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西方18世紀軍服資料
在英國倫敦的軍事博物館中,也許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較為簡陋和不起眼的一個。
它位於倫敦切爾西區皇家醫院路的一側,由一座兩層樓的方形建築構成,加上地下室共有三層展廳,博物館的標志是門口擺放的2門二戰期間英國陸軍用過的M1野戰炮。博物館的小冊子稱,「在這里,你可看到英國士兵戰時和平時感人的故事,了解英國陸軍士兵從15世紀到今天的生活和戰備情況,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英國陸軍自己的博物館,也是英國惟一的一家全面介紹英國陸軍的博物館。」
「長弓」之勝
博物館中講述的故事從1415年開始。當時,英倫三島擺脫內部紛爭,國王的眼光在盯向海洋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歐洲大陸,走出島國成為英王的最大心願。是年,英王亨利五世率6000官軍在法國北部加來一個名叫阿格尼科特的地方大敗法國25000大軍,英軍從此頻繁越過海峽,參與歐洲大陸的戰事。
據英國人的理解,國王亨利五世能以少勝多的原因在於其軍隊採用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博物館解說道,新式武器裝備,即「長弓」是國王軍隊獲勝的關鍵。「長弓」是冷兵器時代英國一大發明,樣子有點像中國的長矛,但要比中國的長矛長而重。作戰時,英軍把「長弓」綁扎在一起,以戰馬為依託,形成一排排利刃,直刺敵軍方陣。這樣做不但能打亂對手的進攻隊形,而且還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早在決意征戰歐洲前,英國國王就決定,男孩6歲起便要學習使用這種兵器,等他們長到20歲左右,便可以成為熟練的「長弓手」。一經實戰,這一武器和與之配合的戰術一起對保證英軍打敗大陸對手發揮了重要作用。
英國人也這樣認為,每一次戰爭都不會是前一次的重復,只有創造性地利用手中武器裝備,不拘於以往,才能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
「龍蝦背」
國家陸軍博物館比較吸引人的展室是500年來英國陸軍的軍服展、18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生活展和滑鐵盧之戰。早期的英國陸軍士兵身著紅色的軍服。博物館解釋說:「在當時的條件下,紅色是一種方便且便宜的染料。混戰中,紅色又很易識別……伊麗沙白時代,倫敦地區的陸軍官兵便開始穿著紅色軍服。1645年,英國『新型步兵』把紅色作為軍服的基本顏色。到17世紀末期,紅色軍服成為英國陸軍的主色調軍服。『紅外套』成為英國陸軍官兵的綽號。」且由於很像煮熟的龍蝦,英語有一句「龍蝦背」(LOBSTER BACK)的俚語。今天,提起「龍蝦背」,英國人都會告訴你,這是指他們的子弟兵。英國陸軍官兵穿了大約2個世紀的紅色軍服,到184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紅色軍服仍為英國陸軍士兵所用。
站在紅色軍服面前,你可以閉目暢想,腦海頓時呈現一幅撼人心膽的場面:一場冷兵器的較量在歐洲某一原野上拉開。遠遠望去,身著紅軍服的英軍官兵猶如一簇簇紅紅的火苗時隱時現閃動著,紅軍服以馬隊為先導,以方陣隊形向敵人的方向涌動,戰馬和步兵揚起的沙場塵埃掩映不住陽光下的刀光劍影,嘶嗚的戰馬和面無表情的將士等著敵人近些,再近些,接下來便是一場昏天黑地的肉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戰中,紅色告訴戰友自己的位置,相互應策著,共同血戰敵手。
隨著火葯的廣泛使用,盡管方陣和肉搏仍是陸戰的主要方式,但雙方交戰的距離被火槍或火炮的距離拉開。到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陸軍的紅色軍服漸漸地顯現出其不足,敵人完全可在遠距離上發現那簇簇紅色的目標,紅色軍服成為敵人火槍打擊的活靶標。另外由於英國陸軍士兵出戰國外的日子越來越多,如在炎熱的非洲,一味要求穿紅色軍服不能適應作戰區域的環境需要。到19世紀後期,英國陸軍士兵軍服發生新的演變,紅色軍服逐漸為黑、灰、白、藍等顏色軍服替代。到1900年布匿戰爭期間(英軍征服南非部落之戰),英國陸軍正規部隊已全部放棄紅色軍服,而改淺色,特別是白色軍服為主。
但對一個講古的民族來說,直到今天,英國也沒完全淘汰紅色軍服。去過英國的人都會去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前看換崗儀式。除天氣不好,一般情況下每隔一天的上午11點左右都有這種儀式,從軍樂隊到衛兵,上崗和下崗的士兵都穿著幾個世紀前他們前輩穿過的紅色軍服,他們或步行或騎高頭大馬整齊列隊,從離白金漢宮不遠處的衛兵營隊來此。到了白金漢宮前,換崗的衛兵又是踢腿又是跺腳,又是奏樂又是吆喝,好不忙乎。奇特的打扮把人們帶回幾個世紀前,紅軍服仍試圖向圍觀者說,英國曾是個老牌帝國。但時過境遷,此時已非彼時的英國,紅色軍服在白金漢宮前演義著英國幾經盛衰的故事。
