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列寧軍事理論

列寧軍事理論

發布時間:2021-02-21 07:12:47

1. 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理論體系及相互關系

列寧在論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淵源時曾經這樣說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恰恰相反,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於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①毛澤東軍事思想雖然是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的產物,但是,它並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學說,而是人類優秀的軍事理論遺產的繼承和①《列寧選集》第2卷,第441頁。

發展。它不僅直接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理論,而且批判地吸收了中國古代和外國的軍事理論。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理論淵源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是指導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戰爭的強大思想武器。這一科學的軍事理論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和奠基的。他們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為適應無產階級進行武裝斗爭的需要,他們運用所創立的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深刻分析和總結了他們所處時代發生的大小數十次戰爭和重要戰役戰斗的經驗教訓,創立了無產階級的軍事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是:(1)戰爭不是永恆的自然現象,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戰爭起著雙重的作用,一方面起著殘殺破壞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著促進新的生產關系產生的革命作用,即「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②無產階級革命雖不排除和平斗爭手段,但只有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奪取政權,經過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共產主義和消滅戰爭的目的。(2)奪取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是建立無產階級的軍隊,認為「軍隊是國家為了進攻或防禦而維持的有組織的武裝集團,」①揭示了軍隊的本質。(3)武裝起義是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暴力革命的開始形式。武裝起義必須有充分的准備,起義一旦開始,就必須以最大決心,堅決採取進攻方式,出其不怠地襲擊敵人,力求不斷獲取新的勝利。(4)戰略的奧妙在於集中兵力,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決定性地段進行主攻。(5)經濟是暴力的本原,暴力的勝利是以暴力所擁有的物質條件為基礎的。軍隊的全部組織和作戰方式都是由經濟所決定的。(6)無產階級革命戰爭和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必須實行人民戰爭,而不應當局限於用正規軍的一般的作戰方法。群眾起義,全民武裝,到處組織游擊隊,採取游擊戰,進行人民戰爭,才是小民族制勝大民族,不夠強大的軍隊抵抗比較強大和組織良,好的軍隊的唯一方法。

列寧、斯大林處於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總結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戰爭的經驗,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軍事理論。主要有:(1)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明確指出私有制引起戰爭,現代戰爭產生於帝國主義;強調要從戰爭的政治目的上來考察戰爭,根據戰爭的性質是正義戰爭還是非正義戰爭,來決定對戰爭的態度;

戰爭的性質是由政治目的決定的;只有徹底消滅階級和私有制才是消滅戰爭的根本途徑。(2)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暴力革命理論,闡述了暴力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指出革命就是戰爭;無產階級政黨要善於把帝國主義戰爭變為被壓迫階級反對壓迫者的國內戰爭;在階級斗爭已尖銳到國內戰爭的程度時,不僅應當參加這個國內戰爭,而且要在國內戰爭中起領導作用。(3)把馬克思主義關於武裝起義的「規則」,進一步作了理論的分析和概括。強調必須在革命形勢出現時才能發動武裝起義,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成為起義的領導者;起義必須在決定的關頭和地點,集中很大的優勢力量,採取迅速而堅決的進攻。(4)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軍隊建設理論。指出常備軍是國家政權的主要強力工具;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中,必須打碎舊軍隊,建立起自己的②《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第360頁。

①同上書,第1卷,第342頁。

新軍隊;軍隊必須實行共產黨的領導,在軍隊建立黨的組織,設立政治委員和政治工作制度;培養自己的軍事專家;執行建立在自覺基礎上的嚴明的紀律,實行統一集中的指揮和革一首長制。(5)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戰爭的理論。認為要發動和進行革命戰爭,必須依靠群眾的覺悟和英勇戰斗的精神去戰勝敵人。(6)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這就是利用敵人之間的利害矛盾,爭取聯合各種可能的同盟者,戰勝強大的敵人;在決定時機和地點擁有壓倒敵人的優勢;除了學會進攻以外,還必須學會正確的退卻;必須建立和鞏固強有力的後方;軍隊的統一指揮,國家的一切力量和資源的嚴格集中管理,是保障戰爭取勝的重要條件;等等,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略理論和戰爭指導藝術。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隨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理論也隨之傳入中國,並逐步為中國的共產主義者所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是中國較早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先進人物之一。在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過程中,他逐步完成了世界觀的轉變。到了1920年的夏天,他已經「在理論上和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①從1927年我軍建立起來之後,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實踐和理論創造中,不斷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中吸取營養,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地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戰爭的實際問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這就說明,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論來源。這也就是毛澤東自己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是主幹,我們是枝葉。

