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一軍事理論邊防國防問題論文
信息化戰爭對現代國防的要求 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我們從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要求的實際出發,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以謀求理論創新、科技強軍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等作簡要闡述。 一、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為核心 中央軍委從國家利益出發,適時調整和完善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根據我國的國情,必需堅持和發展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思想,這是我國信息化戰爭的核心指導思想。積極防禦這一戰略方針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賦予它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去研究新問題、新特點,迎接新挑戰,樹立新觀念。 1、要嚴格服從政治的需要 由於信息化戰爭的手段能夠對戰爭全局產生重大影響,戰爭的決策者必需從國家利益的高度為出發點,准確判斷戰爭威脅的性質、程度、方向等情況,根據政治和外交斗爭的需要,決定在軍事上的反應程度。因此,軍事行動必需以國家政治斗爭目的為依據,即戰爭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斗爭的需要,確定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目的、作戰目標、作戰方法、指導原則等,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籌劃軍事行動,確實做對慎重組織、嚴格控制、不打則已,一打必勝、速戰速決,要使敵人屈服或讓步,為政治解決創造有效的條件。 2、要周密謀劃戰爭全局 信息化戰爭的戰場上情況多變,戰場空間廣闊。各種武器裝備既綜合運用又自成系統,同時軍事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融為一體,作戰保障復雜,技術性強。所以戰爭決策者必需具備高超的指揮才能和精湛的謀略藝術,對信息化戰爭進行全面周密的謀劃。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一要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在戰爭力量的使用、作戰手段的選擇、各種斗爭方式的配合,特別是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謀劃,積極創造戰機,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贏得戰爭的勝利;二要充分預見各種復雜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准備,才能從容應對,積極謀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達到靈活隨機應變取勝的目的;三要主動把握戰爭進程,注重戰爭階段的謀劃,要有連貫性,以便給敵人連續不斷的攻擊,不給敵人喘息和還手的機會,力爭速戰速決。 3、要注重綜合整體的威力 信息化戰爭不僅是諸軍兵種作戰能量的聯合,而且是各種作戰力量、各個作戰空間、各種作戰方法、各個斗爭領域的大融合,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發揮國家的整體威力和綜合效能。要打好一場信息化戰爭,就要掌握好兩個突出的特點和要求,一是在技術上既要組織自己的信息化作戰,又要對付敵人的信息化作戰,更要注重發揮整個社會的技術優勢,特別是信息優勢,形成整體綜合作戰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國家的整體優勢聚合在交戰的主要地區,形成整體合力,構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戰場體系,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威力,信息化戰爭。 4、加強信息化戰爭的准備 信息化戰爭具有爆發突然、進程短促、戰場廣大、體系對抗等優點,幾乎沒有雙方態勢優劣、力量強弱轉換的時間和空間,戰爭開始之際就有可能進入戰略決戰的高潮。戰爭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前的各種准備。這也就是常說的有備無患。在信息化戰爭中,只要善於積極籌劃備戰,營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就能打贏高技術的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准備的內容非常廣泛,對我國來說,主要是政治、經濟、軍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備。 二、以謀求打贏信息化戰爭理論創新為前提,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努力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履行軍隊歷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要著眼信息化軍隊建設;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圍繞重大現實問題,突出針對性,研究性和實效性,在解決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創新成果來。 1、改善軍事理論創新機制,抓住有利的機遇,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和機制:一要激勵軍事理論創新精神,營造人人愛科學,學科學,爭當科技專家的良好氛圍,用科學理論、方法、知識來發展軍事理論;二要改善軍事理論創新的條件,運用虛擬實驗技術,建立作戰實驗室,把電腦推理和專家經驗相結合,為軍事理論創新提供新的空間和方法;三要營造寬松的軍事學術爭鳴環境,要造就敢於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的軍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單鍵激勵機制,使各種優秀人才和有價值的成果脫穎而出,不論學歷、資歷、年齡、職位,只要有創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獎勵重用。這樣就形成了、人人創新、關於創新、敢於創新的新局面。 2、積極探索制勝的作戰理論,從更廣闊的視角,突破傳統領域,研究新問題、新理論,切實摸索出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如何發揮「力量保證、安全保障、戰略支撐、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為我軍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論指導。 3、擴展我軍理論創新成果,必需緊跟世界新軍事潮流,著眼面臨的種種重大現實困難,突出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緊創新如何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指導理論,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術發展建設信息化軍隊,並健全信息化戰爭的國防動員機制等,切實拿出實在管用的理論指導成果,為我軍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駕馭信息化戰爭提供科學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強軍戰略為條件。打什麼樣的仗,就要什麼樣的軍隊。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要堅定不移的執行科技強軍戰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軍事變革中搶佔先機。 1、以信息技術創新為動力,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的創新步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力,促進機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統推進。 