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羅馬武器裝備

羅馬武器裝備

發布時間:2021-02-21 21:44:19

Ⅰ 羅馬軍隊的兵器一般是什麼

關於羅馬軍團

■士兵的類型
少年兵:缺乏訓練,組成輕步兵。裝備普通標槍和投鏢
青年兵:有一定的戰斗經驗,組成軍團的第一橫列。裝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壯年兵: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為軍隊的核心,組成軍團的第二橫列。裝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成年兵: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通常構成軍隊的後備隊。組成軍團的第三橫列。裝備一支十二英尺的長矛。

■武器配備
短劍:近距離武器。長約兩英尺,寬約兩英寸。劍頭尖利,適合刺殺和劈刺。劍柄用木,骨,象牙或金屬製成。
圓盾:長圓形凸面體,高約四英尺,寬約兩英尺。木製,蒙有獸皮,並用窄條金屬加固。
重標槍:遠距離武器。最大投射距離約為六十英尺。前端為四點五英尺的金屬長桿,附有一個鐵槍尖。後端為四點五英尺的木製長桿,上面繞有一根繩索,在投射的瞬間拉動繩索,使標槍旋轉前進,可刺破盾牌或盔甲。前後兩端通常用兩個銷釘固定。標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銳利細弱,這樣在殺傷敵人之後,槍頭就會彎曲變形,防止敵人撿起後再投擲回來。

■羅馬軍團的編制
由兩個百人隊組成一個基本戰術單位——小隊,一個百人隊實際為60-80人。一個小隊通常有120-160人,若為成年人小隊,則只包含一個百人隊。
三個小隊組成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大約有450-570人。包含大約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壯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時含有一隊30人的騎兵。
十個大隊組成一個羅馬軍團,一般由4500——6000人組成。同時,一個羅馬軍團配有一個附屬軍團,也稱聯合軍團。兩者的建制類似,但是附屬軍團的騎兵為600人。
兩個羅馬軍團與兩個附屬軍團共同構成了執政官統帥的集團軍,由一名執政官指揮。

■羅馬隊列
聞名天下的羅馬隊列其基本單位為小隊,每個小隊構成一組。將它與希臘方陣混為一談是種極為普遍的誤解。

每橫列20人,縱6人。兩人之間間隔1.8-2米。橫列的各小隊之間約為30米間隔。各小隊交錯排列。

整個隊列通常由三個橫列組成。

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

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

成年並組成的第三橫列。

■軍團戰術
採用三隊列法。由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首先推進,當距離敵人20碼時,將重標槍擲出。同時,軍團開始疏散。往往在標槍擲出之後完成疏散,第一橫隊的士兵開始沖鋒,前兩列士兵與敵人用短劍進行格鬥。後面6-7列士兵投擲標槍。數分鍾後,由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替換,第一橫列後撤休息。由少年兵組成的輕步兵負責掩護軍團的兩翼與背後,同時還要找回可使用的標槍,補充給撤回的第一橫列。一場戰役通常進行數輪替換。成年兵為軍團的後備隊。

Ⅱ 羅馬帝國的武器

實話說吧.
我個人認為呢.
那個歷史書上的古羅馬兵器,已經不能出現了.
怎麼說呢版,就是說當時的冶權煉工藝失傳了.
畢竟,新的冶煉技術出現後,舊的就肯定會不用,自然就失傳了.
比如說,大馬士革刀,以及我國的唐刀.
現在的工藝自然只是做出原來的樣子而已,其本質已經擬稿發生了改變.
這個么,不知道lz贊同么,當然,個人意見.

