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國外武器裝備試驗走向

國外武器裝備試驗走向

發布時間:2021-02-25 21:32:52

⑴ 世界新軍事革命深入發展 武器裝備什麼趨勢明顯

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

⑵ 未來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是

簡單來說越來越貴復
具體來說,首先隨著制戰爭次數減少,地區沖突增加,武器智能化,小型化的高威力武器
其次,武器無人化,大規模採用隱身技術。
近些年來太空技術的發展衛星武器可以大規模裝備
衛星的戰略價值上升後衛星干擾技術,以及高科技電子信息戰。
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慢慢退出舞台,成為核威懾。

⑶ 國外武器發展

未來武器裝備仍將強調全壽命、全系統和全費用管理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仍將突飛猛進地發展;武器裝備的費用仍將是制約裝備發展的主要因素,軍民用市場的需求對R&M&S工程將提出新的挑戰,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機遇,更快、更好和更省的市場需求將促使R&M&S向著綜合化、實用化、信息化、模擬化、智能化、微觀化和軍民兩用化方向發展。
1.綜合化
綜合化是R&M&S發展的主要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技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特別是CAD技術和IPPD的廣泛應用,全面促進了現代武器裝備設計、製造維修和保障過程的綜合化,出現了多學科綜合設計,即充分利用多學科(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協同效應獲得整體性能最優的裝備。在工程設計綜合化的環境下,進一步帶動了R&M&S向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包括R&M&S設計分析綜合化,如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的綜合設計分析,FMEA與潛在通路綜合分析;可靠性試驗綜合化,充分利用研製試驗、增長試驗、環境試驗和鑒定試驗的試驗信息評估產品的可靠性;後勤保障和診斷綜合化,即綜合後勤保障和綜合診斷。通過綜合診斷實現設計、生產和維修的測試綜合化;硬體軟體綜合化,對硬體和軟體可靠性進行綜合分析;R&M&S信息綜合化,建立武器裝備綜合數據系統,使訂購方、使用方、主承製方和轉承製方的各種設計、生產、使用和保障信息(包括R&M&S信息)綜合利用和共享。
2.實用化
美國為了維持一支「老齡化」的裝備 (大部分軍用飛機已服役 20~30年)、其維修{51}用、備件贊用將會顯著增加,例如用於F-16和KC-135飛機發動機基地修理廠的贊用每年分別增加21.7%和28%。作為促使降低裝備使用和保障費用的R&M&S新技術的應用,也會受費川的制約。因此,在武器裝備發展中,一批經濟有效的實用R&M&S技術。如FMECA、FRACAS、FTA、高效環境應力篩選、研製與增長試驗、高加速壽命試驗或可靠性強化試驗、BIT技術、健壯設計技術等,將會得到更J泛的應用和進一步發展,新的實用化的R&M&S技術也將出現。
3.自動化
自動化是R&M&S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隨著CAD和CAE技術日益廣泛應用,以計算機為中心的R&M&S設計與分析自動化將改善武器裝備R&M&S設計和分析的質量,縮短研製周期,提高R&M&S水平;故障檢測與診斷自動化以及維修與後勤保障的自動化將會大大改善裝備的保障能力縮短保障時問,提高新一代武器裝備的戰備完好性,大大降低裝備的使用和保障費用;R&M&S管理和R&M&S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自動化將大大提高裝備的 R&M&S管理效率,提高R&M&S信息收集速度,提高收集精確度,從根本解決R&M&S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處理方面的問題,最終提高裝備的R&M&S水平。