2、提高軍隊信息技術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術建設軍隊,把軍隊現代化的著眼點放在提高部隊信息技術含量上,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改變舊觀念,確立信息化在軍隊建設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裝軍隊,全面實現「看得見,傳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戰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裝備體系,就是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C4ISRK為核心的裝備體系。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就是體系的對抗,誰的裝備體系出現缺陷,誰就吃虧。我軍必需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大投入,構建信息化研製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資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質流,讓研發的武器裝備向更精確、更靈活、更可靠、更及時的方向發展,隨時應對復雜的信息化戰爭。 4、強化信息化作戰訓練,加強培養信息化作戰人才,提高軍隊信息化素質。這主要表現為:一是信息意識強烈,具備獲取信息的強烈願望,關於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採集信息;二是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熟悉敵我雙方的信息武器的技術性能,並熟練的使用它;三是熟練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關於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海洋中正確區別各種信息。 四、實現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研製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原有的舊武器進行升級改裝,使之能適應未來的作戰要求。這兩條路我們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要駕馭信息化戰爭,人才是關鍵。新型軍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質,具有復合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樹立新型軍事人才制勝觀念,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的目標是「五支人才隊伍建設」,具體是指要培養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質的指揮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創新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因為信息技術和知識已經成為重要的戰鬥力,作戰要靠信息化人才來謀劃。 2、確立新型軍事人才素質指標要求,信息化戰爭對未來的軍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認為,未來的軍事人才必需有「優秀的政治思想素質、深厚的軍事理論素質、靈活的戰略思想素質、先進的軍事技術素質、高超的軍事指揮素質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確的預測力、果斷的決策力、靈活的協調力、及時應變能力和大膽創新能力。」一句話,要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必需關於運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進的國家成功經驗,追蹤高技術前沿,執著追求、敢為人先、打破常規、抓住機遇,迎接新搶占,找出新辦法。 3、改進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模式。一要充分發揮院校的渠道作用。走開拓國民教育培養新式人才的路子,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教育投資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集約化培養模式。二是培養內容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三是實現培訓方法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打破專業限制,院校界限,實現教學力量與信息資源共享,藉助地方院校、科研單位,集中各方面優勢培養特殊人才。二要充分發揮重大演習平台作用。在沒有戰爭的年代,演習就是考核、檢驗評估指揮員素質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戰爭中應對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練中磨礪、摔打、培育、提高,在實踐中鍛煉成長。三要盡力開拓多元化培養途徑。要充分利用國內外的教育資源,特別要擴大與外軍的軍事交流,增加軍事留學和考察技術人員的數量,做到「知己知彼」以提高各種人才特別是技術型人才的綜合素質。
『貳』 大一軍事理論課後題答案
一、國防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為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而進行的軍事及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基本特徵: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2.戰爭潛力的轉化;3.綜合國力的抗衡;4.質量建設的道路;5.威懾作用的功能。
二、國防動員的含義及形式
含義:是主權國家為適應戰爭需求或臨時應付重大危機、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以保衛國家安全為根本目的,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的一系列活動。國防動員實施主體是國家,即國防動員是國家行為,是國家職能的具體體現。
形式:1.按規模可分為局部動員和總動員;2.按性質可分為秘密動員和公開動員;3.按時間可分為應急動員和持續動員;4.按動員內容可分為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動員、交通戰備動員、科技動員和信息動員。
三、國防法規的含義
是指國家為了加強防務,尤其是加強武裝力量建設,用法律形式確定並以國家強制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四、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上古至秦漢,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孕育與形成;2.三國至宋元,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在戰爭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3.明清,西方軍事理論的傳入與中國軍事理論的完善、改造。
五、簡答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主要內容
1.對待戰爭的態度(兵者,國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戰原則(安不忘戰,富國強兵;未戰先計,政出廟算;文武並用,伐謀伐交;兵貴神速;以正合,以奇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攻佔之本,在乎壹民;不戰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於人;兵無委積而亡;兵有大論,先論其器);
3.治軍原則(以治為勝,教誡為先;總文武者,軍之將也)。
六、孫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戰原則
