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馬家軍武器裝備

馬家軍武器裝備

發布時間:2021-02-04 20:33:21

A. 張國燾紅四方面軍長征路路線是什麼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按不同的歷史時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鄂豫皖蘇區到川陝蘇區(三千里的西征轉戰)
紅四方面軍未能突破國軍的第四次圍剿,開始先是找賀龍的紅叄軍,沒有找到,於棗陽新集再陷重圍,一番激戰,丟下一千多紅軍重傷員不管,被迫繼續西行。漫川關一戰,紅四方面軍以兩千餘人的犧性為代價,沖破包圍,死裡逃生,進入陝南。全軍二越秦嶺,進抵小河口。 在小河口會議上,決定出秦嶺,南下漢中建立新根據地。小河口會議後,全軍走出秦嶺,向南進入漢中盆地的城固地區。正是在這里,曾中生提出南渡漢水,看看那一帶有沒有搞根據地的條件,若不行,則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南渡漢水後,紅四方面軍終於甩掉敵人,至此,經過五十餘天的艱難遠征轉戰,全軍剩下一萬四千人,西北軍委會再次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全軍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建立新根據地。 兩天後,紅四方面軍全軍越過大巴山,勝利進入川北,就此結束了退出鄂豫皖蘇區後近叄個月長達叄千里的艱難遠征,開始了川陝根據地時期。

第二階段:紅四方面軍的長征,從1935年3月強渡嘉陵江西進開始,到1936年10月與紅一方面軍會寧會師結束,歷時1年零7個月,途經4省,行程1萬余里。
前期,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紅四方面軍主力和紅軍總司令部為左路軍。不久,中央北逃,四方面軍南下,百丈關戰役後,退卻到天全、蘆山、大小金川等地。
後期,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長徵到達甘孜地區的紅2、6軍團會師。7月2日,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紅2、6軍團正式編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紅軍總部決定將第32軍編入二方面軍建制。7月初,紅二、四方面軍編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北進。左路縱隊由賀龍率領,7月3日從甘孜地區出發。中央縱隊,由徐向前率領,7月2日,從爐霍地區出動。右路縱隊由董振堂率領,7月10日,從綏靖(大金)、崇化地區出動,負責後衛。10月,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地區勝利會師。

第三階段:西征

寧夏戰役失敗後,渡過河西的紅軍為3個軍,其中9軍和30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5軍則為原來的紅一方面軍部隊。11月10日,西路軍正式組成,成立了軍政委員會,最高領導為軍政委員會主席、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任西路軍總指揮。下轄紅5軍,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有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5發子彈;紅9軍,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有6500餘人,槍2500支,平均每槍15發子彈;紅30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有7000人,槍3200支,平均每槍25發子彈。此外,還有騎兵師、婦女獨立團及機關人員,全軍總數為21800餘人。可以看出,西路軍的武器只能裝備全軍一半人馬,彈葯更是缺乏,此次遠征前途多難。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一手創建了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在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後,他指揮紅軍進行了許多次重大戰役,作戰風格以狠、勇、纏著稱,令國民黨軍非常頭疼。蔣介石當年對這個學生並沒放在眼裡,不料日後竟成了心腹大患。蔣介石出了10萬大洋買徐向前的人頭,價碼和毛澤東、朱德的一樣。陳昌浩則是留蘇學生,當年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一個。此人年輕氣盛,作戰勇猛,因緊跟中央路線而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政委,成為紅四方面軍中僅次於張國燾之下的人物。
西路軍渡過黃河後,即向一條山方向殺去,將擋路的青海軍閥馬步青的部隊殺了個落花流水,前鋒直向西進。初戰勝利,紅軍上下充滿了樂觀情緒,認為馬家軍不過如此。其實,大錯特錯了。馬家軍是指青海和寧夏軍閥馬步芳、馬步青和馬鴻逵的部隊,都是封建家族世襲統制的軍隊,其中馬步芳被稱為「青馬」,馬鴻逵則被稱為「寧馬」。西路軍所要作戰的對象正是馬步芳和馬步青的青馬。青馬部隊士兵主要來自甘、青兩省交界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人。在上層統治階級利用宗教觀念蒙蔽驅使下,也由於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閡與仇殺,青馬士兵在對外族的征戰中表現了很強的內聚力和奮勇精神以及殘暴行為。青馬軍隊作起戰來極為兇悍頑強,擅長騎兵奔襲與白刃格鬥,經常殘殺俘虜,臭名遠揚。此次紅軍大舉西進,所過之處正是馬步芳的地盤,他惟恐紅軍會占著不走,急忙調集青馬軍隊主力步、騎共7萬餘人,大舉向紅軍殺來。

