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東北易幟後北平軍事實力

東北易幟後北平軍事實力

發布時間:2021-02-28 02:35:47

❶ 三大戰役前後國共軍事力量對比

三大戰役前的國共雙方戰場態勢是,國民黨軍隊365萬,分成幾個重兵集團,其中東戰場北50萬,中原戰場70萬,華北戰場60萬,西北戰場30萬。共產黨軍隊280萬,編成五大野戰軍,東北野戰軍70萬,華東野戰軍36萬,中原野戰軍20多萬,華北野戰軍30萬左右,西北野戰軍不到10萬。
遼沈戰役 國軍50萬,共軍103萬(包括30萬地方部隊)。戰役結果,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代價殲滅國民黨軍隊47.2萬,其中俘敵306200人,斃傷56800人,起義26000人,投誠83000人,繳獲繳獲火炮6546門,輕重機槍16293挺,長短槍203960支,坦克160輛,裝甲車180輛,汽車2261輛,飛機9架,戰馬23595匹,電台353部,炮彈270180發,槍彈2435萬發。東北全境解放。
海戰役 國軍70萬,加上後來增援部隊,總兵力達到80萬;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加上地方部隊,共計60萬。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唯一一個兵力少於敵軍的戰役。戰役結果,解放軍以傷亡13.4萬餘人代價,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繳獲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主力幾被全殲。平津戰役 國軍60萬,共軍100萬(東北野戰軍80萬,華北野戰軍20萬)。攻打天津,我軍以34萬人歷時29小時全殲守敵13萬。之後以90萬大軍包圍北平守敵25萬,迫其接受和平改編。戰役結果,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敵52萬餘人,繳獲各種火炮5537門,輕重機槍30271挺,長短槍155944支,坦克158輛,裝甲車52輛,汽車2390輛,飛機46三大戰役結束後的1949年1月,國共雙方軍事實力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黨軍隊下降為204萬人,其中能夠作戰的只有150萬;共產黨軍隊上升為358萬,其中野戰軍280萬。全軍統一整編後繼續上升為400萬。架,炮彈98820發,子彈1207.2萬發。

❷ 東北易幟北洋軍閥統治覆滅的標志嗎

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結束。因為他是實際上最後一個名副其實的北洋軍閥。

東北易幟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將原北京政府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改為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擁護國民政府的政治行動。

1928年4月,蔣介石復職,進行第二次北伐。6月,北伐軍進入北京。張作霖離京返奉,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結束。但東三省仍然是奉系軍閥的地盤,照舊懸掛北洋政府時代的五色國旗,統一全中國的任務尚未全部完成。7月15日,北伐進入最後一戰——灤河之戰。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率領各路軍隊直逼灤河東岸與直魯軍對峙。奉軍第四方面軍軍團長張學良,自6月4日張作霖死後,微服離京返奉,在灤河收束奉軍,旋即回到沈陽,就任奉天軍務督辦。7月1日,通電宣布與南京停止軍事行動,決不妨礙統一。

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皇姑屯事件,企圖建立「滿蒙新國」的陰謀未能得逞,轉而迫使張學良就範。6月25日至7月19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三次訓令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警告張學良,不得與南京國民政府妥協。8月4日,日本特使林權助到沈陽,以參加張作霖葬禮為名,阻撓東北易幟。他帶來田中義一的信,信中反對東三省同關內統一,要求張學良實行「東北自治」。9日,林權助再度威脅張學良:如果東三省率行易幟,日本將採取自由行動。張學良當即申明自己是中國人,要以中國人的立場為出發點,以東三省的民意為定,堅決頂住了日本的壓力。

國民政府在佔領京、津後,也決定和平解決東北問題。7月3日,蔣介石抵北平,接見奉方代錶王樹翰、邢士廉,要求東北易幟,服從三民主義。同時派代表到東北同張學良談判易幟之事。張表示同意,唯以對日外交問題,易幟要延長三個月。但行動上同國民政府保持一致,為實際上之統一。

