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進去21世紀,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國際戰略格局來在進入21 世紀後出現自的新變化:
首先,發展中國家在各自發展進程中暴露出發展不均衡的趨勢,這在無形之中加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分化,這可能會影響到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團結;
其次,發展中國家由於缺少西方發達的技術,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高消耗、高能源,高速的經濟發展可能會引起對全球資源的爭奪,甚至會出現軍事擴張。多極化趨勢不可阻擋,發展經濟和科技仍是世界各國國家戰略的核心。美國和歐盟在經濟方面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日本在努力重新恢復其經濟發展勢頭,俄羅斯已確立了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國家政策,中國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盡管各個國家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分歧,但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大國關系的基本模式和特徵任然是「有斗有和、斗而不破」的模式。進入21世紀後的國際局勢是空前的精彩的,每個國家都試圖把握機會,登上世界大舞台,但它們時時刻刻都面臨著更巨大的挑戰。
21世紀,在國際戰略格局之間試圖崛起的國家將會迎接更大的機遇與挑戰。
Ⅱ 國際戰略格局和發展趨勢
當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徵。
首先,由少數西方發達國家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憑借其強大的綜合實力,主導並利用現行各種國際規則,保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冷戰結束的客觀後果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了如此廣闊的相對統一市場,出現了全球主要力量擁有如此廣泛而堅實的共同既得利益之狀態,出現了除非其內部發生分裂否則在一二十年內不會遇到挑戰者的局面,以致有人聲稱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已經成為惟一可行的選擇,歷史開始了以西方價值觀和制度的勝利作為終結的進程。其次,美國是這個既得利益國家集團中影響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時,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實力也在急劇提升。對美國霸權的理解必須要以發達國家作為一個利益集團為背景。換言之,美國只是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影響力的源泉也在於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歐洲的選擇才特別值得關注。第三,在確立和實施國際規則的方式上,明顯帶有地域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並開始呈現出北美、歐洲並立和亞洲加速組合之勢。地區一體化無論就深度和廣度而言都在加劇的背後,隱藏著各主要力量力求鞏固和擴大勢力范圍,將於己有利的規則灌注其中以抵禦區外競爭的動機。最後,盡管廣大發展中國家擁有建立更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強烈願望,並且在個別領域佔有優勢地位,比如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中國的人口規模,但總體來看,它們大都是現行不公平國際規則和由發達國家設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接受者,而且它們之間受益或受損情況又有很大的差別,因而在形成集體行動以謀求共同利益方面,還存在重重障礙,尚需要下大力氣加深合作。
由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催生了世界范圍內新的國際分工格局。
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為國際貿易、直接投資和技術擴散在深度、廣度和數量上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得益於發達國家的技術擴散和市場開放,而新技術的應用和擴散也總是伴隨著大規模的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在這一過程中,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力資本也得以積累。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的提高和其人均國民收入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應當承認,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歷支持了「共贏」的觀點。然而,全球化在為世界提供「共贏」機遇的同時,也使發展中國家面臨掉入「國際分工陷阱」的挑戰。在整個國際分工鏈條中,發達國家憑借其資本、科技、人才、營銷和消費方式上的優勢或先機,占據了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服務市場,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國際分工鏈條的末端,成為全球市場上為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者。伴隨著信息和通訊技術迅猛進步,不同國家或經濟體之間,在獲得接入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機會與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各種業務活動方面,出現了明顯的「數字鴻溝」。換言之,全球化收益的絕大部分由發達國家獲得,發展中國家只能夠獲得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就是這一小部分收益,發展中國家之間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它們競相開出各種優惠條件,如稅收優惠,允諾最大限度地開放國內市場,承諾遵守發達國家制定的嚴厲的經濟規則,甚至做出政治上的讓步。