西路軍以紅30軍為先頭部隊出涼州,紅9軍出古浪,紅5軍斷後。因為地勢和人口稀少的原因,全軍成一字長蛇陣形,一個團與另一個團之間也隔著一天路程。11月15日,紅9軍佔領古浪城。古浪為河西走廊的要沖,南北兩面臨山,只有東西一條狹長的通路。紅9軍以2個師駐於古浪城外製高點,軍部及機關人員駐於城內。因為對馬家軍估計不足,紅軍的戰斗情緒鬆懈了下來。16日清晨,馬家軍以3個騎兵旅、2個步兵旅和4個民團兵力向古浪發起突襲。馬家軍騎兵在曠野戈壁上賓士迅速,閃電而至。9軍倉促迎戰,陷於被動之中。馬家軍武器雖比不上國民黨中央軍,但比紅軍可強多了,而且還有山炮助戰。城外紅軍很快被分隔開,許多人被壓縮進古浪城中。守衛南山的1個團部隊孤軍無援,在馬家軍的反復攻擊下幾乎全軍覆滅。馬家軍隨即向古浪城發動猛攻,古浪城牆殘破,多處有缺口,紅軍阻擊火力薄弱,終被馬家軍突破。馬家軍騎兵沖入城內,沿街道猛烈砍殺。城內有許多紅軍機關人員,並沒有槍,結果死傷慘重。9軍組織反擊部隊頑強苦戰,總算把馬家軍趕出城去。這時紅軍又犯了一個錯誤,竟出城進行追擊。不料馬家軍進退神速,騎兵很快殺回將出城紅軍截斷於曠野之上。經過苦戰,這些紅軍全部戰死。馬家軍又返回攻城,紅9軍官兵拚死守城,用木棍、大刀片、甚至磚頭瓦塊與敵血戰。危急關頭,城外的紅9軍1個師沖破馬家軍封鎖,向古浪接應而來。馬家軍見天色已晚,又不慣夜戰,便收兵而去。

古浪之戰,紅9軍損失2000多人,達全軍三分之一,特別是電台及技術人員損失很大,可以說元氣大傷。當日夜裡,紅9軍放棄古浪向永昌退去。許多紅軍重傷員無法帶走,只好留在古浪,並留書信希望馬家軍善待俘虜。第二天馬家軍進入古浪空城,第一件事就是把紅軍傷員全部殺光。

古浪一戰的失利,已暴露出西路軍面臨的困境。西路軍裝備低劣,人數又遠少於馬家軍,從作戰態勢上就處於下風。而馬家軍盤踞河西多年,地形熟悉,且多是騎兵作戰,機動迅速,戰鬥力甚至強於國民黨中央軍。河西地區人煙稀少,物產貧瘠,西路軍補充不易,糧彈缺乏,前途不容樂觀。

11月19日,中共中央電示西路軍,要求他們暫停西進,在永昌、山丹、涼州一線建立根據地。實際上這里地形狹窄,南北都是高山沙漠,村莊零落,居民回漢雜處,實不容易建立根據地。以徐向前為首,西路軍高級指揮員都對中央的這個命令很不理解。許多年以後,徐向前才弄明白,當時國民黨重兵雲集陝北,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的情況極為危急。中央此令意在擺出河東紅軍可能渡河向西與西路軍會合的假象,使國民黨分兵扼控黃河沿岸,陝北紅軍主力可借機向東或向南突圍。

從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西路軍苦苦堅守於永昌、山丹、涼州一線。西路軍已傷亡達6000餘人,馬家軍死傷也差不多,雙方打得筋疲力盡,戰斗漸漸停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突然發動「兵諫」,扣壓了在西安督戰剿共的蔣介石,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已有意發動第二次長征,率陝北的紅軍主力向南渡過黃河另尋根據地。西安事變的發生,真可以說是絕處逢生。中共中央立即派周恩來前往西安,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消息傳到永昌,西路軍將士一片歡騰。對面的馬家軍也有些傻了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停止了向紅軍的進攻。12月22日,中央來電令西路軍東返??要營救蔣介石。紅軍已和東北軍、西北軍訂立三位一體的聯盟,准備聯手抗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中央令西路軍東返,意在從西面牽制國民黨軍,以策應西安局勢。此時河西走廊已是寒冬天氣,西路軍缺乏補給,傷員病號又多,大軍行動非常不便。如果回頭向東,面對的將是國民黨軍和馬家軍主力,如果再向西走,則只有馬家軍的攔擊。就現時情況而言,向東不如繼續向西。然而中央下了命令,西路軍只有執行。正在大軍集合的時候,中央又來電,說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蔣介石已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路軍仍執行向西打通新疆的任務。中共中央的意思還是希望西路軍能建立一塊穩固的根據地,因國共談判還沒有結果,萬一不行,中央也好有個依靠。
12月下旬,西路軍以5軍開路,9軍和指揮部居中,30軍斷後,頂風冒雪向西開進。1937年1月1日,紅5軍攻佔高台縣城。這一帶糧食較多,西路軍停下來進行短期休整。如果紅軍繼續向西走,馬步芳是樂得讓他們快點離開的。可紅軍一停下來,他又急了,立即調動2萬部隊圍攻過來。1月5日,西路軍指揮部各機關和紅9軍在甘州(今張掖市)西南的甘浚堡遭到馬家軍騎兵突襲,結果部隊被打散,損失200餘人及大部分電台等通訊設備。此後西路軍各部隊聯系不便,嚴重影響了統一指揮。 1月16日,中央來電要求西路軍分兵向東。此時西路軍人困馬乏,損失嚴重,可說已到危急時刻,中央如何這樣要求呢?原來此時蔣介石已回到南京,將張學良扣押,國民黨大軍兵圍西安,局勢又緊張起來。中央又有了放棄陝北的打算,想讓西路軍東進配合。而馬步芳已看清了形勢,立即向蔣介石表示效忠,同時集中兵力開始猛攻西路軍。1月12日,馬家軍以一部兵力進攻紅9軍和30軍,主力則繞道向西圍住了高台。此時高台城內有軍長董振堂在內的紅5軍3000餘人,5軍政委黃超帶著5軍僅有的一部電台和部分兵力駐守臨澤,高台守軍遂與西路軍總部失去了聯系。馬家軍猛烈進攻高台,紅軍苦守數日,頑強擊退了馬家軍的一次次進攻,最後槍彈耗盡,開始展開肉搏。軍長董振堂一面指揮部隊戰斗,一面准備突圍。不料政委黃超派人送來一信,要求5軍死守高台。董振堂長嘆一聲,這個自寧都起義以來屢建戰功的紅軍著名戰將,已決心與高台共存亡。 1月20日,馬家軍再次向高台發動猛攻。紅軍用刺刀、磚瓦與敵拼搏,董振堂手提大刀親自登上城牆指揮部隊戰斗。馬家軍仗著兵力優勢一次次輪番進攻,終於攻進城內。紅軍戰士依託城內建築,逐街逐屋地與敵人展開巷戰,城內到處是驚心動魄的浴血拚搏。激戰至最後,軍長董振堂、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13師師長葉崇本壯烈犧牲,3000多紅軍戰士大部戰死,少數重傷被俘。馬家軍不但屠殺了全部俘虜,還殘忍地將董振堂和楊克明的頭顱割下,送到西寧去向馬步芳請功。幾十年後,董振堂的遺孀見到了當時拍下的首級照片,淚如泉涌。