在東北易幟的背後,反映了日美兩國在華爭奪勢力范圍的斗爭。美國支持蔣介石統一東北。7月25日,中美簽訂了關稅條約。美國國務卿凱洛格聲明,美國是以訂立關稅條約的方式,第一個承認南京國民政府的國家。在美、英的壓力下,日本處於孤立的地位。11月3日,張學良派莫德惠為特使赴東京參加日皇加冕典禮,田中對莫表示東北易幟「是中國的內政問題」。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31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至此,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局面。

❸ 東北易幟是啥事

1928年6月1日,上海《新聞報》駐北京記者顧執中從前門車站獲悉,張作霖在京眷屬已於凌晨乘車出關,張本人也出走在即。張作霖出走,使形勢急轉直下。顧執中主張把這一條新聞立即拍發上海《新聞報》,但《新聞報》駐京辦事處的人員害怕張作霖留在北京的軍隊迫害,苦苦勸阻發電。顧執中為安全計,只好改用付現款的私人電報發出。電報內容則用可以猜出的隱語:「弟以予本日晚偕小妾離京,所有家務由郭務遠先生代為管理。」收電人是陳達哉。他是《新聞報》編輯中最為機靈的一位。不出所料,上海《新聞報》就在6月2日發表了張作霖出走的消息。這條消息為何如此重要呢?原來1928年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四人分別擔任第一至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聯合向奉系軍閥進攻。蔣介石的北伐軍沿津浦路攻打奉軍,直逼京津。馮玉祥的西北軍,於隴海、津浦兩線迫使張宗昌、褚玉璞的「直魯聯軍」節節敗退。閻錫山的晉軍又猛攻龍泉關,如京津地區與東北的通道一但被切,奉軍主力就有被包抄的危險。
早就主張停戰議和的張學良趁機從河南前線給部下周大文等人寫密信,要他們在北京「大元帥府」醞釀停戰空氣,並暗中策動東北三省法團派代表赴北京,懇請張作霖退回東北。在這前後,張學良先後密派危道豐、葛光庭南下與國民黨的何成浚等人談判。這時「安國軍政府大元帥」張作霖感到大勢已去,於5月30日召集張作相、張學良、楊宇霆、孫傳芳、張宗昌等舉行緊急會議,決定讓出京津地區,向關外總退卻。6月3日,張作霖秘密登上了前天已經升火待發的「藍鋼」專列「泰山號」由北京啟程返回奉天。6月4日凌晨5時30分,張作霖在皇姑屯被關東軍炸死,這就是歷史上轟動一時的「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之後,張學良決心雪國恥報父仇,盡早實現「南北統一」。但關東軍正急於利用「皇姑屯事件」所造成的緊張形勢,在東北製造傀儡政權,百般阻撓易幟。而且奉系參與決策的高層人物,在討論「易幟」問題時意見不一,以到遲遲未能如願。
在張學良的說服和堅持下,奉系大多數軍政要人始贊同東北實行易幟。7月1日,張學良發表通電,表示絕不妨礙南北統一。於是張學良、蔣介石兩人的代表在北平六國飯店商妥,東三省定於9月中旬實行易幟。應蔣之要求,張令湯玉麟於7月19日宣布先行易幟。蔣介石為促使東三省早日歸附中央,加緊了與張學良的秘密聯系,先派方本仁為特使參加張作霖的喪禮,又通過胡若愚的牽線派李石曾到沈陽活動。李住在商埠三經路上德國人開設的飯店裡,從不公開露面,只由胡若愚、朱光沐、朱海北相陪。李石曾和張學良會談的地點,是北陵高爾夫球場內的「少帥」專用休息室。李石曾一再要求張學良盡早換掛「青天白日旗」,以實現全國統一。張學良誠懇地表示,結束國家分割局面是自己多年的願望,但立即「易幟」尚有困難,主要是擔心日本人會趁時局未穩進行干涉,內部也還有阻力。為此張學良被迫決定推遲三個月再宣布「易幟」,表示力爭在年底實現這個目標,希望諒解他的苦衷。
此後蔣介石、張學良兩人函電頻傳,信使不斷,蔣對張予以理解和同情。1928年冬,南京國民政府特派張群、吳鐵城、宋大章三人來到沈陽,與張學良密議「東北易幟」大業。張、吳、宋三人下榻於交通銀行後,「親日派」欲採取破壞行動,扣留他們。經緊急磋商,乃決定由吳、宋兩人連夜乘車直奔少帥府邸,面晤張學良。在這天夜晚的密談中,雙方推心置腹,冰釋了張學良的某些疑慮,更堅定了他「東北易幟」的決心。蔣介石還利用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矛盾,推動美、英向日本施加壓力。在國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對日本分割中國的輿論也高漲起來。到11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也不得不承認東北易幟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嗣後,蔣介石對張學良派駐南京的代表胡若愚表示,為了不使張學良為難,東北外交由中央應付,同意東北「內政」仍由現職各員負責,概不更動。重大人事,先由張學良請委,然後由中央任命。蔣介石每月允撥軍餉1000萬元給奉軍,這樣更增加了奉軍的向心力。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一如所諾,不顧日本的反對,排除楊宇霆的干擾,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南京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在就職典禮上,張學良身穿中山裝,向總理遺像宣誓(方本仁、劉光監誓)。至此,結束了北洋軍閥割據局面,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❹ 汪偽漢奸正規軍最多時達到多少人由哪些將領指揮