4.信息化
信息化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和武器裝備發展的大趨勢,也是R&M&S技術發展的必然走向。利剛當今快速發展的數字化通信、網路傳輸等信息技術來完善R&M&S管理、改造現用的後勤保障體系,已成為一條必由之路,如美國第四代戰斗機研製中採用的互動式 電子技術手冊、無紙維修車間、綜合維修信息系統以及在軍用裝備後勤補給中採用的快速可視化運輸系統和信息化備件供應系統等。這些技術將會在新一代裝備中得到廣泛應用。
5.模擬化
模擬化是R&M&S技術的深入發展。建模模擬與虛擬視實技術在R&M&S領域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它不僅可用於R&M&S的指標論證、方案權衡 、分析與設計,還可用於R&M&S的試驗驗證與評價,從而大大提高設計與分析的精度、縮短研製周期和降低壽命周期費用。它將成為推動R&M&S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
6.智能化
計算機技術的飛快發展促使人工智慧技術在各種武器裝備的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使各種系統具有在任務、環境等變化產生的復雜狀態下靠系統自身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實現智能化。在R&M&S領域內,各種類型的故障診斷和維修專家系統已用於美國F-15戰斗機、B-1B轟炸機、海軍艦艇、陸軍軍械裝置等在役裝備的故障診斷和維修中,有效地減少故障診斷時間和熟練維修枝術人員的數量;各種R&M&S管理和設計分析的專家系統,用於幫助裝備設計師和可靠性工程師設計更加可靠、易保障而且費用更低的武器裝備;R&M&S設計人員與維修人員培訓專家系統。用於培訓新裝備設計及維修的R&M&S人員,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斷克服該技術存在有限的時態知識和空問知識的表達、執行常識性推理和識別自身能力等的局限性,在武器裝備的容錯與重構智能化、武器裝備R&M&S設計與製造智能化和武器裝備後勤保障智能化將會有更快發展。
7.微觀化
隨著各種新型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的發展與應用,各種微型裝備、微型部件和組件的發展,特別是各種微型電子器件和微機電組件的應用,這些新的需求給R&M&S工程提出新的挑戰。各種新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將會出現,採用傳統的可靠性方法將不可能完全有效地解決新問題。因此,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微觀化的可靠性分析技術即以失效機理為基礎的可靠性預計技術引起了美英各國的重視,開發了相應的計算機輔助分析軟體。近年來,美國山地亞國家實驗室又提出了以失效物理為基礎的可靠性工程方法,稱之為以科學為基礎的可靠性工程方法。這種方法強調在產品進入研製之前必須開展由多學科組成的並行研究與開發,在研究產品工作原理的同時要研究其製造方法、失效機理、失效模式和失效模型,並運用系統工程方法開展產品研製,在將可靠性設計和製造到產品中的同時,也使產品具有故障告警和維修時問預測的能力。
8.軍民兩用化
自上世紀8O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民用產品以及柔性製造技術等的發展和廣泛應用,軍用和民用技術已日益融合在一起,它們之間的界線已不如以前明顯。美國困防部和商業部每年公布的關鍵技術清單有80%以上的項目是重復的。因此,發展軍民兩用技術,實現軍民兩用化是當前世界國防工業的重要發展戰略,是當前世界性潮流。R&M&S工程是實現軍民兩用的重要領域,美國國防部和民用航空公司、民用飛機製造公司以及各種企業及研究機構、學術組織正在聯合開發軍民兩用的R&M&S分析設計技術、可靠性試驗技術、飛機延 壽技術、維修和保障技術、故障檢測和隔離技術等。

