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內導彈學相關論文一篇,2000字即可。可以抄的,但不能讓人輕易找到出處就行。
什麼是內導彈,導彈行么。。。
2. 對東風一號導彈的1000字論文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論文寫作,簡單的說,就是大專院校畢業論文的寫作,包含著本科生的學士論文,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博士生的博士論文,延伸到了職稱論文的寫作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一般來說,論文寫作,即高校畢業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機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據一定的論文格式和字數要求,對學習和工作的學術總結和創新。[1]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題目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英文題名方法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署名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
(三)論文——引言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材料方法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實驗結果
(五)論文——實驗結果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討論
(六)論文——討論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結論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參考文獻
(八)論文——參考義獻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3. 求一篇關於戰斧導彈的論文
裡面來有源很多,你自己看吧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4-FHDD200401005.htm
4. 求一篇關於戰斧導彈的軍事論文
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
美國海軍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Tomahawk)是一種全天候潛艇或者水面艦只發射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在發射之後,由導彈的固體燃料助推向前推進導彈,最後再由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進導彈,完成導彈的最後飛行。「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高生存能力武器。雷達探測是很難發現的,因為它的截面積很小,再加上它是低空飛行;同樣,紅外線探測也是很難發現的,因為渦輪風扇發動機釋放出的熱量很少。「戰斧」巡航導彈系統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一個升級的光學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DSMAC)系統,抵達時間控制,和改進的40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
「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用於攻擊各種固定目標,包括在極危險情況下攻擊敵人的防空系統和通訊設施。對地攻擊「戰斧」巡航導彈由慣性和地形匹配(TERCOM)雷達制導。地形匹配製導雷達利用存貯參考地圖與實際地形相比較,確定導彈的位置。必要的話,導彈就會改變路線,從而使把導彈置於正確的路線上。在目標區域的末端導航由光學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系統來提供,這一系統將利用存貯的目標圖像與實際的目標圖像相比較。
「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遠程、高存活、無人駕駛對地攻擊武器系統,它具有極高的精確度。美海軍水面艦只的縱深打擊能力取決於「戰斧」巡航導彈系統,它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證明是執行應急任務的最佳武器選擇。
