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焦志剛教授進行武器裝備講座

焦志剛教授進行武器裝備講座

發布時間:2021-02-25 16:16:28

Ⅰ 國防軍事大型學生互動科普展觀後感讀後感

軍事科普展亮相科技周 百姓走近五維戰場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5 月18 日 |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科普互動展、科技游園會、科技形勢報告會、科學經典名篇演誦會、青少年動漫畫大賽、科技列車井岡行、科技特派員巡講和遠程咨詢活動,等等,從5月14日開幕的第五屆全國科技活動周,可以稱得上是亮點迭出。軍事高技術首次亮相科技周,讓尋常百姓走近軍事高科技,了解軍事科普知識,關心和熱愛國防,成為最大的看點。
軍事科普展進入科技周主會場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兵器發展咄咄逼人,刀槍入庫為時尚早,國家安全不可掉以輕心。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去重溫數千年的兵器沿革史,去了解激烈角逐的軍事高技術,去領略在陸海空天電五維戰場上,科學技術正在發揮著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2005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軍事科普展館——「科技、和諧、發展」館入口處的歡迎詞,首次亮相的這一展館成為本屆科技周的一大亮點。

開幕式當天,記者與觀眾一起進入設在北京海淀展覽館的科技周主會場。觀眾中有有組織而來的中小學生,有聞訊趕來的大學生,有白領族及一些北京市民。
2000平方米的軍事科普展廳內聲、光、電炫目多彩,圖片、模型、沙盤、影視,生動形象地展示著世界軍事科技發展風貌。全廳9個展區,「兵戈春秋」部分介紹了從冷兵器時代的斧鉞鉤叉、火銃土炮,到近代兵器時代,由歐洲產業革命帶來的坦克、飛機、軍艦等機械化武器裝備現身戰場,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裂變使戰爭進入核武器時代,直至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電子、激光、生化、太空等現代化武器裝備問世並引發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概述了人類歷史長河中,科學技術發展與軍事技術發展的密切關系。
本展館的總顧問、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國防科普委員會主任林仁華向記者介紹:「科技周給國防科技一席之地,這是中國科技活動周舉辦5屆、北京科技周舉辦11屆以來的首次,科技活動周組委會把這個展覽交給國防科普委員會承辦。我們確定的內容是『科技發展與世界兵器』,就是要為全民提供一個普及國防科技知識、認識世界軍事科技發展現狀的平台。」
百姓走近陸海空天電五維戰場
占據展廳絕大部分空間的是現代軍事技術部分。按照現代戰爭陸、海、空、天、電五維戰場,展覽分為「陸戰群雄」、「海中蛟龍」、「長空雄鷹」、「太空角逐」、「電子對抗」和包括微電子、新材料、偵察監視、精確制導、隱身、夜視、激光等新技術的「軍事高技術入門」等幾個部分。各展區都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該領域的世界最新武器裝備技術。5個液晶大屏幕上,循環放映5大領域世界先進軍事科技成果,只要站7分鍾就能看完一部精彩的小影片。置身展廳,眼界大開。

「陸戰」展區是全場「熱點」,3座迷彩方艙與一排電腦操作台周圍擠滿了中小學生,這是由裝甲兵工程學院研製的分體式坦克訓練模擬器,3個座艙可以同時對駕駛員、炮長、車長進行訓練。小觀眾們像坦克乘員一樣,有的鑽進液壓運動平台支撐的綜合方艙中「開坦克」,有的擠在炮長方艙中練射擊,搶著體驗駕駛坦克「參戰」的感覺。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我一炮就命中了,比玩電子游戲來勁,和真坦克一樣!」