回答:天涼好個秋 級別:學長 2007年7月11日 偽軍,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利用漢奸及國民黨投敵分子組織的軍隊,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採取「以華制華、分而治之」政策的產物。他們在日軍的監視下成立,聽命於當地的日軍佔領軍並受其嚴密控制,為日軍的侵華戰爭服務。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0年3月南京汪精衛偽政權成立,日軍先後在我國扶植了四個較大的偽政府組織,即以溥儀為首的偽「滿洲國」、以王克敏、王揖唐等為首的偽「華北臨時政府」、以德穆楚克棟魯普(簡稱德王)為首的偽「蒙疆聯盟自治政府」和以梁鴻志為首的偽「南京維新政府」。1939年底,汪精衛由重慶「還都」南京。次年3月,在日軍特務頭子影佐禎昭少將的導演下,將華北與南京兩個偽政府合並,成立了所謂「國民政府」,汪精衛自任政府主席。以上各個偽組織都擁有大批偽軍,其中以汪精衛偽政府最多,實力也最強。 偽「滿洲國」偽軍:1932年3月9日,清朝廢帝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扶植下,在長春就任偽「滿洲國」臨時執政。其軍事指揮機構為「滿洲國」軍事部,該部轄有參謀司、軍政司、鐵路警備司。除「首都」長春外,偽「滿洲國」將其統治地域劃分為11個軍管區。 在長春地區的偽軍,有禁衛軍司令部(轄禁衛步兵團、禁衛騎兵連、禁衛炮兵連)、憲兵司令部(直轄「首都」憲兵團)、第四高射炮隊、第一飛行隊、高等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軍需學校、獸醫學校等三所學校)。此外,偽「滿洲國」還建有一些機動部隊,主要有鐵石部隊、江上兵艇隊(後改為陸軍江上軍)、高射炮隊、汽車隊、鐵路警護軍等。偽「滿洲國」偽軍數量基本上保持在20萬人左右。 汪精衛「國民政府」偽軍:1938年3月28日,偽「維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參事、參議院議員、執政府秘書長的梁鴻志任行政院長。 1940年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後,仍和以前一樣設置軍事委員會,作為其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汪精衛兼任委員長。汪精衛成立偽政府初始,也想仿效蔣介石辦黃埔軍校的辦法,成立自己的嫡系軍隊。但是日本人不允許他有這樣的部隊,無奈,只好將這批學員訓練完畢後分配在軍事機關和武漢綏靖司令部。盡管如此,汪精衛深知武力是最有力的政治資本。他開始通過「曲線救國」的謊言四處誘降蔣介石國民黨軍隊。至日本投降時,汪偽政府已經擁有七個集團軍和一些綏靖部隊。此外,汪偽政府還對外吹噓建有海軍和空軍。但汪偽政府的空、海軍實際形同虛設,海軍僅有陳舊小炮艦三艘,空軍只有數架教練機。汪偽政府所有的偽軍統計起來,對外號稱兵力百萬,實際上只有七八十萬人左右。 「蒙疆聯盟自治政府」偽軍:1936年1月,錫林郭勒盟副盟長德穆楚克棟魯普在日本帝國主義「復興蒙古民族,實行自治」運動的蠱惑下,樹起叛國旗幟,在其家鄉西蘇尼特旗成立了偽「蒙古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李守信為副司令。 1936年5月,日軍取消偽「蒙古軍總司令部」,在嘉卜寺(今化德)成立了偽「蒙古軍政府」。德王被任命為總裁,掌握軍政大權。 1937年10月27日,在日寇侵入綏遠省兩周後,為了讓滿洲、蒙古都成為它統治之下的「國土」,日軍命德王和偽蒙古軍進入綏遠,並成立了「蒙古聯盟自治政府」,以省城歸綏為「首都」。1939年9月,日軍又將「察南自治政府」(張家口)、「晉北自治政府」(大同)與「蒙古自治政府」合並,演變為「蒙疆聯盟自治政府」,「首都」定於張家口。「蒙疆聯盟自治政府」成立後,其偽軍主力仍為9個師約10餘萬人。 「華北政務委員會」偽軍:1937年12月14日,日本軍國主義者侵佔京、津地區後,扶持原北洋政府財政官員王克敏等漢奸在北平成立了「華北臨時政府」。1940年3月汪精衛偽政府成立時,將「華北臨時政府」與南京偽「維新政府」合並,從此「華北臨時政府」改稱「華北政務委員會」。