在白金漢宮附近的衛兵博物館中,我與看門人,當年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卡車司機,談起紅色軍服的故事。他說,考究的紅色軍服還必須配上由帶毛黑熊皮做的高帽子,早年時候,帶毛黑熊皮全從俄國進口,以顯示皇家的華貴和尊嚴,但今天真正用俄國黑熊皮做的衛兵帽子已不多見。老人說,他這里有一頂,已傳幾代人,駐在附近的衛兵每次來這里都要帶著試試。當得知我是位遠道而來的中國軍人時,老人欣然拿出熊皮帽子,給本人帶上。帽子裡面有些油膩,外面毛發也有不少脫落,肯定是試戴的人很多。為了不掃老人的興,我帶上了那毛絨絨的大帽子,感覺並沒想像的那樣重,且很暖和。合影之後,老人又拉住我長談。他說:「我知道中國,知道中國軍人進駐了香港,你們的軍服也很漂亮,我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一看中國,看一看你們漂亮的軍服。」
早期的英國陸軍生活
看過陸軍軍服的演變史,我又按順序進入英國陸軍生活展室。
18世紀的英國士兵可沒今天英國士兵那樣清閑和舒服。當時,官兵很少有人享受足夠的醫療保障和津貼。士兵每日的津貼費為8個D(一個棄用的英國貨幣單位,每D相當3便士,100便士等於1英磅),其中6個D用於吃住,餘下的錢除養家糊口外還要自己購買軍服和其他必要裝備。18世紀士兵的食物主要是煮牛肉和面色,每日軍隊只供應兩餐。為省錢,許多官兵都不在軍營中住,而在營外找房子。由於待遇不高,官兵結婚的不多,即使結了婚,英軍也不允以承認。只有少數官兵能帶著家眷一起生活。當時,英軍中也有部分婦女,但她們並不算軍人,倒像今天的文職雇員,她們的工作主要是做飯和洗衣。
進入19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的待遇也沒多大改善。1800年,1名騎兵上校(團長)的日薪是23先令(已棄用英幣單位,介於英磅和便士之間),尉官日薪是14先令,列兵是1先令3個D。步兵上校(團長)日薪為13先令11個D,尉官為9先令,列兵為1先令。而當時英國的物價並不便宜。一位士兵1808年的一份帳單上寫道:1瓶廉價的酒1.5個D,一雙皮鞋6先令,留小姐過夜費5英磅5先令。英國作家塞穆爾·約翰遜寫道:「我認為,和社會上同一階層人,如勞工比,英軍士兵的生活要苦得多。」盡管如此,英國軍隊的紀律仍極為嚴格,如果違紀,如醉酒者將受到上司的鞭笞。
「招兵買馬」三百年
團曾是英國步兵的基本建制單位,一般由1名校級軍官任團長,團的名字也以團長的名字命名。隨著英陸軍規模的擴大,出現重名現象。1751年,英軍決定在團的前面加阿拉伯數字。1782年,英國步兵團又開始以所在郡命名,如當時的英國步兵第29團被命名為伍斯特郡團。
步兵團的組建由皇家授權,被授權者必須要有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一經皇家同意,政府會為官兵提供薪金和武器裝備,被授權者則負責士兵的招募、管理和訓練。這是完全商業化的募兵程序,首先雙方要解決錢的問題,政府與募兵者雙方按契約合同以給錢的多少來確定招兵的數量,而募兵者與被招募者則根據給錢的多少來決定服役期的長短。這種募兵制度給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募兵成了他們發財的好交易。他們往往虛報招兵數量,向政府領取空餉,終飽私襄。
今天,英國全志願兵役制度更突出了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不同的是,英國國防部替代了中間商,英軍招募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相同的是,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影院,你仍可見英國各軍種宣傳當兵如何之好的招兵買馬廣告。
18、19世紀,並不是每個英國人都想當兵,有時兵源很難找到。徵募者便把招兵買馬的時間放在冬季,冬季農活不多,城市也出現失業高峰,盡管待遇很低,但為糊口,許多人還不得不當兵去,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人除了渾身力氣一無所有。
大多數情況下,徵兵者對新兵有條件要求。但條件有時形同虛設,平時英軍就招不滿,戰時就更加困難。無奈,招募者只好放寬條件,一些老弱病殘者也穿上了軍服。戰爭爆發後,為補充兵員,政府還讓罪犯參軍。罪犯可用參軍的方式贖罪,並由此獲得「自由」。這使我想起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加里森敢死隊》。二戰中,美軍曾徵用過「身懷絕技」的小偷小摸與德國人作戰。筆者猜想:美國這樣做也許受英軍當年徵兵的啟發。為募新兵,募兵者想盡辦法,過份地誇下當兵如何優越的海口,結果許多人當兵後才發現現實並不非如此,發放的津貼七扣八扣等到了自己行手上已是所剩無幾。
濃彩重墨滑鐵盧
