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山大學軍事理論要點
第一章 中國國防
第一節國防概述
一、國防要素
1、國防的概念: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 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防的四要素:
一是主體要素,國防的主體是國家;
二是對象要素,國防的對象是入侵外敵與武裝顛覆;
三是目的要素,國防的目的是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國防的手段是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3、 國防的類型
擴張型(如美國)、
自衛型(如中國)、
聯盟型(如北約、獨聯體、美日韓)、
中立型:分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設國防型(如聖馬利諾)。
4、 國防的功能:立國、衛國、強國、
5、國防的目的:①捍衛國家的主權;②保衛國家的統一;③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④維護國家的安全。
二、國防歷史
1、中國古代國防
中國古代國防,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大約經 歷了4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近代國防,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中國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可選)
一是「以民為體」,「居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
二是「富國強兵」,「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
三是「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三、主要啟示
中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有著聲威遠播、天下歸附的武備;有過引而不發、強虜駐足的寧靜;有過遍體創傷、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過抗敵衛國、堅守氣節的巨大勝利
1、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2、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3、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第二節國防法規
一、國防法規的特性
1、調整對象的軍事性
2、司法適用的優先性
3、處罰措施的嚴厲性
二、國防法規體系
1、國防法規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P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P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P2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P23
2、《兵役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3、根據《兵役法》和國家、軍隊的有關政策規定,應屆高校畢業生入伍通常有三種形式:
1) 作為義務兵應征入伍
2) 按軍官待遇入伍
3) 作為士官應征入伍
4、《國防教育法》規定每年9月第3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今年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5、你身邊的防空設施有哪些?
地鐵、高層建築的地下停車場、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三、公民國防義務和權利
1、公民的國防義務
1)兵役義務。公民履行兵役義務主要有3種形式:服現役、服預備役和參加軍事訓練。
2)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
3)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
4)保守國防秘密的義務
5)協助國防活動的義務。協助國防活動的主要義務: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為武裝力量活動提供便利條件、支前線參戰。
2、公民國防權利
1)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
2)制止、檢舉危害國防行為的權利
3)國防活動中經濟損失補償的權利
第三節 國防建設
1、 國防建設的概念
國防建設是指為國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國防能力而進行的各方面的建設。是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我國國防領導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強調中國共產黨在國防領導中的決定性地位和作用。
3、 國防領導職權
根據憲法和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領導職權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家主席、國務院、中央軍委行使。中央軍委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1)中共中央的國防領導職權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的國防職權
(3)國家主席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4)國務院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5)中央軍事委員會在國防方面的職權
中央軍事委員會是最高國家軍事機關,負責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中央軍委之下,設有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
總參謀部:負責組織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的軍事建設,組織指揮全國武裝力量的軍事行動;
總政治部:負責管理全軍黨的工作,組織進行政治工作;
總後勤部:主管全軍後勤工作;總裝備部主管全軍裝備工作
二、國防建設成就
1、 鑄造了一支現代化合成軍隊;
2、 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防動員體制;
我國在完善國防動員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A.建立國防動員機構;
B.積極儲備國防後備力量;
C.依託地方高校培養國防人才;(2005年5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關於建 立依託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制度的決定》)
D.民防措施不斷完善。
3、 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4、 維護了國家統一和安全。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今,中國曾先後經歷過六次對外戰爭,即: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至1953
2)中印邊境反擊戰; 1962
3)抗美援越戰爭; 1965至1975
4)中蘇珍寶島之戰; 1969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戰; 1974
6)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1979―1989年中越十年戰爭
三、國防建設目標和國防政策
1、國防建設目標
1)鞏固國防,防備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實現國家完整統一;
3)制止武裝顛覆,維護社會穩定;
4)加強國防建設,實現國防和軍事現代化;
5)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
2、國防政策
國防政策的概念:指國家進行國防建設和使用國防力量的准則。
國防政策的內容:
(1)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2)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
(4)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5)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四、武裝力量建設
1、概念: 武裝力量,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所擁有的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一般以軍隊為主體,由軍隊和其他正規的、非正規的武裝組織結合構成。通常由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最高領導人統率。
2、世界武裝力量的構成大體可概括為三種類型:
1)多種(三種以上)武裝力量相結合的形式;
2)兩種(軍隊或武裝警察)武裝組織相結合的形式;
3)單一(軍隊或警察或民兵)武裝組織
3、我國的武裝力量構成,屬於多種武裝組織相結合的形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組成。是一種「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4、解放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
陸軍: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等兵種和各種專業勤務兵。
海軍: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海軍,1949年於泰州成立)。
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強擊航空兵部隊、殲擊轟炸機航空兵部隊、轟炸航空兵部隊等。
第二炮兵: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地地戰略導彈部隊。(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戰略部隊,中國濕式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
5、導彈分類
導彈分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兩種。(彈道導彈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線軌跡飛行的導彈。巡航導彈是指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
按射程分: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叫做洲際導彈,
射程在4000至8000公里的稱為遠程導彈,
射程在1000至4000公里的稱為中程導彈,
射程在1000公里以內的稱為短程導彈。
6、武警的職能:維護國家安全;
維護社會穩定;
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7、民兵
概念:民兵是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民兵的作用:一是積極參加現代主義現代化建設,帶頭完成生產任務;二是擔負戰備勤務,保衛邊疆,維護社會治安;三是隨時准備參軍作戰,抵抗侵略,保衛祖國。
第四節國防動員
1、 國防動員的概念
國防動員,是指國家根據國防需要,使社會諸領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陣狀態或緊急狀態所進行的活動。
2、 國防教育的方針: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究實效;
3、 國防教育的原則:1)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
2)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3)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
4、 國防教育的意義: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
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是提高公民素質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B. 我國軍事理論創新的重點在於( )。
信息化戰爭理論
C. 大學軍事理論重點
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預備役:指國家平時以退役軍人、民兵為基礎內、現役軍人為骨容干組建起來的戰時能夠迅速轉化為現役部隊的武裝力量。
2.軍事格局:指活躍於世界軍事舞台的國家或集團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
3.軍事思想:是關於戰爭、軍隊和國防基本問題的理性認識,是人們長期從事軍事實踐的經驗總結 和理論概括。
4.領 土:是位於國家主權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術戰爭:指大量運用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
D.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有哪些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國防、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科技、高技術戰爭、綜合訓練等。軍事理論講的主要是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
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著重研究探討的軍事理論主要有三方面內容: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現代高新技術條件下作戰的新規律新特點。
(4)軍事理論重點擴展閱讀:
學生通過學習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其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軍事理論》以國防教育為主線,通過軍事理論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軍事理論課的出現,適應了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當今世界多極化成為主流,軍備競賽由數量轉為質量的競賽。盡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國際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發展,將戰略重點放在台灣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區。
在軍事理論課上,可以學習到軍事理論課的重要意義、軍事理論課的性質及其內容、國防建設指導思想、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等。
同時可以學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含義和基本特徵、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體系的基本內容、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指導意義等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事理論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