在軍事方面,設有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部,所屬偽軍共13個集團(相當於旅),近10萬人。 偽軍為何如此之多 抗日戰爭中,為日寇充當炮灰的偽軍超過百萬之眾,人數如此之多,的確令人深思。是什麼因素促使這么多的中國人為侵略自己祖國的敵人服務呢? 政治獨裁,為「曲線救國」找到了借口。蔣介石政權建立後,在政治上實施獨裁統治,壓制民主、鏟除不同政見者,從而造成了統治集團內部派系林立,斗爭十分激烈。在蔣介石獨裁政治的壓制下,一批大漢奸便以此為借口脫離蔣介石獨裁政府,打出「曲線救國」的旗號,「理直氣壯」地投入到侵略者的懷抱。在1938年,偽軍的數量只有78000人,汪精衛投敵後,受其「曲線救國」謊言的蠱惑,偽軍數量迅速上升到145000人,增長了85%。 軍事獨裁,將「雜牌」部隊推向了日軍陣營。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蔣介石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但他對握有重兵的各個地方實力派仍心有餘悸,處處設防,時時排擠。在待遇上,自己的嫡系部隊在地位、軍餉、裝備等方面處處優於地方「雜牌」部隊。這些「雜牌」部隊在心中充滿了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滿。在日軍強大的攻勢面前,一些思想狹隘的「雜牌」部隊將領便為保存實力,或為私慾,或為怨恨,而忘卻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賣國求榮,賣身投敵。 生活的窮困,使許多老百姓將參加偽軍作為謀生的手段。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民不聊生。迫於生計,許多老百姓不得不在日本佔領區為日軍服務,或通過參加偽軍來謀生,從而充當了日軍侵華戰爭的走狗。汪精衛偽政權的日籍顧問影佐禎昭為籠絡偽軍,曾對汪說:「綏靖部隊並警察駐屯於都邑者希望其給養能每人每月二十五元,陰歷正月請主席平均賞給每人五元,於人心收攬上可生甚多之效果。」這些薪金在當時足以讓偽軍士兵養家糊口。在金錢的吸引下,不斷有下層的民眾加入偽軍隊伍。 此外,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我國東北廣大地區,很快又攻陷京、津地區。於是一些人被嚇掉了抵抗的信心。甚至連蔣介石的親信,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周佛海也對抗戰前途悲觀失望,他認為「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在這些高官的影響下,許多漢奸官員也認為「日本經濟發達,勢力強大,中國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打是打不過的」。而日本為了彌補在戰爭中人力、物力的不足,也十分重視利用扶植漢奸偽政權,利用偽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1945年夏汪偽偽軍序列 本資料來源於馬洪武的《抗日戰爭事件人物錄》,無法辨明可信度,請大家甄別。 軍事委員會(南京) 委員長:陳公博 第一方面軍:任援道 下轄:第二軍、第三軍、教導旅、獨立旅、特務旅 活動范圍:蘇南、淮南、皖中 第二方面軍:孫良誠 下轄:第四軍、第五軍、第九軍、第三十八師、獨立第二十二師、暫編第十九師、獨立第十九師、獨立第二十旅 活動范圍:蘇中、蘇北 第三方面軍:吳化文 下轄:第六軍、第七軍 活動范圍:魯南、魯中、淮北 第四方面軍:張嵐峰 下轄:第一軍、第八軍、第十五師 活動范圍:淮北 淮海綏靖公署:郝鵬舉 下轄:第二十八師、第33師、第35師、獨立第11旅、獨立第12旅、獨立第18旅 活動范圍:蘇北、淮北 杭州綏靖公署:丁默村 下轄:第十二軍、獨立第4旅、獨立第6旅、獨立第11旅 活動范圍:浙江 武漢綏靖公署:葉篷 下轄:第11師、第12師、第29師、暫5師、獨立第3旅 活動范圍:湖北和河南、安徽的一部分 軍委會直轄 警衛軍:南京附近及淮南 皖南獨立軍:皖南

