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輻射避難所掉腦袋游戲答案
出去做任務的時候打怪會出現一個瞄準圖標,點了之後會根據圈收縮情況確定暴擊倍數,圈收縮越小暴擊越高,最高有5倍傷害。
㈡ 以色列建國前猶太軍事組織叫什麼
哈迦納
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專偷運武屬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迦納」的「沙亞」情·報機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迦納」為「以色列國·防軍」所代替,6周後,「沙亞」為「對外情·報機構」所代替,這就是摩薩德的前身。
㈢ 手游 輻射 避難所 鋼鐵兄弟會是怎樣到達聯邦的
你要做主線,殺了那個帶走孩子的傭兵克羅格後,出來就會看到飛艇,自動觸發任務 然後一路做下去就行了 當然,你先做劍橋局的支線也行。不過主線是自動觸發的,方便你找路
㈣ 十八世紀以前強大的軍事組織(包括官方、非官方與私人武裝)有哪些需要詳細的資料,謝謝!
第一部分 武裝殖民公司
一、東印度公司
在歐洲歷史上一共有過多個被簡稱為東印度公司的企業,它們分別是:
•荷蘭東印度公司
•丹麥東印度公司
•法國東印度公司
•瑞典東印度公司
.神聖羅馬帝國東印度公司
•和被合並稱為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幾個企業
其中以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為強大
1、英國東印度公司
英國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就是說,在英國統治的地區,
一天24小時都可以見到太陽。英國之所以發展壯大、強盛發達。與對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殘酷掠奪分不開。「東印度公司」建立與發展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東印度公司始建於1600年。最初,英國人主要是利用東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東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國在印度西部的蘇特拉設立貿易站,不久,又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建立商館。1698年,東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兒王朝政府買下了位於孟加拉灣恆河口岸的加爾各答。因為東印度公司實力越來越強,逐漸就佔領了上面提到的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和另外一個城市孟買。他們在這里設立了三個管區,各設一名省督管轄,把這些地方變成了進一步侵佔印度其他地區的根據地。1757年6月,克萊武率軍在普拉賽戰役中獲勝,從而控制了孟加拉。之後,東印度公司在七年戰爭中擊敗了法國東印度公司,將法國人的勢力排擠出了印度半島。17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法」,此法規定,原加爾各答的省督改為總督,並由國家直接任命,其任務是代表英國政府全權管理英國佔領下印度的全部領土。至此,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印度。以後,英國繼續佔領印度其他地區,1774年,佔領了奧德,1799年,經過持續23年的戰爭之後,英國又佔領了印度南部具有很強實力的封建國家邁索爾。1849年,又佔領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從此,英國完全佔領了印度,印度(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從18世紀60年代起,東印度公司開始走下坡路,1767年,公司無力交納英國政府規定的40萬英鎊,開始向政府貸款,財政危機越來越嚴重。1813年,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貿易壟斷權被取消了,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這樣,東印度公司不得不走向破產的道路。1858年,東印度公司被政府正式取消。
2、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建立於17世紀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當時的歐洲各國興起海上冒險,探尋世界地理,更發展外海的商機。16世紀的葡萄牙在東南亞地區已有殖民地與商業發展,1560年代,一群荷蘭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 ?-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國後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這個資訊往東印度地區發展,從1595年4月至1602年間,荷蘭陸續成立了14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過度的商業競爭,這14家公司於是合並,成為一家聯合公司,也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具有貿易壟斷權。
