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桃花扇是什麼主義歷史悲劇

桃花扇是什麼主義歷史悲劇

發布時間:2021-03-10 13:00:07

『壹』 十大古典悲劇桃花扇的故事

桃花扇一事主要在侯方域的家鄉商丘(今商丘)和李香君的家鄉金陵(今南京)兩地之間演繹。
歷史背景
當時正處 於明朝末年,李闖王攻陷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殉國。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攻下北京,中國北方大亂。鳳陽總督馬士英在南京擁立福王為皇帝,取年號「弘光」建立南明。當時清兵不過有十多萬,如果勵精圖治,完全可以如同南宋一樣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耽於聲色;朝臣賣官鬻爵,搜刮錢財;武將擁兵自重,互相打內戰,只有史可法帶領三千殘兵堅守揚州,結果不到一年,揚州陷落,南明王朝土崩瓦解。
明朝人明白亡國與亡天下的不同,普通百姓奮起反抗。滿清推行剃發易服,不屈死難者數千萬。主人公李香君就是一個有著民族氣節的女子。
康熙甲子八月
孔尚任《桃花扇小引》:「《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新事,父老猶有存者。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通過一本演南明王朝新事的戲,回答明朝三百年基業敗於何人何事的問題,給人們敲起警鍾,是孔尚任創作《桃花扇》的宗旨。

『貳』 桃花扇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是什麼

男主角:侯方域
女主角:李香君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興亡為內容的歷史悲劇,共40出。故事寫明末歸德書生侯方域來南京應江南鄉試,落第不歸,寓居莫愁湖畔,參加了反對閹黨的復社,後經畫家楊龍友的介紹,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萌發愛情,訂婚之日,方域題詩扇以贈香君,作為信物。閹黨文人阮大鋮聞訊即出重金置辦妝套,托其結拜兄弟楊龍友送給香君,意在拉攏復社文人侯方域。香君義形於色拒不讓方域接收阮的饋贈。阮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時,誣方域內通左軍;為避害,方域隻身逃離南京投奔楊州督師史可法,為之參贊軍務。崇禎在北京自縊後,奸臣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復社文人。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給新任曹撫田仰,香君寧死不從,以頭撞地,血染方域當年所贈詩扇;楊龍友採摘花汁點染成桃花圖,是謂桃花扇。馬、阮於賞心亭置酒賞雪,香君乘機罵筵以泄憤恨。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獲入獄。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獄後在避難棲霞山時,與香君相遇於白雲庵,在張道士的點撥下,他們雙雙出家入道。

該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中心線索,展現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與腐敗,熱情歌頌了敢於和權奸作斗爭的高尚氣節和愛國情感。李香君是中國古典戲曲中罕見的一個光彩照人的婦女形象。她不僅美麗聰明,而且正直剛強,明大義有氣節,她有著鮮明的政治是非觀,把愛情的關系和選擇建立在政治的關系和選擇的基礎上,這是她比《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形象更高大的基點,也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藝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在。該劇在結構藝術上的成就更為人稱道,它以「一生一旦為全綱領,而南朝之治亂系焉」,終而達到「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創作目的。故而從思想與藝術上看,把該劇當作明清傳奇戲曲的壓卷之作,是不過分的。

《桃花扇》是中國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經歷十餘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鋮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斗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並總結明朝300年亡國的歷史經驗,表現了豐富復雜的社會歷史內容。《桃花扇》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形象體系;在藝術結構上,以侯、李愛情為線索,組織進多方面的社會矛盾,嚴整緊湊;另外,其曲辭亦流暢優美,富於文采。

該劇劇情是:侯方域在南京舊院結識李香君,共訂婚約,閹黨餘孽阮大鋮得知候方域手頭拮據,暗送妝奩用以拉攏。香君識破圈套,阮大鋮懷恨。南明王朝建立後,阮誣告侯方域迫使他逃離南京。得勢的阮大鋮欲強迫香君改嫁黨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濺定情詩扇。友人楊龍友將扇上跡點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後,南明滅亡,侯、李重逢。但國已破,何為家?他們撕破桃花扇,分別出家。

