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曹昂軍事才能怎麼樣

曹昂軍事才能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2-01 23:09:03

『壹』 曹昂的軍事才能怎麼樣

還是很不錯的

曹昂早折,在與張銹的戰爭中為保護其父曹操而死,其人驍勇善戰,多次隨父出征,屢立戰功;

『貳』 假如曹昂不死,曹丕還有機會嗎

如果曹昂沒死,曹魏的第二代掌門人大概率就是曹昂了,曹丕應該是沒有機會拉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

三、曹昂自身條件非常過硬

不得不承認,曹操的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優秀,都是人中龍。但要論綜合素質,能文能武,顯然曹昂是最全面發展的,而曹丕武的方面顯然無法與曹昂相提並論,文的方面,也是比不過曹植。

特別是曹魏集團還正處於馬上定天下的創業期,曹昂的軍事經驗是何等的重要,這也是曹操每逢出征,為什麼總把曹昂帶在身邊的重要原因。

曹昂除了打仗在行外,正史記載其聰明且性情剛膽謙和,舉止得體,更難得的是非常孝順,因此非常受曹操喜歡。

宛城之戰,生死關頭,為救一夜風流惹下大禍的父親,曹昂主動放棄生的機會,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逃生,自己和典韋拚死斷後,這種捨身護父的舉動,如果不是平時就對父親孝順和崇敬,關鍵時刻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曹操疼愛曹昂,立其為繼承人是有道理的。

『叄』 如果曹昂沒戰死,他有可能繼承曹操的大業嗎

如果曹昂沒有戰死,他是絕對有可能繼承曹操的大業的。因為他有實力有地位,所以是很有可能繼承大業的。

曹昂是有很大的可能繼承曹操大業,但是英年早逝,再大的可能已經變成了空談。如果當時曹操不要迷戀張綉妻子的美貌,張綉就不會偷襲曹軍,曹軍也不會打敗;如果不是為了保護曹操,將那匹白馬送給曹操,曹昂應該不會死於那場戰亂的。

曹丕在正式登基稱帝後還經常當著眾臣子的面前說「孝廉長兄,自然應當繼承這個位置。如果倉舒還在的話,我也當不了皇帝。」

『肆』 如果曹昂不死魏國會怎麼樣

那王位就沒有曹丕的份,曹操會把它傳給長子曹昂,那應該就沒有後來司馬氏篡權了。

『伍』 曹丕在位7年,連年出征東吳,曹丕的軍事能力究竟怎麼樣呢

小編認為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可以算是歷史上少有的英雄父子,父子三人能文能武,並稱“建安三曹”在文學造詣上與“建安七子”齊名,曹操,曹丕還都是有名的政治家,不得不說曹操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現在大部分父母學習。

其次,作為亂世帝王,在位期間,頗有作為,國家的軍事成果還是很豐碩的。

西北方向:

曹丕在擔任魏王時,令蘇則平定武威三種胡、酒泉和張掖的叛亂;

稱帝之後,命曹真督軍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並設置了西域長史府。

因北狄強盛,侵擾邊塞,於是曹丕任命田豫為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為護鮮卑校尉,田豫、牽招、梁習等將領在北疆表現出彩,多次擊敗鮮卑。

蜀漢方向:曹丕在延康元年命夏侯尚、徐晃招降孟達,大破劉封,收復上庸三郡。

東吳方向:孫權曾向魏稱臣,接受吳王稱號。

在夷陵之戰期間,曹丕曾做出劉備必敗的神預測,到現在還令許多史學研究者津津樂道,曹丕得到消息,劉備連營七百里和陸遜對峙,於是對群臣說道:“劉備不懂兵法,哪有連營七百里抵抗敵人的!‘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這是用兵的忌諱,孫權打敗劉備的上書快到了。”果真過了七天,劉備打敗於夷陵的戰報就到了洛陽,但是這里也有一個問題,劉備作為能和曹操爭長短的英雄人物,他的統兵能力肯定要強於曹丕,如果不是因為形勢所迫,劉備也不會連營七百里和陸遜對峙,因此對於曹丕的評價,我們也只能說他是知兵的,不能無限誇大他的軍事能力。

『陸』 三國殺曹昂怎麼樣

我覺得很不錯,曹昂的技能跟他歷史事跡相呼應,就是他強大的防護能力。曹昂的技能不僅內能對身邊的人用,還容能對自己使用,曹昂能給身邊的隊友最強大的保護傘,一般情況下,他不死,身邊的人就不會死!曹昂成為被殺的對象時也能抽牌,也強化了自身的防禦能力,穿上獅子的曹昂更加瀟灑,被殺時除了抽牌,還能交替卸穿獅子來回血!缺點是攻擊力不足,吃位置。曹昂身份適應性也很不錯,2v2更是各種爽!

