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軍的根據地在哪!急!越多越好!
中*央革*命*根據地(Cent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1931年11月,在贛西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
1927年10月到1928年3月,中*共贛西特委、贛南特委和賴經邦、李文林、古柏等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吉安東固、萬安、泰和、永豐、贛縣(贛州)、大埠、信豐、雩都(於都)、尋鄔(尋烏)、南康譚口和興國崇賢等地農*民武*裝起*義,建立了江西工*農革*命軍,開辟了東固、橋頭等革*命*根據地,為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28年9月,工*農革*命軍第七、第九縱隊組成紅軍獨*立第二團,李文林任團長兼黨代表。1929年2月,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第十六縱隊和興國游擊隊組成紅軍獨*立第四團,段起風任團長,金萬邦任黨代表。5月,由紅五軍留在永新的一部及游擊隊合編為紅軍獨*立第五團,陳*雷任團長。同年冬,吉安、延福地區第三縱隊改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團。這時贛西南地區的革*命武*裝力量不斷發展。1928年2月至7月,郭滴人、鄧*子*恢、朱積壘、張鼎丞等在閩西地區發動平和、龍岩、後田、永定和上杭蛟洋等地武*裝起*義,建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第十九師,成*立了永定溪南區蘇維埃政*府,為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主力由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向贛南進軍。2月11日,紅四軍進抵瑞金與寧都交界的大柏地山區,殲滅尾追之敵劉士毅旅大部,俘敵800餘人。隨後北上東固,與紅軍獨*立二團、紅軍獨*立四團會師,在贛南站住了腳。3月中旬,紅四軍利*用閩西敵軍兵力空虛之機,第一次揮師入閩,在閩西地方黨和鄧*子*恢、張鼎丞等率領的革*命武*裝配合下,首戰長汀附近的長嶺寨,擊潰閩西地方軍閥、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擊斃旅長郭鳳鳴,進占長汀縣城,建立了長汀縣革*命委*員會。3月20日,紅四軍在長汀召開前委擴大*會*議,決定利*用軍閥混戰之機,在贛西南、閩西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紅色政*權。3月底,紅四軍由閩西回師贛南,進占瑞金、雩都(於都)、寧都、興國等縣,進一步打開了局面。4月初,紅四軍在瑞金同從井岡山轉移到贛南的紅五軍主力會合。5月至10月間,紅四軍乘福建軍閥部*隊主力去廣*東參加粵桂軍閥戰爭的機會,先後兩次進入閩西,在閩西工*農武*裝的配合下,殲滅地方軍閥陳國輝旅和盧新銘旅。1930年春,包括興國、雩都(於都)、寧都、瑞金、安遠、尋鄔等縣的贛西南根據地初步形成。同年1月,紅軍獨*立二、三、四、五團和永新、蓮*花、寧岡等縣赤衛隊合編為紅六軍,黃公略任軍長,劉士奇任政治委*員,共2000餘人。2月6日至9日,毛澤*東在吉安陂頭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紅四、紅五、紅六軍軍委和贛西、湘贛邊、贛南特委聯席會*議(即二七會*議),決定將贛西、贛南、湘贛邊3特委合並為中*共贛西南特委,統*一領*導贛西南的斗*爭。3月22日至29日,在吉安富田召開中*共贛西南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贛西南特委,劉士奇任書*記。隨後,成*立了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與此同時,包括龍岩、永定、上杭、武平、長汀、連城等縣的閩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3月18日至24日,在龍岩召開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閩西工*農蘇維埃政*府,鄧*子*恢任主*席。6*月,贛西南、閩西地區的紅四軍(軍長林*彪,政治委*員彭清泉)、紅六軍(軍長黃公略,政治委*員陳*毅,7月改稱紅三軍)、紅十二軍(軍長伍中豪、政治委*員譚*震*林)合編為紅軍第一軍團,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同年秋,紅二十軍(軍長劉鐵超、政治委*員曾炳春)、紅二十二軍(軍長陳*毅,政治委*員邱達三)也編入紅一軍團。8月23日,紅一軍團與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會合,編為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兼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全軍共3萬餘人。