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征勝利的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兩年中,紅軍長征輾轉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他們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出的英雄史詩。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長征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強大隊伍,長征中紅軍表現出的對革命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前進的巨大動力。
⑵ 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是什麼
一、長征勝利的政治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長征,是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跨越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縱橫十四省,轉戰數萬里,終於相繼在陝甘地區會師,勝利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從此,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以陝北作為根據地,將中國革命的勝利推向全國。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長征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在陝北,中國共產黨召開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關系抗日全局的會議,如洛川會議、瓦窯堡會議,發出全民族抗日的偉大號召,妥善地解決了西安事變,積極聯合國民黨抗日,最終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偉大勝利。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沒有照抄照搬國外理論,而是立足本國實際制度、政策、方針、路線,並與盲目照抄、照搬國外理論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堅決而持久的斗爭,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革命路線和斗爭路線的勝利,證明了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正確性。
4、通過長征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正因為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我們黨才能堅持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道路。
5、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後方。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建立陝甘寧抗日根據地,以陝甘寧抗日根據地為基點,將革命輻射到全國。紅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一道致力於根據地的建設鞏固,最終將延安建設成中國的"紅色之都"。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建設經驗,對全國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在全國范圍內有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開創了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在解放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建設和鞏固"三三制"原則的確立、土地改革地進行,一方面團結了最廣大的中間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邊區政府的建設也為我黨後來取得政權、進行政權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⑶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軍事史上曠古未有的一次戰略大轉移。在歷時兩年、輾轉數萬里的浴血征戰中,紅軍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以長征勝利為標志,紅軍實現了軍事戰略方針的重大轉變,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略被動局面,從此翻開了我黨軍事斗爭發展歷史的新篇章。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回顧和總結長征勝利的軍事
戰略意義,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長征勝利成功實現了紅軍戰略轉移,中國革命戰爭的總體態勢由被動轉為主動
紅軍長征是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軍事斗爭局勢發生嚴重逆轉的情況下,我們黨為了謀取戰略主動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為了尋找紅軍新的立足點,奪取戰略主動進行的大轉移。能不能實現這一戰略目的,直接關繫到紅軍的生死存亡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
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使幾乎陷於絕境的紅軍化險為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蔣介石為了達到消滅紅軍的目的,先後糾集上百萬軍隊進行「追剿」。在湘江及其以東地區連設四道封鎖線,欲將紅軍消滅在突圍途中;在湘西南、黔東北布下包圍圈,企圖圍殲紅軍;在金沙江、大渡河沿線調兵遣將,妄圖憑借天險堵截紅軍;在紅軍北進路上設置了一道道防線,迫使紅軍進入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當時紅軍的被動局面,毛澤東曾作過高度形象的概括:「十二個月光陰,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說不盡的艱難險阻。」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一系列戰役戰斗的勝利,掌握了戰略轉移中軍事行動的主動權,但總體上仍處於無後方依託、大范圍流動作戰的被動局面。直到長征勝利,這種狀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
紅軍實現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戰略立足點,從而為爭取軍事斗爭主動創造了條件。一切軍事斗爭如果沒有可供依託的戰略後方,就沒有戰爭的縱深與發展。紅軍退出中央根據地後,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作為作戰的基本目標,最終轉移到陝北建立了根據地,這就使紅軍有了穩固的戰略後方,一改過去的被動局面,擁有了軍事行動的戰略主動權。之後,紅軍先後發起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紅軍的進攻戰役。這些戰役表明,長征勝利後,紅軍既能根據軍事斗爭全局制定戰略方針,又能通過具體的戰役戰斗實現戰略目標;既能根據敵我情況尋機發起戰役,又能通過准確判斷戰場態勢有效控制戰局;既能依託根據地消滅和擊退進攻之敵,又能通過外線作戰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不僅解決了紅軍求生存、圖發展的重大問題,也實現了北上抗日的目標。紅軍長征的戰略轉移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放到國際國內環境的大背景下考察,紅軍長征又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勢下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北上抗日」這一長征初期主要從政治上考慮而提出的策略性口號,最終必然要轉換為紅軍長征的戰略性目標,從而賦予了紅軍長征以積極的戰略轉移意義。紅軍的戰略轉移是政治與軍事、退卻與進攻、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有機結合的產物。這次戰略轉移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剿滅」紅軍的戰略企圖,保存了紅軍有生力量,爭取了戰略主動,打開了軍事斗爭新局面。
長征勝利確立了正確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使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