博物館濃彩重墨的展廳是滑鐵盧會戰。17世紀,英國在世界上崛起,開始與歐洲大陸的帝國發生沖突,對手之一就是法國。1815年6月18日發生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地區的英普聯軍與法軍進行的會戰成為英國登上歐洲霸業的轉折點。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英普聯軍傷亡2萬多人。法軍戰敗,拿破崙於6月22日退位。此次會戰後,歐洲10年時間沒再發生重大戰事,英軍從1815年的23萬人削減到1828年的10萬人。
對這場會戰,陸軍博物館充分利用光電模擬和錄相設備,較全面地介紹了穿紅軍服的英軍如何在威靈頓將軍的指揮下大破拿破崙方陣。英國首相丘吉爾對英國這段歷史做過論述:「……150年前,納爾遜、皮特和威爾遜擊敗過拿破崙……在這些世界戰爭裡面,我們或者保持著歐洲的領導角色,或者孤軍奮戰。」可以這樣說,英國陸軍的主角在這些聯合行動或孤軍奮戰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傳述英國陸軍的故事
走出博物館,門口一塊不大的石頭吸引住我。住足細看,上面雕刻著一位英國陸軍戰士的話:「當你回家的時候,請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告訴他們,為了你們的明天,我們失去了今天。」英國式的浪漫反映出戰士對未來的企盼,為了大英國帝國和它臣民的明天,戰士付出了一切。
就在完成這篇小稿時,我在問自己:對英國戰爭和軍事博物館的系列參觀是不是要把英國士兵的故事告訴身邊的人?回答是肯定的。
2. 能否介紹一下英國軍隊的歷史
英軍歷史
在英國倫敦的軍事博物館中,也許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較為簡陋和不起眼的一個。
它位於倫敦切爾西區皇家醫院路的一側,由一座兩層樓的方形建築構成,加上地下室共有三層展廳,博物館的標志是門口擺放的2門二戰期間英國陸軍用過的M1野戰炮。博物館的小冊子稱,「在這里,你可看到英國士兵戰時和平時感人的故事,了解英國陸軍士兵從15世紀到今天的生活和戰備情況,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英國陸軍自己的博物館,也是英國惟一的一家全面介紹英國陸軍的博物館。」
「長弓」之勝
博物館中講述的故事從1415年開始。當時,英倫三島擺脫內部紛爭,國王的眼光在盯向海洋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歐洲大陸,走出島國成為英王的最大心願。是年,英王亨利五世率6000官軍在法國北部加來一個名叫阿格尼科特的地方大敗法國25000大軍,英軍從此頻繁越過海峽,參與歐洲大陸的戰事。
據英國人的理解,國王亨利五世能以少勝多的原因在於其軍隊採用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博物館解說道,新式武器裝備,即「長弓」是國王軍隊獲勝的關鍵。「長弓」是冷兵器時代英國一大發明,樣子有點像中國的長矛,但要比中國的長矛長而重。作戰時,英軍把「長弓」綁扎在一起,以戰馬為依託,形成一排排利刃,直刺敵軍方陣。這樣做不但能打亂對手的進攻隊形,而且還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早在決意征戰歐洲前,英國國王就決定,男孩6歲起便要學習使用這種兵器,等他們長到20歲左右,便可以成為熟練的「長弓手」。一經實戰,這一武器和與之配合的戰術一起對保證英軍打敗大陸對手發揮了重要作用。
英國人也這樣認為,每一次戰爭都不會是前一次的重復,只有創造性地利用手中武器裝備,不拘於以往,才能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
「龍蝦背」
國家陸軍博物館比較吸引人的展室是500年來英國陸軍的軍服展、18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生活展和滑鐵盧之戰。早期的英國陸軍士兵身著紅色的軍服。博物館解釋說:「在當時的條件下,紅色是一種方便且便宜的染料。混戰中,紅色又很易識別……伊麗沙白時代,倫敦地區的陸軍官兵便開始穿著紅色軍服。1645年,英國『新型步兵』把紅色作為軍服的基本顏色。到17世紀末期,紅色軍服成為英國陸軍的主色調軍服。『紅外套』成為英國陸軍官兵的綽號。」且由於很像煮熟的龍蝦,英語有一句「龍蝦背」(LOBSTER BACK)的俚語。今天,提起「龍蝦背」,英國人都會告訴你,這是指他們的子弟兵。英國陸軍官兵穿了大約2個世紀的紅色軍服,到184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紅色軍服仍為英國陸軍士兵所用。