⑷ 未來全球主戰武器發展方向

裝備模塊化,打擊能力全天候,打擊范圍全方位(海 陸 空 天立體化),信息技術和機動性能的大大提高還有無人利器使戰爭越來越高科技…比方美國研發激光武器以及下一代航母採用磁動力…謝謝採納!

⑸ 國外政府如何充當軍品的精明買主_4722 詳細

1.設立集中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武器裝備采辦實行全壽命管理 政府部門是否精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政府有沒有一個強有力而精明的領導班子,以及這個班子是否能對武器裝備的整個發展過程實行「從生到死」的全壽命管理。目前,美、英、法、德等國均對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采辦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設立裝備采辦統管機構。50 年代,美國武器裝備采辦由三軍分別管理,造成大量重復浪費。1958 年,美國國防部成立國防研究與工程署,統一管理全軍的研究、發展、試驗與鑒定工作。1977 年,美國國防部設立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辦公室,既領導國防研究與工程署的國防科研工作,又負責全軍重要武器系統的采購與裝備工作,成為美國武器裝備采辦的統管機構。此後,美國武器裝備采辦體制幾經調整,不斷加強國防部對武器裝備采辦的統一管理。目前,美國武器裝備采辦由國防部負責采辦與技術的副部長辦公室統一領導,全面負責國防科技預研和武器裝備研製、生產、采購、試驗、鑒定、後勤管理和裝備維修等工作。英國國防部1971 年成立裝備采購部,對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采購實行統一管理。法國國防部從1961 年起,成立武器裝備總署,統一管理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采購。1971 年,德國國防部調整裝備采辦管理體制,合並原國防技術司和國防經濟司,成立總裝備部,全面負責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采辦管理。 俄羅斯國防工業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也在不斷調整變化,逐步走向統一集中。 1992 年,俄政府撤銷前蘇聯長會議所屬的9 個軍工生產部,成立俄羅斯國防工業跨部門委員會統管國防科技工業。1996 年,俄政府將國防工業委員會改為國防工業部。1997 年3 月,俄政府調整國防工業管理體制,撤銷國防工業部,該部的部分職能由俄聯邦經濟部和聯邦國家郵電和信息委員會管理,國防科研和裝備采購管理逐步向國防部集中。 成立武器裝備采辦統一管理機構,旨在解決三軍分散管理,各自為政和重復浪費問題,實現武器系統和軍事技術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近而實現武器裝備采辦的全壽命管理。國外武器裝備采辦統管機構基本實現對武器裝備從生到死的所有過程,即國防科技預研項目的產生、預研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武器裝備型號研製生產的組織、武器裝備采購合同的簽訂、合同的監督管理、裝備采辦計劃和經費的制定和組織落實、武器裝備的試驗鑒定、武器裝備的維護維修,以及裝備和技術的出口等,實行全壽命管理。美國國防部制定的「規劃、計劃、預算系統」是武器裝備規劃計劃和經費預算比較典型的全壽命管理制度,英、法、德等國也對武器裝備采辦的規劃計劃和經費預算實行類似的全壽命管理辦法。 2.加強軍品合同管理,重視成本審計監督 合同管理的好壞,是衡量政府買主是否精明的重要標准。為加強軍品合同管理,切實扮演精明買主的角色,主要國家採取了各種措施,積累了一些經驗,主要有:建立集中統一的合同管理和合同審計機構;明確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合同計劃;熟悉合同類型和定價方式,知己知彼;善於應用競爭策略;改善買賣雙方關系,調動承包商積極性等。美國10 萬國防采辦人員中,約3 萬人從事合同管理,職能包括合同談判、簽訂、管理與監督等。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國防合同管理和審計機構,主要有國防合同管理司令部、國防合同審計局、國防財務與會計局、武裝部隊合同訴訟事務委員會等。國防部采辦工作每年約涉及 1500 萬項合同事務,每個工作日平均辦理合同事務5 6 萬項,開支超過7 億。