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位於阿姆斯特丹、澤蘭省的密德堡市、恩克華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處的辦公室所組成,其董事會由七十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十七人,被稱為十七紳士(Heren XVII),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准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印尼的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其他的據點設立在東印度群島、香料群島上。
到了1669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150艘商船、40艘戰艦、五萬名員工、與一萬名傭兵的軍隊,股息高達40%。認購股份的熱潮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共釋出650萬荷蘭盾供人認購,當時的10盾約等於1英鎊,而1660年代荷蘭一位教師的年薪約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認購了一半的股份。
【與台灣的貿易關系】
荷蘭東印度公司原先在澎湖附近活動,但當時中國明朝政府認為澎湖為其領土,使得荷蘭人於1624年轉而到當時未有實質政府統治的福爾摩沙(今台灣)大員(今台南市)設立據點,佔領台灣的期間由1624年至1662年。當年的建築如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傾圯。
佔領台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中國間的貿易。主要的輸出貿易內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轉運貿易內容包括荷蘭的金屬、葯材,巴達維亞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錫、鉛,中國的絲織品、陶器、黃金。
以鹿皮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間,由台灣輸出到日本的張數由十一萬張成長到十五萬張。到了1658年,台灣砂糖的輸出量已經足夠供應日本與波斯的需要,並增加巴達維亞為輸出對象。
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約有35個據點,日本據點的獲利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獲利25.6%的台灣,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這些地方的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的股東,而非用回饋當地人或用於當地的建設。
當時在台灣經營貿易的國家除了荷蘭,尚有日本人,鑒於日本人的經濟競爭,荷蘭遂對日本商人課征10%的稅,引起雙方不滿,甚至發生濱田彌兵衛事件,1628年兩方終止貿易,1632年才又恢復,但日本在不久之後進入鎖國時代。除此之外,因為荷日兩方政府對於其所有領地都有司法權執行的權力,為此兩方也發生過沖突。
【歷史年表】
1602年:3月20日成立。
1603年:公司船員韋麻朗經由馬六甲海峽由巴達維亞抵達澳門,與葡萄牙的戰爭失敗。
1604年:8月7日抵達澎湖,但12月15日被大明帝國的軍隊驅離。
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由葡萄牙手上攻下安汶(Ambon)島,並設置商館。英國隨後也在此設立商館。
1619年:在爪哇的西達維亞成立東印度地區的總部。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再度占據澎湖。
162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殺害安汶島英國商館的10名館員。
1624年:大明帝國軍隊與荷蘭經過8個月的戰爭後,荷蘭人退守台灣。
1638年:日本鎖國,葡萄牙人被日本趕走,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日本貿易
16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葡領麻六甲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
1652年:在好望角成立殖民地。
1661年:4月,鄭成功佔領澎湖並以之為據點,開始攻打台灣的荷蘭人。
1662年:2月,荷蘭投降。退出台灣
1704年:第一次爪哇戰爭(~08年)
1719年:第二次爪哇戰爭 (~23年)
1740年:巴達維亞華人起義
1749年:第三次爪哇戰爭(~55年)
1795年:法國革命軍佔領荷蘭
1799年:12月31日解散。
二、西印度公司
在歐洲歷史上一共有過多個被簡稱為西印度公司的企業,如荷屬西印度公司、英國西印度公司、瑞典西印度公司等,這里以荷屬西印度公司歷史最悠久,最為有名。
