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軍事衛星回收關是在什麼時間過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三天後,衛星完成預定任務後成功返回,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
2. 當今中國是第幾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1975年,我國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是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3. 中國的軍事衛星現在什麼水準
一流水準。首先放眼世界除了少數國家有幾個能獨立發射建立軍事衛回星網路的?連英法德日答都借用美國的自己沒這個能力,所以處在同一水平也就美俄有這個財力能力一共三家那不是一流還是什麼。
其次我們的衛星技術基本與俄持平,在精微度方面比美國差上一代也就是十幾二十年,但是我們在新興領域比如激光技術量子技術等都與美國持平甚至超越,所以總體上代差沒有想像那麼嚴重
4. 軍事衛星的中國衛星
中國的衛星已經完成了技術的驗證,也就是說,中國已經完全解決了軍用衛星的技術問題,包括各種偵察衛星,有些衛星是使用成象雷達進行掃描的,具體名字我記不清叫什麼雷達。外界盛傳,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就是一種偵察衛星,在軌工作8個月,其精度完全達到軍用水平。但是,中國在這方面向來保密甚好,1997年曾經發射了一顆衛星,但是政府卻沒有公布,據外界推測,顯然那是一顆軍用衛星。除此以外,還有殺手衛星,這是中國進行新三打三防的一部分,就是打衛星。此衛星靠接近敵方衛星並與敵方共亡的方式來摧毀敵方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從酒泉雙城子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一1」號運載火箭將自行研製的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1」號成功送人太空,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一1」號重量為173公斤,比前4個國家的第1顆衛星都重。此後中國幾個系列的通信衛星都以「東方紅」命名。經過30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幾十顆國產通信、導航、氣象、觀測和偵察衛星,並成功完成兩次載人航天飛行,在航天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預計2010—2020年將可能再發射100顆 。
通信與導航衛星
20世紀80年代,中國將兩顆「東方紅一2」號軍民兩用通信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其中第l顆於1984年4月8日發射上天(此前1984年1月29日發射失敗),軌道傾角為125度;第2顆於1986年2月1日發射成功,軌道傾角為103度。「東方紅一2」號的性能與西方上世紀60年代的同類商用衛星(如「國際通信衛星一3」)相當,但前者重量更大,為433公斤。兩顆「東方紅一2」號衛星在軌一直工作到1990—1991年。
「東方紅一2」號衛星完成使命前,中國又分別於1988年3月7日、1988年12月22日和1990年2月413先後發射了3顆更先進的「東方紅一2A」軍用通信衛星(即「中星一1」、「中星一2」和「中星一3」)。這3顆衛星的軌道傾角分別為87.5度、110.5度和98度。1991年12月28日發射了第4顆「東方紅一2A」衛星,但不幸丟失。
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東方紅一2A」系列衛星的工作壽命耗盡後,被「東方紅一3」號衛星和從西方進口的衛星所取代。「東方紅一2」和「東方紅一2A」衛星都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一3」運載火箭發射上天的。
5. 中國現在有回收衛星的技術,為什麼不把核彈像衛星一樣全發射到太空,要打哪個國家時只要把衛星(核彈)...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我做如下回答
1.衛星回收技術,需要運載火箭有很高的導航精度,能准確地把衛星送到預定的軌道;還需要實時監控軌道,防止發生偏離。如果要返回,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要求地面和衛星配合,使衛星能准確地轉變成返回的姿態;要求執行返回使命的各種儀器設備准確無誤地工作,不得有絲毫的差錯。這套控制過程難度,遠遠大於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在衛星裡面裝核彈,萬一出現問題,意外墜落或者落點出現偏差,那將是多麼巨大的影響。
2.你設想的整套復雜過程容易被敵人破壞和干擾
(1)由於回收衛星一般是低軌道衛星,因此容易被他國反衛星武器攻擊。
(2)目前沒有返回衛星末端機動技術規避反導系統,在攻擊時極容易被攔截。
(3)由於要保持回收衛星的軌道,需要其和地面通訊聯系,這信息可能被國外截取,暴露機密甚至衛星被劫持。
3.目前我國東風31洲際導彈,還有潛艇搭載的巨浪2洲際導彈,是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沒有研製這種武器的必要。
