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抗戰國軍一個師的武器裝備

抗戰國軍一個師的武器裝備

發布時間:2021-02-02 20:41:15

A. 抗日戰爭中,國軍的制式裝備是什麼

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彷彿並沒有一個統一完整的軍服服制和單兵裝備制度。這是源於舊中國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在經歷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後一個帝國--滿清王朝的覆滅之後,苦難的中國就又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年代。軍閥們為了爭奪勢力范圍,大量購進西方列強的各式武器,我國漸漸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萬國軍事博物館」。同時也就出現了紛紛亂亂的軍服及裝備。直到中原大戰的結束,國民黨南京政府才在形勢上基本統一了中國。但軍隊中除中央軍外,還保留著大量的軍閥殘余部隊。其都保留著原有的裝備特徵。

而談及國民黨軍隊的軍服服制和單兵裝備制度這一問題,就不能不從國民黨軍隊的整軍行動開始談起。

話說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國民黨軍政部根據德國軍事顧問提出的建議開始進行浩浩盪盪的整軍計劃。在整軍過程中,對各種不同編制的部隊有著不同的名稱,主要有整編師、調整師、整理師、新編師等四種稱謂。根據塞克特《陸軍改革建議書》中的方案,全國陸軍要重新編組成60個師,將其稱之為整編師,裝備由德國進口的武器、使用德國先進的軍事體制。1935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第一批10個師的整編計劃,由於此時這10個師的德械裝備尚未運抵中國,只得在編制體系和武器裝備方面進行一些內部調整,故稱其為調整師。在這10個師中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這支部隊全部按照當時德國陸軍步兵師的編制編成,與國軍其他師級部隊完全不同。整理師的概念是被最早提出來的,所謂整理師是根據1934年12月整軍計劃分批進行編組時,尚未輪到編組的部隊根據1932年6月軍委會頒布的《陸軍師暫行編製表》的四團制師為標准進行整理,故名為整理師。這種師編制為兩旅四團,師直屬騎兵1個連、炮兵1個團、工兵、通信、輜重各1個營、衛生隊1個、特務連1個。

1936年,軍事委員會對整軍方案作了進一步的規劃,確立了減少大單位、充實小單位,特別是充實團以下部隊的戰鬥力以及人事、經費等方面的整軍原則,根據這一規劃整編的部隊稱為二十五年調整師(1936年即民國二十五年),初步計劃年內完成20個師的整編。整編先從中央軍和東北軍中開始,中央軍的37個師共186個團,除正在圍剿紅軍的一線部隊外,其餘部隊一律改為四團制的整理師。各軍師直屬的騎兵、炮兵、工兵等兵種,則集中進行整訓。預定中央軍參與整軍的135個團中先整編出18個四團制的整理師,再將其餘63個團合編為32個團,在此基礎上組建8個新編師,新編師基本上以2個整理團合並為1個團。東北軍的18個師54個團計劃整編為10個整理師(由原來40個團組成)和2個新編師(由原來8個團組成)。

整理師與新編師的差別在於,整理師的各級軍官基本還是以原來的各級軍官為基礎,而新編師則完全打破原來的人事編制,由來自不同部隊的各級軍官進行混合編組,以徹底清除軍隊內部派系林立的現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國家軍隊。整軍過程中,當時擔任第五任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的法肯豪斯對該計劃提出了建議:「各師應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的編制和裝備為標准,如果暫時沒有條件組建工兵營和通訊營的,可以先組建工兵連和通訊連;加強炮兵建設,各師應盡量配屬一個轄3個炮兵營的炮兵團(山炮營、野炮營和105毫米榴彈炮營各1個);輕武器方面應統一武器制式,並在師建制里組建一個修械所負責武器的保養維護和修理。」至抗戰爆發前,整軍計劃一共進行了兩期,共計20個師,第三期的10個師正在進行之中。實際上在已完成整軍的20個師中,其接受德式裝備和德國顧問的訓練程度也各有不同,實際接受過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只有以下幾個師: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以及不屬於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

