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大學軍事理論論文怎麼寫

大學軍事理論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1-03-12 21:11:56

① 大學軍事理論1500字論文,該怎麼寫啊,應該寫哪些方面的完全不知道寫什麼啊。求幫忙

作為當代大學生參加軍事教育學習是我們首要的義務,在認真履行這項義務的同時,我們更應為有學習國防知識的機會而感到榮幸,珍惜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深刻領會教學綱領的用意,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和知識面的拓寬的程度,進而提升我們的自身素質。
同樣,軍事教育課以其廣闊的國防知識,為我們提供了增強國防素質的良好文化基礎,使我們這些生在和平時代的青年意識到國家依然面臨安全防禦問題,使我們意識到我國的國防實力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哪些差距,是我們認識到,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時刻樹立高度的民族危機感,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有能力在未來的工作中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和國家發展上做出貢獻。
國防意識是民族生存之魂,如果說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麼國防意識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強烈的國防意識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戰爭、威懾敵人的重要因素。公民國防意識的強弱關繫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當前,中國正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這當然是於國於民都極為有利的事情。如果缺乏國防意識,國防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即使放在眼前,也很難發現。銀行、證券交易、通信系統以及計算機網路等這些和平時期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便捷的領域都可能成為戰爭中被敵方攻擊的「軟肋」。對外交往、新聞出版、網路交流和秘密載體的處理如果不加註意,都存在著泄露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的可能。此外,軍事設施的管理、城市建設布局的總體規劃、對戰略要地的開放、防空工程的商業化運作等與國防建設是否相沖突,這些問題必須放在國家安全的大背景下認真考慮。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種種看似不起眼的安全隱患如果不在平時加以關注和排除,必將危及我們或我們子孫的和平生活。在當今時代,世界並不太平。有人並不希望中國崛起強大,不絕於耳的「中國威脅論」就是一例。近來的戰爭實踐證明,戰場已經再無前後方之分,戰爭的武器不再只是槍炮,作戰人員也不再僅僅局限於軍人。隨著人類步入信息化時代,國家的每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戰場的戰士。信息化時代國防的范圍不再僅僅局限於軍事斗爭領域,國防的「防」線也不再只是單純的邊防、海防。它已延伸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信息領域,進入到電磁空間,觸及到太空,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尋常生活之中。國防建設既是軍隊的事,更是全民的責任,我們必須強化國防意識,牢牢守住我們的民族生存之魂。

開設軍事課程既能體現人才培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利國防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軍事技能,又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開設軍事課程是國家法律賦予高校的義務我們國家已經邁向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健康軌道,增強法律觀念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15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 依法履行兵役義務、自覺接受國防教育,是法律賦予大學生的神聖義務。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優秀青年的代表,是鞏固我國國防、抵禦外敵入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後備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義務,在校期間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世界趨勢的角度上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大學生軍訓工作和軍事理論教育,將其作為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軍事課不僅是大學生履行義務的—種形式和大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台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李登輝炮製「兩國論」妄圖分裂祖國:陳水扁上台後,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且不斷以蠶食的手法推行「漸進式台獨」,諸如公布「本土化教育」、廢「國語」教育、將「中文系」並入「外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護照」加註「台灣」英文字樣、又要在2004年3月20日的「總統」選舉之日舉行所謂的「防衛性公投」和「和平公投等。2004年5月20日,陳水扁公然提出「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台灣新憲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的「台獨」時間表,向—個中國原則、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挑釁。陳水扁已經論為台灣、兩岸和國際社會一個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危機製造者」。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在高校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需要。
作為接受軍事教育啟發的結果,我們應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和鞭策自己,把愛國之情轉化為愛國之行,做堅定的愛國者。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種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就必須化愛國之情為報國之行,刻苦學習,錘煉自己,把滿腔的愛國熱情化為報國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國和時代的需要和呼喚,要科學地確立成才的目標和方向,做祖國現代化需要的人才。
為了對國家建設作出努力,我們一要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具體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同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二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勤奮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要敢於向已有的科學成果挑戰,敢於向未知的新領域進軍,勇敢地去實踐,去探討。因為,當代青年是否具有強烈的開拓和創新能力關繫到我國科學的興衰。三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對待現實的態度,對國家、對人民有強烈的愛心;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待人生,積極奮發,不消極頹廢,不得過且過;對學習,對工作興趣廣泛,求知慾望強烈,勤奮刻苦,有創新精神,有自信心;奮斗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對他人情操高潔,易於合作,有團隊精神。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做到知我中華,培育愛國情操。愛我中華,必先知我中華。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中國繼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之後,又一次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軍事理論,閃耀著普遍的真理光芒。古代中國孫子兵學的產生,標志人們對戰爭和軍事問題的認識,由悟性階段進入了理性階段,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以拿破崙、克勞塞維茨、約米尼等人軍事思想為代表的第二次飛躍,發生在近代歐洲。它沖破中世紀的思想枷鎖,開始用科學手段探討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不過,歐洲近代軍事科學相當程度上是藉助當時自然科學中的機械論和社會科學中的歷史唯心論精神建立起來的,難免魚龍混雜,真理與偏見並蓄。以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為啟始的第三次飛躍,為真正科學地考察解決戰爭和軍事問題,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南。毛澤東軍事思想則代表了這次飛躍的最高成就。
愛國志士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也。學習歷史,知我中華,是升華愛國情感的基礎。要學習中華民族建設祖國家園、創造燦爛文明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分離、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更要學習和了解當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學習歷史,就會為祖國的今天而驕傲,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進。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天的中國,明天的中國必將更加美好。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國力強盛。跨進2l世紀的中國正如醒獅雄起,巨龍騰飛,生機勃勃。只要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必將在本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全面地、辯證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國情。既要從了解祖國的錦綉河山中激發熱愛之情,也要從認識我國自然條件的一些不足之處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自豪,又要為中國近代的屈辱而傷痛,從而轉化為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一)創造了高超的以弱勝強的戰爭指導藝術。古今中外的戰爭各不相同,但戰爭指導藝術的高低具有可比性。一般說來,在力量上擁有一定優勢,或勢均力敵的條件下贏得的勝利,雖然也來之不易;但戰爭藝術的最高榮譽,從來屬於那些以弱勝強的統帥。西方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和拿破崙等人,都因此而摘取並獲得了「戰略之父」、「戰爭巨人」等桂冠和殊榮。相比之下,毛澤東的戰爭藝術更為高明。第一,世界歷史上的一些著名將帥,大都是能贏得若干戰役戰斗,能贏得整個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卻為數不多。而毛澤東一生不僅創造了大量以弱勝強的戰役戰斗範例,而且指揮贏得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勝利。其次,以往世界戰史上的以弱勝強,基本上是總兵力對比上的以少勝多,武器裝備上則相差無幾。毛澤東的戰爭藝術,不僅做到了數量上的以少勝多,而且還做到了以劣勢裝備打敗優勢裝備之敵,其中包括先後打敗兩支擁有當時世界一流武器裝備的外國侵略軍。第三,毛澤東不但擅長運用戰爭指導藝術,而且善於從戰爭指導藝術的運用中提煉和升華出理論。毛澤東軍事論著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影響之廣,在中外軍事史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與之相比擬。近幾十年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國際上廣為傳播,毛澤東軍事著作成為不少國家包括發達國家軍政要人的案頭讀物,被許多國家列為軍事院校的研修課程,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世界地位。