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小布成*立,周*恩*來任書*記(同年12月周*恩*來到任前,項英為代*理書*記)。9月,紅一方面軍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圍剿」後,贛西南、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等重要文件,並選*舉出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63名。11月25日組成以朱*德為主*席,王稼樣、彭*德*懷為副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至此,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中*央革*命*根據地最大時轄有瑞金、會昌、尋鄔、安遠、信豐、雩都(於都)、興國、寧都、廣昌、石城、黎川、建寧、泰寧、寧化、清流、歸化、龍岩、長汀、連城、上杭、永定等21個縣,人口約250萬。它對各地區的紅軍游擊戰爭的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起了鼓舞和示範的作用。
②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2)長嶺軍事基地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③ 誰知道國民黨將軍王耀武的生平簡歷
http://ke..com/view/34348.html?wtp=tt
個人簡歷
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三期。
1928年,參加北伐。
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9月升任上校團長。
1932年,參加了第四次圍剿,因功被蔣介石召見,並升任少將旅長,旋升五十一師師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率部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重創日軍,隨後多次率部參見抗日會戰。
1944年, 任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第四方面軍司令官。
1945年,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
1948年,濟南戰役之後,化裝潛逃被俘。
1959年,特赦釋放後,任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
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
1968年7月,在空前的政治浩劫中於北京迫害致死。 嗚呼~可憐一代抗日名將,民族英雄就這樣悲慘的死去!
④ 求紅色歷史軍事小說
《重生之紅星傳奇》《重生之鐵血戰將》《血戰旗》 亮劍,旗艦,士兵突擊 赤色小子、紅日、紅岩、小兵張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求採納哦
⑤ 洪學智的出訪視察
洪學智是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
金寨縣是全國知名的將軍縣,作為從大別山裡走出來的農民兒子的傑出代表,洪學智將軍生前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他一生情系桑梓的赤子情懷,讓故鄉親人深深緬懷和永遠追憶。
七次回鄉
洪學智將軍一直思念著故鄉的山山水水,思念著長眠在故土的戰友和親人,思念著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家鄉人民。
1953年8月,朝鮮停戰剛剛實現,洪學智利用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之機,回到闊別20多年的故鄉看望。洪學智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名警衛員就回來了。那時,金寨縣的交通非常落後,汽車只能通到縣城金家寨。他下車後,步行30多里路趕到老家雙河。區委領導提出:「家鄉剛解放,社會治安情況還比較復雜,請將軍在區委機關食宿。」洪學智聽了風趣地說:「我是請假回來探親的,如果食宿都不在家裡,那還叫什麼探親呢?」他謝絕了縣區領導的安排,住到堂弟洪學成家。鄉親們聽說洪學智回來了,爭先恐後地要上前和他見面、敘談。此時,陪同的地方幹部和警衛從安全考慮,不讓更多的群眾靠近。洪學智見狀,忙說:「我離家這么多年,鄉親們想來看看我,這是人之常情嘛,你們不要再阻攔他們了。」接著,他又熱情地對鄉親們說:「來來來,大家靠近一些,我要和鄉親們合個影。」警衛員趕忙拿起相機,拍攝下洪學智和家鄉人民骨肉情深的珍貴一幕。洪學智和鄉親們促膝談心,問寒問暖。他鼓勵鄉親們說:「國家剛解放不久,大家目前的生活肯定有些困難,但是你們一定要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洪學智在家鄉無拘無束地探親訪友。到了親友家吃粗茶淡飯,尤其愛吃家鄉的小河魚、掛面及葛粉、蕨菜、苦菜等。警衛員提醒說:「首長,你吃野生食物一定要注意啊,身體吃壞了,我可無法向組織交代呀。」洪學智一聽哈哈大笑:「我是回鄉探親嘛,你就不要再用北京的那些規矩來要求我了,要不然,鄉親們也不敢認我洪學智啦。」
