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軍隊戰鬥力構成要素有哪些
:(1)主體性要素,即人、武器裝備以及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程度。這是構成戰版鬥力的決定權性因素,也是戰鬥力中最重要的因素;(2)指導性要素,即軍隊的戰略戰術;(3)結構性要素,指部隊的編制體制;(4)保障性要素,指軍隊的後勤保障與科學管理。雖然這是構成戰鬥力的四方面要素,但戰鬥力決不僅僅是它們的簡單相加,而必須是諸要素的有機結合所形成的綜合性、整體性效應和功能。正像生產力標准雖然也只是由生產者、生產對象和生產資料所組成一樣,現實的生產力並不僅僅是三要素的簡單拼湊,而是必須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才能現實地發揮作用。因此,高素質的官兵隊伍,還必須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高效合理的編制體制、堅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和科學管理。只有這些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和產生戰鬥力。
Ⅱ 軍事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在軍事方面所具有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對個人而言,軍事素養主要是指軍事理論內、軍事學術、軍事技術和戰斗容作風等所具有的水平。就一支軍隊或部隊而言,軍事素養主要是指戰略戰術水平、教育訓練水平、反應和應變能力、戰斗作風以及軍心士氣等。軍事素養與素質有關,主要取決於平時的訓l練和素養。
當代大學生,要求具備基本的軍事素養
一、深刻的國防觀念和意識
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及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國防是否鞏固,事關國家和民族的興亡。
二、基本的軍事知識和理論素養
軍事知識,並不是軍人才需了解,大學生也應該對軍事知識有一定了解,應該用現代的眼光、從綜合的角度、結合科學知識加深認識,使之系統化。軍事知識內容包括軍事思想、軍事理論、軍事科技等。
三、基本的軍事技能
軍事技能主要是通過軍事訓練來掌握,其內容包括:隊列、戰術、射擊、拉練、三防、戰場救護等。
Ⅲ 軍事理論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軍事理論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中國國防
國防基本要素
1.國防的含義:國防是國家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而進行的軍事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防的目的: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主權是國家存在的根本標志。保衛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的安全。
3.國防的手段: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國防的基本類型:侵略擴張型,互助聯盟型,中立型,防禦自衛型。
第二章:軍事思想
軍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軍事思想的定義。
2.軍事思想的體系和內容。
3.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4.軍事思想的特徵:鮮明的階級性,強烈的時代性,明顯的繼承性。
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1.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2.近代軍事思想。
3.現代軍事思想。
第三章:國際戰略環境
國際戰略布局的現狀和特點
1.國際戰略格局,是世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在其消長和分化,組合過程中所形成的,對世界戰略全局具有重大影響而有相對穩定的力量結構。
2.國際戰略布局的現狀,國際戰略布局的特點,國際戰略布局的發展趨勢。「多極化」將是未來國際戰略格局發展的必然趨勢。
3.國際戰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在「多級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將愈顯突出,熱點問題將會持續升溫。
(3)軍事理論戰斗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軍事理論簡介
1.軍事理論是以國防教育為主線,通過軍事理論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2.本著磨練意志品質,激發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作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後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的目的。
Ⅳ 中山大學軍事理論要點
第一章 中國國防
第一節國防概述
一、國防要素
1、國防的概念: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 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防的四要素:
一是主體要素,國防的主體是國家;
二是對象要素,國防的對象是入侵外敵與武裝顛覆;
三是目的要素,國防的目的是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國防的手段是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3、 國防的類型
擴張型(如美國)、
自衛型(如中國)、
聯盟型(如北約、獨聯體、美日韓)、
中立型:分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設國防型(如聖馬利諾)。
4、 國防的功能:立國、衛國、強國、
5、國防的目的:①捍衛國家的主權;②保衛國家的統一;③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④維護國家的安全。
二、國防歷史
1、中國古代國防
中國古代國防,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大約經 歷了4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近代國防,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中國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可選)
一是「以民為體」,「居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
二是「富國強兵」,「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
三是「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三、主要啟示
中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有著聲威遠播、天下歸附的武備;有過引而不發、強虜駐足的寧靜;有過遍體創傷、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過抗敵衛國、堅守氣節的巨大勝利
1、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2、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3、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第二節國防法規
一、國防法規的特性
1、調整對象的軍事性
2、司法適用的優先性
3、處罰措施的嚴厲性
二、國防法規體系
1、國防法規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P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P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P2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P23
2、《兵役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3、根據《兵役法》和國家、軍隊的有關政策規定,應屆高校畢業生入伍通常有三種形式:
1) 作為義務兵應征入伍
2) 按軍官待遇入伍
3) 作為士官應征入伍
4、《國防教育法》規定每年9月第3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今年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5、你身邊的防空設施有哪些?
