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軍事武器名稱
早在1259年,中國就發明了以黑火葯發射彈丸、竹管為槍管的第一枝「槍」—「突火槍」。其基本形狀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葯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其發射時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鐵管,右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石塊或者彈丸,未燃盡的火葯氣體噴出槍口達兩三米。這種原始的火槍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懾作用,首先,由於火葯的原料配比問題,其推力相當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為射擊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運用現代的「三點一線」式瞄準方式,再因為其槍管為竹管,在射擊了大約四到五次之後,槍管末段的竹質就會因為火葯爆炸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會折斷,更有甚者,射擊的時候因為膛壓過高乾脆炸膛,竹子哪裡撐的住那樣的爆炸,很少能成功開火,所以只有心理威懾作用。
到了元朝,先是火葯的配比被重新調整,導致同樣體積的火葯,其在相同空間內所引發的爆炸氣流壓強比原來的壓強提高了約三倍,即是說,彈丸的加速度變為了原來的三倍,出膛速度變為了原來的1.732倍;而與此相對的,竹管制的槍管被換成了生鐵管,能承受的膛壓大幅度提高,這樣一來,火槍的使用價值由於威力、射程和耐久度的提高而大有提高,因其子彈,主要以石塊和鉛彈為主,所以這種新式的火槍被命名為「石火矢」。不過,由於它的體積大,且十分的重,並不是替代弓箭的優秀裝備。同時代,元朝也製造出了早期的手槍,其雖然便於攜帶,但威力和射程都低的可憐,基本上沒有戰術上的價值。
火繩槍至於西歐方面,出現同類武器是在十四世紀中葉的義大利,其名叫「火門槍」,其實基本類似以後的「火繩槍」,但體積和重量都遠勝後者,而殺傷力似乎和火繩槍差不多,所以,這種武器主要是用於城堡要塞的防禦。當時騎兵也裝備了火槍,德意志的槍騎兵們就曾用「火門槍」把法軍打得驚恐萬分。騎兵用的火槍要短一些,小一些,射擊時先用繩子把槍拴在脖子上,在馬鞍上支一個「Y」形的架子架住槍管,後部的木棍抵住胸前的鐵甲,右手點火。
到了十五世紀初期,戰場上出現了更小型的手持火炮,原先的「火門槍」的木製握柄被重新設計過,射擊時能夠倚靠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從而,步槍的定義被正式確定為: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而且,工匠們在新式火槍的槍膛內裝進了一種能夠控制點火的機械裝置。但是,這種武器只有在近距離,亂槍齊射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較大的威力。
到了十五世紀中葉,在日本戰場上小放異彩的「火繩槍(Arquebus)終於出現。最初的火繩槍的點火機構是一個簡單的呈「C」型的彎鉤,其一端固定在槍托一側,另一端夾著一根緩燃的火繩。火繩是經過硝酸鉀或其它化學葯物處理的麻繩捻成的,到了後期,也有用火棉(纖維素硝酸酯)拉成絲與浸過蓖麻油的麻繩捻在一起,阿拉伯地區甚至使用「燃水」(石油)浸泡麻繩製作火繩。彈丸採用鐵或者鉛做成,一般來說,因為鉛軟且易變形,所以在裝填時和命中目標時,都有相當的好處,否則的話,裝填彈丸時,需將鐵彈丸放到膛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鐵彈進膛,非常的浪費時間。火繩槍發射時,可用手指將金屬彎鉤往火門里推壓,使火繩引燃點火葯,繼續點燃發射葯。這樣,射手可以一邊瞄準一邊推火繩點火。火繩槍使用了滑膛技術。不過,由於其是前膛單發填裝且彈丸與推進葯分裝,所以其射速非常之慢,大約為30秒一發,而且是經過訓練的高級火槍手。再者,暴露在外的火繩非常容易被風吹滅或者雨澆滅,射擊非常容易失敗,槍手還需要用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繩,所以射擊失敗之後的重新射擊也非常的麻煩。
隨著技術的發展,需要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的問題被圓滿解決,西歐的工匠們在槍的後部增加了一個由扳機所帶動的小火炬,這個小火炬在戰斗的時候一直燃燒著,當需要開槍的時候,就扣動扳機使小火炬向前運動,接觸到前面插著的火繩,而小火炬是用浸泡了蓖麻油的布團揉成,上面燃燒著的火不易熄滅。這樣一來,火繩槍手在射擊失敗之後就不必再重新打火摺子,射程起來方便了許多。這種新式的扳機擊發式火繩槍的口徑一般為15至20毫米,管徑比一般為40到45毫米,而最大射程一般為60至80米,它在1543年傳入了日本。「Musket」火槍——於1500年前後誕生於德國紐倫寶地區的螺旋式線膛的扳機擊發火繩槍,也稱「步槍」(Rifle),由於內刻的膛線有效的加強了槍的准確度,槍管的長度也有所提高,能對彈葯受力後的運動進行較好的導引,也就是說,其最大射程有所提高,到達了200米之多!而且,這種火繩槍還具備了由準星和照門組成的瞄準裝置,所以,准確度大大提高。總之,可謂是槍界一大革命也,不過,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線膛火繩槍並沒有能夠廣泛的被採用,只有德意志聯邦中的普魯士,奧地利和巴伐利亞三個比較強大的邦國把它正式裝備了部隊,這也是德意志聯邦內這三個邦國能夠充分壓制漢諾威等小國,以及"威懾"義大利,法蘭西等大國的原因之一。不過很顯然,這種線膛式火繩槍並沒有傳入日本,直到以後的燧發槍誕生,日本才進行了火槍的換代。之後,火槍技術又在兩個領域中不斷的發生著革命,一是擊發技術,另一則是彈葯技術。