『叄』 孔尚任《桃花扇》到底是不是悲劇

你看的是《南桃花扇》吧,作為一個「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南戲傳奇,怎麼能是喜劇呢?南明一年的歷史就是一個悲劇,最後作者以「入道」作為二人的結局,一個是為了避免文字獄,一個估計就是避開對侯方域降清的深究。

《桃花扇》最經典的版本是「王季思」先生的校注版。

『肆』 桃花扇論文悲劇意義

《桃花扇》作為一部接近真實歷史的劇作,描寫了南明朝時期人們的悲慘命運以及國家滅亡的始末。是一部具有豐富內涵和卓越藝術技巧的傑出作品,全劇滲透著人生命運的悲劇意識。《桃花扇》悲劇性的來源與時代環境和作家個人經歷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將從《桃花扇》悲劇的來源和侯、李之間的愛情悲劇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劇來探討《桃花扇》的悲劇。
下載論文網
關鍵詞:《桃花扇》;悲劇來源;愛情;人物悲劇
孔尚任在《桃花扇.先聲》中「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將悲涼的氛圍貫穿全劇,本文將從《桃花扇》悲劇的來源和侯、李之間的愛情悲劇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劇來探討《桃花扇》的悲劇。
一、《桃花扇》悲劇的來源
《桃花扇》以南明弘光小王朝的興亡歷史為創作基礎。描寫了南明朝在面對清軍的入侵時,南明皇帝沉迷於聲色;朝中大臣賣官鬻爵,聚斂錢財;軍隊內部矛盾重重,互相打內戰,唯獨史可法帶領三千殘兵在揚州堅守,終究不敵敵軍。最終南明王朝滅亡。面對不過十多萬的清兵,南明弘光小王朝如果積極救國,上下齊心,不至於走向土崩瓦解。
《桃花扇》其悲劇來源與時代背景和作家個人經歷是不能分割開的。清軍擊敗腐敗的南明王朝後,明朝元勛建立了與清朝相抗衡的政權,反清運動此起彼伏。漢族激烈的反抗和滿族殘暴血腥的鎮壓是這一時代「悲」的印記。明朝滅亡之後,前朝遺老感慨興亡、緬懷往事,但他們沒有軍權和政權,面對王朝的滅亡,他們更多的無奈,同時他們的軟弱性和現實的殘酷逼迫下使得他們只能是用消極的方式和清朝抗衡。《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親身游覽過了明朝遺跡,同時結交了不少前朝遺老,他們對前朝往事和王朝滅亡的沉痛講述刺激了了作者的創作慾望。其次,孔尚香個人命運坎坷,仕途坎坷,始終得不到皇帝重用。官場的失利和淮揚水患治理無望使孔尚任心灰意冷,孔尚任將這種悲劇的心理帶入到《桃花扇》的創作之中。
二、侯、李之間愛情的悲劇
《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從初識定情到情誼濃郁再到凄涼分離都與桃花扇密切相連。戲曲以扇這一古典意象來象徵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間的悲歡離合的凄慘愛情,並貫穿整部劇作,為整劇的悲劇性情感奠定了基調。而侯方域和李香君兩人生於動盪顛沛流離的亂世,因而兩人的愛情故事染上了凄美的悲劇色彩。《訪翠》描述了侯方域和李香君愛情故事的序幕,侯方域用一枚香扇墜作為尋覓佳人的傳情之物。在《眠香》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大婚,侯方

