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波有什麼軍事武器
新加坡自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之後,新加坡共和國的締造者、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就立即向以色列發出了請求,要求以方幫助建立新加坡的軍隊。新加坡獨立後,英軍突然決定從新加坡撤出駐扎的所有部隊。新加坡高層認為自己一直處於周邊伊斯蘭國家的包圍中,再加上和馬來西亞扯不清的糾葛、國家的安全形勢並不是太好,新加波和馬來西亞及印尼曾一度處於戰爭邊緣。因此以李光耀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人非常注重發展國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在周邊馬來西亞、印尼的虎視眈眈下,在國防上的投入是相當巨大的。新加坡國防預算過去若干年來一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占政府年度預算的34%左右。新加坡 已經實現全面機械化、高度機動性,擁有M1坦克、BIONIX陸戰車,是亞洲最有條件落實「決戰境外」的軍種;海軍9千人,自製世界一流堅韌級登陸艦、購入拉法耶艦與潛艇,實力傲視東南亞;空軍1.35萬人,擁有F-16C/D、空中加油機和E-2C鷹眼預警機。這樣的軍隊規模對一個400萬人口的城市國家來說是相當龐大的。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因此必須能夠「御敵於國門之外」。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蝦」理論,即新加坡應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既能與「魚群」共存,又不會被「大魚」吞掉。這實際上是強調新加坡武裝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懾能力,使大國不敢對新加坡輕舉妄動。 新加坡現役總兵員有5.55萬人(其中應征服役人數為3.84萬人),外加受訓預備兵員5萬人。目前經動員的預備兵員總計25萬人,擬編2個步兵師、10個炮兵營和3個戰斗工兵營。新加坡的准軍事部隊有警察1.2萬人(其中包括一個廓爾喀人組成的警衛營),民防部隊約十萬人。新加坡實行徵兵制,服役時間為2年至2年半,視軍種和軍階而定。新加坡可動員的兵員有82萬人,而適於服兵役的有61.5萬人。 新加坡海軍 現役海軍4500人,編成兩個艦隊。第一艦隊為作戰艦隊,擁有導彈巡邏艦、導彈炮艇和巡邏艦;第三艦隊為保障艦隊,由支援艇、坦克登陸艇及小型運輸艇和民用船隻等組成,分別駐扎在布拉尼島的兩個海軍基地。由於艦隊的不斷擴充,海軍計劃將在東部的樟宜地區修建第三個基地。為了增強其海上威懾能力,新加坡海軍計劃向瑞典購買「謝爾曼」級潛艇,該型潛艇安裝了不依賴空氣的推進系統和先進的探測器和武器系統,可大大增強海軍的戰鬥力。新加坡海軍總共分為5個指揮部,分別是後勤指揮部,艦隊指揮部,海岸防衛指揮部,蛙人部隊指揮部和訓練指揮部。 6艘導彈護衛艦 6艘導彈攻擊快艇 6艘快速攻擊炮艇 5艘坦克登陸艦 3艘登陸艇和其它若干艦艇 8艘巡邏艇 12艘近岸巡邏艇 海軍陸戰隊 擁有35艘小型海岸巡邏艇和汽艇,外加攻擊艇約450艘。 海軍航空兵 購置4架用運輸、搜索和救援的Fokker50飛機。這4架飛機屬海軍所有,但由空軍來飛行和維修。據報道,海軍計劃用6艘大型巡邏快艇來取代那6艘快速攻擊炮艇。海軍訂購4艘瑞典設計的反水雷艦,定於1995年交貨。 新加坡空軍 0.6萬人空軍的編成和裝備如下: 2個戰斗機中隊,裝備有32架F-5E戰斗機和5架F-5F戰斗機 4個戰斗機地面攻擊中隊,裝備有40架A-4S/A-4SU戰斗機和6架TA-4S戰斗機,6架F-16A/B戰斗機 1個戰斗機偵察中隊,裝備有6架RF-5E偵查戰斗機 2個運輸機中隊,裝備有4架Fokker50飛機,1架KC-130加油運輸機和5架C-130H運輸機 1支聯絡部隊,裝備有12架飛機 1支空中預警部隊,裝備有4架E-2C預警飛機 三個直升機中隊,裝備有各種類型的直升機102架 2個教練機中隊,裝備有教練機59架 此外,新加坡空軍還裝備有為數眾多的地對空導彈部隊和雙35毫米高射炮。據報道,新加坡空軍訂購18架F-16C/D戰斗機,從1998年開使交貨。空軍訂購6架CH-47D飛機,擬於1997年交貨,其中3架擬用於搜索和救援任務,另外3架擬用於實施重型裝備運輸任務。此外,還擬購置約30架先進的教練機和6架裝有導彈的巡邏機。 新加坡陸軍 5萬人(其中應征服役的有3萬人),外加預備兵員4.5萬人。陸軍編成如下:5個師司令部,2個聯合兵種師,轄有:1個機械化步兵旅和2個步兵旅,外加一個戰斗工兵營、一個通信營、1個裝甲偵察營、一個防空炮兵營和一個炮兵營;一個空運機動旅;一個炮兵旅;2個突擊旅;6個工兵營;3個通信營。 陸軍的裝備如下: 300多輛AMX-13輕型坦克 22輛AMX-10PAC90火力支援車 24輛步兵戰車、22輛輪式裝甲偵察車 2000輛V-200突擊隊員輪式裝甲車,250輛輪式裝甲車 720輛輛火力支援車 15至20門M-71155毫米炮 50門FH-88 155毫米炮 36門LG-1 105毫米炮 60毫米、81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迫擊炮;數量不詳 30部「米蘭-2」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裝有GIRAFFE雷達的20毫米、35毫米、40毫米L70防空火炮,其數量不詳 300枚RBS-70近程防空導彈,36枚裝在M-113車輛底盤上的MISTRAL/SANTAL地對空導彈; 其他若干種反坦克武器數量不詳。此外,新加坡計劃再購置AMX-10P步兵戰車若干輛。目前,有175輛火力支援車正在改裝成裝有25毫米火炮炮塔的機械化步兵戰車。將有175輛M-113火力支援車經改裝裝上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FH-88 155mm牽引式火炮在繼續生產,以便最終完全取代M-71炮。有300輛BV-206履帶式車輛正在交付使用之中。 此外,新加坡還非常重視與發達國家進行軍事合作,它同歐盟、美國和俄羅斯一直維持著全方位的合作關系,陸軍裝備了160套從俄羅斯進口的最先進的SA18肩扛式地對空導彈。在改良軍事技術方面,新加坡堪稱「東南亞的以色列」,有能力生產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榴彈炮,改裝與提升戰機火力。為避免周邊國家的「新加坡威脅論」升溫,新加坡政府推行「韜光養晦」的對外軍購政策。預警機、F—16A/B購入以後,新加坡政府把它們先存放在美國,人員訓練則在澳大利亞、美國和紐西蘭進行,最近空軍還選派了飛行員到加拿大接受訓練。新加坡展現於世人面前的是經濟繁榮,但支撐和保衛繁榮景象的卻是隱身於後、靈敏應變、伺機而動的國民防衛。雖然新加坡沒有明言,但是它的軍事實力和氣魄彷彿在向世界宣示:隨意向它發動進攻者必定付出沉重代價。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軍隊很難找到訓練的空間,因此,新加坡的軍事訓練大多在別國進行。目前,新加坡有兩個戰斗機分遣部隊、一個運輸機分遣部隊和一個直升機分遣部隊在美國受訓。此外,法國、汶萊和大洋洲也有新加坡空軍訓練之所。無人駕駛飛機分遣部隊部署在南非,短期集訓則有時會安排在泰國和印尼。此外,新加坡還非常注重與鄰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與新加坡合作進行軍事演習的國家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澳大利亞,森林作戰訓練在汶萊進行,炮兵訓練則在紐西蘭完成。如此一來,既可解決新加坡軍隊的訓練場地問題,又可比較各國之間的軍力水平。
