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元朝軍隊實力到底有多強大
首先復要搞清楚元朝和蒙古帝國制的區別 雖然說元朝是蒙古帝國的本部 節制四大漢國 分別是
察合台汗國 窩闊台汗國 金帳汗國 欽察汗國
但只元朝是以大汗宗主權的名義上對其節制 事實上跟本節制不了 並且和其它漢國發動國戰爭
應該說蒙古漢國的軍隊實力是相當強大的 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 這個比喻是非常恐怖的
看蒙古帝國的版圖就知道 遠勝漢唐 首先體現蒙古軍事力量強大的就是三次西征 當時世界上沒有軍隊能抗衡得了 事實上 蒙古軍隊的騎兵在任何 時候都無法一對一地戰勝歐洲的重裝甲騎兵 歐洲重裝甲騎兵的長矛和重 劍殺傷力遠大於蒙古騎兵手中的馬 刀、長矛或狼牙棒 歐洲騎兵的馬也 遠比蒙古馬高大。但蒙古騎兵的戰略 戰術則是歐洲騎兵遠遠不及的。歐洲 軍隊的戰斗無論多大規模的軍隊都是 在很小戰場內進行的。而且,歐洲軍 隊有慣常的騎士之風,崇信正面一對 一的堂堂正正的戰斗,當他們遇見可 以把百里方圓的地方做戰場,且習慣 迂迴的蒙古軍隊時,他們的確是碰上 了無法想像的戰爭場面。
至於元朝本部的軍事力量 客觀的講 還真強不到哪去 至少要比其它四大漢國弱
⑵ 為什麼元朝蒙古的軍事實力這么強,現在卻這么弱
數千年歷史中,也就元朝那一陣子牛一點,趕上宋朝最懦弱讓他發起來了回。剩下時候一答直被中原壓迫。和歷史上的倭寇一樣,因為生活艱難而鋌而走險,搶到了就肥吃肥喝,死了只當睡覺。後來某民族為了防止其過度膨脹,甚至推行減丁,就是定期去人道毀滅一批(或不人道)。
⑶ 元朝的軍力如何
1.元朝軍力很強,蒙古軍隊的輕騎兵不著盔甲,戴皮革或者金屬的頭盔,每人帶回兩張弓,一大一小,箭幾答袋。長兵器是長矛,短兵器是手斧或者馬刀。
2.元朝兵制 1206年,一蒙古草原各部,把衛隊擴充至萬人,編成名為「怯薛」的禁衛軍,平時輪番值宿,戰時充「大中軍」,隨大出征;並將各部落按千戶、百戶統編,成年男子均有出軍之義務,上馬備戰斗,下馬屯聚牧養,實行兵牧合一的制度,使軍事組織與社會組織融為一體。
3.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政治重心南移,軍事制度也深受中原前代王朝的影響,加強中央集權,組建侍衛親軍,但仍保留了蒙古部族軍隊的許多成分。
⑷ 元朝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為何沒有導演拍元劇
元朝歷史短,可拍攝的題材不多。關鍵是元朝時期漢人社會地位低下,高度還原的話,電視機前的觀眾會不舒服吧。
⑸ 為什麼元朝蒙古的軍事實力這么強,現在卻這么弱
要理解武器裝備的意義:
1、騎步之分
草原民族由於游牧,依據水草定居,放牧主要靠的是馬,所以騎兵為主,戰馬更加充裕,騎術也更加優秀(一如再蠢的人都會走路一樣,由於游牧民族幾乎每天都必須騎馬,哪怕是個傻子,騎個20年馬也是一流的騎兵,他們會騎馬就像會走路一樣重要)。
而中原王朝以農耕為主,除了少數喜歡騎術的人,基本上沒有人從小練習騎術,自然以步兵為主,貿然讓他們上馬,一個加速他們就會從馬上掉下來摔死給你看,戰場都不用上就死個稀里嘩啦。但如果不加速,遛彎速度的騎兵那還叫騎兵嗎?