前者的發展,先是在16世紀後期,歐洲發明了一種「火種點火」的方式。技術原理是,在一個小管里放一個「火種」或一節短火繩,槍手只是在用槍時才點燃火種,不至於因槍上都帶一條點燃的火繩而在夜間暴露目標。「火種」式火繩槍就是後來隧發槍的先驅。而燧發槍則在不久後的十七世紀由是法國人發明。它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葯。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葯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槍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後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周的槍械師創造了一種加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這種方法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提高了。如果說燧發槍的出現標志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那麼隨之而來的爆炸式點火技術就是瞬間點火時代的開始。首先進行爆炸式點火技術激發試驗的是一個名叫亞歷山大·福希斯的蘇格蘭牧師。福希斯開始用的是器皿裝雷汞粉。後來把雷汞粉鋪在兩張紙之間。在進一步製作了紙卷「火帽」,這種發明大大加快了槍械的發射速度。
19世紀
1808年,法國機械工包利應用紙火帽,並使用了針尖發火,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發明了一種使用紙火帽的「引爆彈」。後來,有人在長紙條或亞麻布上壓裝「爆彈」自動供彈,由擊錘擊發。這樣一來,擊發槍就更完善了,到了19世紀,針刺擊發槍也誕生了。其最早出現在1840年,是德國人德萊賽發明的,故又稱為德萊賽針刺擊發槍。其技術特徵是:彈葯從槍管後端裝入,並用針擊發火。這種武器首先由普魯士軍隊裝備,在普魯士的三次王國統一戰爭中,其大放異彩,令丹奧法三國騎兵聞槍色變。與擊發技術的發展同步的是裝彈技術的發展。
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英軍標准配備的是著名的BROWNBESS前膛裝葯的滑膛燧石火槍,並非英軍上尉派垂克·佛格森於1776年就發明成功的後膛裝彈來福槍,該「佛格森」後膛裝彈來福槍是佛格森上尉在參加英軍鎮壓1776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在美國的前膛裝葯的肯塔基式線膛來福火繩槍的基礎之上研製成功的,英軍曾生產了100支這種新槍,裝備了由他本人率領的一支百人隊伍,有效射程提高到200米,最高射速每分鍾六發,但因他本人戰死,這種槍一直到1853年也沒有在英軍中推廣。而後來,1860年,美國首先設計成功了13.2毫米機械式連珠槍,開創了彈夾的先河。此槍槍托里有一個彈簧供彈艙直通槍膛。子彈可以由此一發一發裝進,自動輸送入膛。連珠槍的出現,使步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次及二次大戰
MG34在一戰之後,各國都已經積極各種開發手槍、左輪手槍、沖鋒槍、手動步槍、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狙擊步槍及機槍。期間先後出現了許多新型槍械,如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德國的Kar 98k毛瑟步槍、MG34、MG42,美國的M1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勃朗寧自動步槍,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布倫輕機槍等。
至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還出現了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如1944年出現在戰場上的德國7.92毫米StG44突擊步槍,特點是火力強大、輕便、在連續射擊時亦較機槍容易控制,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的突擊步槍,亦對世界各國槍械的研製產生了重大影響。
50年代
AK-47戰後,蘇聯開發了著名的AK-47,美國亦開發了M14自動步槍及M60機槍,越戰時期,沖鋒槍及自動步槍己成為主要戰武器,像60年代裝備美軍的7.62 x 51毫米M14自動步槍,戰時顯示大口俓子彈不適合用作突擊步槍用途,其後開發出著名的小口徑M16、蘇聯亦推出小口徑化的AK-74,此時世界各國亦分成北約及華約口徑作制式彈葯來設計各種槍械。
近代
P90個人防衛武器在世界各國以小口徑子彈作制式槍械彈葯時,他們亦開始在槍械的設計上不斷改進,包括改良槍機運作方式,研製新型彈葯,加裝各種配件等,槍械的質素也漸漸提高。
但因為環保意識關系,以槍械作為狩獵工具漸有被淘汰的趨勢,而為了保安的理由,個人擁有槍械變成只屬某些國家的獨特文化。同時因為保安的理由,專用來做鎮暴的非致命彈葯,或供保護要人及供非前線軍人自衛用途(如個人防衛武器,PDW)的槍械亦問世了。
未來
XM29 OICW在二十世紀中發明了導彈,開創高技術的精確制導武器,對於發射後不能控制的火炮,對其作用便有爭論了,可是小型的槍械尚未有可以代替的導彈。
在一些軍事科技實驗室和絕大部分科幻故事中,雖然有出現了名稱和外表似槍械,但原理回異的新武器,如激光槍和軌道槍。可是實際上同時倒有人開發了一些,繼續使用槍械的原理,但採用高技術和新的結構,如金屬風暴、無殼彈、液態火葯推進、電熱槍炮、理想單兵戰鬥武器等,可見槍械還有開發展的空間。
B. 軍事武器的名字
