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化戰爭就是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 使用高技術武器裝備及相應作戰方法
是的。
信息化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了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以信息為主要資源、以信息化軍隊為主體、以信息中心戰為主要作戰方式,以爭奪信息資源為直接目標,並以相應的軍事理論為指導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的新特點:
1、作戰力量的主導要素由物質能變為信息能,在機械化戰爭時代,決定作戰中殺傷破壞能力的是武器的射程、速度和殺傷力等物質能。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物質能的擁有及釋放,始終占據著作戰力量的主導要素,決定著戰爭天平的傾向。
2、戰爭的制勝理念由實體摧毀變為體系破擊,如果說在以往的戰爭中,制勝理念表現為消耗、摧毀敵人,大量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那麼,破壞敵作戰體系的整體結構,癱瘓其主要功能,進而使敵人喪失抵抗意志和能力則成為了信息化戰爭制勝理念的主要著眼點。
3、作戰效能的釋放方式由數量累加變為系統綜合,一直以來,作戰效能的釋放由單一武器平台的作戰能力所決定,其大小可以簡單地依靠武器裝備的數量累加來衡量。我們甚至可以說,參戰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越多,作戰效能就越強。
❷ 現代高科技在軍事中的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3場戰爭十分引人注目,這就是美軍主導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1991年1月爆發的海灣戰爭以參戰國之多、戰況之激烈、作戰進程之迅猛以及雙方損失之懸殊為世人所矚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當代尖端武器裝備,使戰場條件、作戰手段以及對抗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揭開了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集團對南聯盟發動的代號為「聯盟力量」的科索沃戰爭是一場以遠程和高空精確打擊為主的「非接觸性戰爭」。這場戰爭自始至終表現為一場大規模空襲與反空襲戰役,以完全獨立的空中戰役達成了戰略目的,標志著空中作戰的地位空前上升。
2001年10月,美國進行的阿富汗戰爭則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戰爭的強大威力,是一場典型的「不對稱作戰」。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充分發揮各種作戰手段的系統效應,使信息系統與作戰系統實現了高度一體化。
這3場局部戰爭充分展示了高技術條件下現代戰爭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
一、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大量運用,引起作戰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變化
第一,空中力量的發展促進了戰爭的空中化,空中及空間力量正在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力,空天戰場正在確立自己新的主導地位。如在海灣戰爭中構成美軍高技術兵器群的56種兵器中,空中武器裝備或通過空中發揮作用的武器就達44種,約佔78%,而科索沃戰爭則表現為一場純粹的大規模空襲戰。
第二,以巡航導彈等防區外發射武器和帶衛星導航系統的航空兵器為主導的精確制導武器成為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基本打擊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區外遠程精確打擊成為主要作戰方式。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共投擲各類彈葯2.2萬余枚,其中精確制導彈葯1.3萬多枚,使用比例由海灣戰爭的9%、科索沃戰爭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戰爭的60%,並創造了一次打擊任務在20分鍾內投擲100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葯的歷史紀錄。