4.核武器之所以能起到戰略威懾作用,不在於要把它擺出來,只需要證明你有就可以了,這樣把核武器發射到太空,完全失去了核武器的保密性,而且還給了敵人各種機會竊取你的核武器機密。
5.中國本來就加入了防止核擴散條約,作為主導和平的國家,這樣做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不滿甚至引起軍備競賽,帶來全球性危機,這是極不明智的。
6.綜上所述,你想像的這類武器從技術上將成本巨大,危險性高,容易被破壞。從社會角度講暴露國家機密,破壞世界局勢。不具備可實施性。
6. 中國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衛星何時回收
據了解,1975年11月26日,我國用「長征」2號運載火箭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衛星內。衛星運行容軌道距地球最近點173公里,最遠點483公里,繞地球一周91分鍾。衛星在正常運行3天後按預定計劃返回地面。這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7. 我國軍事衛星回收關是什麼時間過的
中國返回式衛星自1966年開始研製、1975年首次成功返回起。中國返回式衛星發展已回有30多年,共發射了答23顆返回式衛星。在多次返回式衛星任務中成功進行了大量的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為中國發射數量最多的一種人造衛星。
8. 中國有多少商用、軍用衛星各自在什麼時候發射,還能用多少時間
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到2005年10月,我國已成功發射了近百顆國產衛星、6艘飛船、27顆國外衛星。 衛星及應用 1、 人造衛星有幾種? 人造地球衛星按運行軌道可以分為:軌道高度為200~2000千米的低軌道衛星;軌道高度為2000~20000千米的中高軌道衛星;軌道高度為35786千米的位於赤道上空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按用途可以分為: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其中應用衛星又可分為軍用衛星、民用衛星以及軍民兩用衛星。 2、 我國研製了哪些衛星系列?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地球資源衛星系列、北斗星導航衛星系列等六大衛星系列。 3、 返回式遙感衛星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返回式遙感衛星是低軌道衛星,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對地觀測,獲取遙感信息;二是進行微重力試驗;三是為載人航天作返回的技術儲備。 4、衛星怎樣返回地面? 當衛星完成任務返回地面時,要完成調整姿態、艙段分離、返回艙旋轉、脫離飛行軌道、打開信標機、打開降落傘並返回地面等一系列動作。 5、中國共發射了幾代通信衛星? 到目前為止,中國共發射了三代通信衛星。第一代通信衛星是1984年發射的2顆通信衛星和1986年2月1日發射的東方紅二號實用型通信廣播衛星。第二代通信衛星是1988年3月7日、1988年12月22日、1990年2月4日和1991年11月28日發射的載有4台C波段轉發器的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第三代通信衛星是1997年5月12日發射的東方紅三號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 6、 我國第一顆通信衛星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我國第一顆通信衛星是1984年1月29日發射的,它取得了部分成功。這是一顆試驗通信衛星。 7、 東方紅二號通信廣播衛星是何時發射成功的? 1984年4月8日成功發射的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 8、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是何時發射成功的? 實用廣播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甲於1988年3月7日成功發射。該衛星大大改善了我國的通信和廣播電視傳輸條件。 9、 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是何時發射成功的? 中容量廣播通信衛星東方紅三號於1997年5月12日成功發射。該衛星改善了我國的國際通信以及西部邊遠山區的通信狀況。 10、風雲氣象衛星共發射了多少顆?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包括風雲一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和風雲二號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兩大類。風雲一號和風雲二號分別進行過4次和3次發射,在我國天氣預報和氣象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1、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何時發射成功的? 