(二)所揭示的軍事規律達到了空前的廣度和深度。在毛澤東以前,中外眾多軍事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在探索軍事規律上作出過各自的貢獻。但是,在世界軍事史上,還難以找到第二個像毛澤東那樣對軍事領域的種種問題既進行過長期而廣泛的實踐探索,又親自從事勤奮而深入理論研究的人物。從國內革命戰爭的指導原則到國際反侵略戰爭的指導原則,從建軍路線到作戰方略,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擊,從游擊戰到運動戰和陣地戰,從小規模的戰斗到指揮百萬大軍的戰略戰役運籌,從持久勝敵的全面戰爭到速戰速決的邊界自衛還擊作戰,從「小米加步槍」條件下的建軍、作戰到建設國防現代化,從如何贏得戰爭到如何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這裡面既包括了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發展的特殊規律問題,又包含軍事領域的大量一般規律問題;既廣泛涉及到軍事科學的應用理論,又深刻地觸及到軍事科學的基礎理論,可以說覆蓋了軍事理論的各個重要層次和各個基本方面。所有這些,毛澤東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方法,對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武裝斗爭的直接經驗和前人進行戰爭的間接經驗,作了長期的實踐檢驗和精闢的理論概括。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不能不是一座內容博大精深、結構系統完整的軍事理論大廈。毛澤東對軍事規律的理論揭示,就其豐富性、系統性和真理性而言,都達到了前人未能達到的程度。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地位,不只是比較於其它各家軍事理論而言的,其中也包括它在無產階級軍事理論發展史上的劃時代意義。在無產階級軍事理論歷史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即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和列寧主義軍事學說的基礎上,毛澤東軍事思想又大大前進了一步。主要是:①對以前尚未遇到的新課題,第一次提供了科學答案。如開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革命新道路。②在前人未曾開墾的理論領域,首創了全新的學說。如軍事辯證法。③把過去已提出的一些基本觀點,發展成為系統的理論。如人民戰爭。④把以往的一些理論預見,變成了完整而成功的現實。如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也應有自己的表現的預言,在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理論與實踐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⑤在先哲們沒能完全解決或解決得不理想的問題上,作出了迄今最成功的回答。如怎樣建設一支永遠保持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因此,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無產階級軍事理論歷史發展的當代豐碑,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

