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揭秘,抗美援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是怎樣與美
與當時的美軍相比,志願軍將士的武器裝備差到極點,雜七雜八,萬國製造的,版有二戰時期捷克造。德國造,民國權時期的中正式步槍,繳獲日軍的三八大蓋步槍,九二式機槍,抗戰時期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射程近,彈道不穩,經常卡殼,重型攻城裝備極少,一個軍才幾百輛汽車,反坦克反裝甲裝備嚴重不足,基本沒有空中支援,海軍支援是零,行軍基本靠腿,為了達到作戰效果,都是集群圍攻殲滅模式,即便這樣,也很難一次消滅美軍團以上單位,往往一個軍圍住一個團,也達不到全殲的目的,美軍就利用強大火力開路,生生逃脫,作戰也是極其艱苦,為了消滅敵人,雪地里蹲守一夜,天亮時竟有一個連隊凍死的事情發生,然還能保持作戰的姿勢,形成一個個英雄的冰雕,炒麵拌雪就是口糧,血肉之軀阻擋敵軍進攻,一個上甘嶺成了美軍的噩夢和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40多個晝夜的鏖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一線陣地的幾層指揮傷亡世界之最,有的連隊,一天之內竟然換了4個連長,因為之前的都戰死了,至於出現黃繼光式的英雄非常普遍,志願軍最後的勝利完全是戰斗意志和嚴明軍紀的綜合表現,當然也有將士的無所畏懼奮勇殺敵。
Ⅱ 抗美援朝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相比,就像「叫花子與龍王比寶」,可以用「敵有我無,敵多我少,敵好我差」十二個字來概括。這種差距,在志願軍初入朝時尤為突出。
敵有我無:此時,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空軍和海軍的飛機約1200架,包括戰斗截擊機(殲擊機)、戰略轟炸機、輕轟炸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救護、指揮等飛機,此外,地面部隊每個師還編有22架炮兵校正機;投入到戰場上的海軍各種艦艇300餘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驅逐艦、登陸艦、掃雷艇等。美軍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餘輛(每個步兵師和陸戰師各編有140餘輛)、裝甲車330餘輛(每個師各編有35輛),每師還編有各種車輛3800餘輛。志願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也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左右負責物資運輸的汽車。
敵多我少:除上述武器裝備敵有我無外,敵我雙方都有的主要武器,志願軍也遠比美軍少。美國地面部隊每個師除裝備坦克外,還有各種火炮959門,包括榴彈炮72門、各種直射炮(山炮、野炮、無坐力炮)120門、各種迫擊炮160門、高射炮64門、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30餘門。美軍在朝鮮有7個師和第八集團軍總部,總計有各種火炮6049門,其中榴彈炮568門、高射炮784門(不包括南朝鮮軍和其他「聯合國軍」的)。志願軍一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22門,包括有直射炮108門、各種迫擊炮333門、火箭筒81具,而且沒有坦克,也沒有榴彈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僅190餘門。志願軍一個軍的火炮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火炮裝備的54%。志願軍第一批入朝6個軍(其中第五十軍和第六十六軍火炮編制更少),加上志願軍炮兵的火炮在內,共有各種火炮不足3000門(其中榴彈炮320門、高炮36門),僅相當於美軍火炮總數的45%左右。志願軍沒有空軍、沒有坦克,而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少得可憐。另外美軍一個師裝備各型無線通信機1400部,有線電話機1100部。志願軍一個軍裝備無線通信機只有69部,有線電話機375部,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同類裝備的5%和34%。
敵好我差:志願軍不但沒有空軍和海軍參戰,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而且火炮和槍支在性能和質量上也都不能與美軍相比。美軍火炮新、口徑大、射程遠、彈葯足,最大射程可達20多公里,均有汽車牽引或吉普車載運,威力大,機動性能好。志願軍裝備的火炮幾乎全部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和國民黨軍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最遠10公里)、彈葯不足,多由騾馬馱載或由人員攜行,威力小,機動性能差。美軍步兵的槍支都是自動半自動的;志願軍步兵裝備的槍支,美製、俄制、德制、日制和舊中國製造的都有,自動槍極少。