到1937年7月,國軍中中央軍共調整35個師、整理24個師,東北軍調整10個師,運用調整方式而未完成的有5個師,另有粵軍10個師、川軍26個師、另有9個獨立旅被整理。在中央軍的30個師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裝備,其中還有一些是全部實現了德械化,並接受德國顧問的系統訓練。已經過這樣的整軍而面貌一新的中央軍,堪稱為中國近代史上最現代化的陸軍。在抗戰初期,就是以這些經過整軍的德式師擔當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德式師的編制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這是一支裝備最齊全,訓練最正規的精銳之師,1937年11月擴編為3旅6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達三萬餘人,其中3個團即第1、第3、第5團為全德式裝備,另3個團(多為新兵)則在整訓之中。

基本編制如下:

師直屬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通信營、軍士營、特務營、輸送營各1個。

全師下轄3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

以全德式裝備的第1團為例:

團直屬榴彈炮連、戰防炮連、通信連、輸送連各1個。

每團下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配9挺輕機槍)、1個重機槍連(配6挺重機槍)、1個迫擊炮排(配2門82毫米迫擊炮)

德式師的另一類是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為代表的所謂新式中央軍,

基本編制如下:

一 師直屬部隊:

1個炮兵營;

3個榴彈炮連(配12門75毫米山炮);

1個戰防炮連(配4門37毫米戰防炮);

1個高射炮連(配4門20毫米高射炮);

1個工兵營;

1個通信營(配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

1個輜重營;

1個特務營;

1個衛生隊(平時為師醫院);

二 全師下轄2個步兵旅;

每旅下轄2個步兵團;

團直屬部隊;

1個迫擊炮連(配6門83毫米迫擊炮);

1個小炮連(配6門20毫米機關炮);

1個通信連;

1個特務連;

每團下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直屬部隊;

1個機炮連(配6挺重機槍,2門82毫米迫擊炮)

每營下轄3個步兵連;

每連下轄3個步兵排;

B. 1937年中國一個師裝備情況

步兵班:
12人,班長軍士1名,士兵11名。
包括1個4人火力組,2個4人突擊組。

4人火力組:精確射手1名,機槍正射手,機槍副射手1名。機槍彈葯手1名。

精確射手:精確射擊步槍[加瞄準鏡配兩腳架的毛瑟1898改型]1具,標准步槍彈1袋100發。

機槍正射手:輕機槍1挺[包括維護工具,簡單備件與兩腳架],50發彈鼓1個,手槍1具。

機槍副射手:備用槍管兩根,50發彈鼓4個,250發彈箱1個,手槍1具,
機槍彈葯手:250發彈箱2個,手槍1具。

4人突擊組:

每人步槍1桿,標准步槍彈100發,步兵手榴彈6枚

全班合計12人,

配屬輕機槍1挺,手槍3具,精確射擊步槍1具,標准步槍8具。

彈葯基數:標准步槍子彈1900發,標准手槍子彈120發,手榴彈48枚。

步兵排:

3個步兵班[12人]

2個火力組[2人][1具類似M79的輕型單管40毫米榴彈發射器,1具手槍,40發40毫米榴彈[單重400克]。40發手槍子彈]

1個指通組[4人][4具標准步槍,4具手槍,4輛軍用自行車,400發標准步槍子彈,80發標准手槍子彈,手榴彈16枚]

全排合計44人,包括軍官排長1名,軍士班長3名,士兵40名。

配屬40毫米榴彈發射器2具,輕機槍3挺,精確射擊步槍3具,標准步槍28具,標准手槍15具。
彈葯:標准步槍彈6100發,標准手槍彈600發,40毫米榴彈80發,手榴彈160枚。

步兵連:
3個44人步兵排
2個3人迫擊炮組[60毫米輕迫擊炮1門,60毫米迫擊炮炮彈30發,手槍3具,手槍子彈120發]