正確的軍事思想是在鮮活的軍事斗爭實踐中,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失敗中汲取教訓,並在與錯誤的軍事路線斗爭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長征勝利,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是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的重要開端。
紅軍長征中的正確軍事思想是隨著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而樹立的。長征出發前後,由於受到「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的排擠,毛澤東被剝奪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權,致使嚴重脫離中國革命戰爭實際,僵化、呆板的軍事教條主義思想在紅軍中占據支配地位。在這種軍事思想指導下,紅軍作戰接連失利,不僅喪失了革命根據地,而且造成了部隊大量減員,損失慘重。湘江血戰之後,中央紅軍在突破四道封鎖線中累計折損達5萬多人。確立正確的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成為紅軍作戰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後,毛澤東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建立在對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科學把握的基礎之上,堅持正確的軍事思想,並在軍委和紅軍中占據了指導地位。
紅軍正確軍事思想的樹立表現在戰略戰術指導的成功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活的靈魂,也是紅軍長征勝利在戰略指導和作戰原則上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這一科學精神支撐下的紅軍戰略戰術指導,同遵義會議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在戰略指導上,實現由消極防禦向積極防禦轉變。遵義會議前,紅軍在錯誤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進攻時採取冒險主義,死打硬拼;防禦時採取保守主義,被動挨打;轉移時實行逃跑主義,消極避戰。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戰略指導上徹底放棄了消極防禦的路線,轉而實行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指導方針,即著眼打破強敵的圍追堵截,把握防禦和進攻轉換的關節點,寓戰略防禦於戰役進攻之中,以戰役攻勢爭取戰略防禦主動,從而實現了進攻與防禦的有機銜接。二是在作戰原則上,實現戰略的速決戰向持久戰,戰役戰斗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向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轉變。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初期,在戰略上主張速決戰,在戰役戰鬥上堅持打「堂堂之陣」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毛澤東曾形象地比喻為「乞丐與龍王比寶」。遵義會議後,紅軍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擺脫了單純防禦和堡壘主義的桎梏,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在戰役戰斗中,堅持以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為主,善於造成戰局中的局部優勢,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三是在作戰指揮上,實現由戰略戰術教條僵化向靈活多樣的轉變。長征中的戰役戰斗,有著不同於一般戰役戰斗的鮮明特點。紅軍經常處於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指揮機械呆板,行動反應遲緩,隨時都有被圍困、消滅的危險。遵義會議後,紅軍採取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聲東擊西,穿插迂迴,在戰法上做到於劣勢中造優勢,在平勢中創奇勢,從而掌握了作戰指揮的主動權。整個長征過程,紅軍共進行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戰役戰斗的重大勝利,彰顯紅軍戰略戰術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長征軍事斗爭實踐的理論化是紅軍軍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長征是紅軍正確軍事思想實踐與升華的過程,是戰略戰術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中實際運用的過程,也是紅軍軍事理論不斷發展並日臻成熟的過程。這種成熟集中表現在兩篇重要文獻中。一是瓦窯堡會議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軍事戰略的決議》。這個決議對紅軍的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原則進行了規范和系統闡述,提出了關於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的基本要求,明確規定了作戰形式、指揮方法、戰斗准備等十個方面的原則。這個決議,使紅軍生動的作戰實踐和豐富的經驗得到了理論概括。二是毛澤東發表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篇著作全面深刻地總結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包括紅軍長征的經驗,對戰爭本質和戰爭形式,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戰爭特點和戰略戰術,戰略的持久戰和戰役的速決戰,戰爭的物質基礎和人在戰爭中的能動性,軍事實踐和軍事認識的辯證過程,以及戰爭的現象與本質、戰爭的內線與外線、戰爭情況的變與不變、戰爭力量的強弱轉化等重大問題,都作了極為精闢的闡述,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著作從戰略思維層次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規律,是對長征特殊的戰場環境戰略戰術原則的高度凝煉,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中國化,是紅軍軍事思想的第一個里程碑,成為中國革命戰爭的行動指南和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長征勝利推動了紅軍戰略力量質的躍升,奠定了軍事斗爭發展的堅實基礎
長征中紅軍減員嚴重,戰略力量彌足珍貴。但各路紅軍通過不斷匯聚、整合,勝利到達陝北後,隊伍空前集中,質量更加優化。
戰略力量的整合使紅軍戰鬥力明顯提高。長征開始後,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各路紅軍分散單薄,面臨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嚴峻形勢。為使戰略力量集中,形成整體作戰效能,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了6次戰略力量組合的大會師,每次都不僅擴大了隊伍規模,而且優化了編制,其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軍事指揮實現了全軍集中統一。軍事指揮的集中統一是確保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的重大原則問題,是決定長征成敗的關鍵所在。長征途中,在南下還是北上問題上,紅軍內部曾出現了分歧。由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爭取,這種情況至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終於得以解決,從而確保了紅軍軍事斗爭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了全軍的高度團結和統一。二是部隊適時進行整編。長征途中,紅軍進行了幾次大的編制調整,紅二、六軍團的桑植整編,中央紅軍的黎平與扎西整編,紅二方面軍的正式成立,陝甘支隊的組建,以及長征勝利後的三大主力紅軍的整編,都是適應作戰需要採取的重要舉措,使紅軍健全了指揮體系、優化了內部結構、精簡了各級機關、充實了基層戰鬥力量。三是協同作戰能力明顯提高。協同作戰是戰鬥力強弱的重要體現,紅軍歷來重視作戰行動的戰略合作與協調。長征途中,各路紅軍在軍事行動上遙相呼應,密切配合,分則能相互協同,合則能統一行動。特別是長征勝利後,紅軍三大主力齊心協力,相互支援,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表明紅軍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顯著提高。
