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

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8 13:34:53

㈠ 未來軍事競爭的制高點是什麼

未來什麼都說不好~~
是發展宇宙。尋找外星生物。

㈡ 軍事競爭的八個制高點是什麼

1、軍用微電子技術
2、航天技術
3、軍用新型材料技術
4、精確制導技術
5、電子戰技術
6、隱身技術
7、夜視技術
8、新概念武器。

㈢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的什麼點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的制高點,新軍事變革的「領頭羊」是物質技版術條件占絕對優權勢的美國,其年軍費開支佔世界軍費總額的三分之一,相當於除它之外軍事開支最多的7個國家總和。

新軍事變革催生了信息化戰爭形態,體現出四大趨勢,即信息化武器裝備將成為軍隊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非接觸、非線式作戰將成為重要作戰方式,體系對抗將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特徵,太空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

(3)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爭奪太空話語權是各國太空戰略競爭的重要方面,基本途徑是公開宣示太空戰略。2018年3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公布《國家太空戰略》概要。

該戰略突出「美國優先」原則,強調美國的太空領導地位和以實力求和平的霸權策略,一經公布就引起各國強烈反應。俄羅斯、西歐諸國、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也紛紛制定或發布以政策、准則、框架、基本法和計劃等命名的太空戰略規劃。

㈣ 1新概念武器是未來軍事的「制高點」之一

炸葯爆炸是什麼反應???應該不是物理和生物反應吧~` 是化學反應專,這點沒有人會對此產生屬懷疑。根據史料記載我們中國早在唐代就已經將火葯武器廣泛運用與軍事,明代達到鼎盛時期~。
大規模這個概念也沒有確切定義,相對比唐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大規模的,但是相對與隋朝,唐朝對火葯的使用也是大規模的~ 相對與當代的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化學武器使用還不足一個美國,參戰人數恐怕也不及中印人口~ 所以大規模使用應該在唐代。或者是15-17世紀的西方殖民時期,也有學者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我不認同。還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生化武器和化學武器不是同一類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只是戰爭的規模程度讓很多問題都概念話~ 作為一個探索知識的勇士就應該擺脫束縛,我堅定大規模的使用使於中國唐代。

㈤ 軍事高科技的制高點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高智力;高技術是知識密集型技術,它的發展必須依靠創造性的智力勞動,依靠富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體現了高智力的特性。

2、高投資;高技術的研究開發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研製周期,因而研製過程需要耗費巨額資金。據統計,目前,一般高技術企業用於研究開發的經費占其產品銷售額的比例高達10-30%,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資又比研究開發投資高出5-20倍,形成高技術產業後的設備更新投資還會越來越大。

3、高競爭;高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出產品並搶先投放市場或用於戰場,誰就能獲得優勢,占據主動。為此,世界軍事強國和大國都制定了高技術發展計劃,試圖在世界高技術發展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4、高風險;高技術競爭的失敗,對企業而言,就意味著投資的失敗;對國家而言,意味著國家利益將要受到損害。此外,高技術研究本身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甚至要以生命作為代價。

(5)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領域:

高技術使武器裝備產生八個方面的變化:偵察立體化、打擊精確化,反應高速化、防護綜合化、控制智能化、電子武器化、信息多媒化、現裝年輕化。

高技術的運用使武器裝備在五個方面發生了質的飛躍: 一是武器的毀傷效能劇增;二是突防能力增強;三是偵察監視能力擴展;四是自動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五是機動能力更強。

一、偵察與監視技術

1.地面偵察與監視技術

2.水下偵察與監視技術

3.航空偵察與監視技術

4.航天偵察與監視技術

二、偽裝隱身技術

1.偽裝技術

2.隱身技術

三、精確制導武器

四、電子對抗技術

五、航天技術

六、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

㈥ 網路空間,軍人素質,太空哪些是軍事競爭的制高點。

網路空間和太空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太空,想像一下,我拿一根棍子,扔到你的家上空, 引發輻射災難