Ⅲ 介紹古羅馬軍隊的武器與鎧甲

單兵武器主要為方形盾牌(附屬步兵為圓型),短劍,標槍。前期鎧甲為用粗線縫合,用鐵片和牛皮製成的鎖子甲,後期採用了更為堅固的板甲。盾牌長約1.2米,寬為長的約三分之一,之所以用短劍是因為當時的造劍技術造出來的長劍極易彎折,所以羅馬士兵平時訓練時都只練刺殺,不練劈砍。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戰鬥力,在與日耳曼人的較量中,羅馬人的短劍就曾戰勝過日耳曼人的寬長劍。標槍尖很細,投出後碰到地面就會彎折,使敵人不會重新投擲過來。鎖子甲對付刺殺不理想,所以後期採用了板甲。.為何有紅毛我沒有在書中看過,但我認為可能是:1 便於分清敵我2上萬人頭頂上紅色的羽毛會形成一片紅色的海洋讓敵人心驚膽戰。3 紅色是最容易提高士氣的顏色,前面戰友頭頂上 的紅毛會鼓舞士氣!時期不同不一樣.分軍制改革前後來看吧.改革前:按從軍年齡來看分為青年士兵和成年士兵,裝備大體一樣。你提到的紅毛是區分兵種的,例如羅馬突擊兵帶「鼠頭」,後備長矛兵代兩根羽毛,成年軍團兵帶紅毛,還有的編制不帶頭盔裝飾。.早期軍團兵:通常戰時161人一方陣,帶方盾,配鐵片和皮製成的鎖子甲,3-4跟投槍,刺殺短劍。.後備長矛兵:161人一方陣,防具和早期軍團兵一樣,武器為對付騎兵的長矛。.突擊兵:108人一方陣,帶輕型甲或不帶甲,配8-10根投槍,小形輕便的盾,多為木皮製.改革後:出現附屬兵團,產生正規兵團,羅馬城防還有禁衛軍團,軍團騎兵編制普遍化.正規軍團:分161人和255人兩種編制,其中大編制一般定型為英雄部隊,掛金圖騰旗,方盾板甲,刺劍投槍。紀律嚴明,不愧是首屈一指的古代軍隊,頭上沒有了裝飾。.附屬兵團:蠻族人居多,鏈甲長槍,橢圓盾,紀律明顯不如軍團.禁衛軍:為元老院或重要家族的親衛隊,是軍團中的精英,一般為161人一隊,護衛主上致死,有著古代最好的防禦甲。方盾牌,投槍,刺劍,其頭盔裝飾和一個向上的刷子一樣,挺常見的那種。.還有騎兵--.早期為輕騎兵和羅馬騎兵.輕騎兵:為先鋒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隊,或乾脆散編,配小圓盾,和刺搶短劍,好像也有配投槍的。.羅馬的正規騎兵:108人一隊,一般在會戰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會單獨作戰,方盾長槍,配短劍,有和早期軍團一樣的良好防護.後期為軍團騎兵和禁衛騎兵.軍團騎兵:108人一隊,和軍團步兵防具裝備基本相同,但不配投槍配長矛,似乎使用的劍長了,可能是為了馬上砍殺需要。.禁衛騎兵:軍團騎兵加強版,人數少比較罕見,可能充當將軍護衛,和儀仗隊之類!

Ⅳ 羅馬帝國士兵的裝備

分成兩個階段

B.C.107馬略改革前

三線戰術

青年軍(Hastati)和成年軍(Principe)都是標槍,盾牌+短劍.分別專列陣第一線和第二線.

後備兵屬(Triarii)裝備長矛,盾牌+短劍.列在最後,第三線.

裝備都要自費,所以實際上並不是很統一.

一般青年軍只有一片護胸,成年軍和後備軍能裝備起鎖甲.當然後備軍的裝備更好(他們更有錢),可以買得起護脛和其他奢侈品.

馬略改革後

羅馬軍團(Leogionary Cohort)裝備重標槍,短劍+長盾.鎧甲在前期是鎖子甲,後期是條形板甲.因為它的防禦力更好,而且更便宜.

輔助軍團(Legion Auxiliary)裝備就比較雜,弓箭/輕標槍/長矛什麼都有,他們的裝備略遜於L.C,但是即使是弓箭手,一般也有鎖子甲穿.