西路軍總部開始並不知道高台被圍的消息,直到1月23日才得訊,急派唯一的騎兵師前去救援。路上遭遇優勢的馬家軍騎兵,經過一場血戰,紅軍騎兵大部傷亡,騎兵師長董俊彥和政委秦道賢也犧牲了。 高台既失,臨澤的紅5軍余部轉而向西路軍主力靠攏。不想路上又遭到馬家軍騎兵截殺,紅5軍損失數百人,輜重也大部丟失。幸好紅9軍政委陳海松帶一部人馬前來接應,經過苦戰,總算將5軍剩餘部隊救出。高台之戰後,西路軍實力大損,而馬家軍仍窮追不舍。陳昌浩、徐向前等西路軍領導決定全軍東返,趁實力仍在殺回河東。 1月28日,西路軍全軍集結到了倪家營子,還剩1萬多人,其中能戰斗的人員只有不到一半。這里是個小村落,稀稀拉拉地分布著幾十個土圍院落。馬家軍立即尾隨而至,開始發起進攻。每日清晨,馬家軍以土炮向倪家營子轟擊,然後密密麻麻的步兵發起沖鋒。紅軍子彈缺乏,只能以手榴彈阻擊一下,然後手持大刀、長矛、木棍等撲上去御敵於營壘之外。雙方反復廝殺,從曠野殺進土圍內,又從土圍內殺回曠野,一直到日落方息。這樣的戰斗持續了近10天,倪家營子內外鮮血已流成了河,很多紅軍女戰士和傷員也加入了拼殺,有的傷員為了不拖累部隊,握著手榴彈就撲進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西路軍至此已是彈盡糧絕,傷員眾多,且又全無補充。而馬家軍有後方供給,源源不斷而來,攻勢一次比一次猛烈。西路軍再在倪家營子堅守下去,只有覆滅一途。這時中央又來電,要求西路軍就地堅持。因為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總算是停止了對陝北紅軍的圍剿,國共談判正在進行之中,將來要劃分防區,西路軍如能在河西堅持下去,則等於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自遵義會議以來,毛澤東指揮紅軍可以說是調度有方,得心應手。可這次為了順應瞬息萬變的形勢,朝令夕改,生生將西路軍拖垮了。 陳昌浩和徐向前覺得不能再坐等下去,便向中央發電請示行動並要求派紅4軍和31軍前來接應。2月17日,中央發了一封措辭嚴歷的電報給西路軍,批評他們不聽指揮並將之提到了政治上的高度。因為紅四方面軍在張國燾的領導下曾於1935年9月犯了南下分裂的錯誤,當時的主要領導人陳昌浩和徐向前也背了嚴重的政治包袱。這回中央如此電示,將過去的錯誤與眼下的行動聯系在了一起,二人頓感壓力沉重,無法動彈。 經過西路軍委員會開會討論,明擺著眼下是無法再堅持下去了,大多數人支持東返。2月21日,西路軍從倪家營子向東突圍,邊戰邊走。2月23日,西路軍到達西洞堡。這時馬家軍又追了上來,紅30軍88師在師長熊厚發的帶領下,猛烈出擊,將追敵1個團全部消滅,繳獲了相當多的武器彈葯和物資。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可陳昌浩此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提出西路軍重返倪家營子,繼續建立甘北根據地。徐向前和各軍主要領導一齊反對這個建議,認為好不容易沖出來了,只能一鼓作氣殺回河東,絕沒有再入虎口的道理。然而陳昌浩原來曾反對過中央,這次為了表示回到正確的中央路線上來,不顧實際情況,只是機械地堅持要執行中央要求的就地堅守的命令。陳昌浩是軍政委員會主席,是西路軍最高領導,有最後決定之權,徐向前等人只好表示服從。 2月底,西路軍重返倪家營子,這里已是一片焦土,留在村裡的紅軍傷員全遭馬家軍殺害。馬家軍見紅軍返回,立即又圍上來發動進攻。紅軍缺糧少水,有限的彈葯很快又耗盡了,指戰員們再次掄起大刀與馬家軍展開血戰。馬家軍兵力源源而來,輪番圍攻,加以炮火轟擊,紅軍有耗無補,傷亡慘重。
此時陳昌浩也知大勢已去,急電中央請求增援。毛澤東得知西路軍的慘況後心急如焚,西路軍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共產黨還要依靠著他們打天下呢!毛澤東急忙致電正與國民黨談判的周恩來,要他出面請求蔣介石下令讓馬步芳停止進攻西路軍。同時電令前方的彭德懷、劉伯承等將領,命立即抽調紅軍部隊組成援西軍,以劉伯承為司令員,克日西渡黃河以解西路軍之危。可是,蔣介石想消滅紅軍還來不及,怎麼會讓自己的部下停手呢?馬步芳更是純粹的地方軍閥,他不管是什麼軍,侵入他的地盤就是不行。而援西軍雖於2月27日組成,可渡河、造船、長途行軍都需要時間,起碼要1個月才能與西路軍會合,無論如何來不及了。 西路軍在倪家營子日夜血戰,犧牲消耗巨大,援軍又久盼不至,再也堅持不住了。3月5日,西路軍乘夜向祁連山突圍。馬步芳則嚴令馬家軍,務必將紅軍趕盡殺絕!3月8日,西路軍進至了臨澤以南的三條流溝地區,馬家軍尾隨而至,殘酷的戰斗又展開了。紅軍被馬家軍分隔包圍在三條低窪的古流水溝里,以大刀、木棍頑強拼殺,每天都要承受馬家軍的數次猛攻。馬家軍發現紅30軍人最多,也最能打,就重點向他們進攻。30軍將士與馬家軍苦苦纏斗,無數在雪山草地中都沒有倒下去的戰士,在這里倒下了。30軍政委李先念親自上陣指揮,而最勇的88師師長熊厚發則在混戰中被打斷了左臂。三條流溝里的血戰直持續到了3月11日夜裡,西路軍總部集合各部人馬互相接援,殺出重圍向祁連山口的梨園口退去。

