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商朝多少年歷史幾代皇帝明

商朝多少年歷史幾代皇帝明

發布時間:2021-03-11 11:56:39

⑴ 商朝建立多少年第一位皇帝是誰總共有幾代皇帝呢

商朝簡介
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代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自太乙(湯)至帝辛(紂),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定都安陽 前後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商王室
商王室是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為商侯。到成湯時候,在伊尹的輔佐下,打敗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認為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舉動。
建立商朝
在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部落,在黃河下游一帶繁衍。商朝確立統治,就在西亳(河南洛陽)建都;後來在盤庚時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稱作殷商,商朝的勢力范圍也大大超過了夏朝。考古學家從安陽的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說明殷商時代文字已經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發展得也比較成熟;漢字的結構在甲骨文中已經基本形成。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使我們對商朝的了解更為詳細可靠。
貢獻
商朝對於天文天象的記載、對於干支記時法的運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朝的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發展都比較快,尤其是手工業,青銅器的冶煉與製造都相當成熟,各種常用的器具和禮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的故事記載了商朝滅亡的過程。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領武王姬發,聯合各部落討伐殷商,而當時統治殷商的商紂王也是一個像夏桀一樣的暴君,早已引起人們的忌恨。為了抗擊武王,紂王將大批奴隸武裝起來,而這些奴隸卻在前線倒戈,實際上是一次奴隸起義,紂王在驚恐中自焚而死。商王朝滅亡了,被周朝所取代。 契之孫相土在位時,商的勢力進一步發展,把附近的許多部落征服或納在它的控制之下。約公元前16世紀,成湯滅夏建立了商朝。都於亳(音同「博」)。湯建立商朝後,吸取夏朝教訓,實行「以寬治民」的政策,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同時四方征伐,把疆土擴大到西部的氐羌地區,商朝統治逐漸鞏固。 據載,從成湯至盤庚,商人「不常厥邑」,曾五次遷都,盤庚遷殷後商王朝在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發展,特別是武丁統治的五十幾年間,是商朝最強盛時期,武丁在商代諸王中頗負盛名。
立國
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的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部落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記有: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詩·商頌·殷武》也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的記載,反映了商王朝在湯的統治下,已經成為強盛的國家。 商湯和左相以後,在處理政務、穩定政局、發展生產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仲虺死後,伊尹在政壇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湯時期重要的輔佐,政壇的一位元老。 商湯死後,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中壬繼位;中壬死後,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乃商湯之長孫。據《史記· 殷本紀》記載:「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後,太甲修德遵法,諸侯歸服,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這個故事,反映了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這個故事流傳久遠,伊尹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
遷都
不過,統治階級貪婪本性,決定了王室內部為權力和利益斗爭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從仲丁算起,經九世正好到盤庚時期,說明這一期間商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致使外患不斷。這期間,商王朝曾多次遷都。 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不過考古學家至今只發現了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和安陽殷墟四個都邑遺址。這四個遺址的面積都很大,均在三、四百萬平方米以上。考古學家已在這四個遺址中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遺存,如二里頭遺址中部發現的一號宮殿,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在洛陽偃師和鄭州發現了規模很大的城垣。安陽殷墟還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王陵區祭祀場。從這些發現與文獻記載可以知道,商代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常備的武裝(左中右三師),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規等等。但上述這幾個都城,它們與文獻中記載的名字是甚麼關系,學術界還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較一致。
遷都原因
對商代歷史上多次遷都的原因,史學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但從《尚書· 盤庚篇》中看到,遷都與內部的政治斗爭有一定關系。如盤庚雖然聲稱「視民利用遷」(為人民的利益而決定遷都),但對那些不聽命令的人,他發出了「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我要將他們斬盡殺絕,不讓孽種留在新邑)的威脅,反映了內部爭斗的激烈。盤庚遷殷以後,王室內部的矛盾得到緩解,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武丁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礎。 武丁是盤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盤庚之侄。他年幼時,小乙曾讓他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生活的艱難困苦。他即位以後,兢兢業業、不敢荒寧,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武丁時期的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宮殿、墓葬、作坊等遺存都有發現。代表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如銅、鉛、錫三元合金出現了;分鑄技術已被廣泛運用;青銅器生產數量大增,還出現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聯這樣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銅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面,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祭天祀祖
祭天祀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史前時期的考古中曾一再發現這類遺存。隨著農業的出現,人們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而產生對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種。祖先崇拜又叫靈魂崇拜。它源自對先人懷念,把夢中的情景理解為先人的靈魂作祟而產生。人們祭祀祖先,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開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內容發生很大變化。由於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統治者,為了維護他的統治,就把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結合起來,創造了天或上帝這樣的至上神。從文獻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這個神,1899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餘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並讓人們識讀。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的存在無可爭議,並使商代歷史成為信史。安陽殷墟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卜辭,記錄了商代社會中發生的許多事情。經過幾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豐富內容,為研究商代歷史開拓了重要的途徑。甲骨文中則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湯伐夏桀時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號,鼓動軍士和同盟者去執行上帝的意志,奮勇討伐。但天上的上帝與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對的。為了執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過巫與上帝溝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時,用五種祀典,對上甲以後的祖先輪番地、周而復始地進行。安陽殷墟王陵區的祭祀場中發現了上千個祭祀坑,武丁時一次使用人牲達數百人。這種情況反映了商王對祖先崇拜的重視,因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滅亡
武丁死後,他開創的太平盛世,沒能長久延續下去。祖庚、祖甲以後諸王,特別是帝乙帝辛時期,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四方諸侯也起來反叛。面對這種情況,商王帝辛(紂)不思改變,不聽忠諫,一味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他窮兵黷武,調集大軍征伐東夷,加重了民眾的負擔,也使國內兵力空虛。周武王的大軍打到商郊牧野,商紂王才組織力量,倉促應戰。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鬥志,「前徒倒戈」,為武王的軍隊開道。帝辛看到大勢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寶貨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