記得採納啊

❺ '東北易幟'後為什麼國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統一全國

中國當時正統政權就是北京的北洋政權一直分爭由張作霖統一並把持。由於南方國民政府不滿當時選舉等各方原因,建立了南方政權,與北洋政權對抗。張作霖遇刺張家軍閥受到來自日本和俄國的壓力,易幟投靠了南京國民政府。北洋政權消失,進入了統一的國民政府時期。

東北能否易幟歸附,是國民黨政府能否統一全國的最後標志。蔣介石思量再三,決定派吳鐵城北上,游說張學良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吳鐵城利用與許多東北將領的舊交,感以私誼,曉以大義,憑借出色的協調交際才華,幾經折沖,始排萬難,說服了東北地方當局,達成易幟協議。

吳鐵城與張學良密定:7月21日,東北易幟。

(5)東北易幟後北平軍事實力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張作霖的壓力,不只是來自蔣介石的軍事打擊,還有日本的趁機脅迫。「濟南慘案」以後,日本眼見張作霖半壁江山愈縮愈小,戰火即將波及京津,影響東北,對其利益構成嚴重威脅,便加緊實施逼張及早放棄京津,退回關外,保境安民的策略。

5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奉田中義一首相「訓令」,警告張作霖:「戰亂進展,將及東三省時,日本政府為維持東三省治安起見,或不得不採取適當且有效之措置」。而日本公使館武官建川美次、華北駐屯軍參謀浦江澄則在同一天奔赴京漢前線,請張學良、楊宇霆出面「勸告張作霖出關」。

