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是什麼(軍事理論思考題,南京大學出版社的)第九十頁
一是軍事變革已經成為超越軍事領域的國家行為。
二是作戰思想和理論的創新在軍事變革中居於先導、核心地位。
三是實現作戰要素的一體化成為強力牽引軍隊轉型的主要目標。
四是科學技術群的綜合集成發展,
美作戰理論進行新一輪更新
陳學惠:伊拉克戰爭使人們注意到,從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起,
首先,美軍對現行作戰理論的思想基礎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
其次,在官方的主導之下,美軍從「戰略癱瘓論」
第三,在「快速決定性作戰」構想的總框架下,
應該說,「著眼未來設計未來」的創新方法和定量與定性、
新軍事變革中的軍事轉型
樊高月:在過去的20多年中,
2001年,美國發表《四年防務審查報告》,
在總結過去20多年新軍事變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把握好新軍事變革七大關系
胡文龍: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需把握好七大關系。
一是軍事變革與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的關系。
二是軍事變革與當代戰爭發展趨勢的關系。
三是軍事變革與社會變革的關系。國家的市場經濟改革、
四是軍事變革與軍人利益的關系。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五是軍事變革中軟硬體建設的關系。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系統,
六是軍事變革與應付戰爭情況的關系。如何既保證軍事變革的實施,
七是軍事變革的前瞻設計與實踐檢驗的關系。
新軍事變革的未來走向
梁曉秋:縱觀世界戰爭風雲,我認為新軍事變革表現出以下趨勢:
一、新軍事變革與戰爭的互動性明顯增強。如果說,
二、新軍事變革對戰略規劃的依重性將更加突出。
三、新軍事變革的軟體要素將日益重要。
❷ 新軍事革命條件下軍隊組織體制發展的總的趨勢是什麼
新軍事革命條件下軍隊組織體制發展的總的趨勢可以從六點出發:
1、壓低規模,精減冗員,與國防安全需求相適應。
2、優化結構,科技強軍,重點發展高技術作戰要素。
3、自上而下,逐級合成,強化獨立作戰能力。
4、適應任務,小型多樣,打造精乾的常備力量。
5、減少層級,提高效率,以扁平化為主要特徵。
6、平戰結合,寓軍於民,實行社會化、一體化保障。
(2)新軍事革命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世界新軍事革命深入發展的突出特點:
一是深刻性。主要國家軍事改革正在從軍事技術層面、軍事組織層面、作戰理論層面,深入到軍事文化層面,提出了軍事轉型文化、聯合文化和理論創新文化等。
二是全面性。世界主要國家軍事改革和軍事轉型不僅涉及信息化軍事技術形態、聯合化組織形態和高效化管理形態,而且包括了軍事理論形態、作戰形態、保障形態、教育形態等各個領域。
三是務實性。美軍著力提升指揮控制能力、情報能力、火力打擊能力、機動能力、防護能力、保障能力、信息能力、國際交流能力。俄軍著眼於提高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應對大規模空天襲擊和地區戰爭的能力。
四是不平衡性。美國始終處於領先地位;英、法等其他發達國家緊隨其後,積極跟進,加快推進軍事轉型;俄羅斯開展「新面貌」軍事改革,現已完成軍事組織形態的轉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以改善武器裝備為重點,正在進行有選擇的軍事改革。
❸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調高建設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二0二0年基本實現什麼
適應世界新軍抄事革命發展趨勢和襲國家安全要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十九大報告《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
二、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三步走規劃和目標
1.2020年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❹ 闡述新軍事革命的發展演變階段
新軍事革命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從軍事技術形態的發展及其影響來看,新軍事革命的發展過程主要是起步階段、展開階段、完成階段。主要內容如下。
1.起步階段。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持續到20世紀80~90年代。主要標志是精確制導武器、超視距探測跟蹤系統、指揮自動化系統等武器裝備的出現,作戰方式上超視距精確打擊。
2.展開階段。大致起始於20世紀90年代,將持續到21世紀30年代。主要標志是信息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大力發展,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加快,新的軍事理論層出不窮,軍隊規模縮小、結構優化,敵對雙方的較量從超視距精確打擊逐步轉變為信息控制。
3.完成階段。估計要持續到21世紀下半葉。主要標志是機器人部隊和新概念兵器的出現,武器裝備、軍事理論、軍隊編成等都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全新的智能化軍事體系將完全取代機械化軍事體系,整個軍事系統將發生全面的根本性變革。
(4)新軍事革命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軍事革命無論對軍事領域本身,還是對國際戰略格局和安全環境,都有著深刻而重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促使世界各國加大戰略調整的力度,以及國際戰略格局進行新的整合;加劇戰略力量對比的失衡,使各國已存在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可能擴大。
