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周邊的安全挑戰有哪些你認為中國應如何應對
我國是一個領過眾多,海疆廣闊的國家,地緣環境復雜。周邊形勢錯綜復雜。
領土、領海爭議是我國周邊最主要的挑戰。
此外,台海問題屬於我國內政,但也成為部分國家介入亞太地區的借口。
其次,我國還面臨各種西方國家冷戰思維遺毒的的挑戰(所謂為的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封鎖假象)
而少數西方大國,接機在我國周邊挑撥中國與鄰國的雙邊關系,攪亂周邊局勢,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變相干涉我國內政。
因此,如何維護地緣政治穩定,保護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是我國面臨的最大安全挑戰。
我國的應對策略:
我國採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的保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維護世界和平,堅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各方爭議,不首先採用戰爭手段但絕不畏懼戰爭,但絕不放棄使用武力維權的外交戰略應對周邊挑戰。
一方面,通過經濟聯系促進多邊合作,在合作與發展中嘗試通過多變對話磋商解決爭端。
另一方面,力爭通過以軟實力與硬實力相結合的方式以及多維度的外交策略瓦解部分西方國家中的少數不良勢力在我國周邊或針對我國的不良企圖。
② 我國如何應對復雜的周邊安全環境
21世紀初我國周邊安全戰略的基本架構可以用「穩定兩翼,強固後背,經略東南,斗而不破,打牢依託」來勾畫。 (一)穩定兩翼:改善在亞太多邊關系中的現實處境 1、在東翼,穩住朝鮮和日本 2、在西翼,努力發展中印關系 (二)強固後背:構造以中俄關系為核心的歐亞大陸戰略 1、將運籌中俄關系放在重要位置 2、構築歐亞大陸友好中間地帶 (三)經略東南:提升在亞太及世界大國中的戰略地位 1、必須下決心解決台灣問題 2、必須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3、必須加強島內工作 (四)斗而不破:從全球利益角度構建中美關系 1、要以兩手對兩手,爭取雙贏,避免雙損 2、要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擴大共識,減少對抗 3、要突出核心利益,減少美對我解決台灣問題的干涉 (五)打牢依託:推動多極化格局和國際新秩序的形成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 一是中國周邊地理環境的復雜性。二是在中國與近鄰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未解決的邊界問題 三是由於中國崛起帶來的沖擊。這一沖擊既有物質的層面,也有心理的層面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 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同樣存在著一些有利因素。 其中,最大的有利因素,就是中國實力的持續上升 另一個有利因素,有利因素是中國在周邊地區逐漸增大的影響力。 第三個因素,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戰略意圖的認知。 學習軍事理論課的收獲和體會 學習這門課後讓我對中國的軍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國的軍事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驕傲自豪的地方,但是也的確存在這不足,這些不足有待我們去完善去創新。 在這個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國防和軍事知識,開始思考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人,我應該怎樣對自己的國家負責.讓我不僅認識到自己對自己,或父母,朋友的價值,更認識到自己對社會和國家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國國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軍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軍事力量和戰爭,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遠. 在軍事理論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更應該了解我們的祖國,更堅定的認識到自己身負國家和民族的重任.我們更應該志存高遠,心繫祖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讀書.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更應該以學習國防知識,把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與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存亡聯系起來,更努力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個人認為,軍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軍事理論,先進武器和精銳部隊。這三個方面,無論是在軍事進攻,還是在戰略防禦上,都是極為關鍵的。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自身安全出發,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運用到國防上,大學生通過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可以親身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和知識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從而極大的激發他們刻苦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可以增強勇於向困難挑戰,勇攀科學高峰的意識。
③ 軍事理論論述題,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急求急求。。。
寫作思路:可以根據目前的國情以及周邊國家的狀況來進行描述,目光放長遠把國家的發展和未來聯系進來。
正文:
從1949年到現在已經六十三年了,這是和平的六十三年,雖然期間也經歷過幾場邊境沖突和局部戰爭,但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遠。在歌舞昇平當中,國人似乎都認為戰爭的危險已經離我們而去,真的如此嗎?