1個10人供應班[戰時加強苦力50名,構成4個12人小行李班和1個12人炊事班][軍士1名,士兵9名,標准步槍10具]
[每班12人,配屬6輛標准軍用獨輪車,12根扁擔,行軍狀態使用手推車有效載荷6*150公斤,戰斗狀態使用扁擔有效載荷6*50公斤]

[小行李班每班有效載荷900/300公斤,3個步兵排和連部各配屬1個,包括44+12人的口糧與一個排的小行李與後備彈葯,或者連部小行李]

[炊事班攜帶軍用炊具,水桶,步兵連附屬工程器械,副食品,後備應急給養等]

1個18人連部班[連長1名,教員1名,射擊/觀察測繪/軍械維護/工程爆破教習軍士各1名,文宣/主計軍士各1名,救護兵2名,通訊兵8名]

[精確射擊步槍1具,標准步槍16具,手槍9具]

全連合計166人,
包括軍官5名,軍士16名,士兵145名。戰時加強苦力50名。

配屬:60毫米迫擊炮2門,40毫米榴彈發射器6具,輕機槍9挺,精確射擊步槍10具,標准步槍110具,標准手槍60具]

步兵營[650人]
3個166人步兵連[60毫米迫擊炮2門,40毫米榴彈發射器6具,輕機槍9挺,精確射擊步槍10具]

1個 50人機槍排[6挺標准水冷重機槍,2門80毫米迫擊炮,馱馬6*1+2*2匹]

1個 50人供應排[戰時加強苦力150名]

1個 16人突擊偵察班[輕機槍1挺,精確射擊步槍2具]

1個 16人戰斗工兵班[輕機槍1挺]

1個 20人營部班 [輕機槍1挺,狙擊步槍3具]

合計:軍官25名,軍士75名,士兵550名

配屬:6挺標准水冷重機槍,30挺輕機槍,2門80毫米迫擊炮,6門60毫米迫擊炮,18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精確射擊步槍32具,狙擊步槍3具。

步兵團:
3個步兵營[650人][戰時加強苦力300名]

1個輕炮營[350人][6 門75毫米山炮,18挺標准水冷重機槍]

1個輜重連[150人]

1個工兵連[150人]

1個大車運輸連[150人][3個40輛大車的大車運輸隊,雙馬雙輪標准馬車,根據道路條件,有效載荷300-500公斤]

1個徒手補充營[ 50人][戰時加強苦力600人]
1個騎兵排[ 50人]

1個團部連[150人]

全團滿編3000人,戰時加強1500名苦力或補充兵。

步兵師:
3個步兵團[3000人]
1個炮兵營[ 700人][18門75毫米野戰炮]

1個輜重營[ 900人]

1個工兵營[ 900人]

1個師部營[1000人][師部,師參,騎兵連,警衛連,憲兵連,衛生連,2個徒手補充營等]

全師滿員12500人,戰時加強苦力/補充兵5500人。

配屬:18門75毫米山炮,18門75毫米野戰炮,18門80毫米迫擊炮,60門60毫米迫擊炮,120挺重機槍,360挺輕機槍,180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

考慮到成本和中國的道路後勤條件,使用大量苦力/挑夫/手推車,而馬匹/馬車相對比較少[與德國步兵師相比]

重炮集中於步兵軍或獨立重炮單位。
主要包括:

105毫米加農炮:合計3個營54門

155毫米榴彈炮:合計2個營36門

155毫米加農炮:合計2個營36門

120毫米迫擊炮:合計6個營108門
210毫米迫擊炮:合計2個營36門

額外配屬:
配屬37毫米速射炮/重機槍和75毫米野炮的戰斗裝甲列車

155/203毫米列車炮。

以國軍89師為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9師是1931年以錢大鈞教導第3師的一部編成,由湯恩伯出任首任師長,在湯恩伯的苦心經營下,該師很快成為湯恩伯的起家部隊,到抗戰初,該部隊已經成為國軍的主力之一,不過由於當時湯恩伯的地位還不太高,該師的裝備水平不但遠遠低於88、89、36師、教導總隊等德械師,就是比起11,1師也頗有不如,在抗戰初國軍中央軍近40個師中實力基本在10名左右,所以只能稱為中央軍的二流主力師。其在抗戰初的編成是這樣的:

89師下轄265,267兩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並且每旅還配有1個小炮連,師直屬隊有炮兵營、工兵營、通信營、騎兵連、戰防炮連、輜重連、特務連、軍醫院等,計軍官666人,士兵11851人。

其裝備也是較好的,共裝備中正式79步槍4500支,哈乞開斯輕機槍324挺,24式馬克沁重機槍48挺,24式馬克沁高射機槍24挺,二十響自來得手槍218隻,十響自來得手槍314隻,勃朗寧手槍14隻,左輪手槍29隻,信號槍83隻,寧造82迫擊炮24門,6年式75山炮12門,歐刀根小炮12門,37毫米戰防炮6門,刺刀4500把,大刀1017把,彈葯也很充足,其在南口戰役前全師共擁有79步槍彈1197500發,79輕機槍彈1224000發,79重機槍彈837500發,79鋼芯彈143200發,79曳光彈4800發,信號槍彈4127發,自來得手槍彈76700發,勃朗寧手槍但4400發,左輪手槍彈2990發,20毫米歐刀根炮彈600發,,37毫米戰防炮彈1800發,82迫擊炮彈2352發,75山炮彈1482發,手榴彈28200枚。另外還有部分手雷、地雷等。

除此之外,還擁有馬匹2599匹,輕輜重車25輛,重輜重車25輛,寧造防毒面具100個,意造防毒面具100個,鞏造防毒面具3000個,鋼盔9000頂,6*30望遠鏡54架,4*30望遠鏡106架。

其編制和裝備的優點在於,首先,裝備精良,基本上每班保證有輕機槍1挺,每營有機炮連一個(4挺重機槍,2門迫擊炮),每團有高射機槍連一個(6挺),每旅有小炮連1個。其次,輕武器質量很好,89師裝備的中正式步槍及輕重機槍質量基本都不低於(甚至高於)日軍裝備的同類武器。第三、彈葯也大多充足,如步槍子彈平均每支280發左右,按國軍的彈葯補充基數是近一個月的基數(國軍每日60發,一個月份按5日計),輕機槍每挺4000發左右,合國軍4個基數(國軍每日按1000發,每月5000發),重機槍每挺(包括高射機槍)近13000發,合國軍6個基數(國軍每日按2000發,每月10000發),第四,兵種齊全,基本防護齊全,馬步工輜炮各兵種,各種武器該有的基本都齊全,而且能保證每支槍都有刺刀,每個戰斗兵都有鋼盔,這在當時東亞也是不錯的。

但這支部隊也有很大的缺點,首先,炮兵太少,當時最重要的陸軍武器是大炮,日軍每個師團裝備一個炮兵聯隊,而幾十年前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每鎮也裝備一個炮兵團(36門山炮和野炮),89師的炮兵只有一個營,炮兵實力還略弱於於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其次,輜重兵太少,彈葯補充成問題,89師只有1個輜重連,但沒有汽車,平時雖然隨身帶的彈葯不少但一旦戰役拉長,這點運輸能力很難保證戰場需要。第三,衛生兵太少,國軍對戰場救護一向不太注意,一個師就幾十個醫護人員,帶上每團的擔架排,總共戰場救護人員不過200多人,根本滿足不了激烈的戰斗。最後,防毒面具太少,在面對動輒放毒的日本鬼子,竟只有四分之一強的人有防毒面具,大多數人沒有基本的防護,確實使該師的戰鬥力打了個折扣。

C.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一個師有多少挺機槍(含輕重機槍)