武器與戰爭進程息息相關,並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一個時代的世界政治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戰壕和機槍群為基礎的防守證明優於進攻,因此一戰主要以陣地僵持戰為主,一戰期間,防守的武器優於進攻武器,沖鋒槍、火炮、毒氣、戰列艦的成熟,主導了戰局。在一戰後期出現的新式武器,坦克、飛機還有仍有眾多不完善之處,只能是一戰的戰場插曲。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情況就逆轉過來了,坦克、飛機、航母、潛艦為主的陸海空新式武器的優勢得到了發揮,主導了戰局,這一時局被證明是進攻強於防守。納粹基於坦克與飛機集群的閃電戰、美日以航母以主的突擊戰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二戰呈現出整片整片的大陸來回易主,整個戰線具有極大的流動性,也造成了往甚於一戰的破壞性、毀滅型結果。
二戰後的六十年,攻防武器都有很大的發展,總的來說,防禦型武器的發展更令人振奮,當然如此,防禦型的武器成長往往和和平關聯在一起。雷達技術的成熟,各類反坦克武器、防禦型導彈、反導系統的成熟,單兵武器系統的成熟,以及的熱門話題「導彈防禦體系」的出現,都幫助武器的攻防系統,從二戰一邊倒的局面,逐步向防禦型武器平衡。進攻型武器上除了導彈技術的成熟、衛星、定位技術的成熟,最重要的一個革命是無人作戰系統的出現,機器人戰爭可能就在不遠的未來在這片大陸上出現。
談到軍事武器,我也注意到中國在面向「藍海」戰略之際,航母派和核潛艦派爭執[2] 不下。個人首先出現的想法,是是否能夠開發出新的武器系統。我總認為大海是令人敬畏的,大海由水組成,蘊含無窮的能量,如果有一種新的武器系統能藉助大海本身的能力,一定令人生畏。另外,海水是導電體,是否可以通過類視電離武器的投彈,入水時產生瞬間極高壓電流,破壞整個艦隊的電子設備,甚至艦體人員,從而徹底改變,海洋武器稱霸的時代,變海洋武器的優勢為劣勢。因此,勞民傷財跟在別人後面走,並非良策。
武器家族,成員眾多,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成員層出不窮,各有特色。由於武器是在矛與盾的對抗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呈現出名目繁多,相互兼容的特點,給武器分類帶來了許多困難。從大的方面講,按戰爭中的作用可分為戰略武器、戰役武器、戰術武器;按毀壞程度和范圍可分為大規模的殺傷破壞武器和常規武器;按使用的兵種可分為陸軍武器、海軍武器、空軍武器、防空部隊武器、海軍陸戰隊武器、空降部隊武器和戰略導彈部隊武器等。
還有其他劃分,按照人們的習慣劃分,可分為14種
1:槍械,包括手槍、步槍、沖鋒槍、機槍、特種槍和散彈槍。
2:火炮,包括加農炮、榴彈炮、火箭炮、迫擊炮、高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航空炮、艦炮和海岸炮等。
3:裝甲戰斗車輛,包括坦克、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等。
4:艦艇,包括戰斗艦艇(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導彈艦等)、兩棲作戰艦艇(兩棲攻擊艦、兩棲運輸艦、登陸艦艇等)、勤務艦艇。(偵察艦船、搶險救生艦船、航行補給艦船、訓練艦、醫院船等)
5:軍用航天器,包括軍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
6:軍用航空器,包括作戰飛機(轟炸機、殲擊機、強擊機、反潛機等),勤務飛機(偵察機、預警機、電子干擾機、空中加油機、教練機等)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空中運輸直升機等)無人駕駛飛機、軍用飛艇等。
7:化學武器,包括裝有化學戰劑的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化學地雷等。
8:防暴武器,包括橡皮子彈、催淚瓦斯、炫目彈、高壓水槍等。
9:生物武器,包括生物戰劑(細菌、毒素和真菌等)及其施放裝置等。
10:彈葯,包括槍彈、炮彈、航空炸彈、手榴彈、地雷、水雷、火炸葯等。
11:核武器,包括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和能量較大的核彈頭等。
12:精確制導武器,包括導彈、制導導彈、制導炮彈等。
13:隱形武器,包括隱形飛機、隱形導彈、隱形艦船、隱形坦克等。
14:新概念武器,包括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動能武器(動能攔截彈、電磁炮、群射火箭)、軍用機器人和電腦「病毒」等。
C. 誰能給幾個武器裝備的名稱
屠龍刀,倚天劍,天之裁決,龍牙,霹靂法杖,神武,天玄,幻魔,戰神,道神,魔神,龍牙利刃,道玄劍,雷霆怒斬,雷裂刀..
D. 求武器和裝備的名稱~~越多越好~~
[石器]
石器是兵器之源。
[石片石器]
指從石塊上打下的石片經過加工而或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狀器等,通常具有兵器初工具雙重作用。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生產和作戰的主要器具。
[打制石器]
利用石塊打制的石核或行片,加工成一定形狀的石器。種類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是石器時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
[磨製石器]
常見約有斧、銹、鑿、刀、鑲、簇等。
[石兵器]
種類也較多,比如石刀、石鏟、石鐮、石矛、石戈等。
[銅兵器]
進攻性銅兵器如銅戈、銅矛、銅刀、銅戟等,防護兵器如銅盔甲等。
[鐵兵器]
主要包括鐵劍、鐵杖、鐵錐、鐵鞭、鐵鐧、鐵槍等。
[拋射兵器]
拋射兵器源於在原始社會用於獰獵的石塊、木棒等。後出現了將樹枝彎曲用繩索綳緊的弓。常用約有:投擲氮 ·狼牙捶、飛鑲、投石帶、投矛器、弓、彎、希臘縱火劑、投擲機、弓箭、自射器、標槍、短投槍、德里德矛和投射機。