雄偉的祁連山橫穿河西走廊,而梨園口則是進入山谷的一個關口。徐向前命紅9軍政委陳海松帶9軍余部1000餘人把守關口,掩護西路軍總部及傷員向山中轉移。馬家軍很快圍攻上來,陳海松帶領9軍將士沖出陣前,揮舞大刀奮勇御敵。馬家軍人多勢眾,騎兵部隊往來奔襲,輪番進攻。紅軍戰士筋疲力盡,仍苦戰不退,最後全部犧牲。陳海松,這位被朱德稱為「極有前途和希望」的紅軍將領也戰死沙場,年僅29歲。 9軍全部傷亡後,30軍又沖上來堵住敵軍。為了掩護總部和傷員轉移,30軍將士同樣血濺沙場,以無畏的奮勇精神殊死戰斗,在打光了全軍的2個主力團後,終於擊退了馬家軍。西路軍全軍陸續匯合到了祁連山中的康龍寺地區,而婦女獨立團則在轉移路上被馬家軍截斷,全部覆滅。3月12日夜,陳昌浩、徐向前再次向中央告急。中央回電要西路軍化整為零,輕裝突圍。 3月13日,馬家軍追至康龍寺,一場血戰後,雖然擊退了敵人,但紅30軍也終於垮掉了。至此,西路軍全軍已不到2000人,且大部為傷員病號,槍彈已盡,糧食斷絕,已無力再戰。3月14日,殘余部隊來到了一個叫石窩的地方,馬家軍又追了過來,李先念帶30軍剩餘部隊掩護全軍邊打邊撤,直至傍晚才擺脫追敵。當日夜,西路軍所余高級將領開了一個會,決定陳昌浩和徐向前脫離部隊回陝北向中央報告,西路軍余部則分散打游擊,突圍出去一個算一個。 3月16日夜,徐向前和陳昌浩在一個警衛排的護送下,悄然向東而去。餘下西路軍則分成數股,各自突圍。西路軍的河西遠征至此失敗,遺下了不盡的人間血恨。 徐向前、陳昌浩帶警衛排走出祁連山後,即分散行動。徐陳一路,走了幾日,投宿到一個湖北醫生家中,陳昌浩是湖北人,見到老鄉分外高興。第二天再要走時,陳昌浩提出太累,要休息幾天。徐向前是山西人,留下來有危險,便單獨上路。徐向前化裝成羊倌,一路謹小慎微,曉行夜宿,靠討飯為生,一直走過黃河,總算出了馬家軍的地盤。其後翻過六盤山進入平涼地區,在這里遇到了紅軍援西軍部隊,終於苦盡甘來。徐向前很快被護送回陝北,向中央和毛澤東報告了西路軍的血戰征程。日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徐向前仍受重用,被任命為以紅四方面軍組成的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再往後,徐向前又指揮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山?北老鄉家病了一場,病好後卻沒回陝北,反而去了武漢,直到抗戰爆發後才回到延安。陳昌浩向中央寫了報告,檢討了在西路軍的指揮上及紅軍南下時所犯的錯誤。然而中央認為他開始時緊跟張國燾,後來又極力洗刷自己,不老實,將他送到蘇聯接受共產國際的審查。直到1952年才回國,被分配到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任副局長。一個曾叱吒風雲的紅軍高級領導人,就這樣沉落了。 在分散而行的西路軍部隊中,副總指揮王樹聲、紅9軍軍長孫玉清等人一路,結果遭遇馬家軍被打散。王樹聲靠討飯走回了陝北,日後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孫玉清則受傷被俘,堅貞不屈,被馬步芳殺害於西寧,年僅28歲。