站在紅色軍服面前,你可以閉目暢想,腦海頓時呈現一幅撼人心膽的場面:一場冷兵器的較量在歐洲某一原野上拉開。遠遠望去,身著紅軍服的英軍官兵猶如一簇簇紅紅的火苗時隱時現閃動著,紅軍服以馬隊為先導,以方陣隊形向敵人的方向涌動,戰馬和步兵揚起的沙場塵埃掩映不住陽光下的刀光劍影,嘶嗚的戰馬和面無表情的將士等著敵人近些,再近些,接下來便是一場昏天黑地的肉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戰中,紅色告訴戰友自己的位置,相互應策著,共同血戰敵手。
隨著火葯的廣泛使用,盡管方陣和肉搏仍是陸戰的主要方式,但雙方交戰的距離被火槍或火炮的距離拉開。到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陸軍的紅色軍服漸漸地顯現出其不足,敵人完全可在遠距離上發現那簇簇紅色的目標,紅色軍服成為敵人火槍打擊的活靶標。另外由於英國陸軍士兵出戰國外的日子越來越多,如在炎熱的非洲,一味要求穿紅色軍服不能適應作戰區域的環境需要。到19世紀後期,英國陸軍士兵軍服發生新的演變,紅色軍服逐漸為黑、灰、白、藍等顏色軍服替代。到1900年布匿戰爭期間(英軍征服南非部落之戰),英國陸軍正規部隊已全部放棄紅色軍服,而改淺色,特別是白色軍服為主。
但對一個講古的民族來說,直到今天,英國也沒完全淘汰紅色軍服。去過英國的人都會去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前看換崗儀式。除天氣不好,一般情況下每隔一天的上午11點左右都有這種儀式,從軍樂隊到衛兵,上崗和下崗的士兵都穿著幾個世紀前他們前輩穿過的紅色軍服,他們或步行或騎高頭大馬整齊列隊,從離白金漢宮不遠處的衛兵營隊來此。到了白金漢宮前,換崗的衛兵又是踢腿又是跺腳,又是奏樂又是吆喝,好不忙乎。奇特的打扮把人們帶回幾個世紀前,紅軍服仍試圖向圍觀者說,英國曾是個老牌帝國。但時過境遷,此時已非彼時的英國,紅色軍服在白金漢宮前演義著英國幾經盛衰的故事。
在白金漢宮附近的衛兵博物館中,我與看門人,當年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卡車司機,談起紅色軍服的故事。他說,考究的紅色軍服還必須配上由帶毛黑熊皮做的高帽子,早年時候,帶毛黑熊皮全從俄國進口,以顯示皇家的華貴和尊嚴,但今天真正用俄國黑熊皮做的衛兵帽子已不多見。老人說,他這里有一頂,已傳幾代人,駐在附近的衛兵每次來這里都要帶著試試。當得知我是位遠道而來的中國軍人時,老人欣然拿出熊皮帽子,給本人帶上。帽子裡面有些油膩,外面毛發也有不少脫落,肯定是試戴的人很多。為了不掃老人的興,我帶上了那毛絨絨的大帽子,感覺並沒想像的那樣重,且很暖和。合影之後,老人又拉住我長談。他說:「我知道中國,知道中國軍人進駐了香港,你們的軍服也很漂亮,我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一看中國,看一看你們漂亮的軍服。」
早期的英國陸軍生活
看過陸軍軍服的演變史,我又按順序進入英國陸軍生活展室。
18世紀的英國士兵可沒今天英國士兵那樣清閑和舒服。當時,官兵很少有人享受足夠的醫療保障和津貼。士兵每日的津貼費為8個D(一個棄用的英國貨幣單位,每D相當3便士,100便士等於1英磅),其中6個D用於吃住,餘下的錢除養家糊口外還要自己購買軍服和其他必要裝備。18世紀士兵的食物主要是煮牛肉和面色,每日軍隊只供應兩餐。為省錢,許多官兵都不在軍營中住,而在營外找房子。由於待遇不高,官兵結婚的不多,即使結了婚,英軍也不允以承認。只有少數官兵能帶著家眷一起生活。當時,英軍中也有部分婦女,但她們並不算軍人,倒像今天的文職雇員,她們的工作主要是做飯和洗衣。
進入19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的待遇也沒多大改善。1800年,1名騎兵上校(團長)的日薪是23先令(已棄用英幣單位,介於英磅和便士之間),尉官日薪是14先令,列兵是1先令3個D。步兵上校(團長)日薪為13先令11個D,尉官為9先令,列兵為1先令。而當時英國的物價並不便宜。一位士兵1808年的一份帳單上寫道:1瓶廉價的酒1.5個D,一雙皮鞋6先令,留小姐過夜費5英磅5先令。英國作家塞穆爾·約翰遜寫道:「我認為,和社會上同一階層人,如勞工比,英軍士兵的生活要苦得多。」盡管如此,英國軍隊的紀律仍極為嚴格,如果違紀,如醉酒者將受到上司的鞭笞。
「招兵買馬」三百年
團曾是英國步兵的基本建制單位,一般由1名校級軍官任團長,團的名字也以團長的名字命名。隨著英陸軍規模的擴大,出現重名現象。1751年,英軍決定在團的前面加阿拉伯數字。1782年,英國步兵團又開始以所在郡命名,如當時的英國步兵第29團被命名為伍斯特郡團。
步兵團的組建由皇家授權,被授權者必須要有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一經皇家同意,政府會為官兵提供薪金和武器裝備,被授權者則負責士兵的招募、管理和訓練。這是完全商業化的募兵程序,首先雙方要解決錢的問題,政府與募兵者雙方按契約合同以給錢的多少來確定招兵的數量,而募兵者與被招募者則根據給錢的多少來決定服役期的長短。這種募兵制度給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募兵成了他們發財的好交易。他們往往虛報招兵數量,向政府領取空餉,終飽私襄。
