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鄴城軍事基地參觀有感

鄴城軍事基地參觀有感

發布時間:2021-02-26 15:23:32

A. 從褒曹貶劉的角度評論曹操和劉備。

都說褒曹了,就不能用自己的觀點隨便說說了,呵,歷史上的問題本來就是很難說清楚的,所謂正確正義都是後人評出來的不管誰評都是加上自己的觀點,專家的意見都不一樣,所以也就沒有誰對誰錯的一說.
從當時來看,曹操確實比較陰險,但是當時的亂世很難說誰是正義的,群雄割據,必然是要互相批判,保皇的說別人是造反,而造反的說皇帝被小人控制,要為民處害,而當時曹操是漢朝天子的丞相,鎮壓"反動派"名正言順,要說他圖謀不軌,但是他始終沒有篡位,從道理上來說還是終與漢朝皇帝,雖然權大勢大但終稱不上亂臣賊子,後來他兒子是他兒子的事了.
而劉備趁天下大亂,打著皇叔的名號起兵叛亂,漢獻帝年齡幼小昏庸無能,民不聊生,但這並不是他造反的理由,一開始還說是要恢復漢室,但是後來自己的稱帝又如何解釋呢,尤其是現在人讀古代書的是時候,裡面的正義人物總有一種假仁義的感覺,像劉備宋江之類,總是打著仁義的名號,但是具體也沒看出來哪替天行道,他們當頭的三大法寶就是傷心的時候會哭,用別人的錢來打自己仗義梳財的名號,年齡比較大,別的再沒看出來有什麼可取的地方.曹操憑自己的本事打出了一片天下,而劉備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請出了諸葛亮,從此便一切可放心,自己不出一策不做一計不出一戰.便可坐享其成,而孔明先生就因為他的三顧而為其累死,最終也是出師未捷.這也是一切自有天意吧,逆天而行必使其果,一個舊的時代過去了就要有一個新的時代,然後違背發展的事都是要滅亡的,所以最終還是司馬姓同意天下,建立新的國家晉,所以可見當時不管是保皇平反的還是驅逐漢賊的最終都要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沒有打破一個時代,那個時代再用舊的規律已經不能從新建立,所以當時也很難說誰對誰錯,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他們的作用都是推動,恐怕沒有哪一個人,後來的歷史都不是這樣的~~~
僅代表個人觀點

B. 三國演義所有戰役資料

抄的

黃巾之亂
(全國性爆發)
184年、188年
張角 張角、張梁、張寶、張曼成、波才、彭托
東漢 皇甫嵩、朱雋、曹操、盧植、董卓
獲勝方 東漢
為了打擊黃巾叛亂,政府給於州牧兵權,許多州牧趁機坐大,中央政府影響力開始下降。

討伐董卓
(關中)
190年
袁紹 各路地方軍
董卓 華雄、呂布、胡軫、徐榮
獲勝方 袁紹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諸侯內斗更深

易京之戰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紹 公孫瓚
獲勝方 袁紹
袁紹於此戰中基本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意欲南向以爭天下。並於此後第二年(200年)發動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紹 袁紹
曹操 曹操
獲勝方 曹操
袁紹勢力衰退,曹操統一中原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赤壁之戰
(荊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孫劉聯軍 周瑜、程普、劉備
獲勝方 劉備
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夷陵之戰
(荊州南部)
222年
蜀漢 劉備
孫權 陸遜
獲勝方 孫權
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漢 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馬懿、張郃
互有勝負
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姜維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漢 姜維
曹魏 司馬昭集團
互有勝負
蜀國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益州)
263年
曹魏 鄧艾、鍾會、諸葛緒
蜀漢 劉禪、姜維、諸葛瞻
獲勝方 曹魏
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荊州南部、揚州)
280年
西晉 賈充
孫吳 孫皓
獲勝方 西晉
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三國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 卒年15歲。
2月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 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綉,失敗。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 9月 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 11月 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 曹操誅殺董承等。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 曹操敗袁紹於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 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劉表。
8月 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 劉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 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扎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孫權攻破宛城。
7月 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張魯。
11月 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 曹操稱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 4月 劉備稱帝。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孫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 4月 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 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 ,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 ,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 ,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司馬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 ,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 司馬懿亡。