《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爭的本質屬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指導戰爭的普遍規律。它從政治范疇提出了以「道」為首的戰爭制勝論思想,總結了具有科學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
七、武經七書的含義
《武經七書》又名《武學七書》,或簡稱《七書》,即《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
八、毛澤東軍事理論的科學含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於中國革命戰爭和軍隊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和實踐驗證的科學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形成及主要內容
形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並在以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新中國國防與軍隊建設中進一步完善。
主要內容:1.戰爭觀和戰爭方法論;2.人民軍隊建設思想;3.人民戰爭思想;
4.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5國防建設思想。
十、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優秀的軍事思想,是更科學、更先進、更完善的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有反映了現代戰爭和國防建設的一般規律,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盡管現在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我軍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十一、現代戰略的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指軍事統帥「對戰爭全局的籌劃和指導」,包括對戰爭准備的籌劃和指導,既指導戰爭力量的使用,又指導戰爭力量的建設,是對既定戰爭的准備與實施方略。是一個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層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來戰爭的知道規律,正確判斷戰爭爆發及其發展概貌和特點,確定戰略總方針,擬定戰爭計劃和實施的原則;是規定戰略展開和戰爭初期作戰的指導原則以及全部武裝力量的戰略使用方法。
特徵:系統性,時代性,層次性,實用性
十二、國際戰略形式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
現狀、特點:當今世界戰略格局正處於轉換和調整的過渡時期,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之間的關系在重新組合中不斷進行調整;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都在進行相應的軍事戰略調整,增強以經濟和科技未基礎的綜合國力;軍控和裁軍談判連獲突破性進展,但軍備斗爭仍在提高質量和發展高級是兵器方面展開競爭;大戰危險更趨減小,戰爭趨勢向著高技術局部戰爭方向轉變
發展趨勢:聯合國的作用與日俱增;大國間相互制約的勢頭正在上升;各種國際和地區安全機制逐步完善。
十三、簡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中國的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軍事家從中國的國情和敵我雙方的客觀實際出發,在領導中國軍隊勝利的進行了國內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分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分別描述:革命戰爭時期的不同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十四、論述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威脅和挑戰
1.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影響是綜合性的和長期的;
2.日本將我國視為假想敵國,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呈上升趨勢
3.俄羅斯對我國安全有著長遠的影響。
4.我國與周邊國家尚存在諸多領土、領海、領洋權益的爭議。
十五、軍事高技術概念和分類
概念:主要用於軍事方面的,對提高軍隊戰鬥力,滿足國防現代化需要,強化國防實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術。具體說,軍事高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對武器裝備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那部分高技術的總稱。
分類:1.軍事基礎高技術(軍用微電子技術,軍用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技術,軍用光電子技術,軍用航天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軍用生物技術,軍用信息技術,軍用核技術,軍用海洋開發技術,軍用定向能技術)2.軍事應用高技術
十六、精確制導的概念
以各種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為基礎,採用目標識別跟蹤、相關跟蹤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導武器精確命中目標的技術。
十七、電子對抗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定義:電子對抗是指採用各種措施、行動(比如利用電磁能或定向能)以攻擊、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系統)的使用效能,保護己方電子設備(系統)正常發揮效能的斗爭。
主要內容:無線電通信干擾,雷達對抗,光電對抗
十八、電子對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獲取重要軍事情報,破壞敵方作戰指揮,掩護突防和攻擊,保衛重要軍事目標,奪取戰爭主動權
手段: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
十九、航天技術定義及在軍事上的應用
定義: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亦稱空間技術。
在軍事上的應用:1.軍事航天運輸系統;2。軍事衛星(軍事偵查衛星,軍事通信衛星,軍事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氣象衛星);3.軍用載人航天器(太空梭,空間站,載人飛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義及其優點
定義:激光通信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有線通信稱作光纖通信,無線通信分為大氣激光通信和空間激光通信。
優點:信息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保密性能好,設備體積小,質量輕。
二十一、激光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1.改進和完善現有武器裝備,使其成為高技術武器裝備(激光測距機和激光雷達,激光制導,激光通信)2.形成和發展新概念的武器裝備
二十二、激光技術應用上的局限性
1.技術方面(1)破壞機理問題(2)能量需求問題(3)定點追蹤問題
2.應用方面(1)大氣傳輸問題(2)對抗措施問題(3)條件限制問題
二十三、簡述核化生武器的防護
1.偵檢。偵檢,即偵察和檢驗。就是利用各種偵察技術手段,從敵方的某些跡象和各種異常情況中 ,力圖及時准確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編制,裝備,發射基地,使用企圖,襲擊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時採取各種有效防護措施,揭露或粉碎敵人的陰謀,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