B. 汶萊的社會
汶萊人做多大的手術都只象徵性地收一元錢,而且如果在本國治不了,需要去鄰國就醫,國家會出錢提供醫療費,甚至連病人家屬的往返機票也由國家提供。
截至2013年,汶萊全國共有5所醫院,其它醫療中心和診所51家,1122張病床。人均壽命男76.6歲,女79.8歲。人口出生率16.1‰,死亡率2.7‰,自然增長率13.4‰。(資料來源:汶萊首相府經濟計劃發展局統計公報) 汶萊新聞社是文唯一官方新聞機構,創建於1959年。主要報紙:《婆羅洲公報》,日報(英、馬來文);《汶萊燈塔》,周報(馬來文)。
汶萊電視台從1975年起開設彩色電視頻道,播放馬來文和英文節目。
每月播音超過30小時。電視台從1975年起開設彩色電視頻道,播放馬來文和英文節目。 汶萊奉行不結盟和同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張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應相互尊重。1984年2月24日加入聯合國,重視聯合國作用。1984年1月7日成為東盟第六個成員國,與東盟各國關系密切。視東盟為外交基石,主張通過東盟實現地區穩定、繁榮與團結。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系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和亞歐會議(ASEM)成員,重視維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對區域經濟合作持積極態度,主張各國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和開展經濟技術合作。認為2010年以來國際形勢的變化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影響,聯合國和地區組織應在維護和平、保持穩定和促進發展中發揮作用。支持聯合國改革,希望通過改革加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聯合國的效率和活力,認為安理會改革應多傾聽中小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重視同中國、美國、日本等大國的關系。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的關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國。系英聯邦和不結盟運動等國際組織成員國。1993年12月9日加入關貿總協定,1994年4月15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
汶萊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2000年主辦第八次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1年主辦第七次東盟領導人會議和第五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2002年主辦第九次東盟地區論壇(ARF)外長會。
汶萊與16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在40多個國家和組織設有使領館、高級專員署和常駐機構。 同中國的關系
雙邊政治關系與重要往來
中國和汶萊於1991年9月30日建立外交關系,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逐步展開。
經貿關系
汶萊與中國建交初期,兩國經貿合作進展緩慢。自2000年起,雙邊貿易額大幅上升。2008年4月、2011年4月,兩國分別舉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經貿磋商。2010年中文貿易額10.3億美元,增長142.8%,如期實現兩國領導人確定的2010年10億美元貿易額目標。其中中方出口3.7億美元,增長161.8%,進口6.6億美元,增長133.3%。2011年上半年,中文貿易額7.59億美元,同比增長44.5%。其中中方出口4.18億美元,進口3.41億美元。中方從文進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油,向文出口的商品主要為紡織品、建材和塑料製品等。
汶萊與中國兩國在投資、承包勞務等方面合作成效顯著。截止2010年底,文累計對華實際投資20.1億美元,2010年新增實際投資3.1億美元。中國累計在文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665萬美元,2010年新增投資928萬美元。中國累計在文簽訂承包勞務合同額2.9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77億美元。其中,2010年新簽合同額1.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92%;完成營業額3843萬美元,同比增長96.7%。
其它領域交流與合作
兩國在民航、衛生、文化、旅遊、體育、教育、司法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展開。先後簽署了《民用航空運輸協定》(1993年)、《衛生合作諒解備忘錄》(1996年)、《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1999年)、《中國公民自費赴文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2000年)、《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4年)、《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2006年)。兩國於2002年和2004年分別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總檢察署合作協議》和《最高法院合作諒解備忘錄》。2010年3月,汶萊皇家航空公司重開斯里巴加灣至上海航線。
