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孫武有什麼著作
孫武(生卒年月不詳),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後在吳國任職將軍,著有兵法十三篇,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
孫武原是陳國公子完的後裔。陳宣公時國內發生內亂,陳完逃奔齊國,被齊桓公用為「工正(管理手工業生產之官)」,後改姓田氏。田完四世孫田桓子,任齊國大夫,他以新的封建剝削方式與齊公室爭奪勞動力,據說民眾「歸之如流水」,成為齊國新興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田完五世孫田書,是孫武的祖父。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於樂安(山東博興)」,所以其後人改姓為孫。這樣的家族,對孫武進步軍事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影響;齊國又是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和軍事理論人才薈萃的國家,這對孫武研究軍事,也提供了方便的條件。齊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32年),齊國發生「四姓之亂」,田、鮑兩姓與欒、高兩姓貴族,為爭權而相互攻戰,孫武出奔吳國。吳王闔閭即位後,吳行人(主賓禮大臣)伍子胥推薦孫武與閹閭,獻兵法十三篇。「每陳一篇,王不知口之稱善,其意大悅」。因而被任為將軍,與伍子胥共同輔佐闔間,整軍經武,備戰圖霸。
吳王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闔閭准備大舉攻楚,孫武認為「民勞,未可,待之」。遂用伍子胥「三師肆楚」,俟其「既罷而後以三軍繼之」的方針,組織三支部隊,輪流襲擾楚國。闔閭四年(公元前511年),孫武與伍子胥率軍攻楚邊邑,「拔六(安徽六安北)與潛(安徽霍山東北)二邑」。七年(公元前508年),楚軍攻吳,孫武等率軍反擊,在豫章(大別山東、巢湖西、淮南江北一帶)大破楚軍,並攻佔楚國巢邑(安徽桐城、安慶間),俘楚大夫公子繁。九年(公元前506年),楚攻蔡國(河南新蔡),蔡求救於吳。孫武認為這是攻楚良機,遂建議與蔡、唐(湖北隨縣西)聯盟,爾後即佐閹閭率軍大舉攻楚。吳軍沿淮水西進,至淮油(蔡國附近淮水灣曲處)棄舟登岸,深入至漢水地區,大破楚軍於柏舉(湖北麻城東,一說漢川北),又乘勝追擊,連戰連勝,攻佔了楚都郢(湖北江陵西北),創造了春秋時期千里進軍,攻佔大國首都的戰例。後至吳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吳軍大敗齊軍於艾陵時,孫武可能仍任將軍,所以《史記》說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可見孫武不僅在軍事理論上有輝煌的成就,而且有近三十年的軍旅生活和戰爭實踐,確實是我國歷史上的偉大軍事家。艾陵戰後,孫武的好友伍子胥被夫差所殺,孫武的結局也不得而知。據《越絕書》記載,他的墳墓在今江蘇吳縣東門外。
孫武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軍事理論名著。它比色諾芬(公元前403年~前355年)的、被歐洲公認為是古希臘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的《遠征記》,不僅成書早,而且學術性強。它的內容幾乎涉及到軍事理論中的各個分支學科;而且貫穿著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它是孫武在總結商、周,特別是春秋以來數百決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寫出的,對我國軍事理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茅元儀曾評價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這雖有溢美之嫌,但它確實說出了《孫子兵法》在幾千年封建社會軍事史上的地位與作用。其實,它的一些帶原則性的軍事規律,不僅在封建社會,就是在現代,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在中國,以至在世界軍事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和享有崇高聲譽。
早在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日本留學人員吉備真備就將《孫子兵法》帶回日本講授。法國於1772年,由約瑟夫?阿米歐在巴黎翻譯出版。以後英、德、俄等國也相繼翻譯,世界各大國均有譯本流行。蘇聯軍事家米里斯坦因評價說:「在這本著作中,孫子總結了當時中國奴隸主所進行的戰爭的豐富實踐,奠定了古代中國軍事科學的基礎。日本現代軍事評論家小山內宏說:「《孫子》的確是一部東方產生的,可以誇耀於世界的有關戰略的書。……就其內容來看,同現代西歐戰略論相比,也毫不遜色。……《孫子》不僅是一部戰略論,還是一部具有深刻涵義的戰爭哲學,甚至對現代戰略戰術也有極大的啟示。」美國軍事理論家、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約翰?柯林斯說:「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孫子》十三篇可與歷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後的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的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戰中擔任盟軍集群司令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在六十年代訪問中國時,曾提出世界上所有軍事學院,都應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程的主張。美國國防大學,就已把《孫子兵法》中的主要內容,作為戰略學的教材。由此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Ⅱ 孫武的著作有什麼
孫武是中國古代大軍事學家。春秋末期吳國將軍。齊國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人。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為將。吳楚爭霸,戰於江淮。他與伍員等向闔閭建議實行養精蓄銳、疲憊楚國、待機而動的方略。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率軍從楚國守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迂迴奇襲,一舉攻人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吳國取得霸主地位,孫武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孫子兵法》,為中國最早最傑出的兵書,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Ⅲ 孫武的什麼是中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來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自》、《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有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說法。望採納
Ⅳ 《孫孑兵法》是不是戰國晚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寫的
是個屁!孫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才不是戰國晚期的軍事家,雖然說《孫子兵法》是孫子寫的,但不是戰國晚期的軍事家!