地鐵、高層建築的地下停車場、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三、公民國防義務和權利
1、公民的國防義務
1)兵役義務。公民履行兵役義務主要有3種形式:服現役、服預備役和參加軍事訓練。
2)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
3)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
4)保守國防秘密的義務
5)協助國防活動的義務。協助國防活動的主要義務: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為武裝力量活動提供便利條件、支前線參戰。
2、公民國防權利
1)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
2)制止、檢舉危害國防行為的權利
3)國防活動中經濟損失補償的權利
第三節 國防建設
1、 國防建設的概念
國防建設是指為國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國防能力而進行的各方面的建設。是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我國國防領導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強調中國共產黨在國防領導中的決定性地位和作用。
3、 國防領導職權
根據憲法和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領導職權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家主席、國務院、中央軍委行使。中央軍委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1)中共中央的國防領導職權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的國防職權
(3)國家主席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4)國務院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5)中央軍事委員會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中央軍事委員會是最高國家軍事機關,負責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中央軍委之下,設有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
總參謀部:負責組織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的軍事建設,組織指揮全國武裝力量的軍事行動;
總政治部:負責管理全軍黨的工作,組織進行政治工作;
總後勤部:主管全軍後勤工作;總裝備部主管全軍裝備工作
二、國防建設成就
1、 鑄造了一支現代化合成軍隊;
2、 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防動員體制;
我國在完善國防動員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A.建立國防動員機構;
B.積極儲備國防後備力量;
C.依託地方高校培養國防人才;(2005年5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關於建 立依託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制度的決定》)
D.民防措施不斷完善。
3、 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4、 維護了國家統一和安全。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今,中國曾先後經歷過六次對外戰爭,即: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至1953
2)中印邊境反擊戰; 1962
3)抗美援越戰爭; 1965至1975
4)中蘇珍寶島之戰; 1969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戰; 1974
6)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1979―1989年中越十年戰爭
三、國防建設目標和國防政策
1、國防建設目標
1)鞏固國防,防備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實現國家完整統一;
3)制止武裝顛覆,維護社會穩定;
4)加強國防建設,實現國防和軍事現代化;
5)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2、國防政策
國防政策的概念:指國家進行國防建設和使用國防力量的准則。
國防政策的內容:
(1)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2)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4)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5)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四、武裝力量建設
1、概念: 武裝力量,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所擁有的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一般以軍隊為主體,由軍隊和其他正規的、非正規的武裝組織結合構成。通常由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最高領導人統率。
2、世界武裝力量的構成大體可概括為三種類型:
1)多種(三種以上)武裝力量相結合的形式;
2)兩種(軍隊或武裝警察)武裝組織相結合的形式;
3)單一(軍隊或警察或民兵)武裝組織
3、我國的武裝力量構成,屬於多種武裝組織相結合的形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組成。是一種「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4、解放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
陸軍: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等兵種和各種專業勤務兵。
海軍: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海軍,1949年於泰州成立)。
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強擊航空兵部隊、殲擊轟炸機航空兵部隊、轟炸航空兵部隊等。
第二炮兵: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地地戰略導彈部隊。(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戰略部隊,中國濕式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
5、導彈分類