第三,指揮手段的不斷完善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如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從發現一個機動目標到發動襲擊需要一天的時間,在科索沃戰爭中這個時間差已經縮小到一個小時。在阿富汗戰爭中,由於信息系統與作戰系統的高度一體化,從發現一個機動目標到發動襲擊僅需要10分鍾的時間。
二、戰爭要素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戰爭形態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現代高技術戰爭將圍繞信息的搜集、處理、分發、防護而展開,信息化戰爭成為高技術戰爭的基本形態,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成為作戰的中心和焦點。在海灣戰爭開戰前24小時,美軍實施寬頻強功率壓制式干擾,即「白雪」行動,造成伊軍大部分通信聯絡中斷,達成了空襲的突然性。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充分發揮衛星的制天權功能和優勢,自始至終掌握著空天制信息權。北約在空襲中還使用了各類性能先進的預警飛機和專用電子戰飛機,分別對南軍的預警、火控雷達和指揮控制系統實施「致盲」、「致聾」。通過軟硬兼施的電子攻擊,北約始終掌握著作戰地區的制信息權,使南聯盟的軍隊處於被動挨打、無力還手的境地。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實現了信息系統與作戰系統的高度一體化。為實現在信息獲取系統和空中打擊系統的信息實時傳輸,美軍專門在沙特的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建立了一個新型聯合空戰中心。聯合空戰中心配備了最新型的C4 I S R系統,綜合分析、處理、分發由美軍各種戰場偵察系統所獲取的戰場信息數據,並將處理過的戰場信息數據實時傳輸到轟炸機、戰斗機等各種作戰平台。此外,信息平台還首次具備了攻擊能力。美軍R Q-1 A「捕食者」無人機既具備情報搜集功能,又具備對發現目標的攻擊能力。在阿富汗戰場上,「捕食者」無人機曾多次對所發現的機動目標進行即時攻擊。
三、交戰雙方軍事力量和裝備技術水平發展不平衡,非對稱作戰日益成為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基本模式
隨著戰爭技術含量特別是高技術含量日益提高,各國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各國軍事技術發展差距日益拉大,甚至出現技術上的「代差」。強的一方更加重視發展自己的技術優勢,弱的一方也力爭從技術外尋找出路。
因而,非對稱作戰日益成為作戰雙方的選擇。如科索沃戰爭中,戰爭的一方是由19個發達國家組成的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集團———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其總體經濟實力是南聯盟的700倍,總體軍事實力是對手的400倍。而南聯盟只不過是一個人口剛過千萬的國家,軍隊10餘萬人,武器裝備總體質量至少落後對方一至兩代,數量上也極為懸殊。這場戰爭是強大的軍事集團對弱小的主權國家、高技術對中低技術、主要使用航空兵和導彈的空襲戰對主要使用一般武器防空作戰的非對稱作戰。美國對阿富汗實施的軍事打擊也是一場典型的非對稱作戰。美軍事實力為當今世界之最,擁有人員和軍事技術、武器裝備的全面優勢。而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只是由一些伊斯蘭激進分子在簡單的單兵武器系統的基礎上組織起來的群體,其實力根本無法與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對抗。
四、戰爭的直接交戰空間逐步縮小,戰爭的相關空間不斷擴大
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與以往戰爭相比,戰爭的直接交戰空間逐步縮小,而戰爭的相關空間在不斷擴大;戰爭的戰役空間在縮小,而戰略空間在擴大。在3場戰爭中,美軍的打擊目標都集中於特定范圍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對預定目標的打擊,美軍也改變了以往那種「全般覆蓋」、「地毯式轟炸」的做法,而是精選部分要害部位實施精確打擊,交戰空間大大縮小,甚至在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基本實現了「非接觸作戰」。與此同時,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相關空間又在不斷擴大。如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的B-2 A隱形戰略轟炸機每次都是從美國密蘇里州基地起飛,戰略機動兩萬多公里執行轟炸任務。同樣在阿富汗戰爭中,B-2隱形遠程重型轟炸機從美國本土直接飛往阿富汗進行遠程奔襲,空襲後再降落在距阿富汗約4200公里的迪戈加西亞島,中途不著陸飛行長達44個小時。此外,隨著大量先進武器裝備在戰場上的綜合運用,陸、海、空、天、電磁等各種復雜的戰場空間相互聯結、照應、重疊,形成了全方位、高立體、全領域、多層次的戰場空間,軍事行動擴展到整個地面、海洋戰場乃至外層空間。
