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國勢情形
太籠統了吧?
三國時期戰爭
中國歷史上,魏、蜀(漢)、吳三國形成和鼎立時期(190~280),豪強勢力混戰兼並,三國爭奪天下,最終歸於晉的一系列戰爭。
紛爭的緣起中國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後,經兩漢一統局面維持了四百年。東漢後期,政治腐敗,橫征暴斂,加之災情嚴重,民不堪命,農民紛紛奮起反抗。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爆發張角等領導的大規模黃巾起義戰爭。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受到威脅,漢廷急忙令大將軍何進等守衛京城,鎮壓起義。當時,騎都尉曹操、佐軍司馬孫堅率軍參與屠殺。涿縣(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劉備也趁機組織武裝,參加鎮壓。在鎮壓起義過程中,豪強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裝部曲由隱蔽轉為公開,數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紛紛擴充勢力,與王朝的關系日益鬆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發展導致的分裂形勢日趨嚴重。
王朝為加強對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長官「州刺史」為統掌軍政大權的「州牧」,並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結果適得其反,加劇了割據。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後,掌握朝政的大將軍何進為宦官所殺,並州牧董卓率軍入洛陽,擁立漢獻帝,先後逼走曹操和袁紹、袁術兄弟等,獨攬朝政。京城的混亂,董卓的專橫,促使割據勢力迅速擴大。州郡牧守各樹一幟,招兵買馬,劇增私兵部曲,紛紛討伐董卓。混戰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東漢王朝隨之名存實亡,歷史進入三國形成時期。
三國形成時期戰爭這一時期中,曹操挫敗群雄,統一中國北方,孫策攻取江東、劉備攻取巴蜀為立國之地,形成三國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關東州郡聯軍討伐董卓,以袁紹為盟主,進屯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周圍。董卓遷獻帝都長安(今西安西北)後,分兵鎮守洛陽外圍之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芭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八關,以拒聯軍。十餘萬聯軍各懷異心,觀望不前。曹操孤軍西征,戰敗而還,遂獨立發展武裝。接著,附從後將軍袁術的長沙太守孫堅,率軍攻董卓,於次年將其逼出洛陽(見孫堅攻董卓之戰)。其後,孫堅死於袁術與劉表爭奪荊州的混戰中,董卓亦為中郎將呂布所殺,豪強混戰愈演愈烈。袁紹威逼冀州牧韓馥讓位後,又於初平三年的界橋之戰擊敗占據幽州的公孫瓚,扭轉了被動局面。進而於建安四年(199)發動易京之戰,將公孫瓚擊滅,擁有冀、青、並州及幽州大部,成為中國北方最強的勢力。
曹操於初平三年為兗州牧後,軟硬兼施,招降青州黃巾軍30餘萬,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增強了力量,但表面仍順從袁紹,協助袁紹北擊公孫瓚,南迫袁術敗走江淮。因呂布乘虛奪占兗州大部,曹操平定兗州,收復失地,並汲取教訓,納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國志·荀恩傳》)之策,鞏固兗、豫州根據地。繼而迫漢獻帝遷都許(今河南許昌),自任大將軍,「挾天子以令不臣」,又廣求人才,獎勵農業,在許縣及交通沿線地區屯田,足食強兵。此後三年,運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之策,相繼在安眾之戰中擊敗張綉,攻徐州擒殺呂布,困死袁術,成為北方惟一能與兵多地廣的袁紹抗衡的勢力。
同時,孫策亦籌謀攻取江東為立國之地。興平元年(194),從袁術處領得其父孫堅舊部曲千餘人,次年率眾五六千,與周瑜合軍,揮軍東渡,奪取牛渚、秣陵。後攻克會稽(今浙江紹興),進占東冶(今福州),公開與袁術斷絕關系,獨自發展。孫策據江東三郡,在北方混戰而無力遠顧的曹操暫取拉攏之策,表其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是時,袁紹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圖謀向黃河以北發展。曹操爭取漁陽太守鮮於輔,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牽制袁紹後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齊、北海等地,以固東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處鴻溝上游,臨汴水)設防。接著,爭取荊州劉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憂;率軍擊敗劉備,將其趕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敵。當袁紹於建安五年統軍10萬進屯黎陽(今浚縣境)時,曹操鑒於敵眾己寡,先以聲東擊西戰法挫袁軍銳氣,再回師官渡拒守,相機襲燒袁軍糧草,乘勢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殲其7萬餘人,贏得官渡之戰的巨大勝利。此後,趁袁紹死後其子紛爭內戰,攻取袁氏基業之地鄴城。又遠征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殲滅逃入烏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與之勾結的烏桓勢力,基本完成統一北方的大業。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訓練水軍,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後,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今湖北荊沙),欲一統南北。時孫權承襲其兄孫策之業已八年,鞏固了江東,又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荊州東大門,正相機吞並荊、益州。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也開始改變長期寄人籬下的狀況,請得諸葛亮為主要謀士,確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大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劉表病亡,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劉備領軍南撤,被曹軍追擊於長坂(今當陽境),乃率軍兩萬余駐樊口(今鄂州境),與孫權聯軍,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自為荊州牧,乘勝奪取武陵、長沙等四郡,並向孫權「借」得南郡,作為壯大發展、進圖益州的基地。曹操敗還北方,孫吳也得以鞏固發展。由此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劉備乘劉璋恐懼曹操進犯之時,以助守之名率兵數萬入益州,此後又召諸葛亮等率軍入巴蜀,先取郡縣,於十九年順利入主成都。自此與曹操、孫權形成三個獨立的、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國鼎立時期戰爭三國的鼎立,也是三國間長期的、更復雜紛爭的開始。
