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改革包括什麼

軍事改革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5 20:51:10

1.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這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推進領導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軍委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版,完善軍兵種領導管權理體制;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優化軍隊規模結構,落實裁減軍隊員額30萬;改革部隊編成,推動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構建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重點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和後勤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優化武裝警察部隊力量結構和指揮管理體制等。同時,構建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
http://www.yjbys.com/news/405328.html

2. 軍事變革的基本要點是什麼

軍事變革的基本要點,首先信息優勢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創新的軍事理論是新軍事變革的靈魂,智能化的武器系統是新軍事變革的支點,變革的體制編制是新軍事變革的重點。

3. 古斯塔夫的軍事改革有哪些

談到西方軍事家,一般會說出亞歷山大、愷撒、拿破崙的名字,然而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卻知之者甚少。其實他是一個可與他們齊名的大軍事家。可能由於他是瑞典人的緣故,按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觀點,作為一個世界偉人,一般要生活在大國,而古斯塔夫二世不具備大國的背景,因此知名度相對不高。

17世紀初,德意志仍處於諸侯割據狀態,各邦諸侯因信仰不同和利益的矛盾分別組成新教聯盟和天主教聯盟。為了與對方抗衡,雙方均尋求外國勢力支持,這樣地處歐洲中心、具有重要戰略位置但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成為列強角逐的戰場,並形成兩大對立集團:哈布斯堡集團由奧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聯盟組成,得到羅馬教皇和波蘭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團由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德意志新教聯盟組成,得到英國、俄國的支持。一觸即發的三十年戰爭,為軍事天才古斯塔夫登上歷史舞台准備了條件。

古斯塔夫是瑞典國王查理九世的長子,1594年12月19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他祖父是偉大的古斯塔夫一世,也是瑞典瓦薩王朝的創立者,他喜歡中等階級而反對貴族,他把新教引入了瑞典。古斯塔夫二世的軍事生涯在兒童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他生活在軍營中,而且對軍事無比地熱愛。他與亞歷山大在許多方面極為相似,是一個優良的騎手和體育家,具有卓越的幻想力,精力旺盛,愛好冒險,在戰斗中總是身先士卒。作家道奇在他的《古斯塔夫傳》中說:「除了亞歷山大大帝以外,很少有其他的名將會像古斯塔夫這樣對於會戰具有熱愛。」從17歲起,他就具有了戰爭經驗。

他是古今最善學習的名將之一。他通曉多國語言,除了母語外,他還懂得拉丁、希臘、日耳曼、荷蘭,義大利、波蘭和俄羅斯語。他對戰爭史不斷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使他也是一個歷史學家。

就軍事才能而言,古斯塔夫算是古今以來少數名將中的傑出者。拿破崙曾經說過:「古斯塔夫是可與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等人相提並論。」他的偉大是在於創新和勇氣,「對他而言,在戰爭中為什麼能有如此驚人的成就,其原因就是由於一般人都會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他對於戰爭藝術的最大貢獻是把戰術、組織和兵器完善地結合起來。」尤其是他對機動戰術的運用和對炮兵的重視,在那個時代,無人可與他比肩。在他的部隊中每個團都有自己的炮兵,這是軍事史上的一大創舉,也正是從他開始炮兵在戰場表現出決定性的作用。

他也是一個有魄力的統帥。他一向以身作則,凡是他自己不做的事情,決不讓人家去冒險。對於部下真能推心置腹,知道專靠嚴刑峻罰是不足贏得信心和忠誠的。雖然他對於小事是很含蓄的,但對於大事也會感動。雖然很容易激怒,但卻不念舊惡。他自己說:「我對於人民的過錯,可以寬恕;他們對於我的疾言厲色,也應該不介意。」他對於朋友忠實,對於敵人慈悲。他是一個具有高尚信仰的人,在軍營生活中嚴禁酗酒、賭博和說下流的言語。他也不準軍隊中有放浪的婦女,他堅持所有的隨營婦女都必須與士兵具有婚姻的關系。