(二)批判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軍事思想。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但毛澤東畢竟是生長在中華民族這塊土地上的偉大人物,中國古代傳統軍事思想對他不能沒有影響。對於這一點,他自己就曾經說過:「我確實讀了許多中國古時打仗的書,研究過《孫子兵法》之類的著作。」事實也正是如此,1936年9、10月間,毛澤東曾兩次寫信給葉劍英和劉鼎,要他們給買《孫子兵法》等軍事書籍。因此,中國古代傳統軍事思想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來源之一。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自奴隸社會以來,經歷了無數次不同規模的戰爭,並有很多軍事著作。毛澤東軍事思想對中國古代傳統軍事思想的批判繼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歷代農民革命戰爭和歷史上著名戰爭戰例的經驗進行批判繼承;二是對《孫子兵法》等古兵法中的軍事原則進行批判繼承;三是對中國其它古文化,如《三國演義》、《水符傳》等中體現的戰爭藝術進行批判繼承。從其具體內容來看,在治軍思想方面,毛澤東批判吸收了中國古代治軍思想的這樣一些觀點:(1)關於建軍的思想原則。

1938年張國燾叛逃後,毛澤東在抗日軍政大學作了講演,在講演中,他指出:

唐僧取經的時候,遇到了那麼多困難仍然堅定不移,始終沒有開小差,我們軍隊必須在政治上學習他的堅定性。同年他在一次講話中又說:歷史上有個禹王辦河工,三過其門而不入,這說明他辦事是全心全意,大公無私的。我們共產黨和紅軍比禹王還高明,高明之處就在於七八過其門而不入。我們應①《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單行本)第39頁。

該發揚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在講到軍隊必須加強紀律時,他又舉例說,宋朝民族英雄岳飛,他有嚴明的紀律,提出「凍死不撤房,餓死不強民」的口號,正像我們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以老百姓都很喜歡這支軍隊。我們是無產階級的軍隊,更要勇於為人民的利益付出犧牲。毛澤東還用中國歷代農民革命軍隊由於勝利時驕傲,或腐化墮落,或爭權奪利導致戰爭不能取得徹底勝利而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來教育全黨全軍。他於1944年11月建議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全黨全軍的整風文件,以吸取李自成失敗的教訓。從這些材料可以看出,毛澤東提出的軍隊在政治上必須堅定不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自覺的紀律,勝不驕、敗不餒的建軍思想原則與中國古代的治軍思恩是有很大關系的。(2)在用兵和戰爭指導思想上,毛澤東批判吸取中國古代的作戰思想更為突出。第一,吸收「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思想。毛澤東對孫子的這一思想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中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子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而說的,包括從認識客觀實際中的發展規律,並按照這些規律去決定自己的實際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能輕視這句話。」①又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已,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②如何才能達到知已知彼呢?孫子提出「用間」的思想。毛澤東也吸收了孫子的這一思想,明確指出「用間」在現代戰爭中仍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和朱德在合著的《游擊戰講話》一書中強調,這些間諜手段,雖是孫子時代提出,但在目前民族革命的抗日游擊戰爭中基本上仍是可用的。第二,吸收了「避其銳氣,擊其情歸」

的思想。這一思想也來源於《孫子兵法》。毛澤東通過對歷代有關戰爭戰例的研究,加深了對這一思想的理解。使之成為我軍與強大敵人作戰時實施戰略防禦的基本指導思想。他曾以《水待傳》上的林沖先退讓一步,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將其打翻為例,和以春秋時齊魯之戰,魯軍採取「敵疲我打」的方針戰齊軍的戰例,說明了戰略退卻的積極意義。繼而指出,中國戰史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這些戰例共同的特點和基本規律就是:

弱軍在強敵進軍面前,往往先退讓一步,後發制人;利用敵之弱點,創造戰機,適時進行反攻,最後將敵打敗。毛澤東正是批判地吸收了這一基本思想。

第三,吸收了「示形」與「動敵」的想。所謂「示形」與「動敵」,就是用欺騙的方法誘騙和調動敵人;同時不為敵所調動,從而使作戰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思想毛澤東在其軍事著作中多次運用。他要求我軍各級指揮員必須善於以各種手段隱蔽自己的企圖,迷惑引誘敵人,給敵造成錯覺和不意,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和殲滅敵人。第四,吸收了「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思想。這一思想出自《老子》,《孫子》中也有「予之,敵必取之」,即予敵以利,必為我所誘的思想。毛澤東在吸收這一思想時認為,在戰爭中,必須正確處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與喪失土地兩者之間的關系。