兩國軍事交流日益密切。2003年9月,雙方簽署了《關於開展軍事交流的諒解備忘錄》。11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訪文。2007年,中文兩國互設武官處。中國人民解放軍多次參加汶萊國際防務展和國際軍樂節。
自2003年7月起,中國對持普通護照來華旅遊、經商的汶萊公民給予免簽證15天的待遇。2005年6月,兩國就互免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簽證的換文協定生效。
2004、2005年分別成立中國-汶萊友好協會和汶萊-中國友好協會。
同東盟的關系
汶萊系東盟成員國,與東盟其他各國均互設大使館或高專署,關系密切,來往甚多。與新加坡聯系最為密切,兩國貨幣等值流通,各個領域的合作密切,往來頻繁。汶萊為新加坡提供軍事訓練基地,新加坡幫助汶萊訓練軍官。與馬來西亞和印尼同文同種同宗教,經濟、文化往來密切,印尼、馬兩國還幫助汶萊訓練行政和軍事人員。與馬在林夢主權歸屬上存在爭議,兩國同意通過協商解決,不將此問題提交國際法庭或第三方仲裁。與菲律賓和泰國保持友好往來,關系良好。東盟組織擴大後,汶萊與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等東盟新成員的來往和交流逐漸增多。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汶萊積極援助有關國家,分別向泰、馬、印尼提供了5億、10億和12億美元雙邊貸款援助。
2000年,汶萊與東盟各國的雙邊互訪主要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薩拉赫丁、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和外長賈古瑪、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印尼總統瓦希德訪問汶萊,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汶萊皇家武裝部隊總司令沙里夫訪問馬來西亞,汶萊蘇丹、王儲比拉訪問印尼。
2001年,汶萊任東盟輪值主席國,與東盟國家的重要雙邊互訪主要有: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印尼總統梅加瓦蒂、泰國總理塔信、菲律賓副總統金戈納、馬來西亞新聞部長卡利爾、新加坡外交部長賈古瑪、馬來西亞國防部長納吉布、泰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桑拋初契訪文,汶萊蘇丹哈桑納爾 博爾基亞訪問馬來西亞,汶萊皇家武裝部隊總司令沙里訪問印尼,文新任皇家部隊總司令賈法爾訪問新加坡。
2002年汶萊與東盟國家的重要雙邊互訪主要有:1月,印尼國防部長馬托利訪問汶萊。2月,汶萊外交大臣赴泰國出席東盟非正式外長會議,討論區域反恐問題。3月,汶萊與新加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4月,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和王儲比拉等赴馬來西亞出席馬最高元首加冕典禮。汶萊外交大臣赴馬來西亞出席國際伊斯蘭教組織外長會議。馬來西亞吉打州蘇丹訪文。汶萊警察總監率團訪問馬來西亞。5月,泰國三軍總司令納隆上將訪文。6月,汶萊與其他9個東盟成員國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訂了《東盟無國界預防煙霧污染協議》。7月,汶萊工業及初級資源部大臣拉赫曼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8月,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西拉傑丁夫婦對汶萊進行正式訪問。汶萊蘇丹特別顧問兼內政部大臣伊薩率政府高級代表團赴新加坡出席第九屆雙邊互訪交流活動。文蘇丹攜蘇丹後和蘇丹妃對泰國進行正式訪問。9月,新加坡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陳慶炎訪文。汶萊三軍總司令賈法爾少將訪問新加坡。10月,東盟新聞部長會議在汶萊召開,蘇丹出席開幕式並講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對汶萊進行工作訪問。11月,汶萊蘇丹赴柬埔寨出席東盟領導人會晤及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晤。12月,馬來西亞陸軍總司令哈希姆上將訪問汶萊。
2006年2月,印尼總統蘇西洛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3月,汶萊王儲比拉對越南、寮國進行國事訪問;印尼國會議長阿貢訪問汶萊。5月,王儲比拉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6月,蘇丹偕蘇丹後出席泰王普密蓬登基60周年慶典。7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文,並出席蘇丹60華誕慶典。8月,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西拉傑丁率政府官員代表團訪文;蘇丹對馬來西亞進行工作訪問。11月,王儲比拉對菲律賓進行官方訪問;泰國首相素拉育訪問汶萊。
2007年1月,蘇丹出席在菲律賓宿務舉行的第十二屆東盟系列峰會和第二屆東亞峰會;寮國首相蓬宋率領寮國國家投資計劃委員會主席、教育部長、工貿部長訪汶萊。2月,蘇丹接見來訪的馬來西亞下議院議長拉姆利。
同英國的關系