導彈分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兩種。(彈道導彈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線軌跡飛行的導彈。巡航導彈是指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
按射程分: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叫做洲際導彈,
射程在4000至8000公里的稱為遠程導彈,
射程在1000至4000公里的稱為中程導彈,
射程在1000公里以內的稱為短程導彈。
6、武警的職能:維護國家安全;
維護社會穩定;
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7、民兵
概念:民兵是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民兵的作用:一是積極參加現代主義現代化建設,帶頭完成生產任務;二是擔負戰備勤務,保衛邊疆,維護社會治安;三是隨時准備參軍作戰,抵抗侵略,保衛祖國。
第四節國防動員
1、 國防動員的概念
國防動員,是指國家根據國防需要,使社會諸領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陣狀態或緊急狀態所進行的活動。
2、 國防教育的方針: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究實效;
3、 國防教育的原則:1)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
2)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3)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
4、 國防教育的意義: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
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是提高公民素質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Ⅳ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有哪些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國防、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科技、高技術戰爭、綜合訓練等。軍事理論講的主要是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
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著重研究探討的軍事理論主要有三方面內容: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現代高新技術條件下作戰的新規律新特點。
(5)軍事理論戰斗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學生通過學習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其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軍事理論》以國防教育為主線,通過軍事理論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軍事理論課的出現,適應了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當今世界多極化成為主流,軍備競賽由數量轉為質量的競賽。盡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國際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發展,將戰略重點放在台灣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區。
在軍事理論課上,可以學習到軍事理論課的重要意義、軍事理論課的性質及其內容、國防建設指導思想、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等。
同時可以學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含義和基本特徵、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體系的基本內容、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指導意義等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事理論課教程
Ⅵ 大學軍事理論
高技術戰爭是伴隨著高技術兵器的誕生並大量用於戰爭而誕生的。專家們給它下的定義是:主要使用高技術性能的武器和使用與高技術武器相適應的作戰工具、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
70年代以來,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以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定向能技術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脫穎而出,它們不僅為人類他造了更多更新的財富,而且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涌進軍事領域,使武器裝備發生了質的飛越,進入高技術兵器時代,這些高技術武器裝備的使用極大地改變了現代戰爭的面貌。比如、大量先進的偵察、監視裝備的使用,使現代戰場變得更加「透明」遠程武器躋身戰爭舞台,使戰場無前方、後方之分,遠離前線的後方已經不再是「安全的港灣」;航天技術造就了新的軍種——天軍,天戰已經不再是什麼神話,等等。
特點
一、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大量運用,引起作戰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變化
二、戰爭要素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戰爭形態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三、交戰雙方軍事力量和裝備技術水平發展不平衡,非對稱作戰日益成為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基本模式
四、戰爭的直接交戰空間逐步縮小,戰爭的相關空間不斷擴大
五、現代戰爭是體系對體系的較量,戰爭勝負取決於作戰系統的整體對抗能力
六、戰爭消耗越來越大,戰爭更加依賴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有力的綜合保障
神七的意義
http://..com/question/74482783.html
看看給你的資料,自己抄些核心的,在組織語言,最好是你自己編下......
Ⅶ 當前的新軍事革命包括哪些要素
新軍事革命包含個要素:
1、新軍事技術。包括研究軍事領域的相關理論和軍事,國防領域的前沿的技術的研究。