1988年9月7日,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由長征四號火箭發射升空。 12、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是何時發射成功的? 我國在1997年6月10日發射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甲,並於199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用戶使用。2000年6月25日又發射了風雲二號乙。2004年10月19日又發射了一顆風雲二號氣象衛星。 13、中國已發射了哪些空間物理探測衛星?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發射的空間物理探測衛星,主要是「實踐」 衛星系列。1971年3月3日成功發射了實踐一號衛星。1981年9月20日一箭三星成功發射了實踐二號、實踐二號A和實踐二號B。1994年2月8日成功發射了實踐四號衛星。 14、我國的實踐科學探測衛星共發射了多少顆? 共發射了八顆衛星,分別是:1971年3月發射的實踐一號;1981年9月20日用一箭三星發射的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1994年2月8日發射的實踐四號;1999年5月10日發射的實踐五號。2004年9月9日發射的實踐六號A星和B星。 15、你了解實踐一號科學探測衛星嗎? 實踐一號衛星是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基礎上增加了太陽能供電系統等8個空間技術試驗及探測項目。1971年3月3日,實踐一號衛星由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衛星在軌道上運行了8年多,向地面發回了大量科學探測和試驗數據。 16、你了解實踐二號科學探測衛星嗎? 實踐二號衛星是專門用於空間物理探測的科學實驗衛星。衛星重250公斤,衛星主體為一個外接圓直徑1.23米、高1.1米的八面稜柱體。1981年9月20日,我國發射一箭三星,實踐二號是其中之一。 17、中國第一顆衛星是什麼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了自己研製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該衛星重173千克,星上裝有一台「東方紅」電子音樂發生器及科學探測儀器設備。其任務是探測空間電離層和地球大氣密度,並將有關數據傳回地面。因此,東方紅一號是一顆具有空間探測性質的技術試驗衛星。 18、我國地球資源衛星共發射了多少顆? 從1999年10月到2003年10月,我國共發射了3顆地球資源衛星。 19、中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1999年10月14日,中國與巴西合作研製的地球資源衛星??資源一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我國北斗導航定位衛星共發射了多少顆? 從2000年10月到2003年5月,我國共發射了3顆北斗導航定位衛星。 21、軍用衛星有哪幾類? 軍用衛星是指用於各種軍事目的的人造地球衛星。按用途可分為偵察衛星、軍用氣象衛星、軍用導航衛星、軍用測地衛星、軍用通信衛星和攔擊衛星。偵察衛星又可分為照相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海洋監視衛星、導彈預警衛星和核爆炸監視衛星。戰時,一些民用衛星也可用於軍事用途。 22、 最早掛上太空的是哪五大衛星? (1)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的質量為83.6千克的同伴者衛星。 (2)1958年1月31日美國發射的質量為8.2千克的探險者衛星。 (3)1966年11月26日法國發射的質量為42千克的AI衛星。 (4)1970年2月14日日本發射的質量為23.8千克的大隅衛星。 (5)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的質量為173千克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23、我國已發射多少顆衛星? 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到2005年10月,我國已成功發射了近百顆國產衛星、6艘飛船、27顆國外衛星。 24、我國是世界上第幾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81年9月20日,我國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3顆衛星(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這是我國在空間探測和新技術試驗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25、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共發射了多少顆衛星? 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共成功發射5053顆人造衛星。 http://www.mstm.cn/k/z3.htm 這個也是,還有圖片 http://www.gissky.net/blog/user1/3/archives/2005/7888.html
