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理論論文4000

軍事理論論文4000

發布時間:2021-02-06 00:14:25

1. 大學軍事理論論文,2000字

論文一般有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正文:

冷戰結束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發展步伐。美國學者昆西·賴特在《戰爭的研究》一書中指出:「和平乃是許多力量之間的平衡。」

多極化的趨勢有利於維持大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制約超級大國的霸權,從而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創造了必要前提。

經濟全球化把愈來愈多的國家聯結為利益共同體,經貿投資和跨國公司的活動,使各大國之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局面。

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保持總體穩定,但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大國關系出現新的深刻調整,世界經濟出現新的增長,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但是,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傾向也有新的發展,圍繞戰略要地、戰略資源和戰略主導權的斗爭此起彼伏,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經濟安全面臨新的問題。

其次,軍事因素對國際格局和國家安全的影響上升。隨著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加速發展,世界軍事力量對比進一步失衡,以軍事實力為後盾謀取戰略和經濟利益的傾向突出。

最後,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嚴重。因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武裝沖突和局部戰爭時起時伏,同時,國際恐怖勢力活動頻繁,環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國犯罪以及嚴重傳染性疾病等跨國性問題日益突出。

非傳統安全威脅具有跨國性、流動性、復雜性、隱蔽性和突然性等特點,已成為影響世界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2. 求4000字左右的軍事論文

一、我國國防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從調查情況看,當今的大學生、中學生對於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比較高認識程度,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國防教育的顯著成績。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教育的針對性還不夠強,渠道還比較單一,教育的效果還有待提高,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隱患。

1.廣大青少年雖然對於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又認為這些都是別人的事,似乎與己無關,或並不打算為之獻身

在對高中生、地方大學生和國防生的調查中,認為和平時期國防建設「非常重要」的分別達到77%、85%和87%,「比較重要」的分別達到18%、12.6%和12%,二者相加,這一比例均超過95%。但是,從其他有關項目的回答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雖然認為國防建設重要,但這些都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特別是那些認為國防建設很重要或比較重要的一些學生,也只是籠統說說,自己並沒有準備要為國防建設做些什麼,甚至表現為對國防建設的冷漠或抵制。比如中學生(主要是高二學生)在回答考大學填報志願時是否願意報考軍隊院校時,有43%的學生回答「肯定不填報」,有50%的學生回答「不確定」,只有7%的學生明確表示「肯定填報」;大學生在回答如果部隊從大學生中徵集新兵(戰士)您的態度時,表示「肯定不報名」達37%,而表示「非常願意」報名的只有13%,其餘為「比較願意」(28%)或「無所謂」(22%);在回答如果招收畢業大學生補充部隊幹部隊伍時,有27%的同學明確表示「不願意」,只有17%表示「非常願意」,其餘的「比較願意」(38%)或「無所謂」(18%)。此外,還有少數學生對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必要性存在模糊的認識,這些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一是認為和平時期沒有戰事,國防建設不重要或不太重要;二是把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認為加強國防建設必然影響經濟建設中心地位。總之,這些情況說明,近年來我國的國防教育並沒有真正深入人心。

2.廣大青少年具備一定的國防知識,但非常籠統,國防教育缺乏組織計劃性,主渠道作用發揮得不夠

我們在對高中生、地方大學生和國防生的調查中發現,青少年雖有一定的國防知識,但非常含糊籠統。比如,對國防生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同學雖然報考了國防生,但是他們對國防建設和軍隊的情況並不了解,回答了解「很少」、「較少」和「一般」的高達77%;在對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在回答你報考軍校的動機時(指那些將來「肯定報考」軍校的學生),竟有38%的同學回答「說不清」;而那些「肯定不報考軍校」的學生中有46%的認為「軍隊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等等。這些情況說明,不管當今的青少年對於國防建設持何態度,都不是建立在可靠的國防知識基礎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說明我們的教育很不深入,很不系統。這從關於「國防知識的來源」調查中也可得到證明。我們把國防知識的來源分為「電視報刊等大眾媒體」、「學校組織的軍事教育課程」、「當地國防部門的宣傳」和「其他途徑」等4項。中學生、國防生和地方大學生回答來源於「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的分別了佔72%,72%和66%,而來源於學校教育、國防部門宣傳等途徑的比例明顯偏低。這反映了廣大青少年國防知識的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國家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軍隊的「活教材」作用有待加強;學校的主渠道作用不夠明顯;社會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此外,有些國防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組織學生軍訓和參加軍事夏令營活動,是進行國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但近年來,這些活動往往形式多於內容,而且很多軍事夏令營出現「變味」,成了事實上的各種補習班。

3.當代青年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但堅強的意志特別是尚武精神不足,對於國防勞動的艱苦性談虎色變

堅強的意志、崇尚軍事和武藝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陽剛之氣、進取意識和自強活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國防人力資源成長的一種基本的精神環境動力。而我國青少年的這種精神環境動力在不斷減弱,直接表現就是青少年從軍的職業理想在不斷走低。我們在對大學生的調查中有一項「您不報考軍校的動機」是什麼(指那些沒有填寫軍校志願的學生),回答「怕打仗」和「軍校管得太嚴」的達42%;即使國防生,他們在回答畢業後到部隊的意向時,希望到作戰部隊的也只有19%,其餘都是「科研院所」(45%)、「機關」(22%)和「後勤部門」(11%)。在回答畢業後如果「退還學費,您可以重新選擇非國防部門,你願意嗎?」國防生中有10%的人表示「非常願意」,有35%的人表示「願意,但要考慮經濟條件」,兩項合計達45%的人實際上對於選擇國防生是不滿意的。另據2001年7月發布的《中國少年兒童素質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職業理想的選擇上,只有24.2%左右的農村孩子和15%的城市孩子渴望長大後成為軍人;與此同時,在青少年中文體明星的崇仰者卻大幅上升。青少年心中好動尚武的天性被抑制,剛健勇武之氣漸弱,斯文柔弱之氣增加,90年代初作家大鷹曾寫過報告文學《誰來保衛2000年的中國》,現在,我們愈加感到要培養明天的國防人才,鍛造未來的威武之師和鋼鐵長城,強化青少年的陽剛之氣和尚武精神已是迫在眉睫。

二、我國國防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我國國防教育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根據調查和分析,我們認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個方面。

1.長期和平環境使國民的國防觀念逐漸淡化

自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後,我國的周邊環境趨於平靜,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昔日「腹背受敵」的危境基本消除,在未來可預見的將來也似乎仍將有一個和平美好的前景。這種大好的局面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不曾有過的,我們本該倍加珍惜。但是,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由於長期的和平環境,也使得一些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產生了種種鬆懈和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了,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從上到下,越來越感覺到輕視國防、放鬆國防建設的情緒和現象。對此我們能從下列實例中得到證明。

實例之一:一些人在強調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把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對立起來,只看到國防建設的投入對經濟建設造成的擠壓作用,而沒有看到國防安全對經濟建設的保障作用,更沒有看到國防科技、國防工業本身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催化劑和重要組成部分,一味要求國防部門要過「緊日子」、「要忍耐」。這種指導思想和宣傳作用在國民尤其是青少年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實例之二: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人力資源建設,但是在政策導向上,實際上把參加國防勞動排在了最不重要的地位。孩子們從上幼兒園開始被強烈灌輸的只有「考大學」、「掙大錢」,因此,在廣大青少年的心目中全然沒有為國防效力的任何概念,而國家的政策導向也首先是上大學和就業。(這一點在我們去一些大學和中學調研時遭到許多冷遇也能間接證明,有的學校一聽是部隊要搞調研很不情願,什麼「學習緊張」、「學生不關心」、「沒有時間」之類搪塞或乾脆拒絕。)因此,如今的青少年很少有人會想到保衛國家是自己的責任,只有那些高考落榜生、打工回鄉者以及難以在社會上「混下去」的人才會考慮選擇軍營。