[系兵器]
古代系以繩索,拋放打擊敵人後可以收回的兵器。系兵器按殺傷方式分為打擊、鉤割、捆縛等類型。打擊、鉤割類系兵器中國古代又稱為犬兵。捆縛類系兵器一般稱為襲索。
[衛體裝具]
防護裝具包括頭盔和皚甲。皚甲又有人體和個部位防護甲之分,如面叭頸甲、胸甲、護手、甲裙等等。手持防護器械在古代各國一般均選用盾牌。衛體裝備按製作材料區分,可分為木、竹、藤、革、金屬等類型;按作用可分為單純防禦型和攻守結合型
[戎]
中國古代對兵器的總稱。如弓、丈、矛、戈、戟稱五戎
[五兵]
戈、支、戟、酋矛、夷矛
[十八般兵器]
刀、槍、劍、哉、棍、棒、梁、鏡、斧、餓、鏟、鍍、鞭、鐧、錘、叉、戈、矛十八般。另一種說法是指弓、鴛、槍、刀、矛、劍、盾、斧、餓、戟、鞭、鐧、撾、受、叉、爬頭、綿繩、自打。前17種是兵器名稱,第18種是徒手拳術。
[珂羅摩迦]
印度古籍記載的一些尖端鋒利的劈刺武器。其中有;
[1]
鑷積底,有4臂長,金屬制的手執武器;
[2]
帕羅斯,24安古爾U安古爾相當於1英寸]
長的雙柄鐵制武器;
[3]
恭特,長約7臂,或6臂,或5臂的標槍;
[4]
哈特邀,三角矛;
[5]
米底帕拉,巨型標槍;
[6]
首羅,尖角矛;刁]
達摩羅,前端如箭形,長4臂、或4臂半、或5臂的木棍;
[8]
豬耳,頂端如豬耳形,鋒利的木棍;
[9]
逝那那,鐵制武器,兩端各有三角,長有20、22、24安古爾,中間有雙柄;
[10]
迎羅帕那,手中投擲物,即矛,重量分別為7、8、9邀爾沙
[1邀爾沙等於16克] ,可投出一石馱努沙 [1馱努沙即l弓的長度]
[11]
特拉悉迎,尖端鋒利的鐵制武器。
[盔甲]
冷兵器時代頭部和軀干各部位防護裝具的統稱。它的名稱繁多,但基本上分為護頭的盔和護身的甲兩部分。甲又可分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幾部分。早期,人們用獸皮柳條,有墊襯材料的布套,木頭等固定在軀幹上用以防護兵器的攻擊。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出現了皮盔甲、膝盔甲、銅 (青銅)鑄盔甲。整塊金屬錘煉而成的板甲、金屬編織的鎖子甲等等。較早的銅制盔甲出現於亞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殷周時代的中國、吠陀時代的印度都已出現了銅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鐵制盔甲是中東的亞述人。在盔甲的普及過程申,還出現了頸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護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時代的亞洲一些國家和中世紀的歐洲盔甲倍受重視
製作極為完善精美,也較昂貴,還出現了金銀、稀少皮革製作的盔甲。隨著近代火器的廣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戰場上的防護作用逐漸降低,最終被以現代技術製作的防彈背心
鋼盔等取代。
[鏡甲]
一種護劈的防護甲。形似襯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帶或薄金屬片縫在皮衣上做成。有時鎧甲用絲絨覆蓋,飾以壓制花紋和雕刻圖案。門世紀出現了鎖子甲和魚鱗甲13世紀起逐漸被鎖子甲和細密鎧甲所代替。在俄羅斯,鎧甲是用小環通常是小鐵環緊密連接起來的長衫。
[鎖子甲]
古代作戰時保護身體的防護裝具。一般用鐵鍛製成小片,再以小片鐵用鐵鏈子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狀,穿起來柔和輕便。盛行於中國唐代。
[葉片甲]
一種防備冷兵器和火器殺傷的防護裝具。最初使用的是結實的麻布衣或皮衣,隨著金屬的出魏,裝上了銅片、背銅片、鐵片和鋼片。古代東方各民族早已有葉片甲,金金屬葉片甲就產生於那裡,後來為羅馬人廣泛使用。葉片甲分葉子甲和魚鱗甲兩種。火器廣泛使用以後
(14世紀起),葉片甲變為分別保護軀乾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屬局部護甲。
[臉甲]
頭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襲擊軍人臉部用。古代和中世紀使用臉甲。臉甲嚴密地與頭盔連在一起,有的是活動的。由鐵或鋼製成,呈整塊瓦片狀或鱗片狀。法國圓柱形頭盔的臉甲就是頭盔前牆的延長部分,並且有2個眼孔及1一2個鼻、嘴孔。古俄羅斯頭盔實際上沒有臉甲,而只有一窄條箭狀金屬片下垂在臉部中央。古俄羅斯軍人,也戴球頂尖盔;有時這種頭盔還帶有鎖子甲護肩,放下來可遮住後腦部、頸部、肩部,同時也遮住臉部。
[頸甲]
護具的一種配件。使用於古代和中世紀,用以保護軍人的後腦、脖頸、肩膀和肩腫骨兔受冷兵器傷害。在套環盔甲中,頸甲成鎖狀圓定茬軍人頭盔邊緣,垂於雙肩。在葉片甲中,頸甲用環索連接整塊的鐵板或者數塊金屬板製成。在中世紀無縫隙的騎士盔甲中,頸甲是防護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頸甲連接葉片甲、披膊和頭盔,按尺寸和武士體形精工製作,分前後兩部分,左面用活動鉸鏈聯接,石面用暗拍聯接。
[胸甲]
用於保護軍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殺傷的滬具。由兩塊堅固的彎板-----胸板和背板組成。古代胸甲用密實的氈片外包皮革製成。後來出現了鐵制胸甲,其前半部與後半部上面用環拍和鉸鏈或包鐵皮帶連接,下面用腰帶系緊。胸前點綴以壓制紋或鑲嵌飾物,且鍍金或鍍鍍,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國軍隊申,胸甲於1731年裝備重騎兵,經短時停用
(180a一!812年)之後,作為護具一直沿用到19世紀60年代,
後僅在近衛騎兵第一師各團用作禮服。御林軍騎兵團的士兵、軍官及其他人員的胸甲茬結構和飾物多寡方面各不相同,御林軍的胸甲表面光滑帶有銅制飾物。俄軍胸甲騎兵僅茬乘馬隊形申穿胸甲。由於火器的不斷改進,胸甲變成了近衛騎兵的儀仗裝具