中國是世界上領國最多的國家,所處的區域環境是最復雜的,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也是最嚴峻的,並且這種嚴峻還處於不斷加深的趨勢。下面我就從我們面對的幾個國家和地區來闡述一下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現狀和發展。
從先從東邊開始,依託第-島鏈的美日聯軍是中國和解放軍邁不過去的一道坎。按照目前雙方國力和軍力的發展趨勢,悲觀一點,五十年之內中國無法神破第一島鏈, 解放軍將長期被徹底鎖死在西太平洋。當然,這道防線並不是無懈可擊,至少它還有一個可供擊破的點一一台灣。
如果中國能拿下台灣,那麼第一島鏈將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基本就是不攻自破了,解放軍海軍就可以依託台灣這艘不沉的航母在太平洋進出自如,打造真正的藍水海軍。可惜,這只是一一個美好的想法,至少在目前看來,還看不到這個美夢實現的曙光。
再就是朝鮮,這是一個不安分的鄰居,它也是亞太地區不安定的因子。一個積貧積弱的鄰居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個隱患,尤其是一個手握核武器的「流氓」國家。你可以想像一個有錢人旁邊住
著一個手握沖鋒槍的餓要死的窮光蛋,會有什麼事發生?
再看看北方,俄羅斯。永遠不要拿俄羅斯當朋友,不管他過去和現在跟你是什麼關系,歷史早就證明,俄羅斯永遠是一個充滿野心的民族,這個國家有巨大的潛力,他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從國防角度來講,一個強大的鄰居形成就是個危險的信號,不管他信奉什麼主義,不管他跟我們是什麼關系,威脅已經形成,主動權就已經不在我們的手裡。
讓我們再把目光投向國土的西邊,你看到了哪?沒錯,阿富汗,在美國控制下的阿富汗。2001年美國人以打擊恐怖主義的名義進入了阿富汗並駐扎到現在並且沒有徹底撤軍的意識,為什麼?
美軍2003年控制伊拉克,兩年前全部撤軍,卻一直呆在阿富汗沒有走的意思,是沒完成「反恐」的任務的嗎?當然不是。你拿出地圖仔細看看就可以發現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在阿富汗,美國可以對四個有核武器的國家形成壓力。
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還有中國。之前有過消息說美國打算再阿富汗部署隱形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反恐用得這個么?那些恐怖主義連防空導彈都沒有。如果你再那尺子量一下的話,你就不會對這個決定感到奇怪了。沒錯,這個部署就是針對中國的。
一旦美國真決定這么做的話,中國曾經最安全的大三線將不再安全,中國在西北地區的眾多軍事重工業甚至包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都將處於美軍的打擊范圍之內。這不是我在危言聳聽,而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實。毛主席的那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是不過時的。
④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軍事理論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威脅和挑戰
(一)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對我國周邊安全綜合性和長期性的的影響
1、美國推行全球霸權主義與「和平演變」戰略,與我國存在著根本利益沖突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全球霸權主義國家,冷戰結束後,與美國直接對抗的戰略力量消失了,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企圖以經濟、軍事實力為後盾,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採取軍事威脅、政治滲透兩手並用,實現其獨霸世界和「消滅共產主義」的野心,視我國為長期戰略對手,力圖以政治、經濟手段「西化」、「分化」和遏制中國.以所謂人權為借口,干涉我國內政.美國統治集團認為,社會主義中國日益強大終將對美國的利益構成「威脅」,因而始終對我懷有敵意.其對華接觸政策的實質是誘壓兼施,兩手促變,歸根到底是企圖最終將中國納入西方體系.
2、美國軍力強大並在亞太地區保持前沿部署,具有威脅我國安全的軍事實力與潛在企圖
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經濟和軍事力量均對我國形成絕對優勢.近年來,美國重新把我國列為「敵性國家」和潛在作戰對象.目前,美在亞太地區仍有10萬駐軍,與其在整個歐洲的駐軍相當,而且其軍事部署有明顯針對我國的一面,一旦形勢需要,隨時都可對我挑起事端.
3、美國推行實質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是我實現祖國統一的嚴重障礙
台灣與祖國統一最大的外部阻力來自美國.近年來,美國更加明目張膽地推行實質上的「一中一台」政兼,暗中支持「台獨」活動,其目的就是將台灣問題作為牽制中國的重要戰略籌碼,並連通西太平洋一線對中國達成包圍態勢.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是我實現祖國統一的嚴重障礙,也是可能誘發台灣政局動盪的重要根源.
此外,美國進一步插手朝鮮半島事務;與我周邊一些國家重歸於好,討論所謂「共同利益」;和日本簽訂安保條約,其目的就有針對我國的一面,從而增加了亞太地區的不穩定因素.目前我國周邊安全環境所面臨的諸多麻煩,幾乎都有美國的背景.