1611年,17歲的古斯塔夫二世承繼了瑞典王位。當時,他在宗教上是一個堅定的新教徒,在國家利益上,則把統治波羅的海地區作為主要目標。他即位後,對內採取措施穩定局勢,推行政治、經濟改革;對外繼續謀求波羅的海霸權。這一年間瑞典開始與丹麥交惡,他第一次嗅到了戰爭的味道,便認為戰爭是最有意思的智慧游戲。

可惜的是,瑞典在1611年—1613年對丹麥的戰爭中失利,不得不割讓西部惟一港口城市埃爾夫斯堡。而年輕的古斯塔夫從失敗中學到了制勝的法寶。1614年,他率軍進攻俄國,佔領芬蘭灣沿岸地區,切斷俄國波羅的海出海口。

戰後,他以年輕人少有的決心和意志,積極推行軍事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組建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壓縮部隊編制,把步兵團從2000—3060人減至1300—1400人;改進武器裝備,部隊裝備先進的輕型鐵炮和火槍,並建立團屬炮兵;改組每一個兵種,並實行新的戰術;改行新的軍需供給制……他的軍事改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創立了一個近代戰爭的新紀元。改革成果很快在戰爭中得到檢查。1619年,他從丹麥收回埃爾夫斯堡。1621年—1629年的對波蘭進行戰爭,瑞典奪取利夫蘭省和普魯士大部分港口。

4. 24、新軍事變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

新軍事變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1、信息優勢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以信息技術內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容廣泛使用,使信息化的武器裝備形成體系)

2、創新的軍事理論是新軍事變革的靈魂(軍事理論的重大突破)

3、智能化的武器系統是新軍事變革的支點(指揮控制領域的鼎新)

4、變革的體制編制是新軍事變革的重點(軍隊結構的空前變革)

(4)軍事改革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新軍事變革帶來的影響:

一是新軍事變革極大地沖擊了傳統戰爭理念,改變了現代戰爭面貌,促使各國重新審視安全環境和戰略策略,依據客觀環境和主觀需求積極主動地進行戰略調整。

二是新軍事變革有可能加劇戰略力量對比的失衡,使各國已經存在的差距不僅不容易縮小,反而有可能擴大。

三是新軍事變革不僅使軍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明顯上升,而且會刺激新干涉主義進一步抬頭,給世界和平與地區安全帶來新的威脅。

四是發展中國家戰略選擇的難度進一步增大。新軍事變革對發展中國家的國防建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5.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一、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

這輪改革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

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

二、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

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根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更加精幹高效。

三、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全部實行派駐審計;組建新的軍委政法委,調整軍事司法體制,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5)軍事改革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軍隊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總體目標。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以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為重點,協調推進規模結構、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

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按照總體目標要求,2015年,重點組織實施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2016年,組織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院校、武警部隊改革,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二)領導管理體制。著眼加強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機關的戰略謀劃、戰略指揮、戰略管理職能,優化軍委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軍種和新型作戰力量領導管理體制,形成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體系。

從職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職能、整合相近職能、加強監督職能、充實協調職能的思路,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軍委機關下放代行的軍種建設職能,剝離具體管理職能,調整歸並同類相近職能,減少領導層級,精簡編制員額和直屬單位,使指揮、建設、管理、監督四條鏈路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合理。

健全軍種領導管理體制,優化軍種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發揮軍種在建設管理和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調整改革後勤保障領導管理體制,以現行聯勤保障體制為基礎,調整優化保障力量配置和領導指揮關系,構建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統分結合、通專兩線的後勤保障體制。

改革裝備發展領導管理體制,構建由軍委裝備部門集中統管、軍種具體建管、戰區聯合運用的體制架構,裝備發展建設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體制,裝備管理保障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部隊保障部門體制。加強國防動員系統的統一領導。

(三)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要求,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劃設戰區。

按照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要求,調整規范軍委聯指、各軍種、戰區聯指和戰區軍種的作戰指揮職能。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完善聯合訓練體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軍視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6. 新軍事變革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所謂新軍事變革,也叫軍事信息化變革,它的實質是工業時代以來建立起來的現行內的機械容化軍事體系,向未來信息化軍事體系的整體轉型,即機械化基礎上的信息化。變革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革新」、一個「轉變」。四個「革新」也就是:革新軍事技術,推進武器裝備的信息化;革新體制編制,重新編組軍隊的結構;革新作戰方法,以發揮信息化裝備的優勢;革新軍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謀劃作戰與軍隊建設。一個「轉變」,就是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革新,推動戰爭形態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方向演變。