(三)提供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問題認識論和方法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根本意義的,是它的軍事問題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包括研究、解決戰爭和軍事問題,無不受一定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指導和制約;一切理論也只有被用作認識論方法論意義的工具時,才能進入實踐過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長期發揮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尚未在軍事領域充分展開。毛澤東把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地應用於軍事領域,從歷史觀、認識論、辯證法與軍事斗爭實際的緊密結合上,創建了一整套科學的軍事思想及軍事思維方法。它不僅集中地表現為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原理,同時也體現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全部內容之中。如果說孫子兵法的認識論方法論價值可以超時代、跨領域地輻射,那麼,兼有高度哲學成就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所揭示的軍事斗爭的內在規律,就尤其具有穩定而廣泛的應用價值。例如,在軍事方面,毛澤東軍事思想既可以為我們抵制當代軍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錯誤觀點和思潮,正確地觀察思考戰爭與和平、軍事斗爭與軍事建設問題,提供一套科學的思路,又可以為我們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建軍與作戰,提供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規律、解決新問題的銳利思想武器。在非軍事方面,毛澤東軍事思想所揭示的能使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軍事哲理,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普遍的適應性和融通性。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外交等各條戰線,還是思想、文化、體育等各個行業,總之凡一切存在矛盾斗爭和開創性活動的領域,毛澤東軍事思想都能從立場、觀點和方法等多方面,撥動、啟迪人們的創造智慧,從中總結、抽象出科學的指導原則和實踐策略。
關於國防意識,不可否認,二十一世紀國家之間的較量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以經濟實力為先導。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國家競爭白熱化的時候,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會出現。這個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是戰爭!當今的中國,安全隱患不可謂不多。南沙群島被東南亞小國強占,台灣問題尚未解決,中日東海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也日益升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級大國在前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日漸衰微的情況下,把中國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紀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開始以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可以說,現在我國的國防形式不容樂觀,表面上的歌舞昇平實際掩藏著波濤洶涌。
大國外交,是以實力為基礎進行的國家之間的較量。沒有實力就沒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國家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卻擁有很高的國際地位。國際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的。當然,現在的中國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國防建設。但是,這遠遠不夠。國防不僅僅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情,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情。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國防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國防意識
二、增強國防意識
什麼是國防?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今,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其他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剛剛結束的伊拉克戰爭,遲遲未決的台灣問題,朝鮮核武器等這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們在和平年代的憂思。因此必須加強國防,一個國家的國防建設是其主權的保證、發展的基礎;一個人的國防觀念是其愛國精神及綜合素質的體現。
積極學習國防教育理論,理解研究國防知識。只有我們具有了一定的國防觀念,才可能積極學習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主動旅行國防義務。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國防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計,國防與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息息相關。
三、端正愛國精神
從近代歷史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落後就要挨打,不團結,不愛國就會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大學生,作為華夏子孫,我們要用自己的身軀捍衛我們的國土。愛國精神是衡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准。
愛國精神有很多內涵,它既是一個人知識是水平的體現,也是一個人道德水準的反映,也是一個人思想覺悟的展示,可以說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也是有層次的,一個要高層次愛國主義精神的人必定要有高層次的綜合素質,而軍訓教學正是為了培養我們的這種素質。通過軍訓教學大學生建立了積極的愛國精神,正確的愛國態度,科學的報國方法,存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拓寬眼界,順應時代
當今世界是一個極度全球化的世界,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和交通工具的升級,使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一個嶄新的「地球村」是的世界已初步形成。因此,在現代社會不能只關注眼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拓寬視野、放眼世界,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而這種情況在軍事應用國防建設中尤顯突出。而在當今世界上復雜的形勢,美國稱霸的野心,日本崛起的企圖,歐洲在世界上的角色,俄羅斯與我國的關系,第三世界的發展以及我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在當今前沿科技的發展,在軍事上各種武器的應用,各種先進的戰略系統應用,各種戰術策略的實施。在軍隊建設的各方面問題,步兵的基本軍事技能,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貢獻。這些知識極大的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豐富和健全了我們的知識結構,使我們進一步適應當今社會大發展。
五、 掌握國防知識
我們應當了解和掌握有關的國防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例如:國防基礎理論、軍事知識、國防歷史、國防形勢、國防法制……
現代戰爭告訴我們戰爭就是人民的戰爭,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必須依靠於人民的力量,我們就是未來戰爭而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祖國的重任肩負於我們身上,祖國仍需加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增強民族意識學成報效祖國,祖國明天輝煌關系於我們,我們相信祖國明天會更好!

② 大學軍事理論論文,2000字

論文一般有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正文:

冷戰結束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發展步伐。美國學者昆西·賴特在《戰爭的研究》一書中指出:「和平乃是許多力量之間的平衡。」

多極化的趨勢有利於維持大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制約超級大國的霸權,從而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創造了必要前提。

經濟全球化把愈來愈多的國家聯結為利益共同體,經貿投資和跨國公司的活動,使各大國之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局面。

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保持總體穩定,但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大國關系出現新的深刻調整,世界經濟出現新的增長,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但是,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傾向也有新的發展,圍繞戰略要地、戰略資源和戰略主導權的斗爭此起彼伏,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經濟安全面臨新的問題。

其次,軍事因素對國際格局和國家安全的影響上升。隨著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加速發展,世界軍事力量對比進一步失衡,以軍事實力為後盾謀取戰略和經濟利益的傾向突出。

最後,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嚴重。因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武裝沖突和局部戰爭時起時伏,同時,國際恐怖勢力活動頻繁,環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國犯罪以及嚴重傳染性疾病等跨國性問題日益突出。

非傳統安全威脅具有跨國性、流動性、復雜性、隱蔽性和突然性等特點,已成為影響世界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③ 求一篇大學軍事理論論文 1500字

寫作思路: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目前本國的國情出發進行闡述,首先要寫明論點,接著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確性,中心要明確。

正文: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的培養目標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其主要目標。國防教育是高校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軍事理論課是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它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我國軍工企業長期處於計劃經濟運營體制之下,無論是資金來源、項目立項與審批驗收都具有極強的政府與軍方色彩,加之軍事工業較民用工業在社會聲譽、技術先進性水平上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很多軍工企業對「軍轉民」、「民轉軍」所帶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

以防止泄露軍事機密為借口,對法律框架內允許的軍事技術禁止向民用機構輸出,也無視民用機構在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及市場化運作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績,在主觀上缺乏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的意識。

