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裝備等級怎麼劃分的
裝備 裝備簡介 功能型裝備可以通過游戲幣等途徑獲得,共有10個裝備位置,分別對應不同的部位,除了主手武器和勛章之外都不顯示穿著。 裝備的屬性可以分為固定屬性、附加屬性和套裝屬性。固定屬性是同種類的裝備必定會有的屬性。附加屬性是每件裝備隨機附加的屬性。套裝屬性是當玩家穿戴的裝備達到套裝要求後被激活的屬性。在游戲中同一件裝備的附加屬性是固定的。 功能型裝備根據本身的附加屬性或者數值的不同,對應的顏色和品級也不同。同級裝備中,裝備稀有度越高,裝備的附加屬性也越多,強化所增加的基礎數值也越高。在同一件裝備中,品級越高,物品的基礎數值越大,基礎屬性也就越好。 同一件裝備中的品級分為最下級,下級,中級,上級,最上級5個階段,不同階段裝備的固定屬性數值不同(隨機)。如:武器的基本攻擊,防具的基本防禦力。 品級 數值(以50 級手炮為例) 最下級 中級 上級 最上級 註:品級只決定物理攻擊(武器)、物理防禦(防具)、魔法攻擊(武器)、魔法防禦(首飾)的數值。 稀有度 稀有度裝備是指根據裝備掉落幾率,裝備總體佔有率來分類的裝備。在《DNF》中,稀有度裝備可以大致分為:普通裝備(白色),強化裝備(藍色),稀有裝備(紫色),罕見裝備(粉色),詩史裝備(橙色)5種。另外還有套裝(綠色),傳承裝(紫色)2種特殊裝備。 裝備類型 裝備顏色 封裝 交易 普通裝備 白色 N Y 強化裝備 藍色 N Y 稀有裝備 紫色 Y 解封後無法交易 罕見裝備 粉色 Y 解封後無法交易 史詩裝備 橙色 N 拾取綁定無法交易 傳承裝備 紫色 Y 解封後無法交易 1、普通裝備 普通裝備在游戲中能夠普遍出現,掉落率在功能型裝備中最高,屬性也最普通。在游戲中,同類型普通裝備的圖標重復次數較多。 普通裝備沒有任何屬性的加成,只有品級的區別。 2、強化裝備 強化裝備在游戲中教常出現,相對於普通裝備而言,增加了1-2條基礎屬性(力量,智力,精神,體力)多為NPC販賣或普通地下城掉落。 3、稀有裝備 稀有裝備在游戲中出現的幾率很小,可以通過野外殺怪,隱藏BOSS,抽獎,決斗勝點購買等方式獲得,在強化裝備的基礎上增加了1-2條附加屬性。 4、罕見裝備 罕見裝備在游戲中出現的幾率非常小,只有通過抽獎或者隱藏BOSS掉落才能獲得。因此,這種裝備在游戲中的屬性非常可觀,能夠增加2-4條附加屬性。 5、史詩裝備 史詩裝備是所有同等級裝備中,固定屬性最高(傷害,防禦),裝備強化後的追加屬性最高的裝備。並且該類裝備獲得後不能交易。可通過隱藏BOSS,抽獎,任務,設計圖等途徑獲得。 6、傳承裝備 傳承裝備是DNF的特有裝備,是傳說中的某位英雄使用過並傳承下來供玩家使用的裝備,在其他網游中,沒有出現該類型裝備的先例。傳承裝備的圖標,會顯示一個小人頭,以區分該裝備與其他裝備的不同。 傳承裝備的附加屬性比稀有裝備多(大多數為技能屬性),並且防具和首飾類的傳承裝備必定帶有套裝屬性。 7、套裝裝備 在游戲中也有套裝裝備,當玩家湊齊一套帶有套裝屬性的裝備的時候,裝備附帶的套裝屬性被激活。只要具有套裝屬性,裝備名就會顯示為綠色。 裝備獲得方式 設計圖製造:玩家通過設計圖的材料需求,找齊對應材料合成裝備。 任務獎勵:玩家通過完成任務獲得裝備獎勵。 怪物掉落:玩家通過殺死怪物獲得裝備。 深淵模式掉落:玩家通過一系列任務可獲得深淵模式的入場卷,在深淵模式的地圖中獲取裝備。 游戲幣購買:玩家在游戲中使用游戲幣從NPC處獲得裝備。 決斗勝點購買:玩家在游戲中使用決斗勝點從NPC(夏洛克)處獲得裝備。 裝備強化 在游戲中可以通過強化提高裝備的固定屬性數值,武器為無視對方防禦的物理、魔法攻擊力,防具增加物理防禦力、首飾增加魔法防禦。強化需要材料[爐岩碳]和游戲幣,不同顏色和等級的裝備所需要的材料和游戲幣的數量不同,所增強的屬性也不同。在《DNF》中裝備的強化沒有封頂限制但是具有成功率,+10以上強化失敗裝備會被分解。