這就是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武器裝備的現實,這就是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優劣如此懸殊,使雙方在戰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Ⅲ 志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陸軍大概是5成蘇聯武器,重火炮大概占據7成以上,步槍為繳獲日本三八式和國民黨裝備的美國M1式,機槍是繳獲國民黨裝備的美國馬克沁以及蘇聯提供的機槍,志願軍空軍是全部蘇聯戰斗機
Ⅳ 看看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使用什麼樣的武器裝備
抗美援朝分為兩個階段:5次戰役階段和5次戰役後邊打邊談的階段。
一般來說,朝鮮戰爭主要集中在5次戰役階段,5次戰役中,中國志願軍的裝備就是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殲滅100萬日本關東軍後把繳獲日軍的裝備大都交給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了。再就是內戰時期繳獲國民黨軍隊的裝備。
當時抗美援朝時可以說裝備是萬國牌,一個班裡的士兵所用武器的口徑就五花八門,給後勤補給帶來了極大壓力,後來統一調配:上交所有武器然後統一分發,這個部隊一律使用這個口徑的裝備,那個部隊用那個口徑的裝備。
子彈口徑不符合槍支是沒法使用的。
普遍的說,當時中國志願軍絕大多數的裝備就是日本1900年設計1903年裝備部隊的三八步槍,我們稱之為「三八大蓋」,就是一種打一槍拉一次槍栓裝一次子彈的步槍,非常落後。重火力方面就是為數不多的輕型迫擊炮。
反觀美軍,美軍是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軍隊,各種重火力搭配齊全,輕武器都是自動步槍,只用扣扳機連續開火就是了。天上還有24小時值班待命的飛機,當時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有3000多架飛機,每個地區、每個時間都安排了飛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輪班,志願軍連生火做飯都沒法做,因為一生火冒煙或者冒火立即就有飛機轟炸,所以吃炒麵。海上還有超大口徑戰列艦的艦炮進行火力支援。這是一種現代化的、陸海空三軍聯合立體作戰的體系,非常強大。
這么說吧,美軍一個營的火力比志願軍一個軍的火力還要強大!
美軍是陸海空三軍打中國沒有防空力量的陸軍,結果是美軍被打的屁滾尿流一路難逃。
不過後來換了個很睿智的將領:李奇威。他發現中國軍隊幾次戰役的持續時間都是8天,就發現了被所有人認為是「無敵的」志願軍的弱點,採取了「磁性戰術」:志願軍一進攻。機械化的敵軍立馬撤退,也不多退就退一夜的路程20里,然後熬過8天,志願軍斷糧了就調集力量大舉反攻。
志願軍一個戰士光炒麵就背20斤,只夠吃8天的,一天兩斤多,8天後就沒吃的了。所以當時打仗志願軍大都是把最後一點炒麵留著,餓了好幾天,最後發起進攻的時候吃瞭然後沖鋒。甚至有的時候志願軍斷糧好幾天了,下達任務後,所有戰士的要求就是每個人給個土豆,他們說,不是他們怕死,而是實在沒力氣走路了,給個土豆才能去執行任務。當時領導也沒辦法,實在沒糧食,東湊西湊都湊不出多少煮熟的土豆(美軍飛機相當厲害前方沒法生火只能吃煮熟後送到前線的土豆和炒麵這種東西)。
你在地上吸一支煙,美國飛機都能往扔一堆炸彈;今天這里這個模樣,明天這里放了一堆樹枝,美國飛機也會扔一堆炸彈,因為飛行員會拍照進行比對;甚至在他們防守陣地前面隨意投彈,邱少雲就是這么被凝固汽油彈的火燒著的。
中國志願軍拿著美軍認為的「破爛」打的他們那個狼狽樣,他們是十分敬佩並畏懼我們中國人的,自朝鮮戰爭起,中國人的國際地位發生了質的變化,再也沒有人敢瞧不起中國人了。
Ⅳ 志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抗美援朝
毛子承諾給一半,事實上沒給那麼多
Ⅵ 中國人民志願軍都有什麼武器
除了沒有核武器、艦船,別的好壞都有
Ⅶ 抗美援朝志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十五個師
Ⅷ 抗美援朝志願軍和美軍雙方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戰的主要對手是美軍。美軍武器裝備是世界上所有軍隊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優劣懸殊,是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突出特點。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相比,就像「叫花子與龍王比寶」,可以用「敵有我無,敵多我少,敵好我差」十二個字來概括。這種差距,在志願軍初入朝時尤為突出。