1986年4月,70多歲的洪學智第二次返鄉探親。這次隨將軍返鄉的有夫人張文、長子洪虎等人,將軍一行來到雙河鎮政府,他詳細詢問了家鄉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方面變化的情況。鄉親們爭相向他報告好消息。洪老聽了指示道:「你們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科學種田。我們大別山就是山多,靠山吃山,你們要在山上多想辦法,可以多栽些板栗和其它果木,發展食用菌;要多養些家畜、家禽,生活變化就會更快些。」洪學智在縣領導的陪同下,還參觀了縣革命博物館。他建議:「縣里要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後面建一所紅軍紀念堂。因為在外地工作的老紅軍都十分思念故鄉,百年之後都有葉落歸根的願望。同時博物館前面可以搞一個將軍陳列館,作為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又說:「在經費上你們自己解決一些,我們再想辦法幫助籌集一些。」
洪學智年事愈高,戀鄉愛鄉之情愈濃。他不顧年高路遠,又先後於1990年10月、1991年11月、1994年6月、1997年5月和2002年5月回到家鄉探親、視察。2002年5月,已經90歲高齡的洪學智回到金寨。他無限深情地說:「人到老年倍思鄉啊,我這次回來沿途所見,山更綠了,水更清了,路更寬了,金寨這幾年變化很大,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很高興。」當時他老家雙河鎮正在修路,不方便行走,陪同的人都勸他不要回去了。老將軍的臉上露出幾絲失望,但堅決讓自己的3個兒子一定要回去一趟,代替他看望一下家鄉的父老鄉親。當兒子們帶回從老家雙河拍攝的錄像時,老將軍認真地觀看著,邊看邊笑,還鼓起了掌,像個開心的小孩。洪老還把南溪、雙河鎮的親戚接到縣委招待所,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家庭、生活和生產情況,要求親屬帶頭發家致富,把孩子培養成才,並擺了幾桌菜請親屬吃飯,堅持不讓縣裡面安排,最後拗不過縣里的熱情,吃過飯後他讓經辦人員把發票交給他,自己掏錢付了賬。
洪學智一生都以出生在金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而驕傲。2004年9月,金寨縣修建好紅軍廣場,縣領導想邀請他再回來看看。將軍聽了立刻表示「願意」。身邊的保健醫生和秘書從他的身體狀況著想,不同意他遠行。他只好說:「等天氣暖和一點的時候,我再回去看看吧。」哪知道老將軍最終沒能再回來了。
人民疾苦
金寨縣是革命老區,又是大山區,老區人民為革命做出過偉大歷史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國家在金寨縣境內興建梅山、響洪甸兩座大型水庫,庫容量達48億立方米,大批糧田、茶竹等經濟作物被淹沒,老區人民又為國家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和犧牲。洪學智始終把庫區群眾的生活困難,記在心裡,懷著對老區人民的滿腔熱情,竭心盡力,想方設法為家鄉人民解決困難。
1974年金寨縣旱災嚴重,很多人家都斷炊了,全縣有很多懷孕婦女,為了讓孕婦能吃飽,有位孕婦聯合將軍的親戚給洪老寫信,向洪老求助。一個月後,縣里調來了一大卡車紅薯干。洪老電話特別委託縣里的同志轉告她們:收到信後很著急,從部隊的軍糧中調配了幾卡車紅薯干送來。要求縣里將這些紅薯干,分給全縣的懷孕婦女以度荒年,並說部隊也很緊張,想不到更好的辦法,讓縣領導代他向老家人表示歉意。那年,懷孕的婦女都知道是洪老救了自己,有的婦女還留下一小包紅薯干小心地用布包好,好留給孩子長大後做紀念,為的是不忘洪老的救命之恩。
金寨縣「兩地病」(地方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較多,流行嚴重,洪學智得知十分憂慮,他對家鄉的領導說:「一個家庭再富,也經不起一個病人的拖累。」於是,他及時向中央軍委反映,經與相關部門協商,軍隊和地方醫療機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大力支持金寨縣醫療衛生工作。1984年5月,中央軍委派出醫療隊到金寨調查醫治疑難病症及甲狀腺腫、克汀病等地方性多發病。1985年3月,總後勤部和國家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聯合發出了《關於組派醫療隊支持老區衛生建設的通知》。隨後,第二軍醫大學、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單位先後向金寨縣派出7批醫療隊,走村串戶,治病防病,並支援了大批葯品和器械設備。總後獸醫大學也派來獸醫,幫助老區發展畜牧業,培養獸醫。南京軍區總醫院還在金寨創辦了金寨縣衛生學校中專班,為金寨培養了一大批「帶不走的醫療隊員」,幫助建立了三級防治培訓網和碘鹽監測網。在地甲病的防治過程中,洪學智與地方主要領導同志一起,親臨金寨視察和指導。在家鄉雙河,將軍還親自為鄉親們發放葯品,宣傳防治地甲病的重要意義。1988年底,金寨縣通過國家級地方病檢查驗收,地甲病患病率從1985年的17。4%下降到2%以下,其他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被評為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縣。