2.防護。有效的防護,是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殺傷破壞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對人員的防護,則是戰場上的首要任務。具體防護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體防護 (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進行個人防護(3)葯物防護。
3.消毒。根據染毒種類,性質和受染成度,分別採用機械法,物理法,化學法進行消毒。對人員的消毒,通常是先掃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塵土,然後由上到下,由表及裡脫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戰劑染毒,除對受染人員洗消隔離外,還要迅速封閉疫區,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護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戰斗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採取群眾性的自救互救與有組織的搶救相結合的辦法,減少死亡,保證作戰和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種: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殺傷破壞特點
1.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殺傷破壞效應復雜嚴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可視不同目的來選擇;3.殺傷破壞范圍大;4.有延緩、無形、積累的殺傷作用,精神威脅很大。
二十六、軍隊指揮自動化的基本內涵
軍隊指揮自動化,就是以軍事科技為基礎,在軍隊指揮系統中,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及其他先進的技術設備,組成各種自動化系統,實現信息工作 快速化與決策工作科學化,以提高軍隊指揮的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戰鬥力。
二十七、軍事指揮自動化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1.指揮自動化能夠確保指揮員做出快速反應;2.指揮自動化能確保對高技術武器裝備實施全程式控制制;3.指揮自動化能確保指揮員進行高效指揮;4.指揮自動化能確保聯合作戰諸軍兵種協調一致的行動。
二十八、軍事指揮自動化的基本組成和功能
基本組成:1.硬體設備(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信設備,探測器,顯示設備)2.軟體設備(系統軟體,應用軟體)3.各類人員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傳遞功能,信息處理功能,信息顯示功能,信息監控功能,指令執行功能。
二十九、C4I系統簡介
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系統,即C4I系統。實際上,C4I系統是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技術裝備的軍用信息系統,是國家和各級指揮人員對武裝力量行使權力,進行管理,實施指揮的物質基礎和手段。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軍事情報搜集、傳遞、處理自動化,保障對軍隊和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機系統。
三十、信息化戰爭的概述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時代核威脅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它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取得信息上的優勢,以保障在物質空間實現局部或全局的優勢,並將戰爭附帶殺傷破壞減至最低限度。
三十一、信息化戰爭作戰樣式多樣化特點
1.戰場空間呈現多維化(1)陸地,海洋,空中仍將是信息化戰爭的主戰場(2)太空戰場將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的第四維有形戰場(3)無形的電子信息對抗充斥於有形戰場空間。
2.作戰力量形成一體化(1)信息化戰爭是一體化聯合作戰(2)作戰力量一體化依賴橫向一體化技術(3)作戰力量由「以平台為中心」向「以網路為中心」轉變。
3.戰爭過程趨於短暫化(1)戰爭目的有限(2)戰爭消耗巨大(3)戰爭時間短暫。
4.作戰行動體現實時化
(1)戰場信息獲取實時化(2)戰場感知實時化(3)指揮控制實時化
5.作戰樣式趨向多樣化
網電一體戰將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作戰樣式;情報戰,心理戰和實體精確摧毀等是信息化戰爭的重要作戰樣式。
6.作戰效果實現精確化
(1)目標選擇的精確性;(2)作戰力量使用的精確性;(3)對目標打擊的精確性。
三十二、信息化戰爭作戰基本形式
1.精確戰;2.網路戰;3.電子戰;4.情報戰;5.心理戰。
三十三、信息化戰爭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1.優秀的思想政治素質;2.極高的科學文化素質;3.過硬的軍事專業素質;4.開拓性的創新素質;5.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
三十四、論述大學生在信息化戰爭中的主力軍作用
1.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生動最具有活力的群體,因此,大學生素質能力的高低,將對社會起到巨大的輻射作用,也會對未來產生直接影響;
2.隨著軍事高技術的飛速發展,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未來戰爭是技術的抗衡,是人才的較量。大學生應自覺融入到武裝力量建設體系中,從而保證武裝力量的整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3.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軍政素質、頑強的戰斗作風,關繫到國家的而發展和民族的振興,關繫到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勝利。這就要求廣大學生在認真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參與軍事訓練,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打牢基礎。
三十五、觀察大國關系發展變化的三個標尺
1.國家利益的關系狀況 (拓展安全和經濟利益)2.國際權力結構 (相互抑制和制約)3.價值觀的異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三十六、影響大國關系的因素
1.世界總的發展趨勢;2.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他們在世界上的影響;3.各個大國對外基本政策的選擇。
三十七、試述對軍訓的認識和體會
『叄』 軍事理論期末論述題100分 1:試論國防力量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性 2:根據我國周邊安全環境談談個人對中日...
失去了強有力的國防力量,我們會失去曾經擁有的一切,包括我們自己。
『肆』 求一篇軍事理論的論文,跟國防有關的