騎兵:騎兵都是用標槍.因為羅馬時候沒有馬鐙,拿標槍沖鋒的騎兵會在沖到敵人面前時在很近的距離把標槍脫手刺向敵人,不然自己會被後坐力震飛.隨後會拔出短劍砍.

羅馬人的標槍一旦命中敵人就會折斷,敵人無法投擲回來.短劍是青銅的,長度不超過60厘米,事實上,古代的青銅劍幾乎都超不過60厘米,只有秦軍才有90多厘米長的長青銅劍

Ⅳ 羅馬帝國時代日耳曼人有什麼武器裝備

羅馬階段:1世紀在這個階段,每10名日耳曼戰士中就會有一個劍士。證據顯示,除了少數場合中的頭領外,日耳曼武士很少裝備護甲或頭盔。盾牌有圓形的、方形的、六角形的或碟形的,(即中間凸起的圓形盾)並帶有一個突出的盾帽,及鐵的或者青銅的包邊。小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盾也被騎兵採用。
羅馬階段:2世紀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裝備開始同時被大量發現。包括鎖子甲、帶著圓劍柄的羅馬短劍(gladius)及數量不斷增加的斧子,尤其是飛斧。
羅馬階段:3世紀羅馬武器在北部更為普遍了,尤其是在羅馬人的北部屬地上。這個階段的日耳曼人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劍兵。以羅馬長劍(spatha)為主的各式各樣的羅馬劍越來越多的被發現。在艾塔斯波爾湖北部(Ejsbol 此地在丹麥,為按丹麥語音譯。)的沼坑中,出土了160面盾牌,191根長矛、203根帶倒鉤的標槍、60把劍、60條腰帶和62把匕首。羅馬凱旋騎兵盔也會在很少的一些場合被發現,可能是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羅馬階段:4世紀在這個階段,日耳曼人似乎很少再攜帶盾牌了。不多的出土,包含帶有羅馬圓拱形的盾帽的各種型號。曾經的日耳曼尖形盾帽已經基本被淘汰了。
由於火葬在當時北部蠻族中的流行,發掘出的那個階段的墓葬——盡管很多規模不小,幾乎未提供任何有價值的訊息,除了少數一些有趣的陶器外。年代大約為4世紀中葉到5世紀之間的,分布在高盧北部和萊茵蘭的法蘭克戰士墓葬中,一般能發掘出長矛、飛斧和偶爾出現的一把劍。這些人很可能是為羅馬人服務的授地戰士。在一座晚期羅馬時代的日耳曼官員的墓葬中,出土了很多武器裝備,包括一把劍、一條腰帶,一面橢圓形的圓盤和一面原先包裹著紫色皮革和裝飾有金碟的盾牌,盾帽原先是鍍銀的。其他的武器還包括有一把飛斧,十根長矛及一把更長的鑲嵌著白銀的矛。其他在比利時發現的法蘭克墓穴包括有腰帶裝具和扣環,長矛和飛斧。