『伍』 中國四大古典悲劇的桃花扇

《桃花扇》初刻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此後,尚有蘭雪堂本、西園本、暖紅室本、梁啟超注本。本書採用了保存在蘭雪堂本上的若干評語。解放以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合著的校注本,這里就是採用的這個本子。為統一體例,刪去了原注。
《桃花扇》是描寫南明興亡的歷史悲劇。作者是忠實於史實的,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說:「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至於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秒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孔尚任搜集史料、構思創作前後達十餘年,並且三易其稿,可見其創作態度之嚴肅。但作者又並不為史實所囿,而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加以認真的組織、安排、集中、穿插,以適合於當時舞台演出的要求,使人們從這些栩實如生的舞台藝術形象中接受記憶猶新的歷史教訓,達到他在《桃花扇小引》中所揭示的「不獨使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的目的。
「桃花扇底送南朝」,從《桃花扇》的故事內容看,是通過李香君、侯方域兩個情侶的悲歡離合,反映南明一代的興亡。然而作者的創作意圖比之劇本所直接表達的思想要深遠的多,這就是作者所自白的,要通過這個戲,回答明代三百年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的問題。
經歷兩百多年統治的明王朝,問題成堆,危機四起,政治上經濟上都面臨崩潰的局面。當時王朝的當權派,從魏忠賢的閹黨到南明的馬士英、阮大鋮,都只知爭權奪利,結黨營私,少數文武官員如史可法、左良玉等,在野文士如侯方域、陳定生等,由於他們本身存在弱點,不可能採取有效的策略,內除閹黨,外抗清兵,挽回危局,這樣,他們對馬、阮的斗爭,對清兵的抵抗,就只能以悲劇告終。
通過一本戲反映南明的興亡,回答明代三百年歷史提出的問題,這在前此的戲劇創作里是沒有出現過的。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作者傾其全力寫秦淮歌妓李香君,演出了「卻奩」、「守樓」、「罵筵」等一出出光采照人的好戲。她的見識、品格都在復社名士侯方域之上。給李香君、侯方域作陪襯的民間藝人蘇昆生、柳敬亭,他們的義氣、膽識也非南明王朝的文武官員可比。很明顯,這是作者民主思想傾向的表現,也是明中葉後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新興市民階層的成長在戲曲創作中的反映。
我國戲曲創作從金、元雜劇發展到明、清傳奇,在劇本創作與舞台表演上,都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已逐步總結出相當完整的理論。這使孔尚任有可能借鑒前人豐富的創作成就,利用前人的理論成果,經過長期的創作實踐,寫出一本與洪升《長生殿》南北齊名的歷史悲劇,從他的《桃花扇凡例》和各出戲的眉批、總批看,他對劇本的結構、情節、人物、曲白分工都經過精心的藝術構思,甚至這句話為什麼這樣說,這個字為什麼這樣用,有時也明白指出,這對我們今天研究古曲戲曲創作的理論又是一筆寶貴的遺產。因此在我們的批點本里大部分都被保留下來。
《桃花扇》寫的反面人物馬士英、阮大鋮,也是比較成功的。可貴的是,作者既掌握了他們共同的反動本質,又刻劃出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沒有把反面人物的描寫簡單化、臉譜化。
對於《桃花扇》的悲劇結局,歷來有不同的處理。顧采改編的《南桃花扇》,「令生旦當場團圝,以快觀者之目」,對此,孔尚任並不贊成。近世將《桃花扇》改為話劇或地方戲曲者頗多,其中以歐陽予倩改編的話劇影響較大。在抗日戰爭的背景下,作者為了發揚民族氣節,批判漢奸行為,根據侯朝宗順治八年(1651),曾應科舉中過鄉試副榜的史實,將他處理成身著清代禮服到庵中尋香君,被香君斥去作結。解放後,梅阡、孫敬將《桃花扇》改成電影,就是採用了這個結尾。由於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的不同,對《桃花扇》的結局作不同的處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卻不能因此就否定孔尚任的《桃花扇》結局。這是因為孔尚任所寫的《桃花扇》,著重是寫權奸誤國,寄託作者懷念明王朝的民族感情。對於反權奸的復社文人侯方域,只能在肯定的前提下,適當表現其性格中妥協軟弱的一面。因此,我們認為《桃花扇》的結局,既符合劇中人物性格的發展,又表達了作者的民族感情,收到了較好的悲劇藝術效果。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岸堂、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丘的六十四代孫。他早年避亂石門山中,從族兄孔方訓那裡聽到李香君血濺詩扇的故事,以及南明王朝的興亡,就曾想利用這些素材來寫戲。公元一六八四年,康熙南巡江南,回京時經過曲阜,孔尚任被召到御前講經,得到康熙的褒獎,破格任命為國子監博士,累遷戶部主事、工部員外郎之職。在這期間,他曾奉命到江南參與治水,和那裡的明朝遺老詩酒唱和,游覽了南京、揚州一帶名勝古跡,搜集了不少有關南朝的史料,這些不僅促使他思想感情的變化,也為他要官一部記錄南明興亡的歷史積累了素材。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的《桃花扇》傳奇寫成了,上演後影響很大,有些明朝的故臣遺老,從劇中的人物、場面中重新勾起了亡國之痛。這當然要引起康熙及其左右的不滿。不出半年,孔尚任就因一件疑案,罷職回家。除《桃花扇》外,孔尚任還和顧采合寫了《小忽雷》傳奇,也是一個揭露權奸誤國的戲。他的詩文有《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等,近人輯為《孔尚任詩文集》。