『柒』 三國時期五子良將軍事能力排名怎麼樣

以個人對五子良將的見解,認為按軍事能力排名應該是張遼、於禁、徐晃、張郃、樂進。
張遼:威震逍遙津,以800餘眾,硬是打敗了東吳10萬大軍,還差點就生擒了孫權,「張遼止啼」也成了民間流傳的傳奇,本人為歷代推崇,並成為古今六十四將之一,如此傲人的戰績和功勛,是張遼軍事能力排名第一的有力保證。

於禁: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於禁為行軍前鋒,就是用為後拒,攻劉備、破呂布,擊袁術,於禁戰功赫赫;曾於曾於張綉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此舉,被曹操稱為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盡管晚節不保,兵敗被擒,降服關羽,但不能因此否定於禁軍事能力排第二名。

徐晃:作為楊奉的部下與許褚大戰50回合不分勝敗,曹操對其軍事能力十分賞識,曾率幾千騎兵截燒袁紹的輜重,為官渡之戰勝利奠定了基礎;在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一度考慮遷都時,徐晃主動率數千新兵,解圍樊城,擊敗關羽,其功堪比張遼的合肥之役,徐晃軍事能力排第三名。

張郃: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兵陳倉;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在曹營眾將懼怕張飛時,主動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陣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被張郃一個人打回去的,因此張郃軍事能力在五子良將中排第四名。

樂進: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官渡之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不久又擊破黃巾、雍奴、管承等,平荊州,屯襄陽,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與張遼、李典參與合肥之戰,大破東吳軍兵;樂進作戰勇猛,帶兵時沖鋒在前,以勇武見長,追隨曹操最早,但個人能力有限,軍事能力排名第五名。

『捌』 曹丕和曹昂誰厲害

曹昂早折,在與張銹的戰爭中為保護其父曹操而死,其人驍勇善戰,多次隨父出征,屢立戰功;而曹丕為人奸詐,伎倆甚多,有其父遺風,故在爭奪王位的戰斗大獲全勝。蓋丕勇不如昂,而昂計不如丕矣

『玖』 曹操的長子曹昂才華如何,如何曹昂沒有死與曹丕,曹植,曹彰,曹熊的才華相畢如何

歷史上沒有過多記載,只有當時的事跡和曹丕說過:『家兄孝廉,自其分也「內。容
推斷,曹昂作為長子,明白自己是將來的繼承人,因此並不張揚,安分守己,孝廉說明尊敬長輩,克己,常年隨曹操身邊,說明軍事才能不低。明白自己的定位,並且能夠切實執行,說明曹昂不傻,雖說不上聰明絕頂,但是肯定是個明白人。
在這種情況下,不顧自己是繼承人的身份,負責斷後,一則說明大義,呼應前面說的孝廉,另則說明身體並不孱弱(曹植,曹沖),不說和典韋比,總之不比曹彰差太多(一個爹生的),曹操能讓他斷後,雖說慌不擇路,但也說明對他的武力還有些信任。
因此,綜合來說,曹昂不死,能力高過其他兄弟,雖然各項能力不突出,但是綜合實力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拾』 正史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咋樣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怎麼樣這個問題,說難也難,畢竟他的軍事思想和理論寫出來實在太長了。說簡單也簡單,就一句話:他是在中國歷史上極其少有的對軍事擁有超越時代的理解的天才。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按照他的思想打造出來的軍隊,基本就是三國時期的解放軍。換句話說,他的治軍思想和理論放在今天也不過時。

要知道,他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一個古人。

季漢滅亡之後,司馬昭就曾經派人到成都收集諸葛亮本人的兵法著作,依照這個來練兵。「帝為晉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後,令勰受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勰悉暗練之,遂以勰為殿中典兵中郎將,遷將軍。」

晉武帝司馬炎時代,鮮卑起兵造反,將領馬隆按照諸葛亮的八陣之法,「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奇謀間發,出敵不意」,以千名步卒大破鮮卑上萬鐵騎。

《中國軍事史略》當中,將諸葛亮與曹操並稱,"曹操、諸葛亮的思想可以代表三國時期軍事學術的發展水平。"

他的軍事思想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強調軍隊是政權的保障。《便宜十六冊》當中提到【國以軍為輔,輔強則國安,輔弱則國危】,簡單來說,他明確了軍隊、戰爭是國家政權的保障和基礎,是政治的延續。

  2. 強調治軍、武備。【夫國三大務,莫先於戒備】,通過治軍之法打造一支虎狼之師。【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強調教育,反對一味地懲罰。

    具體呢?【一曰,使目習其旌旗指麾之變,縱橫之術;二曰,使耳習聞令鼓之聲,動靜行止;三曰,使心習刑罰之嚴,爵賞之利;四曰,使手習五兵之便,斗戰之備;五曰,使足習周旋走趨之列,進退之宜】。