1621年,荷蘭政府批准成立荷屬西印度公司,公司的目標是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未牢固佔領的殖民地,展開同英、法等國爭奪殖民地的斗爭。經過10年斷斷續續的戰爭,西印度公司控制了巴西海岸很大一部分土地,但到了17世紀中葉被葡萄牙人趕出。1622年荷蘭在哈德遜河口獲得曼哈頓島,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1660年,英國人奪占後,改名為紐約。1674年,根據第二個威斯敏斯特和平條約,荷蘭正式將紐約交給英國。。此後以哈德遜河流域為基地向東擴展到康涅狄格河的哈特福特,向南擴展到特拉華河畔,建立起新尼德蘭。1623年佔領南美的蓋亞那。1630年到1640年間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得加勒比海上的小安的列斯群島中的阿魯巴島、庫臘索島、博內爾島、薩巴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法國人共占聖馬丁島。西印度公司佔領這些島後大肆屠殺土著居民,使勞動力減少,以後又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販奴者。
17世紀中葉,荷屬西印度公司又在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擁有了多處堡壘和商站,並一度佔領模里西斯,作為在馬達加斯加掠奪奴隸的根據地,英屬弗吉尼亞的第一批奴隸和法屬殖民地的奴隸全靠它供應。到18世紀初,荷蘭奴隸貿易量佔世界奴隸貿易額的一半以上。
荷蘭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殖民地是海角殖民地,這是1652年從葡萄牙人手中搶來的一小塊殖民地,位於南非好望角。它是一個補給基地,向去東方的船隻提供燃料、水和新鮮食物隨著更多荷蘭人的遷入,這塊殖民地最後發展為兩個自治共和國――德蘭斯瓦爾共和國&奧蘭治共和國(現位於今天的南非聯邦共和國境內)
荷屬東西印度公司成立以後,荷蘭對殖民地的掠奪是極其殘酷的。為了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他們野蠻地屠殺當地居民,或者把他們變為奴隸,利潤往往高達百分之幾百。馬克思說「荷蘭——它是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經營殖民地的歷史展示出一幅背信棄義、賄賂、殘殺和卑鄙行為的絕妙圖畫」。
第二部分 中世紀歐洲軍事宗教組織――騎士團
一、騎士團的建立及其鼎盛時期
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侵期間,系西歐封建主為保衛他們在東方所侵佔的領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結束後,十字軍陸續佔領了地中海東岸最富庶的地區和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並在這一帶建立起4個十字軍國家,其所佔領地首尾相接從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長。由於這一帶地處沿海,地勢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難守,時刻有遭受進攻的可能,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為鞏固這些國家,亟需建立一支常備武裝力量。於是,羅馬教皇又組織起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善堂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12世紀初)、聖殿騎士團(約1118年)和條頓騎士團(1198年)。其使命是鎮壓十字軍國家中人民的反抗,與毗鄰的穆斯林國家作戰,保衛並擴大十字軍領地。這三個騎士團不久便發展為精銳的職業軍,能夠在任何地方與敵人交手。他們在歐洲大規模招兵買馬,其實力日漸強大。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質而論,騎士團是一種僧侶幫會,其宗教方面的約束類似於修道士。這些僧侶騎士絕大部分是西歐各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徒,他們被按照修道會方式組織起來,為"保衛基督教"而奉獻一生。騎士團的成員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謀求財富,不可違背上級(天主教會)的旨意,決不可因迷戀世俗生活而動搖自己"獻身基督教"的意志。
騎士團內部實行嚴格的集權制。每個團的最高首領是"總團長",歸其管轄的支團首領稱"支團長",再往下還設有司令、馬廄長等,支團長以下的軍官組成總會,從屬於總團長。而總團長則直接聽命於羅馬教皇,必須唯教皇之命是從。
羅馬教皇給予騎士團各種特權,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不受十字軍國家的僧俗統治者管轄。盡管耶路撒冷王國的總主教是教皇的國使,但他也無權支配調遣騎士團。
在名義上,騎士團必須恪守安貧、守貞和聽命三大戒律。但是,騎士們朝思暮想並且為之忙得不可開交的,卻是積累財富。他們根本做不到安貧樂道。而且,十字軍國家的僧侶封建主為了借其力量使西歐人長期占據地中海東岸,也給予騎士團以優厚的待遇。因此,騎士團的生活方式極端世俗化。
騎士團斂財的途徑
其一,進行"募捐"和接受饋贈
其二,經營商業。
其三,搶劫
騎士團的"世俗事業"大獲成功,幾十年之後,騎士團不僅在東方有領地,而且在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匈牙利、捷克、英國等地也有為數不少的屬地。