只有喪失土地而換取大量殲滅敵人,這便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向全黨全軍發出指示:「暫時放棄若乾地方和城市,是為了取得最後勝利,否則就不能取得最後勝利。」就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傳統軍事思想在現代最好的運用。第五,吸收了「先禮而後兵」的思想。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政治上的主動在戰爭中的作用,強調在政治上取得主①《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82頁。

②《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490頁。

動是奪取戰爭勝利的前提,這便是「先禮而後兵」的思想。1945年,毛澤東說:我曾經對國民黨的聯絡人員說過,我們的方針,第一條,就是老子的哲學,即「不為天下先」,不打第一槍。第二條,就是《左傳》上講的「退避三舍」,你進攻,我們暫時向後轉。先讓你一下,然後待機反擊。第三條,是《禮記》上講的「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下往也非禮也,就是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除此以外,毛澤東還吸取了中國古代集中兵力、靈活機動等思想。這就說明,中國古代傳統的軍事思想對毛澤東軍事思想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對此,一些國外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人也是這樣看的。法國的鮑威爾將軍就說過:「事實上,盡管毛澤東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素養,但他畢竟是一個繼承了古典文化傳統的中國人,..他受孫子的影響更大些。」

(三)批判吸取了外國軍事思想的優秀成果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批判繼承中國古代傳統軍事思想的同時,也批判吸取了外國軍事思想的一些優秀成果。這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吸取了國外革命戰爭的一些理論,二是吸取了國外資產階級的一些軍事思想成果。對於後者,毛澤東說過,我看了不少外國戰爭的書、在一部叫做《世界英傑傳》的書里,我也讀到了拿破崙、俄國葉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靈頓、盧梭、孟德斯鳩和林肯。」①這說明外國軍事思想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在毛澤東的軍事著作中,就曾引用過十九世紀法國資產階級軍事家拿破崙,俄國資產階級軍事家庫圖佐夫等人指揮的戰役,來闡明軍事理論問題。

還引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朗盟軍最高指揮官蒙·巴頓「認為原子彈能解決戰爭是最大的錯誤」的觀點,來說明應正確地看待武器的作用。

特別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毛澤東是十分重視的。至遲在1938年春,毛澤東就已經讀《戰爭論》,而且在他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做過記載。

據《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記載:「一九三八年春,毛澤東..正在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三月二十四日,《戰爭論》讀到第一百一十一頁。」

在《論持久戰》這一著名的軍事論著中,毛澤東直接引用了《戰爭論》中的論述,批判地吸收了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的目的」和戰爭「概然性」的思想觀點。

當然,毛澤東對外國軍事理論的吸取,並不是簡單地照抄照搬,而是批判地繼承,並加以改造,賦予新的內容,使之成為自己軍事理論的一部分。

例如,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吸收了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目的的思想。

關於戰爭目的這一思想,在克勞塞維茨這里是從戰爭抽象概念中得出來的。

他認為戰爭既然是迫使對方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那麼,「它所追求的就必然始終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敵人,也就是使敵人無力抵抗」。①這是「抽象戰爭的目的」。實現這一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即消滅敵人軍隊和佔領敵人地區」。對於這兩者的關系,克勞塞維茨認為:「在以打垮敵人為目的情況下,消滅敵人軍隊才是真正有效的行動,而佔領敵人地區不過是消滅敵人軍隊的後果。」②他承認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是相互聯系的。他說:

「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這兩種企圖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它們是相互①《西行漫記》第114頁。

①《戰爭論》第61頁。

②《戰爭論》第63、40頁。

影響的,它們是同一意圖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不過消滅敵人軍隊具有積極的目的,「是戰爭的長子」;保存自己軍隊則是具有消極的目的。毛澤東吸收了克勞塞維茨的上述思想。他說:「這里不是說戰爭的政治目的..。