李先念、李卓然等率最大的一股近千人的紅軍隊伍直向西行,沿路躲避馬家軍的搜查,餐冰飲雪,歷盡辛苦,終於走出祁連山。那個英勇善戰的88師師長熊厚發,因臂傷嚴重,不想拖累部隊,自願留下。後被馬家軍仍獲,押到西寧,殘忍地綁在炮口上,活活轟死了,年僅24歲。在甘肅西部,又遭遇馬家軍的圍攻。李先念率部隊且戰且走,在戈壁灘中頑強突圍,沿途很多人傷亡掉隊。直至1937年4月底,終於到達新疆,只剩420餘人。當時新疆軍閥盛世才正與蘇聯及共產國際結盟,對中共也比較友好,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陳雲親自將李先念等西路軍將士接到了迪化(今烏魯木齊)。日後李先念返回陝北,再起武裝,投入了轟轟烈烈的革命之中。再後來,他當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

西路軍21800餘名將士中,力戰犧牲的超過了一半,被俘的有6000餘人。除了被馬家軍殘忍殺害的外,日後國共合作期間被中共中央陸續營救,加上流落民間通過各種途徑返回陝北的共約6000餘人。西路軍苦戰4個多月,以巨大的犧牲支援了河東紅軍的行動,功不可沒。然而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西路軍的歷史在很長時期內被說成是執行了張國燾的逃路主義路線,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很多老戰士都是帶著遺恨離開人世的。直到90年代後,中共中央才為西路軍恢復了名譽。 徐向前自河西兵敗後,一直想率部隊打回去,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1949年,毛澤東和中央原本已有意讓他帶兵解放西北,可是這時徐向前卻病倒軍中,只好將這個使命交給了彭德懷。彭德懷率第一野戰軍挺進甘肅、青海,在蘭州戰役中痛殲馬家軍精銳,終於為西路軍的無數英魂一洗前仇。

B. 東北軍進入陝西後如果強占陝西地盤,17路軍與西北馬家軍聯合能把東北軍趕出陝西嗎

根本就不可能,雙方的綜合實力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差距過大。東北軍的將領幾乎內全部接受過正規訓練,多數容畢業於講武堂,還有一部分是在海外深造的,全軍裝備精良,火力充足,入陝之前已經打過很多硬仗了。與紅軍作戰失利的原因就是東北軍無心戀戰,之後就爆發了兵變,這一塊不用我多說。
馬家軍成年盤踞在大西北荒涼之地,裝備低劣,意識陳舊,離現代化差的太遠,在軍閥里都算最土的,現代化程度不知比東北軍差了幾個檔次。
也不用哪抗日戰績說事,馬家軍和日軍一共才幹幾仗?東北軍從關外殺到江南,又殺到國外,縱橫十四年,創下許多輝煌戰績,獲得三十四枚青天白日勛章,馬家軍怎麼比啊。十七軍的現代化程度雖然要比馬家軍高出一大截,但和東北軍相比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就算馬家軍和十七軍聯手也不行,仍然是差的太遠了,這不是誇大誰或者貶低誰,打仗,最重要的決勝因素就是武器,東北軍槍炮俱全,彈葯充足,馬家軍和十七軍有啥?真要是打起來,往死了打,估計馬家軍和十七軍用不了一個月就全軍覆滅了。

C. 誰能介紹一下西北馬家軍著重從武器方面

武器方面,很雜的

新中國建立時,有上百種來自各個國家的武器。馬家雖然屬版於地方軍閥,但武器種類也絕對權不少。

給你個建議哦,馬家騎兵較多,你可以從各國步騎槍和卡賓槍方面入手去找找看。

給你個連接,介紹馬家軍的,有點亂!

D. 如果布瓊尼騎兵對抗馬家軍會怎麼樣

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勝利
看看蘇俄內戰和之後打波蘭的時候,布瓊尼的騎兵屢屢上演遠距離回大迂迴和大答包抄,這個戰術素養和戰略水準就甩馬家軍100條長安街
更別說裝備差異、訓練水準和士兵的紀律性
馬家軍還是封建時代的軍隊,靠著宗教信仰凝聚,但遠遠無法和布瓊尼的部隊相比,人家已經是有信仰、有紀律的現代軍隊了