實例之三:很長一段時間里,部隊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訓練和國防建設上,熱衷於創收、經商、辦企業。不管引起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它給國人傳遞的信號是國防建設的任務不是那麼緊迫了,老百姓的國防觀念自然不會強起來。

2.軍人社會地位下降,職業榮譽感降低

職業榮譽感是激發勞動者積極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由於我軍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國防勞動者普遍具有較高的職業榮譽感。然而,近些年來,國家發展了,但軍隊的社會地位卻降低了。比如,我們對於中學生、大學生的調查表明,大多數人認為軍人社會地位不高。高中生、大學生和國防生中分別有54%、66%和65%的人認為軍人的社會地位「不高」或「一般」;認為很高的只有16%、5%和8%

據有關部門1999年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學生關注的35個熱點話題,國防狀況名列第23位。另據1998年9-10月對北京、上海、重慶等27個城市進行的當代中國城市青年狀況調查表明,在青年中最願從事軍人職業者僅佔4.8%,比最願從事私營或個體勞動者職業的僅高出0.2個百分點,比最願從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的低21.3個百分點。這進一步驗證了由於軍人地位的下降,已影響到軍人的職業榮譽感,並進而影響到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開展。

3.軍人自身形象受損,對國防教育形成一些負面影響

一是社會不良風氣廣泛滲入軍營,影響很壞。我軍素有軍紀嚴明、作風正派、風格高尚的優良傳統,這也是我軍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法寶。我軍獨立的管理體制使其相對超然於世俗之外,保持了良好的形象。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和風氣開始侵入軍營,不正之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乃至違法亂紀等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一些與人民群眾利益關系密切的問題上風氣越來越差,有些還比較嚴重,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了負面影響。二是管理理念滯後,許多方法不適合時代的要求。建軍以來,我軍積累了許多非常成功的管理經驗。但是,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隨著獨生子女一代逐步進入軍營,我們面臨的條件和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軍隊在管理方面也必須不斷地改革和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然而,實事求是講,我軍目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許多方面是滯後的,是沒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的。比如,信息時代是開放和交往的時代,而我們仍然對於所謂「封閉式管理」樂此不疲;我們的官兵所受的教育越來越多,他們的文化素質越來越高,普遍具有很強的維權意識,但是,我們的管理仍然以「嚴格」、「過硬」為由,隨意侵害他們的權益,有的甚至仍然流行體罰、打罵等粗暴的管理方法,等等。這說明,「以人為本」、「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等新的管理理念遠未樹立起來。

三、探索和平時期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新路子,

不斷提高我國國防人力資源開發能力

一位瑞士外交家曾有句名言:「瑞士公民邁出右腳的時候,是一個公民,邁出左腳的時候,就是一個戰士。如果要問我們為什麼一百多年來沒有打過仗,其主要原因是我們隨時都在准備打仗。」相對的和平,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越是處在和平時期,越要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但是,如何在相對和平時期保持全民的國防意識,提高我國國防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對我們來說確實是新的課題,必須深入研究和探索。

1.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

政府對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影響國防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這不僅因為政府負有確保國防安全的最高責任,而且因為政府掌握著各種行政資源、輿論陣地和教育主渠道,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指導性。正如國外一位軍事理論家指出的:「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培養人民的尚武精神,那麼它為建設軍隊而採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將是徒勞的。」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揮政府在國防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並不斷完善教育功能,強調國防教育是「政府的首要職責」、是「社會的第一勤務」。我國已近30年沒有任何戰事,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仍將處在和平建設的環境中,為了確保全民的國防意識,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各部門要強化國防教育是政府「首要職責」的理念,把國防教育的成效作為評定政府工作得失的重要依據,並建立政府部門國防教育的獎懲機制。其次,各級人民政府應將國防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切實保障國防教育經費的支出到位。再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積極探索國防部門與新聞媒體、各類學校、駐地部隊、社會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加強聯系的新途徑、新方法,加大宣傳力度,擴展宣傳范圍,增強宣傳的效果。

2.聚焦國防教育重點,提高青少年國防意識

青少年是潛在的國防人力資源,青少年的尚武精神和獻身國防的意識強弱,直接決定著國防人力資源的供給和補充。加強青少年的國防教育可採取多種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集中式教育」和「滲透式教育」兩種情況。所謂集中式教育,就是通過集中的軍事訓練、創辦少年軍校、舉辦軍事夏令營等形式開展的教育活動。這種活動不僅能強化青少年的國防意識,而且能為國防部門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供給。如美國現有男女童子軍分別達400多萬和近300萬,全國有300多所大專院校開設了2年制或4年制的陸軍預備役軍官訓練團課程,有600多所大學設立空軍預備役訓練團,海軍在60多所大學也開設了預備役訓練團(李保忠著:《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12頁)。俄羅斯「紅星報」也透露,目前俄國防系統共有16所正規少年軍校。這些少年軍校以及童子軍在國內的頻頻報道和活動,對培養青少年以及全民國防意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也有類似的教育活動,但是,實事表明,效果並不明顯,說明我們需要改革教育方法,加大教育力度。所謂滲透式教育,就是把國防教育滲透到廣大青少年的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要滲透到學生的教材、校園、課堂和娛樂活動的各個方面。學生的課文應有國防教育的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教室布置應體現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精神,還可確定特殊國防教育活動日等。如,法國規定,每年的4月8日,17歲以下年齡的男女青年都要到設在全國各地的2200個國家軍事中心報到,參加與武裝部隊舉辦的全民教育日活動,並規定只有獲得軍事中心頒發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高中畢業考試。這些教育活動形式靈活,潛移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對於增強廣大青少年的國防觀念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切實提高教育效果

和其他各項工作一樣,國防教育也要不斷創新,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不斷創新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幾十年來,我國的國防教育所以取得較好成績,很大程度上在於能夠充分運用圖書、電影、廣播、電視等各種新興媒體,喜聞樂見,寓教於樂。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路迅速普及,傳統的方法已顯得十分不夠了。比如,過去看電影是人們最重要的娛樂形式,然而如今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從來不進電影院;過去廣播是最主要的新聞媒體,如今有些人特別是青少年連電視都不多看了。相反,網路卻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最大媒體,據報道,我國的網民已超過了1億,而且大多是青少年,對他們來說,網路已經代替了以往所有的媒體,他們在網上聊天、看新聞、打游戲、找資料、看錄像等。因此,要真正提高新時期國防教育的效果,就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路手段,抓住了青少年也就抓住了未來。比如,可以組織力量開發具有很強娛樂性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尚武精神的游戲軟體;可以製作網路版的國防教育影片、錄像;可以把國防教育的各種資料、圖像、信息建立成為查詢簡便、共享程度高的資料庫,把國防教育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學習、娛樂緊密聯系起來。如何實現國防教育的信息網路化,是新時期國防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國防教育部門面臨的最新最重要的課題。

4.改善軍人自身形象,提高現身說法的力度

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國防意識,不僅取決於理論上的宣傳教育,而且取決於軍人自身的形象,取決於軍人的社會地位。我軍在近一個世紀的戰斗歷程中,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勇往直前,戰無不勝,涌現出了無數英雄模範,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光輝形象,成為無數有志青年投身國防事業的強大動力。和平建設時期,沒有烽火硝煙,也沒有像董存瑞炸碉堡式的英雄人物,相反,面對迅速的改革開放大潮,軍隊的作用似乎「下降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傾向也出現在軍營,軍人在老百姓中的高大形象受到了損害。如何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始終保持軍人的良好形象,始終成為廣大青少年最嚮往的職業,是我們進行國防教育必須認真對待和探討的問題。對此,美軍的做法也許能給我們一定的啟示。在侵越戰爭及以後的一段時間里,美軍的形象很壞,軍人榮譽很低,以致成為「最不受歡迎的職業」,多數美國青年不願報名入伍。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美國政府和軍方採取了多種措施,一方面,關心軍隊,大幅度提高軍人的生活待遇,並利用各種機會,宣揚軍隊的「功績」,宣傳著名將領和戰斗「英雄」的事跡,表彰「優秀」官兵;另一方面教育軍隊自愛自強,注重改善自身形象和軍民關系,並把它「像完成戰斗任務一樣」去完成,鼓勵官兵走出營房,參加「助民」活動。1986年底進行的幾次民意測驗表明,美軍已成為「美國最可信任的群體」。1989年6月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導報》也載文指出:「尊重軍隊又重新成為風尚,軍服又成為榮譽的標志而不是失敗的象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對我軍目前面臨的形象問題,必須狠下決心,在大幅提高軍人待遇的同時,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堅決遏制各種腐敗現象,對嚴重影響軍隊形象的各種不文明之舉進行堅決糾正,真正樹立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同時,注意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視人民為父母,切實改變軍人形象。