五、現代戰爭是體系對體系的較量,戰爭勝負取決於作戰系統的整體對抗能力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的經驗教訓證明,只有多種力量綜合使用、各軍兵種密切協同、各種武器系統優勢互補,才能發揮整體威力、取得「1+1>2」的系統效應。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實施的空襲作戰除出動大量戰斗機、攻擊機、轟炸機外,還動用了大量陸軍攻擊直升機和大量預警機、運輸機、加油機、救護機等,海軍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由各種衛星組成的空間精確定位系統等多種宇航武器,組成一個嚴密的作戰體系對目標實施聯合打擊。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將由多種偵察、預警手段構成的立體感知系統和由各軍兵種、各作戰單位的各種作戰平台組成的火力打擊系統,經信息處理網路和數據鏈系統相連接,高度融合、相輔相成,形成了全程近實時感知與遠程精確打擊有機結合的戰場系統,基本作到三軍作戰聯合化、武器裝備系統化、信息處理網路化、戰場察打一體化。例如,由「捕食者」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所獲得的有關情報可經過聯合空戰中心實時地傳送給在阿富汗戰場上空的A C-130特種作戰飛機的飛行員,A C-130可立即對目標進行攻擊。
六、戰爭消耗越來越大,戰爭更加依賴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有力的綜合保障
在高技術條件下,戰爭消耗成幾何級數大幅度增加,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單從物資消耗來看,海灣戰爭分別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和馬島戰爭提高了20倍、10倍、7.5倍、4.2倍和3.5倍。據統計,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地面部隊的人均物資消耗為200多公斤,航母編隊的人均物資消耗為1.1~1.38噸,美軍共消耗各類物資1.7萬余種3000多萬噸,幾乎等於上千萬人的蘇聯軍隊在4年衛國戰爭中物資消耗總量6600萬噸的一半;多國部隊在戰爭中總共花掉600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就連美國也無力獨自支付這筆費用。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為了盡早達成戰爭目的,共使用了1200架飛機,出動3.8萬架次,發射巡航導彈1500多枚,投擲各種彈葯1.3萬余噸,戰爭花費高達1000億美元。而南聯盟在北約的空襲下,許多軍事設施被摧毀,武器裝備被損壞,軍用物資特別是戰略物資儲備地被襲擊,指揮中心和通信樞紐被破壞,交通線被中斷,大量民用設施和廠礦企業遭到狂轟濫炸,造成的經濟損失為數千億美元。「9·11」事件後,美國一次性劃撥400億美元緊急資金用於反恐;美在阿每月作戰費用10億多美元;美軍一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造價為120多萬美元,3個月共投擲各類精確制導導彈、炸彈1.2萬余枚。如此巨大的戰爭消耗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有力的綜合保障是無法承受的。
❸ 簡述軍事高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
1、高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在現代化戰爭中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出產品並回搶先投放市場或用於答戰場,誰就能獲得優勢,占據主動。
2、高科技在空中武器裝備中的大量應用使當代軍事戰爭逐步向空中化發展,空中及空間力量正在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力。