「戰斧」巡航導彈的作戰環境正發生著極大的變化。導彈的初期作戰設計是與全球作戰有關,利用常規的戰斧對地攻擊導彈(TLAM)打擊已知、固定、非地下目標。這種環境之下的戰略思維仍在發生著變化。戰斧武器系統(TWS)能力正在圍繞著主要系統發生著演變,以擴展其能力。現在,「戰斧」巡航導彈能夠對快速發展的預案做出反應,攻擊暴露的地面目標。這種目標對美國小型部隊更具威脅性,因此,美國要確保該系統機動靈活與快速反應能力的絕對性。
目前,「戰斧」巡航導彈預定的作戰環境將通過美海軍制定的預案體現出來。根據這些預案,美海軍將呼籲在地區沖突、危機反應方面捍衛美國的利益,或者執行美國的國家政策。「戰斧」巡航導彈將作為聯合部隊的一個完整部分在沿海地區作戰。在地區沖突前期的危急時刻,「戰斧」巡航導彈同其它對地攻擊系統和戰術飛機一道阻止或者推遲敵方部隊的向前推進,壓制敵人從事空中作戰的能力,打擊敵人的防空系統。另外,「戰斧」巡航導彈攻擊敵人的高價值目標,包括發電設施、指揮與控制機構、武器集結/貯存設施。因此,它成了打擊增援、強硬目標的武器選擇。
戰斧武器系統由四個重要組成部分組成:戰斧巡航導彈,戰區任務計劃制定中心(TMPC)/艦上計劃制定系統(APS),水面艦只戰斧武器控制系統(TWCS)和潛艇作戰控制系統(CCS)。
水面艦只和潛艇有著不同的武器控制系統(WCS)。水面艦只擁裝備有垂直發射系統(VLS),而攻擊潛艇則不同。所有的攻擊潛艇都是通過魚雷管來發射導彈的;另外,有些攻擊潛艇的前端安裝有垂直發射系統--也就是在耐壓船體之外,它具備有裝填和發射功能。水面艦只和潛艇的火力控制系統(FCS)具有通訊管理、資料庫管理、作戰計劃制定、發射控制功能。這些系統為導彈初始化、導彈發射、以及環境保護提供導彈和火力控制系統的接合面。水面艦只的火力控制系統是ATWCS(AN/SWG-3)的戰斧武器控制系統(TWCS);而潛艇的火力控制系統是MK1作戰控制系統(CCS)、MK2作戰控制系統(CCS)、或者AN/BSY-1。
聯合司令部司令官針對發展變化的戰略形勢制定出應急計劃,從而實現國家指揮當局指定的目標。聯合司令部司令官將戰斧對地攻擊導彈(TLAM)任務開發的任務指派給負責陸地任務計劃制定的巡航導彈支援活動(CMSA)。美國國家測繪局提供製定計劃必要的資料庫。目標與繪圖是為地形匹配(TERCOM)和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DSMAC)服務的。威脅資料庫還提供了導彈消耗分析。聯合司令部、合作、以及作戰大隊司令官下達任務部署和使用命令。打擊計劃者選擇、指派、協調戰斧對地攻擊導彈打擊。發射平台的火力控制系統准備、並執行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任務。發射平台發射導彈。導彈向前推進,並轉變成為巡航飛行,然後在預定的路線上航行。在飛行當中,導彈將利用地形匹配、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和全球定位系統(BlockIII)導航。在飛行中,有些執行精確打擊戰斧導彈任務(PST)也可能通過與衛星通訊相聯的地面站轉換其態勢。「戰斧」導彈執行其計劃的終端機動,而對於戰斧對地攻擊C型導彈來說,它能夠打擊一個單一目標,而對於戰斧對地攻擊D型導彈來說,它能夠打擊一個或多個目標。
「戰斧」巡航導彈的型號
「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技術成熟的導彈武器系統,現在投入使用的有BlockII、III、C型(單彈頭)、D型(多彈頭)。C型和D型「戰斧」巡航導彈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彈頭:C型屬於常規的單一彈頭,而D型則屬於一種常規子彈葯彈頭(多彈頭型)。從外表上看,二者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從能力上看是不同的。這種導彈概念是木彈的一種。交付給美海軍水面艦只和潛艇使用的導彈屬於全套裝備導彈(AUR),它包括執行任務的導彈、啟動飛行的助推器、運輸中用來保護導彈的導彈箱(水面艦只的導彈裝運箱,潛艇的導彈密封艙)、貯存倉庫和貯藏艙。
1981年1月,美海軍開始對「戰斧」巡航導彈BlockIII進行作戰評估,從而決定是否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這次作戰評估分六個階段。前三個階段涉及到對潛射「戰斧」巡航導彈的測試:潛射反艦「戰斧」巡航導彈(TASM)、常規對地攻擊C型導彈(TLAM/C)、以及核對地攻擊導彈型號(TLAM/A)從1981年開始測試,到1983年10月結束。後三個階段涉及到水面艦只導彈變種的發射測試,這三個階段的測試從1983年12月開始,到1985年3月結束。在所有的這六個階段,導彈是否具備有全套裝備性能,則是根據其是否具有潛在作戰效用和潛在作戰適用性來決定的,然後,才能決定是否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1988年4月,美海軍開始對常規對地攻擊子彈葯導彈(TLAM/D)進行測試。測試表明,它具有潛在作戰效用和潛在作戰適用性,並在部隊有限推廣。