一群中學生在「空戰」展區與空軍專家聊當今戰機的隱身技術、電子戰技術。這里有「F-22猛禽」、「幻影-3」、「X-35」聯合戰斗機大比例模擬模型,還有大小幾十幅世界新型戰機、偵察機、預警機、勤務機圖片和說明。他們對記者說:「現在知道了為什麼『傑達姆』炸彈能夠從同一架飛機投下,從不同角度攻擊同一個目標的原理。」記者問,互聯網上有很多軍事網站,看展覽和在網站瀏覽有什麼不同?他們說:「看展覽更立體直觀,而且不明白的問題在現場還有專家解答。」
在「海戰」展區,八一中學初一科技實驗班的學生們,正觀看放映的介紹俄羅斯「奧斯卡-2」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的資料片。趙焓同學是個「海軍迷」,記者和他一聊,還真不敢小瞧,他能說出展板上各國航母的型號、作戰能力,對航母與兩棲攻擊艦的異同、「宙斯盾」系統的知識也都清楚,還熟悉展板上的我海軍「深圳」號導彈驅逐艦。記者問他是否生長於軍人家庭,他說不是,就是想當海軍。問他為什麼,他說:「看到中國海軍越來越強大,武器裝備先進了,特別嚮往。」他也很坦誠地說:「我們的武器裝備還是不如軍事發達國家,希望海軍加快發展,讓我們的國防更強大。」
「我是走過80年歷史長路的人」,帶孫子來參觀的劉老先生說:「中國近代史給我們很多啟示,正在紀念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也給我們重要啟示,我們必須要有強大的國防,為了民族自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也為了長久的世界和平。」
軍事科普專家現場解疑釋難
記者在現場遇到了國防大學的喬松樓教授,他是承辦本屆展覽的十幾位國防科普委員會的軍隊專家之一。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軍事科普事業,在軍內外舉辦軍事科普講座近千場。本展「軍事高技術入門」等部分就是喬教授心血的結晶。年輕觀眾們就展出內容提出問題,諸如「新材料與武器的記憶功能」、「武器隱身技術的原理」等,喬教授都深入淺出、簡潔生動地給予回答。
喬教授對記者說:「當今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革命、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我們應該抓住機遇,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我們辦好這個展覽,希望激發青少年崇尚軍事科技、投身國防建設的熱情。」喬教授身後有幾個巨大的立式留言板,其中一塊上寫著:「小小和平鴿,翩翩負重託,知兵非好戰,演武為止戈,科技雙刃劍,強軍也興國,您的觀後感,敬請在此說。」這是喬教授思考了一個晚上寫下的肺腑之言,他說,他們這些「老科普」就是想多聽聽觀眾們的反應,以此作為起點,把這個軍事科普展覽更好地辦下去。
果然,開幕不到半天,留言板上已寫滿小觀眾們充滿激情的心聲:「科技強國,振我中華」、「軍事科技,大有作為」、「我們要用科學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我相信祖國明天的科學技術成果會更上一層樓!!!」……在留言板前,記者為小觀眾們與軍事科普老專家留下合影。

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會場的軍事科普展覽豐富多彩,全國其他地方的軍事科普宣傳活動更是異彩紛呈。
在渤海之濱威海,國防科技知識展覽的開幕,成為山東省科技活動周的啟動儀式。該展覽以建國55年來我國國防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主線,集中展示了核、航天、航空、艦船、兵器及軍工電子領域的成果和科技知識。展覽採取圖片加實物模型的方式,傳播國防科技知識,增強全民國防觀念;
在西北邊陲烏魯木齊,以兵器模擬模型和航模表演為主的軍事科普主題活動,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固定翼飛機、特種飛機、直升機模型,火箭、船艇、戰車模型,再配以相關資料,使人們在參觀琳琅滿目的武器裝備中,受到軍事科技知識的熏陶;
在祖國南端海南島,航天科技展,航天系列講座,航天科技紀念郵票發行,中小學生航天科技知識大賽、航天科技展攝影大賽、中小學生航天科技徵文大賽,使廣大民眾接受了一次航天科技的教育。在東北重鎮沈陽市五中會堂,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所做的航空百年史科普知識講座,深深地吸引了廣大聽眾,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軍事科技走進科技周,把軍事科普知識宣傳納入科技周活動,為公民提供了一個親密接觸軍事科技、接受國防教育的好機會。我們祝願科技活動周越辦越好,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支持國防事業。
相關鏈接
「科技活動周」是中國政府於2001年批准設立的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的節日。根據國務院批復,每年5月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2005年科技活動周於5月14日至20日舉辦,以「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為主題,在全國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規模群眾性科技活動。
本屆科技活動周重點突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二是把科技豐產富民活動作為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式;三是宣傳當前科技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四是把科普工作作為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全國科技活動周備忘:
●首屆全國科技活動周於2001年5月14日~20日舉辦,主題是「科技在我身邊」;
●第二屆全國科技活動周於2002年5月18日~24日舉辦,主題是「科技創造未來」;
●第三屆全國科技活動周於2003年5月17日~23日舉辦,主題是「依靠科技,戰勝非典」;
●第四屆全國科技活動周於2004年5月15日~21日舉辦,主題是「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
(本報記者 文/江宛柳 張鋒 攝影/江宛柳)