3、高技術的運用使現代化戰爭中的武器裝備在五個方面發生了質的飛躍:武器的毀傷效能劇增;突防能力增強;偵察監視能力擴展;自動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機動能力更強。
(3)戰爭中如何應用高技術武器裝備擴展閱讀:
高技術的研究開發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研製周期,因而研製過程需要耗費巨額資金。據統計,一般高技術企業用於研究開發的經費占其產品銷售額的比例高達10-30%。
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資又比研究開發投資高出5-20倍,形成高技術產業後的設備更新投資還會越來越大。比如製造集成電路的設備,十年之中關鍵設備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代,設備投資就要增加一個數量級。
高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出產品並搶先投放市場或用於戰場,誰就能獲得優勢,占據主動。為此,世界軍事強國和大國都制定了高技術發展計劃,試圖在世界高技術發展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❹ 論述題:現代戰爭中人與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辯證關系
由於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先進武器對未來戰爭的影響將越來越重要,戰爭的發展也將從原有的「戰術決定戰爭武器」到「武器決定戰術的使用」。武器的發展必將決定應如何將武器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的戰術。但是進行戰爭的始終是人,如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戰爭的決勝知道。
戰爭的發展始終是受到科技的制約,各種戰術也是根據科技的發展來制定的。現代戰爭還是由陸軍作為戰爭的主導,盡管海空軍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戰爭的決勝者還是陸軍(海權國家除外)。因為美國的「聯合兵種作戰」的誕生陸軍決勝論也遭到質疑,聯合作戰也成為世界主流。美軍是如何作戰的呢?拿伊戰為力:由海軍封鎖海域並對地面進行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空軍進行「清場」打擊對方陣地,消滅對方導彈基地,擾亂對方部署,聯合地面部隊對對方地面部隊進行打擊,有電子戰癱瘓對方指揮系統,陸軍則是突破和佔領。在這種戰術下伊軍不堪一擊。這樣看來陸軍在戰場的作用比之二戰差別太大,而未來戰爭陸軍的作用將越來越小,陸軍的主要作用將是偵察,特種戰,佔領,消滅殘余。空軍將會是戰場的主要力量(現在還不能,這主要是受科技的發展制約),主戰場將會從地面轉移到空中,制空權的爭奪將會是戰爭主線。當直升機的性能能夠突破(噪音,裝甲,續航能力,火力)坦克將會無用,大規模使用武裝直升機會是趨勢。制海權的爭奪也將由戰斗機和潛艇取代,水面艦艇將主要用與運輸和發射導彈。再向後看未來的未來主戰場可能會是太空,我們還無法預測。
從戰場空間上看,未來高科技戰場將呈現「非線性」的混沌狀態。由於遠程精確武器的使用,交戰雙方將在「不接觸」、「超視距」狀態下進行作戰,空間距離將不再成為影響戰爭進行的決定因素,前方與後方、前沿與縱深、內線與外線、進攻與防禦的界線很難明確分清。由於信息武器、電子武器的使用,加上配之以聯合作戰的新式戰法,過去的海陸空三維戰場將為空海陸、磁、電、信息等多維戰場取代。同時,由於先進預警系統的使用,整個戰場似乎變得更加透明,地面、空中、海上、電子、網路等將處於全時段、全維式的監控之下,戰場透明度空前增大,任何一方的行動很難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
高科技戰爭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的「非對稱性」與「非致命性」。「非對稱性」,即交戰雙方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不在同一檔次。強大的一方憑借其力量的絕對優勢,一開始便壟斷和主導整個戰場,使挨打的一方,別說還手,就連招架的工夫都喪失怠盡。
「非致命性」戰法與非殺傷性武器密切相關,使用該武器,將用不著消滅敵人肉體,便可讓對手喪失戰斗能力。換句話說,高科技,使戰爭由流血的政治,變為了「可以是流血,也可以是不流血的政治」。
不需要什麼論據,這是最基本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點,武器是人使用的,所以我們不能唯武器論,而是要堅信,決定戰爭勝利的是人。