E. 當年的馬家軍軍事實力怎麼樣

實力非常的強,他們的士兵訓練有素,而且武器裝備精良,士兵的戰斗意志很高,戰鬥力很強。

F. 長征中紅軍的輕武器有哪些

紅軍使用的部分輕武器
★步槍
除各種毛瑟步槍及仿製品外,紅軍使用過的步槍還有日本三八式和英國恩菲爾德兩種。三八式6.5毫米步槍即後來所稱的「三八大蓋」,在當時而言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武器,1917年北洋政府陸軍部通過泰平公司一次即購買過4萬支,後來奉系、粵系、晉系都曾大量進口過。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1924年開始仿製,最高曾月產3000支,東三省兵工廠也有仿造。紅軍在創立初期即接觸到這種步槍,如廣州起義的主力--教導團就全部裝備的是從奉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式。而西路軍西征途中遇到的馬步芳、馬步青所部,也裝備有部分新購進的三八式步槍。 紅軍使用的恩菲爾德步槍主要是一戰前後生產的MK Ⅱ或者MK Ⅲ型,採用獨特的後閉鎖榫及閉膛時才進入待擊的設計,射速快、精度好、堅固耐用,缺點是重量較大。由於其口徑是國內較少使用的7.7毫米,因此應用不象德、日式步槍那樣廣泛,甚至不及俄式「水連珠」步槍,主要分布在受英國殖民勢力影響的長江流域,江浙和四川的地方軍閥部隊都有所裝備。另外藏區由於與當時屬英殖民地的印、巴地區相鄰,英式武器輸入比較方便,因此該槍使用較多。
★輕機槍
在反映長征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紅軍使用的輕機槍都是捷克ZB26。由於該槍閉鎖可靠、更換槍管迅速,因此很快成為後來國內輕機槍的主要品種。當時使用的ZB26除了進口的外,還有大沽造船所、重慶武器修理所、廣東兵器製造廠和鞏縣兵工廠仿造的,不過除鞏廠產品外質量均較差。事實上,紅軍當時使用最多的輕機槍還有哈其開斯M1922/26,該槍有多種口徑和供彈方式,國內進口的都是7.92毫米的,使用25發彈板供彈,槍管可以更換,該槍為導氣式原理,性能可靠,缺點是重量較大,超過14公斤。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亦製造過這種槍,月產曾達20挺,1932年6月國民政府兵工署召開全國制式兵器會議,打算以其改進型為制式輕機槍,雖因抗戰爆發未能實現,但也是對該槍性能的一種肯定。 紅軍使用過的輕機槍還有「勃朗寧」、「歪把子」和路易斯機槍。「勃朗寧」即勃朗寧M1918的各種仿製和改進產品,是紅軍裝備的綜合性能最好的一類輕機槍,產地包括美國、比利時等國。其中比利時生產的稱為FN M30,它是在M1918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外形與美國原品有較大不同,口徑為國內通行的7.92毫米,因此使用更加廣泛。這些機槍不僅中央軍中有裝備,地方部隊也有使用,特別是滇軍,曾大量進口過比利時造勃朗寧機槍。 紅一方面軍進入雲南後,在與滇軍的戰斗中繳獲過這種武器,而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時也繳獲過一定數量的美國造勃朗寧機槍。「歪把子」即日本大正11年式6.5毫米輕機槍,特點是採用漏斗供彈,該槍1920年代中期裝備日軍,但1924年東三省兵工廠就開始仿製,稱十三年式輕機槍,1928年正式投產後改稱十七年式輕機槍,月最高產量40挺。 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蘇區同中央軍和西北軍作戰時,繳獲過不少這種機槍,並在1933年初入川後粉碎「三路圍攻」的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紅11師在進攻雞子頂的戰斗中使用了10餘挺「歪把子」,一下便打垮了川軍劉存厚部一個團,取得竹峪關大捷。路易斯機槍又稱「轉盤機槍」,是一戰中英軍的制式裝備,口徑7.7毫米,採用上置的圓形彈盤,槍管外有大型鋁制套筒,紅二、六軍團中曾有少量裝備,紅9軍在1933年萬源保衛戰中也從劉湘所部手中繳到過這種武器。
★重機槍
紅軍使用的重機槍包括水冷和氣冷兩類。水冷式主要是馬克沁和三十節式。除德國原產品外,紅軍接觸較多的馬克沁還有兩種國外的變形,一種是英國的維克斯7.7毫米機槍,一種是俄國的索科洛夫7.62毫米機槍,前者冷卻水筒表面帶有橫向棱槽,採用特殊的籠狀槍口消焰器,後者則改用雙輪式槍架並帶有護盾。 馬克沁是舊中國最普及的制式機槍,有金陵兵工廠、廣東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大沽造船所等10餘個廠家仿造過,多數仿自M1899及M1908/15,結構大同小異,鞏廠還仿造過俄式輪架馬克沁。當時最新式的是金陵兵工廠根據M1908/15改進的24年式,特徵是消焰器後的圓形遮光片,該槍投產後被迅速投入到「剿共」一線,當1935年夏內蒙德王赴北平要求政府撥發武器時,何應欽曾對他說:「現在新式機關槍都用以'剿共',不能多撥。」國產重機槍數量僅次於馬克沁的是三十節,其生產廠除漢陽外,還有上海和華陰兵工廠等,1931年時全國月產超過140挺。該槍是根據美國勃朗寧M1917測繪仿製,外形與馬克沁相似,但機匣尾部是手槍式獨立小握把而非立柱式雙握把。 進口的氣冷式重機槍主要有法國哈其開斯和日本的三八式、大正三年式。哈其開斯是其中使用最多的型號,從民國初年開始進口,常見的為1914式,口徑7.92毫米,特徵是採用30發彈板或250發鋼制彈鏈供彈,槍管後部有大型散熱片,機匣尾部有方便操作的握環。該槍從地方軍閥到中央軍都有廣泛裝備,其1930式還一度有希望取代馬克沁成為全國統一的制式重機槍。三八式、大正三年式都是哈其開斯的改進產品,日本曾利用這些武器來扶植親日的地方實力派,因此早期使用該槍較多的是袁世凱的北洋軍,後期則包括粵系、奉系和晉系軍閥,後者還分別進行了仿製,如廣東兵工廠、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仿製過三八式6.5毫米重機槍,東三省兵工廠則根據三年式生產了十三年式重機槍,口徑有6.5毫米和7.92毫米兩種。
