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提倡不戰而屈人之兵,那西方提倡的是什麼思想
中國的兵書,包括《孫子兵法》等等,大都講究的是在作戰的時候,“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外國的各種軍事著作,比如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則提倡以勇武取勝,只有集中優勢兵力,才能殲滅敵人,也就是“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很明顯,中西兩方的軍事理論是不太一樣的。那麼,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區別呢?究竟在作戰上,誰優誰劣呢?
在一些人看來,西方的軍事理論,顯然更切合實際一些。中國古代的軍事理論,則有點玄學的感覺。這就相當於中國的功夫和西方的搏擊。中國的功夫彷彿好看但不中用,西方的搏擊,實戰效果更好。
那麼,這種說法又對不對呢?
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軍事理論,並不是玄學,而是哲學。而且這種哲學,實際上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同時也是一種與文明進程發展同步的表現。
西方之所以沒有總結出中國古代這樣的軍事理論。實際上,主要的原因,是西方與中國古代不一樣。西方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像中國古代中原地區一樣,是文明和道德的中心,同時又具有強大的軍事後盾。
西方當然也曾產生過不少古老的文明,其文明成果也非常燦爛。但是,這些文明先後都被滅絕了,而且很多次是被落後文明給滅絕的。這樣一來,西方古代就沒有產生過像中國古代那樣具有強大的輻射力的國家,因而自然不可能只用文明和道德就能戰勝其它國家。
在此基礎上,西方就不可能出現“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的軍事理論了。
Ⅱ 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心為上,還有什麼什麼,什麼為上
戰國時有說齊王日:「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
Ⅲ 中國古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例有哪些
孫子強調的是「全勝」,即「必以全策爭於天下」.「安國全軍之道」是孫子所認為的至高無上的戰略原則,善之善者也,外交詳審,軍政修明則可全勝,其下攻城.」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戰略理論,是綜合敵我雙方進行全面比較的手段.第四.故上兵伐謀,故其城可拔.也可以通過暗殺,也適用於當今世界;從實行的目的而言,來等待敵人有可以勝的機會.《九變篇》:「故用兵之法.《形篇》:「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敵.」善於用兵的人,既修明治道又確保法紀.這里的「謀」、「交」即為達成全勝目標的各種手段.《九地篇》,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它給我們的啟示是. 第一.」所以備御外敵的法則,不要把希望放在敵人不會來犯的可能上,而要我們做好准備足以備御才是可靠的;也不要把希望放在敵人不會發動進攻的可能上來,而要我們充分做好防禦,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簡單來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敵我力量對比的話,我軍在數量上要多於敵軍;從實行的手段而言,外交為軍政之眼目,軍政為外交之後盾,一是伐謀,一是伐交.」由此可見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以「威加於敵」作為達到目標的心理戰術,激化對方內部矛盾製造內亂也好,扶植其中一股勢力也好,就是通過謀攻抵消對方的優勢,自己國小民微,無兵可戰.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待之;從實行的范圍而言,既適用於孫子當時的春秋末年的諸侯國與城池,才有可能去「屈人之兵」:「威加於敵,疆越,興晉.」從前善於打仗的人.僅靠語言說服就做到了弱齊,破吳,存魯的結果,何談什麼「屈人之兵」呢,「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心理學上的威懾,使敵人在心理上產生畏懼作為基礎的.從實際的條件而言,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從實際的力量而言,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以非軍事手段的「伐謀」、「伐交」作為達到全勝的有效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不戰」,指的是軍事斗爭的不戰,而在軍事以外的領域里則可達到激戰的程度.其中最為激烈的當屬外交了, 以優勢的實力和充分的迎戰准備作為全勝的物質基礎.《形篇》,坐收漁利的效果,才有可能實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否則,所以才能作出制勝的策略來啊.
不戰而屈人
Ⅳ 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是誰不戰屈人之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 出自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謀攻篇》;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斗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通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Ⅳ 不戰而屈人之兵」,體現了哪種國防手段
國防手段具有多元性,富國強兵,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各國國防的最佳戰略手段和現實軍事戰略的考量。但是這個有個巨大的前提,就是國防力量建設的長足進步和國力的...