但是+10以上的裝備每成功提升一個強化等級所提高的屬性相當於上一級的70%,相當可觀。 找到NPC凱麗進入強化界面 → 開始強化 → 強化成功 → 註:+1到+3成功率100% 強化失敗 → +3到+7中強化失敗,裝備強化等級降低1級 +7到+10中強化失敗,裝備強化等級歸零 加10以上裝備強化失敗,裝備會被分解 注: 強化需要材料[爐岩碳]和游戲幣,不同顏色和等級的裝備所需要的材料和游戲幣的數量不同。 裝備分解 DNF對於沒有用處的裝備不像其他網游直接丟棄或者賣商店那麼簡單,在游戲中通過裝備分解系統,可以使沒有用處的裝備產生一定的商品價值。 只有在NPC諾頓處才能進行裝備的分解 裝備被分解產生物品 望採納
記得採納啊
B. 動能武器為何還處在研製和試驗階段嗎
太空武器都攜帶有核或非核的爆炸裝置,它們靠爆炸效應殺傷太空目標。由於核爆炸有多種效應,在摧毀敵方目標的同時,給己方部署在太空軌道上的武器裝備也帶來危害,如其核輻射和電磁脈沖使軍用航天器的電子線路失靈,指揮通信中斷等。與此同時,將核裝置部署在太空,就如同懸在地球上空的一枚枚核彈,一旦失控,對地球也是大的禍害,所以國際上早就達成了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協議。就是攜帶常規爆炸裝置的太空武器,在技術結構上也相當復雜。為避免太空武器在這些方面給人類所帶來的困擾,一種非爆炸性的「冷殺手」——動能武器,將會出現在空間戰的舞台。
說起來,動能武器的原理並不復雜。人們設想,如果能在太空部署一種以高的速度運動的物體,雖然它不攜帶任何爆炸裝置,但由於其本身具有足夠大的動能,仍可以通過直接撞擊將目標摧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動能武器必然是一種精確制導武器,因為它不能像爆炸性武器那樣有一定的殺傷范圍,而是非得同目標相遇不可,這樣,它必須具有探測、跟蹤、瞄準及快速機動能力。否則,就像子彈打偏一樣,不足以命中和摧毀太空目標。
但是,由於許多技術難題短時間解決不了,所以,不論是哪種形式的動能武器,都還處在研製和試驗階段,距離實際應用還相當遙遠。
美國的動能武器是在以反導彈、反衛星為目的的動機驅動下發展起來的,除前有所述的反衛星武器外,美國大體上形成了非核攔截彈和電磁炮兩種類型的動能武器。
據當年西方報道猜測,蘇聯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在其防空導彈的基礎上,做過核攔截武器試驗。至於非核攔截彈,不僅試驗過,而且已初具戰鬥力。情況是否屬實,無從查考。
C. 新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拜託各位大神
共分四個階段! 一:武器裝備從以步槍為主的輕武器向以坦克、大炮、飛機為主版的權重武器轉變,實現了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步兵到諸軍兵種的飛躍,海、空軍武器裝備初具規模! 二:武器裝備從摩托化向機械化的轉變,諸軍兵種武器裝備尤其是空軍、海軍、二炮部隊的武器裝突飛猛進,基本實現了由進口化、引進化、仿製化到國產化、自製化、改進化! 三:武器裝備研製開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挖掘自身國防科技潛力,實現了由機械化向電子化、信息化、通用化、自動化方向轉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走出一條中國式的武器裝備現代化! 四:以科技強軍戰略思想為指導,依靠自身科技、借鑒國外技術研製高技術武器裝備「殺手鐧」,集陸海空三軍和二炮高精尖新武器於一體的配套武器裝備系統,使現有武器裝備成為維持和平的堅強盾牌—陸地猛虎、大海膠龍、監天之鷹、長空利箭!
