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軍隊赴緬甸作戰的部隊有哪些
1942年2月,中國政府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調遣3個軍10個師共10萬多人專,組成中國遠征軍第屬一路軍,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率領第5、第6軍進入緬甸,不久,又增調第66軍進至緬甸北部的重要城市曼德勒地區作戰。這一仗,一打就是半年多。
Ⅱ 中國在緬甸與美國特種兵交鋒是否屬實
有,這種戰斗都是國家的黑編制影子部隊對打,打過之後誰都不會承認的。在緬甸叢林里專哪方屬入了誰的伏擊圈都會死的很慘,三點伏擊,狙擊手,鬼雷,子彈雷,打殘不打死效果更好等等……那次我們勝了。也許他們勝利過失敗過,一次次死傷慘重,一次次傷痕累累,戰友換了一波又一波但❤中的誓言卻沒有絲毫改變。他們是一群穿梭在黑暗的幽靈,一群沒有退路的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那些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向前,穿梭在黑暗之中守護著光明與和平的共和國軍人! 軍人值得尊重!
Ⅲ 在緬甸比較有影響力的華人武裝有哪些
在果敢作為緬甸撣邦的一個「特區」,當地民眾多是漢族人,用的電話、手機、電視跟雲南省內的一樣。容 2009雲南網訊 8月27日下午,靠近中國雲南省的緬甸果敢地區發生戰事,引發緬方邊民恐慌並大量湧入我境內,目前湧入人數仍在增加。雲南省從維護兩國友好關系和邊境地區穩定的大局出發,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對進入我境的緬方邊民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劃定區域、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衛生保障。截止至8月28日凌晨,湧入我境的邊民約1萬人。相關資料:果敢南傘,位於雲南西部臨滄市鎮康縣境內的邊境小鎮,是臨滄地區與緬甸的重要邊境貿易口岸之一。距南傘百米之遙就是果敢。果敢原本在清朝以前屬於中國,被英國入侵後劃入緬甸,後成為緬甸共產黨的控制區,通過與緬甸中央進行停火談判後,果敢成為緬甸撣邦的第一特區,實行高度自治,擁有軍隊並自行管理內部事務。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使用人民幣,學校教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座機也是雲南區號,當地「果敢族」亦是緬甸的漢族。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可謂與中國唇齒相依、血脈相連。
Ⅳ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經歷了怎麼樣的千辛萬苦
4月下旬,日軍調整部署,加強攻勢。4月29日,臘戍失守。5月1日,曼德勒陷落。5月~8月,中國遠征軍陸續撤退,部隊官兵歷盡千辛萬苦,先後回國。
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將軍率領第5軍直屬隊及新編第22師在森林中徒步。當時正是雨季,行軍途中,連日暴雨,山洪暴發,官兵飢病交加,部隊糧盡葯絕,死亡累累,屍骨暴野。僅第22師,就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亡了2000多人。杜聿明自己也染上了重病,幾乎殞命。杜聿明回國後,一再檢討說:「此次作戰失敗事,是學生指揮無能,未能完成任務,為國爭光。」杜聿明還請求處分。誰知蔣介石不但沒有處分他,反而把杜聿明提升為第5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
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率領全師官兵撤退途中,於5月中旬與軍部補訓處、第66軍新編第28師部分官兵會合,5月中旬穿越西保、摩谷公路的封鎖線時,遭到日軍的伏擊,戴安瀾師長在指揮部隊作戰時身負重傷,5月26日晚,進至緬甸北部的茅邦村,不治去世。該部6月回到雲南時,全師僅剩2600多人。
第961師和第5軍炮兵、工兵各1部撤退途中,進入山高路險的野人山,部隊所至,毒蛇、蚊蚋遍地,糧葯斷絕,官兵行軍艱難,死亡慘重。途中遭到日軍伏擊時,副師長胡義賓在督戰時不幸陣亡。這支部隊經過千辛萬苦,終於翻過高黎貢山,於8月中旬抵達滇西劍川。
Ⅳ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
有必要!