3. 大學生軍事理論論文4000字

思想支配行動,靠昨天的思想打不贏今天的戰爭,更指導不了明天的行動。指揮人員如果思想觀念陳舊,那其指揮的軍隊也必然是落後的軍隊。美陸軍原參謀長沙利文曾說:「21世紀部隊必須體現出能用新的思維方式來設想戰爭形態」;「思想的轉變要先於軟體和硬體的改變」。面對信息化戰爭的挑戰,各級指揮人員必須要改變傳統觀念,打破舊框框,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觀念。
一、單靠組織人力物力已無法與信息化戰爭形態相「匹配」,應確立奪取信息優勢、以信息制勝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信息源增多,信息流量、流速急劇增大,指揮人員所要處理的已不再僅僅是人流、物流,而更多的是信息流。因此,指揮人員必須改變以往的機械化戰爭觀念,把信息作為比兵力兵器、物力財力更為重要的作戰資源加以集聚、謀劃和運用,努力提高作戰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利用能力。一是要把目光投向信息化戰爭形態發展需要,以信息制約能量,以信息配置資源,以信息溝通指揮。二是要把制信息權作為部隊行動的「自由權」、「主動權」和「生命權」來對待,以奪取制信息權作為指揮活動起點,貫穿作戰指揮的全過程。三是要把過去行之有效的作戰原則注入信息內容,使之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煥發新的活力。四是要用信息武裝指揮人員的頭腦。包括使用信息裝備、信息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指揮人員在運籌謀劃、輔助決策、協調工作時,都要優先考慮對信息的利用與反利用等。
二、單純注重「人謀」 已無法滿足大信息量的戰場要求,應確立人機一體、以機助謀的觀念
決策是作戰指揮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觀念認為,決策是人專有的主觀思維活動,依靠的是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優勢。但是,在變數多、節奏快、信息量大、關系復雜的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行動對作戰決策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人腦的生理極限。有關資料表明,隨著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信息量的劇增,如果使用傳統的手段,通常只能處理情報信息量的30%以下,而指揮員所得到的還不到10%;相反,如果用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進行輔助決策,輸入信息後,一般15分鍾後就能給出1-3個經過可行性論證和功效得失權衡比較的模擬決策方案。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指揮人員決策活動,正在走向人腦加電腦的智慧聚集型思維方式。計算機參與決策延伸了人腦思維,彌補了人腦在思維上的某些缺陷,指揮人員擺脫傳統的「人謀」觀念,走人機結合的路子成為提高其謀略思維效率的必然趨勢。
三、單憑經驗直覺的「粗放」型計劃組織已無法適應未來作戰,應確立精確計劃、周密組織的觀念
信息化戰爭中,戰場越來越呈現精確化趨向。一是信息化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各軍兵種的兵力火力在相對狹小的作戰空間和較短的時間內匯合,可能會造成「戰場擁擠」,這就要求精確計劃、周密組織。二是打擊目標將由以往的面積目標、片狀目標逐步向點狀目標、精確目標轉化,要求事先精確的計劃組織。三是高效益的作戰力求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消耗。要減少傷亡甚至實現零傷亡,要減少作戰物資的浪費性消耗,作戰計劃組織就必須非常精確。這樣,組織計劃必須由過去那種重「物能」對比、重空間部署,轉向重視快速、精確、周密地處理各種戰場信息,單憑經驗、直覺和悟覺來進行謀劃決策的做法已不適應作戰行動的時代發展,組織計劃工作必須由「粗放」向「精確」轉變,把主觀能動性與科學方法、手段結合起來,通過周密的計劃組織,充分發揮各種作戰要素的整體效能。
四、單以預先運籌謀劃已無法滿足復雜的指揮控制,應確立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的流動性非常強。無論是作戰力量物理機動速度、射速,還是戰場信息的傳輸速度,都達到了近似極限值。再加上敵對雙方激烈的謀略對抗,使得戰場非常靈活、多變,戰機稍縱即逝,其結果很難事先預料,任何事先制定的周密計劃,都不可能在具體的作戰行動中如期實施,指揮人員必須適應戰場實際變化情況,見機行事和臨機反應。企圖依靠事先周密、詳細的計劃去實現對所有作戰行動的控制協調,在信息化戰場上將很難實現。當然,強調指揮人員要具有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並不反對進行按計劃控制協調。在情況明了,時間寬余時,則按預先運籌謀劃進行控制協調比較合適;但情況復雜,時間緊急時,完全可以在戰場情報部門初步判斷的基礎上,實施隨機決策,對作戰力量實時化指揮控制協調,替代預先的運籌謀劃內容。

4. 軍事理論論文。。。。2500字

國防科技與軍事是密切相關的兩個領域。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軍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國防科技領域的形成與發展;國防科技的發展為軍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質技術手段,在此同時還會促使軍事領域不斷發生變革,甚至導致出現軍事革命;軍事上的變革和戰爭提出了新的需要又會給國防科技發展以新的推動力。國防科技與軍事之間相互關系的這種機制或邏輯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近幾年來,新軍事革命問題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實際上,新軍事革命正是上述客觀規律在軍事高技術迅速發展這一特定條件下的反映。當然,國防科技與軍事的關系還會受到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一、軍事上的需要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社會的需要是科技發展的動力。恩格斯曾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5頁)。同樣的,作為整個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科技,則是社會的特殊需要———軍事需要的產物,而且這種需要比任何力量都更能把國防科技推向前進。

自從國家產生以後,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以及維護和獲取國家的根本戰略利益,便產生了國防和國家間的戰爭。為了鞏固國防或為了奪取戰爭的勝利,各國都力圖掌握更先進的軍事技術手段,於是便組織專門力量研製武器裝備,國防科技便由此產生。由於新的武器的發明和使用可以造成軍事上的巨大優勢,從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論者」,也從「手槍戰勝利劍」的鐵的事實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國防科技對於軍事及戰爭的重要影響,因此國防科技便愈來愈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正如科學學創始人丁·貝爾納所認為的:「自古以來,改進戰爭技術,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學。這並不是由於科學傢具有好戰的特性,而是因為戰爭的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加急迫。各國君主和政府不那麼樂於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貼,都樂於向軍用研究工作提供經費,因為科學界能研製出新的裝備,而這種裝備由於十分新穎,在軍事上極為重要」。這里如實地指出了為滿足軍事上的需要研製武器裝備,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動力和主要任務與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長達40餘年的冷戰歲月,美蘇兩國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爭,兩國都執行優先發展國防科技的戰略,並要求國防科技部門為軍隊研製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戰術技術性能上超過對方的先進武器裝備。在軍事需求的強烈刺激下,兩國的國防科技發展獲得了強大的推動力,達到了極度的繁榮。許多其他國家在這種臨戰狀態下也被迫採取相應的對策加速國防科技的發展。據統計,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國每年的國防科研經費累計高達800~1000億美元。就這樣,在冷戰的軍事需求的推動下,國防科技發展進入了軍事高技術時代。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主要國家都調整了軍事戰略,壓縮了軍費開支,軍事需求從原先既追求武器裝備的數量又重視其質量轉向主要追求其高質量,國防科技也因此而進入注重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新時期,即進入了「打什麼仗需要什麼武器就能研製出什麼武器」的新時期。