求採納
D. 我國發展武器裝備為什麼要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
、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將立足點始終放在自力更生上,同時抓住機遇積極擴大對外合作
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不但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也是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必須始終遵循的一條基本規律。
六七十年代,我國在完全或基本上沒有外援的狀況下,成功研製「兩彈一星」的歷史已雄辯地證實,只要方向對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當,我們能夠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甚至可能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直接進入前沿,創造出令世界贊嘆的成就。冷戰的結束,並沒有改變西方發達國家企圖襲斷高新技術、推行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實質。這就決定了我們買不到也不起那些尖端的關鍵性國防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因此,在新形勢下,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但是,獨立自主不是閉關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要改變落後局面,除了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以外,必須積極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在五十、八十和九十年代,我們分別抓住對外交流的有利時機,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引進了一些先進技術、設備和智力,對於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起步和發展,對某些武器裝備研製水平的提高,對部隊作戰能力的增強,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引進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於消化吸收。因此,必須把引進和消化吸收結合起來,在引進和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提高我軍武器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
四、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堅持軍事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相結合
我國武器裝備建設的發展歷史表明:只有把軍事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真正結合起來,才能「搞得出,有用處」的武器裝備。需求始終起導向作用,技術始終起支撐作用。實踐證實:過高的軍事能力需求不是導致經濟上支持不了,就是導致技術上實現不了;過低的或過於籠統的軍事能力需求,不是導致整體作戰效能達不到要求,就是導致對系統發展在技術上失控。對技術推動力估計過高,往往導致型號研製或預先研究的草率上馬、中途下馬、最終不了了之;對技術推動力估計不足,往往導致成果完成之日就是裝備過時之時。
強調「軍事需求牽引」,就是根據軍事戰略方針牽引出我軍需要具備的軍事能力,為今後一個時期我軍武器裝備建設提供中長期需求,以把握武器裝備建設的方向。強調技術推動,應當非凡重視那些突破常規發展思路、能為實現較大跨度發展提供機遇的新技術,以及那些最能克敵制勝而又投入較少的新技術。
軍事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的結合,首先體現在預先研究層次上,通過不同層次技術演示、驗證,為型號研製和現有武器裝備改造提供可用的先進技術;其次體現在型號研製層次上,武器裝備的需要與可能相結合是經過型號研製、生產環節實現的。在既有需要、又有可能的條件下,才能得到現實的武器裝備。
五、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突破
我國武器裝備建設的實踐反復證實,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重點地發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是一條成功的經驗,是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國國情軍情的客觀要求。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武器裝備的工業基礎、科技能力和經濟承受能力都不及西方大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拿不出太多的錢來發展武器裝備,我軍武器裝備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改善。為此,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分清主次先後、輕重緩急,把有限的武器裝備經費用於必須、用之得當,真正用在刀刃上。