下面是我復制的,不用給我加分。下面的話純粹是為上面那三個字壯膽
1942年1月,8萬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英國守軍告急。
1月21日,丘吉爾在轉致參謀長委員會的電報中指出:「緬甸如喪失,那就慘了。這樣
會使我們同中國人隔絕,在同日本人交戰的軍隊中,中國軍隊算是最成功的。」
日軍進攻緬甸,既可以一舉切斷美英援華戰略物資與孤立中國,又可以佔領美英在緬甸的軍事基地,伺機進攻印度,西進與德軍會師中東。
在強大的日軍面前,東南亞盟軍部隊節節敗退:新加坡淪陷,英、印、荷、澳聯合艦隊在爪哇海戰中戰敗,緬甸英國皇家空軍基地馬格威遭日軍轟炸毀滅……整個亞洲大陸乃至世界都面臨空前厄運。
此時,中國的抗戰正處於最為艱難的相持階段。軍事專家岳思平說,盡管如此,中國軍民仍以極大的犧牲勇氣和國際主義精神,動員10萬精兵入緬作戰。「派出的是當時中國最為精銳的隊伍,包括中國唯一的一支機械化部隊。」曾任中國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總部聯絡參謀的王楚英回憶說,3月20日,剛剛入緬的遠征軍一個師就在距仰光50公里的同古與日軍交火,在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以集束手榴彈、汽油瓶與4倍與己的日軍血戰,頂住了日軍12天猛攻,殲敵近5000人。
「連日本人也承認這是南洋開戰後第一次受挫。」老人驕傲地說,之後不久,他們又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在內的7000餘名被圍英軍。
捷報轟動英倫三島,英國政府為此特意給中國遠征軍師長孫立人將軍頒發勛章。
在熱帶叢林中,10萬遠征軍以6萬人的犧牲書寫了二戰史上極為慘烈的一筆。
87歲的遠征軍老兵李潤懷忘不了二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犧牲的情景。「1942年5月18日,我們與日軍遭遇。將軍親臨戰斗前線,日軍機槍集中向他掃射,將軍身受重傷。」
摸著自己右臉上那塊很深的彈傷,李潤懷告訴記者,8天後,38歲的戴安瀾將軍犧牲在了異國的征途上。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國共兩軍犧牲的旅以上將領達200多人。
1943年夏,從緬甸轉戰至印度的中國遠征軍一部在美國空軍及工兵的協助下,開始反攻緬北,在與有著〃常勝軍〃之稱的日軍第18師團鏖戰中步步獲勝。翌年5月,經過重新組織的中國遠征軍16萬餘人開始歷時8個月的滇西反攻作戰,以巨大的犧牲清除了日軍在雲南的據點,繼而入緬作戰。
「我們打得很勇敢,以致於史迪威不得不下令『凡未受命者不得擅自前往火線。』」另一位健在的遠征軍老兵薛文濤,至今還記得美國《時代》周刊記者雪普萊在采訪孟關之戰後寫下的這樣一段報道,「如有人仍懷疑中國軍隊之作戰能力,想系未見華軍在孟關之戰斗。」
接任史迪威擔任印緬戰區美軍司令及中國駐印軍總指揮的蘇爾登將軍後來的回憶說:「在此區作戰的華軍對盟方戰役的整個成就貢獻至偉,擊斃大部分日軍者皆因中國地面部隊之功也。」
中國戰區成立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
中國於1942年1月1日與美、英和前蘇聯等26個國家聯合發表了對法西斯作戰的《華盛頓宣言》。兩天之後(即1月3日),美國羅斯福總統建議將緬甸、泰國辟出來並入中國戰區,由蔣介石擔任戰區統帥,美國史迪威將軍任戰參謀長、中緬戰區美軍最高司令長官,拉開了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序幕。
史迪威將軍
作為中國人民一個真誠的老朋友的史迪威將軍,1883年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1904年西點軍校畢業後先後4次被派往中國,從一名學習中文的青年軍人、公路工程師、教官逐步晉升為美國駐華使館中校武官、准將、中將、四星上將,是一個地道的中國通。在抗日戰爭中,他看到國民黨集團的腐敗無能,感到氣憤和失望,由此和蔣介石發生了矛盾。史迪威提出「依據租借法案把送到中國的美國武器平均分給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在內的各抗日部隊」而得罪了蔣介石,導致美國政府1944年10月對他發出一紙召返令……
在以後的兩年裡,史迪威將軍雖然仍在美國軍內供職,也曾指揮了著名的沖繩戰役,並於抗戰勝利後在「密蘇里」號戰艦上參加了日本簽訂的正式投降儀式,但終因心理失衡,抑鬱生癌,於1946年辭世。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也不會忘記這位正直的美國軍人。
