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軍事實力中英文簡介
Meanwhile the PLA still lacks a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 comparable to the U.S. AH-64 Apache or Russian Mi-28 Havoc for ground support and anti-armour roles. The Army Aviation』 limited attack helicopter force comprises only some 30 to 40 Harbin WZ-9s and eight Eurocopter SA 342L Gazelles, plus around 60 Mil Mi-17 Hips carrying unguided rocket launchers and free-fall bombs.
A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r a new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 has been undergoing since the mid-1990s by 602 Institute and Changhe Aircraft Instry Company (CHAIC) in Jingdezhen, Jiangxi Province. The new helicopter, possibly designated as WZ-10 (Wuzhuang Zhisheng-10) is believed in the same class as South African Atlas Rooviak and Italian Agusta A129. The design of the helicopter including the power plant and transmission systems could be derived from the Harbin Z-9, with a re-worked front-fuselage to accommodate two pilots.
A photo revealed on Internet shows one of the possible design of the WZ-10, featuring a Z-9/AS 365-style fuselage layout and tail rotor, with a side-by-side, two-seat cockpit, a roof-mounted optical sight, and a nose-mounted FLIR. The helicopter can carry up to 8 ATGMs, or IR-guided short-range AAMs. Although the helicopter might still not be as capable as the U.S. AH-64 Apache, it will probabl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rmy Aviation modernisation and force compabilities
㈡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軍事力量比較
中國占軍隊優勢,當時的聯軍總司令在佔領天津後在倉庫發現了可以專裝備3萬人的武器,而且僅在屬槍械方面,這位英國司令承認-比我們的要好-而且還有大量的火炮,這批武器就算把聯軍全部裝備也綽綽有餘,因為當時好象聯軍是1萬6千人!(好象是這么多人,日本人佔一半)
㈢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中英軍力差距到底多大
我記不太准,英國大約2800-4000人,我國先後投入兵力超過22萬。但英國艦隊利用戰艦機內動性強的優勢,容迫使我軍兵力分散在了漫長的海岸線上,在任何一點都難以形成對英軍的優勢。 鴉片戰爭原因: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正當清王朝日趨衰落的時候,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攜工業革命的雄風,蒸蒸日上,歐美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
時間:1840-1842
雙方:中國(清朝)VS英國
結果: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
1844年7月、10月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政治上獨立自主的中國,戰後由於領土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㈣ 中國和英國打仗,哪個厲害
不存在中英開戰的可能性,在1997年以前中國宣布屆時將收回香港主權時,英國也沒有以版戰爭相威脅。與權阿根廷收回馬爾維納斯島的情況完全不同。表明英國自知國力不歹,不敢挑戰中國。
美英存在特殊關系,遠比美日關系更為密切。英中出現戰爭,美國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中國肯定會同時與美英交戰。此時的勝負不取決於中英力量對比,而取決於中美力量對比。目前中國的勝率將很小。
若不考慮美國因素,僅考慮中英軍事力量,在核戰爭情況下雖然是兩敗俱傷,但是中國能夠慘勝。英國導彈核潛艇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但是中國核武能夠承受對方核打擊,並且完全有能力進行核報復,那麼英倫三島將不復存在,中國雖然損失巨大但是仍然存在不會滅亡。
常規戰爭中國武器大多數都超過英國。比如導航衛星、航母、坦克、火箭炮、火炮,英國戰斗機,對空導彈等全依賴美國。英國目前在雷達潛艇直升機略占些許優勢。不久之後也會被中國趕超。如果中英交戰,英國必將完敗,絕不可能再現馬島的輝煌。
㈤ 中國於英國的軍事實力
中國比英國強很多倍,不然香港就回不來
㈥ 1982年 中國英國軍事力量對比怎麼樣
中英兩國當時都剛剛經歷過戰爭(英阿馬島戰爭和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從軍隊總數來說中國占優容勢,當時是400萬左右,直到1985年鄧百萬大裁軍才減少到300萬。戰略上來說,中英都有自己的戰略核威懾力量,是少數幾個擁核國家。太空上技術相差也不大,至少中國的衛星管發還管收,而英國衛星發了就不管了。(實際上中國的北斗系統早於美國的GPS系統,因為10年浩劫而耽誤了)。但是常規軍事上來說,武器裝備略佔劣勢,空軍陸軍大都裝備的是第二代主站坦克和戰機。海軍是最弱勢的,水面艦只缺乏,只能以大量的魚雷艇實行近海防禦,但是擁有核潛艇,並且1982年10月由高爾夫級傳統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水下發射成功了巨浪-1型潛射彈道導彈是中國第一種使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
㈦ 中國和英國實力對比
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綜合國力,中國現在都已經超過英國了
㈧ 鴉片戰爭,中英兩國軍事實力對比,清軍真的必敗無疑嗎
應該是必敗無疑,因為農業國與工業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而且清政府的戰敗,不僅是軍事實力的戰敗,而是諸多因素綜合起來的結果。
㈨ 1840年中英軍力差距多少年
估計 就像今天的韓國和朝鮮
但是士氣不一樣!將軍不是林則徐啊!要是的話 必勝
㈩ 美中俄法英軍事實力對比
國家與總得分 技術 規模 工業 軍工 管理 潛力 核武器 國民素質。
美國80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俄國分 7 7 6 7 8 8 9 9;
中國57分 5 10 9 5 7 11 4 5;
法國50分 8 4 5 4 10 5 3 11;
英國49分 7 4 5 4 10 5 3 11;
以上有點老了 2006年的
下面2011年的
《簡氏防務周刊》公布了2011年世界最新軍力排名,中國排第四。分列前五名的是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英國。作為西方權威防務期刊,《簡氏》在排名的同時也說明了其參考指標,主要包括軍費開支、軍事理論和科技的先進性、自主研發的能力以及國家的經濟基礎等。
《簡氏》對於美國和英國的描述較為簡單。美國排名第一,主要因其軍事科技和軍費開支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軍事理論變革的領頭羊。此外,美國現在的軍事力量正在向外層空間發展,並逐漸接近零傷亡。英國這個老牌強國排名第五的原因在於,其目前的實力已經無法代替美國。但是憑著其雄厚的工業基礎、發達的軍事科技和電子技術,以及美國的支持,足以維持英國的世界強國地位。
相比而言,國土面積不大的法國占據第二的位置,主要是因為它擁有先進而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在歐洲最強。
處於第三位的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0%的軍力,重工業基礎雄厚,軍事科技發達。另外,這個昔日的超級大國擁有超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其自行研製的SS-27「白楊」核洲際導彈的彈頭在進入大氣層時,能作S型機動,這令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束手無策。然而,《簡氏》稱,俄羅斯的電子技術、輕工業、工藝加工落後,導致其開發的先進武器體積過大,一些先進電子元件依賴進口,武器的壽命、質量不如西方。
談到中國時,《簡氏》用了最多的筆墨。它認為中國之所以位居第四,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以後,中國決策層看到了中國軍隊和世界的差距,逐步加大軍費投入,引進了很多先進的軍事技術,現已取得很大成果」。
《簡氏》聲稱,中國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領先歐洲,軍隊加緊進行信息化建設,核導彈技術擁有一定實力。但中國的基礎工業薄弱,工藝加工技術還有待提高,這些弱點直接影響中國武器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