這里說的,是作為人類流血的政治的所謂戰爭,兩軍相殺的戰爭,它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戰爭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③他認為戰爭中的一切技術、戰術、戰役、戰略原則,一切技術、戰術、戰役、戰略行動,一點都離不開戰爭的這一目的,它普及於戰爭的全體,貫徹於戰爭的始終。因此,「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個戰爭的目的,就是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切戰爭行動的根據。」④不難看出,毛澤東和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目的的思想,雖有相同之處,但兩者之間的差別也是明顯的。差別之一,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目的,即「打垮敵人,也就是使敵人無力抵抗」的思想,完全是從純戰爭概念中推演出來的,從而認為這一戰爭目的只能適用於「絕對戰爭」,而「不能普遍地適用於現實戰爭。」毛澤東則從對戰爭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分析入手,把戰爭這一目的上升到戰爭本質的高度加以認識。差別之二,克勞塞維茨雖然對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述,但他並沒有把「保存自己」作為戰爭目的來看待,而認為「保存自己軍隊」則具有消極的目的。毛澤東明確地把戰爭目的規定為「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兩個方面,並強調「保存自己」的積極作用。毛澤東之所以強調「保存自己」的重要性,這是由於中國革命戰爭長期處於敵強我弱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這一特點所決定的。可見,毛澤東是用批判的理性眼光來看待外國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

2. 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什麼

就是「毛澤東思想 」

3.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包含哪些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包含,戰爭觀、軍隊理論、武裝起義理論、作戰指導理論和科學技術與軍事關系論述等。

恩格斯軍事理論,是恩格斯關於戰爭和軍隊等問題的系統理性認識,是無產階級及一切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進行革命武裝斗爭的指南,是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理論基石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3)列寧軍事理論擴展閱讀:

恩格斯關於戰爭和軍隊等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恩格斯軍事理論創立於19世紀中後期,是恩格斯為指導工人階級革命運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和研究戰爭與軍事問題的理論成果。

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使軍事科學領域實現了根本變革,使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的革命武裝斗爭,獲得了制勝的科學指導,使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防建設得以建立在科學的軍事理論的基礎上。

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是在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革命武裝斗爭的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它的發展歷史生動地說明,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在於結合實際的應用,並在運用中進行創造。

4.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有哪些

軍事理論課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國防、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科技、高技術戰爭、綜合訓練等。軍事理論講的主要是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

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著重研究探討的軍事理論主要有三方面內容: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現代高新技術條件下作戰的新規律新特點。

(4)列寧軍事理論擴展閱讀:

學生通過學習有關軍隊和戰爭的概念、范疇、原理、原則等的體系,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科學的軍事理論是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其來源於軍事實踐,經理論概括後給軍事實踐以指導,並在不斷接受軍事實踐檢驗的基礎上得到豐富和發展。

《軍事理論》以國防教育為主線,通過軍事理論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軍事理論課的出現,適應了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當今世界多極化成為主流,軍備競賽由數量轉為質量的競賽。盡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國際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發展,將戰略重點放在台灣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區。

在軍事理論課上,可以學習到軍事理論課的重要意義、軍事理論課的性質及其內容、國防建設指導思想、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等。

同時可以學到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含義和基本特徵、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體系的基本內容、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指導意義等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事理論課教程