三國鼎立時期的戰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荊州、漢中。淮南、漢中分別為魏吳、魏蜀的邊境地,而荊州為三國接壤,且當時各佔一部,是爭奪最激烈的地區。曹操於荊州赤壁戰敗還北方後,成功地進行渭南之戰,全據關中,同時在譙(今安徽亳州)開辟水軍訓練基地。面對孫權、劉備兩個對手,採取東攻西守或西攻東守的方略,力避兩面作戰。先與孫權爭奪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戰的勝利,遏制了孫權攻勢。後與劉備爭漢中不利,乃集中兵力,與孫、劉爭荊州。
魏、蜀、吳三國爭奪荊州,引發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戰。劉備進取巴蜀,激起孫權不滿。劉備奪取漢中,鎮守荊州的蜀漢名將關羽也率軍自江陵(今屬湖北荊沙)北上,圍攻襄陽、樊城(今襄樊)曹軍,更使曹魏震動。曹操採納司馬懿等人的計謀,進一步離間孫權、劉備,促成孫權遣軍襲取江陵,擊殺關羽,而曹魏坐收漁人之利。劉備企圖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不顧群臣反對,自統大軍攻吳。孫權求和不成,進一步與魏修好,命陸遜為大都督,率軍5萬拒蜀軍,採取後退避銳、集中兵力、相機決戰的方略,於章武二年(222)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蜀漢因此國力大損,孫吳亦有北顧之憂,戰後雙方重修舊好以抗強魏,致三國又有較長時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吳、蜀相互削弱,自身贏得休養生息的時機,國勢日益強盛。其間曹操病亡,曹丕稱帝,以魏代漢,籌謀南進。孫吳及時調整部署,轉而對付曹魏。憑借長江天險和相對強大的水軍,先是擊退魏軍三路進攻,繼又兩次迫退進至廣陵(今江蘇揚州境)的魏軍,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長江一步。
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病亡,南中(約今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區的漢、夷豪強勢力反蜀。輔政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建興三年(225)統兵分三路向南中進軍,以攻心為上,輔以攻戰,平定南中,加強了夷、漢間交往,促進了南中發展。蜀漢後方得以鞏固後,諸葛亮對內繼續發展經濟,精心治軍,不斷增強國力,對外加強聯吳,為北向攻魏創造條件。建興五年諸葛亮統10萬大軍北屯漢中,拉開攻魏之戰的序幕。不用部將出子午道(今陝西安康過秦嶺至西安)直攻長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議,而實行先攻隴右、再取秦川(關中一帶)的謹慎方略。因次年馬謖失街亭(今甘肅天水東南,一說今張家川北),蜀軍還漢中。後統軍數萬北圍陳倉(今陝西寶雞東),不能速決,糧盡而退。繼又數次與魏大將軍司馬懿等交戰,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諸葛亮攻魏之戰未獲重大戰果。
孫吳雖大破魏大司馬曹休於石亭(今安徽潛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勢,卻無力北進,乃一面抗魏,一面鞏固南方和向海上發展。黃龍二年(230),遣將衛溫等渡海至夷洲(今台灣),獲數千人而還。後又兩次遣將航海至遼東,聯絡公孫淵,以牽制曹魏東北。魏明帝曹佰發兵攻討公孫淵失利後,於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馬懿征遼東,平定遼東、玄菟、樂浪、帶方等四郡。
司馬懿成功地阻遏諸葛亮進攻和征戰遼東,威望益高,權勢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輔八歲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懼司馬懿得勢,急於建功樹威,貿然率軍攻蜀,兵敗興勢(今陝西洋縣北)。司馬懿以年老多病辭職,韜光養晦,暗養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蔣濟配合,於正始十年(249)發動兵諫,處死曹爽,獨攬軍政大權。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後,司馬懿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平定稱丘儉、諸葛誕之亂,徹底鏟除史稱「淮南三叛」的曹氏勢力。曹魏政權已是名存實亡,司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備。
三國後期,吳、蜀漸趨衰弱,聯盟已不能抗衡魏國。孫權病亡後,吳雖有過抗擊魏軍獲勝的東興之戰,但已是強弩之末。蜀漢姜維多次征戰隴西,但敗多勝少,推進中原的夢想早已破滅;兵力嚴重不足,漢中外圍要點也被迫放棄,退守漢、樂二城。而魏國司馬氏發展經濟,穩定政局,軍事實力不斷增強,統一天下的條件逐漸成熟。針對蜀漢弱孝邊境無備的狀況,定下先滅蜀再順江吞吳的戰略決策,景元四年(263),獨攬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遣軍分三路攻蜀,當主力受阻於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後,名將鄧艾過陰平小道出奇兵,魏滅蜀漢之戰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公開以晉代魏,加緊滅吳准備。蜀漢已滅,吳國唇亡齒寒,加之政治腐敗,致使人心背離,發生吳西陵督步闡據城叛吳降晉。吳國名將陸抗隨機應變,於鳳凰元年(272)迫退晉軍,取得平步闡之戰的勝利,遲滯了晉滅吳戰略意圖的實施。晉經過長達八年的准備,於咸寧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發兵20餘萬,自巴蜀、襄陽、壽春、下邳等六路進軍,以空前規模的水陸軍協同作戰,直取建業(今南京),一舉滅吳。
