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清朝武器裝備百年沒怎麼發展,卻還仍然是東亞軍事強國
首先,當時的東亞除了中國之外就那麼幾個還算是比較大的國家,例如朝鮮在清朝時期是中國的附屬國,再還有就是海東岸的日本,緊接著就是東南亞的那幾個小國,如安南(越南)、寮國、暹羅(泰國)、高棉(柬埔寨以及緬甸。
話說回來,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朝都一直是作為一個東亞第一強國的身份聞名於世界。雖然在清緬戰爭中,清軍被裝備新式火器的緬軍所擊敗,曾有一部分目睹西方火器之強悍的清軍將領曾上書乾隆皇帝,希望能僱傭西方軍事人員,購進西方新式槍支,但都被乾隆皇帝以「騎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訓,認為發展火器會使原本入關過後對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更加依賴火器,從而就沒有重視。
此戰過後,中緬關系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直至日本倒幕運動之後,明治天皇上台開始實施明治維新之前,清朝的軍事力量可以說一直是處於東亞強國之首位,到了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東亞第一強國的稱號就隨之消失了。
② 甲午戰爭期間,清朝陸軍的武器裝備如何跟日軍相比有優勢嗎
甲午戰爭我們輸了,到底輸在哪?如今依然是眾說紛壇!今天我們就從武器裝備這個問題上,來說說清軍和日軍在海軍和陸軍兩個方面,到底誰更好一些?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人只能欺負欺負農民,打打雜牌,和人家久經訓練的日軍比,高下立判,這個高下就是一生一死。裝備不比別人差,可是軍隊卻比別人差一大截。
甲午戰爭失敗,暴露出清朝軍隊質量迅速下滑的情況,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武器裝備問題,而是腐敗制度使然,晚清重文輕武的政策,太平天國運動讓清朝岌岌可危,出了風頭的湘軍等實力派馬上被朝廷要求解散,可見清朝不允許戰力強悍的新軍存在,而自己的嫡系八旗已經沒落,愈發演進成用文防武,說是滿朝文武,實則已經全成文官,甲午戰爭最後輸給日軍也無話可說,其實是輸給了自己!
③ 1840年的清朝的武器裝備的配備情況和英國的比有什麼不同
滿意答案知足者常樂3級2011-01-31其實不然 當年英國人的滑膛槍缺點很多 由於多為海戰 導致發射桶里的火葯潮濕 火槍成了燒火棍 當時雖然散彈槍(五連發)出世 但是由於當時技術無法在英軍部隊普及雙方的實力還是差不多的!多為政府腐敗無能導致. 追問: 當時 英國的武器裝備的配比是多少 清朝的武器的裝備配比是多少 回答: 你是想問武器的配置還是什麼 追問: 是的 謝謝 回答: 清軍遠程單兵武器多為弩機也有少量火槍 火炮還是老式切笨重的紅衣大炮(由於做工很差容易發生炸膛)英軍遠程單兵武器為滑膛槍,火炮是比清軍先進小巧切做工精細,准確度高,炮彈威力大! 追問: 我告訴你 清朝1840年的武器配備是很強大的按當時世界上來說那時代也是天下第一 火炮是前膛炮大孔徑150的 清朝當時是以營為單位的 一個人一把鳥槍和一把佩刀 干當時來說很強大 對告訴你 英國1840的時候還沒蒸汽機巡洋艦呢 一樣和中國用的是一樣的 前膛炮加鳥槍 大清不是武器敗給大英蒂國而是官老爺沒不佔求和的政策沒法再打了 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清朝是最重視實用火氣的帝國 回答: 我沒有說軍艦有什麼不同 但是當時清軍依然重視冷兵器 當時火槍確實 沒有弩機實在晨起沉落 的感言: 謝謝2011-02-03