張作霖在答復中表示「東三省及京、津為中國領土,主權所在,不容漠視」,反對日本政府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值此,日本看到張作霖這個工具不能完全為它所用,遂決意除掉他。

❻ 民國時期,東北軍將領 黃師岳 簡介

黃師岳(?-?),字矗霄,安徽桐城人。東北講武堂第3期、陸軍大學第內12期畢業。長期在東北軍容任職,1928年底東北易幟後任東北邊防軍步兵第24旅少將旅長,
1931年5月任獨立第17旅旅長,1933年任第67軍117師師長,旋調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第3處中將處長,後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抗戰期間曾任鄂豫皖邊區第13游擊第13游擊縱隊司令,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曾國防部中將部員,1947年任東北剿匪總部中將參議,1948年10月派任第9兵團聯絡官,11月2日在沈陽被俘。

❼ 少帥在中原大戰的軍事實力怎樣

少帥

少帥張學良歸順南京,東北易幟之後,中國暫時統一了,1930年4月1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分別於太原、潼關、桂平就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副司令職;5日,南京國民政府下令通緝閻錫山,並積極備戰。戰事於5月中旬正式展開,分為南北戰場,北方戰場分別沿平漢、隴海、津浦三條鐵路進行,南方戰場則在湖南的長沙、岳州一帶。

戰爭期間,閻錫山、馮玉祥聯合國民黨內的改組派汪精衛、陳公博和西山會議派鄒魯、謝持等,於7月13日在北平召開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另立國民黨黨統,也就是說老子這邊才是真的國民黨中央!9月1日,閻錫山這幫在北平成立了新的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形成對峙的局面,彼此互爭正統。

少帥

1930年3月,為爭奪中央統治權,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發起挑戰蔣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5月蔣介石宣布「平叛」,史稱中原大戰。手握重兵的東北邊防軍司令張學良成為交戰雙方爭取的對象。1930年6月21日,蔣介石也任命他為陸海空軍副司令,許諾平津地區的軍政、財權均歸張學良掌握,黃河以北地區全由張學良節制,還任命張學良部於學忠為平津衛戍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王家楨為外交部次長,又以數千萬元巨款收買。應蔣介石請求,英、法駐華公使也出面對張施加壓力。

張學良

隨著中原戰火日益擴大,交戰雙方都極力拉攏張學良。1930年7月2日張學良以養病為由,避居葫蘆島一個多月。7月下旬,馮玉祥決定在隴海線發動總的攻勢,以配合晉軍奪取戰略要地徐州。但由於閻軍配合不好,馮軍給養不足,未能如願,南方桂軍又中途受阻,回師湘桂邊界。蔣介石趁機調動援軍增強隴海線防務,反蔣力量處於劣勢。當時張學良分析,如果蔣介石部隊奪回濟南,那麼蔣在中原大戰中將獲勝的局勢就基本明朗了。至此,張學良感到攤牌的時機已到。

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發出擁護中央、呼籲和平的「巧電」,不失時機地出兵華北,10多天時間,東北軍即完成了對平津地區的佔領。10月15日,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聯電張學良,表示接受和平解決。隨後,閻、馮聯袂下野,晉軍、西北軍分別為張、蔣收編。

少帥

中原大戰後,張學良成了贏家。張在中原大戰勝負已分時入關,未受到任何損失,他卻不僅在戰爭中靠賣軍火和索要軍費發了一筆財(張部一入關蔣即發開拔費500萬元),還於戰後獲得了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青島三市的地盤,整編後的晉軍和西北軍一部也歸張指揮。政治上張學良還獲得了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的職位,成為蔣介石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其部下也有多人進入南京中央政府。中原大戰後的張學良,實力和聲望達到了其人生的頂點。

❽ "東北易幟"是什麼事件!前因後果是什麼!

