先對對方實施網路攻擊作戰。通常,主動的網路攻擊應基於「敵對雙方明確開戰」這一條件,但歷史上不宣而戰的戰例比比皆是,誰能保證對方也不會不宣而戰呢?即便是敵對雙方同時宣戰,由於網路戰的瞬時性等特點,誰又能保證己方的網路攻擊一定會比對方早那麼「一個瞬間」呢?
第二,即便佔有先機,也難以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如果對方的網路防禦能力稍強,己方的首次網路攻擊便未必能全部摧毀對方的網路反擊能力,因而也就無法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並被一擊「致命」。
所以,「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一經典論斷,在網路戰中的合理表述就應修改為:當對方還沒有發動網路進攻時,己方的網路進攻可能是最好的防禦。之所以只是「可能」,是因為當己方第一波次網路攻擊完畢或在己方發起第一波次網路攻擊的同時,對方就可以憑借稍強的防禦能力啟動應急方案施以精確反擊;此時,如果己方自身的網路防禦能力跟不上,則必會遭受對方的網路反擊而損失較大。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網路防禦太難就忽視防禦,更不能因為網路防禦的建設成本較高就將網路作戰主要寄望於進攻,只有積極防禦下的進攻才可能真正握有主動。
所以,越是在網路防禦很難的情況下,越要加大對網路防禦的研究,建設和保持一支符合足夠原則的網路戰反擊力量,保證在遭受對方首次網路攻擊時仍能實時進行網路反擊,這正是積極防禦的網路戰作戰思想,即必須強調在網路總體防禦的態勢下,寓攻於防,攻防結合,以積極的攻勢作戰達成防禦目的,使網路戰在開局上是防禦,但在作戰過程中卻又不局限於防禦。
創新理論研究,加強系統建設,追求新的攻防平衡
除少數強國的軍隊之外,當前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還大多徘徊在重技術、輕管理,重平時建設、輕實戰運用的初始階段;對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控制、戰法謀略、訓練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沒有一套科學實用的理論指導。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戰爭對網路依存度的飛速提高,必須適時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概念,深刻認識並把握計算機網路防禦作戰的發展規律。
網路防禦作戰是以積極防禦的作戰思想為指導,為保護和增強己方實時、准確、可靠的收集、處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而採取的一系列連續性軍事行動。網路防禦作戰應可分為評估偵查、擬制計劃、應急處置和精確反制等必須的階段。作為從實戰視角提出的網路防禦作戰,其研究內容除了應科學地界定網路防禦作戰的概念、系統地分析網路防禦作戰的特點、合理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的指導思想和作戰原則、實用地區分網路防禦作戰的作戰階段,更應系統地研究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活動,有效牽引網路防禦作戰的技術開發,不斷創新網路防禦作戰的戰法和謀略,積極探索網路防禦作戰的訓練模式和保障思路。
盡管目前網路防禦作戰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但隨著網路戰能力和社會對網路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網路戰威懾。消除信息網路霸權國家的網路戰威懾,不僅要注意提高網路戰攻擊作戰能力,更要注重提高網路戰的防禦作戰能力。因為按照一般的理論推斷,只有網路防禦作戰能力的提高,網路攻防作戰能力大致相對平衡,才有可能帶來網路攻防雙方的相互遏制。因此,在「無網不在」的信息社會,只有扎實地搞好積極防禦,才能確保在網路戰中贏得主動。而從網路技術和系統建設及相應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和應用上不懈地追求先機,才有可能盡快實現網路戰攻防的新的平衡態勢,創造信息社會的新的相對和平。
7. 目前,速度最快的超精準全球定位目標打擊武器是什麼
X-51 一小時打遍全球。 傳說能到30馬赫。。。。。。。
實驗回中。。。。。。。。。。
威力一般。如果設答計成核彈的話就不好說了。
精度未知。
威力最強的還是核洲際彈道導彈,精度也很好,不過核彈精度其實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