合同管理對保障美軍順利實施科研生產計劃和充當「精明買主」,發揮了直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英國和法國國防部也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軍品合同管理體系,英國國防部裝備采購部的國防合同局是軍品合同的統一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合同的談判、簽訂和監督。該局約有3000 人,約占裝備采購部從業人員的10%。若將該部其它武器系統采購局從事合同管理的人員統計在內,則英國軍品合同從業人員遠不止這些。法國國防部武器裝備總署通過組織工作班子全面組織武器裝備采辦的合同管理,每個項目先由專業局的合同辦公室起草招標書或合同文本草案,經該局法律事務處進行合理性審查後,徵求計劃、采購方法和質量局、合作和工業事務局的意見後,由專業局與承包商簽定合同。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由該項目的計劃主任工作班子同計劃、采購方法和質量局一起,進行成本控制和質量監督檢查。 國外對武器裝備的整個采辦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實行分階段管理,把性能、進度、費用等目標分解到各個關鍵環節上加以控制,有利於降低風險,對未達到預定指標或偏差太大的項目及時停止撥款,以保證能優質、高效、經濟地完成任務。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軍事戰略的調整,主要國家摒棄過去只追求武器性能,不計成本的采辦方針,開始尋求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徑。美國強調把費用指標作為武器發展的一項獨立考慮因素,與費用、性能進行權衡,以尋求效費比高的最佳方案。法國最近建立新的成本評估機制,在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就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目標,並建立「成本資料庫」,強化成本監督。 3.制訂嚴密的法律法規,確保軍品采辦有法可依 美、英、法等國是市場經濟比較發達、法制建設比較完善的國家,十分重視國防科研生產和軍品采辦立法,制訂了嚴密的法律法規,確保軍品采辦的順利實施。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防采辦,已成為這些國家的共識。美國已建立起比較完善、層次分明和相互配套的國防采辦法規體系,國防科研生產和武器采辦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據統計,美國有關國防部采辦的法律條款有近 900 項,其規定幾乎覆蓋國防采辦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立法有:《國防生產法》、《武裝部隊采購法》、《國防工業儲備法》、《國防合同法》、《合同競爭法》、《反托拉斯法》、《誠實談判法》、《購買美國貨法》、《聯邦采辦條例》、《國防部補充條例》及三軍補充條例等,確保國防科研生產合同競爭有序,防止欺詐行為。法國和英國也頒布了類似的國防采辦法律法規。 4.保持適度規模和高水平的軍內科研機構,保持技術優勢,提供技術支援 為保持軍事技術優勢和確保以經濟有效的方式研製武器裝備,美、英、法、俄等主要國家建立了一支規模適度、技術實力較強的國防科研機構。它們從防止技術突襲、減少技術風險,以及武器系統方案論證、技術規范編寫、承包單位選擇、合同監督、技術指導、設計審查、試驗與鑒定等方面,幫助政府軍品采辦部門更好地發揮了「精明買主」的作用。美國在80 年代曾就軍內是否有必要保持一支獨立科研隊伍問題作過客觀研究和論證,其結論是肯定的,即:為了保持軍事技術優勢和保證武器采辦工作順利進行,軍方必須擁有一批規模適度、技術實力雄厚的科研機構。90 年代初,美國三軍擁有70 多個科研機構,目前已調整合並為40 多個,重點從事國防科研的基礎研究、探索性發展、先期發展、系統方案論證和演示驗證工作。英國和法國也保持一批重點國防科研機構,重點承擔國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英國國防部裝備采購部於90 年代初建立國防研究局,並於1995 年在該局基礎上成立「國防研究與鑒定總局」,加強國防科研的集中統一領導。目前該局直接領導著國防部4 家最大的國防研究院,還有許多科研、試驗、鑒定機構。法國國防部武器裝備總署也保持了一支相當規模的國防科研機構。 