252年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 ,9月 司馬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79年 ,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 ,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回答者: jeff3291 - 經理 四級 1-31 22:15
黃巾之亂
(全國性爆發)
184年、188年
張角 張角、張梁、張寶、張曼成、波才、彭托
東漢 皇甫嵩、朱雋、曹操、盧植、董卓
獲勝方 東漢
為了打擊黃巾叛亂,政府給於州牧兵權,許多州牧趁機坐大,中央政府影響力開始下降。

討伐董卓
(關中)
190年
袁紹 各路地方軍
董卓 華雄、呂布、胡軫、徐榮
獲勝方 袁紹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諸侯內斗更深

易京之戰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紹 公孫瓚
獲勝方 袁紹
袁紹於此戰中基本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意欲南向以爭天下。並於此後第二年(200年)發動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紹 袁紹
曹操 曹操
獲勝方 曹操
袁紹勢力衰退,曹操統一中原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赤壁之戰
(荊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孫劉聯軍 周瑜、程普、劉備
獲勝方 劉備
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夷陵之戰
(荊州南部)
222年
蜀漢 劉備
孫權 陸遜
獲勝方 孫權
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漢 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馬懿、張郃
互有勝負
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姜維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漢 姜維
曹魏 司馬昭集團
互有勝負
蜀國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益州)
263年
曹魏 鄧艾、鍾會、諸葛緒
蜀漢 劉禪、姜維、諸葛瞻
獲勝方 曹魏
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荊州南部、揚州)
280年
西晉 賈充
孫吳 孫皓
獲勝方 西晉
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三國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 卒年15歲。
2月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 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綉,失敗。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 9月 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 11月 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 曹操誅殺董承等。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 曹操敗袁紹於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 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劉表。
8月 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 劉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 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扎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孫權攻破宛城。
7月 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張魯。
11月 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 曹操稱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 4月 劉備稱帝。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孫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 4月 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 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 ,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 ,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 ,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司馬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 ,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 司馬懿亡。

252年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 ,9月 司馬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79年 ,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 ,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給我好嗎?求你了大哥

C. 誰有邯鄲的歷史,要求從古到今的大事件和大人物。電子書形式。高分懸賞,還可再加

邯鄲的歷史

邯鄲市位於河北南部,1.2萬平方公里,860萬人,轄19個縣(市)內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容國優秀旅遊城以及中國北方現代工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人口超百萬的「較大的市」。邯鄲人傑地靈,春秋戰國是趙國的都城;秦始皇的出生地、成長地;抗戰八年,鄧小平在這里戰斗、生活了6年半,新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從這里走出;解放後,毛澤東曾24次到過邯鄲;名揚世界的太極拳,楊、武兩式發端於此。

邯鄲歷史大事

殷紂王建離宮別館

【殷紂王建離宮別館】殷紂王時,在邯鄲建離宮別館,成為商王朝的一處政治活動之地。

D. 劉備屯兵新野,為啥不擔心不遠處的曹操大本營呢

劉備在官渡之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敏銳地發現了袁紹的敗象,便向袁紹借口南下騷擾許昌,同時趁此機會逃離袁紹,投靠荊州劉表,劉備與劉表雖然都是漢室後裔,但是亂世之中利益顯然更重要,劉備投靠劉表的性質與當年張綉與劉表聯盟的性質類似。

劉表為劉備提供部分兵員,糧食,補給,劉備為劉表鎮守荊州的北大門新野縣,換句話說,劉備相當於僱傭軍的性質,靠出賣武力換取生存機會,同時也說明了新野就是劉表地盤最北端的前線,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劉備與曹操、孫權

換句話說,也就是劉備從新野出發,向北推進了120公里左右,這個地方也正好在宛城與汝南之間,所以劉備在這里被曹軍截住,盡管劉備在這一戰中利用誘敵深入之計打敗了夏侯惇,但是因為曹軍實力強大,劉備又是孤軍深入,所以這一戰之後,劉備迅速後撤,因為他明白,如果再繼續進攻的話,就會被曹軍斷了後路而全軍覆沒的。

所以盡管劉備駐軍的新野離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很近,但是其實雙方都不擔心對方,因為雙方誰也不敢輕易攻打對方,只有穩打穩扎,步步為營才現實。