Ⅱ 張召忠 軍事專家 資料

張召忠(1952年-),生於中國河北省鹽山縣,軍事理論家、軍事評論家,中國人回民解放軍國防答大學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副軍職。

學歷——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阿拉伯語專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基本系第18期指揮員班,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國防管理進修班
主要作品——海戰法概論》
《海洋世紀的沖擊》
《現代海戰啟示錄》
《誰能打贏下一場戰爭》
《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話說國防》
《網路戰爭》
《明天我們安全嗎》
《誰在製造戰爭》
《中國讓戰爭走開》
《打贏信息化戰爭》

Ⅲ 軍人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軍校肩負著培養跨世紀高素質軍事人才的重任,軍校教育正處在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由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素質教育模式轉變的重要歷史階段。落實總部關於開展素質教育的精神,把素質教育深入教材、深入課堂、深入各級領導、機關人員及教、學員的頭腦,是擺在軍隊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為使我院素質教育深入扎實地開展,力爭在軍隊院校教學改革中走在前列,院黨委研究決定啟動「創新教育工程」。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員全面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創新教育系統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把握素質教育中「打牢基礎,全面發展」的基本內涵,抓住創新教育中「開發思維,發展個性」的關鍵環節,確立「群體合格,個體突出」的非均衡人才培養路子和「全面合格,特長突出」的人才模式。創新教育工程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啟動准備(1999.9.—1999.12.),構建體系、制定實施方案、措施;第二階段:實踐探索(2000.1.—2002.12.),點面結合,逐次推進,全方位展開;第三階段:總結定型(2003.1.—2004.12.),深化提高,推廣成果。創新教育培養學員突出三個特色:在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上有特色;在計算機、外語操作、應用能力上有特色;在科技創新上有特色。
一、 創新教育的目標體系
(一)創新教育的總目標
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構建系統的創新教育總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模塊化教學內容體系、發散啟發式教學方法體系、信息化教學手段體系、綜合化軟硬體保障體系、多樣性考核評估體系、現代化教學管理體系。」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獨具航空特色的育人基地。3年內完成創新教育的探索、總結定型,5年實現我院由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教育模式的根本轉變。
(二)創新教育的人才素質要求
通過創新教育的開展,培養造就適應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思維方式和良好智能的,富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指、技、管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航空技術人才。按創新教育培養的學員應具備的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獨立觀察、分析、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形成科學的辯證思維方式方法。具備服務軍隊創造未來的潛能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人文科學素質——掌握必備的人文科學知識;懂得科學發展的規律,具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關心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人類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適應現代軍事發展需要的合理知識結構,形成全面的文化基礎素質;具有將科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素質,個性品質優良。
專業技術素質——機電結合、通機型交叉滲透的知識結構模式;形成科學的工程思維方式和工程實踐能力;精通本專業知識技能;旁通相關知識技能;形成綜合把握專業知識的能力;具有一專多能的業務素質;具備隨專業發展自我知識更新的顯能和潛能。
科研創新素質——具有結合專業獨立設計、創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形成創造型人才所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科學技術上富有創造想像力,具有敢想敢為的創新精神;具有在實踐中開拓創新的實際能力。
管理指揮素質——掌握軍隊管理的基礎理論,確立現代管理意識,具備適應部隊航空技術維護工作的管理指揮能力。
軍事身心素質——軍事過硬,體魄強健,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軍事冒險意識;具備適應任何艱苦條件下工作和