⑤ 如何應對我國周邊復雜的安全局勢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更趨復雜 九一一事件後,中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固然中美關系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礎與合作領域,合作氣氛漸濃;固然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形象日益凸顯,或者有可能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但無庸置疑的是,九一一事件後,中國面臨的國際尤其是周邊安全環境更趨復雜。 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態勢得以迅速推進與強化。過去人們一直也在說,美國在構築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但總覺得這個包圍圈還不完整,還遠沒到位。 九一一事件後的今天,再檢索美國近幾個月的戰略部署, 們會發現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已經赫然成型。環太平洋的對華遏制鏈條是既有的基礎,而在過去美國難以立足的南亞、中亞地區,也就是中國的西部、西北和西南部邊界外,美國已經在事實上完成了投棋布子。北約東擴已直抵中國西陲,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已是事實,與印度的軍事合作已然進行。這一切都表明,美國在反恐戰爭的旗號下,已經在事實上推進和強化了對華戰略遏制圈。 日本借雞下蛋,力圖沖破重重限制,繼續推進軍事大國戰略。 近來,以支援美軍在阿富汗展開戰爭為由,日本緊鑼密鼓地在法律程序上實現了海外派兵的新突破。短短十多天,日本眾參兩院先後通過了政府提出的《反恐怖特別措施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廳法修正案》。特別是第一項法案擴大了自衛隊的活動范圍,開辟了戰時派遣自衛隊的先例,放寬了自衛隊的武器使用標准。這是二戰後允許日本自衛隊在戰爭時期開赴外國領土的第一個法律。與此同時,日本政壇要求修改和平憲法的呼聲也有所高漲。而和平憲法一直是日本走向軍事大國的最後也是最大的瓶頸,不能向海外派兵一直是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有力防線。如果日本趁亂局而掙脫束縛,那將是未來東亞與世界和平的真正隱患。 美國展開反恐戰爭後,中國周邊許多地區隨之陷入變局。阿富汗是中國的西部鄰國,盡管中阿之間有高山阻隔,但阿富汗戰局發展及戰後安排也直接關乎中國西部邊疆的安全,而這些目前還都是未知數。從南面看,美國在阿富汗的戰事給南亞戰略格局,特別是印巴關系投下了不小的變數,印巴都是中國的鄰國,印巴關系的演變,印巴兩國外交政策的演變都會對中國的周邊安全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中國的周邊有不少穆斯林國家,也有不少國家的國民信仰伊斯蘭教,隨著美國在阿富汗戰事的推延,這些國家的國內政局和社會穩定都面臨一系列問題。而在當今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國內事務與國際事務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加強,國際事務往往影響國內的社會穩定,國內事務也往往成為地區動盪的淵藪。所以,中國當前面臨的周邊安全形勢是異常復雜、多變而嚴峻的。重大對外投資決策應信息公開充分論證嚴格監督人大審批 必須立即改變目前對外投資暗箱操作掩蓋內外勾結的嚴重狀況,重大對外投資(尤其金融投資)決策應信息公開,充分論證,嚴格監督,人大審批。 實行積極自救的經濟措施 1.安全穩妥管理現存外匯,建立價值資源(保值的戰略資源)儲備。在當前美國金融危機繼續發展,美元必加速貶值,從而使 巨額外匯儲備套牢虧損程度不斷增大的險惡形勢下,保持住所剩最後三千億美元財力儲備對穩定經濟極為重要. 2.央行將 最寶貴的600噸黃金儲備全部運到美國存放,這是 金融安全的重大隱患。當此 金融風險空前嚴重之際,應盡早運回這600噸黃金,穩定金融! 3.盤活套牢在美國長期債券上的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對 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在當前美國金融風險空前巨大的情況下,首先應設法減少 美債風險,應抓住美國政府接管兩房使其暫穩後的一段時機盡早全身而退。也爭取在無大損失的情況下將 所持美國非政府債券盡早都置換成安全資產。4.積極救自己的股市,重新嚴格外匯管制。 股市僅半年多暴跌超過七成,為國際資本廉價控制 經濟命脈創造了極好的機會。為防止西方國家趁機實現以其金融泡沫置換 實業,政府不僅應立即救市,而且應嚴厲懲處內外勾結,以各種手段(包括政策手段)蓄意製造股災洗劫人民的犯罪行為。沒收一切違法所得並處以大倍數罰款。以實際行動為股市立法立規。經濟結構調整最該優先解決的問題是將出口減少後那部分「過剩」生產能力和就業者轉變為為國內生產。並消除因 巨額財富外流損失所產生(並將延至今後惡性發作)的通脹危脅。 這在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須作出如下重大政策調整。 1.減輕企業稅負2.擴大對瓶頸產業和部門的基本建設投資3.消除國內商品流通障礙 降低流通成本擴大市場規模4.建立主權信貸 出口以人民幣結算5.盡快糾正過度開放,以保持自主宏觀調控能力,形成寬松貨幣環境並抑制通脹。6.嚴肅法紀加強監管 建立公平高效的資本市場。 =======【希望可以幫助你】
⑥ 急求,軍事理論考試題:結合現實論述我國如何面對挑戰,構建良好的周邊安全環境(500字左右)
中國的軍事戰略和理論
"……堅決履行好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神聖職責……"———胡錦濤概 述中國的軍事理論家制訂了一項實施理論推動下的改革框架,以建立一支能夠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軍隊.這一理念強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力量乘數的作用,從而使解放軍能夠在中國邊境以外更遠的距離上實施精確打擊的軍事行動.通過汲取外國戰爭,尤其是包括"持久自由行動"在內的,美國領導的戰役的教訓,蘇聯和俄羅斯的軍事理論,以及解放軍自己盡管很有限的作戰歷史經驗,中國的軍事計劃人員正在尋求改造整個中國軍隊.