今天,英國全志願兵役制度更突出了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不同的是,英國國防部替代了中間商,英軍招募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相同的是,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影院,你仍可見英國各軍種宣傳當兵如何之好的招兵買馬廣告。
18、19世紀,並不是每個英國人都想當兵,有時兵源很難找到。徵募者便把招兵買馬的時間放在冬季,冬季農活不多,城市也出現失業高峰,盡管待遇很低,但為糊口,許多人還不得不當兵去,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人除了渾身力氣一無所有。
大多數情況下,徵兵者對新兵有條件要求。但條件有時形同虛設,平時英軍就招不滿,戰時就更加困難。無奈,招募者只好放寬條件,一些老弱病殘者也穿上了軍服。戰爭爆發後,為補充兵員,政府還讓罪犯參軍。罪犯可用參軍的方式贖罪,並由此獲得「自由」。這使我想起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加里森敢死隊》。二戰中,美軍曾徵用過「身懷絕技」的小偷小摸與德國人作戰。筆者猜想:美國這樣做也許受英軍當年徵兵的啟發。為募新兵,募兵者想盡辦法,過份地誇下當兵如何優越的海口,結果許多人當兵後才發現現實並不非如此,發放的津貼七扣八扣等到了自己行手上已是所剩無幾。
濃彩重墨滑鐵盧
博物館濃彩重墨的展廳是滑鐵盧會戰。17世紀,英國在世界上崛起,開始與歐洲大陸的帝國發生沖突,對手之一就是法國。1815年6月18日發生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地區的英普聯軍與法軍進行的會戰成為英國登上歐洲霸業的轉折點。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英普聯軍傷亡2萬多人。法軍戰敗,拿破崙於6月22日退位。此次會戰後,歐洲10年時間沒再發生重大戰事,英軍從1815年的23萬人削減到1828年的10萬人。
對這場會戰,陸軍博物館充分利用光電模擬和錄相設備,較全面地介紹了穿紅軍服的英軍如何在威靈頓將軍的指揮下大破拿破崙方陣。英國首相丘吉爾對英國這段歷史做過論述:「……150年前,納爾遜、皮特和威爾遜擊敗過拿破崙……在這些世界戰爭裡面,我們或者保持著歐洲的領導角色,或者孤軍奮戰。」可以這樣說,英國陸軍的主角在這些聯合行動或孤軍奮戰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傳述英國陸軍的故事
走出博物館,門口一塊不大的石頭吸引住我。住足細看,上面雕刻著一位英國陸軍戰士的話:「當你回家的時候,請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告訴他們,為了你們的明天,我們失去了今天。」英國式的浪漫反映出戰士對未來的企盼,為了大英國帝國和它臣民的明天,戰士付出了一切。
就在完成這篇小稿時,我在問自己:對英國戰爭和軍事博物館的系列參觀是不是要把英國士兵的故事告訴身邊的人?回答是肯定的。
潘瑩斌
3. 在倫敦看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什麼樣的
走進大英博物館時時都會被震撼,因為有尋“寶”情結,進了埃及文物館就對《亞尼的死者之書》感興趣。這是件創作於約公元前 1300年的陪葬品,是個全長24米的“連環畫”,描繪死者在來世獲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下圖被認為其最精彩的段落“秤心儀式”:描述死者(亞尼)穿白布和妻子在奧西里斯前接受審判。
奧氏(圖右)在天平前,天平兩端一邊放亞尼心臟,一邊放代表公理的“羽毛”。阿努比斯正調撥天平。
如果天平得以平衡,表示死者生前善良公正,將通過審判,取得奧氏信任;如心臟一端沉重,就說明死者生前貪婪多欲,心臟將被丟給在等候的怪獸吃掉。
而我等看見圖中呈現的是:因法老權勢和貴族財富使得天平得以“平衡”。對此,幾乎所有歷史學者都會異口同聲道:這充分說明了,“造假”是各歷史階段權貴者的共同行為!常識,就是這樣犀利。
綜合起來說,這是件非典型卻得到超級待遇的陳列軍品,且靠泊在泰晤士河上長年展出。就此許多英國戰史研究和軍事愛好者提出強烈批評。看來“待遇不公”,在此處也不能“免俗”。
4. 倫敦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倫敦博物館收藏來自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稀世珍寶。這張地圖標示出市內最重要的15處博物館與美術館,它們的展出內容都迎合多數人的興趣。有些收藏品來自18、19世紀探險家、商人及收藏家的遺贈;有些則側重在藝術、歷史、科學或科技方面。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盎格魯撒克遜的頭盔是龐大古物收藏中的一部分。