為運用軍事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提供了低風險、高效能、多樣化的可能選擇,從而刺激新干涉主義進一步抬頭,給世界和平與安全帶來新的威脅。
❺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要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什麼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要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版信息化建設取權得重大進展 。
十九大報告《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
二、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三步走規劃和目標
1.2020年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❻ 新軍事革命中新軍事組織體制變革的基本走向和發展趨勢有哪些
其實我覺得新的軍事革命當中,體制變革基本走向時我們,人民的一些物質需要引導的。
❼ 當今世界軍事發展主要趨勢是什麼
軍事發展的趨勢大體就是武器高科技化,戰爭信息化局部化,軍事戰術小型化靈活化,注重單兵能力。部隊建設技術化。
1、軍事技術: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國家,屬於機械化軍事范疇的工程革命始於二戰期間。它的作用是, 通過不斷採用新的工程工藝技術,使飛機、艦艇和地面戰斗車輛等作戰平台的性 能指標不斷提高。屬於信息化軍事范疇的信息革命則始於70年代,分為軍事感測 革命和軍事通信革命兩個階段。軍事感測革命的主要表現是:出現了計算機控制 的探測器材,以及單個作戰平台和武器系統的計算機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極 大提高;單個作戰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據測算,裝有新型感測器的作戰平台 ,其探測距離相當於過去的5倍,探測范圍和探測到的信息量是過去的25倍。軍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出現了可以處理大量數 據信息的指揮、控制、通信、情報與計算機系統(即 C 4 I系統)。目前,感測器 材可搜集超視距信息,衛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這些信息只供給單個作 戰平台使用,目標識別和快速攻擊問題就無法解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依賴於 「數字化的實時通信」,確保各種兵力兵器和作戰系統之間在目標探測、情報、 跟蹤、火控,指揮、攻擊、毀傷評估等方面的信息暢通,從而實現「整體力量綜 合」。
軍事技術革命的發展在世界各國是不平衡的。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完成了軍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軍事感測革命,正在全力推行軍事通信革命。而廣大發展中 國家則仍處於軍事工程革命階段,或剛剛開始軍事感測革命。
2、武器裝備:由機械平台向信息平台過渡
當前,世界各國武器裝備發展的大趨勢是,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裝備正在逐步 向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裝備過渡。這一過渡將持續很長時間,各國過渡的速度也會 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裝備信息化建設起步早,進展快,其武器系統的主 體已經實現信息化。例如,美陸軍的信息化裝備已佔其裝備總量的50%以上,美海 、空軍的信息化裝備已達70%。雖然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武器裝備 仍然是半機械化、機械化裝備,但是它們也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始走上了裝備信息 化的發展道路。
信息化裝備是指,信息技術含量高,信息技術對軍事裝備性能的提高及對其 使用、操縱、指揮起主導作用,具有信息探測、傳輸、處理、控制、制導、對抗 等功能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裝備。主要有信息化彈葯,信息化作戰平台,軍用智能 機器人系統,單兵數字化裝備,以及 C 4 I系統。武器裝備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使預警探測、情報偵察、精確制導、火力打擊、指揮控制、 通信聯絡、戰場管理等領域的信息採集、融合、處理、傳輸、顯示實現聯網化、 自動化和實時化。武器裝備信息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作戰保障裝備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並成為作戰系統的「眼睛、神經和大腦」;將產生軟、硬殺傷概 念,出現軟、硬殺傷兵器;在各類兵器中,電子信息系統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軍事組織體制:向「便於信息快速流動與使用」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在一場全面軍事革命中,最先發生變革的是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 ,最後完成變革的是軍事組織體制。軍事組織體制變革滯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改革軍事組織體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的問題多,各種矛盾 集中。這次軍事組織體制變革的實質,是使信息化武器裝備和創新性作戰理論所 蘊含的作戰潛力實現「物化」,而「物化」的最終成果是信息化軍事形態的組織 體制。