我國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13億人口、幅員遼闊的世界大國,與我國相接壤的從國家安全環境來看,過去傳統的安全是指國土安全、國防安全、軍事安全這種純軍事領域。現在講國家安全是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外交、資源、科技等領域的「大安全觀」、「大國防觀」。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國家安全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地緣戰略安全的挑戰。從地緣上看,中國位於亞太的中心,是一個擁有5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特殊的文化體系,人口眾多,經濟規模大,政治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周邊大國:北有俄羅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東有日本(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西有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南有東盟(與我國關系友好)。從表面上看,美國與我國相距遙遠,但從地緣角度來看,它也僅僅是與我國隔洋相望的鄰國。近些年來,中國與周邊國家及美國的關系改善得都較快。中俄關系一直較好,建立了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經貿關系近幾年也發展得很快(去年兩國貿易額已突破200億美元);中美關系雖然從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系變成了競爭對手關系(小布希上台後),「911」事件後,中美兩國的關系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反對世界恐怖主義方面又成了反恐夥伴<,當前美中關系處在歷史上最好和最穩定的時期;中日關系目前雖然已降到歷史的低點,但還沒有發展到沖突和嚴重對立的地步,尤其在經濟上,中日貿易額仍然是較高的(據有關材料統計,到日前為止,中歐貿易額占第一位,中美貿易額仍位居第二,中日貿易額已退居第三);中印關系也在逐步改善,兩國領導人多次會晤,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誠意和實際行動;東盟與中國的關系不斷升溫,東盟各國正努力搭乘中國經濟高速行駛的列車,帶動各自經濟的發展。這些情況無疑表明,中國當前的周邊環境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我們應該充分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但我們決不能高枕無憂,要看到面對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崛起,美國與周邊國家都各有擔憂之處,「中 0國0 威0 脅 論」始終是一些國家不願放棄的口頭禪。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因某些突發事件或在和平發展進程中的某些關節點上,出現某些周邊大國聯合 制華的可能性。 二是國土安全領域的挑戰。前面已經提到,我國的周邊陸海鄰國有多個,由於歷史遺留下的問題,我國與不少鄰國存在著領土、領海劃界方面的爭端和分歧。目前包括中日釣魚島歸屬問題,東海大陸架劃分爭端,與東盟一些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有關南海主權的爭端,中印邊界爭端等。雖然目前周邊各國都在積極謀求與我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願意以合作的姿態和平解決這些分歧,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的國際背景下,一些國家有挑起爭端的可能性。當然,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尤其是一些大國也都存在國家統一問題,如英國有北愛爾蘭問題,法國有科西嘉半島問題,俄羅斯有車臣問題,日本有「北方四島」問題等等,但所有這些問題都不及台灣問題復雜,其復雜性在於:歷史上台灣被外族統治達半個世紀之久;地理上,台灣是一座孤島,孤懸海外,與大陸被台灣海峽阻隔,交通不便;經濟上,台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經營,加上美日的投資,使台灣經濟發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遠高於大陸;政治和軍事上,台灣與大陸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長期以來處於敵對狀態,台海地區始終是亞洲的熱點地區之一,最主要的是國際上的美國背景。三是經濟安全領域的挑戰。我國加入WTO後,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活力,但也面臨著新一輪嚴峻挑戰。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一方而看準了我國的巨大市場,紛紛要和我們做生意;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看到我們國家強大起來,他們企圖利用經濟全球化來沖擊我國的市場,並千方百計設置各種障礙和貿易壁壘來遏制我們的發展。這樣一來,我們要拓展國際市場和資金、技術的難度將會增大。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世界市場的依賴度也在不斷增強。如水泥、石油、木材、糧食、鐵礦石等。四是軍事安全方面的挑戰。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大國軍費開支增加引起的新一輪軍備競爭。<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各國主要是軍事大國加強軍備的步伐在加快。2003年美國實際由國防部支配的防務開支已高達4017億美元;俄羅斯受美國軍備政策的刺激,2003年軍費開支已超過100億美元,較上年明顯增多;法國2003年的軍費開支增至310億歐元;日本的軍費開支近些年來一直不低於500億美元。
第二,核軍備競賽帶來的挑戰。自1998年印巴兩國完成核實驗以來,世界上的核大國已增加到7個美、英、法、俄、中、印、巴。此外,中國周邊還集中了主要的「核門檻」國家,如日本、朝鮮、韓國、伊朗等。據媒體透露,日本擁有製造幾千枚核彈的裂變材料,組裝核武器只是時間問題,朝鮮半島核危機搞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朝鮮實際上已具有核能力,美國更直接說朝鮮已有8枚核彈。受其影響,日、韓主張突破「核門檻」的勢力也明顯抬頭。美國正式退除《反導條約》,加快研製、部署步伐,這對刺激大國核軍備競賽影響甚大。
第三,高科技軍備競賽帶來的挑戰。
近些年來爆發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突出了現代高科技軍備的威力,也突出了「數字差距」對國家軍事實力優劣強弱的影響。美國的「數字化部隊」的優勢已引起了包括俄、歐在內的各軍事大國的憂慮。因而各國普遍加大了高科技軍備的投入。美國致力於提升遠程投送、超視距精確打擊以及太空戰的能力,不斷推出新型戰機、艦艇和其他軍事裝備;俄羅斯為應對美國的新軍事戰略,大力加強核軍備,計劃在2010年前再部署>2-3艘新型核潛艇,對戰略轟炸機進行現代化改裝,積極組建航天軍,開發天基反衛星系統,加強太空戰能力;法國2003<財年購置新軍事裝備的費用較上年增長了11%,今後5年法國用於購置軍事裝備的資金估計將近千億美元;英國准備斥資數百億美元,著手再建造幾艘新型航空母艦。
第四,中國周邊國家軍備競賽加劇帶來的挑戰。
中國周邊軍事大國包括美、俄,日、印、朝、越等國已成為當前軍備競賽的重災區,東南亞各國已動用數十億美元更新海、空軍裝備;印度計劃依託美、俄、法等國繼續提高軍備水平,擴大在印度洋的軍事優勢;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也在加緊推進軍事現代化。
當前,中國周邊國家軍備競賽有三大突出特點:一是美國背景加重;二是核軍備競賽陰雲不散;三是水下競爭越演越烈。
『伍』 軍事理論論述題(給分一定高)
海事大學楊大偉老師班上的吧.
『陸』 大學軍事理論課作業:國防建設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400字左右,急需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國防是一個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回保衛國家的主權、統答一、領土完整和安全而進行的軍事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一切防衛措施的總和。歷史和現實表明,要保衛國家安全,就需要建設和鞏固強大的國防!國防是否鞏固,事關國家和民族的興亡。因此,世界有國就有防,國不可一日無防。
我國國防屬自衛型國防。國防關繫到國家的存亡安危,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前提。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鞏固的國防,就無力抵抗外來的侵略,國家的主權、領土的安全沒有保障,人民的安居樂業就沒有依託。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相應地國家安全防衛的形勢也就變得非常嚴峻,國防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顯得愈來愈重要。
強大的國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無數事實證明,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就無法抵禦外來的侵略和顛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得不到維護,人民的安全就沒有保障。
請採納,謝謝!