以上出自魚鷹社《羅馬的敵人:日耳曼人和達契亞軍隊》

Ⅵ 古代羅馬人的武器

時期不同不一樣
分軍制改革前後來看吧
改革前:按從軍年齡來看分為青年士兵和成年士兵,裝備大體一樣。你提到的紅毛是區分兵種的,例如羅馬突擊兵帶「鼠頭」,後備長矛兵代兩根羽毛,成年軍團兵帶紅毛,還有的編制不帶頭盔裝飾。
早期軍團兵:通常戰時161人一方陣,帶方盾,配鐵片和皮製成的鎖子甲,3-4跟投槍,刺殺短劍。
後備長矛兵:161人一方陣,防具和早期軍團兵一樣,武器為對付騎兵的長矛。
突擊兵:108人一方陣,帶輕型甲或不帶甲,配8-10根投槍,小形輕便的盾,多為木皮製
改革後:出現附屬兵團,產生正規兵團,羅馬城防還有禁衛軍團,軍團騎兵編制普遍化
正規軍團:分161人和255人兩種編制,其中大編制一般定型為英雄部隊,掛金圖騰旗,方盾板甲,刺劍投槍。紀律嚴明,不愧是首屈一指的古代軍隊,頭上沒有了裝飾。
附屬兵團:蠻族人居多,鏈甲長槍,橢圓盾,紀律明顯不如軍團
禁衛軍:為元老院或重要家族的親衛隊,是軍團中的精英,一般為161人一隊,護衛主上致死,有著古代最好的防禦甲。方盾牌,投槍,刺劍,其頭盔裝飾和一個向上的刷子一樣,挺常見的那種。
還有騎兵--
早期為輕騎兵和羅馬騎兵
輕騎兵:為先鋒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隊,或乾脆散編,配小圓盾,和刺搶短劍,好像也有配投槍的。
羅馬的正規騎兵:108人一隊,一般在會戰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會單獨作戰,方盾長槍,配短劍,有和早期軍團一樣的良好防護
後期為軍團騎兵和禁衛騎兵
軍團騎兵:108人一隊,和軍團步兵防具裝備基本相同,但不配投槍配長矛,似乎使用的劍長了,可能是為了馬上砍殺需要。
禁衛騎兵:軍團騎兵加強版,人數少比較罕見,可能充當將軍護衛,和儀仗隊之類,編制不太清楚
註:關於人數編制上,在平時有中隊,小隊的編制。161人是戰時的慣用手法,但是不一定就是這樣。。。。
改變早期歐洲局面的兩種東方武器裝備

1.馬鐙
當歐洲仍然在沿用亞歷山大的步兵方陣的時候,大漢與匈奴在北方草原上拚死搏
殺,雙方均使用精銳騎兵作為主要核心力量大將軍衛青,驍騎將軍霍去病動輒帥數
萬精騎出賽,直搗匈奴龍庭,而匈奴更是擁控弦者數十萬,雙方遠則箭射,近則刀劍
砍殺,騎兵的迅猛威力令其他兵種難以匹敵.而歐洲的騎兵在作戰中起不到決定的
作用,騎兵只是被用來偵察,騷擾和追擊.歐洲騎兵戰鬥力弱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馬
鐙.
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

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

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

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

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這一時期騎兵除速度占優外,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

實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亞歷山

大時代的馬其頓騎兵就是如此。
由於有了木馬鞍和馬鐙,匈奴騎手們能在騎馬的過程中朝每個方向射箭。」鞍鐙

的引進,在歐洲來講是一件大事,正是它使騎兵取代步兵成為中世紀戰爭的主力

,「一旦馬鐙成為8世紀的法蘭克人通用之物,馬匹不僅能用於迅速集中力量,

並且也能用來作戰了。速度可以轉化為突擊。」「馬鐙使中世紀穿戴沉重的鎧甲

的封建騎士得以產生。」 由此可見其重要的程度。

2.弓箭
實際上,歐洲很早就有了弓箭,但是對古希臘、馬其頓、古猶太人和古羅馬軍隊來說,弓雖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輔助性的兵器。因為歐洲早期的弓質量很差,竹子是常用的製作材料,箭的長度為2至3英尺,用竹子或藤條製成,通常採用金屬箭頭。這樣的弓射程很近,威力極小,用來對付重甲的步兵效果很差.匈奴人的弓箭與此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它們的弓弦能夠被拉長30厘米,有效射程超過200米,在100米內足以殺人,而且准確.騎術高超,弓箭威力大,這就是匈奴區區十萬人便能橫掃歐洲的原因.