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紅軍軍事力量發展有了重要依託。革命根據地是紅軍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就有了武裝力量生存和發展的深厚基礎。黨和紅軍高度重視根據地建設,長征途中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戰略力量,作為作戰的直接目標。根據形勢和戰局的變化,及時確定根據地的發展方向。黎平會議確定建立川黔邊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後先後決定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和雲貴川建立根據地。整個長征途中,盡管情況變化多端,紅軍的作戰方向不斷調整,但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紅軍力量這一戰略目標始終沒有改變。紅軍到達陝北後,把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作為中心任務,通過東征、西征,鞏固了陝甘根據地並開辟了縱橫200公里的陝甘寧新的根據地,從而使紅軍的戰略力量發展壯大有了可靠的社會、經濟和群眾基礎。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熱血青年紛紛投身中國革命的聚集地,紅軍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為以後的抗日戰爭集聚了力量。
保留和鍛造了紅軍骨幹,為人民軍隊爾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主要的人才保障。在革命戰爭年代,骨乾的數量和質量是紅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決定因素。在長征中,紅軍將士以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英勇頑強、勇於犧牲的戰斗精神,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和磨練。經過長征,紅軍盡管從出發前的約20萬人銳減到3.5萬餘人,但保留下來的都是優秀骨幹,是紅軍的精華。大批紅軍將士成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下來了樹身和樹根。」
長征勝利標志著紅軍北上抗日戰略目標的實現,開創了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新格局
長征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命運處於危急關頭,為爭取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主動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長征勝利,是黨領導紅軍實現北上抗日戰略目標,打開民族解放戰爭新局面的主要標志。
完成了北上抗日的軍事戰略目標。紅軍長征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作出的戰略抉擇。長征勝利後,全國主力紅軍大匯合,進入了抗日斗爭的前進陣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新高潮的迅速掀起。
樹起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旗幟。抗日戰爭是一場以弱國對強國的軍事對抗,僅僅依靠黨和紅軍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面能夠匯聚全國抗日武裝力量、召喚廣大民眾共同抗戰的鮮明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抵達陝北後,黨中央從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出發,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抗日救國上來,確定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策略,先後提出「抗日反蔣」、「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逼蔣抗日」的方針政策。充分表明了黨和紅軍抗日的決心與推動全民族抗戰的誠意,從而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寫到了抗日救國的旗幟上。這面旗幟凝聚了人心,瓦解了反共陣營,壯大了抗日力量。
形成了全國武裝力量共同抗戰的戰略態勢。為了推動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迅速轉變,朝著有利於抗日方向發展,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首先,通過直羅鎮戰役有力的軍事打擊和深入細致的抗日統戰工作,使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士深切感受到內戰必亡、抗戰必存,停止了對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進攻,與紅軍達成團結抗日的共識,奠定了西北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實基礎。其次,發動東征、西征兩次重要戰役,給親日反共的閻錫山晉綏軍和堅決反共的寧夏馬系軍閥沉重打擊,緩解了西北地區的軍事形勢,開創了地區抗日統一戰線的新局面,推動全國軍事斗爭形勢進一步向民族解放戰爭方向發展。再次,發起山城堡戰役,一舉擊潰國民黨軍隊對陝甘寧根據地的「進剿」,徹底打破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懾於紅軍的威力和全國民眾要求抗戰的壓力,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進攻,中國革命從此進入民族解放戰爭的新階段。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10-05/0846402524.html
⑷ 紅軍長征的勝利,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認為紅軍長征體現了什麼的精神
紅軍長征體現的精神:
(1)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獻身精神。
(2)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
(3)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4)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5)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4)長征勝利體現了什麼軍事思想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的基本路線
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陝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宣告長征的勝利結束。
各階段
長征准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隊。
⑸ 紅軍長征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什麼
一、長征勝利的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長征,是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跨越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縱橫十四省,轉戰數萬里,終於相繼在陝甘地區會師,勝利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從此,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以陝北作為根據地,將中國革命的勝利推向全國。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長征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在陝北,中國共產黨召開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關系抗日全局的會議,如洛川會議、瓦窯堡會議,發出全民族抗日的偉大號召,妥善地解決了西安事變,積極聯合國民黨抗日,最終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偉大勝利。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沒有照抄照搬國外理論,而是立足本國實際制度、政策、方針、路線,並與盲目照抄、照搬國外理論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堅決而持久的斗爭,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革命路線和斗爭路線的勝利,證明了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正確性。
4、通過長征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正因為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我們黨才能堅持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道路。