二、創新教育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基礎工程,必須重點建設,其設置原則是:文理滲透結合、機電滲透結合、基礎與專業的寬口徑滲透結合;打破專業壁壘,廢除型號教學;加大選修課,適量壓縮必修課;增開創新教育、情商教育課,加強人文、思維、行為、交叉、綜合科學課。
根據創新教育總目標,課程設置分為四個有機聯系的知識模塊即:「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擴展模塊——研究模塊」,構成創新教育的知識結構體系。
基礎模塊——基礎模塊是創新教育工程的「奠基」,它從根本上決定創新教育開展的深、廣度。基礎課必須以「厚、寬、新」為設置原則,適量調整、增開基礎課。依據創新教育目標開設以培養學員創新能力、情商素質和提高人文素養為目的的課程。如人文科學、思維科學、行為科學、交叉科學、綜合科學等課程。
專業模塊——專業模塊是培養現代航空技術人才的主體內容,必須適應軍事高科技發展的趨勢,突出專業特色。對目前所開專業課程進行篩選、改造,按創新教育和通機型要求重新建構專業知識結構體系,形成有機的而不是拼湊的新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專業課程的設置應以新機、新裝備為重點,以新機內容同化老機內容。
軍校肩負著培養跨世紀高素質軍事人才的重任,軍校教育正處在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由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素質教育模式轉變的重要歷史階段。落實總部關於開展素質教育的精神,把素質教育深入教材、深入課堂、深入各級領導、機關人員及教、學員的頭腦,是擺在軍隊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為使我院素質教育深入扎實地開展,力爭在軍隊院校教學改革中走在前列,院黨委研究決定啟動「創新教育工程」。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員全面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創新教育系統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把握素質教育中「打牢基礎,全面發展」的基本內涵,抓住創新教育中「開發思維,發展個性」的關鍵環節,確立「群體合格,個體突出」的非均衡人才培養路子和「全面合格,特長突出」的人才模式。創新教育工程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啟動准備(1999.9.—1999.12.),構建體系、制定實施方案、措施;第二階段:實踐探索(2000.1.—2002.12.),點面結合,逐次推進,全方位展開;第三階段:總結定型(2003.1.—2004.12.),深化提高,推廣成果。創新教育培養學員突出三個特色:在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上有特色;在計算機、外語操作、應用能力上有特色;在科技創新上有特色。
一、 創新教育的目標體系
(一)創新教育的總目標
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構建系統的創新教育總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模塊化教學內容體系、發散啟發式教學方法體系、信息化教學手段體系、綜合化軟硬體保障體系、多樣性考核評估體系、現代化教學管理體系。」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獨具航空特色的育人基地。3年內完成創新教育的探索、總結定型,5年實現我院由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教育模式的根本轉變。
(二)創新教育的人才素質要求
通過創新教育的開展,培養造就適應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思維方式和良好智能的,富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指、技、管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航空技術人才。按創新教育培養的學員應具備的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獨立觀察、分析、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形成科學的辯證思維方式方法。具備服務軍隊創造未來的潛能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人文科學素質——掌握必備的人文科學知識;懂得科學發展的規律,具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關心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人類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適應現代軍事發展需要的合理知識結構,形成全面的文化基礎素質;具有將科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素質,個性品質優良。
專業技術素質——機電結合、通機型交叉滲透的知識結構模式;形成科學的工程思維方式和工程實踐能力;精通本專業知識技能;旁通相關知識技能;形成綜合把握專業知識的能力;具有一專多能的業務素質;具備隨專業發展自我知識更新的顯能和潛能。
科研創新素質——具有結合專業獨立設計、創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形成創造型人才所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科學技術上富有創造想像力,具有敢想敢為的創新精神;具有在實踐中開拓創新的實際能力。
管理指揮素質——掌握軍隊管理的基礎理論,確立現代管理意識,具備適應部隊航空技術維護工作的管理指揮能力。
軍事身心素質——軍事過硬,體魄強健,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軍事冒險意識;具備適應任何艱苦條件下工作和
