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創造的源泉七下政治
書上第13頁,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
2. 創造社會歷史的源泉是什麼和決定社會歷史的性質是什麼
實踐和社會的基本矛盾
3. 發明創造的源泉是什麼
是懶,人類懶的走路就發明了汽車,人類懶的扇扇子就發明了電風扇,人類懶的燒爐子就發明了暖氣
4. 什麼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專質財富的創造者屬,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的活動雖然具有目的性和能動性,但這種目的性和能動性不能改變社會發展的規律性.
(3)上述觀點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是正確的,但其誇大了人民群眾的力量,認為人民群眾可以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則是一種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是錯誤的.
5. "創造社會歷史的源泉是什麼"和"決定社會歷史的性質是什麼"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點此查看定義)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顯然,這種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種族保護的意義,以飢渴為主,是人類個體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當一個人存在多種需要時,例如同時缺乏食物、安全和愛情,總是缺乏食物的飢餓需要佔有最大的優勢,這說明當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制時,那麼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後。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具體表現在:①物質上的:如操作安全、勞動保護和保健待遇等②經濟上的:如失業、意外事故、養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嚴酷監督的威脅、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應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誼與忠誠的夥伴關系,希望得到互愛等②歸屬感。希望有所歸屬,成為團體的一員,在個人有困難時能互相幫助,希望有熟識的友人能傾吐心裡話、說說意見,甚至發發牢騷。而愛不單是指兩性間的愛,而是廣義的,體現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給予上,包括給予和接受愛。社交的需要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系,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與自尊有關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對獨立、知識、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劃分:①渴望實力、成就、適應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獨立與自由;②渴望名譽與聲望。聲望為來自別人的尊重、受人賞識、注意或欣賞。滿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導致自信、價值與能力體驗、力量及適應性增強等多方面的感覺,而阻撓這些需要將產生自卑感、虛弱感和無能感。基於這種需要,願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別人重視,藉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長的機會、有出頭的可能。顯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這種需要一旦成為推動力,就將會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成就感與成長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廢寢忘食地工作,把工作當是一種創作活動,希望為人們解決重大課題,從而完全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沖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於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這五種需要不可能完全滿足,愈到上層,滿足的百分比愈少。任何一種需要並不因為下一個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告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與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比重減輕而已。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的需要激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實現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現他自己的潛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
人的五種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無意識的。對於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於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試驗證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間裡面就顯得比在簡陋的房間里更富有生氣、更活潑、更健康;一個善良、真誠、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存在於外界中的真善美。當人們在外界發現了最高價值時,就可能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或加強這種價值。總之,較好的人和處於較好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高峰體驗。
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早期曾經從事動物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1940 年在美國社會心理學雜志上發表《靈長類優勢品質和社會行為》一文。之後轉入人類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1943 年出版了《人類動機的理論》, 1954 年出版《動機與人格》, 1962 年出版了《存在心理學導言》一書。馬斯洛的觀點屬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其哲學基礎是存在主義。
什麼是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為的動力基礎和源泉,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需求的反映(人們對社會生活中各類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腦中的反映)。心理學家也把促成人們各種行為動機的慾望稱為需要。
人類在社會生活中,早期從維持生存和延續後代,形成了最初的需要。人為了生存就要滿足他的生理的需要。例如餓了就需要食物;冷了就需要衣服;累了就需要休息;為了傳宗接代,就需要戀愛、婚姻。人為了生存和發展還必然產生社會需求。例如,通過勞動,創造財富,改善生存條件;通過人際交往,溝通信息,交流感情,相互協作。人的這些生理需求和社會需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的日益進步,為了提高物質文化水平,逐步形成了高級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人有生理需求和社會需求,即需要,就必然去追求、去爭取、去努力。因此,正如一些心理學家所說:「需要是積極性的源泉。」「需要——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發展條件的必要性。……需要激發人的積極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動的基本動力。」
需要有下列特點:
1、任何需要都有明確的對象。或者表現為追求某一種東西的意念,或者表現為避開某一事物、停止某一活動的意念。
2、一般的需要有周期性,周而復始;比較復雜的需要雖然沒有周期性,但在條件適合時,也可多次重新出現。
3、需要隨社會歷史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一般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物質到精神、單樣到多樣。