5. 軍事理論論述題: 新時期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科學內涵 是大一軍事理論的。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科學內涵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一方面,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來源於馬恩列斯軍事理論,是建立在馬恩列斯軍事理論基礎之上的,並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體系之外的另一個體系。另一方面,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二者相結合的產物。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來源於馬恩列斯軍事理論。馬恩列斯軍事理論是無產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的理論表現,它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是馬列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於軍事實踐的結果,正確反映了軍事實踐的本質、特點和規律,是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在軍事領域的體現和反映。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來源於馬恩列斯軍事理論,是建立在馬恩列斯軍事理論基礎之上的,並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體系之外的另一個體系。馬恩列斯軍事理論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馬恩列斯軍事理論與中國共產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一脈相承,立場、觀點、方法是一致的。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自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以來的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是各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革命和軍隊建設的行動指南。但是,任何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一般原理的同時,必須根據本國革命和軍隊建設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和具體特點來運用它,並以新的內容豐富和發展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適應中國革命戰爭的需要,在長期革命戰爭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馬列主義科學原理,從中國的客觀實際出發,提出了「工農武裝割劇」的理論,開辟了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時代主題由戰爭與革命轉變為戰爭與和平,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世界新軍事變革風起雲涌,戰爭形態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等情況,結合我軍實際,不斷地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
(二)中國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理論來源於實踐,偉大的革命來源於偉大的實踐。中國革命戰爭、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踐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賴以產生、形成、發展的源泉和基礎。在這一基礎上產生的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又在指導中國革命、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踐中被證明是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中國革命武裝斗爭、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踐,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武裝斗爭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獨立領導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場革命武裝斗爭,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情況之復雜,道路之曲折,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取得勝利之輝煌,在中外戰爭史上都是罕見的。新中國成立後,又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緬勘界警衛作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西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中越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等,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僅長期親身參加和領導戰爭實踐,而且運用這些理論去指導戰爭實踐。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從多方面進行了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國防和軍隊建設。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會議總結了建國四年來的軍事工作,明確規定把建設一支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以保衛社會主義建設,防禦帝國主義侵略作為軍隊建設的總方針、總任務。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人民解放軍完成了由革命戰爭向和平時期建設的轉變,是人民解放軍由低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的里程碑。貫徹這次會議,人民解放軍的建設迅速出現了新的局面。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軍隊現代化建設由臨戰狀態轉入和平建設軌道,在全面服從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以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為目標,以科學技術進步為動力,以「精兵、合成、高效」為要求,由人力密集和數量規模型轉向科技密集和質量效能型的發展過程。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為了適應戰爭形態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以打贏信息化戰爭,建設信息化軍隊為目標的現代化建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總是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踐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都是被中國革命、國防和軍隊建設實踐中被證明是正確的軍事指導理論。凡是在實踐中被證明是錯誤的理論觀點,無論是出自領袖本人的言論還是黨的文件,都不能納入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范疇。
(三)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是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名字分別命名為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但它不是一個人智慧的產物,而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黨的軍事理論是代表我黨、我軍根本利益,從總體上統一思想和行動的根本指導思想。因而,這一思想體系,有主要代表人物,但又不僅僅是哪一個人的思想。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作為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集大成者,對這一理論體系的創立和發展起了主導作用。作為這一思想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是恰當的,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只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這一思想從整體上來說,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因為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是中國革命戰爭、國防和軍隊實踐經驗的總結,而進行這個實踐的是一個群體。探索規律,發現真理的,不僅僅是黨的領袖一個人。一方面,偉大的革命戰爭實踐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軍事家,如朱德、周恩來、彭德懷、賀龍、陳毅、劉伯承、羅榮垣、聶榮臻、徐向前、葉劍英、粟裕、陳庚、張雲逸、黃克誠、譚政、徐海東等。他們在創建人民軍隊、參加領導歷次革命戰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績,也為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實行集體領導,黨關於戰爭、國防和軍隊建設問題的許多重大決策和軍事理論的形成,都是中央軍委和領袖集體智慧的體現。
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科學內涵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第一句話是核心。

6. 列寧闡明了什麼原理,形成了關於帝國主義時代戰爭的學說

列寧在領導俄國工人階級革命和蘇聯人民抵禦國際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反復探討了軍事問題.他把馬克思、恩格斯的軍事理論作為研究軍事的理論指南.創造性地運用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戰爭和軍隊的學說.在戰爭理論方面,揭示了帝國主義戰爭的根源、本質以及消滅的途慷,進一步分析了戰爭、政治、經濟的相互關系,闡明了區分戰爭類型的標准與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待戰爭的態度,透徹地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政治實質,指出了帝國主義戰爭引起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創造性地提出了"變現時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策略思想,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在軍隊學說方面,進一步論述了軍隊的階級本質和使命,論證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立無產階級軍隊的必要性,闡述了無產階級建軍的基本原則以及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系列措施,創建了第一支無產階級軍隊,從理論和實踐上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軍隊學說.在人民戰爭理論方面,指出了新時期高質量人才對戰爭的作用,論述了戰爭勝負決定於人民群眾對待戰爭的態度和人民戰爭的基本理論.在武裝起義理論方面,結合俄國的革命情況,論述了武裝起義與暴力革命、戰爭的關系,進一步闡述了武裝起義的規律、前提和條件,提出了武裝起義一系列具體口號和措施.在戰略戰術方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及前人有價值東西,論述了軍事學術的基本原則,闡述了戰略戰術與經濟、技術的關系,對集中兵力等戰略戰術原則作了創造性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略戰術原則.列寧的軍事理論,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推向了一個嶄新階段.列寧關於軍事的基本觀點.是列寧主義整個學說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7.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包括哪些

全面認識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1、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馬克內思主義容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思想、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毛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產物。它正確的回答了中國的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的領導階級和同盟軍、中國革命的道路等一系列問題。