二、創新教育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基礎工程,必須重點建設,其設置原則是:文理滲透結合、機電滲透結合、基礎與專業的寬口徑滲透結合;打破專業壁壘,廢除型號教學;加大選修課,適量壓縮必修課;增開創新教育、情商教育課,加強人文、思維、行為、交叉、綜合科學課。
根據創新教育總目標,課程設置分為四個有機聯系的知識模塊即:「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擴展模塊——研究模塊」,構成創新教育的知識結構體系。
基礎模塊——基礎模塊是創新教育工程的「奠基」,它從根本上決定創新教育開展的深、廣度。基礎課必須以「厚、寬、新」為設置原則,適量調整、增開基礎課。依據創新教育目標開設以培養學員創新能力、情商素質和提高人文素養為目的的課程。如人文科學、思維科學、行為科學、交叉科學、綜合科學等課程。
專業模塊——專業模塊是培養現代航空技術人才的主體內容,必須適應軍事高科技發展的趨勢,突出專業特色。對目前所開專業課程進行篩選、改造,按創新教育和通機型要求重新建構專業知識結構體系,形成有機的而不是拼湊的新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專業課程的設置應以新機、新裝備為重點,以新機內容同化老機內容。
擴展模塊——擴展模塊是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對專業模塊的拓展與深化。各專業根據創新教育的目標開出不少於專業30%的限定選修課。開設工程設計、工程實踐類課程如《創造開發學》、《創造工學》等新課。擴展模塊所開課程應以高新知識、技術為主。
研究模塊——研究模塊是開展創新教育,發展學員個性的主要知識基礎。學員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自由選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交叉、綜合科學的課程,在導師的指導下結合課程進行廣泛的研究活動。此類課程的開設量應占必修和限選課的40%以上。自由選修課採用學分制,學員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學夠規定的學分。
三、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體系
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在於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員創造思維方式的形成和創新素質的全面培養,不能適應現代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實施「創新教育工程」必須以現代素質教育思想為依據,以終身教育和創新教育為基點,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實現教與學的現代化。
(一)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創新素質培養
——「五個轉變」。一是教學模式上從「以教員為中心」到「以學員為中心」的轉變;二是教學方法上從「以講授式為主」到「以發散啟發式為主」的轉變;三是教學手段上從「以傳統電教為主」到「以多媒體網路化教學為主」的轉變;四是教學過程上從「以教授為主」到「以教『學』為主」的轉變;五是教學目的上從「以傳授知識為主」到「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為主」的轉變。
——「兩個突出」。在達到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前提下,基礎課教學突出培養學員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專業課教學突出培養學員的創新技能。
(二)構建「發散啟發式」教法體系
「發散啟發式」教法是不同於傳統「講授法」、「灌輸法」的現代教法,它以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為出發點,以激發、培養學員的創造思維想像力為目的,使學員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現代思維方式。在創新教育教學中必須按「發散啟發式」教法實施教學。重點實施以下教法:
——「討論式」教法。「討論式」教法是構成「發散啟發式」教法體系的基本方法,它適用於政治理論課、文學、藝術、管理等學科,文化基礎及專業類也可適當採用。
——「滲透式」教法。「滲透式「教法是構建教法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它通過教員精講知識點、啟發思路為學員打下日後「滲透「知識的基礎,能較好地解決教學內容與時間的矛盾。這種教法適用范圍較廣,各類理論性強的課程均可使用。
——「研究式」教法。「研究式教法」是創新教育教法體系的重點內容。它著重培養學員獨立選題、思考、查找資料、做相關實驗、撰寫研究報告等能力。使學員在自學自作中發揮自身聰明才智,鍛煉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培養學員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研究式」教學法尤其適用於專業課教學、畢業設計、畢業答辯、社會調查等教學活動。
——「非同步式」教法。「非同步式」教法對發展學員特長具有特殊作用。它為學有餘力的學員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和個別化指導,學科的達標考試可由學員自主申請,採取試題庫組卷、網上考試。達標後的學員可超前學習、做項目研究或選修自己感興趣的其它學科內容。
除推行以上新教法外,學院繼續在基礎課中探索「聯想類比」教學法、「交際式」英語教學法、「互動式」應用軟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專業原理課中探索「整、分、合」教學法;在構造課中探索「功用主線」教學法;在維護課中探索「模擬三職」、「小組小教員」教學法等。各單位要針對本學科本專業特點,研究探索各具特色的發散啟發式教學法。學院每年舉行一次現代化教學方法競賽,並及時總結推廣好的教法。
(三) 構建現代學法體系
教學是雙邊活動,教法改革必然要求學法的改革。在教學活動中,學員必須樹立真正的主體意識,做學習的主人。