汶萊獨立前曾長期為英國的保護國,獨立至今兩國仍保持著密切的政治、軍事、經濟、司法聯系。英國幫助汶萊培訓高級軍官,並供應武器裝備。1992年11月汶萊蘇丹應邀對英國進行獨立以來的首次國事訪問。1995年1月,文英雙方簽署了新的司法安排協議,規定自1995年1月31日起,文上訴法庭將成為刑事案件的終審庭,但仍允許民事案件上訴到英國樞密院。1997年2月,英國國防大臣波蒂洛訪文,同文蘇丹和外交大臣進行會談,雙方就文購買英武器和英國廓爾喀部隊留駐汶萊事達成協議。4月,兩國舉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參加部隊約1萬人。1998年4月,汶萊蘇丹在倫敦出席第二次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會見了英國首相布萊爾。9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文進行國事訪問。1999年2月,英外交國務大臣德里克·法切特訪文。2000年英國國防部總參謀長查爾斯訪問汶萊。2001年5月,英國安德魯王子對文進行工作訪問;8月,文蘇丹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參加英海軍學院畢業典禮,並被英女王授予英國皇家海軍上將軍銜。2002年4月,汶萊蘇丹赴英國參加英國皇太後葬禮。5月,英國國防部高級代表團(副部長級)訪文。6月,英國軍艦訪文,與汶萊海軍進行常規訓練和演習。7月,汶萊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蘇弗里親王和文化、青年、體育部部長海珊赴英國出席英聯邦體育部長會議及第17屆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式。10月,英國國防部高級代表團再次訪文。
同美國的關系
汶萊重視與美國的關系,1984年獨立後即與美建交,並於同年2月9日派出首任駐美大使。兩國關系良好。1994年,兩國開始互免簽證。雙方軍事關系密切。1984年兩國海軍開始舉行聯合演習。1994年11月,雙方簽訂了國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0年1月,美國海軍少將羅夫勒訪文。8月,文美聯合舉行海上備戰和訓練合作軍事演習。2001年6月,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梅格爾中將訪文,並拜會了文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親王等人;7月,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聯合小組與汶萊皇家海軍、空軍及武裝部隊進行了聯合軍演;9月,美國東亞及亞太事務助理秘書凱利訪文。2002年1至6月,文向美共出口了價值1650萬汶萊元的液化天然氣和原油。2002年5月,美國軍艦訪文,並與文海軍舉行了代號為「CARAT2002」的聯合軍事演習。12月,汶萊蘇丹訪問美國,與美總統布希舉行了會談,雙方發表聯合聲明並簽署《雙邊貿易投資框架協定》。
C. 列舉英國的軍事力量
國防
英國建軍時間約在世紀中期。女王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 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財政大臣等;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長列席會議。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軍事最高司令部。英國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也是五個核大國之一,擁有獨立的核力量。
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
英國部隊在全球各地例如:北愛爾蘭、塞普勒斯、德國、直布羅陀、汶萊、及福克蘭群島等均有基地。
英國軍力
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
英國皇家海軍是由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潛艇部隊組成,擁有四大艦隊。擁有水面艦艇121艘。2014年7月4日,英國海軍歷史上噸位最大的現役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正式下水。
英國陸軍經常被部署至海外,參與地面戰斗部隊、多國聯軍,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相關行動。
英國皇家空軍為英國軍隊的空中武裝部門,創始於1918年4月1日,自此之後於英國軍事史扮演重要角色,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伊拉克戰爭等沖突扮演要角。英國空軍有450架以上飛行器,及200000位常備兵員。
英國軍費
英國有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2010-2011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約為369億英鎊(約合590億美元),政府估計,國防部今後10年將面臨380億英鎊(608億美元)預算赤字。
英國兵種
無敵級航空母艦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
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以上數據位2004年狀況)。
請採納
D. 2020年中國總兵力
中國軍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組成,主要擔負防衛作戰任務,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全國劃分為五大戰區,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
目前,解放軍的員額約為200萬人,其中陸軍91萬人、海軍30萬人、空軍40萬人、火箭軍(原第二炮兵)14萬人,其它為各軍校機關、後勤等人員。
中國軍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組成,主要擔負防衛作戰任務,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全國劃分為五大戰區,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
目前,解放軍的員額約為200萬人,其中陸軍91萬人、海軍30萬人、空軍40萬人、火箭軍(原第二炮兵)14萬人,其它為各軍校機關、後勤等人員。
陸軍兵力
91萬
坦克裝甲車輛
10000輛以上
大口徑火炮
20000門以上
中國激光武器殲20遼寧號宣傳片軍事實力世界排名中國六代機火龍中國軍事實力世界排名99a主戰坦克中國國防港珠澳大橋軍事力量
軍種
陸軍
解放軍陸軍目前有機動部隊80萬人,守備部隊75萬人,擁有99式、96式、59式等坦克約7000多輛,裝甲車約4000多輛,150毫米以上大口徑火炮20000多門(其中火箭炮1800多門、自行火炮2000多門),陸航約有直升機1000多架。
空軍
解放軍空軍的組織序列由軍區空軍、空軍軍、師、團(場站)、大隊編成。空軍根據武器裝備和擔負的任務,主要分為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導彈兵、空降兵、雷達兵等兵種。空軍員額約38.9萬人,擁有40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殲11、殲10、蘇30MKK、飛豹等第三代戰斗機、戰斗轟炸機數量約1076架,轟6中型轟炸機約350架,空警2000、空警500、空警200等預警機數量約18架。