自90年代初開始,美國國防部、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及三軍,每年都要研究並提出美軍的軍事需求,同時根據這種需求制定和調整其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計劃。例如,1996年,美軍又確定了新的未來11大軍事需求,為滿足這些軍事需求還分別制定了國防科技「基礎研究計劃」、《國防技術領域計劃》和《聯合作戰科學技術計劃》,這些計劃對所要研究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及武器裝備所要達到的性能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俄羅斯、日本及西歐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由於未來的軍事需求主要是關於信息戰能力的需求,因此有關國家的國防科技發展正緊密圍繞奪取信息優勢的信息戰技術、C3I系統和精確制導武器等軍事高技術開展研究工作。

綜上所述,國防科技完全是在軍事或國防的需要的推動下不斷獲得發展的。國不可一日無防,國防不可一日無科學技術。展望未來,世界各國的國防科技都將在軍事需求的不斷推動下,繼續不斷地獲得發展,並隨著軍事需求的高技術化而日益走向高技術化。

二、國防科技發展對武器裝備的影響

軍事上的需要導致國防科技的發展,而國防科技發展為了滿足軍事上的需要,必須不斷研製出新型武器裝備,因而必然對武器裝備,即對軍事技術手段產生重大影響。

總體上看,直接從事武器裝備研製的國防科技對武器裝備發展的影響是全面的、決定性的。這集中表現在:使武器裝備的原理和種類不斷多樣化、結構逐漸復雜化、性能日益得到提高。

由於國防科研的開展,使許多新的理論、原理和技術被用於武器裝備之中,從而不斷出現一批又一批概念全新的武器裝備。從利用機械能殺傷敵人的冷兵器到利用化學能的近代火器(包括槍、炮、普通炸彈、氫彈、中子彈、激光武器、電磁微波武器),甚至是利用生物遺傳密碼對付敵人的生物武器等,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無一不是國防科研的重要成果。從種類上統計,國防科研大致已使武器裝備從冷兵器時代的20多種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200多種,現在又進一步增加到1000種以上。

隨著武器裝備的種類越來越多、概念越來越新,其結構也越來越復雜。早期的武器僅由幾個零部件構成,後來發展到包括數十個、數百個零部件,現在已增加到數千個、數萬個甚至上千萬個零部件,其復雜性增加了若干個數量級。

在武器裝備的性能方面,集中表現在國防科技的發展使武器裝備的作用距離和作用范圍不斷擴大,可靠性日益增強,射程、威力(精度和殺傷半徑)、機動性和生存能力都在逐漸提高。

現代雷達的探測距離已達數十公里至數千公里以上,現代的偵察探測 裝置可以在數百里之外甚至4萬多公里的同步軌道上監視地面的目標。如美國的KH-12照像偵察衛星在幾百公里軌道上對地面目標的分辯率為01米,一次照像即可覆蓋數百平方公里的地面區域。

至於戰鬥武器系統性能的提高,更令人驚嘆不已。例如,在作用距離或射程方面,採用增程技術可使火炮的射程從20多公里增大到50公里以上。在命中精度方面,採用制導炮彈可使射擊精度達0.3米,各種導彈的射程則可依據需要任意控制,其中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已達1萬多公里,命中精度在10米以內;採用空中加油技術可使軍用飛機作遠距離的甚至是作不著陸的環球飛行等。在殺傷力方面,國防科技已使單件兵器的殺傷威力大得驚人。

武器系統殺傷力的提高,主要是由於新的國防科研成果被用於武器系統,使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明顯改進的結果。軍事運籌學建立了一系列理論模型來確定武器的殺傷效能與有關性能之間的關系。比較典型的一個數學模型是:式中:a、N1、λ1、P1依次為一方武器的作戰效能、數量(如火炮數或坦克數)、射速和每發彈的殺傷概率:N2、λ2、P2則依次為另一方武器的數量、射速和殺傷概率。從上式可見,只要提高自己所掌握的武器的性能,就可以明顯提高其作戰效能。通過採用精確制導技術、高爆彈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完全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例如,美國的155毫米榴彈炮,由於採用了「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使其對坦克的命中概率比使用普通非制導炮彈提高了2500倍。現代坦克和大口徑火炮由於採用了自動裝填機、計算機火控系統,反應時間由數十秒縮短在10秒以內,射速提高了一倍以上。現在研製的坦克、飛機、軍艦等的機動速度和戰場靈活性都有了明顯提高,而且普遍裝備有電子對抗設備,甚至採用嶄新的隱身技術來對付敵方的攻擊,以確保自己的生存。

現代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對武器裝備性能的影響是全面的,而且使其性能改進的范圍之廣、程度之高是過去任何時代所無法比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各國所研製的一代又一代的新式武器和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實踐證明,為一種武器所提供的高技術含量趙多,其性能越好,戰斗效能就越高。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等核武器的摧毀能力是眾所周知的,各種高技術常規武器的打擊能力也在海灣戰爭中得到了充爭證明。現在,配備有先進電子設備和精確制導武器的6架F-111或3架F-15戰斗機就能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300架B-17轟炸機才能完成的作戰任務,而8架F-117A隱身戰斗機只要配備2架空中加油機就能完成75架非隱身作戰飛機和支援飛機才能完成的空襲任務。更有甚者,一艘現代大型攻擊型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全部海軍艦隊攻擊力的總和。

現代國防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正在並還將導致更多更新的高技術武器裝備問世,如計算機病毒、電磁微波炸彈和炮彈等信息戰武器以及天基和空基高能激光武器、無人作戰航空器、微型偵察探測器、微型攻擊機器人等。這一切將使未來的軍事領域發生深刻的變化。

三、國防科技的重大突破導致軍事上的變革

國防科技發展可為軍事或戰爭的需要提供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與此同時,國防科技發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即戰術技術性能得到極大提高的新技術或新型武器裝備的研製成功往往會導致軍事領域發生變革,或發生軍事革命。這種變革涉及軍事理論或軍事學說的各個方面,而且接照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的觀點,軍事理論的變革主要體現為作戰方式的變革和軍隊編制構成的變革。

(一)新武器強制性地引起作戰方式的變革

所謂作戰方法,就是戰爭過程中的用兵方法,即組織兵力、兵器實施戰斗的方式或方法。作戰方法種類繁多,如按行動類型區分,有進功方法、防禦方法等;按行動規模區分,有戰略、戰役和戰術范圍的作戰方法;按軍兵種劃分,有空戰、海戰、陸戰、坦克戰、炮戰、化學戰等作戰方法。軍事史表明,所有這些作戰方法都是由武器裝備決定的,即有什麼樣的武器裝備,就有什麼樣的作戰方法。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7)從古至今,要在戰場上有效地殺傷敵人以及抵禦敵人的進攻,必須依靠手中的武器並充分發揮武器的效能,因此作戰方式、方法必然會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而變化。