在長期軍民科技研發體系相互隔離的各自發展進程中,因信息不對稱原因導致重復研發現象非常普遍,同一項技術在不同的領域中被開發出來,只是在技術標准上有所差異。在融合之後,當軍方與民用商業機構同時認識到重復研發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就會形成「比較--篩選--摒棄」的合作模式,即通過比較同一類型技術的可靠性、發展潛力後,篩選出所有創新主體認為最佳的技術設計方案。

這一過程中,由於軍方研發機構能夠獲得更多的國家財政、稅收、土地及其他優惠政策的支持,加上其擁有更強勢的主導能力,民營機構往往只能成為跟隨者,既不願意對已有方案提出挑戰,更有著「不願意進行創新投入,直接『搭便車』」的內在動機。

我國目前國防科技工業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已經實現了開放式金融、銀行金融、資產證券化,以PPP為代表的社會資本合作體系也已經建立,但是對國家財政的依賴於非公有資本融入度仍然很低。在正規金融上,銀行普遍向軍民合作創業企業提供貸款還是基於信用與抵押貸款,在資本市場融資上也是主要靠單一的股票形式籌資。

汪書敖、汪書軒認為, 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本質屬於軍事斗爭的非暴力性, 主體力量只能是國家武裝力量而不是別的力量, 其戰略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主要運用於人類社會處於和平狀態與危機狀態時期, 是一種戰略手段, 是武裝力量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戰略運用, 而不是一般的軍事行動.肖天亮認為, 非戰爭軍事行動屬於硬實力的「軟運用」, 其表現方式是通過逐步釋放戰爭能量, 對抗程度和強制性都較低, 但同樣能夠實現一定的政治目的。

軟實力釋放戰爭能量的方式可分為非對抗性釋放和對抗性釋放.類似的觀點還有, 劉小力、陳友獻認為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本質特點在於:其前提是在非戰爭狀態下實施的行動, 主體是軍隊或以軍隊為主其他力量參與的力量, 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保衛人民和平勞動與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際和平與穩定, 以及消除危機、遏制戰爭, 行動的對象是應對因國家間或人為的某種矛盾激化而導致的惡性突發事件和危機.上述分析立足於非戰爭軍事行動與戰爭行動的區別, 都強調了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戰略性, 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非戰爭軍事行動特有的性質。

但有些問題仍然有待進一步探討, 如非戰爭軍事行動究竟是非暴力性還是低暴力性,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界定;非戰爭軍事行動可能涉及平時、危機和戰時的非戰斗行動, 在分析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性質時, 應考慮到這些因素。

在我國面臨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增多的情況下, 軍隊作為國家安全重要的戰略資源, 發揮其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主體作用, 既是國家戰略的需要, 又是軍隊在和平時期的特殊使命。因此, 更加系統、深入地研究非戰爭軍事行動理論, 不斷深化對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認識, 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④ 怎麼寫軍事理論論文

經濟學視角解讀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博弈發展
摘要:哲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經濟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螺旋向前發展如同商品需求與商品供給的博弈競爭,需求拉動供給,供給又會創造自己的需求。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競爭發展又與一國經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

關鍵詞:經濟與視角;軍事理論;軍事技術;博弈

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在人類戰爭實踐的不同歷史時期,二者的發展並不平衡。人類戰爭實踐既需要軍事技術,也需要軍事理論,軍事技術是手段,軍事理論是指南,缺乏軍事理論指導的軍事技術發展只能是無的放矢,缺乏軍事技術支撐的軍事理論研究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發展又和一國經濟基礎有著密切關系。

一、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內涵以及經濟學視角下二者發展關系解析

軍事理論通常也指軍事思想是指關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包括戰爭觀、戰爭問題方法論、戰爭指導思想、建軍指導思想等基本內容。
軍事技術是物化技術與觀念技術的結合。按照從古至今的軍事技術發展,依據其不同的能量傳遞或轉換關系,可明顯區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機械能→化學能→核能。從橫向關系看,軍事技術體系是一種殼層結構,由外至內為生活裝備技術、運輸通信技術、軍事工程技術、武器技術,軍事技術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術。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說:「戰爭達到目標,即達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戰爭是唯一的手段,因此一切要服從用武器解決問題這個法則。」[1]戰爭不僅需要軍事技術的支撐,還需要軍事理論的支撐,研究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關系很有現實意義。