就以最精銳的德械師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為例說吧:
師轄3個旅,旅轄2個團,回團轄3個步兵營,步答兵營轄3個步兵連(9挺輕機槍)、1個重機槍連(6挺重機槍)
可以計算出
輕機槍9×3×3×2×3=486挺
重機槍6×1×3×2×3=108挺
可惜只有德械師才這樣
地方部隊就難說了。
晉綏軍、東北軍、川軍算是裝備不錯的,滇軍、黔軍就不行了

D. 抗日時國軍一個連是什麼裝備

中央軍中最好的德式師
軍裝春秋為黃綠色駝絨夾衣常服,夏季為草綠色專卡其布衫(又分長褲短褲兩種屬),冬季為棉布.軍官配呢軍裝和呢大衣 士兵配發黑色膠底布鞋,軍官配發皮鞋
頭盔M-35
輕武器 仿製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 德制1924年式標准型毛瑟系列步槍 仿ZB-26輕機槍 7.63毫米毛瑟M1932型半自動手槍 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擊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
其餘中央軍
頭盔包括英制 輕武器有大量中正式

西北軍英制頭盔 大量漢陽造
晉軍裝備大量太原兵工廠的武器 仿日制
粵系曾接受過日本援助 有大量日制武器
桂系英制頭盔 大量漢陽造
滇軍大量法制裝備
川軍。。。。很原始了
單獨的一個步兵連一般沒有迫擊炮 差一點的地方部隊甚至沒有輕機槍

E. 抗戰時期國軍中央軍一個團的裝備

中央軍主要是德械師, 普通士兵裝備中正或原裝德毛瑟M1924步槍一支(同型槍,區別在於回國產與進口),原裝答毛瑟1919駁殼槍一支,德制M24木柄手榴彈4枚,原裝德制1935年式鋼盔。
從其他方面看,輕機槍以捷克式為主,火力強勁,又便於攜帶, 重機槍,中央軍班用支援火力一挺24(中國版馬克沁)重機槍, 迫擊炮之類的,團級的部隊裝備了82式迫擊炮。
從輕武器方面,中央軍和當時的日軍常設軍團裝備差不多,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壓過日軍。
但就是最重要的大口徑重武器缺乏。

F. 國軍時一個步兵師和機械化師的兵力與武器的配置是怎樣的

抗戰時期國軍唯一的機械化師是200師,由蘇聯的對華軍援裝備。

具體武器裝備有:飛機985架,坦克82輛,火炮1317門,汽車1550輛,機槍14025挺.槍彈16450萬發,炮彈100萬發,航空炸彈82300發.

1937年9月,蔣介石派出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楊傑,率軍事代表團(名義為實業考察團)赴蘇聯談判軍事援助的問題,談判結果是蘇聯方面願意提供戰車、飛機、火炮、彈葯等援助。以後直到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前,各種軍事裝備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國。這是那段艱苦的時間里中國唯一的外援,總價值173175810美元。除了物資援助,蘇聯還派出名為志願隊的正規軍,駕駛戰斗機和擔任軍隊顧問。可以說,這些援助是雪中送炭,特別是急需的戰斗機,當時中國空軍已經損失殆盡,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又不願意出售,正是這些蘇聯I-15、I-16戰斗機和蘇聯志願隊阻止了日機的肆虐。

在1938年3-6月間運到的第一批裝備中,包括83輛T-26(1933年型)輕型坦克,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一些BA-3/6/10型和BA-20型裝甲車,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車輛。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機械化裝備,國民黨決定將裝甲兵團擴編成第200師,裝甲兵團中經歷過初期抗戰的原有舊裝備,撥給由交輜學校分離出來的機械化學校(教育長仍為徐庭瑤)作教學用途,全新的蘇式裝備由200師接收。