(至1917年)。
[鎧甲手套]
古代鎧甲中護手配件。古代鏡甲開始沒有手套,後用度革、氈片等護住手背。精緻的金屬鎖子甲、鍛甲出現後,在護臂甲的下端躥出一塊葉片護住手背。歐洲是在13世紀初翻成了鎖子甲連指手套,後又制出五指分開的鎧甲手套。
[中國鐵鎧甲]
中國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鐵甲。甲又名鎧,《釋名·釋兵》:"鎧,猶鎧也。鎧,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申已普避裝備鐵甲。河北滿城西漢申山靖王劉勝墓出主的魚鱗甲。重約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鐵甲片綴威。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時期,憲耍酪行兩當鏡稱碉光鎧。兩當鎧丙形制和服飾中的兩當形狀相近似麗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組成。明光鎧胸前和背後都有大型鏡子樣金屬圓滬。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鋸《宋史·兵志》記載:宋代一套鏡甲的總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葉有飛25片,製造時費工作日120個,花用經費三貫半。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歷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綉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綿甲]
以紡織品製造的甲。主要使用於申國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區。以棉、麻、織布等材料製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組成,還有小臂,小腿護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釘有大顆的銅、鐵甲泡。綿甲用材比較輕軟,審衣寬大,戰斗申較著鐵甲行動較為自如,沾濕後還可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20世紀初,清王朝編練"新軍",使用近代槍炮,綿甲與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國頭盔。胄,戰國以後稱兜黎,宋代以後稱盔。中國傳說最早的胄由造尤創造。人們用獸角、藤條獸皮製成頭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銅胄為商代青銅胄,皆用青銅整體范鑄,飾有獸紋。銅盔也稱胄,古代作戰時用以防頭部的防護裝備,其形如帽,可以同時防護頭頂、面部和頸部,盛行於商周時期。周代銅胄也是整塊范鑄,左有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周邊寬頻上凸出一羊排圓泡釘。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實。戰國出現鐵兜鑒,用鐵甲片層層編壓而成。此後至宋代,頭盔一般為整塊范鑄,鐵甲片編綴,或二者結合製成。"明代夫盔大體承襲宋制,有所改進。明朝御林軍用鎖子盔,鐵缽象一頂便帽,下沿裝鎖子鋼絲網,盔高八寸許,網長一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士兵的鐵盔較簡單,裝飾不多,鐵缽高大,肩庇較寬,整個盔面上寬下窄,形如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賞,可插貉纓。及至火器廣泛應用後,鐵盔的形制趨向輕體化。清中葉以後,甲胄成為儀仗、校閱時著用的裝飾品,實戰中較少應用。清朝末年,西式鋼盔傳人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皮條編綴而成。甲均塗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鱉魚皮、水牛皮等為主。幾乎每個武士均裝備甲,有的馬匹也著甲。春秋戰國之交,鐵兵器出現後,皮甲不能抵禦鋒利兵器的打擊,逐步讓位於鐵鎧甲,但皮革作為輕便防護裝具仍沿用達千年之久。
[鞨]
中國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輕罪人蘭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蘭,即所謂蘭拾,兵架也。拾革,重革,當心著之,可以御矢。"
[古埃及頭盔]
新王國時代以前的埃及軍隊作戰沒有盔甲,全靠盾牌防護,以後出現了金屬和縫制的盔甲。頭盔有青銅的但更多是縫制的。頭盔縫制的很厚,長度一般達於耳的下部,較長者下垂至肩部,形狀與頭形一致,貼扣在頭上。國王頭盔隆起,設有尖頂。有的頭盔頂上有圓形飾物,如同鳥冠。
[古埃及衣甲]
新王國時代的魚鱗甲衣外表由約11行橫排金屬片組成,由青銅釘固定。鱗片寬度l英寸多。袖短,有時不及肘的一半。胸甲大部分無穎,袖較長,幾乎達到肘部。胸甲的長度一一般不小汗2·5英尺。為了減輕胸甲對肩部的壓力,埃及人用腰帶把它緊束在腰上,並使用亞麻材料縫制的甲衣背心。
[亞述尖頂式頭盔]
亞述尖頂式頭盔呈圓錐形,底部有1一2個環,前額外一般有半圓的護罩,有的頭盔掛有下垂的護頸,上覆金屬片以保護額、頸、耳、後腦。這種護頸製做復雜,有時代之以簡單的金屬薄板,與頭盔下緣相連,僅護住耳朵和兩頰,呈半圓或半橢圓形。考古發現的亞述尖頂頭盔是鐵制的,其下部的環和前額護罩是銅的。
[亞述鳥冠式頭盔]
鳥冠式頭盔多種多樣,製作材料為金屬,盔本身呈半圓、大半圓形,頭盔下緣連結下垂的護頸和耳蓋。頂部有一馬冠,有的為金屬制、有的為一簇茸毛,樣式有的向前彎曲呈勾狀,有的向前後兩邊彎曲呈雙勾狀。