E. 有沒有關於「五胡亂華」這段歷史寫的比較詳細的書啊,最好是白話文,正史太晦澀難懂了。

歷史揭密《縱橫十六國》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也很不錯

F. 「六朝古都」鄴城為何被焚毀

鄴城西依太行,東眺齊魯,北接幽燕,南達鄭楚,歷來是佔有黃河下游地區統治者建都固基的首選之地。公元210年,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以後,基本上統治了黃河下游地區,他把鄴城作為大本營,經過十六年的經營,使鄴城成為當時著名的五都之一,掀開了鄴城作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佛教中心的輝煌篇章,公元580年,楊堅派大將韋孝寬討伐鄴城的尉遲迥,「平之,焚燒鄴城,徙其居民南遷四十五,以安陽為相州理所,仍為鄴縣。」至此,鄴城從公元210年到公元580年,歷時370的都城繁華之地,從此一蹶不振,結束了其輝煌歷史,也標志著鄴城作為黃河以北、東部中原地區的區域政權時代結束。那麼楊堅滅尉遲迥後為什麼要焚毀鄴城呢?
楊堅(生於公元541年,死於604年),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23年,其父親楊忠是西魏和北周時期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官至國柱大將軍,封為隨國公,賜鮮卑姓「普六茹」,楊堅承襲父爵掌握政權後,恢復漢姓楊,因忌「隋」字有走字旁,覺的不吉祥,改為「隋」字。
楊堅父親去世後,楊堅承襲父爵,跟隨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身邊,宇文邕也是一位勵精圖治有作為的皇帝,楊堅在宇文邕身邊總有一種「身在帝王邊,如同伴虎眠」的感覺。有一天,有大臣向宇文邕建議除掉楊堅,說:「普六茹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這可是關系社稷安危的大事,歷代帝王對這樣的事都十分敏感,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遺漏一個」的思想,宇文邕比較理智,他請星相家趙昭給楊堅相面,趙昭和楊堅友善,關系很好,便當著宇文邕的面,佯裝仔細觀察楊堅的面相,然後毫不在意地說:「皇上請放心,不必多慮,楊堅相貌平常,無大福大貴可言,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大將軍罷了」。就這樣楊堅躲過了殺身之禍。
後來內史王軌又勸宇文邕說:「楊堅有反相,易早圖之」。就是說楊堅早晚要反北周,不如早早除掉他,因為宇文邕對星相家趙昭的話深信不疑,不悅說:「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麼辦法呢」.就這樣楊堅一次次化險為夷。楊堅為打消宇文邕對自己的猜疑,把自己的女兒楊麗華聘給宇文邕的兒子宇文贇為後妃,這樣宇文邕相信楊堅不會搶他女婿的皇位。
公元578年,宇文邕去世,其子宇文贇繼位,就是周宣帝,在位只有1年,宇文贇是個世襲之君,不是治國安邦之君,他不問朝政,沉溺酒色,把父親辛苦振興的周王朝弄得日漸衰落,他為了更進一步消遣取樂,宇文贇乾脆皇帝也不當了,把帝位讓給了自己7歲的兒子,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後宮終日與嬪妃吃喝玩樂,荒淫無度,22歲就喪命歸西。
宇文贇的兒子靜帝繼位後,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任命楊堅為丞相,北周朝政實際就掌握在楊堅的手中,楊堅時有篡位之心,但考慮到鎮守邊城的相州總官尉遲迥位望宿重,且能征善戰,是自己的稱帝篡位的一大障礙,於是「乃令迥子魏安郡公惇齎詔書以會葬征迥,尋以鄖國公韋孝寬代迥為總官」。楊堅以為皇帝辦喪事為由詔尉遲迥回西安,讓韋孝寬接管鄴城地界,尉遲迥看穿了楊堅的陰謀,就以「迥以楊堅當權,將圖篡奪,自為周室至親(是宇文泰的外甥),位兼將相,遂謀舉兵相抗」。