隨著導彈技術的進步和導彈的改進,後續測試與評估一直在進行著。美海軍對BlockII導彈進行了改進,並於1987年7月-9月對其所有的型號進行了測試。其中的一些改進包括改進的火箭助推器、巡航導彈雷達調度計、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系統。1990年10月,美海軍開始對BlockIII導彈進行作戰評估,這是用全球定位系統協助導彈導航的第一次。這次測試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對水面與水下艦只都進行了測試,一直持續到1994年7月。常規型C型和D型導彈都進行了測試,而結果都很理想,兩種型號的導彈都被證明是具有作戰效用和作戰適宜性,並在整個海軍推廣。
美海軍對「戰斧」巡航導彈的性能測試仍在進行。1995年,美海軍開始對對地攻擊導彈的性能進行為期5年的研究與測試;同時還測試的項目還有作戰測試發射(OTL)項目。作戰測試發射項目的目的就在於在統計上嚴肅認真的態度,核實導彈的性能、准確性、可靠性,以滿足作戰需求的需要。按照這個項目進行的測試大約是每年測試8枚導彈:2枚對地攻擊導彈和6枚對地攻擊C型、D型導彈。這些測試都注重作戰的真實測試預案,包括對水面艦只和潛艇能夠發射的BlockII和III導彈作戰大隊作戰。
自海灣戰爭以來,美海軍一直在改進BlockIII型導彈的作戰反應、突入目標、射程、和准確程度。美海軍為BlockIII導彈添加了全球定位系統制導、重新設計了彈頭和發動機,這就是BlockIII改進型,這種型號的導彈於1993年3月開始服役。「戰斧」對地攻擊導彈BlockIII系統升級包括:整合了抗干擾全球定位系統(GPS)系統接收器,提供一個更小、更輕的彈頭,擴展了射程、到達時間,並提高了精確程度。加裝了全球定位系統之後,戰斧對地攻擊路線計劃制定就不會受到地形特徵的制約,而任務計劃制定時間也降低了。美海軍加利福尼亞中國湖海航站設計、開發、並具備有有4年內生產WDU-36彈頭的資格,以滿足改進的「戰斧」導彈不靈敏炸葯靈活性和增程的需求,與此同時,又能保持或者增強彈葯的有效性。WDU-36彈頭在中國湖海航站利用彈頭技術研究成果,採用新的材料PBXN-107型炸葯和FMU-148號引信,和BBU-47引信助燃器(為PBXN-7型炸葯開發和配製的)。BlockIII於1995年在波斯尼亞首次投入使用;1996年,在對伊拉克的「沙漠打擊」行動中再次使用。
美海軍接下來的主攻武器就是BlockIV型「戰術戰斧」導彈。目前,美海軍計劃采購1253枚BlockIV導彈,並將BlockII升級為BlockIV。在對「戰斧」在主要地區沖突(MRC)中的用途、以及與之相關的再供給和支持水平進行了廣泛的分析之後,美海軍作戰部同與「戰斧」導彈相關的艦隊指揮官一起制定了一個采購目標計劃,采購3440枚BlockIII、IV戰斧導彈。
「戰斧」導彈的作戰作用
在1991年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中、1993年6月和1995年對波斯尼亞打擊中、1996年對伊拉克的「沙漠打擊」行動中,「戰斧」導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些行動中,大約有400枚「戰斧」導彈投入了戰場。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美軍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導彈,多達802枚,也就是它打響了對伊戰爭的第一炮。
在海灣戰爭中,兩艘潛艇和多艘水面艦只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根據美海軍的報道,在發射的290枚導彈中,有242枚導彈擊中了目標。不過,戰斧對地攻擊導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的表現並沒有美國防部向美國會遞交的報告中所說的那樣,也低於美國防部內部人士的估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從海軍一艘艦只或者潛艇發射一枚導彈的一個戰斧對地攻擊導彈任務需要載入307次,在使用過程中,海軍人員大約經歷了30719次問題。在發射的290枚導彈中,有2枚發射失敗;在實際發射的288枚導彈中,6枚存在有助推問題,而不能轉換成巡航飛行。
海灣戰爭、以及的來的多次應急作戰,包括1996年9月對伊拉克軍事設施的攻擊,這些行動表明,遠程導彈可以執行一些攻擊機執行的任務,同時,又能夠降低飛機墜毀、飛行員喪生的威脅。
自1991年到1995年,盡管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艦只(包括攻擊潛艇)的數目增長不多,由原來的112艘增長到119艘,但是,美海軍發射對地攻擊導彈的整體能力大大增加了。這是因為美海軍越來越多的水面艦艇能夠發射這種導彈,而水面艦艇比潛艇能夠攜帶更多的「戰斧」導彈。。到1996,美海軍一共有140艘能夠發射「戰斧」導彈的艦只,有6266個發射架。在這140艘艦只中,有70艘是潛艇,共有發射架696個;70艘水面艦只,共有發射架5570個。截止1996年,美軍一共擁有4000枚「戰斧」巡航導彈。