2、新武器裝備。武器裝備向數字化、精確化、隱形化、無人化目標發展。
3、新軍事理論。軍事理論更加扁平化、自動化、網路化、無縫化,形成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體系。
4、新組織體制。組織形態向優化結構、減員增效、模塊組合、「去重型化」的方向發展。
(7)軍事理論戰斗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世界新軍事革命發軔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醞釀起步、初露端倪、轉折突進幾個階段之後,現已進入全球范圍內的加速發展階段。其基本內容為「七個創新」,即創新軍事理論、創新軍事技術、創新體制編制、創新作戰樣式、創新教育訓練、創新後勤保障、創新國防管理,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整體推進的新時代的軍事體系,核心就是要實現軍事領域的信息化,目標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最終實現軍事體系的根本轉變。
世界主要大國推動軍事轉型主要呈現五個特點。一是注重搞好頂層設計,增強科學性、計劃性和權威性;二是注重試驗檢驗,逐步加以推廣;三是強調理論先導,以軍事理論牽引轉型;四是重視高層推動,爭取全社會支持;五是注意與社會總體改革協調發展。
Ⅷ 戰斗要素主要包括哪四大要素
1、作戰人員素質
無論作戰樣式如何變化,武器裝備如何發展,人員素質永遠是部隊戰鬥力標準的首要因素。信息化條件下部隊武器裝備雖然先進,但如果沒有堅強戰斗意志、必勝信心和昂揚士氣,戰鬥力將沒有核心和靈魂。
2、武器裝備性能
武器裝備是強化戰鬥力的物質基礎。先進程度在武器裝備性能中占重要位置。它是指裝備在世界范圍內的整體技術水平及與作戰對手相比的優劣程度。
靜態對比情況下,裝備越先進戰鬥力水平越高。信息化條件下武器裝備要想形成整體作戰能力,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編配比例,進攻裝備與防護裝備、空中裝備與地面裝備等必須形成體系,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裝備技戰術性能。
3、部隊編制結構比例
部隊編制結構比例既包括人員與裝備的結合形式,也包括各軍種比例、各兵種比例,以及作戰和保障人員之間的比例。
合理的力量結構比例應能夠反映未來作戰趨勢,如隨著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維修保障人員的比例可能會增大等。隨著作戰方式的變化,網路戰、電子戰、心理戰等規模可能會增大,新型作戰力量的涌現程度關繫到部隊新質戰鬥力的質量。
4、實戰化訓練水平
衡量部隊是否有戰鬥力主要看其實戰化訓練水平的高低,或者說訓練標準是否高於作戰。美軍提出「要像訓練那樣打仗」,訓練標准普遍高於作戰。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士兵普遍反映,作戰強度沒有訓練強度大。
(8)軍事理論戰斗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戰鬥力與正規化管理程度和歷次實戰表現也有很大關系。
正規化管理程度越高,部隊戰鬥力越能得到維護和保持。部隊嚴明規范、英勇頑強的作風和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紀律能夠很好體現其戰鬥力水平。
而安全管理是部隊保持戰鬥力的基本途徑。安全事故頻發會大大降低部隊戰鬥力水平。三是防間保密情況。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部隊將配備許多新型裝備,易成為敵方獲取秘密的主要方向。注重防間保密也是有效維護部隊戰鬥力的一個基本方法。
衡量一支部隊戰鬥力的終極標準是實戰的勝負。一般情況下,參與實戰次數越多,作戰經驗越豐富,戰鬥力水平越高。盡管每次作戰情況不盡相同,以往勝利不代表未來的勝利,但以往的獲勝概率還是能夠反映一支部隊的戰鬥力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斗要素
Ⅸ 軍事理論中什麼是組織和實施戰斗必須遵循的原則
1、堅持以黨章為基礎的原則
黨章是黨的根本規律,是調整黨與政治生活關系的基本原則。它規定了黨的組織制度和組織結構,規定了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任務,規定了黨的各級領導機關的組成和主要職權。黨的基層組織的建立必須以黨章為依據。
2、與黨的新任務相適應的原則
在《論黨》中指出,黨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是根據黨的內外環境和黨的政治任務確定的,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果環境和工作條件發生變化,黨的提出新的政治任務,黨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也必須發生變化。否則,舊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將阻礙黨的工作內容的發展和黨的政治任務的落實。
3、按照設立基層單位的原則
根據社會基層組織劃分的基本原則,黨的基層組織在黨章的規定中得到了明確的體現。黨章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基層單位,都應當建立黨的基層組織。
4、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確定形式的原則。
根據這一原則,建立基層黨組織要注意以下幾點:正確認識工作需要。一般情況下,既要考慮工作需要,又要考慮黨員人數。在特殊情況下,黨員人數不符合建立適當基層黨組織的條件的,要嚴格控制黨員人數。黨的基層組織的設立,必須報上級黨組織審查批准。
(9)軍事理論戰斗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和發展。
1、馬克思、恩格斯積極探索黨的基本組織原則和制度。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第一章:把無產階級組織成一個階級,從而形成一個政黨,不斷地受到工人自身競爭的破壞。
恩格斯強調,要在工人黨內部發展民主,要有充分自由的討論,要敢於公開批評,要敢於改正自己的錯誤。他強調,要按照黨章要求,按時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和全體會議,讓全黨有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
2、列寧為建立黨的民主集中製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1905年12月,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改組該黨的決議。列寧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列寧明確指出:新聞界始終保持著黨內民主。但是從來不反對集中制。主張民主集中制。
1920年7月,列寧在《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中規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成立加入共產國際的政黨。從那時起,民主集中制就成為各國共產黨堅持的黨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