落實「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原則,關鍵是要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緊密結合我國的國情、軍情,把握當今軍事領域的變革和武器裝備建設的大趨勢,加強戰略研究和頂層設計。從全局上確定重點目標、重點任務,確定優先發展的關鍵技術和關鍵主戰裝備。根據國家財力的可能,統一制定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把突出重點的思想貫徹到規劃計劃上,切實搞好需求與可能的平衡,同時下決心壓縮非重點項目,減少重復分散,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的經費需求,使有限的經費真正形成拳頭,集中力量加快新型武器裝備尤其是國家級重點型號的研製進程。
六、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堅持科技先行的方針,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關鍵作用
堅持科技先行是武器裝備建設規律的客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已雄辯地證實:科學技術尤其是關鍵的高新技術,是推動武器裝備建設、提高作戰效能的最活躍的因素。二戰後,一大批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並廣泛地運用於軍事領域,推動著武器裝備發生重大變革,對軍隊戰鬥力增長起了重大作用。
五十年代中期,在國家經濟力量、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都還很薄弱的情況下,毛澤東高瞻遠矚提出我國國防科技的發展要以尖端技術為重點。六十年代初期,面對當時嚴重的國內外形勢,第一代領導核心果斷頂住「下馬」風,毅然決定繼續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經過艱苦奮斗,我國國防尖端科技進和了世界前列,並有力地帶動了我軍一般武器裝備的研製和改進,從而推動了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建設。鄧小平主持中心軍委工作後,十分重視國防科技發展,相繼提出「科研要走在前面」,必須「加速改進軍隊的裝備」。「七五」以來,我軍進一步加快國防科技發展步伐,加強預先研究,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實施國防關鍵技術計劃,通過重大背景技術項目預先研究,促進預先研究和型號研製的有機銜接,在武器裝備建設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七、武器裝備建設必須以形成和提高戰鬥力為標准,逐步建立高、中、低檔合理搭配的武器裝備體系
武器裝備建設要以有利於提高戰鬥力為根本標准,成體系、按系統綜合配套發展,重點提高武器裝備體系的整體效能。現代技術非凡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是在一定的戰場環境條件下體系對體系的對抗。因此,要從體系的角度研究武器裝備的建設。武器、平台、支援保障系統等必須統一設計,協調發展,齊裝配套,才能使武器裝備盡快形成戰鬥力。「六五」以前,我軍主要是填補單元武器的空白。從「六五」計劃以來,則注重了按系統、綜合配套地發展,比較快地定型裝備了一批新的武器系統。從「八五」後期到「九五」,關於成體系建設的思想不僅從熟悉上得到了統一,而且加強了對武器裝備基本體系的頂層設計。今後,我軍應繼續把重點放在提高武器裝備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能上。
加強我軍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必須重視並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必須注重防禦手段和進攻手段的均衡發展,在各種進攻手段中,必須把握一些既能起威懾作用、又具有實戰能力的「殺手鐧」武器。其次,必須高度重視融指揮控制、情報偵察、預警探測、通信、電子對抗和其他軍事信息保障等主要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建設。第三,在保持必要的有效自衛核威懾能力的同時,重點發展高技術常規武器。第四,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應堅持走基本型道路,在基本型基礎上根據作戰需要搞派生型和發展型。第五,必須堅持研製新型武器裝備和改造現有武器裝備「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非凡重視利用成熟的高新技術改造現有武器裝備,構成高、中、低檔合理搭配的武器裝備體系。