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正式擴編為第200師,師長杜聿明,副師長邱清泉。從番號上看,200師本身就與眾不同,因戰前國民革命軍的番號只編到102師。200師是國民革命軍中唯一的機械化部隊,下轄一個戰車團,一個裝甲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據杜聿明回憶,200師共接收70輛T-26、4輛BT-5、18輛菲亞特CV-33(有資料稱是20輛,是1934年孔祥熙到義大利考察航空時采購,一直封存在南昌,這時匆匆編入了200師)。裝甲團有蘇聯的BAE系列裝甲車50餘輛。摩托化步兵團裝備的也是蘇聯卡車。炮兵團有12門122榴彈炮,還有45毫米戰防炮,75毫米野戰炮。步兵使用的是蘇聯步機槍。

G. 抗戰時期國軍唯一的機械化師200師的裝備是誰提供的

200師的裝備是蘇聯的對華軍援。

1937年月,蔣介石派出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楊傑,率軍事代表團(名義為實業考察團)赴蘇聯談判軍事援助的問題,談判結果是蘇聯方面願意提供戰車、飛機、火炮、彈葯等援助。以後直到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前,各種軍事裝備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國。這是那段艱苦的時間里中國唯一的外援,總價值173175810美元。除了物資援助,蘇聯還派出名為志願隊的正規軍,駕駛戰斗機和擔任軍隊顧問。可以說,這些援助是雪中送炭,特別是急需的戰斗機,當時中國空軍已經損失殆盡,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又不願意出售,正是這些蘇聯I-15、I-16戰斗機和蘇聯志願隊阻止了日機的肆虐。

具體武器裝備有:飛機985架,坦克82輛,火炮1317門,汽車1550輛,機槍14025挺.槍彈16450萬發,炮彈100萬發,航空炸彈82300發.

在1938年3-6月間運到的第一批裝備中,包括83輛T-26(1933年型)輕型坦克,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一些BA-3/6/10型和BA-20型裝甲車,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車輛。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機械化裝備,國民黨決定將裝甲兵團擴編成第200師,裝甲兵團中經歷過初期抗戰的原有舊裝備,撥給由交輜學校分離出來的機械化學校(教育長仍為徐庭瑤)作教學用途,全新的蘇式裝備由200師接收。

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正式擴編為第200師,師長杜聿明,副師長邱清泉。從番號上看,200師本身就與眾不同,因戰前國民革命軍的番號只編到102師。200師是國民革命軍中唯一的機械化部隊,下轄一個戰車團,一個裝甲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據杜聿明回憶,200師共接收70輛T-26、4輛BT-5、18輛菲亞特CV-33(有資料稱是20輛,是1934年孔祥熙到義大利考察航空時采購,一直封存在南昌,這時匆匆編入了200師)。裝甲團有蘇聯的BAE系列裝甲車50餘輛。摩托化步兵團裝備的也是蘇聯卡車。炮兵團有12門122榴彈炮,還有45毫米戰防炮,75毫米野戰炮。步兵使用的是蘇聯步機槍。

H.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

海軍,祖父級的軍艦。國軍的軍艦幾乎比水兵的爺爺還老。
空軍,兩層木頭翅版膀的飛機,這也是一戰用剩下權來的。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陸軍,因為三個德械裝備師,其他的部隊跟小米步槍的共軍沒兩樣,最多是每個師團比共軍多幾門炮。
好吧。。再附上日軍。。
首先日軍擁有能和美軍拼上一次的強大海軍這個不用多說。海軍塑造了帝國的威嚴,擁有的航空母艦10艘。加上其它各式艦艇,帝國海軍總噸位世界第三。
空軍。日本沒有空軍,只有陸海航空兵。日軍擁有二戰中以兇猛聞名的零式戰機和延伸型號,96式轟炸機。甚至擁有部分美製航彈和德制其他裝備。
陸軍。日軍陸軍堪稱帝國的驕傲,每排4挺重機槍,70mm九二式步兵炮,還擁有各種輕型坦克,雖然和歐美的戰車沒得比,但對付中國軍隊足夠了。