歷史地位及作用三國時期戰爭,促進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統一,進而實現全國統一的歷史進程,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諸方面的較大發展。戰爭的形態有了新的發展,出現水、步、騎兵配合的大規模作戰。各國注重發展適應本國地理特徵的兵種,曹魏的騎兵,孫吳的水軍,蜀漢的步兵,戰鬥力均較強。隨著戰爭對象的多極化,及敵我雙方所處戰略態勢的復雜,軍隊部署、謀略運用都有不少範例,其中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謀略尤為出色。諸葛亮審時度勢制定的《隆中對》,雖後來形勢變化而未能完全實現,仍不失為一個劃時代的較完整的戰略計劃。軍事外交頻繁,聯盟戰略靈活,三家進行的赤壁大戰和爭奪荊州,堪稱範例。對邊遠民族地區的作戰中,「攻心為上」也有更出色的運用。作戰方法上,諸葛亮推演陣法所作「八陣圖」,以及廣泛使用的火攻、奇襲、伏擊、地道等,均為後世傳揚。
隨著戰爭發展,統帥指揮機構已趨健全,鼎立三方都善於選將用人,依靠他們策劃和進行戰爭;同時促進了一些軍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軍體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實行,參謀制度的完善,影響深遠。後勤保障越來越注意後方供給基地的建設,均實行空前規模的屯田。軍隊裝備有明顯改進,蜀漢創制一發十矢的連弩,適宜山區運輸的「木牛」、「流馬」,改進的鋼刀,曹魏所制發石車、指南車,大量使用的馬鎧,孫吳大量製造的各種性能良好的船隻,均很著名。
三國時期的軍事理論研究,隨著豐富的戰爭實踐不斷深入。曹操的《孫子注》開創整理研究《孫子兵法》先河。諸葛亮的軍事論述很受後人推重。
2. 請問三國第一軍事理論空談家是誰
馬謖
3. 三國時期有孫子兵法嗎
三國時期有孫子兵法三國時代,是運用《孫子兵法》最旺盛的時代, 陳富焙 中國三國時回代,是運用《孫子兵法》最答旺盛的時代,
曹操及孔明,是當時著名的《孫子兵法》實踐家。
曹操更是第一個為《孫子兵法》注本的作者。
曹操博覽群書,精通兵法,諳熟《孫子兵法》,
成就也最大。他著有《兵書接要》、《兵書要論》、《兵書略要》等書。
並校正注釋《孫子兵法》、《司馬法》等。
曹操曾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
曹操對《孫子兵法》有精深的理解,
也有創造性的發揮,
可稱為一派宗師。
4. 中國有名的軍事理論家有哪些又各有哪些著述
軍事家和名將不是一個概念,名將是在實際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軍人,而軍事家未必是軍人,更不一定打過勝仗。西方最富盛名的軍事家德國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作者,海曾經被法軍俘虜過。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無可置疑。軍事家的標准就是要對軍事行動的整體發展有過卓越貢獻的人,尤其是那些以理論形式系統的總結出了某一個歷史時期的軍事制度,戰爭謀略,戰術要領的人,甚至於在更高層次上對戰略進行分析總結的人。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名將軍事家輩出。各類名將軍事家的排行也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以下是鄙人經過十年苦讀,反復比較,研究出來的中國十大軍事家排行榜,入選的標准已經很明確,高下排位的順序則以該軍事家的理論對歷代乃至當今局勢影響來排列。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十位——杜牧。代表作:杜氏《孫子注》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有安邦定國之志,經天緯地之才。他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詞意佳妙,影響深遠,成為後世武學兵書的必讀之作。他能上榜的更重要原因在於開啟了文人知兵的風氣,為後世樹立了好榜樣。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九位——司馬穰苴。代表作:《司馬法》
姓田,名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是齊景公時掌管軍事的大司馬,被後世尊稱為為司馬穰苴。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司馬法》其核心思想是治軍以「仁、義、禮、讓」為本。書中論述了統率軍隊和指揮作戰的經驗,以及指揮員應具備的條件。此書系統總結了以宋襄公為首的春秋五霸的成功戰爭經驗,提出了以仁制敵的軍事思想,為後世難以企及的理論高度。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八位——李牧。
李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長期駐防代地,總結出了一套防禦匈奴的有效辦法,里來為後世抵抗外族入侵所借鑒,雖然沒有成型的兵書傳世,但這套軍事思想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軍事防禦斗爭。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七位——韓信。代表作:《尉僚子》
韓信作為軍事家來講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對兵書戰策的活學活用,他的這種對軍事理論的學習應用辦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背水一戰」,歷來為無數傑出將領所借鑒模仿。此外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例也為後世的巴蜀政權歷次成功大舉北伐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六位——曹操。代表作:《孟德新書》
該書是三國第一軍事理論家兼實踐家曹操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相傳曾經被燒毀過,傳世的只有殘篇。但是該著作的偉大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在三國這個軍事斗爭十分頻繁的年代,躬親實踐的曹操以他的偉大兵法引導自己完成了四越巢湖五奪昌霸的偉大功業,並取得了滎陽追擊戰,烏林截擊戰,漢中保衛戰一系列卓絕的勝利。可見這本兵法的影響力。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五位——戚繼光。代表作:《紀效新書》
戚繼光也是一位身兼名將和軍事家的偉人。他的著作從實踐出發,結合抗倭斗爭的經驗,詳細的闡述了練兵這個軍事環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明代以冷兵器為主火器應用日益廣泛的軍事狀況給予了精要的概括,對明代的訓練以及作戰特點做出總結。他的軍事思想對中國戰爭的影響甚至持續到了熱兵器時代。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四位——孫臏。代表作:《孫臏兵法》
孫臏的故事人人熟知,他的「圍魏救趙」攻敵必救的軍事謀略成為後世的絕佳範本,引導了張和高覽等名將在官渡之戰的偉大勝利。此外他的「增兵減灶」的計策也被虞詡等名將發揚光大。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三位——吳起。代表作:《吳起兵法》