❺ 現代戰爭中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1、爭奪信息優勢的斗爭成為戰爭的首要內容,並貫穿於戰爭始終。電子對抗和計算機網路戰將成為重要的作戰手段。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就可能掌握戰爭主動權,奪取戰場的勝利。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2、戰爭時空觀發生變化。未來戰爭將在陸、海、空、天、電磁五維戰場上同時展開,且不受地域、晝夜的限制,前方後方變得模糊,也沒有明顯的戰線;戰爭節奏明顯加快,過去那種曠日持久的戰爭可能縮短為數月甚至更短的時間。
3、聯合作戰將成為主要的作戰樣式。計算機及通信網路把參戰的陸、海、空軍和航天部隊聯成一體實施聯合作戰,單純的陸戰、海戰、空戰將被取代;「網路中心戰」將取代「平台中心戰」,成為一種嶄新的作戰樣式。
4、遠程精確打擊成為主要戰法,出現非接觸式作戰、「外科手術式」打擊等新的作戰樣式;一體化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將大大增加戰場透明度,使「發現戰場上的所有高價值目標」和「發現目標即予以毀傷」成為可能,「地毯式轟炸」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5)戰爭中如何應用高技術武器裝備擴展閱讀
武器裝備是戰爭的主要物質手段,受軍事需求牽引和技術進步推動而發展;反過來,它的發展也推動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的變化。歷史上如此,現代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也是如此。
世界上只要還存在戰爭,對先進武器裝備的需求就不會停止。而戰爭實踐又檢驗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的成效,影響或變更對武器的需求。朝鮮戰爭促使噴氣式戰斗機迅速發展;越南戰爭中,精確制導炸彈、武裝直升機備受青睞;
中東戰爭使電子對抗裝備、無人機身價倍增;英阿馬島戰爭使人們對反艦導彈刮目相看。海灣戰爭後,各軍事大國紛紛總結經驗教訓,著眼於未來戰爭的需要,加速發展戰區導彈防禦系統、新型巡航導彈、防區外精確制導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信息裝備。
❻ 高技術武器裝備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是什麼急用。
沒有高技術武器裝備,就不能打贏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如果沒有高技術武器裝備,就不能掌握主動權,就會受制於人。所以高技術武器裝備是現代戰爭不可或缺的。在現代戰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❼ 在現代戰爭中,(結合近幾場高技術戰爭)如何正確認識高技術武器裝備
這么大的問題可以寫論文了。
我簡單地說幾句,東拼西湊,雜亂不堪,毫無水平,還望見諒。
為什麼要使用高技術裝備,簡單地說就是期望看得見,打得到,並由此引出了C4I系統,精確制導等等東西。但是我認為最基本的還是看得見,打得到。偵查、識別、判斷、決定、打擊、毀傷評估、再打擊。
第一時間偵查到地方的動向,能夠識別對方的裝備人員,能夠判斷對方的意圖,能夠快速下達命令,能夠在短時間內組織打擊,能在打擊之後進行毀傷評估,確定打擊效果,能立刻決定是否再對同一目標進行打擊。高技術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以上環節的加速,還在於似乎減少了戰爭成本。准確的偵查定位減少了盲目的行動,精確打擊減少了行動的成本和連帶毀傷。
高技術裝備應該從二戰開始說起,無線電近炸引信、V1、V2、噴氣式發動機、無線電制導炸彈,紅外夜視儀、拐角射擊系統、防空導彈,空中加油(似乎一戰就有了?),這些實際上都是現代高技術裝備的起源。
然後就是越南戰爭,最著名的寶石路激光制炸彈,用幾枚炸彈就摧毀了1萬多架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轟炸未能摧毀的清化大橋,這是現代精確制導武器的開端,而制導武器的開端應該是二戰德國製造並使用的無線電制導滑翔炸彈吧。實際上美軍還使用了反輻射導彈來摧毀北越的雷達站,還使用了世界上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AH-1G(從此之後,武裝直升機就有了專用和兼職兩種),謝里登空降坦克及其配備的橡樹棍制導炮彈。北約方面也大量使用了地對空導彈。