高唱戰歌進昆明
日寇的虎狼之師在太平洋戰爭中橫沖直闖,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先後佔領了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度支那等地。東南亞各國相繼淪入敵手,日寇長驅直入緬甸南部,爾後疾速挺進緬北,中國雲南邊陲危在旦夕。應英軍和美軍的要求,為保衛雲南大後方,在全國人民的巨大聲援和支持下,中國政府決定出師抗擊日寇。
1942年3月,第5軍、第6軍、第66軍等10萬中國大軍沿滇緬公路入緬與盟軍協同作戰,其頭部隊是第5軍200師的1萬多名將士。作為中國組建於抗戰中的第一支機械化部隊,並且是在廣西昆侖關血戰中殲滅了素有日本「鋼軍」之稱的中村正雄旅團的中國威武之師,他們鬥志昂揚地高唱戰歌《戰場行》進入昆明時,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戰場行》這首歌是200師少將師長、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戴安瀾譜寫的,歌詞大意是:
弟兄們,向前走!
弟兄們,向前走!
五千年歷史的責任,
已落在我們的肩頭,
已落在我們的肩頭。
日本強盜要滅亡我們的國家,
奴役我們的民族。
我們不願做亡國奴,
我們不願做亡國奴。
只有誓死奮斗,
只有誓死奮斗,
只有誓死奮斗!……
戴安瀾將軍
作為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的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1904年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他的名字在上個世紀40年代的抗日戰爭中曾與雲南的命運緊緊系在一起,成為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風雲人物。
戴安瀾於1925年1月考入黃埔軍校第3期,受過周恩來、惲代英等共產黨人的教育。次年畢業後,參加過北伐戰爭,歷任排長、連長、少校區隊長、迫擊炮連連長、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和副師長、師長,自號「海鷗」,人稱「海鷗將軍」。由於他在抗日戰爭中是最早提出響應國共合作的國民黨將領之一,並始終英勇殺敵,參加過著名的台兒庄戰役和昆侖關大戰,多次負傷,戰功卓著,最後率領所屬200師從雲南奔赴炮火硝煙的緬甸戰場,「揚威國外,藉伸正義」,戰死在緬北重鎮茅邦,年僅38歲,人們又將他喻為「奮飛於抗戰烽火中的一隻勇敢無畏的海鷗」。
雲南是最可靠的戰略大後方
大後方的雲南各族人民為中國遠征軍提供了一切後勤保障,1942年1~3月,中國遠征軍出師緬甸抗日前後,僅保山縣府即交軍糧4.5萬大包,使遠征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另據保山28鎮不完全統計,遠征軍失利後征派民工破壞滇緬公路、招待傷員又開支「積谷」14066公石,開支國幣480146元。三迤大地成了10萬中國遠征軍供給充足、進退自入的最可靠的戰略基地。
遠征軍的重大歷史影響
200師開過昆明後,即赴保山板橋一帶稍作休整,1942年3月開始進入緬甸作戰。滇緬公路上運兵車、大炮牽引車的馬達聲,汽車喇叭聲,腳步聲和喧囂聲不絕於耳,松軟的泥土公路上塵土飛揚。200師沿滇緬公路浩浩盪盪,一路進發,沿途均有雲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糧送蛋,歡送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這是中國自1894年甲午戰爭以來,第一次出師援助友邦、抗擊侵略而採取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戴安瀾心中頓時不由得湧上一股從來未有的豪氣,他以岳飛、文天祥為榜樣,並以諸葛武侯出征自勉,即興賦詩兩首:
策馬揚鞭走八荒,遠征大業邁奏皇。
誓澄宇宙安黎庶,手挽長弓射夕陽。
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夷島摧。
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
這兩首詩表達了戴安瀾也可以說是全體中國遠征軍當時的義憤心情和視死如歸的抗戰決心。