後來歐洲學習了馬鐙出現了重騎兵,改良弓箭,使弓兵成為重要作戰力量.像英國的長弓兵,成為對付騎士的可怕力量.戰爭力量的改變是歐洲爭霸進入新的階段.
到了大約公元前300年的時候,古羅馬逐漸形成了由支隊組成的軍團作戰體制。在人類軍事史上,單兵作戰的士兵第一次從密集隊形的束縛中被解放出來了,而且在他的側面和背後還能得到必要的支援。這一切都是伴隨著短劍和重標槍這兩種兵器的採用和完善而實現的,也正是由於這兩種兵器的採用和完善,古羅馬軍團才有可能形成。

在此之前,騎兵和步兵主要採用長矛和弓進行作戰,劍是他們的輔助兵器。公元前三世紀末,古羅馬軍隊淘汰了用於砍殺的劍,改用一種稍短的劍,用於刺殺,稱為短劍。據希臘歷史家波里比阿和羅馬歷史家李維說,這種劍是按照西班牙僱傭軍的劍設計的,它的長度約為兩英尺,劍寬約兩英寸,很重,劍頭十分尖利。劍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屬製成。

古羅馬短劍使用起來比梭鏢更加靈便,用處更廣。它可以作為劈刺式兵器,砍下敵人方陣中梭鏢兵的腦袋。它比單純用於刺殺的劍更能殺傷敵人。在當時不管什麼傷(特別是砍裂刀傷)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劍有這樣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李維曾在著作中描述過馬其頓士兵「當見到西班牙士兵用劍把人體剁成碎塊,將胳膊從人體上剁下,肩、四肢或腦袋與身體分離,頸部被刺得血肉模糊,內臟裸露在外」的情景時,都嚇得魂不附體。

另一方面,由於短劍的作用距離較近,不象梭鏢那樣能夠拒敵於較遠的距離之外,它對士兵的保護功能要差一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們把盾作了較大的改進。馬其頓人加大了原來較小的希臘圓盾的直徑,古羅馬軍隊則把盾改成結實的長圓形凸面體,高約四英尺,寬兩英尺,可以將身體的大部分遮蓋住。其形狀有些象琵琶桶的平面。它用木頭製成,上面蒙有獸皮,並用窄條金屬加固。用這種護身裝具,古羅馬士兵比馬其頓甲兵行動較為輕便。

古羅馬士兵使用短劍時,在其右前方需要大約六英尺的空間。他必須逼近敵人才能刺傷敵人,因此,這樣的戰斗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短兵相接,需要具有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古羅馬直到共和國時期才具備了成熟的政治和心理條件,使得士兵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使用兵器。共和國的羅馬人是國家的公民,而不再是君主國的臣民。

古羅馬兵器的一項重大發展是重標槍。它是標槍的一種,跟短劍一樣出現於公元前三世紀。據考證,標槍從舊石器時代起就已問世。在希臘和馬其頓軍隊中,在戰斗的開始階段,輔助部隊用標槍來動搖敵人的士氣,打開突破口或者騷擾其側翼。古羅馬軍隊曾經試用過多種不同類型的標槍,到公元前二世紀時似乎基本定了型。這種標槍容易投擲,穿透力大。它一半是金屬桿,一半是木頭製成。也就是將一根長四點五英尺的鐵桿插入一根四點五英尺長的木桿,其總長度約為七英尺。為了將標槍的兩個部分連接起來,通常是用兩個銷釘。從古羅馬的馬略將軍時起,這兩個銷釘中有一個是木製的,因此標槍在插入盾或人體時很容易斷裂。後來,到凱撒大帝時期,在軟金屬桿上加了一個堅硬的鐵槍尖,這樣,標槍在穿透盾或人體後槍身便隨之彎曲而不會斷裂,不過要重新拔出則比較困難。

重標槍用單手投出,最大投射距離約六十英尺,但實際上往往沒有這么遠。作戰時,軍團士兵一齊投出,這樣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懾效果。為了提高命中率,有時也為了增加投射距離,因此,在重標槍的木桿上繞一根繩索,在投射的霎那間用勁一拉,使標槍旋轉著向前飛去。倘若正好穿透敵人的盾,盾就失去作用,持盾的士兵只好聽憑古羅馬士兵沖上來用短劍砍刺。如果重標槍的入射角為45°或45°以上,就能穿透胸鎧和頭盔。假如把重標槍握在手裡則完全可以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起初,重標槍只是劍的輔助兵器,到了公元前一世紀,它的作用就變得跟劍同樣重要了。古羅馬軍團的士兵通常都攜帶著這一重一輕的兩種兵器。