⑵ 商朝一共有幾代帝君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與夏、周並稱為中國的「三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據傳說,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後代之一。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於商湯,終於商紂,共31帝,享國646年。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市),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時奴隸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面達到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商共有30個王——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紂,其中病死的28王,國亡後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戰死的1王,經歷17代31王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

⑶ 商朝共建立多少年帝王多少位在任時間多久

商朝
商朝的時間BC1600---BC1046約從公元前17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商代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自太乙(湯)至帝辛(紂),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的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記有: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詩.商頌.殷武》也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的記載,反映了商王朝在湯的統治下,已經成為強盛的國家。

商湯和左相以後,在處理政務、穩定政局、發展生產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仲虺死後,伊尹在政壇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湯甲時期[重要的輔佐,政壇的一位元老。

商湯死後,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中壬繼位;中壬死後,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乃商湯之長孫。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後,太甲修德遵法,諸侯歸服,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這個故事,反映了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這個故事流傳久遠,伊尹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

不過,統治階級貪婪本性,決定了王室內部為權力和利益斗爭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從仲丁算起,經九世正好到盤庚時期,說明這一期間商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致使外患不斷。這期間,商王朝曾多次遷都。

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不過考古學家至今只發現了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和安陽殷墟四個都邑遺址。這四個遺址的面積都很大,均在三、四百萬平方米以上。考古學家已在這四個遺址中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遺存,如二里頭遺址中部發現的一號宮殿,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在偃師和鄭州發現了規模很大的城垣。安陽殷墟還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王陵區祭祀場。從這些發現與文獻記載可以知道,商代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常備的武裝(「左中右」三師),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規等等。但上述這幾個都城,它們與文獻中記載的名字是甚麼關系,學術界還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較一致。

對商代歷史上多次遷都的原因,史學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但從《尚書·盤庚篇》中看到,遷都與內部的政治斗爭有一定關系。如盤庚雖然聲稱「視民利用遷」(即為人民的利益而決定遷都),但對那些不聽命令的人,他發出了「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我要將他們斬盡殺絕,不讓孽種留在新邑)的威脅,反映了內部爭斗的激烈。盤庚遷殷以後,王室內部的矛盾得到緩解,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武丁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礎。