2、騎步之分的影響:
最大的差異在於機動性。騎兵對抗步兵,特點就是可大勝難大敗,原因很簡單:打得贏,打;打不贏,跑。兵法上所謂「兵敗如山倒」,那是同機動性或者更高的機動性才能追殺殘敵連打帶消。
如果步兵為主的中原王朝取勝,2條腿的步兵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4條腿的草原騎兵揚長而去,指望步兵追上騎兵,那絕對是腦袋堵了。
反之,如果中原王朝的步兵失敗,難道2條腿的步兵還指望能夠從4條腿的騎兵手裡逃出生天嗎?一路追殺下來絕對一個不留的全部幹掉。
3、為什麼東方的蒙古比西方的游牧民族強:
東方的蒙古人一直都是面對當時科技最強勢的中原王朝,而中原王朝無論是強弩、連弩還是盔甲武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非常強的,這一方面敦促著蒙古人的軍事科技進步(不進步打不過啊……)。
同樣的,東方的兵法比西方也早(歐洲兵法的奠基人是熱兵器時代的克勞塞維茨,比孫子兵法大概晚了幾千年吧),這接觸多了,再不濟總會耳濡目染學會一些。
東方的特徵是國家大,戰略縱深也就比較大,更加重視戰略性的動作;而西方的國家普遍都是小國,因此主要集中於戰術,而蒙古西侵這種事情是超大規模軍事行動,自然戰略思想會很重要,它的對手沒有這個戰略思想,就會受制。
4、為什麼現在不行了:
A)進入熱兵器時代之後,騎兵第一波衰落是因為火炮和火槍:
騎兵再廉價,也比同樣數量的步兵昂貴,但是在火炮面前,只是被早期實心彈掃到,步兵還有可能只是受傷,爬起來還能接著打,仍然保持一部分戰鬥力,騎兵卻是必死無疑,只要戰馬倒地,上面的騎兵不死也是殘廢,而且動彈不得,完全失去戰鬥力。
而對於火槍,由於刺刀的關系,可以相當於既是最強的強弩(透甲),同時還是弱化版的長矛(密集刺刀陣的效果類似於槍陣),而眾所周知的,古代騎兵再屌也屌不到硬沖密集槍陣的地步,那是自殺。而很不幸的是,原本打弩兵拼著損失貼身肉搏的辦法在對抗火槍的時候失效了,因為弩兵密集陣列也是隨便沖,畢竟弩兵沒有近戰反騎能力,但火槍……你確定你是要沖密集刺刀陣嗎?感覺傷亡速度跟加速撞城牆差不多……
B)第二部衰落是因為機槍、機械化、坦克等出現:
機槍的出現造成超強的熱兵器火力,據守的狀態下對於騎兵的殺傷力不亞於硬沖槍陣,而且代價更少,人數更少;
騎兵最大的優勢在於機動性,4條腿比2條腿快,但是再快也快不過輪子,在機械化步兵出現之後,騎兵悲劇了;
而隨著坦克的出現……你不覺得坦克打騎兵就跟打孫子一樣么……
C)游牧民族在兵種、機動性上沒有了優勢之後,剩下的就只是人口的劣勢了。特別是蒙古,東方都游牧民族人口遠遠少於農耕民族,這帶來的是工業化能力不足、兵力不足。
如果論國力的生產能力,例如同樣是坦克,如果中國造了1000的話,外蒙恐怕連100都沒有。絕對的數量優勢+質量上沒有劣勢,那就是絕對的勝負。二戰的時候美國就教育過德國,什麼叫生產了29萬6千架飛機讓魯爾工業區從地圖上消失,什麼叫20萬人欺負3萬人還要先出動2800架飛機炸個稀巴爛,在這種靠著有錢硬吃對手的戰爭中,什麼裝甲王牌都是假的,都只能被對手用錢砸死。
⑹ 元朝的蒙古軍隊實力有多強