二、經濟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在博弈中發展

(一)軍事理論發展的需求創造軍事技術的供給
軍事理論發展對軍事技術產生需求時,各種資源就會流入軍事技術部門促進其發展,生產軍事技術消費品以滿足需求。這是先進的軍事理論對軍事科技有牽引和拉動並且刺激其發展的作用。有需求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利潤。馬克思說過:「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4]
中國歷史的經驗教訓看,那種只重視軍事技術、輕視軍事理論不考慮需求的傾向使軍事理論遠遠落後於軍事技術是非常錯誤而且有害的。沒有軍事思想的指引,軍事技術的長遠發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軍事技術的供給會創造對軍事理論發展的需求
軍事技術對軍事理論發展的影響是逐步由低層向高層輻射、擴散的,如同商品開發市場一樣逐步開發佔領。首先受其影響的通常是技擊理論,《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繼光的練兵理論,都講到了戰斗人員對兵器的掌握和使用問題,就體現了這一點,同樣,商品都是先打開本地市場的。其次,軍事科技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影響到戰術、戰法的變革。如有了車兵,就必須有車戰之術;有了騎兵,就必須要講究騎戰之法;有了水軍,則一定要有水戰之規;冷兵器時代交戰多用密集隊形,而火器時代交戰則須用疏散隊形等。總之,戰役戰術一般都要隨著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斷發生變化,就像商品穩定本地市場後會開發區域市場。再次,軍事科技還會進而影響到戰略決策的制定和戰略理論的研究,其中包括大戰略層面的理論研究和頂層的「廟堂」設計,就像商品會進一步開發國內以及國際市場。如漢代的大集團騎兵遠距離奔襲作戰決策,唐太宗的輕騎兵靈活機動作戰理論,明清時期的火器作戰指導思想,近代的海防戰略等,都是以當時的軍事科技條件為基礎才出現的。遠交近攻是冷兵器時代強國只能採取的擴張性國家戰略;但到了近現代,運載工具高度發達,這一原則已不再是發達國家對外擴張時的唯一戰略選擇,它們為了國家利益而實施遠攻的事例,在近現代已並不少見,如美國攻擊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這一原理,如同產品設計成熟,國內市場穩定後必然要開發國際市場一樣。
(三)軍事技術以及軍事理論發展與經濟發展
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發展必須與一國經濟發展相適應,不論是軍事技術促進軍事理論發展還是軍事理論引導軍事技術發展,都不能脫離經濟的支持。軍事建設的發展脫離經濟發展能力的支持,欲速則不達。冷戰曾促使蘇聯發展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但冷戰又給蘇聯以深刻的消極影響。冷戰後很長時間,俄羅斯的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在與美國競爭中都處於下風,甚至停滯不前。美國也有類似案例,由於成本上升,軍方不得不停止「十字軍」火炮項目的采辦。航母具有巨大作戰效能,在發展航母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時不能不考慮經濟承受能力。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編隊全壽命費用高達430多億美元,若按20%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將近600億美元,年均耗資20多億美元,稱為「吞金怪獸」毫不為過。
在中國,毛澤東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憑借劣勢技術裝備運用先進軍事理論,在經濟不發達條件下打贏了三大戰爭。胡主席則強調指出,要著眼於立足現有裝備打仗,提高戰術技術水平,提高指揮藝術,努力摸索和掌握對付高技術對手的有效方法。可見,軍事理論以及軍事技術與經濟發展有內在關系。各國在推進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發展時要找到與經濟發展的均衡點以實現最優化與均衡發展。恩格斯指出:「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又是以整個生產為基礎,因而是以『經濟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暴力所擁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4]國防經濟實力是軍事技術發展的直接物質基礎,軍事技術的經濟價值是其發展的重要動力。

三、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發展的外部性

(一)軍事技術發展的外部性
聯邦德國前國防副部長施特勞斯指出:「凡是技術和工業有所突破的領域,都是同重整軍備有關的——這是一個古老的,也是痛苦的——真理。」科學學的奠基人貝爾納在他著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寫道:「科學與戰爭一直是極其密切聯系著的;實際上,除了19世紀的某一段期間,我們可以公正地說,大部分重要的技術和科學進展是海陸軍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2]蘇聯軍事史教授M.M.基里揚也斷言:「目前,實際上任何一個自然和技術部門都與武器的製造有聯系。」[3]
現代核能技術的廣泛利用也是美國「曼哈頓工程」的溢出效應。軍事技術運用於戰爭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負的外部性效應。1945年8月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的爆炸,使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基本上夷為平地。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中,日本先後在中國13個省78個地區使用化學毒劑達1 600多次,使中國人民受到極大傷亡。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理論,在經濟學視角中,則可以看成是軍事技術發展的外部性效應內部化理論。
(二)軍事理論發展的外部性
在中國,軍事理論具有巨大的溢出效應,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國古老的《孫子兵法》與現代的經商之道結合起來,是幾年來在西方挺時髦的研究做派。美作家潘威廉在其著書《企業兵法教程——戰略分析、設計與實施》開頭寫下:「從西點軍校的教官、美國工業界巨頭、日本商業界的戰略家們到全美最出色的籃球教練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都看《孫子兵法》。」因為,凡事要獲得成功,不論是商業、體育或者是戰爭,戰略乃是關鍵之所在。美國西點軍校不僅造就了麥克阿瑟、布萊德雷、史迪威、巴頓等一大批聲赫世界的軍事人物,還造就了尤利西斯·S.格蘭特和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兩名總統以及內閣部長、議員、州長、外交官等政壇要人,而且造就了大批科技名流和商企巨賈,如土木工程創始人馬漢·米基,領導曼哈頓工程的格羅夫斯,火葯大王亨利·杜邦、曾任國際銀行主席兼董事長的喬治·H.奧姆斯特德等。可見,軍事思想發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發展軍事理論不僅是為戰爭作準備,而且可以推進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向前發展。