武丁是盤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盤庚之侄。他年幼時,小乙曾讓他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生活的艱難困苦。他即位以後,兢兢業業、不敢荒寧,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武丁時期的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宮殿、墓葬、作坊等遺存都有發現。代表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如銅、鉛、錫三元合金出現了;分鑄技術已被廣泛運用;青銅器生產數量大增,還出現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聯這樣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銅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面,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祭天祀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史前時期的考古中曾一再發現這類遺存。隨著農業的出現,人們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而產生對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種。祖先崇拜又叫靈魂崇拜。它源自對先人懷念,把夢中的情景理解為先人的靈魂作祟而產生。人們祭祀祖先,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開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內容發生很大變化。由於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統治者,為了維護他的統治,就把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結合起來,創造了天或上帝這樣的至上神。從文獻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這個神,1899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餘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並讓人們識讀。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的存在無可爭議,並使商代歷史成為信史。安陽殷墟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卜辭,記錄了商代社會中發生的許多事情。經過幾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豐富內容,為研究商代歷史開拓了重要的途徑。甲骨文中則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湯伐夏桀時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號,鼓動軍土和同盟者去執行上帝的意志,奮勇討伐。但天上的上帝與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對的。為了執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過巫與上帝溝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時,用五種祀典,對上甲以後的祖先輪番地、周而復始地進行。安陽殷墟王陵區的祭祀場中發現了上千個祭祀坑,武丁時一次使用人牲達數百人。這種情況反映了商王對祖先崇拜的重視,因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後,他開創的太平盛世,沒能長久延續下去。祖庚、祖甲以後諸王,特別是帝乙帝辛時期,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四方諸侯也起來反叛。面對這種情況,商王帝辛(紂)不思改變,不聽忠諫,一味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他窮兵黷武,調集大軍征伐東夷,加重了民眾的負擔,也使國內兵力空虛。周武王的大軍打到商郊牧野,商紂王才組織力量,倉促應戰。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鬥志,「前徒倒戈」,為武王的軍隊開道。帝辛看到大勢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寶貨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

商朝歷代國王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紂

奴隸制的發展時期—商朝
1、 商族的興起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後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傑出的軍事首領—契。後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並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贊美他(《詩經·商頌·玄鳥》)。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 「勤其官而水死」(《國語·魯語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國語·周語下》說:「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
2、 商朝建立與發展
湯即天乙,甲骨稱大乙,後世習慣上稱之為成湯,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商族首領,相傳曾被囚於水牢。他在當選為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首先,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國葛(今河南寧陵縣北)、韋(河南滑縣東)、顧(山東鄄城東北)、昆吾(河南淮陽南), 「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最後,向夏王朝首都發起進攻。雙方戰於鳴條(河南封丘東),夏師敗績。滅夏後,湯回師亳邑,大會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於亳。
3、盤庚遷殷
商自湯至紂,歷十七世、三十一王,約六百年,以盤庚遷殷為界,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湯在位期間,能夠勵精圖冶,履行「天子」職責。據說商初七年大旱,湯以身為犧牲,祈求上帝說:「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呂氏春秋·順民》)。當時商的勢力很大,《詩經》上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詩經·商頌》)。湯死後,其孫太甲即位,雖然荒淫,但有賢臣伊尹輔佐,尚不致大亂。後來多次發生王位爭奪事件,王都屢遷,政局不穩,「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史記·殷本紀》)。第二階段:從盤庚開始。盤庚是商朝的第十代第二十王。鑒於當時嚴峻的政治形勢,決定把都城自奄遷至殷(河南安陽西北)。殷「左孟門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被山」(《戰國策·魏策一》),是所謂「天下之中」。此後273年都城不再遷徙。盤庚行湯之政「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史記·殷本紀》)。盤庚三傳至武丁,商王朝達到極盛。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商朝後期,政治腐敗,至紂統治時,走上衰亡的道路。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

商朝帝王譜

商湯 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地,商湯時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遂起兵征討夏,大敗夏軍,建立商朝。建國後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心民命。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湯的兒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湯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襲是先弟後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即位初,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於桐宮,三年後改過復立,成為有成之君。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兒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開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後遷都於囂。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遷都於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後遷都於庇,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遷都於奄(今山東曲阜)。

陽甲 在位7年

陽甲,祖丁子。「帝陽甲時,殷衰」。

盤庚 在位28年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盤庚遷都於殷,商朝自此稱殷商。遷都後,社會經濟得到較大發展,殷都成為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盤庚弟。商復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興,他年幼時,曾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的艱難。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廩辛 在位6年

廩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廩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兒子。他在位4年被雷電擊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時,周侯季歷(姬昌的父親)聲威較鎮,太丁忌憚,殺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時,商朝更加衰弱。以和親的方式與姬昌媾和。

商紂 在位33年

商紂,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寵幸妲己,酷刑於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大,終於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

⑷ 商朝有幾個皇帝求答案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嘗試從廿五史等工具書中搜集大量帝王資料,編制一覽表,包括朝代、稱號、生歿年代、在位年代、登基歲數、年號等,並在備注中列出死因。試將這四百多位帝王之資料濃縮在此文中。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⑸ 商朝多少位皇帝都有誰在位多少年

