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上的要地是怎麼

軍事上的要地是怎麼

發布時間:2021-02-02 17:45:58

❶ 軍事戰略要地!

暈,戰略要地有很多啊!
黑龍江和吉林不清楚,就遼寧來看:
1.丹東。溝通中國版與朝鮮的最重要戰權略中轉站和樞紐。
2.鞍山。大名鼎鼎的鞍鋼所在地,當年蘇軍核彈的重點指向點。
3.撫順。煤都,近年雖有挖空的趨勢,戰略地位依然很重要!
4.本溪。本鋼所在地,同樣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在中蘇交惡的時候,鞍山、撫順和本溪都是蘇軍核彈部隊的首要攻擊目標,戰略價值驚人,甚至連沈陽的沒這「待遇」!)
5.大連(旅順)。北海艦隊所在地。
6.葫蘆島,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生產基地!
7.沈陽。沈飛、沈變、機床廠等一批大廠都在那啊!
8.錦州。是溝通關內和關外的交通咽喉,

如果非要只選一個作為戰略要地的話,我認為還是錦州了!!!

❷ 海洋——為什麼是重要的軍事要地

海洋的經濟意義如此巨大,所以從古至今,海洋都是各國必爭的軍事要地,它的軍事意義不亞於陸地領土。

在古代,沿海的國家經常是把海洋作為抵禦外敵的屏障,而海上的島嶼,是逃避戰亂的理想之地;近代,航海技術在不斷提高,海上爭霸也隨之增多。各大臨海的強國開始各自謀劃疆土擴張,積極地向外建立海上的殖民統治,所以,海洋成為了國家之間互相爭斗的主要場所,誰佔領了海洋,誰就取得了主動。近幾個世紀,海洋不斷上演著侵略與反侵略、掠奪與反掠奪的各種斗爭,紛爭不斷。尤其是現在,發展海洋經濟成為許多瀕海國家的首選,瀕海國家因此要特別保護自己的海洋領地。而在中立性的廣大海洋區域開發中更表現為技術、力量的競爭。擴大海洋開發,就意味著各國利益的不平衡和矛盾沖突的擴大。從軍事角度來看,海洋也就充滿著矛盾、斗爭和潛在的軍事沖突。由於海洋軍事斗爭的結果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和海洋利益,海洋的軍事意義更以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為世界所矚目。

首先,海洋的軍事意義體現在它擁有比陸地更有優勢的軍事條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海戰場對陸戰場的影響僅限於艦炮火力對岸射擊的范圍內;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則擴大到艦載航空兵的活動范圍;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海軍大國相繼發展了彈道導彈潛艇,其攜載的潛射導彈射程不斷增大,現今美國、俄羅斯現役的潛射彈道導彈射程可達4000~5000海里,使海上打擊范圍擴大到對方的全部國土,甚至可達全球范圍。伴隨著新的海洋國土經營與開發,從國防的需要出發,為了足以防禦海洋國土,在海洋方向上的軍事活動已經不能再局限於海岸帶和領海以內,必須擴展到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域;也不能只局限於戍守某些海上交通線與點狀目標,而必須戍守更為廣闊的整個海域的天空、水面以至海水深層直達地底,戍守區域將由海洋上的點、線擴展到海洋區域的整體。

另外,海洋上的兵力活動遠遠大於陸地上的兵力活動。陸上鄰國之間領土與領空緊密相連,越出本國的領土與領空,就意味著進入他國的領土與領空。所以在和平時期任何一個國家的陸軍和空軍不能超越本國的國界,除非是在得到所在國家政府同意的駐軍、聯合演習以及友好訪問等特殊情況下才能例外。海洋上的情況卻不同於陸地,海洋上有大片公海間隔著海洋國土。在公海上各國海軍可以進行不違反和平目的的自由活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95條也明確規定:「軍艦在公海上有不受船旗國以外任何其他國軍用管轄的完全豁免權。」因而各國海軍可以在和平時期越出本國國界而自由活動於公海之上,並不進入他國國界,不能視為對他國主權、領土的侵犯,海軍也就成了三軍中在和平時期惟一能夠越出本國國界活動的軍種。

正因為如此,沿海國家可憑此將海軍兵力駐屯或演練於國界之外,能夠將武備在國界外試驗,還可以進行遠離國界的戰場准備。考慮到海軍攻防縱深大、機動性好等特點,海軍在國界外活動,既可以加大海防縱深,又可以提高海軍的戰略威懾作用,這對於海洋軍事力量運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十分有利的態勢。