——確立現代「學法」意識。五種意識:「價值意識」:培養學員對信息作出價值判斷,進而確定精力投向和投量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問題意識」:加強學員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角度意識」:培養學員思維方向選擇能力;「層次意識」:允許學習主體具有見仁見智各不同的看法和認識:「遷移意識」:培養學員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改進地將他人學習方法遷移到自己的學習系統中來,逐步提高學習和創新能力。
——確立現代「學法」目標。現代學習系統的目標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前提,以明確學習目的為基礎,以「學會學習」為重點,以訓練創造性思維為關鍵,以素質全面發展與個性充分發展的完善統一為目標。
——確立現代「學法」體系。與發散式教法體系對應的是「發現法」學法體系。從教與學兩方面看它應是「啟發—發現」法。不鼓勵學員去發現的啟發,是形式主義的啟發;不置於教師啟發之下的發現是盲目的發現。大力加強學法研究,使每個學員除重點掌握「課程學習法」外還要掌握「一般學習法」,包括「追蹤法」、「類比法」、「發散法」、「還原法」、「反尋法方」等。
——確立現代「學法」培訓體系。對新生進行學習法教育和訓練:明確學習任務,把「學會學習」當作任務之一擺在重要位置;舉辦講座、交 流會:由該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辦學習方法講座,請往屆學員進行「課程學習方法」交流;讀好三本書:《學習方法論》、《教學論》、《學習心理學》,使學員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發展完善自己的學習系統,以適應終身教育需要。
(四) 構建信息化教學手段體系
——實施網上教學。開發校園網教學功能,盡早與國防教育科研網聯通,以充分利用網上教學資源。經過3—5年的努力,學院將建成40個多媒體教室和10個網路化教室。有一半以上教員能編制「電子教案」,有一半以上課程實現全程多媒體教學。通過試點逐步開展網上教學和網上考試。加強訓練模擬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開發,使多種教學手段優化組合,為教學手段再上新台階做好人才和技術儲備。
——加強培訓交流。自主研製與對外交流相結合,發揮學院優勢,創我院現代教學手段新的輝煌。學院每兩年舉辦一次教學軟體、模擬器材評比和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競賽;每年組織現代化手段教學觀摩;2000—2001年學院集中培訓教員的微機操作和製作課件的能力;2001年年底前,將教員輪訓一遍,使50%的教員能製作本專業的課件,並能在教學中熟練應用。
四、創新教育的教、管人員培訓體系
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的基礎在於教員和教學管理幹部素質的提高,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教、管人才隊伍是啟動「創新教育工程」的「先行工程」,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優先建設好「兩支隊伍」,以適應創新教育的需要。
(一)強化管理意識,完善管理制度
設立「人才建設基金」。學院籌資100萬元作為「人才隊伍」建設基金;學院定期評比創新人才,對優秀創新人才給予特殊培養和資金扶持。建立和完善創新人才培養的八項制度:資格認定製度;考評懲處制度;選拔晉升制度;任免聘任制度;培養交流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引進淘汰制度;循環監督制度。學院於2000年完成八項制度的制定,2001年開始實施。
實施「名師工程」。建立機關、學員隊、學員和教學單位聯合選拔體系,造就出能真正代表學院水平的教學「名師」,使各個年齡階層中都有「名師」代表。2000年著手選拔,2001年推出首批「名師」。
(二)實施科學管理,精心組織培訓
為教、管人員開設創新教育、情商教育、思維科學類培訓課程並組織考試,2000—2001年完成創新教育的基礎培訓任務;面向軍內外以「訪問學者」和「返校求師」等形式提高教員的創新素質,學院每年派出的人數不少於教員總數的2%;通過與地方「聯合科研」的形式提高教員創新素質的內力,學院將與地方院校廣泛聯系,主動尋求科研合作夥伴,定期進行交流與切磋;學院設立「創新教育獎」,獎勵「學術創新」、「科技創新」、「教法創新」突出的建立繼續教育機制。通過送學、聯合辦班、輪訓等途徑, 加強教員和教學管理幹部的繼續教育, 使其不斷完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學院加強教、管人員
外出參加培訓、學習的力度,盡可能地創造條件,滿足教員知識更新的需要。
(三)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內外交流
加強橫向聯合,加大走出去請進來的力度,努力提高辦學活力。力爭做到每月有1—2次「請進來」的活動;每年各專業「走出去」的人數不少於該專業人員的5%。要廣泛進行不同專業之間、專業與基礎之間的橫向交流和協作,通過跨專業授課、聯合科研等辦法,鍛煉和培養復合型教員。教員院內年交流量不少於6人。
五、創新教育的課外培養體系
學員課外創新素質的培養是課內創新素質培養的繼續和延伸,具有課內無法替代的地位。此類活動內容豐富,科學組織好課外創新教育活動,對發展學員個性特長,全面提高學員創新能力具有特殊意義。課外創新活動要分層、類、階段逐步實施,形成與課內創新教育配套的體系,發揮特有功能。這些活動按系統分類如下:
(一)學習方法類。
此類活動主要配合課堂創新教育強化現代學習方法的滲透,使學員擺脫傳統學習方法的影響。主要活動內容:豐富學員的理論知識,增強學員的基本學習能力,培養學員良好的學習意識、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意志;使學員學會學習,善待學習,提高學員對不同學習內容、不同教學方法、不同學習要求的適應能力和對有限教學資源的認識、發掘、利用能力。此類活動在一、二年級大力開展。
(二)社會科學類。
此類活動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應緊緊圍繞創新教育的總目標有選擇地開展。
思想品德:以促進學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常發展和正常的社會心理、道德情感的形成為基本目的。此類活動內容多種多樣,可大力開展。