7. 明朝時軍事上的改革是什麼

革元朝來軍事制度創立了自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衛軍實行屯田制度。按規定,邊地軍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按份徵糧。洪武至永樂年間,全國軍屯約有八九十萬頃。除大量軍屯外,還實行商屯作為補助手段,即按「開中法」,由商人在邊地募人墾荒繳糧,以補充軍糧。

8. 新軍事變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 武器裝備智能化:其重要標志是各類精確制導武器(PGM,Precision Guided Munition)逐步成為戰場的主角。

  2. 編制體制精幹化:提高質量、減少數量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軍隊建設的普遍趨勢。

  3. 指揮控制自動化:自20世紀60至70年代起,為使指揮控制實時高效,世界主要國家軍隊紛紛著手開發C3I系統(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把情報系統獲得的信息通過通信這條生命線用於指揮部隊和控制武器裝備。

  4. 作戰空間多維化:隨著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內的廣泛運用,作戰領域正逐步由傳統的陸、海、空三維空間向陸、海、空、天、電(磁)五維空間擴展。

  5. 作戰樣式網路化:網路化的聯合作戰將是信息時代的主要作戰樣式,美軍稱之為「網路中心戰」。俄羅斯軍方的主流觀點認為,未來戰爭將具有立體化、空地結合、海陸空合成同步作戰和精確打擊的性質。

9. 什麼是新軍事變革

所謂新軍事變革,也叫軍事信息化變革,它的實質是工業時代以來建立起來的現行的專機械化軍事體系,屬向未來信息化軍事體系的整體轉型,即機械化基礎上的信息化。變革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革新」、一個「轉變」。四個「革新」也就是:革新軍事技術,推進武器裝備的信息化;革新體制編制,重新編組軍隊的結構;革新作戰方法,以發揮信息化裝備的優勢;革新軍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謀劃作戰與軍隊建設。一個「轉變」,就是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革新,推動戰爭形態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方向演變。