華萊士收藏館 (Wallace Collection)
哈爾斯畫作「笑容騎士」是這座博物館展覽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主要的國際藝術展覽在此舉行,著名的夏季藝術展則每年舉行以拍賣作品。
科學博物館 (Science Museum)
紐克曼 (Newcomen) 1712年的蒸汽機是同時吸引一般人及行家的展出之一。
博物學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從恐龍 (就像這具三角龍頭骨) 到蝴蝶,各種生物在此均有生動的展出。
維多利亞與愛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它是全球最大的裝飾藝術博物館。這只印度花瓶出自18世紀。
國家人像美術館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許多名人的畫像和照片都在此展出。這是麥克賓的攝影作品費雯·麗 (1954)。
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主要收藏15到19世紀歐洲的世界名畫。
倫敦博物館 (Museum of London)
這扇1920年代的電梯門描繪出史前歷史。
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
王冠寶石及皇家盔甲在此展出。這副盔甲是一名14世紀義大利騎士所穿戴的。
設計博物館 (Design Museum)
將古今日用品與新發明和原型一起展出。
科爾陶德藝術研究中心 (Courtauld Institute)
馬內 (Manet) 的作品弗莉‧貝爾傑酒館在此展出。
泰德藝廊 (Tate Gallery)
在此有2項國寶級收藏:從1550年以來的英國藝術及國際現代藝術。
帝國戰爭博物館 (Imperial War Museum)
以展覽、影片及特殊效果重現20世紀的戰爭。右圖是最早的坦克車。
電影博物館 (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目前暫時閉館,可能遷移至他處。
倫敦以極其豐富而多樣的博物館自豪,此乃幾世紀來位於世界貿易與廣大帝國之中心的部分成果。舉世聞名的收藏品固然要看,但小博物館亦不該錯過,它們涵蓋各種可能想 像的特色並且較不吵雜。
■骨董及考古
古亞洲、埃及、希臘和羅馬的部分著名工藝品皆保存於大英博物館。其它古物,包括書籍、手稿、繪畫、半身塑像等,則展示於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Sir John Soane's Museum),這是倫敦最特殊的博物館之一。倫敦博物館也收藏不少本市各時期的考古遺跡。
■傢具與裝潢
倫敦博物館將羅馬時期至今典型的室內及商業裝潢重新塑造出來。維多利亞與愛伯特博物館也有現已消失之建築物的完整房間,加上范圍涵蓋16世紀到當代設計師作品的傢具收藏。傑弗瑞博物館 (Geffrye Museum) 規模較小,包含1600到1990年代各期裝修完全的房間。作家舊居如佛洛依德紀念館對特定時期的傢具提供詳實的觀察。林萊薩柏恩館(Linley Sambourne House) 則保存有維多利亞時期晚期的傢具 與室內裝潢典範。
■服飾與珠寶
維多利亞與愛伯特博物館大量收藏近4百年來英國與歐洲的服飾,及來自中國、印度與日本的珠寶。倫敦塔上無價的王冠寶石亦不應錯過。肯辛頓宮的宮廷禮服收藏展現1750年左右起的宮廷制服與禮儀。戲劇博物館(Theatre Museum) 有服裝道具及其他紀念物的陳列;大英博物館則展出許多古老的民族服飾。
■工藝與設計
在這方面維多利亞與愛伯特博物館的收藏可說是傲視群倫。威廉莫里斯美術館展現出William Morris這位19世紀設計師在美術工藝運動中的各項作品。至於較現代的工藝與設計方面,設計博物館著重在大量生產的產品上;工藝委員會藝廊則展示當代英國手工藝品。
■軍事工藝品
國家陸軍博物館(National Army Museum) 以模型及展覽敘述亨利七世迄今的英國軍史。禁衛兵連隊的團長都是英國軍隊的菁英,亦為禁衛軍博物館(Guards' Museum) 的主要展覽焦點。位於倫敦塔的皇家兵工廠是英國最古老的公立博物館,收藏國寶級的兵器,華萊士收藏館亦有部分展示。帝國戰爭博物館內則真實重現一次大戰的戰壕及1940年的閃電 戰。在南丁格爾博物館可見19世紀戰爭的艱困時刻。
■玩具與童年
泰迪熊、玩具兵及火柴盒小汽車等只是倫敦玩具模型博物館的一小部分玩具。波拉克玩具博物館也提供類似的收藏。格林童年博物館(Bethnal Green Museum of Childhood) 及倫敦博物館說明了童年社會史的各層面。
■科學與博物學