人文素質:以提高學員的文化藝術修養,培養學員的審美感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形成良好的人格品味為目的。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學員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和豐富的營養。可通過講座和學員喜愛的各種活動開展。
(三)自然科學類。
此類活動是課外創新教育的重點內容,必須著力抓好,抓出成效。
高科技學習:開展科技知識講座、競賽,介紹世界科技發展、外軍先進武器裝備的發展等。使學員了解科學前沿的理論和軍事科技發展現狀,增強學習的緊迫感、使命感,拓寬視野。
製作、發明:結合社會、軍隊、院校需要,製作或發明新產品,置學員與市場經濟和科技產品的浪潮中,得到高層次鍛煉,培養學員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學院設立製作發明獎,對有特殊製作、發明的學員給予獎勵,並與評定優等生和優秀學員掛鉤。2000年完成獎勵制度的制定,2001年正式實施。
科研專題:組織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二、三年級的大專學員和三四年級的本科學員參與教員的科研項目(或予研項目),使其經受科研鍛煉。重點培養學員科研選題、立項、制定科研計劃、開展研究、組織協作攻關的能力。學員可在教員的指導下自選科研課題,以獨立或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達到鍛煉科研實踐能力的目的。學院繼續堅持畢業設計評獎活動,評比標准在原基礎上提高創新能力的權重。
六、創新教育的環境保障體系
環境是開展創新教育的重要因素,營造積極向上的有利於創新教育開展的外部環境,是確保創新教育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條件。通過努力,學院在3—5年內創造一個民主、自由、平等、和諧的教學科研軟環境和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硬環境。
(一)創新教育的硬環境體系
——完善基礎設施系統。擴大和完善校園網設施,3年內實現部分課程的網上教學和考試。圖書館實行全天候對教、學員開放;豐富網上資源;繼續堅持學員隊自辦閱覽室的做法;辦好《學報》和《高教研究動態》雜志並力爭做到校園網上同步發行。
——完善外部環境系統。學院將人文社科展窗定位;開辟創新成果櫥窗,展示創新教育成果;各部系設立創新成果展窗,將各室隊創新教育的成果及時展出,相互交流、促進。
(二)創新教育的軟環境體系
——營造良好環境。反思我院傳統的辦學觀念、辦學模式、教育思想,探討每一個專業、每一門課程的教法和學法,寫出改革方案;機關探討創新教育規律,制定創新教育管理方案。在學院內一個造成具有濃烈創新教育氣息,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學術研究氛圍;形成教員與學員在學術上自由平等討論的氣氛;創造褒揚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創造有利於發展個人興趣、特長和使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
——加強課程研究。在充分學習、討論研究的基礎上,部系、教研室、學科組、個人分別寫出不同層次的創新教育方案、教案。學院組織專家組進行方案和教案的審查、評比,評出最佳方案和最優教案。2000——2001年各學科有一門主課部分章節進行網上教學;2002年各專業完成全部課程的設計,有一門課完整地進行網上教學;2003年所有教研室有兩門以上的主幹課程實現網上教學。
——開展全方位交流。學院將努力做到「四請」、「三評」、「一討論」。「四請」:學院請院外知名人士來我院談教學與科研的經驗;請部隊人員到我院作機務部隊情況介紹;請善於科研的教員介紹科研經驗和善於教學的教員講公開課;請會學習、能搞科研的學員到各隊巡迴介紹經驗;「三評」:利用校園網開展學員評教員,教員、機關人員評學員隊,教員、學員隊評機關活動;「一討論」:利用校園網就某些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引導大家暢所欲言。開設院長、訓練部長和科研部長電子信箱,快速收集各種意見並及時反饋。
(三)創新教育的管理環境體系
——創建優越寬松的環境。給教員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會議,排除干擾,確保教員能夠潛心鑽研教學;給學員更多的自主時間,自習時間允許學員在圖書館、學員隊機房或公共計算機房上機,不受限制地利用網路資源;學員可以自由選修自己願意學的課和聽講座。
——實施科學適量的獎勵。增加獎勵數額、項目和人數。為調動教員一線教學的積極性,根據學院實際,借鑒兄弟院校經驗,學院將加大用於一線獎勵的數額,激勵教員鑽研教學,在教學主陣地上開拓、創新,創造一流的教學成績;對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成績突出的教員給予重獎;對創新成績突出或某項能力突出的學員給以升層或提前晉級的獎勵。在教學一線,實行督導組打分與學員打分相結合的方法,將兩者加權量化,根據質量等次發放課時費。改變目前平均分配崗位津貼的做法,拉開津貼檔次,將教學質量檔次和科研成果的數量、檔次與崗位津貼掛鉤,使同樣的職稱,所獲得的崗位津貼不同。
——實行適時適度的懲戒。對於不能很好履行職責、不思進取的人員要進行必要的懲戒,限期改正缺點。通過適當懲 戒,鞭策後進,造成後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的局面。
七、創新教育的考核體系
創新教育的考核,事關創新教育工程的成敗,實現教、學、考的統一迫在眉睫。要把考核作為創新教育工程運作機制的有力杠桿,使這個「指揮棒」指向創新教育的總目標。
評估原則:全面考核,突出創新,淡化分數,注重能力。徹底擺脫傳統的知識型考核的影響,構建全新的素質教育考評系統。考評實行「四創新」、「五增減」。
「四創新」:
內容創新:在考試中加重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考查、加重創造性思維的試題量、加重考查學員創造性思維的主觀性試題的比例、加重動手操作內容的考查。對答題有創新的學員給予加分。
方法創新:樹立以學員為主體的考試意識,以考學員素質為主的意識以及以全面素質和能力評估學員成績的意識;試點探索分層