㈦ 信息化戰爭中,什麼成為新的制高點

制電磁權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的新制高點。
一、制電磁權的含義和奪取手段
制電磁權,如同制空權、制海權,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對電磁頻譜的控制權。電子戰依託的電磁空間是信息存在和依附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載體,是現代戰爭中信息獲取、傳遞和利用的最主要媒介,是戰爭雙方控制與反控制的焦點。奪取了"制電磁權",就為最終奪取"制信息權"創造了有利條件,奪取了制電磁權就意味著己方能自由使用電磁頻譜,不受對方的電磁威脅;同時剝奪了對方自由使用電磁頻譜的權利。制電磁權有其時空性。在總體上處於相對劣勢的一方,並不是一籌莫展,若科學指揮,合理集中力量,能在某一時域或地域內,奪取局部的制電磁權。
制電磁權的奪權是靠電子對抗來實現的。電子對抗(ECM-Electroniccountermeasures),美國及北約國家稱為「電子戰」,俄羅斯稱為「電子斗爭」。 電子對抗技術主要是指以專用電子設備、儀器和電子打擊武器系統降低或破壞敵方電子設備的工作效能。同時保護己方電子設備效能的正常發揮。電子對抗的基本手段是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反輻射摧毀與反摧毀。
西方軍事強國在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利用電磁脈沖武器上演的一幕幕「電磁珍珠港事件」給世人敲響了警鍾,電磁脈沖武器已成為21世紀的大規模電子破壞性武器;西方某些專家甚至將其稱為「21世紀的原子彈」。「無網不在」的現代信息社會,將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每一個部門都轉化成網路上的一個個節點,數字化的網路快車在提供便捷快速服務的同時,也把這種電磁平台的「軟肋」展露無遺。西方一些軍事強國秘密研發的專門瞄準電子設備的電磁脈沖武器,輕則可破壞一個城市的供電或金融系統、癱瘓一個戰場的指揮控制網路,重則甚至威脅到一個國家的綜合安全。透過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硝煙,石墨炸彈造成的貝爾格萊德的大停電,微波炸彈造成的巴格達電視轉播信號的消失都給世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二、搶占信息化戰爭的制高點必須打造堅固的電磁防禦之盾
眾所周知,任何電子設備都要在一定的電磁環境下才能正常工作,實驗證明,在電磁脈沖輻射超過其閾值時,該電子設備將失去功能。戰時,各種電子設備將處於十分惡劣的電磁環境中,一旦其屏蔽和加固條件受到破壞,就將面臨嚴重後果。就目前電子設備的防護現狀來說,越是數字化、信息化程度高的基礎設施、設備越容易受到攻擊。
電磁戰爭中的「防禦」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 武器正常應用的積極一面。就是所謂的電磁兼容,避免武器本身因為自身的電磁干擾帶來武器應用的實際問題(內因)。
(二)武器被動應用的消極一面也算是主動對抗外界電磁干擾的基本應用能力(外因)。一件武器的優劣關鍵在於自身抗電磁干擾和自身電磁兼容的能力的統一體,也就是內、外因共同優化之後的綜合體。
可以預見,在未來信息化戰爭,戰場電磁環境將極為復雜,如果不能正確採取應對措施,勢必導致戰場感知迷茫、指揮協同紊亂、用頻裝備效能下降,從而影響作戰進程甚至戰爭成敗。在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對待復雜電磁環境,既不能等閑視之,也不能盲目躲避,只有準確把握其本質特徵,科學分析其對信息作戰的影響,才能搶占未來戰爭的制高點。
越是尖端的武器,其抗電磁干擾和自身電磁兼容的任務就越繁重,畢竟在這一類武器裡面太多的微電子元器件的大量使用,這就給電磁戰爭帶來了諸多的攻擊漏洞。不要說普通工業控制計算機,就算是已經加固的軍用計算機也未必能在電磁環境下發揮效力,這就說明提升武器裝備的綜合電磁能力至關重要。
未來的電磁環境,或者說干擾源,主要包括高壓靜電、雷電、核電磁脈沖、超寬頻電磁脈沖、連續波等強電磁環境,這些電磁環境可以在實驗室內構建成各種模擬的電磁環境,用來實現對武器的測試。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對電磁環境防護的研究早已開展多年,新研製的軍用電子設備、計算機、通訊系統等都加強了對電磁武器的防護能力,但很多其他新型裝備仍不能避免存在電磁漏洞。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今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少發達國家針對對手的武器存在的電磁漏洞大做特做文章,利用其電磁漏洞讓這類武器在戰場上全部失效,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神話。
這確實對於我國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新式武器提出了很緊迫的課題和艱巨任務,畢竟即使在優秀的電磁環境試驗室也無法模擬出全部戰場下的惡劣電磁環境。
