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帶去多少軍隊
根據不完全統計,
台灣約有140萬原籍大陸的老兵,
大部分都是蔣介石敗退台灣後帶去的.
❷ 蔣介石去台灣之前,台灣得經濟就非常得發達嗎
之前台灣就是一個窮困的小島。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此外,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台灣實行經濟援助,注人大量資金幫助台灣恢復經濟。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1)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1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入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10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0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2)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3)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做出了犧牲,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4)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5)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10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❸ 蔣介石到台灣時有沒有兵權怎麼現在執政黨不是國民黨了
國軍為人民服務。
屬於全國國民 不是那一黨的軍隊
是整個國民的軍隊
因為..孫中山說要.....三m主義
所以台灣就變成自由民z的國家了
❹ 蔣介石離開大陸時,究竟還有多少軍事實力呢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的百姓並未過上和平生活,蔣介石出爾反爾,對共產黨發起了攻擊和圍剿,這場持久不下的內戰又一次打響了。面對國民黨的不守誠信,共產黨也展開了激烈的反抗,雖然當時的國民黨在各個軍事裝備上都比共產黨要好很多,可是在全國老百姓的支持下,共產黨最終還是打敗了國民黨,建立起了新中國。
可是因為軍人士兵的缺少,這些裝備擺著也是沒用的,因為傷殘士兵,根本就沒有辦法駕駛這些東西,就連最基本的軍隊訓練都沒有辦法全部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蔣介石即便是有再大的野心,這點軍事力量也沒有辦法撐起他的野心。
就這樣,他沒有再回過大陸,並且此後的一生也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大陸看一看了。
❺ 台灣軍事實力如何,軍工業是個什麼情況
整體軍來事實力不弱
但是在海自軍方面沒跟上時代,是最大的短板
軍工上要求自立自強
但是實際上自主產品大多性能一般
還是依賴美國軍工產品
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藍綠兩營互相拆台
在陳水扁上台時期叫停了很多很有前途的軍工項目
導致近20年來台灣軍工停滯不前
❻ 誰能介紹下國共戰爭時蔣介石的軍事力量和裝備、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民政府軍取得根本性勝利,迫使中國共產黨政權大范圍遷移,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軍侵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又再度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利;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在第一國共內戰時————國民黨蔣介石與德國當局緊密聯系,與美國關系密切(軍事裝備許多由德國提供,並提供了軍事訓練團,美國等也大力支持蔣介石共同抵制蘇聯的擴張)————所以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以大優勢擊潰了毫無外力支援的內陸共產黨部隊
第二次內戰,由於與日軍的激烈交戰和長期作戰(國軍損失嚴重達300萬)——外界的德國支援也消失了(德國和日本是盟友),美國對蔣介石的大國思想很排斥拒絕給予支援(美國要求國民黨政府同意蒙古獨立換取蘇聯同意德國的分屬管轄)——中正先生拒絕了這一意見
裝備有限的美式武器——主要是出兵助英美時獲得裝備。和花錢購置的遺留武器,收繳的日本武器
而此時共軍接收了東北日軍的武器和山東等地的日軍武器——並得到蘇聯的支援(在抗日中損失小——反而壯大了力量)
所以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第二次失敗了撤退到台灣(後悔了的美國只能i望洋興嘆了)
❼ 蔣介石帶多少軍隊過台灣
1950:
六十抄萬陸軍
政府工作人員襲:約200萬人
還有海軍,空軍,預備部隊
公約百萬軍隊
1949:
加上桂系50餘萬人,雲南,西藏...100萬人
共150萬
這就是教科書上說的:國民黨百萬之眾在西南一隅頑抗
1948:
350萬(三大戰役前預備擴充至500萬)
江北: 東北60萬 華北60萬 中原80萬
1947:400萬
抗日戰爭前:
200萬現役 100萬預備兵力
❽ 蔣介石在台灣是什麼地位現在在台灣人心中,蔣介石是什麼形象
蔣介石在台灣的評價很多樣.....
愛他的(10%)稱他為先總統蔣公.....稱贊他領導對日抗戰光復國土專.....懷念他的屬土地改革改善台灣人民生活環境.....
恨他的(20%)把他打妖入魔.....說他因為在大陸貪腐所以失了民心退到台灣.....說他是228事件幕後的殺人魔.....說他是想做皇帝又不敢做的獨裁者.....
一般台灣人(70%)認為他功過各半.....承認他的貢獻.....也沒忘記他政治爭權引發的內戰.....和對台灣人民的傷害.....
書中和小說的"時空背景"很重要.....有些近代作品是故意懷舊回到當時時空背景.....
早些年台灣尚未民主化時期.....蔣公形象的確是被神化的偉人.....
十年前台灣民主大鳴大放.....蔣公形象又變成獨夫.....
近年來.....台灣人對蔣介石的評價已經中立.....褒貶都有.....
