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的軍事實力如何
大明初創,採用精軍政策,就是相當於現在的職業化軍事管理模式,以軍在精而不在多的策略,成功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體現了其精兵路線的成功。
然後在蒙古問題上,採用以硬碰硬的方式多次打敗蒙古人,這是非常了了不起的了,這完全憑的是軍事的實力。冷兵器時代,軍事實力主要要從戰略理論、戰術技能、軍隊數量、軍隊後勤保障、軍隊武器裝備等多方面來看。
大明的精兵制度、屯兵制度都是戰略理論的研究結果,非常先進(在當時),而且制定的用並先後策略也非常合理,這就是大明戰略領先的地方。還有其抓住蒙古人內部出問題的機會,及時北伐,也是戰略理論研究的結果。
其次戰術上,朱元璋謀士們制定的防守、進攻、陸戰、水戰的戰術都非常的切合戰場環境,其戰術方面領先當時的蒙漢對手們,比如鄱陽湖大戰、安慶保衛戰、南京保衛戰、雙線北伐等,在戰術上都能及時應用集中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形成局部優勢,然後各個擊破。比如步兵對騎兵的戰陣,還有大明中期對倭寇的戚氏戰陣、對滿清的城堡侵蝕方式,都是絕佳的軍事戰術教材。
再其次從軍隊數量上看,大明一直奉行的是精兵路線,人數不多,但精幹,前線基層極少有潰敗的時候,小團隊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極強,所以經常出現以少勝多的戰例。
再看後勤保障能力,除了北伐時採用的以戰養戰模式外,大部分時候,能做到及時的後勤補充,這樣在相持戰中,占盡優勢。
再看武器裝備,大明的武器裝備在早期朱元璋稱王前,稍差,但後期就領先了,專業的制式武器,是他們同對手作戰時,單體作戰能力強於對手,(當然小團隊的配合戰術更厲害),包括火葯武器的使用,大明是絕對領先於對手的。
大明的強勢,除了軍隊的整體素養高外,還有戰術執行能力極強,這是蒙古人最怕的地方,常遇春5萬人到10萬人就差不多玩死了蒙古整個軍隊就是戰術能力的體現。
大明盡管出現了土木堡之恥,但迫於大明的強大的軍事背景,蒙古人還是乖乖的區服。還有鄭和南巡,就是軍事征服南洋的過程。大明東南西北都是從軍事上壓制對方。
大明疆土是歷史以來最大的,就是用鐵血換來的。——歷史上,世界各大國都是靠軍事來擴充疆土的。
所以說,大明軍事實力是極端強盛的。
2. 曾擒獲明朝皇帝的瓦剌民族,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朝代有繁榮的時刻,那麼也會有衰落的時刻的,今天我來說一下被蒙古族分裂開的一個部落,它就是瓦剌民族,因為這個民族曾經抓獲了明朝的皇帝,那麼,它到底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崛起的呢?
但是,在也先死後,瓦剌部落卻逐漸衰落了,瓦剌更是被逼到了額爾齊斯河流域,最終,瓦剌與中原王朝融為一體了。
可以說瓦剌民族經歷了一個由盛轉衰的漫長時期。是一個很頑強的部落,最終的結局還是成為了附屬國。
3. 曾堅守大同,擊破瓦剌的郭登,其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
郭登字元登,濠州鍾離臨淮人,明朝名將,以都督同知協鎮大同,郭登督率軍民嚴加防守,後來奏陳十多件關於用兵方略的事務
4. 與明朝多次發生沖突的瓦剌人,後來去了哪裡
瓦剌先是在也先的帶領下實現部落統一,待也先去世之後這些部落便又重新回到分散狀態且開始日漸衰敗。瓦剌人也因此四處分散,有的前往哈密,有的去往青海。明朝建立初期因為忙於應對韃靼而被瓦剌人抓住機會趁勢崛起,朱棣登基之後瓦剌曾派人前來明朝表示願意向明朝朝貢,瓦剌多位首領也因此受到明朝的受封。
也先雖然不是瓦剌的可汗卻是瓦剌的真正掌權者,而自他掌權之後瓦剌原本分散的多個部落便逐步歸於統一。然而瓦剌的統一狀態並沒能持續太久,也先逝世之後瓦剌各部便再次反分散開來,其實力也因此日漸衰落。最後因為內部紛爭以及外部戰爭,瓦剌人一部分進入哈密,一部分前往青海,瓦剌這個稱呼逐漸消失在歷史中。
5. 軍事力量很強大的明朝,為啥沒辦法擺平蒙古
明朝在整個近三百年的時間里,都一直在和蒙古軍隊死纏爛打,北方邊境上從來沒有平定過。說起來,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不是一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打。就算是宋朝,軍事力量十分孱弱,也沒和北方民族一直打仗。“澶淵之盟”簽訂後,宋朝和遼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竟然還保持高度的和平穩定。