美國、前蘇聯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武器系統受電磁危害的問題,從早期的射頻對軍械的危害研究逐漸擴展為現在的武器裝備電磁環境效應研究,在概念和研究范圍上不斷更新和擴展。早在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發布的第59號指令中,就強調核電磁脈沖對美國的嚴重威脅,要求國防部在開發每一種武器時,必須考慮電磁脈沖防護能力。1986年,美軍完成了電子元器件易損性與加固測試計劃;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美軍已經把各種電磁危害源的作用歸納為武器系統在現代戰爭中遇到的電磁環境效應問題,並於1993年完成了「強電磁干擾和高功率微波輻射下集成電路防護方法」的研究。目前對電磁脈沖的防護能力已列入其軍標和國標中。俄羅斯也在1993年完成了電磁脈沖對微電子電路的效應實驗和防護技術研究,他們的武器系統一般都有抗靜電和抗電磁脈沖的技術指標。
在試驗對象上,美軍從電子元器件,到F-16戰斗機和B-52轟炸機等大型武器裝備都進行了整機電磁脈沖模擬實驗,建立了武器裝備電磁脈沖效應實驗資料庫。即使是陸軍使用的常規武器裝備,他們也進行電磁環境效應考核試驗,如雷達等電子裝備部件和彈葯包裝袋都有抗靜電和防電磁危害的功能。俄軍的某些炮彈和導彈等武器裝備,也有抗靜電、抗電磁脈沖的技術指標。
在對手電筒磁防護的盾牌尚未鑄就之前,電磁打擊必然擁有致命的威脅。目前少數國家軍隊擁有的電磁打擊優勢在信息化戰場上造成了不對稱的局面,以至於大多數國家和軍隊的基礎設施和信息化裝備的軟肋完全暴露在潛在敵手的打擊下。這種現狀如不及時改變,我軍未來戰爭中的制勝就可能變成一句空話!
三、搶占信息化戰爭的制高點必須磨礪鋒利的電磁攻擊之劍
我國必須跟蹤世界軍事強國,開發具有創新性和實戰價值的電磁脈沖武器,作為打贏「電磁戰爭」的進攻手段之一,這一類電磁武器優勢明顯,主要有三點:
(一)電磁武器比其他武器更具優勢
電磁武器發射的能量以輸出點為頂點呈錐形向外延伸,在傳輸過程中不受大氣、雲霧等影響,能量損失少,並且其作用目標是其有效空間內的所有電子設備,其對於精確定位技術的依賴性不高,因此,遠比以往電子戰中的精確制導炸彈、反輻射導彈或者常規炸彈有優勢。
(二)電磁武器充分體現現代武器的高效率和人道主義精神
電磁炸彈爆炸後其電磁輻射主要是造成電子設備和設施的毀傷,一般距離上不會危及人員安全,輕者造成煩躁不安、頭痛、記憶力減退,重者造成肌膚燒傷、內部組織損傷,如白內障等,能擾亂人的大腦神經系統、使人暫時失去知覺,但無強烈副作用。
(三)電磁武器是隱形武器的剋星
除了造型上的獨特設計之外,隱形武器的主要秘密在於靠吸波材料吸收電磁波,從而減少電磁波的反射和被發現的概率。普通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因能量弱可以被吸波材料吸收,因此能達到隱身的效果,而電磁脈沖武器的脈沖能量密度大,瞬間就能使吸波材料的溫度上升從而使其「原形畢露」。
電磁脈沖武器分為三大類:核電磁脈沖武器、高功率微波炮和超寬頻電磁輻射器。
(一)核電磁脈沖武器
核電磁脈沖武器是指以核武器爆炸產生的電磁脈沖輻射對敵方軍事或民用目標實施打擊的武器。早在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的專家對原有核武器的設計進行了改造,使核彈在爆炸時能將更多的核能量轉換為電磁脈沖能量。1962年7月8日,美國在約翰斯頓島上空400公里進行了1.4兆噸TNT當量的高空核試驗,爆炸引起距離1300公里之外的夏威夷瓦胡島30多條路燈同時發生故障;電力線路中許多斷路器跳閘,數百個報警器響成一片,檀香山與威克島之間的短波通信也一時中斷;通信和指揮控制系統失靈,警戒雷達故障叢生,熒光屏出現無數回波和亮點。
(二)高功率微波炮
高功率微波炮是另一種電磁脈沖武器,它能產生GW量級的微波,就像探照燈和手電筒射出的光束一般,可瞬間擊毀電子元器件。1977年,蘇聯克格勃曾利用高功率微波對美駐莫斯科大使館進行照射,造成一個機房的電器設備短路起火,火情在使館的機要房間蔓延開來,偽裝成消防人員的克格勃特工則伺機安裝竊聽裝置。
(三)超寬頻電磁輻射器
超寬頻電磁輻射器是近年研發的一種新型電磁脈沖武器,它就像雷公電母的兵刃,由於頻帶很寬,可瞬間大范圍覆蓋目標系統的響應頻率,使跳頻通信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對電子設備有很大的威脅。這類武器的最大優點是體積小、操作方便,置於車輛、飛機和衛星上,可破壞敵方的電子信息系統、信號接收機或阻塞對方雷達。
當然以上三類電磁脈沖武器僅僅是從工作機理上分類的,如果將該技術分別應用於不同的技術平台,也就會衍生出來更多的武器類型,如將高功率微波炮、超寬頻電磁輻射器等安裝在低軌道的軍事衛星之上,該衛星就會具備攻擊各個軌道衛星的能力,這種基於衛星平台的武器系統,勢必會成為今後太空霸權爭奪的主戰場,也是美國繼續謀求「星球大戰計劃」的重要體現之一。
與西方發達國家軍隊相比,我軍對電磁武器的攻防研究以及在復雜電磁環境下聯合訓練、作戰電磁頻譜的認識均起步較晚。如何科學籌劃用頻,實時管控用頻,靈活組織電磁攻防,最大限度發揮作戰頻譜資源效能,是今後聯合作戰中亟待解決的難題。解決這個難題,僅靠某一部門、某一系統遠遠不夠,必須整體聯動,形成合力,突出重點,強力推進。
相對於機械化戰爭的「物理戰場」而言,「電磁戰場」、「電磁空間」對信息化作戰具有關乎成敗的重要影響。因此,要牢固確立「制電磁權」的首位意識,從強化用頻管頻意識做起,切實像重視武器