八、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強化治理,努力提高治理效益
科學治理和科學技術已成為武器裝備建設乃至軍隊現代化的兩大「翅膀」。當前,世界范圍內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知識經濟的興起,給武器裝備治理提出了更主的要求。江主席明確提出:科學治理,是興國之道,也是興軍之道;向治理要效益,「治理要天天抓。」
武器裝備建設涉及研究、設計,試制、生產、維修直至退役的全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正在探索建立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客觀規律的治理方法,即武器裝備全系統、全壽命治理方法。武器裝備全系統治理,強調既要著眼於單元武器裝備的協調配套,又要重視各種武器裝備在整個武器裝備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強調頂層設計和系統集成;武器裝備全壽命治理,強調從武器裝備建設總體目標和全壽命期考慮問題,科學劃分全壽命的各階段並確定各階段的治理目標,實現有限裝備建設資源在全壽命期的優化配置。
總裝備部的成立,為實行全壽命治理提供了組織保證,但要真正實現裝備的全系統和全壽命治理,必須做到:一是提高對全壽命治理的熟悉;二是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制度;三是大力加強裝備治理人才建設;四是要切實抓好武器裝備科學化、制度化、經常化治理。
九、武器裝備建設必須堅持集中統一領導,加強科學化民主化決策,切實抓好大辦協同
武器裝備建設事關國家安危,其大政方針、資源分配和重大計劃必須由黨和國家統一領導。
武器裝備建設的發展方向、目標、重點,以及重大武器裝備建設的決策,涉及面廣,面臨的矛盾錯綜復雜。因此,必須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為少走彎路,避免失誤,在決策中要注重嚴格決策程序,完善決策制度,注重發揮決策咨詢機構的作用,尤其要十分注重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善於集中群體的聰明,努力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組織全國力量,齊心協力,協調一致地開展攻關,是我國武器裝備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之一。五六十年代,為了盡快研製生產出我軍各軍兵種急需的主戰裝備,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製,軍工率先實放了最廣泛的全國大協作。現在,我們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變革中,武器裝備建設既要注重發揮市場調節的功能,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同時也必須強化全國一盤棋思想,發揚大力協同的優良傳統,依靠和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確保武器裝備建設任務的完成。
回顧建國以來我軍武器裝備建設走過的風風雨雨,我們深切體會到: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過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探索歷程;非凡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實踐,自始至終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永遠堅持。在跨世紀的歷史關頭,面對我軍武器裝備兩現代化的艱巨任務和嚴重考驗,更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大膽探索的勇氣和科學求實的精神統一起來,將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我軍武器裝備建設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E. 研製一代 裝備一代 設計一代什麼意思,最好舉個具體例子,謝謝!
這是我國武器研發裝備的一個系統過程也可以說是同步的,目的就回是保持武器裝備先進性可持續答發展。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我們保證有三代裝備的研究設計生產都在進行著。
舉個例子:A裝備今年正式列裝部隊,與此同時呢比A裝備性能要先進一代的B裝備從可行性研究階段進入正式設計研發階段,再與此同時呢比B裝備設計理念或者說是技術要求更嚴格新技術更多的C裝備正式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保證我們的裝備具備可持續發展,因為武器裝備的研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事的。一架飛機從可研到列裝可能要進過10年20年的研究設計。所以國家制定這樣的裝備研發制度是非常有遠見的。
F. 武器研發狀態的順序
飛機抄嗎
一般是如大學,流襲體動力研究所等先拿出一個流體構型,給出指導方向