④ 為什麼清朝的武器裝備沒有明朝先進
統治者理念的問題。
早期的皇帝閉關鎖國,認為用常規的刀槍就可以壓制反抗者,也版就不在科技上多權花心思了;
道光以後的清廷吃了外國人的虧,開始考慮以夷制夷的策略,但沒有從骨子裡認識到科技和管理的理念,只是花一些大洋買回先進武器當擺設,譬如慈禧朝的北洋水師,戰船很先進,但對於戰法根本不研究,後來吃了大虧;
真正重視軍隊改革是清末,訓練了新軍,也正是新軍敲響了清朝的喪鍾……
⑤ 清朝最先進的武器是什麼
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痛定思痛開始尋求變法,而學習的對象就是西方先進國家。在洋務運動當中,清政府開始著力建設新的國防軍事力量,這其中,主要的力量就是李鴻章。
1862年李鴻章到達上海後,命令淮軍開始操練西洋槍法,並且大量裝備洋槍、洋炮。兩年之後,原本只有六千多人的淮軍擴充到了五萬人,洋槍四萬支,炮兵營七個,而炮兵營所裝備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德制克虜伯大炮。
從1877年到1896年,清政府一共采購了2000多門克虜伯大炮,並且將他們安裝在岸防線主要超市的炮台上,可能李鴻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四十年後,這些大炮依然堅挺,給妄圖入侵的小日本當頭一棒。
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里山炮台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此後8個月內,日軍未敢再犯。這一炮,也打出了中國幾十年以來的怒火!
⑥ 清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狀況如何
清朝統治者自詡復「以制武功開國,弧矢之利精強無敵」。然而,時當火器逐漸代替冷兵器的偉大轉折時期,由於社會生產的落後和清朝統治者的保守,清軍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器的發展,始終非常緩慢,用來鎮壓國內之敵尚有餘力,用來抵抗外敵入侵就顯得落後,力不從心了。
總的說來,清軍的裝備是:金、鼓以示進退之節制,海螺以定早晚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視,甲胄以衛身體,器械以制敵人。各兵專習者為弓箭、鳥槍、火炮、藤牌,兼習者為長槍、大刀、挑刀。水師則除火炮外,仍兼習排槍、鉤鐮槍、標槍、火箭。馬兵每名馬1匹,甲胄1副,弓箭1副,囊楗1個、箭40枝、腰刀1把。步兵有甲胄1副、腰刀1把。弓箭兵有弓箭1副、箭30枝。長槍兵有長槍1枝。鳥槍兵有鳥槍1枝。武官的裝備各按其官品級別規定,戰馬、箭數等多少不一。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等的裝備也不一致。總的說來,八旗兵的裝備比綠營兵的精良。
⑦ 清朝末期軍隊都使用什麼武器