然後阿富汗戰爭,是個倒是很少人提到,蘇聯使用了溫壓彈,米-24雌鹿,而由此之後,就形成了兩大專用武裝直升機陣營,一面是以AH-64為代表的美式,一面是以米-24為代表的蘇系陣營的一種,兩者的區別就是美系只能裝2個人,而這種蘇系可以在駕駛員外再裝幾個人。
馬島戰爭,大家發現這變成了一場導彈戰爭,先進的驅逐艦被一枚導彈擊沉,也許應該說是鋁合金用得太多被燒毀的?低空突防然拉高發射導彈或者直接投擲炸彈,輕便的防空導彈可以保護陣地,當然這個輕便也是相對的,核潛艇突襲擊沉了貝爾格拉諾將軍號,阿軍反擊的魚雷卻被英軍的誘餌引開。
然後就是萬眾矚目的海灣戰爭,然後人們突然發現,自己與美軍的差距已經有了一個時代了。這場戰爭說的人說的東西太多,我就,也沒法多說了。
然後眨眼間就是科索沃戰爭,人們發現只要憑借轟炸,就可以使一個國家屈服。在這里我們見到了石墨炸彈,F117被擊落,隱形這個宛如傳說中的東西被維拉雷達所破壞,大家突然又發現,高技術裝備仍然有著低技術的對手和可行,當然,這個低技術也是相對而言的。
然後就是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鑽地炸彈、穿牆雷達,對付路邊炸彈的紅外掃描,無人機和機器人的大量使用。
當然,在一系列戰爭的間隙及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無數高科技裝備,例如相控陣雷達,數據鏈,巡航導彈,高空飛艇,衛星,高能武器,隱身艦,預警機,還有核武器的微型化,電子戰體系等等等等,說都說不完。但是在一系列戰爭中,我們應該認識到,無論是怎樣的高科技武器裝備,無論是大到航母核潛艇還是小到對講機夜視儀,首先它是由人來操控的,只要是人操控,就難免出現問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怎樣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它總有弱點,總能被某些低成本手段所遏制;最後,高科技武器裝備是在不停地發展的。
第二點我想舉幾個例子:二戰中,德軍使用無線電制導滑翔炸彈,隨即盟軍就使用了無線電干擾。越戰,北約使用地對空導彈,美軍就組建臭鼬中隊,裝備反輻射導彈,然後北約就學會了雷達站的開機關機。阿富汗戰爭,面對蘇聯的機械化部隊,幾個相同的山洞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馬島戰爭,低空突防使得英軍的艦隊防空形同虛設。海灣戰爭,對彈道導彈的攔截是可以實現的。科索沃戰爭,看似落伍的維拉和S-125(SA-3)擊落了出入無人之境的夜鷹。10年的阿富汗和8年的伊拉克,也可以證明很多東西。
第三點,我也想舉一個例子,無人機。不算靶機,從最早的只裝備陀螺儀的改裝飛機到無線電遙控,再到美海軍使用的第一款反潛無人直升機(名字我忘記了,但是我記得這款飛機幾乎全部因故障或認為失誤墜毀),再到全球鷹,再到捕食者,再到X-47B,無人機的技術在不斷前進。最初的無人機更像是自殺式的炸彈,實際用途也是這樣,二戰後美軍裝配了反潛無人機,而那時的技術也決定了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長航程,大高度,全球鷹將無人機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能攜帶武器攻擊地面目標的捕食者又將無人機的功用大大擴展,X-47B也許將成為美海軍未來作戰的主力之一。雖然現在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極弱,與有人機的對抗據我所知還沒有一個戰果,但是很顯然,技術是不會停下腳步的。
❽ 簡述軍事高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
首先高技術武抄器地出現推動了軍事理論地發展:如二戰時期德國地坦克集群閃擊戰,就是在軍隊機械化發展中對軍事理論地啟示;目前精確制導武器地出現,使斬首戰成為了可能。高技術武器地出現,使軍事指揮員地思維得到了極大拓展,在這種基礎上,誰能用好用活新武器,誰就可以在未來戰爭中取得先手。高技術武器關鍵是推動軍事理論地發展,軍事理論地發展將會使軍隊在未來戰爭中取得極大實惠。
❾ 簡述軍事高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
在現在來說軍事高技術就意味著有先進的武器(如先進的飛機,艦艇,衛星,以專及其他的監控屬設備,壓制設備),更加容易奪取制空權,制海權,以及至電子權。同時還可以壓制,閉塞對手的信息獲取或者交流,使對手成為瞎子聾子。 這樣你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按照己方的意願打擊對手。試想和一個聾子打架勝負會怎麼樣。 當然軍事高技術並不是絕對的,戰爭的主角還是人,尤其是傳統的地面戰爭永遠離不開人的作用。 總的來說軍事高技術是人的輔助裝備,幫助人取得戰爭的勝利,但不能取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