「戰斧」式巡航導彈基本參數
長度 5.5米 6.25米 with booster
直徑 0.52米
重量 1,315千克 1,587千克 with booster
翼展 2.67米
射程 1,609千米
速度 885千米/小時
指導 TERCOM DSMAC GPS
戰斗部 454kg blast/fragmentation
5. 地空導彈軍隊基層管理論文
地空導彈軍隊基層管理論文稍等 ,我現在發你。
6. 一篇軍事論文,1000字以上
軍事科技是直接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工程技術,亦稱國防科技、軍事技術。它是建設武裝力量和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與技術手段,包括各種武器裝備及其研製、使用和維修保養技術,軍事工程,軍事系統工程。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有軍事科技欄目。
軍事技術是構成軍隊戰鬥力,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軍事技術的發展,受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的指導,同時也對軍事思想、戰略、戰術乃至軍隊建設產生重大影響。軍事需要是推動軍事技術發展的動力。
軍事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國家的經濟狀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即受生產力的制約。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往往優先運用於軍事,引起軍事技術的變革;而軍事技術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軍事科技分類
軍事技術是建設武裝力量、鞏固國防、進行戰爭和遏制戰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各種武器裝備及其研製、生產所涉及的技術基礎理論與基礎技術;發揮武器裝備效能的運用技術以及軍事工程和軍事系統工程等。武器裝備是軍事技術的主體,是軍事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現代軍事技術可以按武器裝備的種類來區分:如輕武器技術、火炮技術、坦克技術、軍用航空技術、艦艇技術、導彈與航天技術、核生化武器技術、軍用電子信息技術等。
7. 關於東風導彈系列的論文 1000字左右
論文著作權實行自願登記,論文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願登記制度的在於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1)文後參考文獻不編序號,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參考的先後順序排列。 (2)文後參考文獻不注頁碼。(3)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及次序與注釋基本相同。 1) 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2) 著錄參考文獻能方便地把論文作者的成果與前人的成果區別開來。 3)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 4) 著錄參考文獻有利於節省論文篇幅。 5) 著錄參考文獻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
a.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
c.論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 [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瞿秋白.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d.報紙文章
論文種類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8. 軍事論文交作業,2000字左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而促進或制約生產關系。即使馬無思主義政治學的計劃經濟學說受到當今人們的許多非議,但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學仍有相當的現實意義與生命力,不能全盤否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優秀部分與精華。