同時,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中的地位也變得越發重要,擁有許多要塞和城堡。到12世紀末,僧侶騎士團成為東西方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團員人數也大大增加,因為許多一般騎士看到,在十字架的庇護下,便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12世紀末期,僅聖殿騎士團已經擁有15000名團員。
後來,隨著十字軍國家的衰落與崩潰,騎士團在東方已無法立足,但它們並沒有解散,而是身著修道服、披盔戴甲地回到歐洲,繼續效力於教皇。條頓騎士團甚至還在歐洲建立起騎士團國家,對歐洲的政治和軍事生活發揮了長時期的影響。
1、聖殿騎士團:福禍相繼終滅亡
聖殿騎士團的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始創於1118年前後,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這個騎士團的創始者最初住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蘭教的一個清真寺,據傳此地原是所羅門國王的神殿。"聖殿騎士團"的名稱由此而來,有時也譯為"神殿騎士團"。另一種說法是:據說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把猶太教聖殿內一部分院落劃予法國騎士們作為駐地,因而得名。
這個獨立的教團內分三個等級:騎士、軍士和教士。他們的徽記是一枚紅十字章,騎士佩戴在白色外衣上,軍士佩戴在黑色外衣上。隨後該團迅速發展成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教皇給予的特權、君主王侯的捐贈以及他們的搶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在東方和西歐佔有大量地產,還在西歐從事高利貸和銀錢業。聖殿騎士團逐漸變成了天主教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僧團之一。
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福兮禍所倚,正是這些財富和權勢給聖殿騎士團帶來了毀滅之災。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後,聖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於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出於覬覦騎士團財產的目的,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為異端,於1307年9月13日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這個騎士團的幾乎全部成員,包括總團長雅克.德.莫萊及其副手雨果.德.佩羅,統統被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拷問室,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聖殿騎士團。
有人統計,腓力四世靠取締聖殿騎士團掠奪到142萬利弗爾巨款。不過令人驚奇的是,聖殿騎士團異端案的炮製者此後也相繼死於非命。1314年4月20日,就在莫萊被燒死的次月,克萊門特五世死於紅斑狼瘡。同年11月29日,腓力四世在打獵時喪命。當時的人紛紛傳言是莫萊把他們勾到地獄受神的審判去了。然而還有更加辛辣的報應: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監禁的地方,恰巧是聖殿騎士團在法國的總部--塔姆佩爾神廟,並且他就是從這里被送往斷頭台的。
2、條頓騎士團:從輝煌到消亡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於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3世紀初,在總團長馮.薩爾扎領導下,該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東歐。1226年,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條頓騎士團前往波蘭,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康拉德同條頓騎士團立約:騎士團負責進攻普魯士,康拉德簽應把托倫和赫翁諾之間一塊領地劃給騎士團作為報酬。康拉德的這種引狼入室、目光短淺的政策,給日後的波蘭造成了很大的禍患。1237年,條頓騎士團與駐在波羅的海東岸的聖劍騎士團合並之後,勢力猛增,成為東歐的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此後的50年間,條頓騎士團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魯士,這樣便形成了從東西兩方鉗制波蘭領土,直接威脅波蘭國家安全的態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是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他已不滿足於對波蘭的滲透,同時還將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從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區域。1346年,條頓騎士團又從丹麥人手裡奪得了愛沙尼亞。除此之外,條頓騎士團在南部義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都有自己的屬地,最大的屬地則在德國。條頓騎士團在歐洲東北的屬地堵塞了波蘭、立陶宛和俄羅斯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於是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各民族的力量都聯合起來,同他們的共同敵人--條頓騎士團進行斗爭。