次序 日名1(祭名) 日名2(祭名) 廟號 謚 名 在位時間 備注 1 大乙 天乙 高祖 湯 履 前1617年—前1588年 大丁 太丁 托 未即位 2 卜丙 外丙 哀 勝 前1587年—前1585年 3 — 仲壬 懿 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4 大甲 太甲 太宗 文 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5 — 沃丁 昭 絢 前1557年—前1529年 6 大庚 太庚 宣 辯 前1528年—前1503年 7 小甲 小甲 敬 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8 雍己 雍己 元 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9 大戊 太戊 中宗 景 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10 中丁 仲丁 孝成 庄 前1413年—前1403年 11 卜壬 外壬 思 發 前1402年—前1392年 12 戔甲 河亶甲 前平 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13 且乙 祖乙 穆 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14 且辛 祖辛 桓 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15 羌甲 沃甲 僖 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16 且丁 祖丁 庄 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17 南庚 南庚 頃 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18 象甲 陽甲 悼 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19 般庚 盤庚 世祖 文成 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20 小辛 小辛 章 頌 前1272年—前1270年 21 小乙 小乙 惠 斂 前1269年—前1260年 22 武丁 武丁 高宗 襄 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且乙(孝已) 祖乙(孝已) 未即位 祖戊 祖戊 未即位 23 (未聞其祭名也) - 篡位而後世祭祀去其排位,刪其名號。甲骨文中有記載 24 且庚 祖庚 後平 躍 前1200年—前1190年 25 且甲 祖甲 世宗 定 載 前1189年—前1157年 26 廩辛 廩辛 共 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27 康丁 庚丁 安 囂 前1152年—前1145年 28 武乙 武乙 烈 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29 文丁 太丁 匡 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 30 帝乙 帝乙 德 羨 前1096年—前1076年 31 帝辛 帝辛 紂 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⑹ 商朝一共有幾位皇帝他們各有什麼作為

商代一般承認有31位商王,由於「皇帝」是從秦始皇帝開始有的稱號,所以商代沒有一位商王。

商湯
姓子名湯。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地,商湯時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遂起兵征討夏,大敗夏軍,建立商朝。建國後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心民命。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

太甲
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即位初,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於桐宮,三年後改過復立,成為有成之君。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盤庚
祖丁子,陽甲弟。盤庚遷都於殷,商朝自此稱殷商。遷都後,社會經濟得到較大發展,殷都成為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武丁
小乙子。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興,他還擊敗四方入侵,商朝威鎮四方。

商紂
姓子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寵幸妲己,酷刑於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大,終於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商朝有幾個皇帝

開國君主湯(?—前1588年)商朝的創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聖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為部落首領,13年為中國國王。姓子,今人多稱商湯,又稱武湯、天乙、成湯、成唐,甲骨文稱唐、大乙,又稱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領,與有莘氏通婚後,運用賢臣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以亳為前進據點,積極治國,准備滅夏。當時夏桀王在位,夏朝國勢漸衰,矛盾異常尖銳,湯乘機起兵,首先攻滅葛(今河南寧陵北)及十多小國和部落。接著又克韋(今河南滑縣東南)、顧(今河南范縣東南)、昆吾(今河南許昌東部)等小國。經過11次戰爭,無敵於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氏的反叛,起兵打敗夏桀王於鳴條之野,一舉滅夏。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歷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湯建立商朝後,對內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擴展了統治區域,影響遠至黃河上游,氐、羌部落都來納貢歸服。滅亡君主紂,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號帝辛,史稱「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紂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於用兵東南;牧野之戰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擊敗商軍,商紂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滅亡。《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又說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寵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為人兇殘成性,創立炮烙、蠆盆等多種酷刑;殺害忠臣義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異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於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紂在中國長期被認為是暴君,與夏桀並論。這一段歷史,後人加上幻想元素,寫成了《封神演義》(又稱《封神榜》)。成語有「助紂為虐」、「助桀為虐」。不過,有觀點認為,很多對帝辛的反面評價存在歷史上的遞增性。先秦文獻對他的指責並不很多,甚至許多文獻稱贊紂王聰穎勇武、才華橫溢,是難得的英主,但隨著時代的推進,各種各樣對他不利的指責越來越多。子貢也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很有道理的。

⑻ 商朝有多少個皇帝

商朝有31個國王。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由於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和文物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話,那麼商朝就是中國第一個朝代。

⑼ 商朝有幾代皇帝

在商朝大部分時間里是沒有確切紀年的,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大多數都是靠出土的文物進行推測,這些推測也不準確,無法確認商朝到底幾代帝王和每代帝王的在位時間。

閱讀全文

與商朝多少年歷史幾代皇帝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