將生產力生產關系學應用到我們的軍事學領域,可以這樣論述:軍事技術(生產力)決定軍事理論、與軍事作戰體制(生產關系),反之,軍事理論與軍事作戰體制又會影響軍事技術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軍事技術的發展。
探求中國軍事裝備的發展,我們先要回顧一下人類軍事技術的發展歷史。一戰之前,軍事技術的裝備主要是刀、槍等冷兵器裝備。隨著19世紀末西方工業革命的暴發,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將人類帶入到一戰的熱兵器裝備時代,二戰將機械化熱兵器裝備發揮到極至。二戰之後熱核武器裝備的大規模出現足可以毀滅人類自身,所以才出現了令人恐怖的冷和平。如果說熱核武器技術有點讓人恐怖,要死大家全都死,有點同歸於盡的味道。那麼,二戰之後50年的航天與IT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將我們推進到信息化熱核武器裝備時代,也就是當今我們人類所處的信息化工業社會時期的熱核武器裝備時代。所以也就涌現出當今一句最炙手可熱的技術術語:發現就意味著被消滅。你想與人同歸於盡,如果你發現不了別人,你就已經被別人幹掉。這也就意味著,誰能執軍事技術之牛耳,誰就能先敵發現、先法制人。
當今信息化熱核武器裝備時代軍事技術發展的特點及中國軍事裝備發展的對策:
一、當今熱核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方向與中國的對策
1、運載工具的多樣化
從陸基、空基、海基----天基(多彈頭、機動、變軌突顯更高的突防能力)。
2、彈頭的多樣化
從高污染、高輻射----低污染、低輻射----干凈化(從威懾--實戰);
從鈾彈、氫彈----向更高爆威力發展。
3、彈頭常規化
彈頭小型化,應用於海陸空常規裝備上,使之實戰化。
4、指揮體系網路化
借IT信息技術將陸基、空基、海基以及天基互通互聯,形成合力,達到更高,更強,無處不在,更具說服力的威懾力量。
5、作戰理念
最終實現從戰略威懾向實戰應用方向邁進。
美國目前的核武發展方向就體現了以上的發展趨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將小型化的、高爆威力的、干凈的核彈頭應用到常規武器裝備上,對對手的無論任何的武器平台將構成多麼嚴重的威脅。無論對手的航母艦群、機群、地面裝甲群等平台多麼強大,幾枚,幾十枚就可癱瘓其平台;無論對手地面多麼強大的防禦工事、高價值目標,也就百十枚就可無堅不催。
因此,對中國核軍事裝備的發展來講,要不惜一切代價,投入精兵強將,在核武的小型化、高爆威力與干凈化技術上尋求突破,除保持核武強大的戰略威懾力外,向核武的實用化方向挺進,爭取在這一系列的核軍事技術的發展方向上直追美國,甚至趕超它。
一旦中國的核軍事裝備技術在此方向(實戰化)上獲得突破,佔領這一軍事技術的制高點,什麼航母了,潛艦了等等常規軍事裝備的爭論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二、當今常規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方向與中國的對策
1、遠距離打擊
衛星通訊、雷達與導彈技術為遠距離打擊提供了保障。為實現作戰的零傷亡提供了可能。
2、通用化、標准化
海陸空的飛機、導彈、雷達以及電子通訊等設備向標准化、通用化方向發展,通用化、標准化便於大規模生產,利於降低生產成本,便於快速列裝,便於維護,便於升級與換代。
3、大型化
平台的大型化可為士兵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也大大強化其攻擊武力的運載與遠距離的兵力投送。
4、精確化
衛星定位技術為精確制導炸彈插上了翅膀,實現了發現就可定向消滅。
5、隱形化
外形設計技術與新材料可證武器平台目標變得相對隱形,讓對手被動挨打。
6、電子化
電子化技術讓士兵對武器平台的操作可實現自動化,同樣的平台可節省人力,也就節省了費用。
電子干擾技術可讓對手發現不了目標,具有隱形技術的異曲同工之妙。
7、微型化
將各種武器平台小型化,可讓其寄生於對手的武器平台上,達到破壞對手武器平台的目的。
8、無人自動化
武器平台的人自動化也是微型化的一部分,無人操作即可減少人員的戰損,也可適應於核、生、化武器戰場環境。
9、信息網路化
武器平台的信息網路化(C4IR數據鏈技術等)是當今常規軍事技術發展方面應該大書特書的地方,信息網路技術應用軍事技術,可實現海陸空天各種武器平台及人員互通互聯,使各種武器平台的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將各種武器平台的節點有機地統一起來,將各種戰場資訊實現共享,形成強大的實戰合力。
2003年的美軍伊拉克戰爭,可以說是以上現代常規戰爭軍事技術的集中體現,也是當代一次最經典的常規戰爭。
按目前中國的國情,對比以上現代常規武器裝備技術,中國要在每一方面都做到趕超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在主要的幾個方面著重入手,尋求突破或趕超。
中國常規武器裝備的發展對策:
1、繼續全力發展航天技術