當青銅器和鐵兵器出現以後,遠古時期沒有隊形的搏鬥便被有嚴格組織的戰斗隊形———「陣」(如古羅馬軍隊的方陣)所取代。

弓箭發明以後,較遠距離的射箭便成為一種作戰方式,而且使古代戰車及騎兵受到威脅,於是出現了專門的步兵及步兵戰術。

火葯的發明,迎來了軍事發展的一個新時代。使用火葯的火槍、火炮發明並用於戰爭以後,先後出現了線式戰術、散兵戰術及線式和散兵相結合的戰術。而且,隨著軍事技術的改進,巷戰的方式方法也在發生變化。老式的建築街壘和防街壘的方法被炮彈和炸葯所粉碎。18世紀60年代以後,艦載線膛炮、無煙火葯等伴隨著蒸汽動力艦船技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從而出現了成一線縱列隊形進行集火射擊的海戰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坦克、飛機和航空母艦等一系列新式武器裝備獲得了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繼產生了飛機、火炮和坦克相配合、梯次快速裝甲集群突擊的閃擊戰術及大縱深作戰方法,還出現了空中戰役、空降作戰、戰略轟炸等新戰法。戰列艦在海戰中的地位最終被航空母艦所取代,艦載機的制空作戰講座-35-中國國防科技信息1998年第3期和空中轟炸攻擊作戰成為爭奪制海權的關鍵。由於多軍兵種的誕生,多軍兵種的聯合作戰逐漸變成了主要的作戰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由於以探測技術、C3I系統、電子戰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精確制導武器等為代表的軍事高技術的崛起和發展,正在軍事領域引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其中作戰方式的變革尤為引人注目。海灣戰爭和波黑戰爭都表明,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中遠程精確打擊作戰、空襲與反空襲作戰、爭奪電磁頻譜使用權的電子戰等已成為現代戰爭的典型作戰方式。

現在已可以斷言,隨著國防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以計算機病毒等為手段的攻擊計算機互聯網路、通信系統、金融系統的信息戰,以及用各種「軟殺傷」武器或「硬殺傷」武器摧毀C3I系統的指揮控制戰即將成為未來高技術戰爭的嶄新作戰方式。

(二)新武器引起軍隊組織編制的改變

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軍隊的軍兵種結構及規模(包括編制人數和武器裝備的數量)也不斷發生相應的變化。恩格斯在談到這一問題時曾指出:「隨著新的作戰工具即射擊火器的發展,軍隊的整個內部組織就必然改變了,各個人藉以組成軍隊並能作為軍隊行動的那些關系就改變了,各個軍隊相互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1卷,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53)實際上不只是火器如此,各種新武器的發明也都會帶來類似的變化。

新武器裝備導致新軍兵種的誕生和舊兵種的消亡,已是公認的歷史事實。

從古代到20世紀初,軍隊一直由陸軍和海軍組成,而且以陸軍為主,兵種也不多。步兵是最老和最基本的兵種。步槍發明以後,手持冷兵器格鬥的步兵被步槍手所取代,步兵逐漸形成了班、排、連、營、團、師的組織體制。火炮用於戰爭,導致了炮兵的出現。隨著化學武器、坦克、通信設備等各種武器和技術裝備的出現,陸軍中又增加了防化兵、通信兵、裝甲兵、工程兵、偵察兵等兵種。機槍、坦克和裝甲車輛大量裝備部隊使在戰場上馳聘了幾千年之久的騎兵退出了戰爭舞台。海軍由於任務的特殊性一直是一個獨立軍種。潛艇、導彈、核武器及航空母艦的發展,使大炮巨艦主義成為歷史。主要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海軍航空兵這一海軍新兵種的建立使海軍艦隊的構成由以戰列艦為中心變為以航空母艦為中心。

飛機的研製成功並用於空戰標志著空中戰場的開辟。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步顯示出飛機這一新裝備的重大作用,隨後空軍這一嶄新的軍種在各國紛紛建立。軍用飛機的發展又引起空降兵的出現,同時促進了高炮、防空導彈和雷達的研製,進而導致了防空兵的問世。此外,進入60年代以後,由於核彈頭及其運載裝置的發展,一些核大國還組建了戰略火箭軍或戰略核部隊這一新軍種。

據預測,隨著信息戰技術和軍用航天器(包括各種偵察衛星、作戰衛星、軍用空間站、軍用空天飛機等)及空間武器系統(天基定向能武器、動能武器、電磁脈沖武器等)的發展,未來很可能出現全新的信息戰和天戰等更新的軍兵種或作戰部隊。
為了合理地利用多軍兵種的各種武器裝備更有效地進行作戰,以增強進攻和防禦能力,許多國家又組建了包括多軍兵種的合成軍。新武器裝備的出現除了引起軍兵種類型的變化之外,還會引起軍隊中各國兵種構成比例和軍隊規模的變化。

一般而論,新武器裝備的新技術含量高,性能較優異,但結構復雜,造價昂貴,因此各國只能根據需要和可能組建相應的軍兵種,並隨著國防科技和經濟發展逐步增大技術性的軍兵種在整個軍隊構成中的比例。以前蘇軍為例,20年代各軍種的比例是:陸軍98.6%,空軍0.5%,海軍10%,30年代末上述比例依次變為75.2%,12.8%,9.7%,其餘2.3%為新組建的國土防空軍。這種比例一直保持至50年代末。60年代以後,由於新武器裝備的發展,戰略火箭軍組建,上述比例發生了重大改變。到80年代末,前蘇軍的軍種結構為:陸軍45.2%,空軍10.7%,海軍10.7%,防空軍12.3%,戰略火箭軍7.1%,邊防軍5.5%,內衛軍8?%。不但如此,陸軍、邊防軍、內衛軍等都是由多軍種組成的合成部隊。美軍的技術軍兵種比例也逐漸增大,80年代末,美陸、海、空三軍的比例為35.9%、27.0%、27.9%,此外還有9.2%的海軍陸戰隊。至於兵種的構成比例,也大致是技術兵種比例逐漸增大。如現在不少國家都組建了強大的裝甲兵、電子戰部隊等。

由於新武器的性能發生了質的飛躍,從而使部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強。現在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相比,取得同樣的作戰效果,所需兵器兵力只及第二次大戰時的10~20%。另一方面,由於新武器的殺傷力、破壞力極大,使用大量兵器兵力容易造成更大的損失,並增大後勤保障的難度。因此,從必要性、可行性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等各方面因素出發,各國軍隊的規模及編制單位的構成就越來越小。

部隊的戰斗人員雖然在減少,但由於武器裝備結構越來越復雜,維護保養任務和消耗量越來越大,因此軍隊的工程技術人員、後勤保障人員等均在增加。例如,戰時美軍部隊的戰斗人員和保障人員的比例為1:3,有時甚至達1:5。平時,美軍正規部隊中有一半為文職人員。

一方面部隊的戰斗人員在減少,另一方面部隊的保障人員在增加,這似乎存在著矛盾。如果在保持部隊擁有可靠的戰斗能力條件下,盡量減少武器裝備和戰斗人員的數量,則技術保障和勤務保障任務量均可明顯減少,保障人員數量也可減少,從而保證整個部隊的規模縮小。這正是目前各國軍隊確定組織編制的一個重要出發點。

總之,隨著國防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武器裝備的日益現代化、高技術化,軍隊的組織編制將進一步從數量規模型轉變為質量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轉變為科技密集型。

5. 高分求軍事理論論文 3000字

如果不是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美國為中國設計的改革路線圖進行的十分順利。第一步私有化幾乎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第二步殖民化也已經相當成功,中國在經濟上已不再是一個獨立國家,被美國人十分自信地稱之為是"美中國"。中國2萬億美元外匯資產的絕大部分被美國佔有,2萬億美元的產業資本歸外資所有。按照這個路線圖繼續走下去,無需太長時間,只要再過10多年時間(中國絕大部分稀有金屬還只能開采10多年),美國等西方國家就能夠基本掏空中國的稀有金屬資源,摧毀中國的生態環境。當中國稀有金屬被完全掏空時,中國就徹底喪失了尖端武器製造能力,那時中國除了解除武裝之外沒有任何選擇。也就是說,美國持續幾十年對中國施行的武器禁運、技術封鎖和戰略資源禁售,只要再堅持10多年時間,中國在軍事上就會自動崩潰。到時再加上生態破壞引發的環境災難,中國將會不戰自亂,輕而易舉地被分割成為許多小國,按照美國人的說法就是,"一次性地永久解決中國問題,實現亞洲和世界的永久穩定"。