海軍
解放軍海軍按艦隊、海軍基地、水警區編組,下轄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海軍基地通常隸屬於艦隊,下轄水警區和艦艇部隊等。海軍按照裝備和擔負的作戰任務,可分為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和海軍陸戰隊等五大兵種。海軍員額約23.5萬人,擁有2艘航空母艦,76艘大中型驅護艦、57艘現代化潛艇和約600架作戰飛機。
火箭軍
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又稱為戰略導彈部隊,現已改名火箭軍。由地地戰略核導彈部隊、戰役戰術常規導彈部隊及相應保障部(分)隊組成,是一支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的戰略性兵種。目前第二炮兵部隊員額約10萬人,裝備有200枚洲際彈道導彈、300枚中程彈道導彈、約1150枚近程彈道導彈和約3000枚巡航導彈
E. 東南亞,印尼軍事實力第一,泰國第二,越南第三,對不對
本文從兵力和裝備的角度分析東南亞10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綜合排名。東南亞11個國家中,東帝汶建國未久,尚未形成完整的國防力量,沒有列入排名之中。列入排名的10個國家是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印尼。
一、陸軍
越南:約41.2萬人。坦克和裝甲車3435輛(其中坦克1935輛,裝甲車1500輛),各種火炮1.5萬門以上。
寮國: 2.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25輛(其中坦克55輛,裝甲車70輛),火炮75門以上。陸軍水兵:約600人。小型艦艇約60艘。
柬埔寨:約9萬人。坦克和裝甲車350輛(其中坦克110輛,裝甲車240輛以上),火炮約430門。
緬甸:陸軍:約32.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615餘輛(其中坦克230餘輛,裝甲車385輛),各種火炮約970門。
菲律賓:7.4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500餘輛(其中坦克41輛,裝甲車460輛),各種火炮282門以上。
馬來西亞: 8.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236輛(其中坦克26輛,裝甲車1210輛),各種火炮637門以上,防空導彈發射裝置60部,陸航飛機10架。
泰國:19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789輛(其中坦克787輛,裝甲車1002輛),各種火炮1100餘門,反坦克導彈300杖以上,陸航飛機300架。
新加坡: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480餘輛(其中坦克約410輛,裝甲車1070餘輛),各種火炮540餘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30部以上。
汶萊:3900人。坦克和裝甲車68輛(其中坦克16輛,裝甲車52輛),火炮24門,防空導彈12枚。
印度尼西亞:23.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088輛(其中坦克500輛,裝甲車588輛),各種火炮2350門以上,防空導彈發射裝置93部,陸航飛機80餘架。
評價:在各國的陸軍中,顯然以越南最強,無論兵力和裝備都穩居第一;泰國、印尼兩方面都位居前列;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兵力較少,但裝備一流;緬甸和柬埔寨則反之;菲律賓不太重視陸軍;寮國和汶萊則落後比較明顯。
各國陸軍實力綜合排名:
1、越南;2、泰國;3、印尼;4、緬甸;5、馬來西亞;6、新加坡;7、柬埔寨;8、菲律賓;9、寮國;10、汶萊
二、海軍
越南:約4.2萬人。各型艦艇100餘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51艘),海軍航空兵有飛機約22架。
寮國:無海軍
柬埔寨:2000人。各型艦艇33艘。
緬甸:約1.58萬人。各型艦艇95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65艘)。
菲律賓:約2.59萬人。各型艦艇88艘,海軍航空兵飛機20架;海軍陸戰隊裝備:裝甲車109輛,榴彈炮150門。
馬來西亞:1.25萬人。各型艦艇56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35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2架。
泰國:7.3萬人。各型艦艇132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102艘),海軍航空兵飛機86架。海軍陸戰隊裝備:裝甲車33輛,火炮36門。
新加坡:約9000人。各型艦艇35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24艘)。
汶萊:700人。各型艦艇約13艘。
印尼:約4.3萬人。各型艦艇約130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74艘,潛艇2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14架。海軍陸戰隊裝備:坦克和裝甲車208輛(其中坦克100輛,裝甲車108輛),火炮63門以上。
評價:除寮國之外,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有比較長的海岸線,因此都相當重視海軍的建設。其中,擁有眾多海島的印尼和菲律賓尤為重視海軍,其海軍實力的排名均明顯高於陸軍。總體而言,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是四強,它們的海軍實力明顯高於其它國家,而彼此之間差距不大。
各國海軍實力綜合排名:
1、印尼;2、泰國;3、越南;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汶萊;10、寮國
三、空軍
越南:約1.5萬人。各型飛機427架(其中作戰飛機約244架)。防空軍:1.5萬人。
寮國:3500人。各型飛機80架(其中作戰飛機26架)。