    又提出上為下教,【教令之政,謂上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所瞻也。夫釋己教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後乃行其令。身不正則令不從,令不從則生變亂。】主張帶兵者必先正其身,才能教育好部隊。

    此外強調治軍應嚴於法紀,賞罰分明。【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

    對於帶兵將領的要求呢?【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飢;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

  3. 提出了完善又具體的作戰指導思想。戰前動員以及准備,【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謀,然後乃施其事。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習兵革之器,明賞罰之理,觀敵眾之謀,視道路之險,別安危之處,佔主客之情,知進退之宜,順機會之時,設守御之備,強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處生死之事,然後乃可出軍任將,張擒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夫將者,人之司命,國之利器,先定其計,然後乃行。

    強調士氣和作戰勇猛【靜如強弩之張,動入關機之發,所向者破,而勁敵自滅】,【獲若鷹擊,戰如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敗,此用兵之勢也】。

  4. 強調信息的重要性:【不知其敵,則每戰必殆】,【善知敵之形勢,善知進退之道,善知國虛實,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強調掌握敵我軍情,敵我國力強弱,將領實力,地形等的信息。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曾經視察漢軍的營寨,感慨「天下奇才」。每次行軍駐扎的時候,營壘,並燥,廁所等必須嚴格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去布置,力求任何時候都能根據戰事戰局變更戰守。各項政治舉措保證了大後方政治清明,倉廩豐實,【日用兵而民不知兵,月調賦而民不知賦】,讓軍隊沒有後顧之憂。只有魏國約五分之一的人口和領土,以超強的執行力整頓疲敝之局,把蜀漢團結成一個拳頭,然後以六萬之眾,數次北伐有二十萬大軍做後盾的雍涼地區,【自來自去,馳騁縱橫】,打的魏國【雍涼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到後來魏國平公孫淵時,占天下9州之地的曹魏起四萬兵都捉襟見肘。曹叡這人在諸葛亮以諸葛亮的死為節點,前後完全是兩個形象。諸葛亮死前一直是以明君示人,諸葛亮死後終於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可見諸葛亮北伐給魏國帶來的壓力。

自孫權背盟襲荊州,劉備火並孫權敗光家業之後,季漢已經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了。隆中對的兩路進兵已經是空中樓閣,季漢的戰略方向已經變更了。簡單來說,其一就是通過北伐的騷擾,試圖製造「天下有變」的機會。其二,通過局部戰爭來吞並蠶食魏國的領土。第二個目標實質上已經初見成效,武都陰平已經為季漢所掌控,只可惜諸葛亮被老天勸退了。要是再給諸葛亮十年壽命,三國的局勢會是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很多人一直拿諸葛亮的戰績來攻擊他的軍事水平。我們來看看:

一伐直接拿下三郡,可惜用人不當失去前軍惜敗,但是遷走了千餘戶人口,給季漢帶去了有生力量。

二伐雖然受阻於陳倉,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攻城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瑜在關羽絕北道阻擊援軍的情況下,圍了一年才拿下南郡。其次,二伐時漢軍僅帶了二十天的口糧,實質上是為了響應同時期吳國的攻勢,牽扯魏國西線的兵力,退兵時順手反殺了追擊的王雙。

三伐佔領武都陰平,郭淮派兵來攻,諸葛亮率軍親至,郭淮慫了。

四伐出祁山,還兵行險著集兵一處,司馬懿和張郃領兵支援,斷了漢軍糧道並對漢軍形成鉗制之勢,此時出現經典【畏蜀如虎】。在漢軍後勤被斷,前後夾擊的情況極大優勢下,司馬懿依然不敢相信諸葛亮會做出這么冒失的舉動,懷疑其有後招而不敢出戰。最後思來想去,我都圍著你了你還能怎麼著,遂於張郃分兵夾擊。這個行為正中諸葛亮下懷,他一生謹慎,這次露出了這么大的破綻,就是要引你跟我決戰。他命王平固守南營抵禦張郃,自己親自領兵在鹵城大破司馬懿,獲甲首3000級,玄鎧5000領,角弩3100張。按照三國時期魏國的披甲率,基本上就是上萬人的戰損。而張郃始終無法攻克王平,司馬懿不得已帶張郃退兵,諸葛亮一路北進越過木門道,與魏軍相持了一段時間,後來糧盡退兵,張郃前來追擊被射殺。

五伐與魏軍相持,星落五丈原,部署退兵,百姓奔走相告司馬懿,司馬懿領兵來追,漢軍扭轉旌旗一副決戰姿態,司馬懿石化目送漢軍撤退。百姓謂之死諸葛走生仲達,仲達自嘲吾能料生不能料死,隨後視察漢軍營寨,感嘆天下奇才。