這是網上查到的一段文字「1884年清廷向李氏公司購買了九千把以上雷明頓製造的M1882式步槍(序號14000至21000及23000至25000), 口徑是43西班牙型。 槍匣上烙刻有『林明敦廠製造 瑞生洋行經承』(德商瑞生洋行Buchheister and Company)中文字樣。 此外又加買了3900到4000枝現成的M1879舊型槍, 並交由雷明頓廠改裝成使用相同的彈匣。 該批步槍正好趕上了中法戰爭, 老將馮子材率領中方部隊, 拿精銳的法國外籍兵團試槍。 1885年3月25日到28日, 中法雙方在鎮南關附近的大青山、 鳳尾山隘口麈戰三天, 法軍傷亡官兵463員, 占入侵兵力五分之一左右。 最後法軍退走海岸, 清軍一直追到諒山, 整個法軍布局瀕臨崩潰, 史稱鎮南關大捷。 法軍的事後報告指出, 大部份法軍使用單發步槍, 少數使用管狀彈倉手動槍栓步槍的陸戰隊, 又因重新裝填費時太久, 在第一次裝填打完後, 多以單發射擊。 清軍的李式步槍, 裝填容易, 火力驚人, 因此以優勢火力壓制了法軍的攻擊。 感謝雷明頓公司,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少數幾次我軍火力優於敵軍的戰事, 下一次大概要等到抗戰未期, 滇緬遠征軍以全套美式裝備痛宰日軍了。 當時還鬧了個笑話, 據說清廷派去買槍的人, 之所以選擇李氏步槍, 是因為他們以為這是中國人設計的, 肥水不落外人田, 當然要愛用一下了。」除此之外,清軍還大規模裝備了哈奇開斯5響步槍,斯賓塞9連發步槍,溫徹切斯十七響步槍
⑧ 清代武器裝備特點及形成原因
最早冷兵器為主,後得到了一些從明軍手裡繳獲的火銃、大將軍炮等熱兵器。內
後與弗朗機人取得容聯系後,得到紅衣大炮,在熱兵器上開始超過明軍。
但在入關前及入關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以冷兵器為主。
中後期八旗退化,兵備松馳,熱兵器水平大幅度下降,不僅比不上入關前,甚至連明軍中後期的水平都不如。
乾隆時期,曾有英人向乾隆介紹歐洲燧發槍,其嗤之以「奇技淫巧」。
後期遭西方入侵,鴉片戰爭數年後,當時的咸豐皇帝仍不知「英夷國」何在。廣州前線的將軍不知西人鐵甲船是如何驅動的。疑之牛拉
太平天國起義後,見識了西方堅船利炮的清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引進西方先進的火槍,火炮,並在由漢人為主的團練武裝,湘軍,淮軍,楚軍中大量普及。
雙方戰斗 時已經是冷熱並重。
清晚期社會動盪,革命風潮暗涌。革命黨人以暗殺為主要反清手段,慈禧就被炮彈所襲,還有著名的汪刺載灃案。
清末期時中國已完全進入了熱兵器時代。
⑨ 清朝時期武器
雖然有槍有炮,但是機械化程度不高,也只是個別部隊。
戰敗根本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版敗無能。慈權禧卑躬屈膝,李鴻章保船避戰等等所有的腐敗原因導致戰爭失敗。
如果當時政府勵精圖治,用國庫的大量金錢買彈葯使軍隊全部機械化而不是賠款的話,那我們中國人是永遠都不會輸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憑國力是贏不了中國的,雖然他們有槍炮,我們輸就輸在領導者上面。
你可以想到共產黨當時也是在武器上處於劣勢,但為什麼會贏得戰爭,原因就是領導者好,得民心。
所以要想強大,就要自強!!
⑩ 清朝軍隊是用的哪些武器
清朝統治者自詡「以武功開國,弧矢之利精強無敵」。然而,時當火器逐漸代替冷兵器的偉大轉折時期,由於社會生產的落後和清朝統治者的保守,清軍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器的發展,始終非常緩慢,用來鎮壓國內之敵尚有餘力,用來抵抗外敵入侵就顯得落後,力不從心了。