柬埔寨:2000人。各型飛機50架(其中作戰飛機20架)。
緬甸:9000人。各型飛機約220架(其中作戰飛機約143架)。
菲律賓:1.74萬人。各型飛機362架(其中作戰飛機138架)。
馬來西亞:1.25萬人。各型飛機254架(其中作戰飛機89架)。
泰國:4.3萬人。各型飛機46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206架)。
新加坡:1.35萬人。各型飛機21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177架),防空導彈24枚以上。
汶萊:400人。各型飛機38架。
印尼:2.1萬人。各型飛機約250架(其中作戰飛機91架)。
評價:空軍對於東南亞各國來說應該都是一個薄弱的環節。相比之下,除了汶萊、柬埔寨、寮國三國較弱之外,其他七個國家的空軍實力都沒有太大的差距,如果打起仗來,第一名對第七名都不會佔有太明顯的空中優勢。
各國空軍實力綜合排名:
1、泰國;2、越南;3、菲律賓;4、印尼;5、新加坡;6、馬來西亞;7、緬甸;8、寮國;9、柬埔寨;10、汶萊
四、綜合排名。
陸軍:
1、越南;2、泰國;3、印尼;4、緬甸;5、馬來西亞;6、新加坡;7、柬埔寨;8、菲律賓;9、寮國;10、汶萊
海軍:
1、印尼;2、泰國;3、越南;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汶萊;10、寮國
空軍:
1、泰國;2、越南;3、菲律賓;4、印尼;5、新加坡;6、馬來西亞;7、緬甸;8、寮國;9、柬埔寨;10、汶萊
陸海空三項綜合:
1、泰國;2、越南;3、印尼;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寮國;10、汶萊
總體而言,泰國、越南、印尼為第一檔次,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為第二檔次,柬埔寨、寮國、汶萊為第三檔次,同一檔次之內的軍力相距不大。另外,這個排名只是按照兵力和裝備來排名的,實際作戰時,戰術、戰鬥力、作戰經驗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越南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征服史,經過漫長的蠶食和同化,最終完全吞並了占婆國(今越南中南部),又割佔了柬埔寨最肥沃的部分。而且又有同蒙古(忽必烈時代)、法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大國作戰的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泰國和印尼所不能相比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南才是東南亞軍力最強大的國家。
F. 在香港問題上,中英兩國在歷史上存有三個不平等條約,它們是《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和(
1 B 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回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答家為菲律賓。
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 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2 C
3 A
4 B
5 D
6 A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團。紅軍第四方面軍是在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四軍、第二十五軍開始組建。11月7日,在湖北省黃安縣(現為紅安縣)七里坪鎮建立,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劉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實際領導權由張國燾控制。方面軍下轄第四軍、第二十五軍。第四軍軍長為徐向前(兼),政委為陳昌浩(兼);第二十五軍軍長鄺繼勛,政委為王平章。
7 B 最早的軍官學校:宋代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正式開辦的「武學」。
8 C
9 A
10 C
11 A
12 A
13 A
14 B
15 C
16 C
17 C
18 B
19 D
20 A
21 B
22 C
23 C
24 B
G. 介紹下汶萊的海軍實力
汶萊海軍兵力僅1000餘人。截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汶萊海軍的主要裝備為版6艘近海小型快艇,均權不適於到近海以外的海域巡航和作戰。為此1998年初,汶萊海軍與英國BAe公司簽署采購3艘F2000級輕型護衛艦的合同,汶萊稱該艦為「納哈達·拉加姆」級,目前3艘艦已全部交付。該艦排水量2000餘噸,最大航速28節,主要武器為2座四聯裝MM40「飛魚」Blockll型導彈,16單元「海狼」導彈垂直發射裝置。配有英國產性能先進的E/F波段監視與目標指示雷達,最大探測距離250千米。先進的武器和電子系統為「加拉姆」提供了強大的作戰能力,該艦的綜合性能完全可以與馬來西亞海軍的「萊庫」級和印尼海軍的「西格瑪」級相媲美。由於國土面積小,人口也較少,汶萊不可能建設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海軍力量,然而作為產油國,充足的財力保障可以使汶萊直接通過采購外國先進裝備來打造一支「袖珍」卻具備戰鬥力的現代化海軍,向英國購買F2000就是這種思路的直接體現。
H. 中國052C型驅逐艦能打敗汶萊F2000型導彈護衛艦嗎
單從護衛艦來說,中國的艦艇是非常先進的,我個人認為肯定是可以打敗汶萊的導彈護衛艦的,但是現代戰爭不是但兵器和單兵種作戰,是聯合作戰,打贏戰爭必須要戰術合理
I. 大和究竟打下了多少架美軍飛機
大和級戰列艦生不逢時,恰逢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開始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並且日本海軍將其當作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聯合艦隊不能動用而很少出戰。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中,「大和」與「武藏」面對美國海空軍的優勢無所作為。
戰役