10. 現在軍事改革有什麼特點

1、軍事技術: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國家,屬於機械化軍事范疇的工程革命始於二戰期間.它的作用是, 通過不斷採用新的工程工藝技術,使飛機、艦艇和地面戰斗車輛等作戰平台的性 能指標不斷提高.屬於信息化軍事范疇的信息革命則始於70年代,分為軍事感測 革命和軍事通信革命兩個階段.軍事感測革命的主要表現是:出現了計算機控制 的探測器材,以及單個作戰平台和武器系統的計算機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極 大提高;單個作戰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據測算,裝有新型感測器的作戰平台 ,其探測距離相當於過去的5倍,探測范圍和探測到的信息量是過去的25倍.軍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出現了可以處理大量數 據信息的指揮、控制、通信、情報與計算機系統(即 C 4 I系統).目前,感測器 材可搜集超視距信息,衛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這些信息只供給單個作 戰平台使用,目標識別和快速攻擊問題就無法解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依賴於 「數字化的實時通信」,確保各種兵力兵器和作戰系統之間在目標探測、情報、 跟蹤、火控,指揮、攻擊、毀傷評估等方面的信息暢通,從而實現「整體力量綜 合」.
軍事技術革命的發展在世界各國是不平衡的.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完成了軍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軍事感測革命,正在全力推行軍事通信革命.而廣大發展中 國家則仍處於軍事工程革命階段,或剛剛開始軍事感測革命.
2、武器裝備:由機械平台向信息平台過渡
當前,世界各國武器裝備發展的大趨勢是,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裝備正在逐步 向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裝備過渡.這一過渡將持續很長時間,各國過渡的速度也會 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裝備信息化建設起步早,進展快,其武器系統的主 體已經實現信息化.例如,美陸軍的信息化裝備已佔其裝備總量的50%以上,美海 、空軍的信息化裝備已達70%.雖然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武器裝備 仍然是半機械化、機械化裝備,但是它們也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始走上了裝備信息 化的發展道路.
信息化裝備是指,信息技術含量高,信息技術對軍事裝備性能的提高及對其 使用、操縱、指揮起主導作用,具有信息探測、傳輸、處理、控制、制導、對抗 等功能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裝備.主要有信息化彈葯,信息化作戰平台,軍用智能 機器人系統,單兵數字化裝備,以及 C 4 I系統.武器裝備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使預警探測、情報偵察、精確制導、火力打擊、指揮控制、 通信聯絡、戰場管理等領域的信息採集、融合、處理、傳輸、顯示實現聯網化、 自動化和實時化.武器裝備信息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作戰保障裝備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並成為作戰系統的「眼睛、神經和大腦」;將產生軟、硬殺傷概 念,出現軟、硬殺傷兵器;在各類兵器中,電子信息系統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軍事組織體制:向「便於信息快速流動與使用」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在一場全面軍事革命中,最先發生變革的是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 ,最後完成變革的是軍事組織體制.軍事組織體制變革滯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改革軍事組織體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的問題多,各種矛盾 集中.這次軍事組織體制變革的實質,是使信息化武器裝備和創新性作戰理論所 蘊含的作戰潛力實現「物化」,而「物化」的最終成果是信息化軍事形態的組織 體制.
改革工業時代機械化軍事形態,其大方向就是使軍隊體制編制「適於信息的 快速流動和使用」.一是變縱長形「樹」狀領導指揮體制為扁平形「網」狀領導 指揮體制.適用於機械化戰爭要求的領導指揮體制已經暴露出信息流程長、信息 流動速度慢、抗毀能力差等弊端.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應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橫 向聯通、縱橫一體的「網」狀領導指揮體制.二是進行陸軍結構改革.近十多年 來發生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陸軍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變陸軍結構就成了 各國面臨的重大軍事問題.小型化、輕型化、多能化,是軍事強國陸軍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組建信息戰部(分)隊.為了實施和打贏信息戰,一些國家開始組建 信息戰攻防部(分)隊,如建立專門負責實施進攻信息戰的航空隊,「黑客部隊 」與「反黑客部隊」,各種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和計算機網路防護分隊.
4、戰爭形態: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型
機械化戰爭逐漸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不會一蹴而就,要經過一個戰爭形態 從量變到質變、從部分質變到整體質變的漫長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機械化 戰爭的成分會越來越小,信息化戰爭的成分越來越大.這種兩者兼而有之的戰爭 形態,我們稱之為高技術戰爭.高技術戰爭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時期產 生的,既有機械化戰爭的性質又有信息化戰爭的特點,是一種混合型或過渡性戰 爭形態.