改革工業時代機械化軍事形態,其大方向就是使軍隊體制編制「適於信息的 快速流動和使用」。一是變縱長形「樹」狀領導指揮體制為扁平形「網」狀領導 指揮體制。適用於機械化戰爭要求的領導指揮體制已經暴露出信息流程長、信息 流動速度慢、抗毀能力差等弊端。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應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橫 向聯通、縱橫一體的「網」狀領導指揮體制。二是進行陸軍結構改革。近十多年 來發生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陸軍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變陸軍結構就成了 各國面臨的重大軍事問題。小型化、輕型化、多能化,是軍事強國陸軍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組建信息戰部(分)隊。為了實施和打贏信息戰,一些國家開始組建 信息戰攻防部(分)隊,如建立專門負責實施進攻信息戰的航空隊,「黑客部隊 」與「反黑客部隊」,各種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和計算機網路防護分隊。
4、戰爭形態: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型
機械化戰爭逐漸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不會一蹴而就,要經過一個戰爭形態 從量變到質變、從部分質變到整體質變的漫長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機械化 戰爭的成分會越來越小,信息化戰爭的成分越來越大。這種兩者兼而有之的戰爭 形態,我們稱之為高技術戰爭。高技術戰爭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時期產 生的,既有機械化戰爭的性質又有信息化戰爭的特點,是一種混合型或過渡性戰 爭形態。
一般認為,高技術戰爭始於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那麼,高技術戰爭的終點 在哪兒?它何時才能過渡到信息化戰爭?對此要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必須明確 打信息化戰爭應具備的最基本、最主要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出現信息化軍隊,有 信息化軍隊,才有資格打信息化戰爭。目前,軍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 ,美國計劃到21世紀中葉建成信息化軍隊。屆時,高技術戰爭將轉化為信息化戰 爭。信息化戰爭是由信息化軍隊在陸、海、空、天、信息、認知、心理等七維戰 略空間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進行的,它有六個基本點:一是時代性。在信息時代, 有多種形態的戰爭,但信息化戰爭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戰爭形態。二是交戰雙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軍隊,機械化軍隊或半信息化軍隊打不了信息化戰爭。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各作戰單元網路化、一體化。四是要在七維戰 略空間進行,特別是在航天空間、信息空間、認知空間和心理空間進行的戰爭要 占相當比例。五是在物質、能量、信息等構成作戰力量的諸要素中,信息起主導 作用,信息能嚴格調制在戰爭中表現為火力和機動力的物質和能量。六是戰爭中 的必要破壞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帶破壞將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這六 條標准判斷,迄今為止發生的所有戰爭都還夠不上信息化戰爭.
二、軍事交流與國防現代化建設
自從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以來,中國即積極地進行高科技戰爭的國防現代化建軍備戰,軍事外交被要求要為國防現代化服務。中國認為軍事外交是了解世界軍事全貌,達到知彼的重要的公開合法的管道。通過軍事外交活動,可以了解世界各國,特別是軍事大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主要軍事大國的軍事實力、軍事制度、軍事戰略、軍事思想、作戰原則、軍事經濟、軍事訓練、軍事教育、軍事科技、軍工生產、軍品貿易、軍事動態、等重大軍事情況,有共同利益的可以進行合作,有沖突的應引以為惕,有安全威脅的應研究對策加以防範。而除了作為中共了解世界的橋梁外,同樣地也作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整體而言,軍事交流對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有下列幾項戰略意涵:
(一)軍事外交的任務是,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質量建設的成就。(二)軍事外交的職能是,為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的條件。(三)軍事外交的內容是,為武器裝備的聯合研製、開發、生產、銷售搭橋牽線與鋪路。
❽ 新軍事革命條件下軍隊組織體制發展的總的趨勢是什麼
1-壓縮規模,精減冗員,與國防安全需求相適應;
2-優化結構,科技強軍,重點發展高技版術作戰要素;
3-自上權而下,逐級合成,強化獨立作戰能力;
4-適應任務,小型多樣,打造精乾的常備力量;
5-減少層級,提高效率,以扁平化為主要特徵;
6-平戰結合,寓軍於民,實行社會化、一體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