為救助金寨困難群眾,從1979年至1987年,洪學智組織動員部隊官兵捐贈棉衣棉被24萬多件。1991年又捐贈棉衣7.4萬件,解決了不少老百姓過冬的難題。為幫助金寨發展運輸業,1984年,洪學智將解放軍換裝後剩餘的20多輛軍用卡車送到了金寨。為了讓更多的老區人民早日脫貧致富,洪學智還主持總後起草了一個文件呈報軍委,建議全軍拿出2000輛退役堪用汽車,支援100個老區。1985年國慶節前後,金寨縣又得到25輛「解放牌」汽車,當時分管運輸的縣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立即組建了「雙扶」汽車運輸公司,這也是金寨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汽車運輸公司。
家鄉建設
洪學智一直非常關心金寨的經濟建設發展。多年來,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向中央領導匯報,與有關部門協調,並聯系港澳愛國人士,從而獲得多方面的重視和支持。
洪學智對家鄉經濟的關注,絕不是停留在一些空洞的「指示」上。他的關心非常具體、也非常管用。他曾多次對金寨縣的同志們說,像大別山這樣的山區,如果光靠種糧食,農民是永遠都富不起來的。應該多種一些適合山地的經濟作物,比如說板栗、茶葉和野菜等,特別是要多種板栗。金寨縣從1983年開始廣泛地種植板栗,通過多年的種植,金寨縣板栗特色產業生產一年一個新台階。1990年10月30日,洪學智又特意為金寨題詞:「發展板栗,大有作為!」板栗已成為金寨農業產業化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金寨縣的板栗產量已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板栗大縣」。
洪學智關心家鄉水利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997年,寧西鐵路初步設計從岳西擦大別山而過,家鄉人得知這一消息後,六安市領導到北京找到洪老,希望能以洪老的名義寫信給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爭取寧西鐵路能從六安經過。洪老聽後說:「好啊,孫中山早年就有在大別山修鐵路的設想嘛,六安早就應該通鐵路了!」當即表示同意寫信。半個月後,有關方面改變原有設計線路的批文就下來了,六安有史以來第一次通上了鐵路。也是在洪學智將軍的關心和支持下,金寨縣先後修通了雙河至鐵沖的公路和黃畈至長嶺關的戰備公路。2003年,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前往東莞給他老人家祝壽。當談到家鄉人民期盼合武鐵路客運專線能夠途經金寨時,老將軍又立即給國務院領導同志寫信,表達了家鄉人民期盼的急迫心情。現如今,鐵路六安站進一步發展,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洪學智將軍始終關注家鄉的教育事業。1997年5月,洪學智看到家鄉雙河職高教學條件簡陋後,積極協調,在他的親切關懷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恆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敬德先生捐資50萬元,省政府撥款20萬元,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籌資35萬元,為雙河職高建起一個集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圖書館、閱覽室於一體的綜合教學樓――敬德樓,洪學智將軍親自揮毫題寫樓名,並參加了揭牌儀式。全軍鄉是洪老戰斗過的地方,也是紅二十八軍三年游擊戰爭的戰場。到上世紀90年代,全鄉中小學仍是土牆瓦頂的危房。在老將軍聯系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天時公司董事長張勛賢捐助350萬元,建起了全軍鄉勛賢中學和勛賢小學,近千名師生從此可以在花園式校園里探求知識。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下發了(廳字【1985】139
號)《關於修建遼沈戰役紀念館的批復》,同意在錦州修建遼沈戰役紀念館。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關於遼沈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任命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兼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為遼沈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副主任,參與領導紀念館新館的建設。