看蒙古帝國的抄版圖襲就知道 遠勝漢唐 首先體現蒙古軍事力量強大的就是三次西征 當時世界上沒有軍隊能抗衡得了 事實上 蒙古軍隊的騎兵在任何 時候都無法一對一地戰勝歐洲的重裝甲騎兵 歐洲重裝甲騎兵的長矛和重 劍殺傷力遠大於蒙古騎兵手中的馬 刀、長矛或狼牙棒 歐洲騎兵的馬也 遠比蒙古馬高大。但蒙古騎兵的戰略 戰術則是歐洲騎兵遠遠不及的。歐洲 軍隊的戰斗無論多大規模的軍隊都是 在很小戰場內進行的。而且,歐洲軍 隊有慣常的騎士之風,崇信正面一對 一的堂堂正正的戰斗,當他們遇見可 以把百里方圓的地方做戰場,且習慣 迂迴的蒙古軍隊時,他們的確是碰上 了無法想像的戰爭場面。
⑺ 元朝的軍事實力真的很強大嗎
相當強大,成吉思汗的騎兵和弓箭打下世界最大的國土,橫跨歐亞大陸
⑻ 為什麼元朝蒙古的軍事實力這么強,現在卻這么弱-
1、當時的時期很好,阿拉伯被十幾個擁兵自重的將領分為了十幾個國中國···吐蕃也是四分五裂,至於中國,分為了西夏,後遼,金朝,南宋!後遼是個什麼鬼樣子,大叫都知道!西夏之所以滅亡,與其說是毀滅與蒙古的強大,不如說是毀滅與幾代皇帝錯誤的國策,以及最終的大地震等天災人禍!我們著重說一下金朝,因為金朝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了!(是指在全盛時期)但是,金朝最後的幾位皇帝是什麼水平?幼稚得可笑外加水平低劣兼極度弱智!那麼,世界上幾個強大的國家——中國地區國家,阿拉伯地區國家沒有一個強大的,都是腐敗至極四分五裂了的。
2、所謂的橫掃歐洲,也完全算不了什麼,當時的歐洲,說句實話,屁都不是,他們笨重的鎧甲完全擋不住來自於東方的復合弓!而他們的歐洲的弓箭還停留在最原始的單體弓的水平!正如《第九次崛起》的作者所說的一樣,拿著古代中國和西方比,本就是對中國的污辱!
3、蒙古軍是一支野蠻殘忍的軍隊,冷兵器時代是拼單兵實力的 蒙古當時擁有最強大的騎兵軍團 而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主要的 都是靠步兵 騎兵的沖鋒對步兵有強大的殺傷力 再加上靈活 反應速度快 軍隊調運快 等優點 死死的剋制了步兵 再加上蒙古人都是在馬背上生活的的 身體強悍 適合長途長時間作戰 此外蒙古人也擁有先進的火葯武器 火槍大炮對城牆起了強大的 破壞作用 從而彌補了騎兵攻城不利的弱點 這點可從蒙古大軍進攻歐洲可以看出 歐洲的城堡完全起不了作用 同時火葯武器也同時傳播到了歐洲 這又為 冷兵器時代的結束添加了催化劑 至於後來蒙古的沒落 我們可以從二戰中 波蘭人用騎兵沖鋒德國的裝甲坦克可見一斑了
4、戰爭軍事勝敗的因素一般取決於:戰力、鬥志、戰術、謀略、武器、地形、後勤等這幾個基本因素。而在過去那個「冷兵器」的時代,尤其是12~14世紀,蒙古草原民族在上述的大部分因素都對歐亞大陸其它諸國家政權占據了絕對優勢,因而處於戰爭優勢,得以橫掃天下!而自近代以來,工業革命逐漸導致全世界范圍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大大推動了經濟、政治的全球勢力新格局,並且進入了海洋、天空、陸地立體化攻防的「熱兵器」軍事時代。而原本深居內陸的蒙古草原民族,卻在崛起之後的幾百年中因為各種因素逐漸喪失了原本對於周邊的優勢,轉為劣勢,甚至大部分人口也被周圍更強勢民族所瓦解同化,本身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時代發展,故而現在很弱小了!