200師以人不御甲、馬不停蹄的急行軍速度晝夜兼程,於1942年3月7日按時抵達緬甸東瓜(也稱同古)。從此,「中國遠征軍」作為一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專用名詞,開始見諸於中外報刊和書籍,至今仍然閃耀著不可磨滅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光輝。在他們入緬作戰的時間里,始終牽動著1300萬雲南各族人民的心,頻傳的捷報讓人歡欣鼓舞,戴安瀾將軍的英名也由此深深地嵌在雲南乃至全國人民的心中。
Ⅵ 中國在外國有軍事基地嗎
中國為什麼不建立我們自己的海軍基地呢?原因自然是很多的。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第一、中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建國以後,中國人民政府隨即制定了國防戰略思想,即建立一支強大的,保衛祖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軍隊。換句話說,中國的國防建設自始至終都是圍繞戰略防禦而進行的,所謂海外基地實質上是推行全球軍事戰略的產物之一,是二戰後,美國與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建立海外基地實際上是一種霸權主義思想。這在當前中國正需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以及中國國家的綱領看來是絕對不允許的…。第二,當前中國的經濟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若是建立海外基地將成為我們國民的又一大包袱。舉個例:美軍在日本的軍事基地花費,每年竟高達20多億美元,試想一下,接近1600億人民幣的開支,不說是中國政府,可能中國所有的企業總資產都不夠花費,我們每年用來建設國防的開支才總計十多億美元,這是我們擔當不起的。三是,軍隊實力,我們的軍隊現在正處於信息化建設的初步階段,而海外基地的運作需要一個龐大且完善的信息化網路,涉及到情報收集,信息中轉,總匯,網路指揮。作戰鏈運作等問題,需要一個極端成熟的網路信息化能力。尚處於信息化初級階段的中國軍隊是遠遠不及的,況且我軍的遠洋部署、投送能力太弱,標致性的航母還處於論證猜測中,現在建立海外基地,對我軍國防建設來講簡直是異常沉重的包袱!
隨著世界的發展,每個國家的國防實力都在逐步上升,海外極地這種「軍事殖民地」最終將在與所處國家的利益矛盾中消失。2008年末,美國被迫關閉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空軍基地,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Ⅶ 中國在和緬甸打仗么 為什麼
不是中緬在打仗,是緬甸政府軍和北部武裝打仗。
中國在西南邊疆部署軍隊,是警告和防止他們不要打過界。
Ⅷ 中國特戰部隊在緬甸幹掉78名美國特戰部隊是真的嗎
意淫幻想小說。美軍特種部隊在全球都沒有對手,人家不來動你就專謝天謝地了,還敢屬主動跑到緬甸去動人家?要是這樣,他們會越過邊境清剿掉整個雲南駐軍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政府的正規軍去惹他們。對付恐怖分子吃力不討好,對付一個國家輕而易舉。
Ⅸ 緬甸戰場中國為何要出兵
一,抄盟友職責
當時世界共分為兩個大的對立集團,就是同盟國和軸心國,德意日為軸心國,中蘇美則是同盟國,當時日軍佔領緬甸,中國軍隊根據盟軍中國戰區命令,有責任進擊侵緬日軍
二,戰略需要
緬甸是中國獲取外國援助的重要途徑,緬甸被占則會切斷中國獲取外援的渠道,這會對中國抗戰大局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為了打通道路,必須派軍隊進入緬甸消滅日軍
三,英國求援
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日軍侵入緬甸,英軍遭到沉重打擊,在多處被圍,英國政府向中國當局發出求援,中國當局應其請,發兵救援
Ⅹ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打仗,難道緬甸沒有軍隊
緬甸是英國殖民地,英國人被日本人打的受不了了中國出兵緬甸支援英軍保護國際運輸通道也就是中國戰時補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