然後是數據給到研發中心,根據這些數據,研發中心會給出幾個基本的設計評估(此時軍方介入)
最終挑選其中2-3個思路,繼續深入研究,這個過程一般要模型,風洞吹風等
然後才最終確定一個思路,展開研究,並出具初步圖紙
根據圖紙,開展原型機階段,正常的話用1-2年逐漸完善圖紙,直到可以製造飛機(一般盡量用現有零件,確保進度)
原型機階段要分幾個小階段,驗證機---部分功能樣機-----全功能樣機,逐漸用新研發的設備替換
全功能樣機結束後,凍結技術參數,表示不再對性能進行調整,進入工程發展階段
工程發展階段就是為量產做准備,將不適合量產的工藝調整,製作工裝,生產設備,專用工具
然後是小批量試裝階段,每5-10架一個批次,用生產線生產,根據反饋調整工藝,同時,少量裝備部隊,編寫飛行手冊,維修手冊,說明書(此時也可能不具備完全作戰能力)
最後是量產,大批交付部隊
G. 武器系統開發的五個階段
(二)中國激光武器的發展現狀 1951年,我國以「昆明光學工廠」的光學技術為基礎,再結合前蘇聯援助的光學技術於東北長春成立了另一座光學機械研究所,並命名為「長春光學機械研究所」,從事光學儀器的研發工作,為日後激光科技打下了基礎。長春光機所成立後的首要任務是150工程,研製專為對地地彈道飛彈進行追蹤、精密測量、觀測距離不少於150公里的大型光學系統,簡稱追蹤電影經緯儀。這套系統還有時統設備、引導雷達、程序引導儀、判讀儀及數據處理設備等,當時只有美國裝備了類似的系統。長春光學機械研究所於50年代開始夜視技術研究,研製的主動紅外線變像管和紅外線夜視儀,在1958年試驗成功並由昆明光學儀器廠推廣生產。1960年代又開發出由三級串聯像增強管組成的微光夜視儀,能看到百公尺外的人體活動。1960年,當美國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後,我國在1964年3月開始研發激光武器,同時列為「重點武器」,史稱「6403工程」;同年,中國科學院組建了專司激光武器研究的「上海光學機械研究所」,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激光武器研究,激光武器的研發至此已初具雛型。1965年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製成鋁石榴石(Nd:YAG)激光晶體,第二年製成YAG激光器,用於軍用光纖通信的半導體激光器也在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在這之後中國研發出C02激光器、氬離子激光器、環形激光器、穩頻激光器、遠紅外激光等, 60年代我國已經開發出強激光武器,並且在激光元件器和基礎技術研究方面略次於美國,60年代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當時中國激光武器之所以發展迅速其主要目的在於高空防禦(對象為: 高空偵察機、高空戰斗機)。70年代初期我國生產的高能激光裝置就已經打出了中子。1972年高重復頻率調QYAG激光器研製成功。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生產用於陸軍武器測距、彈道測量、人造衛星測距、大氣激光通信、光纖通信、海軍武器測距、陸空軍武器導引等方面的系統。1980年初,隨著美國「星戰計劃」的出台,我國擬定了以激光武器做為反制的研發計劃,進行CO2激光器、化學激光器、自由電子雷射和X射線雷射的研究,其中以CO2激光器及化學激光器的研究最具成效(輸出功率高達萬瓦以上);1986年3月3日,中共原子彈之父王淦昌和另外三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了一項名為「863計劃」內容包括太空、雷射、自動化、生物科技、信息系統、能源等新事項,以持續其雷射的研究。當年上海光機所研製成功尖峰疽功率超過1012瓦的強脈沖激光試驗裝置,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之後擁有同類設備的國家。1989年,我國制定了「神光計劃」,使我國激光技術穩步發展。進入90年代,在「神光計劃」的指導下,我國在激光武器的研製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研製出供陸戰用的手提式小型致盲性激光武器。這一突破讓我國激光武器技術走在世界的前沿。 1991年開始,我國開始研發功能強大的高能激光武器,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於1996年成功研發出新一代飛秒超短超強激光裝置,稱為「神光二號」,可在十億分之一秒內產生出相當於全球電力總和的數倍功率,標志著中國的強激光技術又踏上一個新台階。我國這種新一代高能激光系統的性能與美、俄等國最新一代高能激光系統性能相當,這是我國繼核武器之後,又一項可與歐美強國匹敵的新世紀利器。1999年10月,我國在完成多次測試實驗後開始將激光炮正式的裝備部隊,同時計劃於2010年前建立以激光炮為主的縱深反擊武器系統。與俄羅斯、以色列等國有合作(俄羅斯的理論研究處於領先地位,美國與以色列在激光武器應用中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我國正在研發更為新型的高能激光武器,已經研發成功的激光武器種類目前已有8種。