吳起作為軍政全才,他的「在德不在險」軍事地理認知使其軍事思想上升到戰略高度。他重視士兵單體素質的做法直接導致了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
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二位——伍子胥。代表作:《孫子兵法》
伍員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做到了白起王翦的功業,他把這種實踐經驗系統的升華成為享譽千秋的《孫子兵法》,單看我們的排行榜就有兩位是給此書作注釋的就可以知道此書的分量。被奉為兵家第一經典的《孫子兵法》不僅在影響了中國幾乎整個冷兵器時代,它的影響力直到今日仍沒有分毫衰減,甚至被應用到全世界的商界政界。這也印證了那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可見各類學科的研究最終是殊途同歸的。
中國歷史將星璀璨,軍事家比較傑出的還有著有《六韜》《三略》的呂尚,著有《諸葛亮兵法》的諸葛孔明,著有《魏公子兵法》的信陵君,著有《太祖文選》的大元帥,著有《唐太宗李衛公問答》的李靖,這些都可以與上面這幾位有一爭之力,但是他們代表不了軍事與時代發展相變遷的趨勢。因此十大裡面排不上他們。
5. 曹操軍事理論
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他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通典·兵典》中收錄的《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魏武步戰令》等,也反映了他嚴明的軍令。
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余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在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斗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他確實是一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家。李靖的《李衛公問對》 、何去非的《何博士備論》等著作都贊譽曹操的行軍用兵。
在御將方面,曹操拔於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曹操能夠根據將領特點,用其所長。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託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御孫權。
6. 三國時期各國防守的戰略要地
三國時代四大戰略要地
襄陽
襄陽所在的位置,就註定了它是分裂時期,各國必爭的戰略要地。古時的戰略要地,無非就是交通要塞、富有、物產豐富、地勢險要、山水能作為屏障的地方。襄陽,很不走運的把這些因素全佔了。襄陽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再東面就是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再往西就是西川諸山脈,都是屬於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如果想避開這些天然的山脈南下或者北上,襄陽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襄陽地處於平原之上,正好是桐柏山和秦嶺之間的一個大缺口,誰佔了誰就有優勢,而且襄陽位於唐河與白河的交匯之處,兩河合流之後又流入漢江,襄陽城就建在這三江交匯之上,前有江河阻擋,背有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的依靠,在整個襄陽地區,也只有襄陽城是唯一的攻擊點。襄陽的地勢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進可攻退可守。南方政權攻佔襄陽,可以完全遏制北方從漢水南下的企圖,同樣,北方政權攻佔襄陽,那就等於抱著發令槍了,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當年關羽率大軍攻擊襄陽,目的就是想占據襄陽北上的要道,伺機再進攻許昌地區。後來東吳放棄了攻打合肥的計劃,轉而冒背盟棄約的大險奪攻打關羽,目的也是要把襄陽這個咽喉要道控制在自己手中。雖然吳軍沒有攻打襄陽城,但是控制了襄陽南面的江陵和彝陵,打下了自己的西大門,孫權也有了安枕江東的資本。劉備起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是一方面,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奪回襄南地區,完成進軍中原之目的。而此時的魏軍只需要佔據襄陽就沒事了,坐山觀二虎相鬥,結果劉備差點丟了老本,孫權也傷元氣,為了襄陽,三國可謂是不惜血本。在赤壁大戰之前,襄陽的戰略價值不太高,不過曹、劉、孫刮分荊州後,襄陽成了三方的共同前線,因而成為爭奪的重點。孫權稱帝之後,也有過幾次攻打襄陽的計劃,不過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而魏軍因為水軍一直都不強,很難從襄陽南下,因而襄陽的價值在三國早期並不明顯,起碼沒有達到南宋那種丟襄陽就滅國的程度。
江夏
東吳之所以沒有血拚襄陽,是因為他們手中還捏著江夏。吳軍只要守住了江夏,一樣可以抵擋住魏、蜀的進攻。三國時期,江夏的位置大概在地圖的正中央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武漢市,北臨長江,西有漢江,四周有一些小山地。現在武漢的周圍是富饒的江漢平原,但是在三國時期,江漢平原全部都是長江洪泛區,通俗點說就是沼澤地。古代軍隊即使再能戰,碰見沼澤也肯定是要繞道的,問題是江夏這個地區幾乎都是洪水可以淹沒的地方,如果要控制江夏,就必定要用水軍才行。蜀、魏水平實力都不強,吳軍水師一家獨大,這就註定了他們要佔據江夏。擁有了江夏,東吳,向東北可攻打淮南,威懾壽春、合肥。往西北可以挺進襄陽,攻取樊城,如果能將合肥、江夏、襄陽三地看做一個整體,那麼這個品字型的戰略體系無疑就是南方或者北方威懾對手的最好酬碼。可惜東吳一直無法拿下襄陽和合肥,往北擴疆的目的一直沒有達到。不過能守住江夏,東吳自保的能力還是有的。當時孫堅和劉表之爭,爭的就是江夏,因為不拿下江夏,江東就沒有安全感可言,劉表在江夏進可攻退可守,江夏就是荊州和揚州交接的位置,誰佔了誰就有優勢。東吳圖謀江夏不是一兩年了,孫堅戰死,黃祖成名,後來靠了周瑜才打下江夏,劉備後來南逃不攻襄陽偏偏逃到江夏,主要原因還是襄陽沒有防禦縱深,如果占據了江夏,就有了可依靠的東吳。東吳建立之初,江夏一直是東吳的西線指揮部,為了對抗劉備,孫權在江夏的南面建都,修建武昌城,意為「以武昌國」。孫權將都城搬回建業後,江夏也一直是吳軍的前沿主戰場,陸遜的大本營就在江夏,吳、魏兩軍為了江夏也不知道損失了多少。總的來說,江夏的戰略價值就在於他是東吳的命根子,沒有江夏東吳就不太平。
漢中