9. 衛星在軍事上如何應用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利用各種衛星密切關注著地球生態的變化。但是,太空中的5000顆衛星,並不都是為了保護地球,其中80%的衛星直接或間接服務於軍事。一方面,我們需要衛星監測地球環境,它給人類帶來種種福音;另一方面,衛星又給戰爭帶來極大的「實惠」,成為最具威脅的「殺手」。
早在1990年海灣戰爭時,軍事衛星就已名揚天下了。據統計,當時多國部隊調用的軍事衛星達90多顆,首開世界空間軍事史的先河。由於衛星功能十分強大,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航天領域的「獨立」大多也是出於保密的原因。事實上,從戰略角度看,誰佔領了空間,誰就佔領了地球,軍事衛星所起的作用可不能小看。
遠在人造衛星問世之初,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想稱霸世界,於是它們在加強軍備競賽的同時,在航天技術領域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美、蘇研製發射的衛星或是空間飛行器中,80%以上是軍事應用衛星或者帶有軍事應用目的。軍事衛星的出現,大大改變了傳統的作戰觀念,增強了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使現代戰爭從海、陸、空的三維戰爭上升為海、陸、空、天的四維戰爭。
軍事衛星的應用范圍是很廣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太空間諜——偵察衛星
美、蘇早年研製的軍事衛星中,偵察衛星是數量最多、應用最廣的,起碼占衛星數量的70%。使用偵察衛星進行偵察,要比飛機偵察優越得多。這是因為衛星作為偵察的手段,具有許多的優點。
1?速度快
在低軌道運動的衛星,速度可達30000千米/小時,比飛機速度快一二十倍。
2?時間久
衛星的工作壽命可達2年,甚至更長,保證了偵察的連續性和長期性。
3?范圍廣
衛星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能覆蓋地球上的大范圍地區,它拍的一張照片頂得上幾千架飛機的偵察效果。利用幾個衛星組網偵察,整個地球便可一覽無余。
4?限制少
衛星在外層空間飛行,不受國界、地理和氣候的限制,暢通無阻,可靠安全。
偵察衛星又分為照相偵察衛星和電子偵察衛星,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太空的千里眼——照相偵察衛星
在各種偵察衛星中,照相偵察衛星發展得最早,數量最多,技術也最成熟,算得上「老大哥」了。
四百怎麼變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美分別俘獲了一批德國的導彈專家,美國人曾一度懷疑導彈能否作為戰略武器,而前蘇聯人則加緊了導彈武器的研製。
到1957年初,當美國人意識到導彈作為進攻性武器的潛力時,前蘇聯遠程導彈技術已明顯遙遙領先了。從此,美、蘇之間的導彈差距的陰影籠罩了美國。
就在東西方舉行裁軍會議之前,前蘇聯發表了聲明,多級洲際導彈已經成功地發射,可以打到世界的任何地方,目前的防禦體系已經對它不起作用,以此對美國施加壓力。
當時,美國的國防部五角大樓立即安排了一次面向國會的答辯會,會議開了7個多小時,會後宣稱:前蘇聯超過了美國……美國在衛星和導彈計劃兩方面都落後了,前蘇聯在技術方面和宣傳上都把他們打敗了。甚至得出結論:不管美國現在准備做出什麼樣努力,前蘇聯在現代武器方面的優勢已經達到絕對的程度,以至於美國民族的存亡將取決於前蘇聯的仁慈。
1958年11月10日,當時的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以威脅的口吻宣布:四國佔領德國的狀態必須結束,美國佔領的西柏林必須變成自由城市。而到1961年,前蘇聯人又單方面宣布,把12月31日定為對德和約簽字的最後日期,靠著武器的優勢前蘇聯人發出了最後通牒,這就是有名的柏林危機,世界大戰似乎有一觸即發之勢。
正是因為有了比美國人先進的導彈技術,前蘇聯人才變得這么強硬。這著實嚇了美國人一大跳,因為據當時美國人估計,前蘇聯已經擁有數百枚洲際導彈。
為了揭開前蘇聯鐵幕後面的秘密,美國多次使用高空無人偵察機,企圖窺測前蘇聯甚至中國的秘密,但是,這種高空無人偵察機卻幾次被前蘇聯和我國擊落,說明這種飛機用途不大,迫使他們不得不另想辦法。最後,他們發現了最有效的「揭幕人」——偵察衛星。
就在1959年的2月28日,美國人用「雷神—阿金那」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偵察衛星——「發現者」,它是一顆可回收型的照相偵察衛星,在「發現者」衛星上裝有高解析度的攝影機,可以飛到敵方上空進行攝影偵察,然後再回收膠卷。
可是由於技術的不成熟,他們屢遭失敗,在連續失敗了12次之後,直到1960年8月10日發射的「發現者13」,才終於回收成功。
自那以後,美國不斷地發射這種衛星,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資料,美國人最初估計前蘇聯有400枚洲際導彈,後來減少到120枚,而到1961年6月,美國人又把原來估計的120枚洲際導彈的數量減少到只有60枚,減少了一半。他們這時發射了更多的偵察衛星,到9月份,通過多方面的偵察,確定前蘇聯人只有14枚洲際導彈,這時的美國人再也不怕前蘇聯人了,他們發現真正的導彈差距是在前蘇聯一方。