總的說來,清軍的裝備是:金、鼓以示進退之節制,海螺以定早晚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視,甲胄以衛身體,器械以制敵人。各兵專習者為弓箭、鳥槍、火炮、藤牌,兼習者為長槍、大刀、挑刀。水師則除火炮外,仍兼習排槍、鉤鐮槍、標槍、火箭。馬兵每名馬1匹,甲胄1副,弓箭1副,囊楗1個、箭40枝、腰刀1把。步兵有甲胄1副、腰刀1把。弓箭兵有弓箭1副、箭30枝。長槍兵有長槍1枝。鳥槍兵有鳥槍1枝。武官的裝備各按其官品級別規定,戰馬、箭數等多少不一。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等的裝備也不一致。總的說來,八旗兵的裝備比綠營兵的精良。
清初各處營伍所用器械向來無一定之例,往往以本部武官的愛好和習慣為轉移,故士兵武藝難以精專。雍正五年下令各省將軍督撫提鎮要「因地制宜,酌定規制,永遠遵奉」,自此各省駐軍所用器械歸於統一。根據雍正的旨意,清政府規定內地各省與沿海沿邊各省的裝備因地而異。如山東省,弓箭、鳥槍、炮、藤牌、長槍、大刀均系通設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其中弓箭三分、烏槍五分、藤牌一分、長槍一分,此外別設炮手專習演放,不得擅自更換。山西省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其中弓箭六分、鳥槍四分。福建省陸路各營,每兵千名分作20隊,其中弓箭馬兵4隊、弓箭步兵2隊、鳥槍兵10隊、炮兵1隊、藤牌兵l隊、長槍兵1隊、大刀兵1隊。
軍器製造以實用為主,式樣有規定,給發有定數,簡閱有定期,年久朽損或出征殘缺者及時修補,多餘的武器存庫備用,私賣私典者依法處置。軍器一般由兵部定式後移交工部製造,按名給發,也有少數自備的。鳥槍一般不許民間私造私藏,子母炮等只許八旗兵使用,不準綠營兵製造和使用。清兵入關後,其火器的發展方向是輕型化,以滿足國內需要為目的。對於某些很有發展前途的火器,如戴梓的連珠銃、伍連登的爆炸彈等,雖然引起康熙皇帝的驚喜,但並未得到真正的重視和支持。由於清朝統治者對於前人的經驗和西方的先進技術都重視不夠,所以,在火器製造方面日益落後。各省炮位長短、大小、輕重不一,其製法亦互異。八旗和綠營的軍器本有專官負責製造、保管和檢查,但後來執行不嚴,形同虛設,以致軍隊裝備逐漸落後,嚴重影響了戰鬥力的提高。
清軍平時的訓練因時因地而異。太宗天聰年間親率八旗演習行陣,是為清代皇帝舉行大閱之始。後來皇帝每年親巡塞外校獵行圍,三年舉行一次大閱典禮,在京師南苑、玉泉山、王家嶺等地檢閱京營八旗。此外,京營訓練各有定製。如正黃、鑲黃、正白三旗親軍,每月分期輪流訓練騎射二次,步射四次。八旗驍騎營每月習射六次。春秋二季還披甲練步射和騎射。春月分操二次,合操一次,秋月合操二次,仲春孟秋還要登城操習鳴螺。漢軍每月練習鳥槍外,春秋月,每旗出炮lO位,在盧溝橋試炮五日。春秋兩季,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初冬,各旗演習步圍。
綠營訓練方法是沿自明代的舊法,以所謂連環法陣勢為主,「平時較閱雖屬可觀,臨陣打仗竟無實用」。其法是,每年秋季霜降日,綠營將弁率兵入教場,設軍幕。中軍建大纛於場中央,士卒披甲列陣肅立,統兵大臣傳令合操,中軍便揚令旗指揮,發炮三響,鳴角擊鼓,步兵騎兵列隊行陣,施放火槍,連環無間。同時也表演長矛、短刀、藤牌等武藝。平時也有小操、大操、合操、試炮、巡察、步圍、步行等制度。乾隆五十年(1785),「以綠營陣法,向習兩儀四象方園等舊式,無裨實用,改仿京營陣式,由提督頒發各標鎮,如式教練,各營每月定期合操,並演九陣十連環之陣」。分散駐防應差的綠營平時訓練最少,巡撫標兵也如此,只得抽空訓練。綠營鳥槍兵照八旗火器營進步連環之法操練,統兵官習射以六力弓為度,習槍以迅速命中目標為度。盡管朝廷大臣和將軍、提督、總兵等不定時地到各地營伍中巡視訓練的情況,但總的說來,各地清軍「甲仗旗幟尚屬鮮明,而鳥槍騎射各種技藝則皆屬平常」,「營伍整飭者少,廢弛者多」。由於清朝統治者頑固堅持「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的觀點,所以,對火器的裝備和訓練仍重視不夠,嚴重影響了清軍戰鬥力的進一步提高。