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聯軍,向占據波蘭領土的條頓騎士團進軍。7月15日,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會戰的一方是由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亞蓋洛率領的波蘭、立陶宛、俄羅斯聯軍,以及捷克和匈牙利的志願部隊,共3.2萬人,以步兵為主;另一方是得到德國、匈牙利支持的條頓騎士團,共投入2.7萬人,以身穿甲胃的重裝騎兵為主。會戰結果,騎士團的大部分軍隊被殲滅,總團長雲金根以下所有指揮官全部戰死。聯軍取得了戰役的全勝。
此後,條頓騎士團轉向衰落。1454年,波蘭和條頓騎士團之間的戰端再起。1462年,在決定性的帕克會戰中,條頓騎士團再次失敗,總團長也被俘。1466年,騎士團第三次敗於波蘭,被迫與波蘭簽訂了托倫和約,東普魯士雖然仍在騎士團的統治之下,但在法律上已附屬於波蘭王國。條頓騎士團成為波蘭王國的藩屬,它的成員中已經有一半是波蘭人。1525年,騎士團總團長阿爾布列赫特將東普魯士改為世俗的普魯士公國,騎士團遂失去其原有的顯赫地位,但它仍一直保留到1809年才宣告解散。後來曾於1834年一度恢復,但此後的條頓騎士團與原來意義上的強大的條頓騎士團國家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
3、善堂騎士團:歷史上的光榮與現狀
善堂騎士團全稱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其雛型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土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爾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爾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爾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爾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
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爾他島上趕了出去,到1834年騎士團才在義大利的羅馬扎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4、聖劍騎士團的由來及解體
聖劍騎士團雖然不屬於三大騎士團之列,但它在歷史上也曾發揮過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還曾合並到條頓騎士團之內,因此,這里也簡單敘述一下它的產生及結局。
聖劍騎士團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屬騎士的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故名。它在13世紀初以傳播基督教為名,侵入波羅的海東岸立窩尼亞地區,故又稱"立窩尼亞騎士團"。1240年,騎士團又夥同丹麥、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羅斯,佔領普斯科夫城,並繼續東進,進逼諾夫哥羅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發了著名的"冰上交戰",結果諾夫哥羅德軍隊獲勝,騎士團被逐出俄羅斯,此後再不敢向東擴張。到16世紀初,騎士團由於內部矛盾逐漸分崩離析,分裂為若干不同的領地。
圍繞著爭奪騎士團遺產的斗爭,又演變成為一場國際性的爭奪波羅的海統治權的戰爭--立窩尼亞戰爭。1558年1月,俄國沙皇伊凡四世借口立窩尼亞騎士團與立陶宛聯合反俄,挑起立窩尼亞戰爭。1560年8月,騎士團主力被俄軍擊攻,總團長菲爾斯滕堡被俘。1561年11月28日,新任騎士團總團長戈塔爾德.克特萊爾同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二世在維爾紐斯簽約,把立窩尼亞交給立陶宛,騎士團還俗,在庫爾蘭和塞米加利亞建立公國,從屬波蘭和立陶宛。次年3月,存在了360年之久的立窩尼亞騎士團正式解體。
二、騎士團的現在狀況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有羅馬商業街的馬爾他大廈,其標志為縮寫字母S.M.O.M。像夢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騎士團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騎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紐約天主教特倫斯.庫克等名人。
第三部分 城市同盟