東北易幟

1928年12月29日 ,張學良在中國東北將原北京政府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改為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擁護國民政府的政治行動。
1928年4月,蔣介石復職,進行第二次北伐。6月,北伐軍進入北京。張作霖離京返奉,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見皇姑屯事件)。但東三省仍然是奉系軍閥的地盤,照舊懸掛北洋政府時代的五色國旗,國民黨統一全中國的任務尚未全部完成。奉軍第四方面軍軍團長張學良,在張作霖死後迅速回到沈陽,就任奉天軍務督辦。7月1日,通電宣布與南京停止軍事行動,決不妨礙統一。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皇姑屯事件,企圖建立「滿蒙新國」的陰謀未能得逞,轉而迫使張學良就範,要求張學良實行「東北自治」。張學良以東三省的民意為重,堅決頂住了日本的壓力。國民政府在佔領京、津後,也決定和平解決東北問題。 7月 3日,蔣介石抵北平,接見奉方代表,要求東北易幟,服從三民主義。同時派代表到東北同張學良談判易幟之事。在東北易幟的背後,反映了日美兩國在華爭奪勢力范圍的斗爭。美國支持蔣介石統一東北。在美、英的壓力下,日本處於孤立的地位。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31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至此,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局面。

❾ 傅作義原屬閻錫山的晉軍,後面怎麼形成盤踞北平的四十萬人集團

傅作義是山西人,本是閻錫山的部下,在北伐期間,傅作義與張學良大戰涿州。涿州之戰讓兩人一戰成名,而閻錫山對傅作義見死不救,傅作義在孤立無援之際最終被迫投降,張學良很敬重傅,並將他推薦給張作霖,但是傅不願意為張作霖賣命,引起張作霖的不滿,將其軟禁,欲處死他,後在張學良的幫助下脫身。此事使傅作義與張學良結下了情誼,而對閻錫山則心生怨恨,後傅作義回到山西,在中原大戰中,閻錫山戰敗,張學良入主華北,考慮到平衡各方利益,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為綏遠省主席,從此之後,傅作義的武裝正式脫離晉軍,而建立自己的武裝——綏軍。

傅作義在主政綏遠的時候,積極發展生產,政績頗多。抗戰期間,傅作義堅決抗日,成為抗戰名將,其旗下的綏軍也成為國民黨陣營中,富於經驗,作戰頑強的重要軍事力量,抗戰結束後,傅作義不僅沒有像張學良、韓復榘、劉湘那樣曲終人散,也不像閻錫山那樣實力大減,此時的傅作義儼然成為獨霸一方的軍閥。

解放戰爭暴發後,傅作義本不被蔣介石所重用,刻意壓制,欲讓傅作義在與我軍互相消耗掉,但在與我軍的作戰中,傅作義作戰頑強,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由於蔣介石的嫡系和其它雜牌軍作戰不力,在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明顯處於不利的局面,且在華北地區缺乏有作戰經驗和影響力的高級將領,蔣介石的旗下嫡系將領,要麼資歷太淺,要麼戰績不佳,要麼另有任用,要麼避戰自保,所以蔣介石自然而然的想到重用傅作義。一方面,華北一帶本來就是傅作義長期作戰,實力雄厚的地區,華北北部、綏遠一帶也是傅的地盤,傅作義對此有著很強的影響力,與山西的閻錫山也有過上司下屬的關系,傅作義與東北主持作戰的衛立煜也曾共事,各方面關系都照顧得到,因而任命傅作義主持華北作戰是很自然的事情。

經過傅作義的長期經營,綏軍發展到數十萬,傅系軍閥成為民國後期很有實力的地方軍閥,其綜合實力應在蔣、桂軍閥之後排名第三,這主要還是得歸功於傅作義的長期經營和積累,尤其是在抗戰期間的卓越戰績。

閱讀全文

與東北易幟後北平軍事實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