就在所有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順利推進時,就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和國內買辦集團很快就要接近最終目標時,虛擬經濟時代的第一場經濟危機爆發了。洶涌而來的經濟危機狂潮,不僅消除了覆蓋在世界繁榮表面上的巨大經濟泡沫,同時也消除了覆蓋在改革開放華麗外表上的巨大政治泡沫,把掩蓋在世界一體化眩目表象之下的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陰謀,十分清晰地展現在中國人民面前:在工業社會還沒有找到擺脫資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情況下,基本對策就是掏空中國資源,毀掉中國環境,犧牲13億中國人民,以維持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優良環境。為了防止中國人民將來進行報復,以及能夠控制災難擴散,必須把中國分割成為七到八個獨立小國。中國將重新回到列國紛爭的戰國時代,二千多年的統一發展將被徹底格式化,中國的歷史將完全回到原來起點。中國人民被西方國家這一國際戰略震驚得目瞪口呆,終於從30多年的歷史催眠中開始蘇醒過來,中國人民開始蘇醒的一個標志,就是如同春潮般涌動神州大地的毛澤東熱。毛主席再次走遍祖國大地,意味著那個曾經先後兩次打敗過美國、堅決維護中國人民和發展中國家人民根本利益的新中國,將有可能再次崛起。

對於美歐等西方國家而言,新中國的再次崛起,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二個俄羅斯,把西方國家耗費半個世紀"和平演變"的陰謀化為泡影。美歐等西方國家耗費半個世紀解體蘇聯的根本目的,是要佔有廣袤富饒的俄羅斯資源,把俄羅斯變成美歐等西方國家的資源基地。可是,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回歸,使美歐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目標完全化為泡影,除了當初趁著俄羅斯混亂時期在金融市場上打劫了幾票之外,沒有得到哪怕是一丁點兒俄羅斯資源。不僅無償佔有俄羅斯資源的目的沒能實現,甚至連正常投資俄羅斯能源產業都被立法禁止。美歐多次像當初要挾中國那樣,用加入WTO來要挾俄羅斯,可是結果卻更加失望,每當美歐剛剛流露出要挾苗頭,俄羅斯便搶先主動宣布此前加入WTO的所有談判全部作廢,弄得美歐等要挾者反倒狼狽不堪,一次又一次前功盡棄。今天在歐洲面前的俄羅斯,已經完全恢復了歷史上曾經擁有的大老感覺,開始逼迫歐洲去適應自己的脾氣。收復車臣和入侵喬治亞,就是俄羅斯對美歐的公開調戲和羞辱。結果,美歐除了操縱中國右派在網上對俄羅斯叫罵一通之外,連個屁都沒有放就扔掉了對車臣和喬治亞的庄嚴承諾。

所以,美歐等西方國家絕不能讓俄羅斯的歷史在中國重演,絕不能讓耗費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心血白流。如此一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便和13億中國人民形成了你死我活的尖銳對立。美歐等西方國家一定要犧牲中國,覺醒了的中國人民又不甘願犧牲,雙方都沒有了迴旋退步的餘地。

一方面,美歐等西方國家沒有了迴旋餘地。因為"中美國"已經形成,美歐等西方國家的經濟運行和國民生活,已經建立在了依賴中國廉價資源的基礎上。工業社會在沒有找到新的出路之前,只能建立在耗費資源和毀滅環境的基礎上,要享受工業社會的成就又不願意耗費本國資源和毀滅本國環境,就只能犧牲其他國家。而要能夠滿足美歐20多個發達國家對廉價商品的需要,至少要犧牲一個資源豐富的大國,而目前能夠犧牲的大國只有中國。俄羅斯已經站起來了,美歐即使在夢中都放棄了對俄羅斯的資源幻想。印度遍地都燃燒著民族主義的大火,美國在印度連肯德雞、麥當勞、可口可樂都賣不出去,要想把整個印度作為犧牲品更不可能。特別是美歐等西方國家始終沒有找到控制印度知識分子的有效方法,在中國他們能夠發動起整個精英集團辱罵毛澤東,而在印度組織三五個人罵釋迦牟尼都不可能。當然,在掏空中國資源、毀滅中國以後,美歐等西方國家能否通過戰爭等其他手段控制印度,則另當別論。但是至少在目前,犧牲中國比犧牲印度更加容易。特別是目前已經控制了中國,已經把中國納入了經濟殖民化軌道,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是家家都有中國商品,人人都離不開中國貨物,全體國民的生活已經建立在了消耗中國資源和犧牲中國環境的基礎之上,只能繼續維持犧牲中國的發展方式。

可以說,30多年來西方國家在不消耗本國資源和不破壞本國環境的情況下,在彼此沒有爭奪資源戰爭的情況下,能夠盡情享受美好生活,完全是依靠犧牲中國的資源和環境,犧牲中國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否則,單是對資源的爭奪,就會使美歐等西方國家陷入炮火連天的戰爭之中。所以,對於美歐等西方國家來講,放棄毀滅中國的發展方式已不可能,這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也不是一般的利益問題,而是根本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美歐等西方國家"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哲學,使得他們把犧牲有色人種國家,看得如同犧牲雞鴨狗兔等一樣理性自然。目前美歐在WTO起訴中國,要強制中國擴大稀有金屬和焦炭出口,就是這種矛盾不可調和的反映。美歐國家為了保護環境和子孫後代利益,紛紛禁止開采國內稀有金屬,停止冶煉焦炭。可是美歐國家的生產生活又離不開稀有金屬和焦炭,特別是作為世界最大軍火商的美國,製造尖端武器更是離不開稀有金屬。所以便強迫中國出口,由中國來滿足世界對稀有金屬和焦炭的需求。焦炭是隨便一個農民都能夠掌握的簡單技術,為什麼西方國家停止煉焦而強迫中國為其生產?就是因為煉焦對環境具有毀滅性破壞作用。煉焦爐一開,黑煙滾滾,遮天蔽日,所到之處,漫天黑雨,甭管白貓花貓,全都成為黑貓,白天無日頭,夜晚無月光,動物滅絕,植物變異,那種恐怖景象完全如同人間地獄。以往煉焦僅限於滿足國內小規模需要,污染范圍和程度尚能控制,現在為整個西方國家大規模煉焦,毀滅性災難根本無法控制,等於在把13億中國人民推向滅絕深淵。後果越是悲慘,美歐等西方國家越是禁止國內生產,就越是強迫中國生產。中國GDP發展模式也迫使地方政府願意生產,加上這些地方官員的子女親屬將來可以去美歐生活,更是不會顧忌災難性後果。13億中國人民就這樣糊里糊塗地成了美歐等西方國家現代化生活的犧牲品。站在美歐等西方國家的立場上來看,這是維持現有生活方式的唯一選擇,是他們自己免於生態災難的唯一選擇。

另一方面,中國人民更是沒有了任何迴旋餘地。此前"中美國"的形成,已經使中國人民付出了極其巨大的經濟代價,所謂"中美國"的基本含義,就是中國人生產,美國人消費,形成了生產消費不可分割的新型經濟體。通過私有化改革把中國資源變成廉價資源,通過禁止**等立法把中國勞動力變成廉價勞動力,然後把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生產的廉價商品,裝船運往美歐等西方國家,美國則開動印刷機印製美元付給中國,為防止中國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商品,便讓中國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國債,用這種方式把付給中國的美元又收了回去,最終結果是中國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13億中國人民流血流汗生產的財富,完全是"無償"地白白奉獻給了西方國家。這就是"中美國"的基本經濟內容。從中國向西方國家搬運財富的歷史過程,至今已經持續了30多年,期間不分白天黑夜,無論太平洋還是大西洋,所有航道上都擠滿了來往穿梭的巨型貨輪,在抓緊從中國搬運財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兵不血刃地在經濟上瓜分一個大國。中國60年艱苦奮斗的結果,就是創造了4萬億美元總產值。現在2萬億美元外匯資產的絕大部分被美國佔用;國內2萬億美元的產業資本歸外資所有;這兩個2萬億反映了中國60年的創業和積累等於白乾。還有,我國對外貿易佔GDP比重超過70%,對外貿易中外資又超過70%,這兩個70%反映了中國老百姓天天在為美歐等西方國家生產。西方"經合組織"20多個發達國家中,家家都有中國產品;美國財政收入中超過四分之一是依靠中國購買國債的資金;中國完全變成了西方國家的"廚房"。而為了生產這些產品,中國人民失去了富裕,失去了福利,失去了保障,失去了健康,失去了青山綠水,失去了美好家園,以至於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甚至到了死無葬身之地的絕望地步。