四、結論與啟示

戰爭是充滿未知、對抗激烈的領域,也是最需要不斷創新的領域。黨的十七大指出,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創新,是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軍事變革的主要內容。兩個創新緊密聯系、有機統一,軍事理論創新是先導,軍事技術創新是基礎。恩格斯早就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4]軍事理論的創新必須敢於迎接技術的挑戰,同時也要善於引導技術的發展。這就要有更寬廣的視野,更敏銳的思路,更遠大的眼光,要善於引導裝備建設廣泛吸收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也包括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才能避免步人後塵,達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目標,才能有力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深入展開。
需求需要供給提供支撐而得以滿足,供給需要需求提供支撐而得以生存。在軍事領域同樣如此,以軍事技術發展推動軍事理論創新,以軍事理論創新推進軍事技術發展,促進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螺旋上升發展。軍事建設中,避免因為軍事理論的落後而被動挨打,避免軍事技術的滯後而在技術、裝備方面和敵人進行不對稱競爭。戰爭要考慮國家經濟的承受力和支撐力,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發展也要考慮國家的承受力和支撐力。軍事理論太過超前,則變成無用甚至有害的理論;軍事技術超過財力支撐,則影響制約經濟發展。軍事技術、軍事理論以及國家經濟應該優化發展,均衡發展,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1卷[M].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64.
[2] J.D.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M].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41.
[3] M.M.基里揚.軍事技術進步與蘇聯武裝力量[M].中譯本.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3.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M].中譯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5] 劉戟峰.軍事技術史[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1.
[6] 劉戟峰,趙陽輝,等.自然科學與軍事技術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7]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8] 周來.現代國防經濟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9] 於大清.目擊西點[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⑤ 軍事理論論文該怎麼寫!

作為當代大學生參加軍事教育學習是我們首要的義務,在認真履行這項義務的同時,我們更應為有學習國防知識的機會而感到榮幸,珍惜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深刻領會教學綱領的用意,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和知識面的拓寬的程度,進而提升我們的自身素質。
同樣,軍事教育課以其廣闊的國防知識,為我們提供了增強國防素質的良好文化基礎,使我們這些生在和平時代的青年意識到國家依然面臨安全防禦問題,使我們意識到我國的國防實力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哪些差距,是我們認識到,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時刻樹立高度的民族危機感,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有能力在未來的工作中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和國家發展上做出貢獻。

開設軍事課程既能體現人才培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利國防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軍事技能,又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開設軍事課程是國家法律賦予高校的義務
我們國家已經邁向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健康軌道,增強法律觀念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15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
依法履行兵役義務、自覺接受國防教育,是法律賦予大學生的神聖義務。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優秀青年的代表,是鞏固我國國防、抵禦外敵入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後備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義務,在校期間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世界趨勢的角度上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大學生軍訓工作和軍事理論教育,將其作為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軍事課不僅是大學生履行義務的—種形式和大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 美國還利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台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李登輝炮製「兩國論」妄圖分裂祖國:陳水扁上台後,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且不斷以蠶食的手法推行「漸進式台獨」,諸如公布「本土化教育」、廢「國語」教育、將「中文系」並入「外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護照」加註「台灣」英文字樣、又要在2004年3月20日的「總統」選舉之日舉行所謂的「防衛性公投」和「和平公投等。2004年5月20日,陳水扁公然提出「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台灣新憲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的「台獨」時間表,向—個中國原則、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挑釁。陳水扁已經論為台灣、兩岸和國際社會一個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危機製造者」。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在高校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需要。

作為接受軍事教育啟發的結果,我們應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和鞭策自己,把愛國之情轉化為愛國之行,做堅定的愛國者。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種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就必須化愛國之情為報國之行,刻苦學習,錘煉自己,把滿腔的愛國熱情化為報國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國和時代的需要和呼喚,要科學地確立成才的目標和方向,做祖國現代化需要的人才。

為了對國家建設作出努力,我們一要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具體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同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二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勤奮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要敢於向已有的科學成果挑戰,敢於向未知的新領域進軍,勇敢地去實踐,去探討。因為,當代青年是否具有強烈的開拓和創新能力關繫到我國科學的興衰。三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對待現實的態度,對國家、對人民有強烈的愛心;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待人生,積極奮發,不消極頹廢,不得過且過;對學習,對工作興趣廣泛,求知慾望強烈,勤奮刻苦,有創新精神,有自信心;奮斗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對他人情操高潔,易於合作,有團隊精神。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做到知我中華,培育愛國情操。愛我中華,必先知我中華。愛國志士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也。學習歷史,知我中華,是升華愛國情感的基礎。要學習中華民族建設祖國家園、創造燦爛文明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分離、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更要學習和了解當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學習歷史,就會為祖國的今天而驕傲,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進。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天的中國,明天的中國必將更加美好。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國力強盛。跨進2l世紀的中國正如醒獅雄起,巨龍騰飛,生機勃勃。只要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必將在本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全面地、辯證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國情。既要從了解祖國的錦綉河山中激發熱愛之情,也要從認識我國自然條件的一些不足之處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自豪,又要為中國近代的屈辱而傷痛,從而轉化為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從實際來看,作為學習光信息專業的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掌握本專業的技術,並且勤於思考,勇於創新,開拓光學在信息傳遞上尚存有的研究空間,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並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以嚴謹勤奮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同時不斷學習不斷鑽研,研製出屬於我們國家的科學成果,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⑥ 大一軍事理論論文題目怎麼寫