尉遲迥早就看穿了楊堅的以商量安葬周宣帝為名調自己回長安,又讓韋孝寬代替自己為相州總督位子的企圖,他怎麼能相信楊堅的花言巧語回京送死呢?尉遲迥在鄴期間很得人心,登高一呼,從者如雲,尉遲迥相州總管下的十州加上青州、榮州、申州、東楚州、東潼州各派勢力紛紛相應,共計數十萬人於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六月樹起討楊大旗。
楊堅挾天子周靜帝以令諸王,結好並州李穆,又以千金公主和突厥和親,消除北方之患,以洛陽為防禦,作為討伐尉遲迥的戰略基地,調兵進軍關東,八月中旬楊堅派遣大將韋孝寬進攻到鄴城南,尉遲迥親自上陣,集中全部兵力13萬在鄴城南布陣阻止韋孝寬進攻。韋孝寬初戰不利,進軍受阻。這時韋孝寬看到鄴城外有數萬士民觀戰,就命令士兵以弓箭射擊圍觀百姓,百姓大亂,四處奔逃,韋孝寬叫士兵高喊:「尉遲迥敗了!尉遲迥敗了!」聲震如雷,尉遲迥軍中士兵聞聽,軍心大亂,奔走而退,韋孝寬軍心大振乘亂攻之,尉遲迥軍大敗,退回鄴北城,韋孝寬率兵急攻,尉遲迥看大勢已去,在銅雀台上自殺。尉遲迥從起兵到自殺,歷時六十八天。
楊堅攻佔鄴城後下令將鄴城全部毀掉,「徙其居民南遷四十五里」,放火焚燒鄴城,鄴城內大火燒了一個多月,使這座六朝古都毀於一旦。
其一、尉遲迥為相州總管3年,也正是北周武帝滅佛時時期。鄴城是當時全國佛教中心,城中大小寺院近千座,佛教空前繁榮,滅佛之後,尉遲迥治鄴有方,很得人心,因此在鄴地人心中居有較高地位,成為當時人們空虛的精神世界中的支柱,取代了「佛」地位。尉遲迥和楊堅大將韋孝寬在鄴城南作戰之時,「鄴士民圍觀者達數萬人」,可見尉遲迥在「鄴士民」心中的地位,「士民」雖是圍觀但也有助賊之嫌,破城之後。楊堅出於對鄴城怒恨,屠城遷民,焚毀鄴城,斬草除根,以除後患。
其二,楊堅以西安為根基,兼以較近的洛陽為輔地,經略全國,鄴城基本上失去了戰略地位。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基本上經略國家的方針戰略一直是以首都所在地區為核心腹地,進而經略全國。自東漢末年曹操以鄴城為據點開始,在以後的400年間,中國處於一個分裂的時代,統治者往往在其統轄區內選擇最好的地點建都,鄴城在太行山以東,燕山以北,有「河北之襟喉,天下之要膂」之稱,兼有「山川之險峻,平原之沃野」。有其無可比擬的因素,所以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楊堅以西安為首都,基本上又重新回復到秦漢帝國以關中制衡全國的格局之中,鄴城的戰略地位相對而言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其三,北周武帝在滅了北齊後,雖然改鄴為相州,但基本保持鄴城的規模,鄴城不在作為都城但作為河北南部的中心仍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核心地位,為以後居鄴城的軍閥集團產生割局對抗朝廷埋下了隱患。楊堅在平定尉遲迥後,不但從行政體制上降低了鄴城的核心地位,「徙居民南遷四十五里,以安陽為相州理所,仍為鄴縣」,而且「焚毀鄴城」,從形式建築上和人民的思想意識中抵毀鄴城,以至後來鄴城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落千丈。隋時段君彥《過故鄴》詩雲:「舊國千門廢,荒壘四郊通」可以看到鄴城的荒廢。盛唐詩人孟雲卿在《鄴城懷古》中寫到:「魏家舊城闕,寥落無人住」,說明還有破舊的城闕.到了中唐時鄴都廢址已辟為耕地了,由於年代久遠,當地人甚至不知道此為何地,孟效《早發鄴北經古鄴》寫道:「微月東南明,雙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當時置此城,豈料今日耕。蔓草已離坡,狐兔何縱橫」。鄴城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弱了,尤其是在統治者的視野中。
楊堅對鄴城的改制和焚毀,徹底結束了中國北方區域性都城建構的模式,從此以後鄴城代表區域政治的時代結束了,永遠結束了!——摘自賈海仲《古鄴之謎》