5.保持強有力的試驗與鑒定設施,減少技術風險,確保裝備質量 加強樣機或新武器裝備的試驗與鑒定,是美、英、法等主要國家軍品采辦的一個重要原則。通過開展試驗與鑒定,為各階段項目審定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可大大降低技術風險和采辦費用,避免因重大技術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為此,這些國家建立起龐大和技術先進的軍品試驗與鑒定機構,並設立統一管理體制。美國十分注重軍品的演示驗證,堅持「先試後買」方針,建立起以國防部研製試驗與鑒定局和作戰試驗鑒定局為主,三軍試驗與鑒定機構為輔的試驗與鑒定管理體系,並設立配套完善的靶場及試驗設施,組織面向承包商的技術性試驗與鑒定和面向部隊用戶的使用性試驗與鑒定。美軍還成立了包括國防部和軍種有關代表組成的重點靶場與設施委員會,以加強對重點靶場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試驗與鑒定效益。英國國防部設立了龐大的試驗與鑒定設施,並在國防部裝備采購部設立國防試驗與鑒定局,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德國國防部國防技術與采辦總署設立了7 個國防技術服務站,統一組織實施武器裝備的試驗工作。 6.重視軍品采辦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采辦人員素質的高低,是政府能否充當精明買主的關鍵,直接影響著軍品采辦工作的質量。國外政府把提高采辦人員素質,實行專業化管理,視為提高采辦工作質量和節省經費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美國從事國防采辦的人員有10 萬,其中文職人員約佔86%,軍職人員約占 14%,業務范圍包括項目管理、合同簽訂、工業資產管理、系統規劃、研究與發展、試驗與鑒定、質量保證、成本估算、財務管理與審計等。美國著名國防采辦專家、現任國防部采辦與技術副部長雅克·甘斯勒認為:「提高采辦人員素質,顯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素質高、富有經驗的采辦管理人員,一切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為提高采辦人員素質,美國1990 年頒布了《加強國防采辦隊伍建設法》,要求國防部建立一支經過專門教育培訓和富有經驗的采辦隊伍。為此,美國國防部成立國防采辦大學,專門培訓高級采辦人員,規定只有培訓合格人員才能擔任采辦職務或晉升高一級職務,並在國防部長辦公廳和陸海空三軍部設立采辦職業管理主任,負責采辦人員的培訓、任職和晉升管理。法國國防部武器裝備總署為提高采辦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委託裝備高級管理學院和軍備高等研究院對本部門人員進行在職培訓。英國國防部裝備采購部的采購人員也必須接受本部門教學科研機構的專業培訓,具備一定業務素質方可從事有關工作。 7.謀求建立與工業界的新型夥伴關系,簡化采辦程序,實行公開競爭 近幾年,美、英、法等國不斷改革國防采辦政策和做法,加強與工業界的聯系,建立與工業界的新型夥伴關系,減少政府行政干預,把它作為降低武器采辦費用和提高采辦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主要包括:(1)簡化采辦程序,減少採辦的強制規定,增加靈活性,以鼓勵創新;(2)限制使用軍用標准,盡可能採用民用規范和使用民品;(3)建立與工業界的協商對話機制,定期向工業界通報國防采辦計劃和軍方需求,使工業界最大限度地參與軍品項目;(4)廣泛採用軍品競爭招標,等等。英國國防部推行的「要點采辦法」和「靈活采辦戰略」、美國國防部實施的「一體化產品小組」管理方式等,都集中體現了這些原則。美國越來越強調在國防采辦中採用競爭策略,要求軍品生產進行「公開和充分的競爭」,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競爭中強調總體最佳效益,不應只追求「最低報價」,以防廠商鑽空子。英國、法國最近軍品采辦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進一步擴大軍品承包商採用競爭性的投標方式。法國頒布的武器裝備新采辦政策提出,轉包商和買主將不再由政府確定,采辦中盡可能採用民用規格和標准,要求軍品承包商按照民用區域的標准來提高生產率,今後單個合同將包括研製、試生產和初期生產工作,使承包商能以最合理方式配置力量和降低成本,同時經常開展成本—效益分析,排除過於昂貴的作戰需求和性能指標。