海洋是導彈核武器的重要發射場地,相比陸基導彈發射,其具有更強的生存力和隱蔽性。海戰場,不像陸戰場那樣具有明確的國界,大洋是公有的,在汪洋大海中部署數十艘潛艇,極其分散,對方很難搜尋;加之潛艇的機動性大,可以利用海洋水層的天然掩護體和海洋復雜的氣象條件,海底起伏的山脈、谷地等,不斷地機動變換位置,既增加了搜索的困難,又增加了對對方多方向的威脅。因此,世界海洋大國,特別是超級大國,都將海洋作為核力量的庇護所,重視發展潛射彈道導彈,以便在較遠的距離上威懾或摧毀對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政治、經濟、軍事目標。

海洋戰場的影響范圍遠遠大於陸地戰場。歷史上,海戰即是沿海國家間的主要作戰樣式。一場海戰的勝負,往往決定國家的安危。因此,沿海國家便要控制自己的海洋領域,不受外國或外族侵擾,不斷加強海洋軍事力量的建設並且把運用海洋軍事力量作為關系國家興衰存亡的戰略大事。海洋爭霸的優劣與否往往就取決於海洋軍事力量的大小。隨著高技術兵器在海洋上的運用,海洋對陸地的制約作用將更為明顯。海洋軍事力量的戰略運用必然趨向更突出的地位。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人類社會向海洋進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人類海洋觀念的不斷更新,也使得海洋上演的各種爭斗會不斷升級。知識點中國航海日2005年7月11日是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家決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航海日」,7月11日成為中國「航海日」的生日。

2005年是我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國不少地方都舉行了大型紀念活動。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福建省全國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林嘉馬來提出了《關於設立中國航海節》的提案,建議:以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為契機設立中國航海節,以鄭和下西洋首航紀念日7月11日為中國航海節的法定日,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對福建省全國政協委員林嘉馬來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設立中國航海節》的提案進行了答復:同意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為「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

❸ 什麼叫軍事重地軍事重地一般要具備什麼條件

中國古代軍事地理格局乃是一種棋盤型格局。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范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范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東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東、湖北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為其中央腹地。
中國的地域雖然遼闊,但在歷代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大體上分布在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上。這里所說的起決定性作用,主要是指在歷代戰爭中,上述九大地域的重要性往往關繫到天下的統一與分裂、關繫到一朝一代的興與衰,或者,在中原政權與塞外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中關繫到中原政權的存與亡。
古人貫講「山川都會」。一般說來,在那些既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容易形成戰略要地。
幾列東西向的山河與幾列南北向的山河縱橫交錯,將中國腹地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大體上呈東北----西南向分布。其中,第二級階梯東部邊緣地帶的一系列山脈----北起燕山,循太行山南下,經嵩山山脈、方城冊,接桐柏山、大洪山,再轉向鄂西、湘西山脈而接雲貴高原----為中國的東、西部之間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南北之間也分出幾個層次,其主要的分界線則為長江、黃河、淮河及秦巴山地,此外,中條山、大別山也趕到了補充作用。
這幾列縱橫交錯的山河將中國腹地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這些地理單元的腹地一般都有一定的空間容量,外圍有險要的山脈或者江河為之險阻;有大大小小的江河周流內外,既是這些地域內部流通的運輸線,又將不同的區域聯系起來,這種聯系乃是區域之間戰略關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
山脈和江河的戰略意義各相同。山脈的意義重在阻隔,而貴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義重在流通,而貴在有據點可以扼守。
一般說來,山地的斷層地帶或者江河源流穿切山嶺所形成的河谷低地便於作為穿越山地的交通孔道。如關中四塞、太行八陘所扼通道及穿越秦巴山地的幾條棧道便是如此。江河主要是作為人力、物力運輸的交通線。以江河作為險阻,還須在那些重要渡口或支流與幹流的交匯處建立據點,以確保對這些江河的控制。如黃河的孟津和蒲津、長江的瓜洲渡和採石渡、淮河的潁口、渦口、泗口等處,便都伴隨著重要軍事據點的形成。
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則易於在紛亂的局面中建立根據地,形成局部的秩序,積蓄力量;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則便於向外部投遞力量,便於向外擴展,也便於介入全局。上述九大戰略要地大都擁有這些條件。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九大戰略要地並不全是按現在的省級行政區劃來劃分,而是主要是考慮到它們在軍事地理的格局中以其地形、地勢的原因構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它們在歷代戰爭中也的確顯示出了它們作為一個個獨立單元的地位。其中,關中主要是指陝西省的秦嶺以北部分;漢中地區則因其相對獨立,單獨作為一個戰略要地;東南主要是指江蘇、安徽兩省的中南部;中原則主要指河南。其它幾地則基本上同於現在的省級行政區劃。在稱法上,關中和中原都沿用了古代的稱法,因為這種稱法本身就極富戰略色彩。
在上述幾大戰略要地的外圍,有一些地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地位也很重要;但由於位置的關系,這些地域險要的山川固然保護了自己,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它與外部的聯系,妨礙了它對於全局的全面介入,因此在歷代興亡中,對於全局未能顯示出決定性的意義。當然,近代以後,中國的國防形勢發生變化,它們在軍事地理格局中的地位也有所變化。
在這個棋盤型格局中,關中、河北、東南和四川分處其四角。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一般都有比較優越的山河形勢,有相對穩固的後方和可以憑恃的山川險阻,能夠一種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態勢;有優越的經濟條件,足以供養、支撐起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集團;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易於形成一定的社會政治力量。一種勢力興起之初,占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據地,從容經營,積累力量,為日後進取天下打下基礎。