軍事理論方面,如果只是大一的,不用寫得太過深入,但是可以從當下發生的熱點去切入,這樣會有更多的資料讓你查閱,同時也能夠讓你結合自己所學來寫論文。

⑦ 大一軍事理論論文怎麼寫,求解2000字。謝謝

以維護我們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才使我們的人民軍隊具有了不可戰勝的力量、失敗,僅在抗日戰爭中、不怕任何犧牲的奮斗精神,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愛社會主義,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了祖國的主權,我們這些理科生知道了適合國家社會的制度才能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南沙群島被東南亞小國強占,中國人民傷亡就達到3500萬人?就是因為他們的全民國防,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也增強了國防意識,也很少有機會過這種集體生活。中國只有強大起來。所以,所以,成為我們社會中堅持樹立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典範。通過這些歷史的學習,使自己成為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只有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才使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台灣問題尚未解決,決不退縮、黃繼光那樣的英雄,就沒有中國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我們要向人民軍隊學習,我們也要以大無畏的精神敢於面對,正是這種精神在人民軍隊中造就了千千萬萬個董存瑞,民族尊嚴被帝國主義列強肆意踐踏,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祖國在今後能夠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軍事理論課的學習對於知識結構的改變也就體現在正確的世界觀的樹立,父母就給什麼。 軍事理論課的學習,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國防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祖國的前途,所以免不了會自私,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沒有停止對中國的侵略。在世界史上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國家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卻擁有很高的國際地位,因為都是理科生,就沒有人民軍隊。國際地位不是天生的,提高綜合素質,二十一世紀國家之間的較量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學習中,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沖突時、利害觀、得失觀,作為國家未來棟梁之材的大學生的我們就必須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我們學習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和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用劣勢武器打敗了強大的敵人。這樣全民參與國防的國家是無堅不摧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的。 大國外交,以弱勝強。 80末90後的我們,而正是由於中國人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都應當自覺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因而就不但要求我們的人民軍隊要堅持集體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在今天的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奇跡,無論是在炮火連天的戰場,在近代卻是領土被宰割,人人有責,沒受過累,財富被掠奪。 因而我們在軍事理論課中通過對中國革命戰爭歷史的學習和對人民軍隊的了解就會大大促進我們在今天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該國可以在國內任何位置召集軍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人生觀。中國人民經過無數次的探索,當國家競爭白熱化的時候,人民軍隊總是會沖在最前面、民族的尊嚴,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革命英雄主義體現著為了人民利益而不怕任何困難, 這個勝利還體現著為了人民利益而奮斗的無產階級革命人生觀,才使中國人民戰勝了一切敵人,但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於我們,就是因為社會制度的落後,最後才找到了社會主義這條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正確道路、任意欺凌屠殺中國人民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還是在抗災搶險的時候軍事理論課的學習目的就是使我們改變知識結構,那裡凡是16-55歲之間的人,通過這種教育,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的思想!當今的中國,體現了高尚的無私奉獻精神,以經濟實力為先導,也使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 在軍事理論這種愛國教育中,所有的好東西都是自己的。 之於知識結構的改變,使我們的軍隊能夠戰勝任何敵人。國防不僅僅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情。我認為。所以,使中華民族近百年來成千上萬的先烈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理想得到了實現,我們改善了知識結構,才使我們能夠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增強國防概念,才會使任何國家都不敢侵略我們。一個軍隊要有一種拚搏奮斗精神,使我們的革命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西方超級大國在前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日漸衰微的情況下,人民軍隊所體現出來的集體主義精神在今天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推動力,現在我國的國防形式不容樂觀。人民軍隊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因為瑞士人家裡多有軍服和武器,我們認識到就中國之所以落後挨打。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中涌現出了無數的為了人民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英雄人物,我們的愛國主義與熱愛社會主義就是完全一致的,現在的中國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理性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升華,而人民軍隊就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化身,為人民利益而奮不顧身,也使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表面上的歌舞昇平實際掩藏著波濤洶涌。具有文明歷史,而人民軍隊只有具有這種精神才是真正的革命軍隊,是我們所應當具有的精神支柱,身在醫學院的我們,從小到大,他們始終將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更表現為是關心祖國的命運和前途,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以調動人們發展生產力的積極性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沒有實力就沒有外交地位、人民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真正增強自己的道德素質,社會主義信念的增強,要什麼,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我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一個民族也需要有一種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於戰勝一切困難的奮斗精神,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成為了中國落後的主要根源,這應當是社會主義社會中的主導人生觀,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參與國防,從而發展成為世界經濟水平最高的國家,愛國主義不僅是對祖國的無比深厚的感情和保衛祖國的英勇精神。我們不希望戰爭,在家裡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是人民的子弟兵,人人參與國防的國家才是最安全的國家。 我認為,沒吃過苦,使我們樹立這種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也是對我們進行的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如果沒有集體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原因就在於我們的人民軍隊具有強大的政治優勢——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開始以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生死觀,人民被屠殺,這遠遠不夠,是以實力為基礎進行的國家之間的較量,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發展的中國,我們認識到中國革命戰爭史就是人民軍隊的奮斗史。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全民皆兵,國家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增強國防概念。 正如課上老師的舉例,如果沒有集體主義,所以對於歷史知識了解的比較少,而且要求我們全體人民都應當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是我們民族的靈魂,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也就是集體主義價值觀,最終從屈辱中站立起來,我們也能夠走上戰場,但是,我們增強了國防意概念、而是人民軍隊所獨有的政治優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情。可以說,從小在父母愛的澆灌下長大,這是任何敵人所無法擁有。通過對中國近代國防歷史的學習,我們的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國防建設,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會出現。 軍事理論課就是一種愛國教育,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進步而奮斗的精神,瑞士為什麼可以保持中立600年無戰爭。因此,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綜合素質的提高則集中體現在思想道德素質中,是中國人民必然的選擇,就沒有新中國。愛黨愛民,在增強勇於保衛祖國的國防意識的同時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熱愛祖國的強烈思想到深層的,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通過軍事理論課的學習。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從我做起,不可否認,中日東海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也日益升級,集體主義就是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北洋政府到國民黨政府都不能使中國改變因為落後而挨打的命運,承認合理的個人利益。當然,熱愛祖國就必須熱愛社會主義,走上了獨立富強的道路,要敢於犧牲個人的利益。正是這種偉大的精神使人民軍隊具有了不可戰勝的力量。這個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是戰爭,要具有一種對國家。 關於國防意識,需要在全體人民中倡導一種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的積極人生觀,安全隱患不可謂不多。但是。我們的人民在近代歷史中的一百多年裡一直生活在一場接一場的侵略戰爭的深重災難之中,把中國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紀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我們的人民軍隊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之所以能夠戰勝無數難以想像的困難,我們仍然要堅持和倡導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們社會中的主導地位,我們的社會也就會失去社會主義的性質,就沒有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而這些歷史的學習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身體無殘疾的就是兵、人民的利益。可以說,提高綜合素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挫折,一個國家,使帝國主義列強任意宰割中國領土主權,從滿清王朝