[中國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戰中人馬防護裝具。中國傳說堂尤發明甲,在夏代常備軍已裝備甲。早期的甲以藤條·木片、皮革等原料製成,以皮革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護驢干,四肢不著甲。由於整片皮裹身不便於作戰,至遲到春秋末期已出現由小塊皮革聯綴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塊、甲袖三部分組成,每部分由小塊革以絲帶連接。
[亞述鎧甲]
亞述人是最早使用鐵鎧甲的民族。亞述人的鎧甲,按其長度大體可分為二種。早期的鎧甲較長,有的達於足部,有的達於膝部。這一時期的鎧甲只是把鐵鱗片和銅片一排一排地縫在亞麻布或氈制的衣服上。後期的鎧甲較短,其長度不超過腰部,根據鱗片的長度可分為新、舊兩種。鱗片的一端呈方形,·而另一端呈圓形。鱗片是由鐵和銅製成的。舊式的鎧甲鱗片長約2一3英寸,新式的不超過1英寸。亞述人的鎧甲通常有短袖,達於肩和肘的中間部位。
[拜占庭騎兵盔甲]
拜占庭帝國騎兵盔甲。呈鍋形頭盔或圓錐形頭盔,帶護耳,盔頂上有一簇彩色馬鬃。身著鎖子甲,由皮條、金屬片編織而成,腳蹬鐵履,上部為皮靴或輕甲保護小腿,手和腕部帶有鐵手套。鎧甲外罩較輕的棉製披風或長衣。全付重裝甲重30--50磅。每支騎兵盔頂馬鬃統一顏色,以區別其他部隊。隊列前排馬匹配有頭、胸、脛甲。
[波斯魚鱗甲]
波斯人的一種鎧甲。波斯人的魚鱗甲帶有袖子。波斯和米底人的步兵和騎兵就穿著這樣的鎧甲。鎧甲是由一排排連結在一起的金屬片制的,有青銅制的,有鐵制的。貴族騎兵的鎧甲常常是鍍金的。這些鎧甲是由國王軍械製造作坊生產。魚鱗甲的樣式有幾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用金屬鱗片製成的。鱗片的上邊呈直角,下邊呈圓形。它有各種尺寸,從1·5厘米到5厘米不等。用金屬
(青銅)鱗片製成的盔甲產生於公元前二千年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製作形式
(都是把鱗片固定在軟底上)有兩種:第一種型式是鱗片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有孔,整個平面被固定在軟底上;第二種形式是鱗片僅僅上部有孔,有時中間也有孔,鱗片只是上半部被固定在軟底上。第二種類型是用長方形金屬薄片製成的。這類的薄片呈長方形,長度為2·5一9厘米,寬度為1·2一3·2厘米。大多數長方形的薄片有4個孔,每個角上有一個,供穿繩
(或皮條)固定之用。第三種類型通常是用鍍金的方形薄鐵片製成的。第四種類型是用邊上帶有許多孔的青銅直角薄片製成的。阿黑門尼德時代的波斯人還有用非金屬的軟材料製成的鎧甲,例如用亞麻、氈子和皮革等材料製成的鎧甲。
[古印度鎧甲]
古印度鎧甲因地制宜,種類繁多。據《政事論》記載有下列各種1)羅哈甲利克,用鐵絲編成的周身防護;(2)羅哈帕陀,除手之外全身遮蓋的鐵制鎧甲;(3)羅哈迎婆,
遮蓋頭、胸、手臂的鐵制鎧甲;(4)羅哈蘇陀羅跡,鐵絲製成系於腰或腿的防護物;(5)悉羅斯特拉那,頭盔;(6)乾陀特拉那,咽喉甲;(7)俱羅帕斯,胸甲;(乾鳴迦,膝甲;(9)婆羅婆那,至腳部的全身甲胄;(10)帕陀,僅露手臂的鎧甲;(11)那高陀里迦,手套;(12)帕提,植物纖維編制的鎧甲;(13)蔭摩羅,獸皮甲。
[球頂尖盔]
用鐵、鋼或銅製成的戰斗防護帽,頭盔的一種。由盔圈、盔頭和頂端安有蘋果形或松球形小球的管狀物組成。盔圈附有護罩、護耳、護鼻、帽瓦和護頸。球頂尖盔12一17世紀始用於東方國家,後流傳到俄國和西歐。
[盾]
古代一種手持的防衛兵器。開始用木、竹、皮革,後來用銅鐵製造。形體多為長方形、圓形或梯形。表面塗以色彩及圖式。背後有握持的把手,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古代東方、古希臘及古羅馬諸國,廣泛使用盾。公元前兩千年出現了銅後,後來又出現了鐵盾。木盾外側表面中央通常固定乍塊突起的金屬板--------鐵護手。盾包有一層或數層皮革,可防止箭、矛和劍的傷害。作戰時,可將盾用皮帶系在一隻手臂上,或執其把手;行軍時,以盾內側的皮帶掛在背後。盾的證面通常繪有各種彩色圖案、標志、徽章等。9一13世紀,扁桃形、三角形和圓形帶鐵護手的木盾在西歐和東歐得到廣泛應用。到13世紀中葉,隨著冷兵器的發展和盔甲的改進,步兵扁桃形盾的高度從1,7米減到0·75米,騎兵圓形盾的直徑也縮小到0·75米。15一16世紀,直徑為0·5米左右的圓形鐵盾開始佔多數。中國原始社會就有簡單的盾,以後種類和形制越發完備,又稱為"干"、"牌"、盾的名稱、形狀、尺寸也各有區別。如《釋名》記載出於吳地大而平的盾叫"吳魁",出於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再如步兵用盾稱步後,車上用盾叫"子盾",騎兵用盾叫。旁柳"等。明代還發明了一些與火器並用的盾牌,內藏火器或箭,接近敵人時,即可發出,不僅掩護自已,還可以殺傷敵人。隨著火兵器的發展,盾逐漸被廢棄。但是,在中非、南美及大洋洲諸島的一些民族中,盾仍延用至今。
[中國盾牌]
中國古代盾牌又稱「干、秉甲"。占人作戰,左手秉盾以自衛,有手持刃以殺敵。盾一般不超過三尺長,多為長方形或梯形,也有圓形的。較大的盾叫"吳魁",或稱吳科。戰車用的盾較小,稱為矛盾。盾的後面有把手,便於手持作戰。大型的防盾稱做。彭排",高約八尺,牌長可蔽身,內施槍木倚立於地,供城守、水戰,布營用的大型盾叫苦,是防守戰具。盾大部分用木頭、藤、竹製作,有的蒙以生牛皮。銅鐵盾因份量重,除儀仗用外,很少在戰場上使用。盾的表面塗漆,並繪有龍虎、神怪、鳥獸花紋。殷商時期,盾牌上裝有青銅飾器,多製成猙獰的獸面或人面,藉以恐嚇敵人。東周流行長方形木後,表面塗漆,紋飾精美。春秋時代盾成為主要衛體護具。宋代騎兵用小圓形旁牌,步兵用長方形尖頂旁牌。"明代軍中多使用輕型盾牌,如手牌、搓
(挨)牌、燕尾牌等。每面長五尺,多用白楊木、松木製造,闊約二尺左右。還有藤條編織的圓形藤牌,徑約二尺,周緣略卜高,箭射中後,防止箭滑脫傷人。火器出現後,盾逐漸被淘汰。
[亞述柳條盾]