人的需要又表現為以下特徵:
第一,對象性。人的需要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對象的,而且也隨著滿足需要的對象的擴大而發展。人的需要的對象既包括物質的東西,如衣、食、住、行,也包括精神的東西,如信仰、文化、藝術、體育;既包括個人生活和活動,例如,個人日常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活動,也包括參與社會生活和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結果。例如,通過相互協作,帶來物質成果,通過人際交往,溝通感情,帶來愉悅和充實;既包括想要追求某一事物或開始某一活動的意念,也表現為想要避開某一事物或停止某一活動的意念,這些意念的產生都是根據個人需要及其變化決定的。各種需要彼此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需要對象的不同。但無論是物質需要、還是精神需要,都必須有一定的外部物質條件才能滿足。例如,居住需要房子,出門要有交通工具,娛樂要有場所……
第二,階段性。人的需要是隨著年齡、時期的不同而發展變化的。也就是說個體在發展的不同時期,需要的特點也不同。例如,嬰幼兒主要是生理需要,即需要吃、喝、睡;少年時代開始發展到對知識、安全的需要;到青年時期又發展到對戀愛、婚姻的需要;到成年時,又發展到對名譽、地位、尊重的需要等。
第三,社會制約性。人不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會實踐中,在接受人類文化教育過程中,發展出許多社會性需要。這些社會需要受時代、歷史的影響,又受階級性的影響。在經濟落後、生活水平低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溫飽;在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時期,人們需要的不僅是豐裕的物質生活,同時也開始需要高雅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的階級屬性的人需要也不一樣,資產階級需要的是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工人階級需要的是自由、民主、溫飽和消滅剝削。由此可見,人的需要又具有社會性和歷史與階級的制約性。
第四,獨特性。人與人之間的需要既有共同性,又有獨特性。由於生理、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條件因素不同,每個人的需要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年齡不同的人、身體條件不同的人、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經濟條件不同的人,都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有不同的需要。
現代西方普遍接受的是美國行為科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需要可以分為各種等級(五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即抱負),反映不同的人的不同要求。此外雙因素理論把馬斯洛提出的前兩種需要稱為保健因素,後三種需要稱為激勵因素。根據需要層次理論,滿足需要的基本方法有兩種:直接滿足和間接滿足。前者是靠工作本身及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獲得的,經營管理的職責在於:在組織、計劃、協調等各項管理活動中尋求滿足職工需要的各種方法,使職工對工作有興趣、有熱情、有自豪感,以致產生高峰體驗。間接滿足是職務外的滿足,是在工作後獲得的,如工資、獎勵、食堂、托兒所、俱樂部等。具體內容如下表
類 別 直接的滿足 間接的滿足
生理需要 工作環境 工資、獎勵、津貼、福利
安全需要 操作及心理安全 經濟安全、保健待遇
社交需要 社交、歸屬 金錢、地位、頭銜
尊重需要 成長欲、地位欲 社會尊敬與贊賞
抱負需要 成就感 專家的榮譽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基礎上,經過許多行為科學家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需要差異理論。該理論認為,由於條件的不同,需要的重點是不同的(簡化為三種模式)。這種重點的不同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事實上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在心裡存在需要概念以後,更多的是要對個體詳細了解、因人而異。
需要在人的個性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個體的需要是個體行為積極性和動力的源泉和基礎。人有了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才會產生行動的積極性;正是個體的這種和那種需要,才促使人們、推動人們去從事這項或那項的活動,去完成這項或那項的任務。正如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所說:人們「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正是人的各種需要,去促使人們追求各種目標,並進行積極的活動,去實現這些目標,以滿足需要。人對某一方面事物需要越強烈,他的積極性就越高,動力就越大。因此,需要總是帶有動力性、積極性的,而且需要的水平也總是在不斷提高的。
需要總是在不斷地更新、不斷地增加,需要又總是推動人們去不斷地努力,去不斷地奮斗。
需要在人的個性心理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需要是人類認識過程的內部動力。為了滿足需要,個人必須通過認識過程解決一定的問題,完成一定的任務。需要在人的個性心理活動中往往又以情緒表現出來。凡是能滿足人需要的事物,則產生肯定的情緒;凡是不能夠滿足人需要的事物,則產生否定的情緒。情緒反映了人的需要是否滿足的標志,與人的需要毫無關系的事物,則不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和注意。需要對人的意志的形成和發展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個人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會促使人們去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和適應這種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並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正確的、符合道德規范的需要,會培養良好的個性、良好的情緒和良好的意志;不正確的、不符合道德規范的需要會導致不良的個性、不良的情緒、不良的意志品質
6. 什麼是創造的源泉,它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一種是想像力,另一種是慾望
至於教科書上的應該是實踐
7. 哥爾多尼的創作源泉是什麼
在哥爾多尼的劇作中,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是他創作的源泉。透過喜劇這面哈哈鏡,他讓義大利社會中不和諧、不合理的世態一一顯形。他劇中的主人公往往不屬於貴族階層,而是那些平凡、質朴的普通民眾。
哥爾多尼的劇作以其生動有趣的特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他的《一仆二主》《老頑固》等,曾被搬上中國戲劇舞台,並廣受好評。
8. 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源泉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1、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裎庋上參與了歷史的創造,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廣大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須的生活資料.他們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4、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9. 什麼是創造的源泉給了我們遼闊的創造空間
思維的產生、意識的產生是一樣的,心理五原理中的發放原理或謝健青定論就是闡述意識的產生機制。心理第一原理——發放原理主要論述丘腦、樣腦的功能以及意識產生的神經機制。腦有那些功能,意識是怎樣產生的?到目前為止還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研究對象,意識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概念涉及范圍廣,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定義,可以用廣、雜、亂三個字來形容。發放原理主要從生理學的角度論述意識的產生機制,簡單的說就是論述意識是哪個腦器官產生的以及怎麼產生的。發放原理是一個經過長期論證、反復驗證而確定的理論觀點。
10. 創造歷史是什麼意思
難道歷史是可以創造的么?不創造是不是就沒有歷史了,還是說歷史在這里有其它意思;我個人意見,創造歷史只能是在這段歷史長河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