⑼ 元朝的軍力到底有多猛
在1241年,波蘭聯軍三萬和蒙古拔都帶領的西征軍隊在匈牙利進行過一場大規模騎兵對騎兵的戰斗。
先說一下背景。1224年,蒙古名將哲別和速不台領軍兩萬,消滅了俄羅斯大公的八萬部隊,但蒙古人踏足俄羅斯的消息並沒有引起歐洲列國的注意力。
蒙古人占據南俄草原後,把欽察突厥人趕走了,於是欽察突厥人向匈牙利國王尋求保護,條件是自己的三萬部隊歸匈牙利國王指揮,並且全部人民改信基督教。這件事情就成了蒙古進攻匈牙利的導火索,或者說是蒙古進攻歐洲的借口。
蒙古要求匈牙利不要接納欽察突厥人,但匈牙利拒絕了,於是大戰一觸及發,當時的歐洲人對蒙古騎兵的可怕並沒有實際的概念。
只所以說和蒙古對戰的是波蘭聯軍,主要是因為當時匈牙利說是統一國家,但其實封建領主斗爭都很激烈,匈牙利當時的國王貝拉只能指望他的女婿,波蘭國王博列斯拉夫。
波蘭聯軍的組成當時很復雜,有波蘭重裝騎兵,條頓騎士團,法國聖殿騎士團,還有一些現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招募的一些礦工組成的步兵等等。
現在對作戰雙方的裝備介紹一下。
當時在歐洲是騎士的全盛時期,騎兵都是高頭大馬。裝備精鋼打造的全身盔甲,重約八十磅左右。配備長矛和一柄重劍和盾牌。攻擊的時候,排好隊型,把長矛夾在腋下,左手舉盾牌,將敵人部隊沖散後,改用重劍砍殺。
蒙古軍隊的輕騎兵不著盔甲,戴皮革或者金屬的頭盔,每人帶兩張弓,一大一小,箭幾袋。長兵器是長矛,短兵器是手斧或者馬刀。
再講當時的戰斗過程。
波蘭軍隊的統帥把騎兵部隊分為四列,步兵又跟在騎兵的後面。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歐洲軍隊對弓箭的使用不太重視,就是有弓兵,素質也不高。波蘭的軍隊在一個非常寬大的正面向蒙古騎兵進攻。蒙古輕騎兵只在波蘭重裝騎兵的陣列前面放完弓箭後就撤退,反復數次後,蒙古騎兵就徉裝潰敗。因為蒙古採用旗幟引導部隊,在波蘭人眼中,蒙古兵是亂糟糟的一團,沒有秩序,一副潰敗的景象,孰不知蒙古軍隊在無聲中有序而高效的運動。
波蘭軍隊向蒙古軍隊發動全面突擊後,蒙古輕騎兵就迅速的後撤,波蘭聯軍的騎兵把步兵遠遠甩在後頭,不知不覺進入了包圍圈。蒙古的輕騎兵這時候分成兩路,迅速的繞到波蘭聯軍的兩翼,而正面是蒙古的重騎兵。
蒙古重騎兵用重弓阻擋波蘭騎兵潮水般的沖擊,蒙古輕騎兵則從另三面,用輕弓(相較重弓射的近,且弓和箭的尺寸小,便於騎射)在側面攻擊。後來發現弓箭無法穿透重裝盔甲,就改射裝甲防護比較少的馬匹。
失去了戰馬的波蘭重裝騎兵頂著80磅的盔甲,只能被蒙古騎兵隨意砍殺,更有很多落馬的騎士被自己的部隊踩踏而死。
在消滅騎兵的過程中,蒙古人還釋放了煙幕,把步兵和騎兵的戰場聯系切斷,在消滅了騎兵後,又對波蘭聯軍的步兵發動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此戰斗中,聯軍共損失了兩萬五千人,包括波蘭部隊的統帥亨利,全部的聖殿騎士團成員等等。
在此後,大大小小又發生了很多戰斗,經歷了很多年,蒙古打敗了波蘭聯軍,卻並沒徹底征服匈牙利和波蘭等地,被羈絆在這里,沒能跨過多瑙河。當時的法國國王已經做好了要和蒙古騎兵戰斗的准備,他對自己的皇太後說,要麼把蒙古人送入地獄,要麼就是他進入天堂,這時的整個歐洲陷入對蒙古騎兵的恐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