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團結起來,但要真正合成一股力量還需要跨越許多障礙。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之間擁有共同利益,後者為其通過合作來保障自身利益創造了條件。可是我們還要看到,共同利益只是合作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數量過多,考慮到各國因發展水平和自然環境各異其利益也有所不同,同時考慮到採取集體行動的成本收益分擔和享用常常不對等,再加上發達國家的分化政策,為數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組成一個既得利益集團或形成一股國際力量的難度巨大,因而它們在制訂國際規則的談判過程中經常處於劣勢。換言之,發展中國家的成功合作往往具有局部性和暫時性。它們聯合起來並且真正成為世界格局中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條件尚不成熟。
發達國家既得利益集團內部「兩極」格局初露端倪和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和歐洲的分歧是深刻的和難以彌合的。我們已經看到,它們在構建未來世界秩序的路線和理念上存在差別,並在貨幣領域內競爭激烈。但關鍵在於,美國推進全球化的方式不啻是對歐洲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和價值觀的顛覆。歐洲是在對自身進行改革,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認同美國。應該看到,美國和歐盟的綜合實力差距擴大的趨勢已經停止。相對美國而言,歐洲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換言之,歐洲需要美國幫助和支持的程度要遠遠低於美國對歐洲的需要,至少歐洲已不再需要美國這個保護傘來滿足其防務需要。在人口、產出、貿易、製造業等方面,一言以蔽之,在市場規模方面,歐盟已經超過美國。在曾經是比較薄弱的領域,即世界貨幣和金融市場方面,隨著歐元和統一中央銀行體系的創立,歐洲與美國在配置和享用全球金融資源能力上的差距也在大大縮小。歐元區和歐盟運作與擴大的方式,以及它們對待和處理國際爭端的總體態度與手法(盡管歐洲內部各國之間有所差異),為其「軟力量」的積累貢獻甚大,彰顯了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不合時宜或「失道寡助」。甚至僅從歐美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上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事實上已經在出現。以長遠眼光看,未來最有可能和歐美平起平坐的一極就是亞洲,其中處於關鍵位置的是中日韓三國。
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問題空前嚴峻和緊迫,需要而且必須通過盡可能多的國家間的協調與合作方能解決。
全球問題主要是指那些涉及整個人類福利的長期和普遍問題,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六大類:貿易與投資規則的確立與執行;全球金融體系穩定;以恐怖主義、腐敗、洗錢和非法移民等方式表現的跨國犯罪;人類健康,其中特別涉及到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防治和對轉基因有機體的管理;環境與資源,包括氣候、污染、生物多樣性和熱帶雨林保護等;安全,包括防止地區沖突、多邊維和,以及對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控制。這里特別值得提及的是影響全球格局的兩個長期因素:全球治理和與此有關的移民政策以及人口問題。需要各國共同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做出貢獻。但找到有效的途徑實現這個目標卻困難重重。當今的超強國家美國在享有霸主收益的同時,沒有能夠盡到公正地和充足地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義務,幾乎所有的全球治理機構又都面臨著合法性不足、透明度不夠、責任心不強的困擾。今天,資本、技術及管理知識等生產要素都可以跨國界自由流動,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例外。許多狂熱的自由市場原則的信奉者,也都迴避了允許勞動力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流動的主張。勞動力自由流動受阻,在更深的層次上暗示了經濟全球化的限度。與此同時,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大量吸收移民已成為這些國家面臨的非常現實的問題。大量移民進入發達國家後帶來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影響,勢必會波及這些國家的對外政策乃至世界格局。
Ⅲ 論述國際戰略格局發展趨勢
多極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過程並不是在前蘇聯解體後開始的,在冷戰期間兩極格局的狀態下就開始了多極化的潮流,並在冷戰結束後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當前,世界戰略格局總的趨勢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一、「多極化」趨勢 首先,第三世界的形成對兩極格局造成了極大沖擊.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高漲.「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的形成標志著第三世界的形成.第三世界以不結盟和區域組織為代表,逐漸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一方面學生打擊了霸權主義的強權政治,另一方面加速了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極大的沖擊了兩極格局,使兩極格局開始松動,在世界戰略格局中起著重要的制衡作用.其次,兩大陣營的破裂和分化加速了多極化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政治力量出現了新的變化,中國、西歐和日本成為相對獨立的力量,推動著多極格局的發展.美國在世界經濟、政治上形成的「一超獨霸」的局面既是兩極體制被打破後的必然現象,又是一個終將被多極化體制所取代的暫時的歷史過程.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導致的均衡化趨勢,是世界戰略格局中兩極體制解體並最終走上多極化的根本動因.另外,世界戰略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益於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社會繁榮進步,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間逐漸形成制約和制衡,有利於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於實現世界各族人民構建和平、穩定、繁榮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二、國際關系多重性 國際關系是指國家與國家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社會關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關系.