處於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在三國時代可謂是決定蜀漢生死的戰略要地。在中國歷史上,南北割據對峙時,通常當漢中地區為南方勢力所控制時,雙方以秦嶺為界;當漢中地區為北方勢力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險要以作抵抗。漢中作為夾在大巴山和秦嶺之間的盆地,它的防禦價值自然是不多說。而且漢中還是夾在關中與四川之間的重要生產基地,誰佔了都有優勢,諸葛亮五次北伐,靠的就是漢中這個前沿基地,如果沒有漢中,蜀軍根本沒有北伐的可能性。中國自古以來,關中為兵家必爭的地方,誰佔了關中誰就能稱王稱霸,而蜀中諸侯如果要抵禦關中諸侯的進攻,唯一的方面就是守住關中南面的秦嶺,秦嶺山脈奇險無比,任何人從秦嶺過路都是非常困難的,從關中突破秦嶺防線,漢中就是唯一的選擇。當年劉備聽說就聽說曹操攻陷了漢中後,不顧自己剛拿下西川所處於的混亂現實,掏空了老本和曹操爭漢中,最後連成都的伙夫都上了前線。劉備此舉,無非就是要拼下漢中,利用漢中的天然屏障做掩護,保護西川腹地。便蜀漢建立之間,漢中和荊州是劉備的兩塊心肝寶貝,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從漢中可以北攻長安,出潼關,攻打洛陽。占據二地,蜀漢可以處於對魏吳均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荊州失陷後,劉備不敢再有閃失,看看他派魏延鎮守漢中,張飛在閬中做後應就可以知道,劉備就算拼空了西川老本,也是要守漢中的。而且還是全面防守,御敵於國門之外,絕對不讓一個魏軍進漢中。以一州之人力、物力、財力防守一個郡,這筆帳絕對是值得的。如果照這種打法打,依蜀軍的實力,魏軍起碼也得損失十幾萬兵力才有可能拿下漢中,而且還必須連續攻擊,讓蜀漢沒有喘息的機會,才有可能將蜀軍主力全部消耗殆盡。只可惜姜維自大,企圖用6萬人圍殲18萬魏軍,大打城市攻防戰,這種單純的城市攻防戰,意味著漢中已經盡失天險,再也沒有了據險而守的可能,各險關被全部佔領,再守漢中就相當於瓮中之鱉了。姜維在圍殲失敗後才發現這個問題,6萬蜀軍反被魏軍擠出漢中,白白損失了漢中這個最重要的戰略基地。其後的劍閣之戰也沒有了意義,因為大巴山並沒有漢中一帶完整的防禦體系。丟掉了漢中,也就等於丟掉了整個蜀漢。
合肥
合肥在整個中國歷史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三國時期,絕對是重要的戰略基地。合肥地處淮南,淮南之間一馬平川,整個地帶只有合肥建在高地上,具備俯瞰江淮的優勢。而且合肥距當時淮南的中心壽春大約有200 多里,依正常行軍起碼需要三天。哪個主帥敢棄合肥直接攻打壽春?那就等於把自己置於背腹受敵的境地了。而且對於東吳來說,他們沒有完整的騎兵,除了水師就是步兵,步兵作戰完全靠的是士氣。所以如果不拿下合肥,東吳不可能攻打壽春,如果不拿下壽春,那淮南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淮南對於南方政權的重要性自古就不重,淮河太容易突破,而且淮南一馬平川,既適合步兵作戰,也適合騎兵。淮南對於南方政權而言,要則全要,失則不如全失,守半個淮南是肯定守不住的。對於淮南,孫權一直都渴望全部歸自己所有,而且孫權對徐州也一直有企圖。願望非常多,不過想要實現,首要任務就是攻下合肥。所以對於東吳而言,合肥的戰略價值太大,逼得他們不得不玩命的去攻。作為另外一方,魏軍大將滿寵也看到了合肥的重要性,因為吳軍多次從廬江合肥一帶進攻淮南,滿寵向魏明帝上表: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賊來攻之,得據水為勢;官兵救之,當先破賊大輩,然後圍乃得解。賊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難,宜移城內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險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為引賊平地而掎其歸路,於計為便。陳述了合肥對於魏國的重要性,經過辯論,魏明帝採納了滿寵的建議,在合肥舊城外30里建新城。相對於舊城,新城純粹是一個軍事據點,西晉統一之後,新城沒有了前沿的價值,最後也就廢棄了。不過在當時,合肥新城的戰略意義非常明顯,就在新城建成之後當年及第二年,孫權兩次率10大軍攻合肥,兩次都被滿寵打敗。這兩次加上被張遼打敗的那次,孫權在合肥栽了三次跟頭,而且這三次都是典型的以多打少,最後被打敗的案例。(假想一下,如果吳軍的統帥是孫策,戰績應該沒這么聳吧?)孫權連栽跟頭後對開疆擴土失去了信心,他死後不久,東吳權臣諸葛恪趁司馬師廢曹芳及頭一年丁奉雪戰之勝,大舉攻合肥,魏軍牙門將張特率三千人固守。結果吳軍攻城三個月,雙方都打得疲憊不堪,眼看城要破了。這時張特耍了個花招,他派人跟諸葛恪說:「我們魏國法令規定,圍城百日外降,不株連守城者家屬。現在已經九十多天了,您再緩這么幾天,滿了百日,俺們就好降了。」諸葛恪一貫驕傲自大,也沒細琢磨就答應了,下令停止攻城。沒曾想張特玩的是緩兵之計,一見吳軍後退,立刻連夜搶修工事,到第二天,他站在新修好的城牆上大罵諸葛恪弱智。諸葛恪給氣得八竅生煙,吳軍士氣也極其低落,後來東吳軍中流行瘟疫,東吳第四次圍攻合肥也以慘敗收場。諸葛恪回國後,被孫峻發動政變殺死,東吳陷於內斗,再也無力發動攻勢,西晉建立之後,晉軍沿漢水而下,破建業,東吳覆滅。合肥的戰略意義也就此終結。
7. 春秋時期吳國的軍事文化,不要三國時期的!
從幾個角度來討論吳國的軍事力量:
1、春秋時期的吳國,是在今天的江蘇一帶,核心地區是長江以南的太湖流域。當時的長江下游,大部分還是百越之地,民風彪悍。
2、早期晉國的支持。吳國的軍事崛起和晉國有很大關系,晉國在爭霸過程中為了制衡另一強國楚國,積極聯合並培養吳國的軍事力量。公元前584年,晉國派申公巫臣出使吳國,申公巫臣教吳人怎麼射箭,怎麼駕馭戰車。,就這樣,吳國的經濟和軍事開始發展起來了。這時的吳國,曾經多次出兵攻打楚國的附屬國,使楚軍疲於奔命。《左傳》寫道:「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就這樣,楚地附近的蠻夷國家,漸漸的成為了吳國的地盤。
3、對人才的知人善用。公元前514年左右,伍子胥來到了吳國,為吳國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這時候的吳國,在中原文化的幫助下更是一步步發展壯大,加上伍子胥練兵有方,吳國更是在公元前506攻破了楚國都城郢都,伍子胥大仇得報,將楚平王拉出來鞭屍了。這時候的吳國,已經有了爭霸中原的資本。
4、兵器製作水平的精良。《國殤》中寫道「操吳戈兮披犀甲」。也就是說,吳國的兵器在當時整個中原都是數一數二的。現在出土的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依然十分鋒利,雖然經歷了千年的時光,但是卻沒有生銹的跡象。當時製作青銅寶劍所需要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吳山。
5、修剪水陸路通道。吳國當時修理了邗溝,路通了,北上爭霸也就方便很多了。
8. 軍事理論:關於中國古代、近代國防建設的論文或文獻
人類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進入了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世界帶入新世紀,是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願望。