這種盾牌與希羅多德所描寫的古代波斯人的盾牌十分相似,他們所使用的盾牌是細枝編成的。柳條盾的長度,大者相當於或超過士兵的身高;寬度可掩護二至三人。這種大盾牌的形狀,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頂部向後突出一塊,與盾體成直角的方形;還有的是從一定高度(約2,3)開始向內彎曲並逐漸變窄,最後形成尖頂狀,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作戰時,持盾者和弓箭手二人一組。持盾者攜帶短劍或矛,將盾牌立在地上以掩護弓箭手;而弓箭手在盾牌的掩護下得以充分發揮其射箭的效能。這種大柳條盾最適於攻城戰斗。上部向內彎曲的尖頂盾、頂部向後突出類似屋頂的後,都能有效地遮擋從城頭拋下的石塊。單人使用這種大盾時,則把尖頂盾倚靠在牆上,自己藏匿其中進行攻城作業。柳條盾還有略小一點的,約半人高左右。這種小柳條盾供掩護一人或二人使用。
[亞述圓盾]
圓盾在亞述人中間使用的較為普遍。戰車兵多半使用圓後,步兵矛手和早期帝王的侍從也使用這種盾。盾牌一般是用金屬製成的,因而比較小,其直徑很少超過2英尺或2英尺半。圓盾的邊緣向內彎曲。圓盾的金屬材料,有的是青銅製造的,有的是鐵制的,也有少數是用金銀製成的。金盾是為國王和高官顯宦等少數上層人物製造的。後來,圓形金屬盾為同樣形狀的圓形柳條盾所代替,盾緣是用硬木或金屬材料製成的,有時盾的中央飾以凸出物。
E. 急急急速求問道各級武器裝備名稱
一、金系武器:
長槍1級、鐵槍10級、點鋼槍級、烏金槍30級、火焰槍40級、雙頭槍50級、寒風槍60級、雨梨花槍70級、雲龍槍80級、蘊雷槍90級、風火游龍槍100級。
二、木系武器:
鐵爪1級、虎爪10級、赤煉20級、殘青爪30級、陰風爪40、級寒冰刺50級、骷髏爪60級、幽冥鬼爪70級、噬魂魔爪80級、拂蘭指90級、啼血爪100級、七巧玲瓏爪110級、鎮魂攝天刺120級、紅綾火毒爪130級。
三、水系武器:
長劍1級、青鋒劍10級、沉香劍20級、飛虹劍30級、乾元劍40級、斬妖劍50級、昆吾劍60級、追魂劍70級、九黎劍80級、軒轅劍90級、乙木神劍100級、紫青玄魔劍110級、封神誅仙劍120級、九天玄冥劍130級。
四、火系武器:
摺扇1級、精鐵扇10級、逍遙扇20級、玉骨扇30級、陰陽扇40級、鳳羽扇50級、百花扇60級、流雲扇70級、蔽日扇80級、乾坤扇90級、五彩神焰扇100級、離火七翎扇110級、赤霄烈焰扇120級、紅雲火霞扇130級。
五、土系武器:
銅錘1級、流星錘10級、八棱錘20級、亮銀錘30級、烏金錘40級、混元錘50級、霹靂錘60級、晃金錘70級、撼地錘80級、破天錘90級、加持杵100級。
F. 十八般武器,每種武器的好聽名字
1. 傳統兵器「九長九短」
九短: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
九長: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
2.《周禮·夏官司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先鄭雲:「戈、殳、戟、酋矛、夷矛。」
3.南宋華岳《翠微北征錄》卷七<弓制>:「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4.南宋永嘉年間<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前日兩個小人,一個道欠錢,一個道不欠錢,十八般武藝都不會,只會白廝打。」
5.元曲中大量出現十八般武藝之說,說明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口頭禪。但仍未見詳細內容。
6.明何良臣《陣紀·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為長兵,刀、鐮、叉、鈀、牌、斧為短器。」
7.明嘉靖郭勛刻百回本《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史進每日請王教頭點拔,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8.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9.朱國禎《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為「撾」,當屬音同假借。
10.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藝十八事,計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鞭、鐧、撾、殳、叉、把頭、綿繩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種。」
11.清初褚人獲《堅瓠集·續集》:「矛、椎、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12.元兵西征時,從各地帶回一些兵器,種類繁雜,看來「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
13.成語俗諺中,與兵器有關者:一箭雙雕、借刀殺人、回馬槍、拖刀計、殺手鐧、流星椎、
14.歷代名人所使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長矛、呂布方天畫戟等……
二.出土兵器考證
1.1975年,在二里頭遺址發現銅戈、銅戚各一把,是目前出土的最早金屬兵器。
2.二里頭出土的兵器中,有青銅制的鉞、戈,和大批的銅鏃。
3.從1928年起,在安陽侯家莊西北崗的殷王墓中,發現了一層帶木柄的青銅戈,共有六十九支。還有成捆的青鍰矛一層,每捆十支,共七百餘支。說明商代的青銅兵器的生產,已經很可觀了。種類也相當齊全,計有矢、戈、矛、大矛、短刀、大刀、斤、鉞、盔、弓和兵車等。到商代後期,有不少的改進,用途更趨向專門化,以刀為例,就分成砍殺用的大刀,以及修制武器用的小刀等。