Ⅳ 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的著作
《孫子兵法》是孫武著作,現已經被翻譯為多種語言在世界廣為流傳,是一部兵家智慧的曠世巨作。
Ⅵ 孫武的著名著作是什麼
孫武就是孫子,是春秋晚期的人,著有<<孫子兵法>>,是兵家的鼻祖\生活於公元前6世紀的著名軍事家孫武赫赫有名,他寫作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籍在世界影響最大、最為廣泛的著作之一。孫武則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
Ⅶ 孫武什麼時候的人`著作是什麼
孫臏<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孫臏兵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是戰國中期傑出軍事家孫臏所著,大約在東漢末年失傳。1972年4月,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簡,其中就有久已失傳的《孫臏兵法》。經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考證,由文物出版社於1975年出版了簡本《孫臏兵法》,分上下兩編,各15篇。1985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銀雀山漢墓竹簡(壹)》,該書經認真的進一步考證,認為1975年版的《孫臏兵法》的下編沒有充分的證據能認定為孫臏所著,只能視為古代兵家的佚書。《銀雀山漢墓竹簡(壹)》認定屬於《孫臏兵法》的內容共計16篇,即1975年版的《孫臏兵法》上編15篇,並加《五教法》一篇,共222簡,近5000字。
《孫臏兵法》進一步發展了《孫子》和《吳子》的軍事思想,是一部具有豐富的軍事思想的著作。
版本
竹簡本——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為漢初抄本。
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普及本及線裝本。
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精裝本《銀雀山漢墓竹簡》第一輯中收錄。與1975年的版本有所改動。
孫武
(公元前535年~?),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
生平
孫武是春秋末年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齊國貴族、將門之後,後移居吳國,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打敗了楚國。他的著作《孫子兵法》是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總結,體現了他本人的軍事思想。
春秋末期吳國軍事思想家:孫武
《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
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
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作者是誰呢?學術
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
,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
直到1972年4 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
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
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避隱吳國著兵法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
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孫武的祖先叫媯滿,
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
河南淮陽)。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媯完便攜家帶口,
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媯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
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媯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姓媯改姓田,故他又被稱為田
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
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
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采地(諸
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式「食邑」),並賜姓
孫氏。困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
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
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
《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
,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並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
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
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
,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
斗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斗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
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
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
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
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
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
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
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
,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公元前515 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
客,襲殺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就禮賢下士,任用伍
子胥等一批賢臣,他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也女色,注意發展
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
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
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
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
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
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Ⅷ 孫武什麼作品是中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Ⅸ 孫武是孫臏的祖先,他的署名的軍事著作是什麼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他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自此書.
故選C.
Ⅹ 中國第一部軍事著作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軍事著作是《孫子兵法》,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是孫武撰,春秋末期齊國人,從齊國流亡到吳國,輔助吳王經國治軍,顯名諸侯,被尊為「兵聖」。《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子兵法》有十三篇,每篇皆以「孫子曰」開頭,按專題論說,有中心,有層次,邏輯嚴謹,語言簡練,文風質朴,善用排比鋪陳敘說,比喻生動具體。
如寫軍隊的行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既貼切又形象,且音韻鏗鏘,氣勢不凡,故劉勰稱「孫武兵經,辭如珠玉」。想來以作戰的縝密思維為文章謀篇布局,對孫武而言如烹小鮮矣。
(10)孫武寫的軍事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孫子兵法》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子兵法》的意義,不僅僅是一部軍事著作,它更代表著炎黃子孫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幾千年華夏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在現代,孫子兵法的作用遠遠不再局限於一本軍事著作的范疇,它還被廣泛運用於政治斗爭、商業競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我們辦起事來多幾分智慧,少走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