Ⅳ 中央電視台軍事評論員有個姓曹的叫什麼

曹衛東 ,經常出現在央視的軍事節目中做評論員,經常受邀參加各台的軍事節目,如軍情解碼,全球零距離,沙場,東南軍情等等。

Ⅳ 軍事專家杜文龍是哪裡出生的

出自北京通州。

軍事專家杜文龍畢業於石家莊陸軍學院、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和國防大學,軍事學碩士。央視特約評論員,全軍首批外宣專家。主要從事合同戰術和武器裝備的研究工作。

截至2019年1月,現任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研究員、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網路研究中心主任。

(5)焦志剛教授進行武器裝備講座擴展閱讀

杜文龍人物參加的活動

截至2019年1月,杜文龍參加了國慶60周年閱兵、「9.3」勝利日閱兵、遼寧艦服役、艦載機成功起降試驗、朝鮮閱兵、伊朗閱兵和紅場閱兵等重要活動直播報道。

先後應邀在在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後勤學院、裝備學院、陸軍指揮學院、軍械工程學院、西安政治學院、上海政院、南京理工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機械化步兵學院、邊防學院、船艇學院、海軍工程大學、海軍飛行學院、海軍潛艇學院。

空軍大講堂、北部戰區空軍、西部戰區空軍、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航天科工集團、航空工業集團、電子科技集團、華為集團、北京報業集團、上海報業集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遼寧工業大學、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等,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山西、陝西、四川、河南、浙江、海南、山東、江西、內蒙等省市黨政機關開設《我國安全環境與戰略選擇》、《美軍戰略轉型啟示與思考》、《陸軍轉型建設與發展》等講座數百場。

Ⅵ 請問:「喬松樓」是軍事界是什麼樣的人物

喬松樓 國防大學教授,軍事裝備學學科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教內學和容研究工作,有多項成果獲獎。1992年被評為國防大學優秀教員,同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1995年出席全國勞模大會;199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2000年被評為成績突出的國防科普作家;2003年被評為「國防大學傑出教授」。

閱讀全文

與焦志剛教授進行武器裝備講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