『陸』 《桃花扇》講的是誰的故事,故事背景是什麼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經十餘年苦心創作,三易其稿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歷來受到讀者的好評。近代戲劇家歐陽予倩對《桃花扇》情有獨鍾,曾分別在話劇、京劇、電影等領域涉獵過這一題材。劇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來江南創「復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兩人陷入愛河並贈題詩扇為主線,揭露了魏忠賢的親信阮大鋮陷害侯方域,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不從而撞頭欲自盡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
當時正處於明朝末年,李闖王攻陷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殉國。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攻下北京,中國北方大亂。鳳陽總督馬士英在南京擁立福王為皇帝,取年號「弘光」建立南明。當時清兵不過有十多萬,如果勵精圖治,完全可以如同南宋一樣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耽於聲色;朝臣賣官鬻爵,搜刮錢財;武將擁兵自重,互相打內戰,只有史可法帶領三千殘兵堅守揚州,結果不到一年,揚州陷落,南明王朝土崩瓦解。 明朝人明白亡國與亡天下的不同,普通百姓奮起反抗。滿清推行剃發易服,不屈死難者數千萬。主人公李香君就是一個有著民族氣節的女子。

『柒』 《桃花扇》是怎樣"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通觀整部劇作,可以說貫穿全劇的有兩大線索:一是明線,即「離合之情」,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線索;一是暗線,即「興亡之感」,即作者在劇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他本人在南明滅亡、江山易主時的感懷之情。可以說暗線是根本性的,是文章的「主腦」,明線是顯現的,最終是為暗線服務的。而作者巧妙地借「離合之情」這條明線貫穿於整個劇作中,以此為作者所要表達的「興亡之感」這條暗線服務。這是作者在藝術構思中成功之所在,從而真正的、完美的實現了《桃花扇》的中心主題。
以下為具體的表現。
其一,深沉的家國情懷。《桃花扇》是描述南明王朝興亡的一部歷史悲劇。身為孔門子孫的孔尚任,目睹明清易代之血雨腥風、生靈塗炭。他雖被清廷籠絡,卻志不得伸,深為明王朝的覆滅而惋惜、痛心。他以藝術的曲筆探尋悲劇的成因,以醒後人。劇中一曲「哀江南」傾訴著作家深沉痛切的家國情懷:「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其二,虛實相生、史戲渾一的創作理念。《桃花扇》是一部嚴謹的歷史正劇,寫的就是剛剛發生不久的國家社稷情狀,亦可視為彼時的現代劇。作家遵循嚴謹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皆本諸史實,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回腸盪氣的歷史畫卷,給今人以真實的歷史認知和啟迪。然而,戲劇藝術不是史料的堆積,要集中、提煉、編織生動的故事情節、戲劇場面,要描畫人物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就必須發揮作家的想像力,進行剪裁、加工和虛構,准確地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辯證關系。《桃花扇》中的某些關節,如史可法的「沉江」、侯朝宗與李香君一同「出家」及李香君的「罵筵」等,顯然是作家根據戲劇情景與人物性格的需要而加以想像的。《桃花扇》的典範意義在於做到了虛實相生,史與戲渾然一體,真實可信,引人入勝。