5、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後方。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建立陝甘寧抗日根據地,以陝甘寧抗日根據地為基點,將革命輻射到全國。紅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一道致力於根據地的建設鞏固,最終將延安建設成中國的"紅色之都"。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建設經驗,對全國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在全國范圍內有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開創了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在解放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建設和鞏固"三三制"原則的確立、土地改革地進行,一方面團結了最廣大的中間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邊區政府的建設也為我黨後來取得政權、進行政權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⑹ 紅軍長征勝利說明了什麼
紅軍長征勝利說明了以下5點:
1、長征的勝利說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也是我軍優良傳統的核心和靈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戰無不勝的法寶。三灣改編確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對軍隊的領導為軍隊的建設提供了明確 的政治思想路線,為軍隊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精神保障,在長征的艱難歲月中,政治工作始終深入到部隊行動的每一個環節,深入到每一個戰士的心中。在條件最艱苦、戰斗最危急的時刻,各級領導、共產黨員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範行動鼓舞和帶動官兵前進。正是這種持續不斷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強有力的革命精神的灌輸,使廣大紅軍官兵能夠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始終保持著鋼鐵般的意志,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歷史的豐碑。
2、長征的勝利說明,只有思想、路線上的團結,才能取得軍事斗爭的勝利。長征的各路紅軍,盡管處在敵人的分隔包圍之中,條件極為艱苦,但是大家緊密地團結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反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維護黨和革命隊伍的團結,堅定地朝著黨指引的方向前進,廣大紅軍官兵懷著共同的革命理想、生死與共,患難相扶,英勇奮斗。他們模範地執行黨的群眾紀律和民族宗教政策,所到之處贏得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和支持,這種廣泛而又堅強的團結,使紅軍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力,是長征途中克敵制勝的基本保證。
3、長征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井岡山時期,中國紅軍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指導下,取得了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隨著"左傾"思想佔領主導地位,紅軍在軍事斗爭中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進行戰略大轉移,開始了長征。在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召開了偉大的遵義會議,徹底清算了"左傾"思想,會議集中地解決了最迫切的軍事路線和組織領導問題。會議認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戰略指導的錯誤,特別是單純防禦路線的錯誤,重新肯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及其一整套作戰原則,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同時,遵義會議改組了黨的中央領導,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確定由張聞天接替博古負總責,主持黨中央日常工作,並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變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軌道上來,因而在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一個偉大轉折點。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長征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4、長征的勝利同樣凝聚著軍隊建設和發展的豐富經驗。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在全軍確立了指導地位,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正因為有了正確的建軍原則、軍事路線、戰略戰術、政治工作原則等,共產黨的軍隊才能夠在幾十年的南征北戰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才能夠在保衛和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奮發進取、再立新功,成為黨和人民高度信賴的鋼鐵長城。
5、長征血與火的斗爭保存、錘煉了中國革命的骨幹力量。經過長征洗禮的黨員和紅軍,許多人後來成為治黨治國治軍的棟梁。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紅軍進行長征,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意志與險惡環境和凶惡敵人的一次殘酷較量。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官兵表現了頑強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在艱難困苦磨礪下,使紅軍官兵有了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才使中國革命從失敗中奮起,並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⑺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內十四個省,歷經容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⑻ 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
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
1.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的方針。
3.符合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
4.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我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領導地位。
5.使中國共產黨有了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後方。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歷史背景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
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
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蘇聯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
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
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短距攻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
此後,開始了兩萬里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