這些改革的速度和規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解放軍仍未在現代戰爭方面經受檢驗.這種作戰經驗的匱乏使外界對解放軍在實現其軍事理論抱負方面進展的評估復雜化.中國的高級文職領導人當中的內部評估和決策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基本上缺乏直接的軍事經驗,因而在發生危機時更可能會做出錯誤的估計.這種失算同樣會帶來災難,不論其所依據的是毫無作戰經驗的指揮官的建議,還是脫離現代戰場現實情況的"科學"作戰模型.
軍事戰略指針
中國並不發表與美國的《國家軍事戰略》相當的文件.因此,外部觀察家對領導層有關動武的思考或影響到解放軍兵力結構和理論的應急情況,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對權威性的講話和文件的分析結果表明,中國依靠一系列總原則和稱為"軍事戰略指針"的指導來計劃和管理軍隊的發展和動用.
解放軍並沒有提供這些"指針"的內容供外界研究.學術研究表明,目前的"指針"很可能可以追溯到1993年."指針"反映出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蘇聯解體對中國軍事戰略思維的影響,為10年來解放軍的很大一部分改造奠定了基礎.然而,一次次講話,權威評論和新的軍事訓練指導方法都表明,1993年的"指針"的一些內容最近可能經過了修改.這些修正看來反映出中國對其所處的安全環境和現代戰爭(即"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性質的看法,中國軍事現代化方面的進展和從中汲取的教訓,從"建設"用於信息時代的現代戰爭的軍隊向為了"打贏"這種戰爭而訓練的轉變,以及中國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底色.
"指針"的作戰或"積極防禦"成分看來保持完好.按照"積極防禦"所主張的防禦性軍事戰略,中國並不發動戰爭,或者進行侵略戰爭,而是僅僅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戰.
然而,北京有關對其主權或領土攻擊的定義模糊不清.在中國現代戰爭的歷史所充斥的實例中,中國領導人都聲稱,軍事上的先發制人是戰略防禦行動.例如,中國將其對朝鮮戰爭(1950年—1953年)的干預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類似地,權威說法還把與印度之間的(1962年),與蘇聯(1969年)和與越南(1979年)的邊境沖突稱為"自衛反擊".這種邏輯表明,如果動武能夠維護或推進其核心利益,包括其領土要求(例如解決台灣問題和尚未解決的邊界或海上的領土要求等),中國就可能會發動軍事上先發制人的打擊,也許是在遠離其邊境的地方.
中國正在制訂一項先發制人的戰略嗎
10年來,隨著解放軍從一支以步兵為主和力量投射能力有限的軍隊轉變成擁有遠程精確打擊資源的比較現代的軍隊,中國獲得了武器系統,採納了使之能夠在周邊地區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攻擊(包括突然襲擊)的作戰理念.
·截止到2006年10月,解放軍第二炮兵的武庫中有大約900枚短程彈道導彈.由於獲取了蘇—30攻擊機和F—10戰斗機———兩者都裝備著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中國的進攻性空中力量得到了改進.解放軍還正在加強信息戰,電腦網路作戰和電子戰能力.而這些能力都可以用於先發制人的攻擊.
·解放軍的作者們說,當遇到更加強大的敵人時,先發制人是必要和合乎邏輯的.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強調,靜態的防禦不足以在現代軍隊的高速和破壞力基礎上保衛領土.其結果是,解放軍的作戰理念尋求阻止敵軍集結和利用進攻性打擊來掌握主動權,從而使敵人不知所措.解放軍的理論家們認為,有效的防禦包括在敵人領土上,趕在其能夠動用之前摧毀敵人的實力.