1942年8月17日因支援所羅門方面而從柱島出航,8月28日入特魯克島港。1943年2月11日,基於大和擔任聯合艦隊旗艦任務的運用經驗,因此將通信、旗艦設備改良並移到大和級2號艦「武藏」上,並由武藏繼任旗艦。1943年5月8日大和從特魯克出航,並航向柱島。在吳增強了對空兵器後,航向特魯克島,並於8月16日向戰局惡化、已激戰3個月的索羅門群島進發。但是,武藏、大和、長門依然沒有特別的舉動,只是不斷往返日本與特魯克。乘員毎天除日常指定活動及艦上保養外沒事可做,批評「大和旅館」的聲音不斷加強。然而在10月中旬被命令往馬紹爾群島出擊。因為得到了預計美軍特遣艦隊(機動部隊)可能向馬紹爾移動的情報。旗艦武藏以下包括大和以及長門的主力艦隊向特魯克進發尋機決戰。 但是,在4日間的等待及埋伏下並沒有遇上美軍特遣艦隊。10月26日於特魯克島歸港。
1943年12月25日特魯克島以西180海里被美軍潛艇「魟魚號」以魚雷攻擊並擊中3號炮塔右舷。速度減至18節。盡管只是令艦身小部分受損,但由於爆炸的沖擊將船舷下端部分鋼板推入艦體內,而支持裝甲板的弧形構造則插穿防禦彈片的水密艙縱向牆,而機械室及火葯庫更意料之外地進水。因如果只是敵彈命中的沖擊就能令艦體水密艙進水是危險且致命的缺陷。基於支持部的缺陷,大和在修理時已經修補(武藏不明),但由於起因是設計上的部分,要完全改善有一定困難。這個問題,與大和有同樣構造的美國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其防禦構造有同樣的問題,蒙大拿級戰艦的設計被重新評估能證明這點。據說大和的巨大艦體被魚雷擊中亦沒有人發覺,「盡管大和被魚雷擊中,速度反而增加」,因而更加被信賴為不沉戰艦。
在1944年6月15日,參與菲律賓海海戰(馬里亞納海戰)。日本海軍首次將戰列艦編入機動部隊掩護航空母艦作戰。當時日美兩軍的機動部隊正進行決戰,而其中大和向美軍攻擊隊發射27發三式彈。這是大和初次使用主炮實戰發射該彈。可是在同時間,周遭的艦艇與日本方面第一次攻擊隊卻誤認友軍飛機為美軍軍機並以高射炮等射擊,出現了擊落數架友機的失誤情況。
錫布延海海戰中被直擊彈擊中第一炮塔的大和(1944年10月24日)同年10月22日,編入第二艦隊參加萊特灣海戰。為第一戰斗艦戰隊(轄大和、武藏兩艦)旗艦,戰隊司令為宇恆纏中將。23日清晨,由於旗艦愛宕被美軍潛艇擊沈,因此第二艦隊指揮官栗田健男中將改乘大和,因而成為艦隊旗艦。24日,於錫布延海受到空襲,損失了僚艦武藏。其後25日,在薩馬島海與美軍艦隊交戰,當中使用主炮共發射了104發炮彈。更將企圖突入的驅逐艦約翰斯頓號以副炮擊沈。在萊特灣海戰中回程前共被美軍轟炸機在前甲板命中了4顆炸彈,而艦體更進了約4000噸海水,但對後續的戰斗卻沒有影響。特別是直接擊中了炮塔的炸彈,由於大和的裝甲太厚,因而炸彈不能完全地打擊,只令炮塔上的塗漆剝落。(但是,根據第二炮塔長奧田特務少佐的手記中記述,炸彈命中後的沖擊令第二炮塔的人員大半因腦震盪而倒下)
來到萊特灣的入口,第二艦隊司令長官栗田健男中將因收到有美軍特遣艦隊在附近的誤報命令,所以沒有突入戰場,並且調頭折返回航。
在回航途中,被汶萊附近的美國陸軍軍機攻擊。(因剩餘彈葯少)當時採取了近距離對空攻擊,擊落了數架敵機。
在歸回吳市後的1945年3月19日,吳軍港受到空襲之際,與敵機交戰,其間沒有太大損傷。
同年4月6日,大和(艦長:有賀幸作大佐、副長:能村次郎大佐、炮術長:黑田吉郎中佐)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司令長官:伊藤整一中將、參謀長:森下信衛少將)根據天一號作戰(菊水作戰),在山口縣德山灣海向沖繩方向出擊。以「發揚帝國海軍海上部隊的光輝傳統,使其光榮流傳後世。(光輝有ル帝國海軍海上部隊ノ伝統ヲ発揚スルト共ニ、其ノ栄光ヲ後昆ニ伝ヘ)」及神重德大佐(終戰後因飛行機事故被水溺死)的提議而倉促實施。一般認為大和當時裝載單程燃料並進行自殺式攻擊,不過事實上其所裝載的燃料能向目的地作3次來回。
第二艦隊大和以下,由第二水雷戰隊(司令官:古村啟藏少將、旗艦輕巡洋艦矢矧、第四十一驅逐隊(冬月、涼月(防空驅逐艦))、第十七驅逐隊(磯風、濱風、雪風)、第二十一驅逐隊(朝霜、初霜、霞))編成。先導的反潛隊(対潛掃討隊)第三十一戰隊(花月、榧(カヤ)、槙(マキ))的3隻驅逐艦從豐後水道返回吳。
當年美軍偵察機(F-13)在上空攝影大和照片在2006年7月被美國發現。在發現之前,還沒有大和出擊時武器裝備狀態的准確資料,而這張照片就被期待能確定大和最終時的武器裝狀態。
菊水作戰(坊之岬海海戰參照)的目的是在美軍登陸沖繩戰役中協防沖繩。也就是說,該航程主要吸引美海軍戰斗機向大和攻擊隊迎戰,緩和對日本特攻機的攻擊。如果能到達沖繩,就從東海西北方向沖縄島的殘波岬突入,並主動擱淺,成為能發射大量炮彈的炮台。而艦上乘員則登陸支援陸上作戰並沖入敵陣。但實際上航空兵力全數投入菊水作戰,對這支艦隊沒有任何空中掩護,要突破美軍的制海、空權而到達沖繩根本不可能,而其作戰意義是作一億總特攻的先驅。而且戰爭末期時日軍的暗號幾乎全被美軍破解,出擊時的通訊諜報也被確認,在豐後水道附近的美軍潛艇亦察覺該行動,特別是美軍聯絡時連密碼也不用,用明語直呼「ヤマト」(Yamato、大和)艦名。
當初,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長官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魯恩斯上將考慮以戰艦迎擊,但「大和」持續西進大隅海峽進入東海躲避美軍的搜索,因此命令以航空隊攻擊。如果不採取偽裝路線前進,而是往沖繩一直向前沖,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後的戰艦炮擊戰。
但是,第5艦隊司令長官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魯恩斯雖希望以戰艦擊沈大和但仍由米徹爾·馬克中將指揮的機動部隊攻擊。這是其中的見解。
4月7日12時30分時,於鹿兒島縣坊之岬海90海里(1海里=1852米)處確認到50公里外的美軍艦載機並開始對空射擊,8分鍾後數架轟炸機急降而下,其中一架被擊中墜毀,但大和被2發中型炸彈擊中。後部射擊指揮所、2號副炮、對空雷達損壞。其後14時17分,受到美軍航空隊386架飛機(戰斗機180架、轟炸機75架、魚雷機131架)的往復波狀攻擊。 主要的損害情況如下:
12時45分左舷前部被1枚魚雷命中。
13時37分左舷(ひだりげん)中央部被3枚魚雷命中,副舵取舵(とりかじ)發生故障(1345中央復原固定)。
13時44分左舷中部被2枚魚雷命中。
14時00分被3發中型炸彈命中。
14時07右舷中央部被1枚魚雷命中。
14時12分左舷中部、後部各命中1枚魚雷。機械右舷機只能提供12節的速度。這時左舷傾斜6度。
14時17分左舷中部被魚雷1命中,傾斜増加。
14時20時左舷傾斜已增至20度,復原傾斜已經不可能。全員上甲板(全員離艦)命令發出。
大和由於被直擊彈擊中,導致艦上發生火災及對空武器被破壞。再者美軍裝備的高性能炸葯魚雷並集中攻擊大和左舷的結果,是令其喪失復原性及操控性。後部注排水控制室被破壊,令注排水十分困難。而後部操舵室更已完全損毀。由於艦只已不能操控,讓美軍的魚雷更容易擊中大和。被最後的魚雷擊中時,艦身從20 30 50°不斷快速傾斜,3分鍾後發出全員離艦的命令,但是艦內大半的乘員都不知道有「全員上甲板」的指示。全員上甲板(全員離艦)的命令下達3分鍾後艦身已大傾斜且露出紅色的艦腹,在14時23分橫轉並沉沒(不確定為覆轉)。第1主炮塔 第3主炮塔的彈葯庫發生大爆炸(有人認為在引擎部的水蒸氣引發爆炸),艦體七零八落地沉入海中。當時爆炸引起的火柱及蘑菇雲,遠至鹿兒島亦能看到。大和沈沒彼後古村藏啟少將向司令部要求作戰中止的要求,並在救助生存者後回航。