下面列舉一些中國激光武器: 發射即命中的光速武器—在激光束「發射」並擊中目標所用的時間內,目標移動的距離可能不超過10厘米; 無孔不入的脈沖武器—從遨遊太空的衛星到橫跨大洋的洲際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從隱形飛機,隱形導彈到隱形坦克,隱形艦船等在內的「隱形武器」;從飛機到通訊器材,雷達,武器的計算機系統及其它光電器材,只要處於強微波的覆蓋范圍內,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激光槍—以97-3式為例,最大攻擊為2000—2600米可穿透0.4厘米鋼板; 99式坦克激光壓制武器; 激光眩目器—這里介紹下國產單兵激光眩目器WJG-2002型激光眩目槍,其外觀如一枝短突擊步槍,小巧玲瓏,便於攜帶。它既可以使400米范圍內的有生目標快速產生暫時性的視覺障礙,也可以干擾、損傷武器裝備中的微光、夜視、CCD、激光測距機等光電感測器, WJG-2002型激光眩目槍具備了三大本領:在50米距離上可使人眩目、眩暈、暫時失明,從而失去抵抗能力。而視力過一段時間後還可以恢復正常,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傷;操作方便,只要照射到目標就可以產生眩目效果;適應能力強,可以在-20℃―50℃的溫度下使用。 在工作時,激光眩目槍能產生每秒3次的脈動綠色激光,綠色光是人眼反應最敏感的可見光。研究證明,當強光閃爍頻率和人的腦電圖α波的頻率重合時,被照射者會產生眩暈、惡心、頭痛、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誘發癲癇,產生意識障礙; 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激光制導炸彈等,另外在量子點激光器方面的理論研究中,中國早就處於世界最領先的地位,中國的超強功率的固態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發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的距離獲得每平方厘米35 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擊導彈所必需的破壞閾高出近1個數量級以上。以次粗略推算,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有效殺傷力超過3萬公里。 中國研製成功的新一代激光武器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激光武器之一,可有效對付頻頻闖入中國領空偵察的「曙光女神」號超高速戰略偵察機;中國的電子干擾機,能使F-117隱形飛機的激光制導、紅外導彈完全失靈。 中國研製的超距攻擊性激光雷達的威力強大!它不僅有萬里眼的功能,還具有快如閃電,強大無比的威力!可以在激光雷達偵測到目標後的瞬間直接將其摧毀!激光雷達是主動性雷達,比傳統的電磁雷達更具優點,隱形飛機在他的千里眼中會報漏無疑。 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包含著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術: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輻射材料物理機理及成像圖譜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蹤定位控制技術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轉換載體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技術的突破。 軍情分析家認為,中國已重點解決了一批軍事激光工程應用方面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能夠達到其他國家無法達到的水平和程度。軍事專家介紹,激光武器分為兩類:一種作為戰術武器,用於常規戰爭中直接傷亡人員、擊毀坦克、飛機、戰術導彈等,如激光炮;一種做為戰略武器,用於對付彈道導彈、空間武器等。激光武器目前有機載、艦載和太空載等。而中國新近研製的攜帶型激光眩目槍,更能瞬間使人眩暈,並短暫失明,從而失去抵抗力,可適用於反恐和防暴。 最近了解到我軍在西部地區成功地運用激光武器攔截來襲的低空巡航導彈。這項激光防禦技術極可能成為中國發展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TMD)的一個組成部分。消息指出,這次激光實驗是在青海與西藏高原進行,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顯示出大陸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攔截低空巡航導彈。過往的反導彈系統通常是以地對空導彈在空中擊落攻擊導彈,而激光系統則是利用激光摧毀導彈的指引系統,使導彈落地而不引起破壞。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中國激光武器打下報廢衛星也就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了!
H. 我軍軍事裝備發展有幾個階段各階段都有哪些特徵
今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建軍節。在這盛大的節日里,中國人民解放軍將以嶄新的軍容、威武文明之師的英姿,隆重慶祝這不平凡而偉大的一天,這也標志著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歷程中實現了質的飛躍。