⑹ 戰場成為武器最好的試驗場,有哪些武器裝備靠戰爭一炮而紅

靠戰爭一炮而紅的武器裝備有S-400防空導彈、T-90主戰坦克、愛國者防空導彈和陣風戰機等,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在戰爭中表現非常的優秀的,所以在戰爭後都非常受各國的喜愛。

愛國者防空導彈也是如此,它在海灣戰爭中,成功的攔截了飛毛腿導彈,此戰過後,名氣遠洋。還有陣風戰機,開始時是在尋找買家,可是在利比亞戰爭空襲中,成功的斬獲印度空軍,大出風頭,它也因此出名而被各國紛紛購買。

⑺ 國外最想買的中國武器裝備是哪些

1、AG-600水上飛機

反艦導彈是中國出口武器口碑最好的武器,出口國家非常多,而且使用效果很棒。包括技術和生產線中國都能夠實現出口,中東某國就曾經用一枚鷹擊1號擊沉了美軍的舉行郵輪。

⑻ 標志著中國空軍地空導彈兵的武器裝備由仿製走向了自行研製的道路是在哪年

1964年12月,中國根據蘇聯C-75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仿製成功第一批國產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命名為「紅版旗-1號」。隨後,權在「紅旗-1號」基礎上,採用多項技術改進措施,於1967年6月研製成功中國最早自行研製的「紅旗-2號」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標志著中國空軍地空導彈兵的武器裝備由仿製走向了自行研製的道路。

⑼ 當今世界軍事發展主要趨勢是什麼

軍事發展的趨勢大體就是武器高科技化,戰爭信息化局部化,軍事戰術小型化靈活化,注重單兵能力。部隊建設技術化。
1、軍事技術: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國家,屬於機械化軍事范疇的工程革命始於二戰期間。它的作用是, 通過不斷採用新的工程工藝技術,使飛機、艦艇和地面戰斗車輛等作戰平台的性 能指標不斷提高。屬於信息化軍事范疇的信息革命則始於70年代,分為軍事感測 革命和軍事通信革命兩個階段。軍事感測革命的主要表現是:出現了計算機控制 的探測器材,以及單個作戰平台和武器系統的計算機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極 大提高;單個作戰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據測算,裝有新型感測器的作戰平台 ,其探測距離相當於過去的5倍,探測范圍和探測到的信息量是過去的25倍。軍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出現了可以處理大量數 據信息的指揮、控制、通信、情報與計算機系統(即 C 4 I系統)。目前,感測器 材可搜集超視距信息,衛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這些信息只供給單個作 戰平台使用,目標識別和快速攻擊問題就無法解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依賴於 「數字化的實時通信」,確保各種兵力兵器和作戰系統之間在目標探測、情報、 跟蹤、火控,指揮、攻擊、毀傷評估等方面的信息暢通,從而實現「整體力量綜 合」。

軍事技術革命的發展在世界各國是不平衡的。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完成了軍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軍事感測革命,正在全力推行軍事通信革命。而廣大發展中 國家則仍處於軍事工程革命階段,或剛剛開始軍事感測革命。

2、武器裝備:由機械平台向信息平台過渡

當前,世界各國武器裝備發展的大趨勢是,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裝備正在逐步 向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裝備過渡。這一過渡將持續很長時間,各國過渡的速度也會 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裝備信息化建設起步早,進展快,其武器系統的主 體已經實現信息化。例如,美陸軍的信息化裝備已佔其裝備總量的50%以上,美海 、空軍的信息化裝備已達70%。雖然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武器裝備 仍然是半機械化、機械化裝備,但是它們也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始走上了裝備信息 化的發展道路。

信息化裝備是指,信息技術含量高,信息技術對軍事裝備性能的提高及對其 使用、操縱、指揮起主導作用,具有信息探測、傳輸、處理、控制、制導、對抗 等功能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裝備。主要有信息化彈葯,信息化作戰平台,軍用智能 機器人系統,單兵數字化裝備,以及 C 4 I系統。武器裝備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使預警探測、情報偵察、精確制導、火力打擊、指揮控制、 通信聯絡、戰場管理等領域的信息採集、融合、處理、傳輸、顯示實現聯網化、 自動化和實時化。武器裝備信息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作戰保障裝備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並成為作戰系統的「眼睛、神經和大腦」;將產生軟、硬殺傷概 念,出現軟、硬殺傷兵器;在各類兵器中,電子信息系統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軍事組織體制:向「便於信息快速流動與使用」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在一場全面軍事革命中,最先發生變革的是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 ,最後完成變革的是軍事組織體制。軍事組織體制變革滯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改革軍事組織體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的問題多,各種矛盾 集中。這次軍事組織體制變革的實質,是使信息化武器裝備和創新性作戰理論所 蘊含的作戰潛力實現「物化」,而「物化」的最終成果是信息化軍事形態的組織 體制。