一般認為,高技術戰爭始於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那麼,高技術戰爭的終點 在哪兒?它何時才能過渡到信息化戰爭?對此要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必須明確 打信息化戰爭應具備的最基本、最主要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出現信息化軍隊,有 信息化軍隊,才有資格打信息化戰爭.目前,軍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 ,美國計劃到21世紀中葉建成信息化軍隊.屆時,高技術戰爭將轉化為信息化戰 爭.信息化戰爭是由信息化軍隊在陸、海、空、天、信息、認知、心理等七維戰 略空間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進行的,它有六個基本點:一是時代性.在信息時代, 有多種形態的戰爭,但信息化戰爭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戰爭形態.二是交戰雙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軍隊,機械化軍隊或半信息化軍隊打不了信息化戰爭.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各作戰單元網路化、一體化.四是要在七維戰 略空間進行,特別是在航天空間、信息空間、認知空間和心理空間進行的戰爭要 占相當比例.五是在物質、能量、信息等構成作戰力量的諸要素中,信息起主導 作用,信息能嚴格調制在戰爭中表現為火力和機動力的物質和能量.六是戰爭中 的必要破壞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帶破壞將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這六 條標准判斷,迄今為止發生的所有戰爭都還夠不上信息化戰爭.
一、軍事交流與中國的世界戰略
中國對外軍事交流是配合其外交戰略布局而推動,是和他的世界戰略息息相關,從中國的地緣戰略來看,分為全球面和亞歐大陸面及周邊地區面.中國是以可產生重要影響的大國且有號召第三世界的力量為目標,在歐亞大陸,是以有廣泛影響力的主要國,且是促進地區穩定的力量為目標,在周邊地區,中國是以聯結周邊國家的紐帶為目標.
從全局考量,中國的地緣環境主要的制約因素是美國、俄羅斯、日本及印度四個全球行或地區性大國,以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東南亞和中亞地區.因此,在軍事交流方面也是以這些國家地區為重點.事實上,中國是較有籌碼從事軍事交流,首先,他運用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可以用維持和平部隊的派遣,對第三世界國家進行軍事接觸,減少中國本身的資源用在這些國家.其次,利用他的軍事現代化成果對周邊國家產生的影響,使得周邊國家主動要求和中國展開軍事交流,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第三,中國擁有核子武器與技術,也有製造各類短中長程飛彈的技術,中東地區國家不少國家會主動找上門來和中國進行合作.不須費太多精力去經營即可取得成果.對中國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上述地緣戰略的國家與地區的軍事交流,尤其是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中國就積極的與美國、中亞地區國家、印度進行交流.
整體說來,這些地緣戰略國家與地區都是和中國有戰略利益沖突,而且長期而言是有零和性,因此,軍事交流的進行並不代表中共會得到他的戰略目標,不過,會是中共未來一段時期對外軍事交流的重點.
二、軍事交流與國防現代化建設
自從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以來,中國即積極地進行高科技戰爭的國防現代化建軍備戰,軍事外交被要求要為國防現代化服務.中國認為軍事外交是了解世界軍事全貌,達到知彼的重要的公開合法的管道.通過軍事外交活動,可以了解世界各國,特別是軍事大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主要軍事大國的軍事實力、軍事制度、軍事戰略、軍事思想、作戰原則、軍事經濟、軍事訓練、軍事教育、軍事科技、軍工生產、軍品貿易、軍事動態、等重大軍事情況,有共同利益的可以進行合作,有沖突的應引以為惕,有安全威脅的應研究對策加以防範.而除了作為中共了解世界的橋梁外,同樣地也作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整體而言,軍事交流對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有下列幾項戰略意涵:
(一)軍事外交的任務是,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質量建設的成就.(二)軍事外交的職能是,為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的條件.(三)軍事外交的內容是,為武器裝備的聯合研製、開發、生產、銷售搭橋牽線與鋪路. 新軍事變革與戰爭的互動性明顯增強.如果說,海灣戰爭拉開美國軍事變革的帷幕,那麼,經過10多年的變革努力,將變革成果付諸於戰爭實踐檢驗,已成為迫切需要.從另一方面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增強了戰爭的可控性,降低了戰爭的風險和門檻,拉近了軍事變革與戰爭的距離.從這個意義上說,伊拉克戰爭是新軍事變革的試驗場,信息化武器、信息化作戰平台、數字化部隊紛紛在戰爭中登場亮相,戰爭的勝利明顯得益於軍事變革成果,同時也將大大刺激美軍新一輪軍事變革.可以預見,今後這類「實驗型」戰爭將更多地出現,軍事變革將通過「實驗型」戰爭而提速.這種互動性將大大增加其他國家加快進行軍事變革的緊迫感.
二、新軍事變革對戰略規劃的依重性將更加突出.軍事變革恰如自然科學的發展一樣,往往是從局部到整體、子系統到全系統的發展過程.新軍事變革開始於軍事技術的局部領域和子系統,經過10多年的發展,正在超過各個局部層面,進入全局整體推進階段,軍事變革的宏觀性、整體性、未知性、前瞻性空前增強,對戰略規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後一個時期新軍事變革宏觀性、整體性、前瞻性因素將更加突出.
三、新軍事變革的軟體要素將日益重要.新軍事變革歸結起來無非是兩大部分,一是硬體部分,一是軟體部分.硬體部分,主要是指信息化武器平台、信息化感知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它們就好比人的拳頭、感官和神經.

閱讀全文

與軍事改革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