★沖鋒槍和自動手槍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在講到強渡大渡河的17勇士時,稱他們「每人裝備一支駁殼槍、一挺花機關、一把馬刀,還有8顆手榴彈……」。這里提到的「花機關」,是指德國MP18/28沖鋒槍,正式的叫法是「白格門(伯格曼的音譯)手提機槍」。1925年漢陽兵工廠率先仿製MP18,但口徑改為7.63毫米,1926年上海兵工廠和金陵製造局也開始仿造,兩年中共生產了6000支,廣東、鞏縣兵工廠和大沽造船所也先後仿造此槍並有所改進,口徑包括9毫米、7.65毫米和7.63毫米。由於這些武器具有木製全槍托、左側橫置彈匣的共同外形,而且槍管護套上布滿圓孔,因此通常將其統稱為「花機關」。 「花機關」對紅軍而言並不算新鮮,因為此前國內已經有比較廣泛的使用。紅軍在長征中遇到的各路敵人中,即使是較弱的川、黔、甘、青等的地方軍閥,都裝備有多少不等的「花機關」,《隨軍西行見聞錄》甚至提到少數民族武裝擁有的這種武器:「彝家均有武裝,有數千快槍並有少數手提機關槍,均繳自漢軍……」。 紅軍在建立根據地的作戰中,已陸續繳獲過部分「花機關」。如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紅四軍在興國方石嶺全殲敵52師韓德勤部,就繳獲過20多支「花機關」。為滿足部隊急需,洪湖、鄂東南、閩浙贛等兵工廠都曾少量仿造過「花機關」,銀坑彈葯廠也用步槍彈殼改制過沖鋒槍彈。 中央紅軍在離開江西時攜帶的武器中,就包括271支「手花機關」和6.7萬發沖鋒槍彈。外國傳教士R.A.勃沙特在和紅二、六軍團長征隊伍共同生活一年之後,在1936年10月寫了一本《神靈之手》,其中提到一個紅軍小戰士,因為他出天花時留下了麻子,被戰友們善意地起了一個「小機關」的綽號,意思是說他的臉像「花機關」的護套一樣,這至少說明當時紅軍對這種武器是非常熟悉的。 而德國M1932自動手槍對於長征途中的紅軍來說,卻是一種新式武器。該槍增設了在卡爾·威斯汀格專利基礎上設計的單、連發機構,使用加長的20發彈匣,因此通常稱為「快慢機」或「20響」,裝上木製槍套後,外形和火力都接近於沖鋒槍,而在實際戰斗的確也是把它當作沖鋒槍來使用的。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曾記述1936年3月,紅二方面軍6師18團與敵萬耀煌縱隊在章壩附近的一次遭遇戰,紅軍以重大犧牲為代價,繳獲了8支敵人剛剛裝備的「快慢機」,當時18團遇上的恰是萬耀煌的指揮部,雖然萬部並非嫡系,但按當時國內軍隊指揮機關的慣例,其衛隊還是配備了相當數量的M1932之類的速射武器。不過18團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武器,在石阡以西突破敵人封鎖線、殲敵23師一個營時,就繳獲過一支「快慢機」,時任師政委的廖漢生將軍在回憶錄中談到:「過去我們的駁殼槍都是打單發的,這次繳的20響駁殼槍既可以打單發又可以打連發,手指頭勾住扳機不松,嘩嘩嘩……20發子彈全打出去,象機關槍一樣。這是我們部隊第一次繳到20響駁殼槍,郭鵬師長高興得愛不釋手,於是成均團長、余秋里政委把這支槍送給了郭師長。」 在各次戰斗中繳獲的「快慢機」實際上成為紅軍長征中的重要裝備之一,在婁山關、大渡河、瀘定橋等一系列戰斗中,突擊隊員們依靠其熾烈火力,一再成功將紅軍帶出了絕境。裝備最多的當屬紅四方面軍,長征中在和胡宗南部的戰斗中曾有多次繳獲,這些武器後來在西路軍的倪家營子、石窩等一系列悲壯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時任紅30軍代理軍長的程世才回憶:1937年4月,在走出祁連山後,發生了西路軍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戰斗--白墩血戰,當時西路軍余部被兩個旅的馬家軍騎兵分割包圍,當敵人馬隊已沖到30米內的危急關頭,程世才和警衛員硬是憑借7支「快慢機」的火力,從1700名敵騎的兩路包抄中殺開一條血路,最終帶著最後的近500人突出重圍。
★手榴彈
手榴彈是紅軍的重要裝備之一,也是除大刀、梭鏢和復裝子彈外,紅軍唯一能大量製造和裝備的武器。中央紅軍出發時共攜帶76526枚,幾乎達到人手一枚。紅軍常用的手榴彈有兩種--木柄手榴彈和麻尾手榴彈。當時的木柄手榴彈有鞏造、漢造、晉造、寧造等式樣。鞏造仿自德國M1924式,但改用鑄鐵彈體和鉀梯炸葯,晉造、漢造、寧造構造與鞏造相近,個別尺寸有所不同,其中晉造按體型大小又分為若干號。雖然1934年根據地兵工廠便能製造木柄手榴彈,但因為製造要求和成本較高,所以紅軍使用的木柄彈幾乎全為繳獲,自行生產的全部是無柄的麻尾手榴彈。 麻尾手榴彈國內同樣使用較早,北伐時曾大規模使用,上海、金陵等兵工廠也短期生產過,廣西炸彈廠一直生產到1936年,主要供給地方軍閥部隊,因此長征中紅軍的對手也常常使用這種武器。紅軍生產的麻尾彈沒有統一的型號,各根據地自行組織生產,但都採用鑄造彈殼,彈殼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鑄有縱橫溝槽,有的製造精細的還鑄有鐮刀斧頭圖案及標語口號。 彈殼較大的一端裝有撞針、撞針簧、碰火等組成的碰發機構,撞針平時靠保險銷或鐵皮製成的保險片固定,另一端一般鑄有或焊有圓環,拴有一條長近半米的麻、棕或皮條製成的繩辮,「麻尾」之名即來於此。使用時的方法類似於投石帶,用手握住繩辮末端,掄圓後甩出,近距離時直接手握彈體投出,彈體在空中飛行時繩辮拖在後面,確保彈體前端著地發火。 紅軍製造的麻尾彈除鑄鐵殼外,還有大量的銅鑄彈殼,原因是銅的熔點稍低,便於鑄造,而且其材料以銅錢為主,來源廣泛,再者就是銅質軟,手工即可加工彈殼口部的螺紋。長征中,紅四方面軍的隨軍修械所一直堅持生產這種手榴彈,供給部隊需要,西路軍即使在倪家營子被圍的艱苦環境中仍沒有停止生產。但麻尾彈攜帶不便,特別是性能比較落後,由於引信部分外露,容易受潮和發生意外,而且其發火方式很不可靠,落在水中及軟地上即不能正常起爆,也不能在空中爆炸,因此長征結束後逐漸停止了使用。 長征中使用手榴彈最多的一仗便是奪取臘子口。臘子口是紅軍遇到的最難攻克的天險要隘,寬僅丈余,敵人在隘口內設有機槍工事,以交叉火力封鎖隘口,並在山腰上布置一連守兵,見紅軍進攻,便向下猛擲手榴彈。紅軍進攻一天一夜均未得手,傷亡很大。1936年發表的楊定華所寫《雪山草地行軍記》中這樣描述戰後戰場情景:「……隘口周圍五十米內單不爆炸之手榴彈就有一兩百個,樹木則被炸成殘灰……」。紅軍最後贏得戰斗勝利的法寶也是手榴彈,紅2師師長陳光親率17名戰士,夜間從左翼攀登上山,然後迂迴到右翼山上敵人據點,以手榴彈進行猛攻,守敵相繼敗走,隘口內的敵人怕被包圍也隨即撤退,紅軍遂乘勝佔領臘子口。