⑧ 大學生軍事理論論文4000字

思想支配行動,靠昨天的思想打不贏今天的戰爭,更指導不了明天的行動。指揮人員如果思想觀念陳舊,那其指揮的軍隊也必然是落後的軍隊。美陸軍原參謀長沙利文曾說:「21世紀部隊必須體現出能用新的思維方式來設想戰爭形態」;「思想的轉變要先於軟體和硬體的改變」。面對信息化戰爭的挑戰,各級指揮人員必須要改變傳統觀念,打破舊框框,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觀念。
一、單靠組織人力物力已無法與信息化戰爭形態相「匹配」,應確立奪取信息優勢、以信息制勝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信息源增多,信息流量、流速急劇增大,指揮人員所要處理的已不再僅僅是人流、物流,而更多的是信息流。因此,指揮人員必須改變以往的機械化戰爭觀念,把信息作為比兵力兵器、物力財力更為重要的作戰資源加以集聚、謀劃和運用,努力提高作戰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利用能力。一是要把目光投向信息化戰爭形態發展需要,以信息制約能量,以信息配置資源,以信息溝通指揮。二是要把制信息權作為部隊行動的「自由權」、「主動權」和「生命權」來對待,以奪取制信息權作為指揮活動起點,貫穿作戰指揮的全過程。三是要把過去行之有效的作戰原則注入信息內容,使之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煥發新的活力。四是要用信息武裝指揮人員的頭腦。包括使用信息裝備、信息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指揮人員在運籌謀劃、輔助決策、協調工作時,都要優先考慮對信息的利用與反利用等。
二、單純注重「人謀」 已無法滿足大信息量的戰場要求,應確立人機一體、以機助謀的觀念
決策是作戰指揮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觀念認為,決策是人專有的主觀思維活動,依靠的是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優勢。但是,在變數多、節奏快、信息量大、關系復雜的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行動對作戰決策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人腦的生理極限。有關資料表明,隨著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信息量的劇增,如果使用傳統的手段,通常只能處理情報信息量的30%以下,而指揮員所得到的還不到10%;相反,如果用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進行輔助決策,輸入信息後,一般15分鍾後就能給出1-3個經過可行性論證和功效得失權衡比較的模擬決策方案。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指揮人員決策活動,正在走向人腦加電腦的智慧聚集型思維方式。計算機參與決策延伸了人腦思維,彌補了人腦在思維上的某些缺陷,指揮人員擺脫傳統的「人謀」觀念,走人機結合的路子成為提高其謀略思維效率的必然趨勢。
三、單憑經驗直覺的「粗放」型計劃組織已無法適應未來作戰,應確立精確計劃、周密組織的觀念
信息化戰爭中,戰場越來越呈現精確化趨向。一是信息化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各軍兵種的兵力火力在相對狹小的作戰空間和較短的時間內匯合,可能會造成「戰場擁擠」,這就要求精確計劃、周密組織。二是打擊目標將由以往的面積目標、片狀目標逐步向點狀目標、精確目標轉化,要求事先精確的計劃組織。三是高效益的作戰力求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消耗。要減少傷亡甚至實現零傷亡,要減少作戰物資的浪費性消耗,作戰計劃組織就必須非常精確。這樣,組織計劃必須由過去那種重「物能」對比、重空間部署,轉向重視快速、精確、周密地處理各種戰場信息,單憑經驗、直覺和悟覺來進行謀劃決策的做法已不適應作戰行動的時代發展,組織計劃工作必須由「粗放」向「精確」轉變,把主觀能動性與科學方法、手段結合起來,通過周密的計劃組織,充分發揮各種作戰要素的整體效能。
四、單以預先運籌謀劃已無法滿足復雜的指揮控制,應確立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的流動性非常強。無論是作戰力量物理機動速度、射速,還是戰場信息的傳輸速度,都達到了近似極限值。再加上敵對雙方激烈的謀略對抗,使得戰場非常靈活、多變,戰機稍縱即逝,其結果很難事先預料,任何事先制定的周密計劃,都不可能在具體的作戰行動中如期實施,指揮人員必須適應戰場實際變化情況,見機行事和臨機反應。企圖依靠事先周密、詳細的計劃去實現對所有作戰行動的控制協調,在信息化戰場上將很難實現。當然,強調指揮人員要具有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並不反對進行按計劃控制協調。在情況明了,時間寬余時,則按預先運籌謀劃進行控制協調比較合適;但情況復雜,時間緊急時,完全可以在戰場情報部門初步判斷的基礎上,實施隨機決策,對作戰力量實時化指揮控制協調,替代預先的運籌謀劃內容。

閱讀全文

與大學軍事理論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