處在重要歷史時期,中國正致力於現代化建設。中國需要並十分珍惜一個長期的國際和平環境,特別是良好的周邊環境。中國人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開創人類美好的未來,作出不懈的努力。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建立鞏固的國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
一、國防概念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1、國防的主體:國家。
2、國防的目的:捍衛國家主權、統一、維護國家的安全、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
3、國防的手段: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
4、國防的對象:侵略和武裝顛覆。
5、地位和作用:⑴國家安全保障。 ⑵國家獨立自主的前提。 ⑶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我國古代國防:中國古代的國防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終結,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育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國禦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⑴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我國古代為提高國防能力提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一是「以民為體」,「居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二是「富國強兵」,「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三是「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等。遵循這些思想,使我國取得了無數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使中華民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使國防出現過「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鼎盛時期。
⑵古代的兵制建設
所謂兵制,就是軍事制度,現在一般稱為軍制。它包括武裝力量體制、軍事領導體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內容。
在武裝力量體制上,我國古代一般區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秦朝以前,武裝力量比較單一,在軍事力量構成上,實行兵民合一的民軍制,平時生產勞動,戰時集合成軍,以臨時徵集的方式組成軍隊。秦朝以後,隨著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經濟生產的發展,各朝代根據國家的狀況和國防的需要,以及駐防地區和任務,將軍隊區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並對軍隊的組織編制、屯田戍邊、兵役軍賦、軍隊調撥、軍需補給、驛站通道、武器的製造和配發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通過法律形式頒布執行,如唐代的《衛禁律》、《軍防令》等。
在軍事領導體制上,夏、商、西周時期還沒有專門的軍事機構,國王一般親自主持軍政,領兵作戰。春秋末期,國家機構出現將相制,以將為主組成軍事指揮機構。戰國時期,將軍獨立統兵作戰已很普遍。秦統一後,設立了專門管理軍事的機構,最高的軍事官員稱太尉。隋朝對國家機構進行了改革,設立了三省六部制,專門設立了主管軍事的部門——兵部。宋朝為了防止「權將」擁兵自重,在中央設立了樞密院,作為軍事領導的最高機構,主官用文官擔任。樞密院對軍隊有調遣權,但無指揮權;將軍對軍隊有指揮權,但又不能調遣軍隊,造成樞密院和將軍的相互牽制。各朝代在軍事領導體制方面的做法雖然不盡一致,但皇權至上,軍隊的調撥使用大權始終掌握在皇帝手中。
在兵役制度上,隨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人口狀況和軍事需要而發展變化。奴隸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口稀少,戰爭規模小,主要實行兵民合一的民軍制度。封建社會時期,民軍制度逐漸演變為與當時歷史條件相適應的兵役制度,如秦漢時期的徵兵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世兵制、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衛所兵役制等。
⑶古代的國防工程建設
我國古代為抵禦外敵的侵犯,鞏固邊海防,修築了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國防工程。如城池、長城、京杭運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城池是我國古代國防建設中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工程。城池建築始於商代,之後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益完善,一直延續到近代。由此,城池的攻守作戰成為我國古代戰爭中主要的樣式之一。
長城是城池建設的延續和發展,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北部的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故址西起臨眺(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後經各朝代多次修建連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的萬里長城。
京杭運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隋煬帝時在原有的舊河道上開鑿連貫。運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長1794公里,把南北許多州縣連成一線,對軍事交通運輸和「南糧北運」起到了積極作用。
古代海防建設是從明朝開始的。為防止倭寇的襲擾,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陸續修建了以衛城、新城為骨幹,水陸寨、營堡、墩、台、烽堠等相結合的海防工程體系。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國防:第一階段:(1949—1953)外御侵略,內治創傷的恢復時期。
第二階段:(1953—1966)調整時期。
第三階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四階段:(1977—1989)現代化建設時期。