(7)列寧軍事理論擴展閱讀:

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使軍事科學領域實現了根本變革,使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的革命武裝斗爭,獲得了制勝的科學指導,使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防建設得以建立在科學的軍事理論的基礎上。

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馬列主義軍事理論的發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戰爭中所創造的適合中國特點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創造性的重大發展。

8.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包括哪些

西方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
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需要回到20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俄國革命取得了勝利,但中西歐革命卻遭到了失敗。盧卡奇、柯爾施等人在總結革命失敗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過程中,認為革命失敗原因就在於無產階級之階級意識的喪失,而這又是第二國際庸俗經濟決定論所導致的;同時,這也證明俄國革命道路在中西歐是行不通的。到1923年,盧卡奇、柯爾施就分別著書,試圖把馬克思主義解釋成為一種人道主義,並強調馬克思思想與黑格爾思想的連續性。
現代西方國家中一種反對列寧主義但又自稱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它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是共產國際內部一種「左」傾思潮,在受到共產國際的批判後,在黨外發展起來。這股思潮在開始時沒有自稱或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1955年,
m.梅洛-龐蒂在《辯證法的歷險》一書中,強調「西方」馬克思主義同列寧主義的對立,並把前者的傳統追溯到g.盧卡奇在1923年發表的<歷史和階級意識>
。在這以後,人們就廣泛地用這個概念稱呼這一思潮。在60年代末期西方的新左派運動中,特別在1968年的法國「五月風暴」中,這一思潮曾被激進的青年學生和工人奉為反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等級制異化制度的思想武器。「西方馬克思主義」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同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流派結合起來,在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和對社會主義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戰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寧主義相對立的見解。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9. 列寧的簡介

列寧主義(Ленинизм)(Leninism)和馬克思主義一樣,它的普遍原理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因此,它常常和馬克思主義一起合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因此列寧主義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同志命名的。
來源
「列寧主義」一詞始見於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後。1924年斯大林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書中系統地論述了列寧主義,並把它定義為:「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所作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是很豐富的。
構成列寧主義的核心內容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①帝國主義理論。②無產階級革命理論。③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④無產階級專政理論。⑤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⑥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列寧主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指引俄國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它鼓舞和推動了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和一切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斗爭。它至今仍然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指南。
原則
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如下:
1.社會人群最重要的區別在經濟基礎決定的階級,階級(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是對立的,而且對立的矛盾不可調和。
2.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權。無產階級政權的國家實行集權的公有制。
列寧主義思想
而列寧主義者則認為,斯大林主義的官僚集權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無產階級民主及無產階級專政是有嚴重區別的。斯大林主義的主體是官僚特權等級。而列寧主義的主體是無產階級,並且通過無產階級的民主,選舉出來的代表對資產階級進行專政。資本主義的民主,是建立在財產之上的等級制的民主。而無產階級是全社會最受壓迫最底下的等級,他們得到了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此外,當代的民主國家,無產階級並不能真正地參與到民主中來,並不能有代表本階層的代表,就是因為資本主義把選舉的身份後面加入了身份和財產。而列寧主義者同時也認為,如果不通過暴力及專政,無產階級將更困苦。歷史上,巴黎公社失敗後,資產階級政府,槍殺三萬余名公社社員。而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十多個國家組成聯合軍隊與沙皇俄國時期的封建主們組成白軍,更是殺害了非常多的平民百姓。所以馬克思主義者們認為,革命在關鍵的時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都將爭奪社會的領導權。
歷史條件
(1)階級基礎:19世紀70年代,俄國無產階級開始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
(2)思想組織基礎:80年代,普列漢諾夫、列寧等開始在俄國宣傳馬克思主義,俄國出現了第一批馬克思主義小組。
(3)列寧的准備工作。
誕生標志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定義
列寧主義
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10. 和馬克思和恩格斯及列寧軍事思想中繼承了哪些方面

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學說的繼承者,並親自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成為蘇聯第二位領導專人.他對馬克屬思主義的貢獻被普遍稱為列寧主義.列寧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者.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理論第一次在一個農業占優勢的落後國家裡變成現實.在這樣的國度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新課題.為了鞏固蘇維埃政權,他及時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並制定了適合俄國國情和符合經濟規律的新經濟政策.在他的領導下,1922年建立了「蘇聯」.1924年1月21日,列寧因腦溢血去世,他被美國《時代》雜志(Time,Magazine)評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閱讀全文

與列寧軍事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