㈧ 新軍事變革中,什麼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

新軍事變革中,(太空)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

太空領域將成為爭奪戰略全局優勢的新制高點。在陸、海、空、天、網五個作戰維度中,誰控制了太空,誰就能占據五維作戰空間的制高點,就可以實現從感知優勢到認知優勢再到決策優勢的飛躍。

從近幾年美國主導的幾場局部戰爭看,美軍太空部隊通過搜集情報、偵察監視、導彈預警、環境監測、衛星通信、全球定位等活動,向作戰部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援,起到了「力量倍增器」的作用。除了遂行太空支援任務外,具備直接的太空防禦和太空進攻能力更為重要。

美國正不斷加強太空作戰能力建設,對太空作戰的有關條令進行修改,加速研製對地攻擊和反衛星攻擊武器。俄羅斯已經制定太空復興計劃,把戰略性空天戰役作為未來空天作戰的主要樣式。由此可見,太空破襲、太空突擊、太空封鎖……這些好萊塢大片中的片段,很可能在未來太空戰場上的爭奪中得到真實呈現。

(8)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進軍太空,無論在經濟上、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從經濟角度看,開發太空存在著巨大的利益

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發,地球面臨著能源和資源枯竭的危機,在世界人口急劇增加的情況下,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尋找新的出路,而豐富的太空資源帶來了希望。

獨特的太空環境和取之不竭的能源和礦藏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太空這個零重力、近乎理想真空、無限吸熱能力,以及無菌的獨特環境,為工業、商業乃至經濟社會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

除此之外,隨著經濟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以通信衛星為主幹的航天通信系統作為人類獲取、傳輸信息的重要手段,可實現全球高頻段、高速率、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縫鏈接,形成名副其實的信息高速公路,進一步推動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2、從軍事角度看,開發太空具有重大的戰略利益

在陸地時代,制陸權是戰爭制勝的主導因素;在海洋時代,爭奪制海權成為大國軍事競爭的重點。進入太空時代後,制天權成為戰爭的最新制高點。太空領域的競爭成為21世紀軍事斗爭的戰略前沿。在和平時期,擁有制天權對於遏制戰爭、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戰爭時期,擁有制天權對於掌握先機、打贏戰爭具有決定性作用。

3、從政治角度看,開發太空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開發太空,擁有空間能力,不僅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同時強大的空間能力也是21世紀大國地位的支撐和標志,對太空的有效利用,太空資源的開發,將成為一國國力強盛的主要源泉,國家利益的關鍵所在。

㈨ 信息化戰場上,什麼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的新制高點

太空、網抄絡

世界新軍事襲革命深入發展,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明顯。太空和網路空間成為各方戰略競爭新的制高點,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

要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更注重運用軍事力量和手段營造有利戰略態勢,為實現和平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9)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推動國際太空戰略競爭

(1)公開宣示太空戰略,爭奪太空開發和治理話語權

爭奪太空話語權是太空戰略競爭的重要方面,基本途徑是公開宣示太空戰略。自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每屆政府都出台國家太空政策。

(2)競相組建執行太空戰略的專門領導機構、組織體系和功能系統

從各國實踐來看,既有專門從事戰略決策和規劃的領導機構,也有具體從事執行和實施工作的專業部門,還有專門從事咨詢輔助工作的研究和參謀機構,呈現出組織完備、功能完整和運轉順暢的特點,目的在於實現太空戰略的資源整合、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

閱讀全文

與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