G. 北齊鄴城在什麼地方

鄴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在此建都,魏時曹操也曾以此為北方政治中心。鄴本有二城。北城為曹魏在舊城基礎上擴建,東西七里,南北五里,位於漳水之北,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銅雀、金鳳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鄴鎮、三台村迤東一帶(距縣城約18公里}。南城興建於東魏初年,在今漳水之南,東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較北城大,在今河南安陽縣境內。

「鄴」之名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鄴,業之居住地之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於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六朝古都鄴城將重浮地面 千年前為戰火所毀
香港《大公報》報道,該報記者近日從河北臨漳縣文物保管所獲悉,名列內地「大遺址保護項目」的鄴城遺址展示工程已全面啟動,國家將投入二點三億元人民幣的專項資金,發掘和展示鄴城遺址。在整個工程規劃完成後,這座現時被埋沒農田底下的古代都城將重新浮現地面,在人們面前展現其原貌。

鄴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先後成為曹魏、冉魏、前燕、北魏、東魏、北齊六個朝代的都城,是當時北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學就誕生在這里。鄴城於北周末年毀於戰火,遺址現大部分被漳河淹沒,地表上僅存一些殘缺不全的城垣遺址及高出地面的金鳳殘台和銅雀台的東南角。

目前,鄴城遺址大部分被埋於村莊和農田下,是內地唯一未被現代大城市壓住的都城遺址。遺址展示工程規劃共分三期十五年進行,近期遺址內道路系統基本成型,中期遺址城市格局逐漸清晰,遠期規劃完成後,鄴城遺址的都城風貌將完整地展示出來。工程開始後,遺址上的十五個村莊,二萬三千多人將陸續被遷走。

據鄴城文物保管所所長王福生介紹,鄴城遺址將獲得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地面遺存以現場原狀展示,地下遺址發掘後回填按原狀在地面上模擬展示,並建成博物館、數據館,進行相關文物數據的陳列展示,將成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研究基地。

鄴城是中國第一個依據城市規劃有步驟建設的都城,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這種布局方式上承秦漢,後啟隋唐,後代都城的規劃都以此為例。特別是它對後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築都有深遠影響。日本的中國都城調查團曾多次前往鄴城進行調研,他們推斷,日本最早的都城難波宮的建築並非受了洛陽古都的影響,而是受了鄴城古都的影響。

消失在地下的"六朝古都"

古「鄴城」的歷史背影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過無數具有坐標意義的古城,而位於邯鄲臨漳縣境內的古鄴城遺址便具有這種意義。

鄴城始建於公元前685年,毀於公元580年,先後6次成為國都,曾經有著無邊的繁華與熱鬧,遺憾的是這座「六朝古都」未能倖存至今。

遠遠望去,這曾經記載過人類文明進程的鄴城遺址,現如今大部分已深埋於漫漫黃土之中。而聞名古今的金虎台和銅雀台的遺跡夯土層依然屹立著,似乎還在訴說著歷史雲煙。回望歷史,那些耳熟能詳的典故似乎又鮮活地呈現在眼前———西門豹治漳河於此,銅雀台的風流傳說於此,曹操雄霸天下的故事發生於此……

戰國初期魏文侯時,漳河邊的鄴城百姓怕河水淹沒家園,在河伯要娶親的謊言欺騙下,每年都被迫出錢,將被選定的女子投入漳河。後來,西門豹戳穿河伯娶親的鬼把戲,鑿渠十二條,引漳河之水灌溉民田,百姓安居樂業。

聞名的「銅雀台」也在鄴城遺址。其實,關於銅雀台的意義,人們似乎對其建築與功用並不太感興趣,倒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才是人們最難忘卻的記憶。文人墨客們似乎從來不願意錯過英雄美人的故事演繹,於是銅雀台上杜撰大喬小喬春深被鎖的描寫更吸引聽故事的人。於是,三國時周郎的命運變得多情而無奈,而曹操的形象卻從未博得聽眾的稱贊,是指責與批判伴隨著梟雄的名聲走到現在。