❾ 蔣介石有軍事才能嗎
蔣介石的軍事才能: 蔣介石早年肄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曾東渡日本學習軍事。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先後指揮國共合作進行的北伐戰爭,率部參加國民黨新軍閥混戰,調集重兵多次「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統率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進行抗日戰爭,在美國支持下全面發動反人民內戰,1949年敗據台灣省。 蔣介石的軍事思想產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末期,既有對中國傳統軍事思想特別是曾國藩等人思想的繼承,又有對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德、日、美等國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和法西斯軍國主義思想的吸收,也有其領率軍隊和指揮作戰的實踐經驗總結。蔣介石的軍事才能主要反映在其各個時期的講話、文電中。大致包括三個方面: 一、關於國防 蔣介石認為,無國防,即無國家;近代國防決非單指軍事國防,尚有經濟(工業)國防、精神(思想)國防等;戰爭時期,一切生產必須以國防為中心;現代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教育,應以鞏固國防為惟一目的,實行民生與國防合一。抗日戰爭爆發後,明確提出並制定守勢國防方針,加強戰略後方建設。強調政略高於戰略,戰略服從政略,以政略為依歸,並以政略目的貫徹於戰爭全過程。為在全國實行軍事化,提倡尚武精神、明恥教戰,要求學生和全體國民進行軍事訓練,寓將於學,寓兵於農。實行徵兵制的兵役制度。在全國推行軍事體制,規定政治、經濟、教育、社會等一切設施,皆以軍事為中心,使整個社會成為一個戰斗體。蔣介石的國防思想雖在某些方面符合國防建設的一般規律,但他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使其指揮的正面戰場連遭失敗。 二、關於軍隊建設 蔣介石所確立的建軍主要原則是: (1)軍權至上。他一生視軍隊如生命,認為有軍則有權,有軍就有黨,強調建國必先建軍,建國必須以建軍為中心,始終牢牢抓住軍隊和軍權不放,以此作為實行獨裁統治的基本手段。他以國民黨和國民革命的名義,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又憑借軍事實力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為國民黨內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人物。他以軍事打擊、政治拉攏、經濟收買等手段,擊敗反對勢力,排除異己,培植嫡系,擴充實力,逐步建立起一支以黃埔系為核心,歸其直接控制的龐大的中央軍。 (2)重視軍官培養。認為用兵的關鍵在於將,勝敗的關鍵更在於將,打仗就是打將。因此,提出士兵教育幹部化,幹部教育超級化,即要求士兵具備幹部的軍事理論知識,幹部達到超一級指揮的水平。軍官特別是高級將領一定要進軍事院校深造,接受現代軍事思想和科學知識。為此,除擴建陸軍大學校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外,還設立分校和一些特種兵學校,並根據不同時期的任務,舉辦各種類型的軍官訓練團,親自兼任主要學校校長和訓練團團長,聘請德、意、美等西方國家和日本軍事教官任教,培養軍事骨幹。 (3)注重軍隊現代化建設。為適應戰爭需要,強調研究和掌握外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軍事學術,盡速實現軍隊現代化。指出建設現代化軍隊,不求其多,但求其精。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對陸軍的編制及其行政管理、軍事教育訓練等制度加強規范化,套用日、德、美等國的一些軍事制度、軍隊條令。引進軍事技術,擴大兵工生產,更新武器裝備,建立快速機動的機械化部隊,組建和整訓特種兵,開啟了中國陸軍多兵種合成作戰的新時代。重視後勤建設,建立戰時聯勤體制,方便各軍種、兵種的供給。同時,組建空軍和擴大海軍。 (4)以治心為治軍之本。指出教育是軍隊的生命所託,建軍首重精神建設。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除把三民主義作為建軍辦校的指導思想外,還大力推崇曾國藩、胡林翼的治軍原則,在蔡鍔的《曾胡治兵語錄》基礎上增輯《治心》一章,明確提出「治心即為治兵之本」。所謂治心,就是極力向官兵灌輸封建倫理道德,把「禮義廉恥」四維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作為軍隊的精神支柱,提倡發揚以「仁」為中心的「智信仁勇嚴」的武德和「不成功,便成仁」、「冒險犯難」的精神。 (5)以絕對信仰統帥為首要紀律。強調信仰統帥是振作士氣、維系軍心的惟一動力,充分發揮統帥的權威是制勝的惟一要素。提出一個統帥、一個命令,要求全體軍人絕對信仰、服從最高統帥,不能再有個人思想和言行的自由。提出紀律重於一切,命令重於生命。長官對部屬要恩威並重,賞罰嚴明。在《抗戰檢討與必勝要訣 》的講話中,規定「受傷不退」、「 退卻不潰」、「被俘不屈」、「被圍不驚」為最高戰斗紀律。建立特務組織,監視官兵言行。頒布實施《連坐法》,以嚴刑酷律維系軍紀和強制廣大官兵投入反共內戰。充分反映出蔣介石建軍思想的實質就是把軍隊現代化與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結合起來。 三、關於作戰指導 蔣介石在各個歷史時期,採取了不同的戰略戰術。主要是:在北伐戰爭時期,根據敵對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和各派軍閥之間的矛盾,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以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戰略方針。在十年內戰期間,吸取前四次「圍剿」紅軍失敗的教訓,第五次「圍剿」強調實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在軍事上採取持久和「堡壘主義」的新戰法。抗日戰爭初期,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針對日本速戰速決的侵略企圖,主張持久消耗戰略,以空間換取時間,逐次消耗日軍,變劣勢為優勢。其後針對日軍「 確保佔領地區 」、「以華制華」策略,提出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在前線發動有限攻勢,積小勝為大勝。奉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保存實力,坐待勝利的原則。在三年反人民內戰時期,在美國援助下,倚恃其軍隊在數量和武器裝備方面的優勢,過高估計自己力量,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以佔領城市和控制交通線為作戰指導思想,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受挫後改取重點進攻。在國民黨軍喪失大量有生力量的情況下,被迫相繼轉入全面防禦、分區防禦和重點防禦。經過戰略決戰,終因政治腐敗,民心喪失,軍隊士氣低落,在人民解放軍強大攻勢下,主力被殲,從而結束了其在大陸的反動統治。 蔣介石的軍事思想帶有深刻的社會痕記和階級烙印,隨著政權和軍隊性質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影響,對國民黨軍隊的建設和作戰具有指導意義,在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