當前及今後國際關系的劃分,不是按意識形態,也不是按單純的地緣關系,而是多邊性、多重性質的發展.大國關系進一步趨向緩和,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趨勢加強.未來世界戰略格局中主要國家的關系將日益復雜化,起主導作用的可能主要是美國、俄羅斯、日本、歐盟、中國這「五大力量中心」,其它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區域集團和地區性大國,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些國家都在通過調整對外政策和戰略關系來解決矛盾、糾紛、沖突的方式,不再採用冷戰時期的軍事上對抗、政治上對立、經濟上封鎖等方式,而是更多採用談判、對話、妥協、折中的方式去尋求自己的有利地位.這種調整,使得未來世界戰略格局將呈現出新的特徵:一是關系復雜化,二是集團鬆散化,三是外交多邊化,四是合作區域化. 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決定了未來戰略格局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不同國家在國內政治和國際事務中採取不同的立場.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同時也加深了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國際局勢和國際關系尤其是大國關系的最重要的因素.世界各國特別是各大國都以振興經濟,加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的目標,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不僅創造出了新的勞動工具,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迫使人們到國外去尋找新的市場、尋求投資,而且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先進、快捷的交往工具,保證了國家間經常的相互聯系和交往,這種情況再加上發達國家對落後國家能源和資源的依賴以及落後國家對發達國家技術的依賴,這就使得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這種情況客觀上不允許再恢復到與世界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國家間敵對或大國對峙的國際關系格局,從而失去著世界戰略格局多極化發展的潮流繼續前進. 四、我國國力穩步上升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對世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在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上起制約作用.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外交上不斷開拓進取,國際地位和作用明顯增強,採取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不幹涉他國內政,堅決維護自己的獨立和主權,同時也尊重他國的獨立和主權,致力於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是反對霸權主義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二、在經濟上起示範作用.我國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綜合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與世界經濟的關系更加緊密.我國的發展與開放,為世界商品和資金提供了廣闊市場,為許多國家的企業創造性了商機,也為世界創造了眾多的就業機會.三、在維護第三世界權益的斗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與第三世界關系方面,繼續增強與第三世界的團結和合作,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努力與世界各國平等互利合作,力求雙贏,並積極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共同發展,不斷為促進全球發展和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一員,我國始終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作為外交政策的一個基本立足點,在政治上增進互信、加強互助;在經濟上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原則,與其他國家擴大互利合作;在外交方面,積極參加多邊外交活動,在聯合國和其它國際及區域性組織中發揮作用,廣泛參加各種國際組織,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努力增進各國在各個領域特別是經濟、貿易和技術等方面的互利合作.
Ⅳ 軍事理論課,未來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趨勢論文
軍事理論課,未來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趨勢論
我知道分析結果,探討的
確
Ⅳ 未來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趨勢
1、一來邊倒:由於世界處自於美國主宰的下,一些反美國家和中立國家在缺乏其他國家的支持和援助時,在自身利益受到美國的限制時,在為了爭取美國的幫助時,將會有可能倒向親美的這一個方向。
2、新的反美聯盟崛起:美國自中東的伊拉克戰爭及阿富汗戰爭的勝利,會使一些國家看到如果不能聯盟抗美將會走向伊拉克、阿富汗的下場,其他國家遭到美國侵略就會形成世界更多的國家聯合進行反美,就會形成新的反美聯盟。
3、中間勢力膨脹:一些國家害怕美國,一些國家出於自身的思考,在美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沖突時,不做出實質性的反應,只是通過觀察看斗的過程及結果。這樣即使哪一方面的勝利與失敗都與自己的利益沒有關系的一種情形。
(5)軍事理論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力量對比的變化決定著世界格局的變化;
2、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國實力的基礎上的;
3、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潰的根源;
4、世界格局是一種不穩定的、內部充滿矛盾斗爭的國際關系狀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戰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