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在會見前蘇聯的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時,態度強硬且帶有諷刺意味。他聲稱美國有確鑿的證據掌握了前蘇聯的導彈情況,而葛羅米柯不以為然。當肯尼迪把幾張關鍵的照片拿給葛羅米柯看時,葛羅米柯像泄了氣的皮球,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美國人會掌握得這么詳細。
就在他們會見後的第11天,赫魯曉夫在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上,宣布了一個令大會代表和全世界都感到吃驚的決定。前蘇聯決定取消對德和約簽字日期的最後通牒,柏林危機化為烏有。
姑且不論美、蘇誰是誰非,這說明了偵察衛星對國際政治形勢起到了多麼巨大的作用。在此後的日子裡,美國和前蘇聯都大量地發射偵察衛星,互相窺測對方的秘密。
本·拉登想干什麼
本·拉登可能是美國政府曾經最頭疼的恐怖分子了,他製造的一系列針對美國的恐怖主義事件曾讓美國人大為惱怒,可又拿他沒有辦法。
本·拉登轉變他的恐怖主義策略,由大規模的恐怖襲擊轉向暗殺、放毒等方式。於是,本·拉登在全球建立了一個稱為「奧卡塔」的恐怖組織地下聯絡網,專門為他購買化學、生物、放射性甚至核材料,並在幾次小規模的恐怖活動中准備使用這些東西。此外,本·拉登還在阿富汗境內秘密建立了一個武器試驗室,這里雖說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可以說是非常的簡陋,只生產出一些化學毒劑,而且所使用的生產方法是從互聯網上學來的,但其中有一種名叫里脛皖毒劑的化學毒劑卻十分有害,這種毒是從蓖麻子里提煉出來的。20世紀70年代末,前蘇聯克格勃在倫敦鬧市區秘密刺殺了保加利亞著名的政治人物馬科夫,所用的凶器就是一把蘸了一點兒里脛毒劑的雨傘。
當本·拉登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准備利用毒劑大搞恐怖活動的時候,美國的照相偵察衛星卻早已注意到了他設在阿富汗境內的一個武器試驗室,並拍下了照片。據美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情報官員向記者表示,美國情報部門一直懷疑本·拉登正在加緊研製生化武器,並在他的秘密營地里訓練恐怖分子如何使用毒劑進行暗殺,現在衛星終於為其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盡管美國方面還沒有進一步的情報,能夠知道這家武器試驗室的內部情況,但從照片顯示的規模、位置和安全保衛情況來看,本·拉登還不能在這里製造出大量的生化毒劑來發動恐怖主義襲擊。
不管怎麼說,照相偵察衛星已為美國的反恐怖行動立了一功。
普查加詳察,誰也逃不過
作為太空的「秘密哨兵」,照相偵察衛星運用可見光照相,其地面解析度可達0?3米。在實際應用中,衛星通過無線電傳輸和回收艙返回兩種方法傳送圖像。無論是什麼樣的軍事目標,大至軍事基地,小到地面上的火炮、坦克、車輛,甚至單兵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照相偵察衛星還可按所執行的任務分為「普查型」和「詳察型」,普查型能對大面積地區進行快速偵察,從中發現可疑的地點,然後再由詳察型對該地點進行重復詳察。
超級間諜發展快
美國於1960年發射了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至今為止已發展到了第六代。
第一代是1962~1963年,共發射了36顆,但由於地面解析度較低,工作壽命較短,不久便被淘汰了。
第二代是1963~1966年,歷時3年,性能比第一代有所提高,發射數量總計87顆。
第三代是1966~1972年,前後6年,共發射了30顆,與第二代相比,它的偵察手段更多了,由於軌道高度較低,所拍照片的解析度可達0?3米。
第四代是被稱為「大鳥」的偵察衛星,從1971年6月15日發射以來,至今已有20顆。由於「大鳥」可以普查、詳察同時進行,同時攝影與電子傳輸相結合,這便大大提高了偵察效率,使美國能很快就得到了偵察照片。
第五代和第六代便是現在叱吒風雲的「鎖眼」系列衛星,它們不再使用膠卷,而改用實時傳送數字圖像的無線電方式,圖像能迅速傳回地面,而且不存在膠卷用完的問題。所以工作壽命最長可達3年。由於技術上十分先進,正在逐步取代現有的膠卷回收型衛星。
前蘇聯自1962年發射照相偵察衛星以來,也經歷了幾代的變遷。
第一代到第四代通過膠卷回收來得到情報,解析度從開始的1?4米達到後來的0?3米,一張照片可覆蓋100~170萬平方千米,第五代衛星也採用了與「鎖眼」衛星相似的數字圖像傳輸技術,它們的性能可以說各有所長。
俄羅斯接替前蘇聯繼續大力發展照相偵察衛星,先後發射了7顆第四代衛星,1顆第五代和1顆第六代衛星,而且性能和工作壽命均有很大提高。
太空竊聽器——電子偵察衛星
如果說照相偵察衛星是太空的眼睛,那麼電子偵察衛星就是太空的竊聽器,它可以聽到電子信號。
牧羊人發現的秘密
那是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新疆地區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一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在草地上放牧。不知不覺中,羊群跑得很散,於是牧羊人想把它們聚攏,可又沒有帶鞭子,他就想折一根樹枝當鞭子。可在平坦的草原上沒有樹,他怎麼也找不到樹枝。他往周圍尋找,終於發現在草叢中豎立有一根近兩米高的光禿的小樹,但沒有葉子,好像是乾枯了。牧羊人於是走了過去,要把它折斷。可萬萬沒想到,這棵「枯樹」還挺結實,怎麼也折不斷。更有趣的是,你把它彎下來,一鬆手,它馬上又彈起來,而且是螺旋狀的,你一壓它還能收縮,一放手它又彈出來了。這引起了牧羊人的好奇,他就想要看個究竟。當他沿著這棵「枯樹」向下看,想找到它的根時,結果發現這棵「枯樹」是從一塊「大石頭」上長出來的,這更奇怪了,他搬了一下,搬不動,再仔細一看,原來不是石頭,只是外表和顏色像石頭。