(土木堡之變)
其三,蒙古與明朝有世仇因而不容屈服。
蒙古人的元朝,是被蒙古推翻的。這使得蒙古人在潛意識中,是很排斥明朝的。因此,他們並不那麼容易被馴服。就算他們承認明朝的宗主國地位,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從明朝獲得更大的賞賜。“土木堡之變”,就是由於瓦剌肆無忌憚地向明朝索要,明朝不堪其擾,拒絕了也先的索求。而也先也因此率大軍直接進攻蒙古。
由此可見,蒙古內心其實是不服氣的。他們一直有著復興元朝,重回中原的夢想。明朝自然就不容易讓他們屈服了。
6. 於謙死後,瓦剌為何不卷土重來
於謙死後,瓦剌之所以不卷土重來,並不是他們不想卷土重來,而是因為他們內部的矛盾實在太大,外加上他們並沒有能夠滅亡明朝的軍事實力。
雖然於謙死了,但是明朝的軍事實力也增加了,瓦剌之所以能夠在土木堡之變當中以八萬軍隊抵抗明朝的八十萬軍隊,是因為當時明朝的軍事力量非常的薄弱,在這一點上面,瓦剌利用閃電戰的方法迅速地擊敗了。明朝的軍隊而當於謙在位的十年時間裡面,明朝進一步的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並且鞏固了自身的政治地位,而此時的瓦剌卻是四分五裂的,面對一個強大而又統一,軍事力量又很厲害的明朝,四分五裂的瓦剌幾乎是不可能戰勝的。因此即便於謙死後,瓦剌照舊是不敢卷土重來,因為他們沒有這個實力,以及內部實在是太分裂了。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內部的四分五裂以及明朝軍事實力的強大,於謙死後,瓦剌也不敢卷土重來。
7. 為什麼土木堡之變時明朝50萬軍隊都贏不了瓦剌,但北京保衛戰時僅有22萬人卻擊退了瓦剌
土木來堡之變:英宗偏信王振,一意源孤行,執意親征。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征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又中瓦剌誘敵之策。導致失敗。
北京保衛戰,於謙等股肱之臣擁景帝為皇,掉糧遣將守衛北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皇帝令於謙全權負責北京防務,君臣合一,主將精通韜略,將士有破釜沉舟的氣概,讓22萬哀兵勝瓦剌驕兵。
兩次對比可見,可見君臣之別才是兩次戰爭勝負的關鍵(個人認為)。
8. 土木堡之變瓦刺軍隊大約多少人
明朝軍隊22萬人-瓦剌軍隊約5-6萬人。
土木之變使得強盛的大明朝由盛轉衰。明朝戰略由攻轉守全面改變,再無力遠征,明朝進入中期階段。
不過也有人認為土木之變只是一場戰役的失利,明朝當時正處「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實力遠在瓦剌之上。
9. 從瓦剌被朱棣吊打,到朱祁鎮被瓦剌活捉,這中間僅用了30年嗎
眾所周知,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朝建立的王朝。自“草根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開始,明朝歷經洪武之治到永樂盛世,其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朱棣親率大軍重擊韃靼與瓦剌,大大宣揚了大明的國威。然而,到朱祁鎮時期,明朝卻遭瓦剌強攻,皇帝被俘。短短30多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明軍戰鬥力為何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瓦剌軍事實力增強
瓦剌因近年實力大大增強,便借這次沖突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年僅二十歲的朱祁鎮見此情景大怒,為了一展拳腳,加上王振在旁邊的鼓吹,硬是不顧朝中大臣的勸阻,開始御駕親征。想要向所有人證明自己,也證明大明王朝的國勢依舊鼎盛。
10. 能把蒙古分裂成瓦剌和韃靼的明朝,實力有多麼的強盛
中國古代國家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祭祀祖先和抵禦夷狄,明朝的建立本來就是從蒙古人手裡奪回的天下,在那個時代,漢人對於蒙古人的滅國之恨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從明朝開國之初就以國策的形式告訴歷代"君王死社稷"的道理,堅決不能讓南宋亡國的歷史教訓重演,明朝自太祖以後的皇帝也確實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