同型艦「武藏」被魚雷20枚以上、炸彈近20發擊中,而燃燒時間達9小時,而比較起來「大和」給人的印象有點沈得太快的感覺。事實上由於射向大和的魚雷除一枚(日本側記錄是第7枚)流彈外,全都集中左舷。再加上當日雲層低,局限的視野令大和艦發現敵機極度困難,還有大和操控性及性能都比武藏差。美軍航空隊很重視使用很長時間才能擊沈「武藏」,因而考慮大和級的攻略法。這種方法是摧毀一邊舷的對空裝備後,再使用魚雷集中攻擊該舷,使其橫傾。事實上在第一波攻擊中擊中「大和」的魚雷就使用這方法。而且,美軍和日本方面的戰斗記錄中命中數字出入很大,美軍一直認為魚雷命中30枚以上,這也說明這場戰斗的激烈情況。
另外,大和及武蔵在設計上很注重部分位置(主炮、機關部)的防彈與浸水防禦(所謂的集中防禦方式)以免該區域受害,但會令提供浮力的前後非防彈區域被水雷及炸彈集中攻擊結果是艦只喪失浮力而沈沒。而在戰後舊海軍關系者的意見中指出,非防彈區域部分如用水密鋼管充填及強化防水隔壁,「一次的航空攻擊,不足以令大和和武藏沉沒(一度の航空攻撃では、大和も武蔵も沈まなかった)」。只是,如果主炮傾斜5度、副炮10度、高射炮15度以上就不能射擊,有否擁有不沉作的作戰能力已經是疑問。
再者,菊水作戰時,被認為只承載能到達沖繩的單程燃料,但實際是約4000噸(滿載6500噸)的重油。這些重油是從各地各處的重油儲存罐底不能計量的部份集合起來的。海上護衛總隊擁有的7000噸的重油,把其中4000噸分配給第2艦隊。實際上大和的重油存量可以使它在德山灣和沖繩之間全速來回3次。盡管如此,如果當初能實行迴避空襲的動作及與敵艦隊發生戰斗,或長時間高速迂迴航行的戰術性偽裝航線,大和將不會有太多燃料剩餘。 另外,如果能夠成功登陸沖繩本島,艦上乘員將會被支付51萬805圓3錢的薪金及購買物資金(以2006年的價値換算是9億3000萬日圓)。還有在出擊之前(5日下午),傷病者、部分老兵及53名兵校畢業的士官候補生全部被命令離艦。
戰死者有伊藤整一第二艦隊司令長官(追認為大將)及有賀幸作艦長(追認為中將)以下2498名、生存276名。
戰艦大和的沈沒,原因是歸咎於連合艦隊的指令。在1945年4月25日,除聯合艦隊、海上護衛總隊及各鎮守府指揮外設立了海軍總隊,到終戰為止指揮海上護衛及執行各特攻作戰。
J. 日本二戰都打過哪些國家 日本人為什麼一直口硬不道歉
首先,因為二戰結束的時候對於日本的罪行就清算的不夠徹底。
二戰結束的時候,日本憑借自己海島地形環境,揚言對於登陸盟軍毀滅性的打擊,盟軍為了避免重大傷亡,給與了日本有條件投降。而德國基本上是被打到了最後一個人,最後逃出去一批納粹在南美還被蘇聯、美國嚴密監視,以色列像抓牲口一樣想清算誰就清算誰。
日本投降最大的條件就是保留了天皇和一大批日本政治勢力。這給以後日本犯二埋下了伏筆。
其次,歐洲大多數國家都是有歷史的國家,都知道自己這個國家的榮譽和尊嚴。而亞洲很多國家屬於沒有歷史的國家。例如菲律賓,一直是美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他看來,誰殖民不是殖民?而且來個黃皮的還算是亞洲同胞。所以菲律賓還給二戰日本殖民者樹碑立傳,希望贏得日本歡心,多多投資。我們國家也有這樣的腦殘,但是被法辦了,碑也給砸爛了。現在反對日本隱瞞歷史最積極的就是中國和朝鮮/韓國,這三個國家好歹還是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
最後,是日本現在的政治環境。每一個國家都想著能夠發展,發展到別的國家遙不可及。傳統的殖民模式是讓別的國家成為我的殖民地,現在美國的模式是讓大家成為我的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日本深受影響和感染。日本在戰後從來沒有放棄過程為世界大國的夢想,但是真的沒辦法,被美國看得死死的。其實德國戰後表現也被歐洲那些人深深吐槽——還不如日本呢,看天皇到哪兒都跪著(其實是他們不懂日本的跪相當於世界其他地方的坐)。而當年對於日本的限制太多,也可能是導致日本妄圖擺脫束縛,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理由。至少這一點能夠哄騙不明真相的群眾,提高「民族凝聚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一個彈丸之國給廣大亞洲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年,可是跟它國土面積相等的亞洲國家很多為何只有日本能夠在二戰橫掃亞洲各國呢?下面給大家一組數據真實反映出當時的各國被佔領國土面積:中國356萬平方公里,越南32萬,寮國10多萬,柬埔寨18萬,泰國51萬,半個緬甸30多萬。馬來西亞33萬,印尼190萬,小半個菲律賓10萬,汶萊5000平方公里,小半半個巴布亞幾內亞30多萬,半個庫頁10萬,朝鮮22萬。
圖:二戰時期日本最大范圍
其實一直以來,日本真可謂窮兵黷武,還被列為跟美英蘇德並駕齊驅的軍事強國,二戰時期日本稱雄亞洲,入侵了人口最多的中國,毀滅了太平洋霸主,挫敗了老牌世界海軍霸主英國,一時風光無限,牛得不得了。那麼日本到底有多牛?
日本是一個傳統的島國,國內資源匱乏,直到1931年取得東北,國力暴漲,才取得了與美蘇英德豪賭的資本。二戰後期日本甚至准備將本土搬到東北。但是由於張學良一槍未放丟了東北,導致中日之間的國力差距變得更為懸殊,假如沒有東北日本是沒有足夠力量發動太平洋戰爭的。
圖:日本戰車
相比美蘇英德這些傳統列強,日本工業基礎、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都要遜色的多。盡管依靠一戰的紅利日本取得了較為長足的發展,但1919年日本工業產值僅佔世界2%,到1937年躍升為4%,居世界第六位。但相比佔12%第二的德國和佔13.7%第三的蘇聯,佔11%第四英國,少得可憐,與第一的美國更是比都沒法比。
其次,日本由於國土的限制,也就意味著其根本打不了長期戰爭。當年日俄戰爭日本是質押了鹽稅等收入從倫敦借款打贏了俄國人,硬是拖了日本十年國力才緩過來,不過很快遭遇了經濟危機,日本政府財政一直非常困難,經濟低迷。
由於國力限制,到戰爭末期,日軍手裡拿的還是三八大蓋,開的是薄皮坦克,連軍艦都比美英薄,要是日軍全裝備自動化武器,幾天日軍就只能與國軍拼刺刀了。可以說,日本在美國人眼裡只是比中國檔次高一些的次強而已。
圖:日本大型裝甲設備
綜上所述,並不是日本有多強大,而是亞洲各國二戰時期國力和軍事實力太弱,這更加促使了日本的野心,不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的出手直接教訓了日本,但是以後誰站在誰的一邊還真不好說,歷史不能重來,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