1986年5月28日,洪學智同志對建館工作提出了二點要求:一是經費預算要好好考慮,精打細算,不要超過太多。二是建築要有民族特點,要有氣魄。還指出要廣泛搜集文物資料,館里頭要有東西,不然館建完了,里頭空空的就不好了。
洪學智同志曾多次視察紀念館,並捐贈了相關文物,為紀念館新館的成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⑥ 長春市外五縣市共有多少個鄉鎮
德惠市:下轄10個鎮、4個鄉
榆樹市:下轄15個鎮、9個鄉、1個民族鄉
九台市:下轄12個鎮、2個民族鄉
農安縣:下轄13個鎮、13個鄉
雙陽:下轄3個鎮、1個鄉
共計:53個鎮、27個鄉、3個民族鄉。
⑦ 紅軍長征艱難的故事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這個故事,心中無比的沉重啊!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飢餓中煎熬,也不願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後,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長征,對於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做人處事中發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揚,在為祖國的建設中發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⑧ 紅軍長征的故事
過草地
張愛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乾草火燒驅夜寒。
隨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雲逐浪翻。
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
長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經巴西阿西作
林 伯 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
江 城 子
憶長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長征萬里路遙迢,風蕭蕭,雨飄飄。浩氣比
天,千軍勢如潮。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
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皎,流螢高。身居京
華,常盼歸鴻早。抽出心絲填舊句,寫往事,萬年驕。
七 律
為紀念長征勝利五十周年而作
烏蘭夫
一九八六年十月
共話長征憶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蹤奇正敵圍破,信息浮沉民意淺。
捷報迅傳逾朔漠,義詩響應度陰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長征豈畏難。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陳 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擊於贛南山脈一帶,往來作戰,
碑極艱苦。八月值餘三十五歲生辰,賦此寄懷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十二月里來過汀江,廣西軍閥大恐慌,
四道封鎖線都突破,勢如破竹誰敢擋。
一月里來梅花香,打進貴州過烏江,
連占黔北十數縣,紅軍威名天下揚。
二月里來到扎西,部隊改編好整齊
發展川南遊擊隊,擴大紅軍三千幾。
三月打回貴州省,二次佔領遵義城,
打坍王家烈八個團,消滅薛吳兩師兵。
四月里來向南進,打了貴陽打昆明
巧妙渡過金沙江,浩浩盪盪蜀中行。
五月里來瀘定橋,劉文輝打得如飛跑,
大渡河天險從容過,十七個英雄姓名標
六月里來天氣熱,夾金山上還積雪
一四兩個方面軍,懋功取得大會合。
七月進入川西北,艱苦奮斗為那個,
為了抗日救中國。
八月繼續向前進,草地行軍不怕冷,
草地從來無人過,無堅不摧是紅軍。
月出發潘州城,陝甘支隊東北行,
臘子口渭河安然過,打了步兵打騎兵。
二萬五長徵到陝北,南北紅軍大會合,
粉碎敵人新「圍剿」,統一人民救中國!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閉。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澤東:《長征》
《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夏冬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夕陽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