由於弄不清是什麼東西,於是他把這件事報告了當地政府。政府派了專家仔細地進行了研究,最後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這是一個用來收集我國有關電子情報的情報收集器,它專門收集地面雷達的情報。把它拆開來後,發現裡面有美國的標記,所以斷定是美國人所為。
那棵「枯樹」是情報收集器的天線,「石頭」只是情報收集器的偽裝,實際裡面有接收機、存儲器和發射機。情報收集器的接收機以固定的時間開機,並進行各種頻率的掃描。當我們的雷達工作時,它就可以通過天線接收這些信息,然後作為情報儲存起來。
當美國的衛星飛經我國的上空時,它再把情報通過「枯樹」一樣的天線發射上去。這樣,美國人的衛星就會接收到這些情報。把情報經過分析處理,它們就可以知道我們的雷達發射頻率、功率甚至它的位置。可以看出,這種接收情報的衛星就是一種電子偵察衛星。那麼,美國人是怎樣把這個「石頭」放在我們的草原上呢?原來,他們是通過飛機,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關掉飛機的發動機,偷偷地滑翔到我國,然後把它空投下來。在這個裝置上面有降落傘,所以不會摔壞,而且這種降落傘上塗了某種塗料,在它落地後不久,這種塗料會起化學反應把降落傘溶解了,最後,只剩下了這個情報收集器。
這些事件從另一方面講,也說明了電子偵察衛星在收集情報方面的重要性。
長江後浪推前浪
自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電子偵察衛星不斷發展,由於電子設備越來越先進,現在電子偵察衛星已向800千米以上高度發展。衛星的位置越高,地面覆蓋就越廣,如果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覆蓋全球只需要3顆衛星,這便大大提高了監視的時效性。
電子偵察衛星的任務也從「專職」向「兼職」發展,以前的衛星只能執行一類任務,隨著衛星處理能力的加強,現在的電子偵察衛星已把竊聽電台通信和收集雷達信號集於一身。
現代電子偵察衛星還將加強生存能力,可以自我防禦。據稱,俄羅斯的電子偵察衛星不但具有反抗衛星武器襲擊的能力,本身還能攻擊其他的衛星,使它們失去工作能力。總之,電子偵察衛星正在向多功能、長壽命、偵察范圍廣泛等方向發展,隨著它自身電子偵察設備的不斷更新,它將與照相偵察衛星相結合,在未來的軍事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太空烽火台——導彈預警衛星
烽火台是中國古代邊關報警用的一種裝置,它可以用來向遠處傳遞消息、軍情。導彈預警衛星就類似於烽火台的功能,它能在太空及時發現敵方發射導彈的情況,提前做好攔截和防禦准備,所以說它是太空烽火台。
「愛國者」的「賢內助」
1991年1月18日凌晨0時30分,伊拉克首次發射了兩枚「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給以色列軍民帶來極大的威脅。
此後,伊拉克的氣焰更囂張了,又向沙特發射了兩枚「飛毛腿」導彈,其中一枚擊中了多國部隊的一個空軍基地,可另一枚的「運氣」就沒這么好了,它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行蹤已經暴露。當它正拖著長長的尾焰在空中飛行時,突然一道弧光劃破夜空,伴隨著一聲尖銳的嘯叫,緊接著空中傳來一聲巨響,並出現了一團巨大的火球。
原來,這是美軍首次用「愛國者」導彈成功地攔截「飛毛腿」導彈,從此拉開了導彈戰的序幕。在海灣戰爭中,「愛國者」導彈的攔截成功率達到80%,被譽為「飛毛腿」的「剋星」,但從戰後的統計數字來看,「愛國者」的實際攔截成功率只有9%,並不像戰爭中吹噓的那樣,但不管怎麼說,「愛國者」畢竟開創了「導彈戰」的先河。
那麼,「愛國者」導彈又怎麼知道「飛毛腿」導彈的位置,從而對它迎頭痛擊呢?原來它的背後還有一位幕後英雄,這就是導彈預警衛星,如果沒有它提供的預警信號和預警時間,那麼攔截任何導彈的計劃都只能成為泡影。
是誰出賣了「飛毛腿」
「飛毛腿」導彈的發射大多是在夜間,神不知鬼不覺。那麼導彈預警衛星又是如何做到先知先覺的呢?究竟是誰出賣了「飛毛腿」的行蹤呢?原來,「飛毛腿」導彈飛行時與火箭差不多,尾部會噴出熾熱的長長尾焰,就像一條大尾巴。尾焰的溫度非常高,可以達到3000攝氏度以上,這會產生強烈的紅外輻射。另外,尾焰的亮度也很高,尤其是導彈飛出大氣層後,因為大氣壓力降低,尾焰迅速膨脹,成為一條明亮的光帶。尾焰的紅外輻射和亮度便給了導彈預警衛星可乘之機,衛星上裝有紅外線探測器和電視攝像機,它們分別可以感受紅外線輻射和發現亮點。
預警衛星能在十幾秒內探測到導彈發射的尾焰,然後把信號迅速傳遞到地面,而「飛毛腿」導彈全程飛行時間約為7分鍾,有了預警衛星快速提供的信息,「愛國者」導彈就能贏得寶貴的4~5分鍾的防禦時間,使它能及時地上天進行攔截。
真相終於大白了,「飛毛腿」要怪只能怪它自己了。
怎說發生核爆炸
世界各國在發展自己的核武器時,都盡量不讓外界所知,以防止別國得到自己核武器的發展動向、破壞能力等情報。
但是,核爆炸發生時會產生大量的X射線、γ射線和中子射線,而導彈預警衛星就裝有探測這些射線的儀器,所以它還「兼職」做做探測核爆炸的工作。實際上,很多衛星都是一星多能、一星多用的。
預警衛星的代表
有代表性的預警衛星就是美國的代號為647的早期預警衛星,在衛星上裝有一個巨大的紅外線望遠鏡探測器,探測器的鏡頭始終對准敵方的地區,而且鏡頭內的探測器可以以一定的速度不停地轉動,我們稱它為掃描。每隔10秒鍾探測器掃描一次,這可以擴大它的監視范圍。同時衛星上還裝有高解析度的電視攝像機,在沒有情況的時候,每隔30秒鍾向地面發送一次圖像,而一旦發現情況,比如敵方的導彈發射時,攝像機就會自動連續地向地面發送圖像,而且衛星上還有目標識別系統,可以識別雲層,甚至識別是真目標還是假目標。