『柒』 中國的國防力量
正視歷史,客觀看待現實吧。中國的國情?14億人口,資源極度消耗,經濟發展過熱,泡沫危機潛伏,民生問題沒解決,沒有打仗的資本,治安不夠穩定,國民素質急劇下滑,社會價值觀幾近崩潰,貪污腐敗等問題嚴重,教育沒趕上,天災人禍不少,缺少現代思想家和文學家和教育家等,國人的自信並不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是從自己流露,而是懷古傷今……中國軍事實力:世界第六,即使到2020年也只能勉強步入前五,但是這是理論上的,但也是客觀的,科學的判斷。中國經濟總體實力其實還不及日本,得再過兩年才能超過,目前只是總量超過而已。中國科技水平相對落後,部分領域較強,其餘都排在世界十名外,但總體還是勉強躋身世界前十。中國政治地位還處於第五,不夠強勁。中國陸軍世界第三,在2020年可能會進入到第二,但是前提是信息化等都進步起來。 中國海軍世界第七,在2020年可能會進入世界前六。目前尚不及美國 俄羅斯 法國 英國 日本和印度。中國空軍世界第六,在2020年可能會僅次於美俄,進入世界前三。中國科技實力也將有量的飛躍,而在2020年後隨著教育的飛躍,也將有質的飛躍。進入世界前五強。中國經濟實力將在2020年,逼近美國,占它三分之二,總量為日本的兩倍左右,成功進入全面小康階段。中國空間技術水平世界第三,將在2012年後逐步與美俄同步發展,將在2020年與美俄持平,反導體系也將在2020年建成,成為世界前三。中國輕武器,導彈技術,激光技術等都相對領先,在世界有一席之地,能緊追美俄等國,可以維持自身需求。中國戰爭潛力和文化潛力雖然衰落了整整400年,但從改革開放以來逐步恢復,目前已經恢復到世界第二了。但只是潛力,如果不加以努力和奮斗,難以恢復我國古時巔峰時刻。那是需要十代人努力地。以前一代衰一點,衰了十幾代,就把中央王國敗掉了,接下去就是麻木愚昧,任人宰割了,屈辱之史不可忘。目前中國內外受敵,台灣的台獨勢力能不可小覷,在2020年之前難以有根本的改變,仍需兩岸人民努力。至於其他分裂勢力我國也有效地在遏制著,國內的過激行為也被國家積極防控著…… 我國國外受到美國 日本 歐盟 澳大利亞 印度 等國的遏制和暗中打擊,吃我們的還嫌不夠,還眼紅我們,千方百計小人心。東海南海等領域仍不斷被侵犯,主權被嚴重削弱,但是還不到最危急時刻,大概在2020年以後,中國將慢慢收復這一切。就讓我們再做十年准備吧。目前國際上真正能作為中國外患的:美國(差距仍有六十年) 俄羅斯(差距二十年,軍事上科技上的差距,經濟上並不遜色) 歐盟(差距四十年) 日本(綜合國力等方面仍差距十幾年) 印度也在緊緊追著,可能再2025年次於中國一位而已、中國如何強大起來,看90 00後的了。 中國綜合軍事實力也許不夠強,因為遠程投送力量不夠,盟友沒有,海軍較弱。但是國防力量僅次於美俄歐盟三足,不怕任何來犯者,具備同時威懾上述三大列強的力量。
『捌』 結合軍事理論談國防重要性 2000字
當今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都有很大的提高,這的確值得我們歡欣鼓舞,但在這盛世的背後也隱藏著許多隱患,這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的。國防意識欠缺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個隱患,現在我就來談談發展國防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的歷史充滿了劫難,浸透了血淚,但為什麼當其他三大古代文明(埃及,巴比倫,印度)都滅絕之後我們中華民族卻能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至今仍未滅亡?除了我們特有的文化(中國人尚和)和人民勤勞團結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國防建設。縱觀中國歷史,凡是國家強大的時期(如秦,西漢),軍事實力無一例外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反觀那些充滿屈辱的時代(如南宋,晚清),國防廢弛是它們共同的特點。當今中國的國防力量雖然很強大,但還是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國力需求,中國海軍就很難保護我們商船的海上航線。而且我們面臨西方的圍堵,周邊軍事強國(如日本,俄羅斯)也較多,帝國主義時刻對中國虎視眈眈。鑒於以上兩點,我認為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國防,發展的重點則應放在海空軍,信息化和國防教育。自建國以來,海空軍一直是中國的弱項(日本海軍就比中國海軍強),對於發展海空軍,主要任務是盡快研製和裝備航空母艦和大飛機,增加先進裝備的數量。發展信息化則應加強各兵種協同作戰能力,加快情報數據傳輸和共享系統(如數據鏈)的建設,提高部隊抗干擾能力。最後我想強調一下國防教育,這是目前國防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但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卻至關重要。我在小學時還上過國防教育課,初中就沒有同樣的經歷了。現在許多青少年對我國的領土與主權糾紛近乎無知,這真的很可怕。試想在未來的中國,人人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不去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威望,那我們的末日也就不遠了。總之,現在的中國不僅應重視發展經濟和教育,也應重視發展國防,增強自身軍事實力。我們寧可窮兵黷武,也不願意受人奴隸,存在和滅亡是有本質區別的。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南京大屠殺中遇害的幾萬名軍人。當時國軍和日軍力量對比是15萬:5萬,而且國民黨中央軍(主要是德械師)在裝備上並不比日軍差,按理來說南京至少能收守一個月。可是結果如何呢?這些軍人放棄了抵抗,企圖苟且偷生,最終還是被日軍殺害,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忠告:沒有犧牲就沒有和平,不去抵抗就無法生存。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立下一個曾經使無數德軍士兵抵抗到最後的誓言:吾之榮譽即忠誠,並在不遠的將來用我們的行動去建設或保衛
『玖』 大一軍事理論 戰略支援力量建設有哪些
我國戰略資源力量主要還是火箭軍戰略導彈部隊。
『拾』 大學軍事理論課後題答案
一、國防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為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而進行的軍事及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基本特徵: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2.戰爭潛力的轉化;3.綜合國力的抗衡;4.質量建設的道路;5.威懾作用的功能。
二、國防動員的含義及形式
含義:是主權國家為適應戰爭需求或臨時應付重大危機、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以保衛國家安全為根本目的,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的一系列活動。國防動員實施主體是國家,即國防動員是國家行為,是國家職能的具體體現。
形式:1.按規模可分為局部動員和總動員;2.按性質可分為秘密動員和公開動員;3.按時間可分為應急動員和持續動員;4.按動員內容可分為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動員、交通戰備動員、科技動員和信息動員。
三、國防法規的含義
是指國家為了加強防務,尤其是加強武裝力量建設,用法律形式確定並以國家強制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四、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上古至秦漢,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孕育與形成;2.三國至宋元,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在戰爭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3.明清,西方軍事理論的傳入與中國軍事理論的完善、改造。
五、簡答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主要內容