國防歷史啟示:⑴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2)政治昌平是國防鞏固的根本。(3)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4)科技進步,對國防強大的重要保證。
現行的國防領導體制:(1)中共中央的國防領導職權。(2)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國防職權。(3)國家主席在國防方面的職權。(5)國務院在國防方面的職權。(6)中央軍事委員會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武裝力量體制:(1)中國人民解放軍。(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3)民兵
國防動員體制: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動員建設」的要求。國防動員體制是國防動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種組織制度,是國家關於國防動員的組織系統、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和相互關系的規范。國防動員體制的功能狀態,對於增強國家的國防動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主要內容:(1)武裝力量動員。(2)國民經濟動員。(3)人民防空動員。(4)國防交通動員。
(5)政治動員.
我國國防的政策: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是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外來侵略服務的,我們加強國防建設完全是為了自衛.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順利進行,是中國國防的主要任務。中國的國防政策以國家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安全戰略。中國緊緊抓住並充分利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發展與安全的統一,努力提高國家戰略能力,運用多元化的安全手段,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謀求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的綜合安全。
三、國防法規概述:特徵:(1)調整對象軍事性。 (2)公共程度有限度。(3)司法連用的優先性。(4)處罰措施嚴厲性。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簡介:
〈一〉國防活動基本原則:①維護國家利益。②統一領導。③協調發展。④獨立自主。⑤積極防衛。
⑥全民自衛。
〈二〉公民、組織國防義務和權利。
第五十條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各級兵役機關和基層人民武裝機構應當依法辦理兵役工作,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完成徵兵工作,保證兵員質量。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完成民兵和預備役工作,協助兵役機關完成徵兵工作。
第五十四條公民和組織有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有對危害國防的行為進行制止或者檢舉的權利。
兵役制度:
1、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
2、民兵與預備兵相結合。
平時徵集:
1、徵集年齡。2、徵集程度。3、緩征與不征。
學生軍事訓練:學生軍訓工作是依據《兵役法》和《國防教育法》開展進行的。組織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學生進行軍事訓練,是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和國家人才戰略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青年學生履行兵役義務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每年有1660所高等學校、27000所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訓,訓練學生達1200萬人。學生軍訓工作已進入全面普及階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通過軍訓,廣大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得到強化,組織紀律性不斷加強,意志品質得到磨練,吃苦耐勞精神和艱苦樸素作風得到弘揚。近年來,青年學生要求入黨、參軍和報考國防生的人數明顯增加。各地普遍反映,學生軍訓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利軍的大事好事,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這項工作的開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各界的普遍歡迎。《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的頒布,確保了學生軍訓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將有力促進學生軍訓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國防教育法: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國防教育法的基本原則是實行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
國防教育法的方針是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求實效。
《國防教育法》在第三條中對國防教育的內容和目的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軍事技能,激發愛國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國防觀念是指人們對國防的認識和態度;國防知識是指有關國防的基本理論、常識;軍事技能訓練包括學習防原子、防化學、防生物武器知識和個人防護器材的使用,人民防空知識和戰場救護知識常識,開展射擊、投彈、刺殺等軍事訓練活動,以及越野、跳傘、滑翔、航海、駕駛等軍事體育運動。因此,國防教育作為一門相對獨立完整的教育學科,其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可以說,凡是與國防有關的理論、知識、精神等,都是國防教育內容的組成部分。從完整性和系統性兩個方面來講,國防教育主要包括:
國防理論:國防理論教育是較高層次的國防教育,大體上包括國防地位和作用、國防構成、國防建設等三個方面的理論。