這是所有軍事技術發展的制高點,所有的軍事裝備平台都受制於此一制高點技術。外太空軍事化是我們這個星球上唯一的一處處女地,盡管我們高調不主張外太空軍事化,但如果真是這么想、這么去做,那就大錯特錯了。航天技術是我國目前一項最具有潛力趕超美國的地方,不要說趕超它,只要不輸給它,只要我們牢牢地搶占這一制高點,美國就是再怎麼軍事超強,它對中國就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航天技術是一切網路戰節點中的制高點,試想,打掉美國的GPS通訊衛星,美軍的一切遠程打擊與精確打擊就會化為泡影。
只做不說,穩扎穩打全力發展中國的航天技術
2、大型常規武器平台建設
我是擁「航母」、「戰略潛艦」、「大型軍機」派,這三大武器平台是常規威懾力量,做為超級大國(你不這樣想,但別就是這么認為的),這三件缺一不可。不求數量多,不求技術多麼先進,首要問題是解決有與無的問題。有了這樣的武器平台,其上述個別技術不先進,我們可以逐步改進與升級,不斷地去完善它。因為在當今信息技術時代,沒有一樣先進的技術可以恆久,以及不可以超越。
如果我們現在就有航母,那怕其整體技術不如美國(要知道,目前美國在役的數條航母的艦體也是幾十年以前建造的),我想,不出10年,其整體技術就會持平,只要有一樣或幾樣技術超越它,就可以與其對抗。
3、信息網路節點打擊技術
我們似乎都神化了2003年的伊拉克美軍信息網路戰。其實信息網路戰也有其致命之處----各個武器平台節點,只要打掉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節點,那戰場中的美軍就會成為無頭的蒼蠅,找不到北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彈道導彈打航母,反輻射導彈打預警機,激光打衛星、網路黑客等等。所以,我們只要在數項技術上有突破或超越,就可打破網路戰的神話。
其實,美軍的單項武器平台與俄羅斯甚至有的與中國相比未比就有多大優勢,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其系統的集成能力。所以根本就不用懼怕美軍的信息網路戰力。
以上提出的是目前首要、重點發展的軍事技術,並不是說其它技術就不開展了,只是在追趕的過程中要有所側重罷了。
做為一個大國,最終我們要實現整體軍事技術的平衡發展,追求系統的整體對抗力,與此同時,必須有幾項或數項搶占制高點的技術,有了制高點,我們才可不受制於人,我們才能做到不盲目跟隨別人,不永遠落後於人。
9. 導彈技術軍事史上的地位 導彈技術軍事史上的地位 求關於這個的論文 3000字 急用 謝謝誒
導彈,特別是核導彈,是一種威力大的殺傷破壞性武器,具有射程遠、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等特點。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導彈,特別是50年代出現核導彈以來,導彈在軍事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世界各國都用各種類型的導彈裝備軍隊。導彈對軍隊武器裝備、軍事戰略戰術、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導彈使軍隊的武器裝備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軍隊裝備導彈是國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導彈的作戰范圍廣,可以攻擊近距離目標和10000多公里遠的目標,陸地、水面和水下目標,活動和固定目標。導彈的作戰空域廣,可以在不同高度作戰。戰略核導彈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攻擊敵方軍事、政治、經濟等重要戰略目標,迅速改變敵我力量對比,使戰局有利於己方。導彈武器必然會對軍事戰略戰術、戰爭規模、作戰方式、指揮通信、軍隊組織編制乃至作戰心理產生巨大影響。②導彈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武器系統。它要綜合利用當代的科學技術成果。導彈的研製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會遇到許多科學技術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在客觀上會促使科學技術的進步。例如,對制導系統的高精度、小型化要求可以促使電子元器件小型化、微型化和精密儀表技術的發展;惡劣的工作環境要求推動了一批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③導彈工業和導彈技術為發展航天事業創造了有利條件。航天工業來源於導彈工業。早期航天所需的運載工具幾乎全都借用了當時的大型導彈。發射場也借用了導彈發射常基本的運載火箭技術也是從導彈技術借鑒和發展起來的。
10. 急求論文!3000~5000字!專業技術士官在導彈裝備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