綜上,諸葛亮自入蜀開始親自帶兵,到最後星落五丈原,但凡自己親自指揮督戰,未嘗敗績。領幾萬步兵,面對魏國西線和隨時馳援東西兩線的中軍,一直保持著主動進攻的態勢,自來自去,想割你麥子就割你麥子,正面能大破你,退兵能反殺你,強如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也只能落下個畏蜀如虎的稱號。

至於陳壽評價諸葛亮奇謀為短,翻翻諸葛亮的履歷,攻心平南中,而後無再反。一伐奇襲,二伐牽扯,四伐誘敵深入,我實在是不覺得諸葛亮是個缺乏臨場應變,不懂奇謀的人。司馬懿確實曾經評價過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但從事後的「天下奇才」看來,要麼就是穩定軍心,要麼就是真香定律了。畢竟連他的兒子,他的孫子,都無比崇拜諸葛亮,還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乃至於他的兒子使用的是諸葛亮的練兵治軍之法,簡直就是打臉現場。

當然,既然司馬懿這么說了,諸葛亮這個人謀略不行,那陳壽當然只能這么寫了,畢竟寄人籬下是不?那後世怎麼評價的呢?李靖直接說了,史官鮮克知兵。戰場上的事情,你懂個屁。當然考慮到立場問題,陳壽的父親作為馬謖的參軍,被罰剃頭,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小心翼翼地吹了起來:【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什麼意思?諸葛亮呢,治軍比較厲害,但是奇謀就沒那麼靈光了。治理人民的才幹比起行軍打仗要厲害。而且對上的都是一時人傑,再加上敵眾我寡,還是客場作戰,所以最後還是沒能成功。

什麼意思?我小明本來是玩中路的,上路沒有中路打得好,而且對線的都是韓服王者前十水平,對方打野和中路還總是過來支援,我在你家坐著小板凳用個幾十塊錢的藍牙滑鼠操作著四千塊錢的筆記本,你卻坐著電競椅玩著兩萬塊錢的電腦,我拼進全力只能把你堵在塔下讓你吃塔刀,最後網線被拔掉了只能惜敗。

這些話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借口?我也覺得很像,但是這是敵人的評價。

在關羽偷大龍被團滅,劉備被破三路高地之後,諸葛亮接手了這把游戲。他沒有打出GG,沒有責怪隊友。他兢兢業業地做視野,處理三路超級兵,穩扎穩打破了對方的上路高地塔,為季漢流幹了最後一滴汗。

他權傾朝野,他是季漢的實際統治者,但是劉禪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後主劉禪為諸葛亮發哀三日,李邈上書說:「呂祿、霍禹未必想反叛國家,漢宣帝也並不想成為殺害大臣的君主。因為大臣懼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懼大臣的功勛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間才會相互猜忌。諸葛亮獨自一人依靠精銳的軍隊,如狼虎視物,五種權力大的人物不應該守邊疆。我對此為國家的安危擔憂。如今,諸葛亮已經去世,所以宗族得以保全,西部邊疆的戰事可以停止,人們也因此而慶祝。」

一向給人軟包子印象的劉禪大怒,將李邈下獄誅殺。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一直與諸葛亮不和,然而史書上,魏延可以說是諸葛亮手下的心腹大將。諸葛亮交代後事時曾經說過:「你們領兵撤退,魏延殿後。如果他聽令了那就好,如果他不聽,那就隨他去吧。」給了魏延極大的自由,你甚至可以帶兵投魏。魏延倒也沒辜負諸葛亮的期望,他雖然不聽調令,與楊儀領兵對峙,可也最終沒動過叛漢的念頭。

姜維,一個降將,窮兵黷武九犯中原,象徵著一個落寞皇朝最後的垂死掙扎。用張公子的話來說,【甚至在季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他說服了鍾會,搞定了鄧艾,而且給劉禪的秘奏里如是說: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最後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拖死了鍾會、鄧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季漢的最後一刻。
我其實挺難想像:一個人要執著到什麼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里,在如此狹窄的夾縫中,在如此難以逆轉的大勢下,不斷沖擊命運?僅論執著,他實在還勝過諸葛亮。

只為回報諸葛亮的知遇之恩。

小時候讀三國,自然是知道諸葛亮的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當時覺得,不就是一句誰都會說的話嗎?

長大之後,讀了史書,看著諸葛亮將劉備從一個縣長推向皇帝,看著五虎一個個死去,想的事情越來越多,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他沒有時間好好教導兒子,所幸他們都還爭氣,所謂故瞻、尚亡,則武侯存,他們為季漢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再回頭想起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由潸然淚下。

閱讀全文

與曹昂軍事才能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