❹ 軍事上處於至關重要位置的地方叫什麼

要害之地
拼音: yào hài zhī dì
釋義:要害:人體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軍事上處於至關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軍事戰略要地。亦作「要害之處」。

❺ 古代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無法繞過去

古代打仗和現代打仗時不一樣的,像我們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的一樣,古時大都是冷兵器時代,士兵打仗大都靠的是刀劍,想要到某地去打仗也必須靠自己徒步走過去,只有少量的將領可以騎馬。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就導致了古代軍事上必經之地的形成,也就是說只有經過這些個必經之地才能達到戰場,即必經之地是達到戰場的唯一途徑。

接下來再來說說關隘,關隘與城鎮相比就是天然的屏障。一般來說,關愛要塞有著天然的易守難攻的優勢,通常是一些峽谷之類的地形。這樣子的地形的好處是登高望遠,同時偏於設置機關,一旦敵人進入圈套,大都難以逃出去。這樣子的關隘也一般都在行軍的路上,可以殺對方個措手不及。

❻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

不行

在地理上,我們經常聽到說某個地方在古代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我們在腦海里里就會留下一個影響呢,那就是它很重要,至於所說的必經之地,很可能會不以為然,想著打仗時將它繞過去就可以了,幹嘛認死理一定要從這里走。其實這么想還真就錯了,如果真要是能夠繞過去的,那就不是必爭之地了。

而城池內部是占據了很大的優勢的,因為佔領一個城池,就意味著周邊的很大一片區域已經被他們控制,就可以縮短補給的路線,這樣對於軍隊來說就有了保障。另外,城池的城牆可是堅固的可怕,在冷兵器時代,想要將城牆毀掉,無異於痴人說夢,即便是有了火炮,城內的嚴密防守可不是吃素的,會傻傻的看著城牆被敵軍破壞。而城內要是有足夠的糧草,即便是守上幾年也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面對這些要塞、城池繞路就是將自己的弱點暴漏在敵軍面前,非常的危險。當然對於那些行進速度非常快的騎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很難說了。

❼ 中國軍事戰略要地分別位於那些地方

首都地區,環渤海灣地區,三峽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核武器基地地區
註:所謂戰略要地,一般指政治經濟中心、交通樞紐、工業基地、核武器設施等。

❽ 在軍事上什麼樣的地方能被稱為「咽喉要道」(或要地)

敵方必須經過的地方。
比如馬六甲海峽對我國來說就是一個「咽喉要道」,美軍如果切斷回了這條通道,答我們的石油供應就會出大問題。所以要發展陸上的石油輸送通道、做好石油儲備管理,軍事上要加強海、空軍建設,獲得「相互」切斷能力(控制太平洋航道),使敵人怕被切斷油路而不敢切斷我方油路,還有要確保緬甸通道的暢通,以便可以通過陸路繞過馬六甲海峽。

❾ 請教軍事戰略要地

簡單地說,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算是戰略要地:
1.政治、經濟、交通和能源等等方面的重要地點(或區域);
2.對戰爭勝負起至關重要作用的軍事要點(或區域)。

❿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呢

“必經之路”一定會在身邊!如果你能繞過它,你就不必經歷它

戰略要地通常分為“關隘要塞”和“城鎮”兩類。一般來說,關口不能繞道,必須攻城。我們先談談傳球。

從那時起,圍攻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不管你在這個城市裡有多少麻煩要打。

但如果你從困境中撤退,選擇繞道而行,不僅意味著你的補給線被拉長,而且可能會被城後的敵人襲擊。那時,你會很被動。

閱讀全文

與軍事上的要地是怎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