G. 長征中紅軍的輕武器有哪些

長征中,紅軍的主要輕武器有:

1、「老套筒」步槍

——紅四方面軍製造的馬尾手榴彈。除表面鑄有鐮刀斧頭圖案外,彈尾皮條上還穿有定向用的銅錢

H. 中國抗日時期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騎兵

抗日戰爭時期,最精銳的騎兵應當是青海軍閥馬步芳麾下的騎兵師。番號82軍騎3師
1937年8月,馬步芳、馬步青派遣軍隊參加抗戰,征調大通、互助、湟源3個縣的民團共8000餘人組成。其中有回、漢、撒拉、東鄉、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回族較多。全師轄3個旅。 馬步芳、馬步青先後派出了兩個師的兵力,分別是暫編騎兵第一師和暫編騎兵第二師。第一師師長是馬彪,第二師師師長是馬祿。馬家軍作戰英勇,以騎兵見長,曾發生過馬家軍士兵不願做俘虜,數百名騎兵投河自殺的壯舉

青馬士兵兇悍頑強,但是武器比較差,但青馬的內聚力和士兵的戰斗精神彌補了裝備上的缺陷,因此在戰場上屢屢獲勝,打西路軍、西俯戰役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青馬士兵在戰斗中敢於和善於近戰格鬥,其利器就是馬刀。此外,士兵後面亦有嚴酷的督戰隊督戰。因此,若對方火力弱,工事不堅是很難對付青馬的。紅軍西路軍吃虧就是這樣,紅軍火力弱,難以阻擋青馬的死命沖鋒(而且往往是行動迅速的騎兵),最後在白刃格鬥中被優勢敵人消耗。咸陽戰斗,解放軍集中了優勢炮火始擊退青馬,蘭州戰役時,解放軍各軍都將自動火器集中於一線才起了作用。
紅軍一向認為,青馬除了武器裝備差以外,青馬士兵的戰斗意志和戰斗精神同日軍是等同的,很難對付。彭德懷對部下說過:要象打鬼子一樣打青馬;解放戰爭要結束時,青馬仍是「全國有數的頑敵」。那段時間,從毛澤東與一野的電報來往可看出毛對馬家軍的重視和警覺。
在對藏軍或藏民部落土兵作戰時,面對槍械比自己更差的對手,青馬士兵表現更為出色,曾有青馬一個營(300人)擊退數千藏軍的圍攻並使之棄屍數百的戰例。在青馬與藏民和藏軍的爭斗中,後者處於絕對劣勢,其火器、戰術、社會組織的落後根本無法與青馬抗衡。
青馬被「譽」為殘暴,同其歷來殘忍屠殺征伐對象和俘虜的記錄有關。1935年四方面軍的偏師曾深入過青海,眾多傷病員和俘虜被青馬活活砍死。西路軍俘虜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僅活埋的就近千人,而活埋的理由僅僅就是為了節約子彈和節省力氣。戰斗俘獲後當即砍殺的無從統計,估計西路軍陣亡的數字中相當部分屬於這種情況。

I. 武力值爆表的馬家軍,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1949年9月23日下午,寧夏兵團代表與解放軍19兵團達成《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議》。至此版,「寧夏王」權馬鴻逵苦心孤詣經營數十年的老巢土崩瓦解。
馬家軍,民國時期實際控制中國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地方軍閥名稱;其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合稱為「西北三馬」;馬家軍分為青海馬家軍和寧夏馬家軍;在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時期,他們承認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權力;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圍剿了進入西北地區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抗日,給予日寇沉重打擊;1949年,他們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爭斗中失敗,馬鴻賓投誠,馬步芳、馬鴻逵逃往台灣,後死於異國他鄉;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多為回族、撒拉族,信奉伊斯蘭教,但馬家軍後期有相當部分是漢民。

J. 馬家軍騎兵碰到德軍步兵能佔到便宜嗎

問題有點像關公戰秦瓊,它們是不在一個檔次的,和二戰的德國機械化軍隊相比,馬家軍只相當於原始武裝,相戰是以卵擊石。

閱讀全文

與馬家軍武器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