城市之間的競爭,特別是為了與封建領主和國王對抗,中世紀中期出現了城市之間的結盟,即城市同盟。城市同盟主要出現在德國。最為著名是漢薩同盟萊茵同盟和士瓦本同盟。
一、漢薩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為主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漢薩(Hanse)一詞,德文意為「公所」或者「會館」。12世紀中葉逐漸形成,14世紀達到興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160個。1367年成立以呂貝克城為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萊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擁有武裝和金庫。1370年戰勝丹麥,訂立《斯特拉爾松德條約》。同盟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並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建立商站,實力雄厚。15世紀轉衰,1669年解體。
二、萊茵同盟是公元13-15世紀德國西部萊茵河流域的城市同盟。同盟正式形成於公元1254年,參加者有美因茲、科倫等50多個城市。為了保護城市商人的利益,反對封建主的掠奪,萊茵同盟擁有自己的武裝。同盟還有統一的組織,以加強各城市間的聯系,發展對外貿易,同法國、尼德蘭等地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公元1381年,與士瓦本同盟合並,勢力增強。但公元1388年士瓦本同盟解散。萊茵同盟也遭到封建諸侯的打擊。終於在公元1450年,同盟瓦解。
三、士瓦本同盟是公元14世紀德國南部士瓦本地區的城市同盟。公元1331年,由士瓦本地區的奧格斯堡、紐倫堡和一部分瑞士城市組成同盟。之後,士瓦本同盟不斷擴大,最多時有80多個城市加入,具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勢力。公元1381年,與萊茵同盟合並,勢力更加壯大,遭到政府的干涉。公元1388年,被迫解散。
第四部分 其他
一、歌薩克
俄國歷史上的特殊社會階層。哥薩克一詞源於突厥語,意為自由人。原指從中亞突厥國家逃到黑海北部從事游牧的人。後泛稱15~17世紀從農奴制壓迫下出逃的農民、家奴和城市貧民。他們住在人煙稀少的邊遠地區,靠當僱工為生。自16世紀起,哥薩克因替沙皇政府鎮守邊疆,被免除勞役和賦稅,並獲得一定的俸祿和相當數量的土地。他們擁有經自由選舉產生的統領、百人長、大尉所組成的自治機構。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哥薩克內部出現貧富分化。17~18世紀,大批哥薩克參加了反對沙皇封建專制制度的農民起義。哥薩克最初聚居在頓河沿岸和第聶伯河下游。隨著俄國疆土的擴展,哥薩克相繼出現在烏拉爾、伏爾加河下游、中亞細亞、高加索、西伯利亞等地。他們以勇猛善戰著稱,是沙俄兵力的重要來源,18世紀成為特殊軍人階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俄國擁有頓河軍、庫班軍、烏拉爾軍等12支哥薩克部隊,人數近30萬。沙皇政府用各種辦法收買哥薩克的上層分子,使之成為向外進行侵略戰爭、對內鎮壓人民革命的工具。1918~1921年蘇俄國內戰爭期間哥薩克富裕階層參加了白衛軍。蘇維埃政府對哥薩克地主、富農與上層軍官實行打擊、鎮壓,同時把廣大哥薩克貧農和普通士兵吸引到蘇維埃政權方面來。國內戰爭後,作為社會階層的哥薩克已不復存在。多數人在集體農庄勞動。分布在頓河、捷列克河和庫班河流域等地。
二、馬穆魯克(Mamluk、Mamluke、Mameluk、Mameluke,又名馬木魯克、馬木留克、馬木路克),中世紀服務於阿拉伯哈里發的奴隸兵,主要效命於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後來,隨著哈里發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體,他們逐漸成為強大的軍事統治集團,並建立了自己的布爾吉王朝,統治埃及達三百年之久(1250年—1517年)。
........(實在太多了,字數所限,就這些吧)
㈤ 日本在印度尼西亞的佔領政府組建了半軍事組織,日本組建這些組織的目標到底是
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 日本的正規軍隊數量受到制約 軍事力量發展受到阻礙 為了擺脫困境 日本只有想辦法 讓軍隊走出國家 駐扎在別的地方
㈥ 好像是一部美國電影,劇情是前蘇聯軍人佔領了一個美軍導彈基地他手下的士兵通過釋放毒氣殺死了基地內有武
昨日,看了魔鬼生化人2,覺得劇情類似。
我也在找這一部電影,妻兒來基地探望軍人丈夫,碰巧恐怖分子進入,殺死了所有士兵,妻子與兒子進入冷庫躲過紅外偵測,後面的記不清了……
㈦ 輻射避難所掉腦袋問答的答案
G
鋼鐵兄弟會是怎麼達到聯邦的? 搭乘飛船
鋼鐵兄弟會在大核融合總部尋找什麼專? 鈹振盪器
M
莫伊拉想寫的是什麼書? 廢土屬生存指南
莫伊拉姓什麼? 布朗
莫伊拉把「孤獨流浪者」送到哪個商店? 超級沃爾瑪
N
哪一種致命的生物潛藏在塞勒姆巫術博物館里? 死爪
哪個是「十便士」老頭奧里斯代爾最想拔除的眼中釘? 兆噸鎮
哪個鋼鐵兄弟會的成員將劍橋警察局當成避難所? 當斯騎士和海倫文書
哪一種先進科技被鋼鐵兄弟會成員使用? 動力裝甲
S
誰是兆噸鎮的鎮長? 盧卡斯西姆斯
誰是銀河廣播電台的DJ? 三狗
什麼軍事組織在凈水計劃正式啟動前佔領了它? 英克雷
誰是鐵路上最瘋狂的技工? 修補匠湯姆
X
下面的哪個地方是莫伊拉沒有派「孤獨流浪者』去過的?