美國人在1970~1982年,共發射了13顆預警衛星,一般由2~3顆衛星組成一個預警網。
太空海盜——海洋監視衛星
由於海洋佔全球總面積的3/4,所以海洋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海洋這個戰略要地。在浩瀚的大海上,游弋著各種現代化的船、潛艇、航空母艦等。這些都是來自海上的威脅,為了對付它們,同時提高己方艦隊及潛艇的遠洋作戰能力,海洋監視衛星就應運而生了。
「謝菲爾德」號的悲劇
1982年3月,在馬島地區爆發了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的戰爭。
戰爭是由馬島的歸屬問題引起的,阿根廷先聲奪人,出兵佔領了該島,這使英國非常不滿,於是派出特混艦隊前往馬島,其中就有「謝菲爾德」號。
雖然特混艦隊於5月20日在馬島登陸後,僅用8天便控制了全島,但「謝菲爾德」號卻沒能逃脫它的厄運。
當時前蘇聯為了與美國較勁,在美國利用衛星向英國提供大量軍事情報的同時,把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詳細位置一股腦兒地透露給了阿根廷,使阿根廷空軍輕松地就找到了毫無防備的「謝菲爾德」號,僅以一枚「飛魚」導彈就將它擊沉。
「謝菲爾德」號就這樣被前蘇聯的情報送上了不歸路。而前蘇聯得到的情報只是海洋監視衛星的一次「例行公事」。
「哼哈」二將本領高
海洋監視衛星有一種是雷達型的,它通過衛星上的雷達不停地發射雷達波,接收經目標反射後返回的雷達波信號,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及外形。海洋監視衛星一般以兩顆星為一組,成對地在同一軌道上運行,由於兩顆星同時工作,能消除或減少雜波的干擾,所以便於探測小目標。
另一種海洋監視衛星是電子偵察型的,它與電子偵察衛星原理一樣,由多顆衛星同時工作來接收艦載雷達發出的信號,以測定水面艦只的位置。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白雲」海洋監視衛星,它就是由1顆主衛星和3顆子衛星組成,多顆衛星同時測定目標方位,子衛星可以把數據傳到主衛星,由主衛星計算敵艦位置和速度,然後發回地面。
太空領航員——導航衛星
衛星在軍事上應用的另一種用途就是作為導航衛星。衛星作為導航的手段,改變了傳統的導航狀態,以往的導航設備都是在陸地上,作用距離近,對那些長期在海上游弋的軍艦、潛艇已經滿足不了要求,而且容易受到地面的干擾,所以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遠洋任務的需要。
導航衛星的優點
導航衛星作為新的導航手段,它具有傳統導航所沒有的優點。它一般發射到極地軌道上,也就是通過南北極的衛星軌道上,而且由幾顆甚至幾十顆距離相間的衛星組成衛星網,這樣就可以開展更大范圍和更為精確的導航。
導航衛星就像一個宇宙信標機,一位太空的領航員,所以也稱為宇宙信標導航。在導航衛星上除了裝有保證衛星正常工作的系統外,它的專用系統是高精度的信標機。
通過信標機,導航衛星可以向地球發射高精度的無線電信號。在海上航行的艦艇、潛艇上都裝有信號接收設備和自動處理設備,不管在多遠的距離和任何位置,都可以接收到這種信號,在對信號處理後,根據衛星的精確位置,它們隨時可以確定自己的地理位置。
導航衛星不但可以為艦艇導航,而且可以為陸地上的移動設備導航,比如為飛速前進的飛機、戰車、坦克、汽車進行導航。
另外,導航衛星除了精度高,不易受到攻擊,還可以全天候工作。所謂全天候是指24小時、各種環境條件下都可以工作。
幸運的美軍飛行員
1999年3月28日,北約向南聯盟發起了第四輪空襲。凌晨時分,美軍F-117A隱形戰斗機編隊從北約的一個空軍基地起飛,1小時後便到達了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上空,准備按計劃進行空中打擊。
此時,南聯盟防空部隊也發現了這些F-117A戰機。在地面防空雷達的協助下,一枚「薩姆-6」導彈騰空而起,以830米/秒的速度朝其中一架F-117A呼嘯而去。
這架F-117A時運不濟,被防空導彈迎了個正著,頓時失去了控制,向地面急劇下降,機上的美軍飛行員竭力操縱飛機,試圖向波黑方向逃竄,但已回天無力。
飛行員只得按下彈射座椅按鈕,棄機而逃。在夜幕的掩護下,降落傘帶著飛行員降落在距飛機墜毀處約15千米的地方。
南聯盟人民軍防空部隊發現這架F-117A飛機墜落後,立即派出部隊前去搜尋飛機殘骸和飛行員。天亮後,人們發現了飛機殘骸,可是周圍卻沒有飛行員的影子。
飛機墜毀兩天後,美軍方派出直升機潛入南斯拉夫境內,居然找到了這個飛行員,並帶他安全返回美軍在波黑的駐地。美國救援部隊是怎麼找到這個飛行員的?難道他們有特異功能嗎?是的,的確有特異功能,不過不是他們,而是另一個「傢伙」。
出類拔萃的導航星
這個「傢伙」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導航衛星系統,美國的導航星全球定位系統,簡稱為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該系統由18顆均勻分布在3個軌道面上的衛星組成,它們的軌道高度約為20000千米,運行周期為12小時,定位的精確度在1米以內,這種衛星的抗干擾能力很強,可以同時滿足陸海空三軍的導航定位需要。
導航星有很多的功能,它可以為車輛、人員以及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的飛機、衛星、船隻等進行導航和定位。