舉凡電腦、電學、太空探索、工業化過程等都是科學博物館的展覽特色。在倫敦交通博物館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里有各式運輸工具。更特別的博物館,如展示電力發展的法拉第博物館 (Faraday Museum)、裘橋蒸氣博物館(Kew Bridge Steam Museum)、電影博物館、國家海事博物館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與皇家天文台 (Royal Observatory) 等。博物學博物館有各種動物和鳥類的生態展。園藝史博物館顯現出英國人最愛的消遣。
■視覺藝術
國家藝廊的特色在於收藏早期文藝復興的義大利、17世紀的西班牙及荷蘭大師的作品。泰德藝廊著重於20世紀的歐、美及各時期的英國繪畫。克羅爾藝廊(Clore Gallery) 專門收藏泰納的作品。維多利亞與愛伯特博物館以1500至1900年的歐洲藝術及1700至1900年的英國藝術為重點。皇家藝術學院及海沃美術館以特展為主。科爾陶德藝術研究中心則有印象派及後印象派作品。華萊士收藏館有17世紀荷蘭及18世紀法國繪畫。道利奇美術館(Dulwick Picture Gallery) 及肯伍德館 (Kenwood House) 亦收藏許多名作。
5. 英國軍校有哪些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 )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曾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中國黃埔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位於倫敦市西48公里處的倫敦路北側,佔地面積3.54平方公里,摺合875英畝。
學校與19世紀中期的英國皇家參謀學院同址。學院下設軍事科技、作戰研究和國防事務等科室,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老學院、勝利學院、施里文漢學院和女官軍學院。各個學院的樓群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特色,巧妙地將英國皇家陸軍的歷史、傳統和戰績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員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軍官的榮譽。最現代化的建築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爾大樓區,包括容納1200人座位的大廳、維克多利學院的東樓區和桑赫斯特軍院的校部辦公區,設計師榮獲了建築學會獎。而老學院因為有戰勝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的紀念廳和物品,並用類似於殿堂的參觀方式擺放,在所有的樓群顯得十分壯觀。在新學院樓廣場南側有兩座紀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紀念碑,這是蒙哥馬利元帥在1945年5月接受德國北部的德軍投降的珍品,於1958年遷到桑赫斯特;另一座為法國王子英皮里爾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崙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爾維奇軍事學校學習,在1879年祖魯戰爭中喪生。立像是二戰後遷到桑赫斯特校園的。總之,桑赫斯特校園的建築群及其裝飾品、陳列品,猶如一座古今結合的軍事博物館。
6. 英國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觀
英國的知名人文景觀有:
倫敦眼,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同時截至2005年最大的觀景摩天輪,為倫敦的地標及出名旅遊觀光點之一。
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當時贊助商還是英國航空公司因此又稱千禧之輪,總高度135米(443英尺)。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2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倫敦眼」為慶祝新千年而建造,因此又稱"千禧摩天輪"。乘客可以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鳥瞰倫敦。「倫敦眼」在夜間則化成了一個巨大的藍色光環,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夢幻氣質。
7. 「博物館」英文怎麼說
博物館的英文是museum,讀音為英[mju'ziːəm] 美[mju'ziːəm]
museum英[mju'ziːəm] 美[mju'ziːəm]
n.博物館;展覽館
例:The museum displays the specimen of ancient Chinese porcelain.