清太宗皇太極曾把入關前的八旗軍制和明朝軍製作過對比,他說:「明國小民,自謀生理,兵丁在外,別無家業,惟持官給錢糧;我國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先還之兵,俱已各理器具,治家業,課耕田地,牧馬肥壯,俟耕種既畢,即令在家之人經理收獲,伊等軍器繕完,朕即率之前往。」由此可見,八旗軍制兵民結合、耕戰結合的特點,決定了其後勤供應必然是「軍器、軍糧使之自備」。又因當時後金正處於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轉化時期,搶奪明朝的人口和財物是戰爭的重要目的,所以,出征的八旗官兵,「家有奴者,不限多少,自以其意,甲騎偕行」,並且「各帶子弟甚多」,這些隨征的奴隸和子弟,既是預備兵,又是後勤兵,「隨伊家主於戰陣之間則奮力向前,到營則汲水造飯,夜則牧馬匹」。八旗官兵「專為搶掠財物」而戰爭,必然通過以戰養戰來解決其主要的後勤供應問題。因此,清兵入關搶掠時,一般只自備一月左右的糧料,入關後,全靠搶掠來維持供應和鼓勵士氣。
清兵入關後,為鞏固對全國的統治權,清朝統治者基本上禁止軍隊的公開掠奪行為,通過戶部、兵部、工部的分工合作來解決軍隊的後勤供應。至於清軍官兵及其家屬的生活,主要靠其俸餉和旗地來維持,總的說來八旗待遇比綠營優越得多。如「八旗兵餉之制:前鋒、親軍、護軍、領催、弓匠長月給銀四兩,驍騎、銅匠、弓匠月給銀三兩,皆歲支米四十八斛;步軍領催月給銀二兩,步軍一兩五錢,皆歲支米二十四斛;炮手月給銀二兩,歲支米三十六斛;由覺羅補前鋒、親軍、護軍者,月加銀一兩。教養兵月給銀如步軍之數,不給米。綠旗兵餉之制,京師巡捕三營,馬兵月給銀二兩,步兵一兩,皆月給米五斗;各省鎮標馬兵月餉銀三兩,步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皆月支米三斗」。
清軍平時軍費的開支,每年大約2000萬兩銀,占清政府每年財政支出的2/3左右。戰爭期間,又有行糧、裝備、募勇、募夫、采買、賞恤、轉運等項戰時軍費開支,平均每年約400餘萬兩。平時、戰時兩項軍費開支,用去國庫收入的大半,因此,一旦財政危機,清政府就只有通過對地方厲行田賦考成、超額起解地方錢糧,鼓勵屯墾,實行捐納、加征多派,就地設法解決等辦法來緩和危機,以確保戰爭供應。
為保證前線的軍需供應,戶部曾在某些前線省份設餉司,專司錢糧。後因奏銷制度不完善,餉司官吏利用部規、倉規、加耗、口袋等項制度鑽營射利,使需費倍於正額,民不堪命,故於順治十一年(1654)將餉司撤了。以後前線的軍需供應主要由戶部、兵部的官員,與有關的地方官員聯合負責,利用沿途的驛站、軍台,募夫轉輸,運輸工具有車、馬、駝、船等。出塞遠征,很難因糧於敵,故運糧尤艱。「康熙漠北之役,西路惟歸化城滿兵不恤駝馬,中途餒匱。而寧夏鎮兵以總兵殷化行有備無患,令多攜而嗇用,又親相水草,恤馬力,故雖行寇虜燒荒之地,而一軍飽騰,且分余糧以濟滿兵」。「塞外運載,莫便於駝,一駝負米一石五斗,飲水不多,食草不擇」。特別是沙漠地帶,炮車、糧車行走十分艱難,很難按時將軍需運到前線,最理想的辦法是「改用駝負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