敵有我無:此時,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空軍和海軍的飛機約1200架,包括戰斗截擊機(殲擊機)、戰略轟炸機、輕轟炸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救護、指揮等飛機,此外,地面部隊每個師還編有22架炮兵校正機;投入到戰場上的海軍各種艦艇300餘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驅逐艦、登陸艦、掃雷艇等。美軍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餘輛(每個步兵師和陸戰師各編有140餘輛)、裝甲車330餘輛(每個師各編有35輛),每師還編有各種車輛3800餘輛。志願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也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左右負責物資運輸的汽車。
敵多我少:除上述武器裝備敵有我無外,敵我雙方都有的主要武器,志願軍也遠比美軍少。美國地面部隊每個師除裝備坦克外,還有各種火炮959門,包括榴彈炮72門、各種直射炮(山炮、野炮、無坐力炮)120門、各種迫擊炮160門、高射炮64門、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30餘門。美軍在朝鮮有7個師和第八集團軍總部,總計有各種火炮6049門,其中榴彈炮568門、高射炮784門(不包括南朝鮮軍和其他「聯合國軍」的)。志願軍一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22門,包括有直射炮108門、各種迫擊炮333門、火箭筒81具,而且沒有坦克,也沒有榴彈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僅190餘門。志願軍一個軍的火炮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火炮裝備的54%。志願軍第一批入朝6個軍(其中第五十軍和第六十六軍火炮編制更少),加上志願軍炮兵的火炮在內,共有各種火炮不足3000門(其中榴彈炮320門、高炮36門),僅相當於美軍火炮總數的45%左右。志願軍沒有空軍、沒有坦克,而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少得可憐。另外美軍一個師裝備各型無線通信機1400部,有線電話機1100部。志願軍一個軍裝備無線通信機只有69部,有線電話機375部,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同類裝備的5%和34%。
敵好我差:志願軍不但沒有空軍和海軍參戰,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而且火炮和槍支在性能和質量上也都不能與美軍相比。美軍火炮新、口徑大、射程遠、彈葯足,最大射程可達20多公里,均有汽車牽引或吉普車載運,威力大,機動性能好。志願軍裝備的火炮幾乎全部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和國民黨軍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最遠10公里)、彈葯不足,多由騾馬馱載或由人員攜行,威力小,機動性能差。美軍步兵的槍支都是自動半自動的;志願軍步兵裝備的槍支,美製、俄制、德制、日制和舊中國製造的都有,自動槍極少。
這就是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武器裝備的現實,這就是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優劣如此懸殊,使雙方在戰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在作戰空間上,美軍握有整個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實行陸、海、空軍聯合的全方位的立體作戰;志願軍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只是單一地面部隊(步兵在少量炮兵支援下)的平面作戰,所謂以平面對立體,以一軍(陸軍)對三軍(陸海空三軍)。美軍可以攻擊志願軍的後方和海岸;志願軍則沒有能力攻擊美軍後方和海岸。
在作戰時間上,美軍能進行全天時作戰,受限較少;志願軍則主要利用夜間和氣象條件不利於美軍飛機出動的晝間組織部隊行動。
在作戰組織上,美軍機動力、火力突擊力、後勤補給力均強,並且通信暢通,指揮靈敏。志願軍則防空壓力大,運輸補給困難,部隊機動困難,火力弱,作戰指揮不暢通。
志願軍就是在武器裝備這樣優劣懸殊的條件下與高度現代化裝備的美軍作戰的。
Ⅸ 志願軍什麼時候換蘇式裝備的主用哪些蘇式武器
具體的時間應該是從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三至第五次戰役之間開始逐步換裝蘇式裝備的內。
當時應中國的要求和容其他共產黨國家的聲援,蘇聯按協議向中國提供首批14個步兵師裝備的計劃開始實施。但由於當時現生產已經來不及,於是一部分裝備是從中蘇邊境現役蘇軍手中集中後直接開運中國的。
另據資料顯示:從1950年到1955年,中國從蘇聯共進口和接受槍械89萬余支(挺),以及配套彈葯約2億發,少量的T-34坦克和"卡秋莎"火箭炮等重武器。蘇聯在援助武器彈葯的同時也援建了中國許多兵工廠,提供了製造圖紙、設備、配方和軍工專家,允許中國仿製生產蘇聯輕武器,其中包括仿製蘇聯7.62mmППШ-41式沖鋒槍,命名為50式7.62mm沖鋒槍,這些武器彈葯為中朝軍隊提供了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