中國獲得了力量投射資源,包括遠距離的軍事通信系統,空中指揮,控制和通信用飛機,耐久力很強的潛艇,無人戰斗機(UCAVs),以及新的精確制導空對地導彈.這些都表明,解放軍正在形成採取先發制人軍事行動的更強實力.解放軍的訓練注重"出其不意的"遠程打擊訓練或針對敵人海軍艦只群的協調一致的空中/海軍打擊.這也可能顯示出,它打算趕在本地區爆發危機之前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選擇.
根據解放軍的《戰役學》文件(2000年),一旦敵對行動開始,"'積極防禦'的要旨就是主動殲滅敵人.……雖然從戰略上講,要以積極防禦為指針,但'在軍事戰役中'重點要放在掌握主動和積極進攻上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積極防禦的戰略目標".
除了開發殲滅敵軍的實力之外,解放軍還正在探索動用有限武力的選擇方案.中國的戰役理論把這種選擇定義為武力的"非戰爭"用途———政治脅迫的延伸,而不是全面的戰爭行為.1995年和1996年在台灣海峽進行的兩棲演習和導彈發射就是武力的"非戰爭"用途的實例.然而,這一概念還包括空中和導彈打擊,暗殺和破壞等.這種文章突出顯示了中國做出錯誤估計的可能性,因為任何這種行動的打擊對象,即使不是范圍更加廣泛的國際社會,都會視之為戰爭行為.
有關戰爭的一項全面觀點20年來,中國的文職與軍事戰略家一直就現代戰爭的性質問題進行辯論.這些辯論汲取中國戰略傳統及其歷史經驗內部的來源,以提供對"軍事革命","非對稱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看法.這種辯論突出表明了中國對戰爭的非動能手段的興趣,以及經濟,金融,信息,法律和心理工具在中國的戰爭計劃工作中的作用的增強.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文件《軍事戰略科學》(2000年)突出表明了中國軍方全面和多方面的戰爭觀點.文件說:"戰爭不僅是軍事斗爭,而且還是政治,經濟,外交和法律戰線上的全面競爭."
最近,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對國際法越來越感興趣,把它當作在戰斗前對敵手產生威懾的一項工具.在台海背景下,中國可能會利用一場信息戰,把第三方的干預描繪成按照國際法屬於非法.中國還試圖影響國際輿論,使之有利於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曲解,通過在學術意見和國家觀點中放棄長期公認的航行自由規范,而接受有關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其上空,可能還有外層空間享有更大主權的解釋.
非對稱戰爭
確認和利用非對稱性是中國戰略和軍事思維的一個根本方面,尤其是作為一支較弱的軍隊打敗比較強大的軍隊的手段.自從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聯軍行動"以來,中國的軍事戰略家一直注重採取非對稱對策來利用技術上占優勢的對手的弱點.1999年《解放軍報》的一篇社論明確闡述了這一點:"占絕對優勢的強大敵人當然並非沒有較弱的一方可以利用的弱點.……我們的軍事准備的直接宗旨必須是找到利用強敵弱點的策略."中國對非對稱戰爭選擇的探索可以在其大量投資於彈道和巡航導彈系統方面看到.這些系統包括先進的反艦巡航導彈,水下作戰系統(包括潛艇和先進的水雷),太空對抗系統,電腦網路作戰和特別行動部隊.
中國軍事戰略中保密性和詭計的作用
中國軍事戰略中對在沖突中掌握主動權和使敵手不知所措的注重,帶來了對在戰略,作戰和戰術層次上採用詭計的重視.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把戰略詭計定義為"引誘對方形成錯覺……並在造成人力和物資方面的最小代價情況下,以一種有組織和有計劃的方式產生各種假象,從而使自己獲得戰略上的優勢地位."
除了信息戰和常規的掩護,隱蔽和詭計之外,解放軍還汲取中國的歷史經驗,並從戰略和詭計在中國的治國之道方面所起的一貫作用中汲取智慧.最近幾十年,解放軍內部重新掀起研究孫子,孫臏,吳起和商鞅等中國經典軍事人物及其著作的熱潮.這些著作全都包含有關運用詭計的戒律.
中國共產黨對保密性的嚴重依賴與軍事上的詭計共同作用,限制了國家安全決策,軍事實力和戰略意圖方面的透明度.然而,過度的信心可能是由於軍事領導人迷戀於戰略和詭計所帶來的捉摸不定的好處.此外,指揮官用來對付敵手的技能也可以用於掩蓋解放軍系統內部的壞消息的傳播.而這種傳播是中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因此,保密性和詭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給中國的敵手,而且給中國領導人造成迷惑.
回答者: joyem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