所有這些財富損失中國人民都認了。要求把中國商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運往美歐等西方國家,中國認了;要求控股中國產業,中國認了;要求開放中國金融市場,中國認了;要求中國給外資特殊優惠,中國認了;要求進入國民生死攸關的水務等公共產業(美國自來水公司歸國防部直接領導,連美國私營公司都禁止進入),中國也認了......就這樣,一認再認,一退再退,終於退到了已經無法再認,無路再退的地步:掏空中國資源,摧毀中國環境,犧牲掉中國13億人口。這次美歐起訴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殖民化問題,而是在試探突破13億中國人民的生死底線。已經接受了窮光蛋命運的中國人民,不可能再繼續接受死亡的命運

6. 軍事理論論文一篇。3000字左右。謝謝

軍事理論論
通過解決問題
關鍵技術的

7. 軍事理論論文 2500字

中國的軍事戰略和理論
"……堅決履行好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神聖職責……"———胡錦濤概 述中國的軍事理論家制訂了一項實施理論推動下的改革框架,以建立一支能夠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軍隊.這一理念強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力量乘數的作用,從而使解放軍能夠在中國邊境以外更遠的距離上實施精確打擊的軍事行動.通過汲取外國戰爭,尤其是包括"持久自由行動"在內的,美國領導的戰役的教訓,蘇聯和俄羅斯的軍事理論,以及解放軍自己盡管很有限的作戰歷史經驗,中國的軍事計劃人員正在尋求改造整個中國軍隊.
這些改革的速度和規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解放軍仍未在現代戰爭方面經受檢驗.這種作戰經驗的匱乏使外界對解放軍在實現其軍事理論抱負方面進展的評估復雜化.中國的高級文職領導人當中的內部評估和決策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基本上缺乏直接的軍事經驗,因而在發生危機時更可能會做出錯誤的估計.這種失算同樣會帶來災難,不論其所依據的是毫無作戰經驗的指揮官的建議,還是脫離現代戰場現實情況的"科學"作戰模型.
軍事戰略指針
中國並不發表與美國的《國家軍事戰略》相當的文件.因此,外部觀察家對領導層有關動武的思考或影響到解放軍兵力結構和理論的應急情況,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對權威性的講話和文件的分析結果表明,中國依靠一系列總原則和稱為"軍事戰略指針"的指導來計劃和管理軍隊的發展和動用.
解放軍並沒有提供這些"指針"的內容供外界研究.學術研究表明,目前的"指針"很可能可以追溯到1993年."指針"反映出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蘇聯解體對中國軍事戰略思維的影響,為10年來解放軍的很大一部分改造奠定了基礎.然而,一次次講話,權威評論和新的軍事訓練指導方法都表明,1993年的"指針"的一些內容最近可能經過了修改.這些修正看來反映出中國對其所處的安全環境和現代戰爭(即"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性質的看法,中國軍事現代化方面的進展和從中汲取的教訓,從"建設"用於信息時代的現代戰爭的軍隊向為了"打贏"這種戰爭而訓練的轉變,以及中國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底色.
"指針"的作戰或"積極防禦"成分看來保持完好.按照"積極防禦"所主張的防禦性軍事戰略,中國並不發動戰爭,或者進行侵略戰爭,而是僅僅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戰.
然而,北京有關對其主權或領土攻擊的定義模糊不清.在中國現代戰爭的歷史所充斥的實例中,中國領導人都聲稱,軍事上的先發制人是戰略防禦行動.例如,中國將其對朝鮮戰爭(1950年—1953年)的干預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類似地,權威說法還把與印度之間的(1962年),與蘇聯(1969年)和與越南(1979年)的邊境沖突稱為"自衛反擊".這種邏輯表明,如果動武能夠維護或推進其核心利益,包括其領土要求(例如解決台灣問題和尚未解決的邊界或海上的領土要求等),中國就可能會發動軍事上先發制人的打擊,也許是在遠離其邊境的地方.
中國正在制訂一項先發制人的戰略嗎
10年來,隨著解放軍從一支以步兵為主和力量投射能力有限的軍隊轉變成擁有遠程精確打擊資源的比較現代的軍隊,中國獲得了武器系統,採納了使之能夠在周邊地區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攻擊(包括突然襲擊)的作戰理念.
·截止到2006年10月,解放軍第二炮兵的武庫中有大約900枚短程彈道導彈.由於獲取了蘇—30攻擊機和F—10戰斗機———兩者都裝備著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中國的進攻性空中力量得到了改進.解放軍還正在加強信息戰,電腦網路作戰和電子戰能力.而這些能力都可以用於先發制人的攻擊.
·解放軍的作者們說,當遇到更加強大的敵人時,先發制人是必要和合乎邏輯的.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強調,靜態的防禦不足以在現代軍隊的高速和破壞力基礎上保衛領土.其結果是,解放軍的作戰理念尋求阻止敵軍集結和利用進攻性打擊來掌握主動權,從而使敵人不知所措.解放軍的理論家們認為,有效的防禦包括在敵人領土上,趕在其能夠動用之前摧毀敵人的實力.
中國獲得了力量投射資源,包括遠距離的軍事通信系統,空中指揮,控制和通信用飛機,耐久力很強的潛艇,無人戰斗機(UCAVs),以及新的精確制導空對地導彈.這些都表明,解放軍正在形成採取先發制人軍事行動的更強實力.解放軍的訓練注重"出其不意的"遠程打擊訓練或針對敵人海軍艦只群的協調一致的空中/海軍打擊.這也可能顯示出,它打算趕在本地區爆發危機之前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選擇.
根據解放軍的《戰役學》文件(2000年),一旦敵對行動開始,"'積極防禦'的要旨就是主動殲滅敵人.……雖然從戰略上講,要以積極防禦為指針,但'在軍事戰役中'重點要放在掌握主動和積極進攻上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積極防禦的戰略目標".
除了開發殲滅敵軍的實力之外,解放軍還正在探索動用有限武力的選擇方案.中國的戰役理論把這種選擇定義為武力的"非戰爭"用途———政治脅迫的延伸,而不是全面的戰爭行為.1995年和1996年在台灣海峽進行的兩棲演習和導彈發射就是武力的"非戰爭"用途的實例.然而,這一概念還包括空中和導彈打擊,暗殺和破壞等.這種文章突出顯示了中國做出錯誤估計的可能性,因為任何這種行動的打擊對象,即使不是范圍更加廣泛的國際社會,都會視之為戰爭行為.
有關戰爭的一項全面觀點20年來,中國的文職與軍事戰略家一直就現代戰爭的性質問題進行辯論.這些辯論汲取中國戰略傳統及其歷史經驗內部的來源,以提供對"軍事革命","非對稱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看法.這種辯論突出表明了中國對戰爭的非動能手段的興趣,以及經濟,金融,信息,法律和心理工具在中國的戰爭計劃工作中的作用的增強.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文件《軍事戰略科學》(2000年)突出表明了中國軍方全面和多方面的戰爭觀點.文件說:"戰爭不僅是軍事斗爭,而且還是政治,經濟,外交和法律戰線上的全面競爭."
最近,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對國際法越來越感興趣,把它當作在戰斗前對敵手產生威懾的一項工具.在台海背景下,中國可能會利用一場信息戰,把第三方的干預描繪成按照國際法屬於非法.中國還試圖影響國際輿論,使之有利於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曲解,通過在學術意見和國家觀點中放棄長期公認的航行自由規范,而接受有關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其上空,可能還有外層空間享有更大主權的解釋.
非對稱戰爭
確認和利用非對稱性是中國戰略和軍事思維的一個根本方面,尤其是作為一支較弱的軍隊打敗比較強大的軍隊的手段.自從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聯軍行動"以來,中國的軍事戰略家一直注重採取非對稱對策來利用技術上占優勢的對手的弱點.1999年《解放軍報》的一篇社論明確闡述了這一點:"占絕對優勢的強大敵人當然並非沒有較弱的一方可以利用的弱點.……我們的軍事准備的直接宗旨必須是找到利用強敵弱點的策略."中國對非對稱戰爭選擇的探索可以在其大量投資於彈道和巡航導彈系統方面看到.這些系統包括先進的反艦巡航導彈,水下作戰系統(包括潛艇和先進的水雷),太空對抗系統,電腦網路作戰和特別行動部隊.
中國軍事戰略中保密性和詭計的作用
中國軍事戰略中對在沖突中掌握主動權和使敵手不知所措的注重,帶來了對在戰略,作戰和戰術層次上採用詭計的重視.中國的軍事理論材料把戰略詭計定義為"引誘對方形成錯覺……並在造成人力和物資方面的最小代價情況下,以一種有組織和有計劃的方式產生各種假象,從而使自己獲得戰略上的優勢地位."
除了信息戰和常規的掩護,隱蔽和詭計之外,解放軍還汲取中國的歷史經驗,並從戰略和詭計在中國的治國之道方面所起的一貫作用中汲取智慧.最近幾十年,解放軍內部重新掀起研究孫子,孫臏,吳起和商鞅等中國經典軍事人物及其著作的熱潮.這些著作全都包含有關運用詭計的戒律.
中國共產黨對保密性的嚴重依賴與軍事上的詭計共同作用,限制了國家安全決策,軍事實力和戰略意圖方面的透明度.然而,過度的信心可能是由於軍事領導人迷戀於戰略和詭計所帶來的捉摸不定的好處.此外,指揮官用來對付敵手的技能也可以用於掩蓋解放軍系統內部的壞消息的傳播.而這種傳播是中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因此,保密性和詭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給中國的敵手,而且給中國領導人造成迷惑.