1.對待戰爭的態度(兵者,國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戰原則(安不忘戰,富國強兵;未戰先計,政出廟算;文武並用,伐謀伐交;兵貴神速;以正合,以奇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攻佔之本,在乎壹民;不戰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於人;兵無委積而亡;兵有大論,先論其器);
3.治軍原則(以治為勝,教誡為先;總文武者,軍之將也)。
六、孫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戰原則
《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爭的本質屬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指導戰爭的普遍規律。它從政治范疇提出了以「道」為首的戰爭制勝論思想,總結了具有科學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
七、武經七書的含義
《武經七書》又名《武學七書》,或簡稱《七書》,即《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
八、毛澤東軍事理論的科學含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於中國革命戰爭和軍隊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和實踐驗證的科學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形成及主要內容
形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並在以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新中國國防與軍隊建設中進一步完善。
主要內容:1.戰爭觀和戰爭方法論;2.人民軍隊建設思想;3.人民戰爭思想;
4.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5國防建設思想。
十、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優秀的軍事思想,是更科學、更先進、更完善的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有反映了現代戰爭和國防建設的一般規律,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盡管現在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我軍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十一、現代戰略的含義及基本特徵
含義:指軍事統帥「對戰爭全局的籌劃和指導」,包括對戰爭准備的籌劃和指導,既指導戰爭力量的使用,又指導戰爭力量的建設,是對既定戰爭的准備與實施方略。是一個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層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來戰爭的知道規律,正確判斷戰爭爆發及其發展概貌和特點,確定戰略總方針,擬定戰爭計劃和實施的原則;是規定戰略展開和戰爭初期作戰的指導原則以及全部武裝力量的戰略使用方法。
特徵:系統性,時代性,層次性,實用性
十二、國際戰略形式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
現狀、特點:當今世界戰略格局正處於轉換和調整的過渡時期,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之間的關系在重新組合中不斷進行調整;各國和各種力量集團都在進行相應的軍事戰略調整,增強以經濟和科技未基礎的綜合國力;軍控和裁軍談判連獲突破性進展,但軍備斗爭仍在提高質量和發展高級是兵器方面展開競爭;大戰危險更趨減小,戰爭趨勢向著高技術局部戰爭方向轉變
發展趨勢:聯合國的作用與日俱增;大國間相互制約的勢頭正在上升;各種國際和地區安全機制逐步完善。
十三、簡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中國的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軍事家從中國的國情和敵我雙方的客觀實際出發,在領導中國軍隊勝利的進行了國內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分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分別描述:革命戰爭時期的不同歷史時期和戰略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十四、論述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威脅和挑戰
1.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影響是綜合性的和長期的;
2.日本將我國視為假想敵國,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呈上升趨勢
3.俄羅斯對我國安全有著長遠的影響。
4.我國與周邊國家尚存在諸多領土、領海、領洋權益的爭議。
十五、軍事高技術概念和分類
概念:主要用於軍事方面的,對提高軍隊戰鬥力,滿足國防現代化需要,強化國防實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術。具體說,軍事高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對武器裝備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那部分高技術的總稱。
分類:1.軍事基礎高技術(軍用微電子技術,軍用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技術,軍用光電子技術,軍用航天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軍用生物技術,軍用信息技術,軍用核技術,軍用海洋開發技術,軍用定向能技術)2.軍事應用高技術
十六、精確制導的概念
以各種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為基礎,採用目標識別跟蹤、相關跟蹤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導武器精確命中目標的技術。
十七、電子對抗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定義:電子對抗是指採用各種措施、行動(比如利用電磁能或定向能)以攻擊、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系統)的使用效能,保護己方電子設備(系統)正常發揮效能的斗爭。
主要內容:無線電通信干擾,雷達對抗,光電對抗
十八、電子對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獲取重要軍事情報,破壞敵方作戰指揮,掩護突防和攻擊,保衛重要軍事目標,奪取戰爭主動權
手段: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
十九、航天技術定義及在軍事上的應用
定義: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亦稱空間技術。
在軍事上的應用:1.軍事航天運輸系統;2。軍事衛星(軍事偵查衛星,軍事通信衛星,軍事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氣象衛星);3.軍用載人航天器(太空梭,空間站,載人飛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義及其優點
定義:激光通信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有線通信稱作光纖通信,無線通信分為大氣激光通信和空間激光通信。
優點:信息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保密性能好,設備體積小,質量輕。