I. 請問抗日戰爭時期,國軍蘇械師的裝備情況

從1937年10月到1941年10月間,蘇聯為了支援中國的抗戰,曾向我國的國民政府提供過一大批武器裝備,但具體數量眾說不一。在此僅以前蘇聯著名經濟史專家斯拉德科夫斯基提供的數字為准:飛機904架(其中中型和重型轟炸318架,殲擊機542架,教練機44架),坦克82輛,牽引車602輛,汽車1516輛,大炮1140門,輕、重機槍9720挺,步槍5萬支,子彈1.8億發,炸彈31600枚,炮彈約200萬發,以及石油製品等軍火物資(這些數字除牽引車604輛,中方統計僅為24輛外,基本上得到中方多數學者的肯定)。但這些東西也不是白給的,中國用桐油/豬/鬃和礦產品等與之進行交換。

另外,裝備了這些蘇式武器的國民黨軍目前可查的只有五支部隊,即當時在長江以北作戰的第一軍、第二軍,在長江以南作戰的第五軍、第74軍和第200師。

第三,在國民黨軍中接收了蘇式裝備的部隊中,最著名的當屬第200師了。裝備到位後即與倭寇首戰昆侖關,後又隨第五軍出征緬甸,戰績輝煌!1949年1月9日被我解放大軍殲滅於河南陳官莊。
第一軍曾參與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後調防陝西,1949年11月在四川被我解放大軍殲滅。
第五軍1933年曾參與長城抗戰,後又與倭寇血戰昆侖關、遠征緬甸,1949年在淮海戰役中被我解放大軍殲滅。
國民黨74軍曾參加了淞滬會戰,後又參與徐州、蘭封會戰,萬家嶺之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並重創倭寇!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背我解放軍殲滅。
國民黨第二軍曾參與淞滬會戰、血戰台兒庄、宜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血戰昆侖關,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該軍隸屬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先後參加了中國遠征軍 第1次入緬作戰、滇西反攻作戰和第2次任緬作戰等。1948年5月,該軍在參加宛西,宛東戰役中,被我解放大軍殲其一部。1949年7月上旬,我第4野戰軍第13兵團發起宜沙戰役。該軍放棄宜昌,向鄂西山區撤退。我解放大軍發起追擊,又殲其一部。余部於同年12月25日在四川彭縣宣布起義。

J.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74師武器裝備

1941年3月74軍(74師整編前)作為首批五個軍之一換裝蘇式裝備,包括 :

1、115毫米榴彈炮4門,

2、76毫米野炮8門,

3、37毫米反坦克炮4門,

4、7.62毫米M1910水冷式馬克西姆(即「俄國版的馬克辛」)重機槍25挺

5、7.62毫米M1910馬克西姆·托加萊和M1928德克恰廖夫(簡稱為DP型,即常見的轉盤機槍)輕機槍70挺。

(10)抗戰國軍一個師的武器裝備擴展閱讀

1938年10月7日,國軍調整兵力,發起全線總攻。74軍作為主攻部隊奉命攻擊日軍在萬家嶺地區的核心陣地張古山,153旅作為主攻,151旅作為預備隊,全力向張古山進攻,並佔領張古山主陣地。當夜日軍反攻,戰斗至烈,「305團預備隊用盡,營長王之干陣亡,連長以下,傷亡亦眾「。

1941年3月,74軍參加上高會戰,上高位於江西錦江上游,俯瞰贛東平原。日軍佔領上高,既可相機拊長沙之背,又可得到進攻贛南的前進基地。日軍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兵分三路,企圖合圍國軍主力於高安、上高地區。

但南北兩路進攻均被擊退,中路日軍孤軍深入,又遭到74軍堅強抵抗,3月22日日軍集中萬余兵力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猛攻74軍雲頭山、白茅山陣地,74軍與日軍反復爭奪,先後7次與日軍白刃肉搏,為友軍贏得了集結的寶貴時間。

因此中路日軍不得不於3月24日黃昏在北路第215聯隊掩護下開始突圍,但25日夜又被國軍將突圍與增援之敵再次包圍,終將其大部殲滅。

閱讀全文

與抗戰國軍一個師的武器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