一、第一次飛躍:武器裝備從以步槍為主的輕武器向以坦克、大炮、飛機為主的重武器轉變,實現了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步兵到諸軍兵種的飛躍,海、空軍武器裝備初
具規模
建國之初,我軍武器裝備品種繁雜,陳舊落後,如槍炮就有110種、82種口徑,產自20多個國家,主要以沖鋒槍、輕機槍、通信、重機槍、輕迫擊炮、重迫擊炮等武器為主。
新中國成立時,我軍(主要是陸軍)的武器裝備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開國大典大閱兵時,我軍展示了75毫米野戰炮、105毫米榴彈炮、37和57毫米高炮等,以及P—51型殲擊機、蚊式轟炸機、PT—19型教練機、L—5型通信觀察機。
然而,由於有些武器是在戰爭中從敵人手中奪過來的,因此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步兵武器裝備多,海、空軍和陸軍特種兵的武器裝備少,陳舊落後。尤其是飛機、軍艦少得可憐,坦克、大炮也為數不多。60架作戰飛機多達10個機種,有的已破舊不堪,有的缺少配件。
國慶大典之後,為了改善武器裝備,中共中央確定進口蘇式武器裝備。194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訪蘇時,於27日向斯大林、華西列夫斯基和布爾加寧等提出了向蘇聯購買飛機裝備等問題。經雙方商定,當年10月15日蘇聯飛機第一批進口。至年底,共進口各型飛機185架。朝鮮戰爭爆發後,我國加速了從蘇聯進口武器裝備的步伐。1950年和1951年,共接收了12個蘇軍航空兵師的裝備,進口了36艘蘇聯魚雷快艇。1953年6月4日,我國又和蘇聯簽訂了進口(含轉讓製造)81艘艦艇的協定。1951年至1954年間,還從蘇聯進口了60個步兵師的武器裝備和36個步兵師的輕武器。空軍從1950年10月至1954年初組建了多個航空兵師,擁有各型飛機3000多架,形成了包括殲擊、強擊、轟炸、偵察、運輸航空兵的空中力量。1954年和1955年,蘇聯軍隊從安東(今丹東)、沈陽和旅大地區撤回國內時,我軍有償接收了蘇軍1個潛艇基地、5個殲擊機師、1個轟炸機師、2個步兵師、1個機械化師、3個地面炮兵師、3個高射炮兵師等部隊的大部分武器裝備。
到1955年底,我國共進口和接收蘇式各種槍80餘萬支(挺),火炮1.1萬多門,坦克裝甲車輛3000多輛,飛機約5000架,艦艇約200艘(含轉讓製造部分),雷達和探照燈1400多部,無線電和有線電通信機1.2萬多部,舟橋15套,主要工程機械500多部,防化專用車輛100多輛,以及各種彈葯和配套裝備。
自從1956年7月19日,在東北沈陽,我國仿製生產的第一架殲擊機即殲—5型,首飛藍天成功。中國人民由此步入航空工業從仿製到自行研製、從弱到強的奮斗歷程。1956年以後,還進口了不少飛機、艦艇和其它個別裝備的仿製樣機。在進口蘇式武器裝備的同時,我軍先後成立了炮兵、坦克、空軍、海軍、工兵等學校。我國抓緊了軍工建設和武器裝備的生產。
1951年初,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主任,代總參謀長聶榮臻、重工業部部長李富春為副主任的中央兵工委員會,根據朝鮮戰爭的需要,提出了提早進行兵工建設的方針,並於同年6月20日作出了《關於兵工建設問題的決定》。按照這個決定,1952年以前,軍工企業自製了一些輕武器和彈葯,修復了一部分舊雜式武器備裝備。從1953年起,逐步開始仿製蘇式武器裝備,先後新建和擴建了79個規模較大的軍事工廠,武器裝備的仿製和試制投入了生產。到1955年底,我軍利用進口和國產的武器裝備,換裝和新裝備了陸海空三軍師級單位。
至此,海軍和空軍的裝備已初具規模,陸軍特種兵的裝備也迅速發展起來,步兵的舊雜式武器裝備絕大部分被淘汰,基本上實現了武器裝備的制式化、全軍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比新中國成立時大大提高了一步。1959年,我國又自行研製了「59」式中型坦克,從而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結束。此時,我國航空工業短短建國十年內,自己研製出了超音速噴氣戰斗機和轟炸機。
共分四個階段!
一:武器裝備從以步槍為主的輕武器向以坦克、大炮、飛機為主的重武器轉變,實現了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步兵到諸軍兵種的飛躍,海、空軍武器裝備初具規模!
二:武器裝備從摩托化向機械化的轉變,諸軍兵種武器裝備尤其是空軍、海軍、二炮部隊的武器裝突飛猛進,基本實現了由進口化、引進化、仿製化到國產化、自製化、改進化!
三:武器裝備研製開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挖掘自身國防科技潛力,實現了由機械化向電子化、信息化、通用化、自動化方向轉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走出一條中國式的武器裝備現代化!
四:以科技強軍戰略思想為指導,依靠自身科技、借鑒國外技術研製高技術武器裝備「殺手鐧」,集陸海空三軍和二炮高精尖新武器於一體的配套武器裝備系統,使現有武器裝備成為維持和平的堅強盾牌—陸地猛虎、大海膠龍、監天之鷹、長空利箭!
I. 倩女幽魂裝備階段的劃分
具體來
J. 重大技術裝備從研發到生產需要經過哪些階段
有多重?有多大?哪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