這個博物館展出中國古瓷器標本。
museum指珍藏歷史、文學或藝術方面物品的「博物館」。
museum是可數名詞,用作專有名詞時,須加定冠詞the。
(7)倫敦軍事博物館擴展閱讀
近義詞:exhibit、arts center
一、exhibit英[ɪɡ'zɪbɪt] 美[ɪɡ'zɪbɪt]
v.展覽;陳列;展示;表現
n.展品;展覽
exhibit的基本意思是「展覽,展示」,指將某物公之於眾,在別人面前顯示以體現其價值,引申可指「顯示」某種現象。
二、arts center
藝術中心
例:New theatres and arts centers sprang up.
全國各地建起了許多新的劇院和藝術中心。
8. 博物館英語怎麼讀
「博物館」英文是:
讀音:英 [mjuː'zɪəm] 美 [mjuˈzɪəm]
短語:
art museum 美術館,美術博物館;藝術博物館
palace museum 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museum 國家博物館
history museum 歷史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不列顛博物館
science museum 科學博物館;科技館;科學館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大都會博物館
military museum 軍事博物館
space museum 太空館;太空博物館
louvre museum 盧浮宮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wax museum 蠟像館
historical museum 歷史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 古根海姆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
geological museum 地質博物館
olympic museum 奧林匹克博物館
例句:
1、He led us to a museum.
他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博物館。
2、The road to the museum turns off here.
去博物館的路由這兒岔開。
3、Someone stole a painting from the museum.
有人從博物館盜走了一幅畫。
4、He haunted the British Museum when living in London.
在倫敦居住期間,他常去不列顛博物館。
5、The flames devoured the museum.
火焰吞沒了那座博物館。
(8)倫敦軍事博物館擴展閱讀:
舉例介紹
1、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的英國自然博物館和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都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列。雖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建館時間比美國自然博物館的時間要早116年,但是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基地面積、陳列內容、觀眾人數等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極其豐富的動物標本和其他珍藏,這是該館開展科學研究和科學宣傳的雄厚基礎。例如,該館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標本就有80多萬件,在恐龍整理室里就安放著數百幅恐龍骨架標本。
2、盧浮宮
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
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
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2、中國國家博物館
2007年改擴建工程之後,館舍總建築面積19.2萬平方米,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展廳數量多達40餘個。其次為美國華盛頓特區斯密斯紹年恩研究院。
包含16個博物館和1個國家動物公園,號稱世界之最。擁有1.4億件展品,有6000多個雇員。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4、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