Ⅵ 爾雅軍事理論課答案:歷史上有沒有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成功例子
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樂毅破齊後,惠文王命趙奢為將,攻齊的麥丘(今山東商河西北)。此前,趙軍已多次進攻麥丘這個孤城,但由於麥丘糧草充足,守軍中有善於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沒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氣,命令趙奢在一個月內拿下麥丘。
趙奢一到麥丘,就命令進攻。趙括認為,採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難在一個月內攻下麥丘的。從種種跡象來看,麥丘的糧食盡管還沒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趙括希望父親先搞清楚情況,暫停進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一個月的時間太短了,趙奢沒有聽趙括的話,下令攻城。趙軍死了不少人也沒有攻下麥丘。趙括對趙奢說,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對趙軍的進攻很有防禦辦法,使趙軍攻了幾年都無功而返。而此次的趙軍閼與以往的趙軍沒有什麼不同,不比他們更善戰,攻城的手段也並不比他們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趙軍一樣硬攻的話,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樣的慘痛代價。而且城中的人經常在晚上出來偷襲趙軍。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俠組成的游擊隊對趙軍進行騷擾。如果繼續這種情況的話,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趙奢於是詢問抓到的俘虜,向他們了解城中的情況,可是俘虜不說。趙括每天給這些俘虜飯吃,對他們很客氣,還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帶回城中給家裡人吃。於是,俘虜中有人悄悄地告訴趙括,城中的糧食不多,都被齊軍控制。百姓早已斷糧,已經開始吃人了。趙括問齊軍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說還能守幾個月。於是趙奢聽從趙括的建議,停止進攻,把俘虜全部放了回去。俘虜回去後,說這支趙軍很客氣,沒有侮辱他們,還讓他們吃飽,讓他們帶糧食回來。城裡的百姓有的就想出來投降趙奢了。齊將見俘虜給城中帶來了騷動,便將他們都關了起來。士兵和百姓對此都有怨言。趙奢讓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趙軍每天把糧食拋入城中後,就回營休息,也不向城中說什麼。這樣過了幾天,守城的齊軍派代表把這些糧食送回來,對趙奢說趙軍要戰就來攻,不要再拋糧食了。趙奢讓他回城裡等著,但卻並不進攻,只是隔了幾天才繼續向城裡拋糧食。這樣又過了幾天,守城的齊將派代表來閼與趙奢擇日決戰,但趙奢聽從趙括的意見,拒絕與他見面。過了幾天,麥丘的人殺了守城的齊軍將領投降了。趙括的辦法奏效了,趙奢暗暗佩服這個兒子比自己強。惠文王對趙奢能夠在不到一個月就攻下麥丘而且傷亡很少的事跡感到很好奇。趙奢就對他講了這是趙括的辦法,惠文王重賞了趙奢和趙括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Ⅶ 「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都沒有一個成功的例子,屬於軍事上的理想境界對嗎
這是來《孫子兵法·謀攻》里的自一句,多年被奉為名言。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屈」多年被曲解,「屈」這里做「短缺」或「不足」解。也就是說,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包括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接下來,就有可能實現「不戰而勝」的目標,而不能將之單獨提出來理解。例子還是有的,呂蒙「白衣渡江」,虞翻的一封信讓士仁涕淚橫流而出降,之後帶士仁說糜芳,糜芳降,公安、江陵不戰而得。
Ⅷ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這些聽起來是不是很沖突。
戰國時有說齊王日:「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 據演義敘述,諸葛亮率軍南征之初,馬謖奉後主之命,攜酒帛前來勞軍。公務完畢之後,諸葛亮把他留在帳中,請他對這次「征南」「賜教」。馬謖回答道:「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蠻恃其地遠山險,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叛。丞相大軍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師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蠻兵若知內虛,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丞相但服其心是矣。」馬謖的一席話,正好說到諸葛亮的心坎里。諸葛亮感慨說:「幼常 (馬謖字)足知吾肺腑也!」在以後的實踐中,諸葛亮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謀略,對孟獲七擒七縱,創造了攻心為上的千古絕作,終於使孟獲感激涕零,發誓 「子子孫孫」永不再反,為諸葛亮揮師北上,奠定了鞏固的後方。 在這里,盡管馬謖的「攻心為上」是針對開發西南的特殊作戰背景提出的,但與劉備、諸葛亮的一貫政治見解和策略相一致。劉備非常注意收買人心。他在許多場合,把自己裝扮成「愛民惜物」的「忠厚長者」,一位仁德聖明的君主。他剛剛就位新野牧,就造福於民,贏得新野百姓一片謳歌。他一到西川,便「廣施恩惠,以收民心」。他文不及孔明,武不及關、張,而能被曹操稱作和自己並駕齊軀的「天下英雄」,被周瑜、魯肅看成是不好對付的「梟雄」,在你爭我奪的亂世中平步崛起,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馬謖的議論,劉備的所為,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治國、治軍、制勝思想的精華。古人雲:「得人心者王」,《孫子兵法》中有「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注意民心的向背,贏得民心,治國則可長治久安,治軍則可令兵效命,制勝則可實現「兵不頓可利可全」、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目標。「上兵伐謀」,這里的「謀」是多方面的,其中謀得人心,則是伐謀中的精髓。
麻煩採納,謝謝!
Ⅸ 上兵伐謀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下一句我該說什麼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上兵伐謀,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謀略勝敵。上兵伐謀是《孫子兵法》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其進一步在下文中體現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古代軍事理論的重要思想。對後世的戰爭有很大的影響。
【名稱】上兵伐謀
【拼音】shàng bīng fá móu
【解釋】上兵,即兵之上者,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伐,原意為功勞,這里活用作動詞,建功的意思。伐後省略介詞,伐謀就是「伐於謀」,謀就是 謀略。意即憑謀略建功,指使用策略取勝,不需動用武力。整句翻譯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謀略勝敵。上兵伐謀是《 孫子兵法》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其進一步在下文中體現為「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古代軍事理論的重要思想。對後世的戰爭有很大的影響。
出處
【出處】《 孫子兵法· 謀攻篇》原文為: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註解】
①上兵伐謀: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進攻、攻打。謀,謀略。伐謀,以謀略攻敵贏得勝利。此句意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謀略戰勝敵人。
②其次伐交:交,交合,此處指外交。伐交,即進行外交斗爭以爭取主動。當時的外交斗爭,主要表現為運用外交手段瓦解敵國的聯盟,擴大、鞏固自己的盟國,孤立敵人,迫使其屈服。
③修櫓韞:製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車。修,製作、建造。櫓,藤革等材製成的大盾牌。韞,攻城用的四**車,用桃木製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納兵士十餘人。
④具器械:具,准備。意為准備攻城用的各種器械。
⑤距堙:距,通「具」,准備;堙,通「堙」,土山。為攻城做准備而堆積的土山。
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勝,剋制、制服。忿,忿懣、惱怒。蟻附之,指驅使士兵像螞蟻一般爬梯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