據史書記載,建安15年,曹操為鞏固統治地位,大興土木營建鄴都,興建了銅雀台。後相繼建造了金虎台(後趙時因避建武帝石虎諱改名為「金鳳台」)和冰井台,史稱「銅雀三台」。「三台」建在鄴城西城牆北,金鳳台在南、冰井台在北、銅雀台居中,由南到北一字排開。銅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餘間,金鳳台和冰井台分別高八丈。金鳳台上有屋190間。冰井台上有屋140間,內有三座冰室,每室內有井數眼,深15丈。傳說中「三台」曾建橋,無水為何建橋呢?有一說認為這是軍事需要。據說,「三台」相距六十步,上建有兩座浮橋相連,假如一台被攻佔,浮橋可被廢除,而使其他兩台獨立。然而,這么長的兩座浮橋是如何懸空而架的,至今還是個歷史之謎。但是卻因此產生了一種說法,認為由這兩座浮橋諧音而演繹出「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和故事流傳民間。

銅雀台無疑是一座軍事要地,但是它留在人們記憶里的彷彿是一處享樂之所。那時,一代梟雄曹孟德常常在此與文人騷客宴飲賦詩、與姬妾宮女歌舞歡宴。

傳說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誕生於此,當年曹操重金贖回被南匈奴掠走的著名女詩人,這位才女不負眾望,在銅雀台上即興演奏出這首至今流傳的名曲。還有,陳思王曹植「援筆立就」的那篇登台賦,文字曠遠清麗。

鄴城西依太行,北臨漳河,為兵家必爭之地,鄴城也因戰爭,在營建與破壞中輪回。鄴城遺址由北、南兩座相連的城組成,稱鄴北城和鄴南城,今漳河橫貫其間。

建安九年,曹操平袁紹,營建鄴城,後定為王都。魏文帝曹丕稱帝後移都洛陽,仍以鄴城為五都之一,此即鄴北城。其後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均建都於此。北朝後期東魏天平元年由洛陽遷都鄴城,天平二年起用4年時間興建鄴南城,是為東魏北齊的都城。鄴北城仍繼續使用。在北齊高氏都鄴27年後,大象二年被北周所滅,城市被焚。隨著歷史朝代的更迭,一代名都成為廢墟,多少文人墨客至此觸景生情,感傷萬千。

H. 北魏前期政局中,河北是怎樣的存在

河北在北魏時期,這里曾經是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政治地位進一步提高,讓河北也成為軍事的必爭之地。《慶國頌》中記載道:“王業初定,中山是由。”中山屬於河北地區的某一部分,當時的統治者把帝都建立在中山這個地區,想要在這里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

可見北魏時期統治者對河北地區的重視程度,在以後的北魏政權中也都是對河北地區比較看重的。

帝王親征

結語

在北魏前期,河北作為全國首選的軍事重地和政治中心,促進這里懂得經濟繁榮和文化發展。同時讓更多人看到河北的地理優勢,特別是古代時期,全國各部落散亂,沒有團結互助全國的時候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後建立多個國家和朝代,完成全國團結互助。

地處南北接壤之地,交通便利,各地人才在這里匯集,促進這里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團結互助全國,周邊少數民族自動進朝獻禮,以示結交友好,促進各族融合。

參考文獻

1、《論河北歷史文化的階段和地位》

2、《北魏前期的兩次遷鄴事件及其影響試探》

3、《試論河北地區在北魏前期政局中的地位與影響》

I. 真實三國人物跪求

三國演義你熟悉了就說簡單的,
1。關羽沒有人幫他提過武器,周倉是虛構人物!專
2。刮骨療傷也屬是假的。
3。還有關平是關羽長子,不是收留的義子
4。華雄被孫堅所殺
5。顏良,文丑都是因為關羽的馬好!還有因為劉備在袁紹那邊
還有你可以不知道的關羽後人關勝是梁山好漢排名第五

J. 於禁在襄樊兵敗時有選擇的餘地嗎

於禁在襄樊戰役中被關羽水淹七軍,最終只能戰敗投降。於禁跟隨曹操征戰沙場一輩子,如今卻因「貪生怕死」而投降,老而失節,是在令人嘆惋,我們其實可以分析一下,於禁在這次兵敗後,有選擇的餘地嗎?

曹操劇照

c第二種選擇、投降。投降盡管聽著不太好聽,但是起碼保存了反攻的實力,就是懸在敵人背後的一把鋼刀,時刻都會插在關羽的脊樑,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權宜之計,也算是為士兵的性命考慮,如果於禁在此時不選擇投降的話,按照關羽的脾性,很有可能直接會大開殺戒,那麼於禁手下的三萬士兵都要給於禁陪葬了。

閱讀全文

與鄴城軍事基地參觀有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