改革工業時代機械化軍事形態,其大方向就是使軍隊體制編制「適於信息的 快速流動和使用」。一是變縱長形「樹」狀領導指揮體制為扁平形「網」狀領導 指揮體制。適用於機械化戰爭要求的領導指揮體制已經暴露出信息流程長、信息 流動速度慢、抗毀能力差等弊端。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應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橫 向聯通、縱橫一體的「網」狀領導指揮體制。二是進行陸軍結構改革。近十多年 來發生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陸軍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變陸軍結構就成了 各國面臨的重大軍事問題。小型化、輕型化、多能化,是軍事強國陸軍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組建信息戰部(分)隊。為了實施和打贏信息戰,一些國家開始組建 信息戰攻防部(分)隊,如建立專門負責實施進攻信息戰的航空隊,「黑客部隊 」與「反黑客部隊」,各種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和計算機網路防護分隊。

4、戰爭形態: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型

機械化戰爭逐漸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不會一蹴而就,要經過一個戰爭形態 從量變到質變、從部分質變到整體質變的漫長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機械化 戰爭的成分會越來越小,信息化戰爭的成分越來越大。這種兩者兼而有之的戰爭 形態,我們稱之為高技術戰爭。高技術戰爭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時期產 生的,既有機械化戰爭的性質又有信息化戰爭的特點,是一種混合型或過渡性戰 爭形態。

一般認為,高技術戰爭始於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那麼,高技術戰爭的終點 在哪兒?它何時才能過渡到信息化戰爭?對此要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必須明確 打信息化戰爭應具備的最基本、最主要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出現信息化軍隊,有 信息化軍隊,才有資格打信息化戰爭。目前,軍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 ,美國計劃到21世紀中葉建成信息化軍隊。屆時,高技術戰爭將轉化為信息化戰 爭。信息化戰爭是由信息化軍隊在陸、海、空、天、信息、認知、心理等七維戰 略空間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進行的,它有六個基本點:一是時代性。在信息時代, 有多種形態的戰爭,但信息化戰爭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戰爭形態。二是交戰雙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軍隊,機械化軍隊或半信息化軍隊打不了信息化戰爭。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各作戰單元網路化、一體化。四是要在七維戰 略空間進行,特別是在航天空間、信息空間、認知空間和心理空間進行的戰爭要 占相當比例。五是在物質、能量、信息等構成作戰力量的諸要素中,信息起主導 作用,信息能嚴格調制在戰爭中表現為火力和機動力的物質和能量。六是戰爭中 的必要破壞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帶破壞將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這六 條標准判斷,迄今為止發生的所有戰爭都還夠不上信息化戰爭.

二、軍事交流與國防現代化建設

自從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以來,中國即積極地進行高科技戰爭的國防現代化建軍備戰,軍事外交被要求要為國防現代化服務。中國認為軍事外交是了解世界軍事全貌,達到知彼的重要的公開合法的管道。通過軍事外交活動,可以了解世界各國,特別是軍事大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主要軍事大國的軍事實力、軍事制度、軍事戰略、軍事思想、作戰原則、軍事經濟、軍事訓練、軍事教育、軍事科技、軍工生產、軍品貿易、軍事動態、等重大軍事情況,有共同利益的可以進行合作,有沖突的應引以為惕,有安全威脅的應研究對策加以防範。而除了作為中共了解世界的橋梁外,同樣地也作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整體而言,軍事交流對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有下列幾項戰略意涵:

(一)軍事外交的任務是,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質量建設的成就。(二)軍事外交的職能是,為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的條件。(三)軍事外交的內容是,為武器裝備的聯合研製、開發、生產、銷售搭橋牽線與鋪路。

閱讀全文

與國外武器裝備試驗走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