導航星的用戶數量幾乎是無限的,通過使用衛星導航接收機就可以直接同導航星聯系,達到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定位。
前面所說的那個美軍飛行員,就是在發出無線電呼救信號後,由導航星全球定位系統查明他所在的位置,美救援部隊才得以把他順利救回。
導航星是通過「時間測速」來工作的,每顆導航星都裝有一個原子鍾,它的誤差為每30萬年1秒,如果用戶也持有與衛星走時相同的時鍾,那麼在已知衛星信號發射時間的情況下,就能算出信號從衛星到用戶的傳播時間,乘以衛星信號的傳播速度,就是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如果能同時收到3顆衛星的距離,再根據衛星發射信號時的位置,就能算出用戶所在的位置。
太空殺手——反衛星衛星
我們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對立的一面。對於衛星也是這樣,既然有人研製出了各種可以進行軍事行動的衛星,那麼就一定有人去研究另一種衛星,去克制它們,因此反衛星衛星就出現了。當然,反衛星衛星也是軍用衛星的一種。
因為衛星飛得很高,速度又快,用地面炮火是鞭長莫及的,只有用衛星或者別的空間飛行器去對付它,這就是反衛星衛星。它就像太空中的殺手,專門破壞或者擒拿別人的衛星。雖然反衛星衛星目前發展得還不完善,用得也不太多,但是它畢竟出現了。
誰弄「瞎」了衛星
1975年10月的一天,一顆美國預警衛星悄悄地來到了前蘇聯的西伯利亞上空,它的主要目標是對前蘇聯製造潛艇的海軍船塢進行偵察,與它結伴而來的還有一顆向地面轉發信號的中繼衛星,它們共同執行這項任務。
美國的這兩個「間諜」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正要不慌不忙地竊取情報,准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突然間,一束強烈的光線向其中一顆衛星射來,衛星用來竊取情報的裝置——它那明亮的「眼睛」瞬間便被弄瞎了,再看現在的它,就像個酗酒的醉漢,在空中失去了控制,無法保持平衡。此時,它的同樣也慘遭不測,同樣受到強光的攻擊,也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幾分鍾後,等這「兩兄弟」逐漸恢復正常時,卻已經遠離前蘇聯船塢的方位,什麼也看不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那束強光又是從何而來呢?原來,前蘇聯的這個船塢確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這里正在研究潛艇水下發射多顆彈頭戰略彈道導彈,試驗多彈頭的分導技術。為了避免美國「間諜」們刺探到這些情況,前蘇聯人悄然使用了能發射強烈光束的最新武器,使美國的衛星變成了「瞎子」。
其實這種武器只是太空殺手的一種,就目前來說,太空「殺」星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
「殺」星三絕招
目前用於反衛星的手段有幾種:一是在反衛星上裝有殺傷性武器,如導彈、激光,甚至是一個大鐵塊,用於把對方的衛星破壞、摧毀,使它失去工作能力,無法繼續使用。
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無線電干擾的辦法,有人稱為電子對抗,就是由衛星發射強大的無線電波,用於干擾對方的通信,使它的指揮失靈,線路中斷,從而與地面失去聯系。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擒拿,這首先需要知道對方衛星的軌道,然後使反衛星衛星也進入這個軌道,跟蹤並接近被擒衛星,然後用機械手把衛星擒住,並裝入容器,甚至可以把它帶回地面。例如美國曾用太空梭把一顆已經出故障的衛星從軌道上抓回,在地面修復後,又發射上去。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這一方面的技術肯定還會有新的突破,但是我們希望這一技術的發展,不是用作攻擊對方的武器,而是用於修復出現故障的衛星,成為清除空間垃圾的有效手段,否則你攻擊我,我攻擊你,那豈不變成「天上大亂」了嗎?我們談的軍事應用衛星除了上述的幾種用途外,在軍事上還有許多其他用途,如國防通信、國防氣象等多方面。
10. 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到底能不能回收
航空航天在任何國家都異常重要,這是關乎到國民安全問題的,一個國家沒有強悍的軍事實力,就只有受欺負的份,在幾百年前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而衛星就是航空航天最好的表現,我國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上已經運行了幾十年,那麼到底能不能回收?這是個概率問題,他幾乎已經報廢,有可能會墜落到地上,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直在太空中漂泊。
現如今,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已建成,標志著我國是第五個世界建成導航系統的國家,在以前我們都用的是GPS,美國想要關閉,我們就會成為瞎子,在歷史上是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的,所以我們要以此為戒訓,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才能保證我們的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