Z
鑽石城最有名的記者是誰? 派珀懷特
補充:https://tieba..com/p/4842556799?pn=0&
裡面有一些零散的答案。望採納~
㈧ 哪個是"十便士"老頭奧里斯代爾想要拔除的眼中釘
C 超級變種人原因? 進化病毒
D 迪馬是什麼? 合成人
F 廢土上哪座最著名的雕像掉了腦袋? 亞拉伯罕林肯
G 鋼鐵兄弟會是怎麼達到聯邦的? 搭乘飛船
鋼鐵兄弟會在大核融合總部尋找什麼? 鈹振盪器
H
漢尼拔哈姆林想要修復的是那座紀念碑? 林肯紀念碑
和一分鍾民兵在一起的是誰? 媽媽墨菲
哈博教徒們追尋的是什麼東西? 一座宇宙飛船
K 克羅格總部在哪裡? 哈根堡
L
聯邦里哪個小孩被困在冰箱里? 比利
離111避難所最近的什麼地方? 庇護山丘
洛倫佐卡伯特在哪裡關押犯人? 牧師州立精神病院
M
莫伊拉想寫的是什麼書? 廢土生存指南
莫伊拉姓什麼? 布朗
莫伊拉把「孤獨流浪者」送到哪個商店? 超級沃爾瑪
N
哪一種致命的生物潛藏在塞勒姆巫術博物館里? 死爪
哪個是「十便士」老頭奧里斯代爾最想拔除的眼中釘? 兆噸鎮
哪個鋼鐵兄弟會的成員將劍橋警察局當成避難所? 當斯騎士和海倫文書
哪一種先進科技被鋼鐵兄弟會成員使用? 動力裝甲
那個藏在波士頓公園池塘里的超級變種人巨獸叫什麼名字? 天鵝
哪個機構創造了合成人? 學院
Q 請說出核子世界一個匪徒幫派的名字? 派克幫
S 誰是兆噸鎮的鎮長? 盧卡斯西姆斯
誰是銀河廣播電台的DJ? 三狗
什麼軍事組織在凈水計劃正式啟動前佔領了它? 英克雷
誰是鐵路上最瘋狂的技工? 修補匠湯姆
誰是廢土首都的雇傭兵? 魔爪公司
誰是戴維共和國的瘋狂領袖? 我想是戴維
誰被困在了崔尼帝塔? 雷克斯古德曼
誰修剪了庇護山丘的灌木叢? 巧手先生克茲沃思
誰在庇護山丘旁的加油站轉悠? 狗肉
薩拉里昂斯是哪個組織的成員? 鋼鐵兄弟會
什麼群體崇拜綠光食屍鬼? 原子之子
什麼樣的武器可以打敗雷克? 水槍
世界大戰發生在哪個節日之前? 萬聖節
W 為什麼霞野逃跑去了阿卡迪亞?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成人
X 下面的哪個地方是莫伊拉沒有派「孤獨流浪者』去過的? 核子可樂工廠
下面哪種不是核子可樂的口味? 核子新鮮
下面哪個地點不屬於聯邦? 港口旅店
Y 遠港島所在地的前身是哪個州? 緬因州
遠港上的原子之子基地的名字是什麼? 原子核
原子之子把聯邦的哪個區域作為了他們的家? 綠光之海
Z
鑽石城最有名的記者是誰? 派珀懷特
戰前的鉚釘城是什麼? 航空母艦
㈨ 博古在軍事上組織上的錯誤各指什麼
主要指盲目信任德國顧問李德,將軍事指揮權全部交予李德,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離開中央蘇區長征
㈩ 組織他人在軍事禁區拍照是什麼權利
任何人不得在沒有準許的情況下組織任何人到軍事禁區進行拍照。否則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這是有明確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