二十一、激光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1.改進和完善現有武器裝備,使其成為高技術武器裝備(激光測距機和激光雷達,激光制導,激光通信)2.形成和發展新概念的武器裝備
二十二、激光技術應用上的局限性
1.技術方面(1)破壞機理問題(2)能量需求問題(3)定點追蹤問題
2.應用方面(1)大氣傳輸問題(2)對抗措施問題(3)條件限制問題
二十三、簡述核化生武器的防護
1.偵檢。偵檢,即偵察和檢驗。就是利用各種偵察技術手段,從敵方的某些跡象和各種異常情況中 ,力圖及時准確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編制,裝備,發射基地,使用企圖,襲擊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時採取各種有效防護措施,揭露或粉碎敵人的陰謀,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
2.防護。有效的防護,是減輕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殺傷破壞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對人員的防護,則是戰場上的首要任務。具體防護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體防護 (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進行個人防護(3)葯物防護。
3.消毒。根據染毒種類,性質和受染成度,分別採用機械法,物理法,化學法進行消毒。對人員的消毒,通常是先掃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塵土,然後由上到下,由表及裡脫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戰劑染毒,除對受染人員洗消隔離外,還要迅速封閉疫區,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護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戰斗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採取群眾性的自救互救與有組織的搶救相結合的辦法,減少死亡,保證作戰和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種: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殺傷破壞特點
1.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殺傷破壞效應復雜嚴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可視不同目的來選擇;3.殺傷破壞范圍大;4.有延緩、無形、積累的殺傷作用,精神威脅很大。
二十六、軍隊指揮自動化的基本內涵
軍隊指揮自動化,就是以軍事科技為基礎,在軍隊指揮系統中,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及其他先進的技術設備,組成各種自動化系統,實現信息工作 快速化與決策工作科學化,以提高軍隊指揮的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戰鬥力。
二十七、軍事指揮自動化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1.指揮自動化能夠確保指揮員做出快速反應;2.指揮自動化能確保對高技術武器裝備實施全程式控制制;3.指揮自動化能確保指揮員進行高效指揮;4.指揮自動化能確保聯合作戰諸軍兵種協調一致的行動。
二十八、軍事指揮自動化的基本組成和功能
基本組成:1.硬體設備(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信設備,探測器,顯示設備)2.軟體設備(系統軟體,應用軟體)3.各類人員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傳遞功能,信息處理功能,信息顯示功能,信息監控功能,指令執行功能。
二十九、C4I系統簡介
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系統,即C4I系統。實際上,C4I系統是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技術裝備的軍用信息系統,是國家和各級指揮人員對武裝力量行使權力,進行管理,實施指揮的物質基礎和手段。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軍事情報搜集、傳遞、處理自動化,保障對軍隊和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機系統。
三十、信息化戰爭的概述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時代核威脅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它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取得信息上的優勢,以保障在物質空間實現局部或全局的優勢,並將戰爭附帶殺傷破壞減至最低限度。
三十一、信息化戰爭作戰樣式多樣化特點
1.戰場空間呈現多維化(1)陸地,海洋,空中仍將是信息化戰爭的主戰場(2)太空戰場將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的第四維有形戰場(3)無形的電子信息對抗充斥於有形戰場空間。
2.作戰力量形成一體化(1)信息化戰爭是一體化聯合作戰(2)作戰力量一體化依賴橫向一體化技術(3)作戰力量由「以平台為中心」向「以網路為中心」轉變。
3.戰爭過程趨於短暫化(1)戰爭目的有限(2)戰爭消耗巨大(3)戰爭時間短暫。
4.作戰行動體現實時化
(1)戰場信息獲取實時化(2)戰場感知實時化(3)指揮控制實時化
5.作戰樣式趨向多樣化
網電一體戰將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作戰樣式;情報戰,心理戰和實體精確摧毀等是信息化戰爭的重要作戰樣式。
6.作戰效果實現精確化
(1)目標選擇的精確性;(2)作戰力量使用的精確性;(3)對目標打擊的精確性。
三十二、信息化戰爭作戰基本形式
1.精確戰;2.網路戰;3.電子戰;4.情報戰;5.心理戰。
三十三、信息化戰爭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1.優秀的思想政治素質;2.極高的科學文化素質;3.過硬的軍事專業素質;4.開拓性的創新素質;5.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
三十四、論述大學生在信息化戰爭中的主力軍作用
1.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生動最具有活力的群體,因此,大學生素質能力的高低,將對社會起到巨大的輻射作用,也會對未來產生直接影響;
2.隨著軍事高技術的飛速發展,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未來戰爭是技術的抗衡,是人才的較量。大學生應自覺融入到武裝力量建設體系中,從而保證武裝力量的整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3.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軍政素質、頑強的戰斗作風,關繫到國家的而發展和民族的振興,關繫到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勝利。這就要求廣大學生在認真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參與軍事訓練,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打牢基礎。
三十五、觀察大國關系發展變化的三個標尺
1.國家利益的關系狀況 (拓展安全和經濟利益)2.國際權力結構 (相互抑制和制約)3.價值觀的異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三十六、影響大國關系的因素
1.世界總的發展趨勢;2.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他們在世界上的影響;3.各個大國對外基本政策的選擇。三十七、試述對軍訓的認識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