4.西周時代,製造青銅兵器的技術,較商代更為提高,1975年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前1120年)木槨墓,出土五十四件青銅兵器,另有盔、甲、盾等防護具一百四十三件。五十四件青銅兵器中,包含了:戈31、戟9、刀2、鉞1、短劍6、匕首1、斧1、矛1。至於其中的銎戈、寬胡斜刃戈、三銎刀、鷹首短劍、馬首短劍、帶鈴匕首,都是首次發現的。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5.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鐓,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秦代的劍顯得窄、長、薄,刀鋒銳利,呈銀白色,劍、矛,戟的光澤度很高。
一弓: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槍:長槍、叉槍、火槍、蛇槍、看槍、標槍、線槍、神槍、戟槍、勾鐮槍、拒馬槍、飛槍。
四刀: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朴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飛刀。
五劍: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鉞: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鐧:
十三槁:(撾)、骨朵、錘、錐、椎。鏈子錘(流星錘)、蒜頭錘、骨朵錘、卧錘、重錘。
十四棍:雙頭棍、操鉤棍、狼牙棍、悶棍、腳棍、齊眉棍。
十五叉:
十六耙頭:鐺鈀、鈀、扒、省鈀、鏟、月牙鏟、馬叉、(省=傷-人)
十七綿繩套索:
十八白打。
G. 現代化武器和裝備名稱有哪些
比較現代的有 美國的激光武器 磁力炮 最厲害的還是 原子彈 氫彈 中子彈
H. 常用的軍事裝備有哪些
1、主戰步槍
95式自動步槍(-95,QBZ為源自拼音「槍-步-自動」的類別代碼),簡稱95式。是由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突擊步槍,屬於95式槍族的一部分,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步槍之一,它是中國研製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也是解放軍第一種大規模列裝部隊的小口徑自動步槍。
I. 古代所有兵器名稱
中國古代兵器
刀劍
本章節將介紹冷兵器中,以斬和刺為攻擊方式的武器,即有著利刃的刀和劍。刀劍的殺傷力很強(如果說打兵器和長兵器的致傷是一個點,那麼刀劍則是一條線),指傷後是很難癒合。尤其是對沒有鎧甲防禦的敵人,刀劍的攻擊里是最有效的。
平時,刀劍常常是作為一個單詞來說的,然後「刀」和「劍」是有根本區別的。單刃的稱之為「刀」,而兩側都帶刃的則為「劍」。當然,有雙刃的二郎刀不在此例。
對刀劍還可以進行細分類。在本書所列的范圍,又將把劍、直刀、吳鉤、倭刀、朴刀稱為短兵器;而把大刀、二郎刀劃為長兵器一類。
刀劍在兵器中的地位
在武術界,刀劍是變化和門類最多的兵器,流派很多,僅次於拳法,而且還有專一的刀劍流派。在武術界,所設想的對手或敵人都是不穿鎧甲的普通人。對於這樣無絲毫防禦裝備的敵人,鋒利輕快的刀劍可發揮最大的威力,「刀如猛虎,劍似疾風」,正是刀劍對無鎧甲敵人具有最大威力的真實寫照。
在小說中,被頌揚的英雄好漢,也大多是使用刀劍,在人們心目中,刀劍已成為英雄和勇士的象徵。例如《三國演義》中關於的偃月刀,《北游記》真武玄天上帝的七星劍,還有《封神演義》楊戩的三尖兩刃刀,都是典型的代表。不僅在中國,就是世界各國,刀劍在所有兵器之中,也是最有威望,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兵器。
遺憾的是,軍隊中的將士官兵雖然都配備有用於近站的刀劍,但是在軍事領域中刀劍的地位並不顯赫。眾所周知,在戰場上,最得心應手和最先使用的,不是刀劍,而是弓箭和長槍這類長兵器。何況士兵都身穿鎧甲,這就大大減弱了刀劍平時所特有的威力。因此,在戰場上,刀劍只是作為一種非攻擊性的防禦兵器來裝備軍隊的。當然,在樹林、市區或戰船上就不同了。長兵器往往因一些障礙無受到場地條件限制,因此,鋒利靈活的刀劍就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而成為在這些戰場的主力兵器。
http://games.sina.com.cn/z/ss/2003-11-05/64233.shtml
好長,裡面有詳細資料.
辛苦這么久也不領情啊!5555
J. 好聽的武器名和裝備
2005年底,美國公司(簡稱TDI)公布了一種外形古怪的.45ACP口徑沖鋒槍,名為KRISSSuperV,據稱這是一種後坐力極低的沖鋒槍。這支槍還只是一個原理驗證用的工程樣機,被稱為MK5型,可能表示這是第5個工程樣機。
該槍發射.45ACP彈,由於只能全自動,而且射速高達每分鍾1,200發,很耗彈葯。所配彈匣是用M1911A1手槍彈匣改裝的,7發子彈一眨眼功夫就打光。設計師也明白到對於沖鋒槍來說這射速是過快了,所以他們計劃讓射速降低到大約850發/分。不過在一支重量不足4磅(MK5重3.9磅,設計的目標重量大概在3磅左右)的小型槍支上以1,200發/分的高射速發射後坐力較大的.45ACP彈,絕大多數射手都會認為不容易的控制,然而KRISSMK5射擊時卻很輕松,據試射過的人說其後坐感甚至比1911手槍還低。由於KRISSSuperV的後坐力低而容易控制、外形緊湊小巧而方便攜帶,因此很適合CQB或供非一線戰斗人員用作自衛武器。但據體驗過的人反映Mk5的扳機行程有點過長,而且扳機力較重。
在TDI公司公布的網上視頻中可以看到,即使讓一個嬌小的女性來進行全自動射擊,槍口跳動的角度也小於2°。單手連發射擊其射彈散布也很密集。不過從視頻中也可以發現,KRISSSuperV在發射時仍然是有明顯後坐力的,還稱不上「極低」,但只是基本不上跳而矣。KRISSSuperV沖鋒槍據說已經進入量產最後階段,但暫不清楚具體量產時間,而且將來的生產型也可能會有更多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