Ⅶ 漢朝跟羅馬誰的裝備更精良

先用實戰: 成吉思汗的匈奴兵在1000年後闖盪了歐洲無對手 而且蒙古兵只有騎兵 沒有更好的武器 但是還是贏了經過1000年不知發展了多少好裝備的羅馬軍後代歐洲人。。。
首先你穿鐵甲的話 就不能輕松的移動 你雖然可以抵擋刀劍 但是你也沒有辦法 追趕 到處移動的敵人 只能想跟你單挑的人 一對一的來才可以

還有矛是只能扔一次的, 不像弓箭一樣一個人可以射數十次, 古代的歐洲是比中國戰爭要少 歐洲人的爭斗都是小范圍內的戰爭 根本沒有大范圍跨度的戰爭 根本不知道戰略是怎麼回事 兵法是怎麼回事 他們不知道火攻 怎麼用火箭 怎麼對敵方的後方發動攻擊 連間諜一詞都不知道 怎麼跟我們斗? 中國人瘦小 但是他可以少吃糧 可以吃苦耐勞 可以跑的快 可以在野地里自主生存 對物質的需求少 你羅馬軍 動不動都要帶鐵甲 晚上睡覺還要脫 一旦發生意外 全都是穿衣服慢的緣故, 還有矛 你扔出去 還出去撿 撿到了還是負擔 還不如地上撿個石頭扔 。。。 不知道一個人手拿武器既可以防又可以攻 只知道劍可以攻 盾可以守 沒有一樣東西 就心裡發慌 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
拿著一堆原子彈 還又想拿盾防護。。。 且不知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Ⅷ 羅馬帝國的全部兵種和制式武器

《帝國文明》--第三代網頁游戲革新之作! 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區。這條河流在低山地區緩慢地流淌,在沼澤地帶折向海岸線,是從亞平寧山區下來的人們想要到達大海的理想通道。羅馬的來歷,源於一個古老的故事:大約公元前800年,一條母狼從怡伯河中救起國王的兩個孩子並用乳汁喂養他們,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從篡奪了王位的叔父手中奪回了王位,並在有七座山丘的地方建立了羅馬城,母狼也因此而成了羅馬城的象徵。在《帝國文明》中,羅馬帝國是一個非常重視軍事文化協調發展的國度,他們的城池堅不可摧,他們的鬥士勇猛無比,最為讓人驚嘆的還是羅馬帝國的騎士們。武士 旋風一般的甲胄騎士他們是羅馬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他們是羅馬帝國最冷酷的殺手,他們就是《帝國文明》中,羅馬帝國的終極特種騎士——甲胄。一身黑色的盔甲將他們的面孔遮蓋,只露出一雙殺氣的眼神,一旦鎖定目標,他們就是戰場上死神的使者。羅馬的甲胄騎士無疑是對敵人將領威脅最大的武器,他們坐騎的速度已經超越了一切,擒賊先擒王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戰場上見到他們,對方將領往往未戰先怯,因為他們就是最好的「斬首行動」的實施者。憑借著風一樣的速度、訓練有素的戰術和強大的攻擊力,甲胄在《帝國文明》中一直充當著「英雄殺手」的角色,良好的裝備和風一般的速度使得甲胄在戰場上能夠快速取得先機,甲胄具備超強的爆發力和機動性,在英雄的帶領下無論是大戰還是偷襲,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騎士 羅馬文化源遠流長《帝國文明》中除了軍事斗爭作為玩家的主線之外,在文化和歷史層面也有許多元素留給了玩家深刻的映像。對於羅馬帝國而言,相信許多帝國玩家對「凱撒」這個羅馬君主都不會陌生,他對古羅馬的統一和政治制度的完善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在游戲中,古羅馬建築融合了伊特魯里亞和古希臘人的建築成就,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此外,在建築風格上羅馬帝國也引入了古羅馬拜占庭建築的元素,並加以修飾,風車、花園、水池這些歐式建築的元素在游戲中到處可見,尤其是古羅馬的象徵:角斗場更是刻畫地惟妙惟肖,雖然只是斷壁殘垣,卻讓玩家感受到中世紀羅馬角斗場內肉搏拼殺的場面。帝國戰爭 不單單是羅馬帝國,以漢代為背景的古中國、頗具沙漠氣息的波斯帝國和神秘莫測的埃及帝國在游戲中同樣精彩而耐人回味。關於《帝國文明》《帝國文明》是游戲蝸牛耗時兩年推出的第三代網頁游戲革新之作。玩家將在以地中海為中心的版圖上,選擇扮演中國、羅馬、埃及或波斯四大文明中任意一族的諸侯,通過軍事、文化、經濟等各種方式擴大自己的疆土,最終完成統一世界的夢想!游戲採用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FLASH技術,突破了眾多網頁技術瓶頸,除去具有秀美華麗的畫面變現、悠揚悅耳的民族音樂這些傳統設置,還實現了諸如可容納10萬人同時在線的世界版圖、可自由布局的城市建築等同類產品望塵莫及的全新功能,更是首創出可微操控的RTS即時戰斗系統,率先在網頁平台上帶來了足以媲美2D網游的全新游戲體驗。此外,游戲中所採用的大家熟知並喜愛的中世紀戰爭題材,也保證了所有玩家都能在接觸游戲後快速上手。