8. 求一篇原創的軍事理論論文 5000字以上的~ 急哦~~ 好的追加!!

不學好了吧 呵呵

9. 求軍事理論論文,3000字

國防科技與軍事是密切相關的兩個領域。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軍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國防科技領域的形成與發展;國防科技的發展為軍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質技術手段,在此同時還會促使軍事領域不斷發生變革,甚至導致出現軍事革命;軍事上的變革和戰爭提出了新的需要又會給國防科技發展以新的推動力。國防科技與軍事之間相互關系的這種機制或邏輯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近幾年來,新軍事革命問題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實際上,新軍事革命正是上述客觀規律在軍事高技術迅速發展這一特定條件下的反映。當然,國防科技與軍事的關系還會受到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一、軍事上的需要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社會的需要是科技發展的動力。恩格斯曾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5頁)。同樣的,作為整個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科技,則是社會的特殊需要———軍事需要的產物,而且這種需要比任何力量都更能把國防科技推向前進。

自從國家產生以後,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以及維護和獲取國家的根本戰略利益,便產生了國防和國家間的戰爭。為了鞏固國防或為了奪取戰爭的勝利,各國都力圖掌握更先進的軍事技術手段,於是便組織專門力量研製武器裝備,國防科技便由此產生。由於新的武器的發明和使用可以造成軍事上的巨大優勢,從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論者」,也從「手槍戰勝利劍」的鐵的事實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國防科技對於軍事及戰爭的重要影響,因此國防科技便愈來愈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正如科學學創始人丁·貝爾納所認為的:「自古以來,改進戰爭技術,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學。這並不是由於科學傢具有好戰的特性,而是因為戰爭的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加急迫。各國君主和政府不那麼樂於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貼,都樂於向軍用研究工作提供經費,因為科學界能研製出新的裝備,而這種裝備由於十分新穎,在軍事上極為重要」。這里如實地指出了為滿足軍事上的需要研製武器裝備,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動力和主要任務與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長達40餘年的冷戰歲月,美蘇兩國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爭,兩國都執行優先發展國防科技的戰略,並要求國防科技部門為軍隊研製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戰術技術性能上超過對方的先進武器裝備。在軍事需求的強烈刺激下,兩國的國防科技發展獲得了強大的推動力,達到了極度的繁榮。許多其他國家在這種臨戰狀態下也被迫採取相應的對策加速國防科技的發展。據統計,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國每年的國防科研經費累計高達800~1000億美元。就這樣,在冷戰的軍事需求的推動下,國防科技發展進入了軍事高技術時代。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主要國家都調整了軍事戰略,壓縮了軍費開支,軍事需求從原先既追求武器裝備的數量又重視其質量轉向主要追求其高質量,國防科技也因此而進入注重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新時期,即進入了「打什麼仗需要什麼武器就能研製出什麼武器」的新時期。

自90年代初開始,美國國防部、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及三軍,每年都要研究並提出美軍的軍事需求,同時根據這種需求制定和調整其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計劃。例如,1996年,美軍又確定了新的未來11大軍事需求,為滿足這些軍事需求還分別制定了國防科技「基礎研究計劃」、《國防技術領域計劃》和《聯合作戰科學技術計劃》,這些計劃對所要研究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及武器裝備所要達到的性能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俄羅斯、日本及西歐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由於未來的軍事需求主要是關於信息戰能力的需求,因此有關國家的國防科技發展正緊密圍繞奪取信息優勢的信息戰技術、C3I系統和精確制導武器等軍事高技術開展研究工作。

綜上所述,國防科技完全是在軍事或國防的需要的推動下不斷獲得發展的。國不可一日無防,國防不可一日無科學技術。展望未來,世界各國的國防科技都將在軍事需求的不斷推動下,繼續不斷地獲得發展,並隨著軍事需求的高技術化而日益走向高技術化。

二、國防科技發展對武器裝備的影響

軍事上的需要導致國防科技的發展,而國防科技發展為了滿足軍事上的需要,必須不斷研製出新型武器裝備,因而必然對武器裝備,即對軍事技術手段產生重大影響。

總體上看,直接從事武器裝備研製的國防科技對武器裝備發展的影響是全面的、決定性的。這集中表現在:使武器裝備的原理和種類不斷多樣化、結構逐漸復雜化、性能日益得到提高。

由於國防科研的開展,使許多新的理論、原理和技術被用於武器裝備之中,從而不斷出現一批又一批概念全新的武器裝備。從利用機械能殺傷敵人的冷兵器到利用化學能的近代火器(包括槍、炮、普通炸彈、氫彈、中子彈、激光武器、電磁微波武器),甚至是利用生物遺傳密碼對付敵人的生物武器等,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無一不是國防科研的重要成果。從種類上統計,國防科研大致已使武器裝備從冷兵器時代的20多種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200多種,現在又進一步增加到1000種以上。

隨著武器裝備的種類越來越多、概念越來越新,其結構也越來越復雜。早期的武器僅由幾個零部件構成,後來發展到包括數十個、數百個零部件,現在已增加到數千個、數萬個甚至上千萬個零部件,其復雜性增加了若干個數量級。

在武器裝備的性能方面,集中表現在國防科技的發展使武器裝備的作用距離和作用范圍不斷擴大,可靠性日益增強,射程、威力(精度和殺傷半徑)、機動性和生存能力都在逐漸提高。

現代雷達的探測距離已達數十公里至數千公里以上,現代的偵察探測 裝置可以在數百里之外甚至4萬多公里的同步軌道上監視地面的目標。如美國的KH-12照像偵察衛星在幾百公里軌道上對地面目標的分辯率為0

閱讀全文

與軍事理論論文40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