國防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都有燦爛和曲折兩個方面,正確運用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對後人進行教育,可以起到激勵精神、催人奮進的作用,國防歷史教育最有震憾力和影響力。
國防常識。國防常識是指國民應該了解的國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識,包括國家防衛知識,如領土、領海、領空的基本概念,防衛的重要意義及基本原則等。現代戰爭的基本特點、戰時動員對國民的要求,以及形勢戰備、國防建設等方面的一些知識,如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的主要職責任務,國防科普知識等。
國防精神。國防精神教育是國防教育的中心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尚武精神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育等三個方面。
此外,國防法制、國防科技、國防經濟、國防外交與形勢、國防體育等也是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國防教育的這些內容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發愛國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
五、我心中國防。
在我的心中,國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防事業是每個中國人都應引以為高尚的事業,而從事國防事業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與偉大的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不斷發展,人類在不斷進步,社會也變得更加文明。國家、種族的界限日益縮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素質也越來越高,和平與發展成了當今社會的主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國防只有在戰爭年代才值得重視,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顯得多餘了。
可是,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作後盾,無論多強大的經濟也會化為烏有。眾所周知,落後便要挨打。當今霸權主義,強權橫行。由於一次海灣戰爭,原本風光富裕的伊拉克也算一個經濟強國,但現在卻只能任人宰割,前幾年的阿富汗和南斯拉夫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假如他們擁有自己強大的國防後盾,還會任人宰割嗎?假如美國等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作後盾,他們能夠肆意的挑起戰火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美好願望和宏偉藍圖,可是罪惡的子彈還在威脅著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威脅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軍隊擔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沒有他們,就不會有和平穩定的發展局面,就不能與霸權主義斗爭到底;沒有他們,人民的生命財產就無法保障。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057aa0100apol.html
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59165.net/papers.asp?papers_id=1103997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lsyj200203016.aspx
9. 三國時期誰最不會用人軍事理論
劉備第復一部會用人,曹制操第二,孫權最會因才適用。
諸葛亮的能力和用處不是劉備會用,而是諸葛亮本身就有發揮的慾望一身的本事不用容易憋死,鳳雛也是因為劉備的虛情假意才留下的,別人都看不上鳳雛因為鳳雛人丑,就劉備不嫌棄,這跟用人沒關系,劉備讓關羽守晉州就是最大的敗筆,沒守住關羽還被呂蒙斬首在麥城。
曹操本身自己本事就大,軍師和統帥集於一身。他失去鳳雛就是最大的失敗,他就沒看上鳳雛長的難看,但是鳳雛的本事不在諸葛亮之下,這是諸葛亮自己真心說的。還傻啦吧唧的和關羽煮酒論英雄,識英雄重英雄,卻被關羽耍的團團轉,赤兔馬騎跑了還殺了他手下6員大將。曹操還用一個膽子小又沒腦並且酒量又小的人去說服周瑜歸順,結果周瑜用記成功,才火燒赤壁。
10. 誰是三國時期里,超一流的軍事天才
是軍事家嗎?那麼大多數陰險的軍師看來就要靠邊站了。
【領導人】
曹操:據說是的簡易孫子兵法的作者,而且自己也是以少勝多的高手,只是他的雄工偉業我們都知道的太多了。
孫策:以借來的十萬兵勇,缺打下了大半個吳國。
張角:利用迷信就讓普通的農民變成戰士了嗎?
【謀略家】
郭嘉:一直激勵曹操和善於險計謀,而且對於曹操的收下安撫工作做的也不錯。
賈詡:非常擅長詭計和險招,曾經吧曹操馬超等軍事人士玩弄於鼓掌之中。
田豐:曹操唯一懼怕的袁紹軍師。
陳宮:曾經讓最自私直撞的呂布稱霸一時,如果老呂肯聽陳宮的話,何止三國啊。
【將軍】
關羽:關羽大叔非常擅長治軍,而且飽讀史書和軍書,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打仗殺敵都是神馬,唯有斬將才是關鍵。多少無名將軍死於關大師的龍刀下啊。淚奔了。
魏延:善於練兵,也武勇過人。起初就率部隨劉備輾轉江南各地,入蜀後因屢立戰功而深受劉備信任和提拔。曾向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是未被採納。諸葛亮死後。被按照諸葛亮遺命的馬岱殺死。
張遼:呂布手下智勇雙全的武將,曾用800兵擊退十萬?
甘寧:孫權曾經說過: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可見其勇和威。
樂進:破袁紹,擊關羽,攻孫權。
陸遜:破蜀,殺關羽。
張郃:劉備最怕的人之一。
丁奉:吳國名將智勇雙全。
滿寵:曾以500人,攻下二十多個壁壘。而且有他駐守的地方沒有幾個淪陷過。
徐晃:曾經埋兵計謀,三個連環技打破關羽軍隊,關羽被困樊城。
太史慈:曾助孫策掃盪江東。
呂蒙:果勇無懼,之後又受到孫權的器重而發奮讀書,最終成為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名將。
於禁:穩扎穩打類型的武將。曾敗呂布,破袁紹。年輕時候英勇無懼,而且戰績很多,中年貪生怕死。
徐榮:曾經打敗過曹操和孫堅的人。
鮑信:比諸葛亮更會看天下的人。
蔣琬:雖然是文官,缺封了個大將軍...........
董允:蜀國另外一位文官大將軍..................
我只是吧各自類型的軍事天才簡單介紹下,難道6L你自認為自己比他們來的更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