Ⅸ 古羅馬軍隊的主要裝備有哪些

時期不同不一樣的

分軍制改革前後來看吧
改革前:按從軍年齡來看分為青年士兵和成年士兵,裝備大體一樣。你提到的紅毛是區分兵種的,例如羅馬突擊兵帶「鼠頭」,後備長矛兵代兩根羽毛,成年軍團兵帶紅毛,還有的編制不帶頭盔裝飾。
早期軍團兵:通常戰時161人一方陣,帶方盾,配鐵片和皮製成的鎖子甲,3-4跟投槍,刺殺短劍。
後備長矛兵:161人一方陣,防具和早期軍團兵一樣,武器為對付騎兵的長矛。
突擊兵:108人一方陣,帶輕型甲或不帶甲,配8-10根投槍,小形輕便的盾,多為木皮製
改革後:出現附屬兵團,產生正規兵團,羅馬城防還有禁衛軍團,軍團騎兵編制普遍化
正規軍團:分161人和255人兩種編制,其中大編制一般定型為英雄部隊,掛金圖騰旗,方盾板甲,刺劍投槍。紀律嚴明,不愧是首屈一指的古代軍隊,頭上沒有了裝飾。
附屬兵團:蠻族人居多,鏈甲長槍,橢圓盾,紀律明顯不如軍團
禁衛軍:為元老院或重要家族的親衛隊,是軍團中的精英,一般為161人一隊,護衛主上致死,有著古代最好的防禦甲。方盾牌,投槍,刺劍,其頭盔裝飾和一個向上的刷子一樣,挺常見的那種。
還有騎兵--
早期為輕騎兵和羅馬騎兵
輕騎兵:為先鋒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隊,或乾脆散編,配小圓盾,和刺搶短劍,好像也有配投槍的。
羅馬的正規騎兵:108人一隊,一般在會戰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會單獨作戰,方盾長槍,配短劍,有和早期軍團一樣的良好防護
後期為軍團騎兵和禁衛騎兵
軍團騎兵:108人一隊,和軍團步兵防具裝備基本相同,但不配投槍配長矛,似乎使用的劍長了,可能是為了馬上砍殺需要。
禁衛騎兵:軍團騎兵加強版,人數少比較罕見,可能充當將軍護衛,和儀仗隊之類,編制不太清楚

Ⅹ 羅馬軍團士兵武器裝備有哪些

羅馬軍團使用過的單兵投射型武器

閱讀全文

與羅馬武器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