其三,人物性格的多重敘說。《桃花扇》圍繞李香君與侯朝宗的愛情主線狀寫了眾多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二三十個,呈現一幅駁雜的社會斷面。這些人物有的濃墨重彩,有的稍加點染,但各有不同的面貌神態,各自「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其手法,一是同類人物的對比,如同為妓女的李香君與李貞麗,同為文人的侯朝宗、陳定生、吳次尾,同為將帥的史可法、左良玉……各有不同的音容笑貌、待人處世。二是不將人物單一化、臉譜化,而是多層面地寫出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劇中既濃墨重彩地贊頌了李香君的忠於愛情、忠奸分明,也寫了她對國家大勢的朦朧;既寫了侯朝宗不與馬士英、阮大鋮奸黨同流合污,也寫了他的猶豫彷徨;既寫了史可法的忠烈,也寫了他對奸黨的忍讓;既寫了楊龍友遊走於忠奸兩黨之間,左右逢源,也寫了他的尷尬和無奈……寫出了人物的階級屬性、本真人性、先天秉性,寫出了活躍於社會的「真的人」的鮮明性格。
其四,精巧縝密的戲劇結構。《桃花扇》通過李侯的聚散哀樂這條主線,將關乎南明王朝興亡的朝野上下的芸芸眾生,縝密有機地編織在一起,有主有次,有詳有略,描畫出一幅生動的社會圖卷。而李侯的愛情又通過一把具象的點染著一朵艷麗桃花的扇子貫穿始終,由第五齣的「贈扇題詩」始,到第二十二出的「血濺詩扇」、第二十三出的「寄扇」,直到最後第三十九出的「撕扇」,細針密線,環環相扣,將扇子主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其五,選材與賓白歌詞的雅俗共賞。戲劇是觀眾的藝術,觀眾有的喜俗,有的賞雅,作品亦是,而雅俗共賞是最高的審美層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贏得了最廣泛社會人群的青睞。而劇作的敘說,人物的語言既是個性化的,又是生活化的,是當時社會最普遍的語言表達。歌詞詩化,按腔合律,雖有不少用典,但表敘淺顯易懂。如此,文人學士可從用典中領略深邃的歷史意蘊,而普通觀眾也能明了大意。因之,300多年來,古今觀眾對《桃花扇》鍾情不減,百聽不厭。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捌』 《桃花扇》講的是誰的故事,故事背景是什麼

男主角:侯方域 作者:孔尚任
女主角:李香君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興亡為內容的歷史悲劇,共40出。故事寫明末歸德書生侯方域來南京應江南鄉試,落第不歸,寓居莫愁湖畔,參加了反對閹黨的復社,後經畫家楊龍友的介紹,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萌發愛情,訂婚之日,方域題詩扇以贈香君,作為信物。閹黨文人阮大鋮聞訊即出重金置辦妝套,托其結拜兄弟楊龍友送給香君,意在拉攏復社文人侯方域。香君義形於色拒不讓方域接收阮的饋贈。阮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時,誣方域內通左軍;為避害,方域隻身逃離南京投奔楊州督師史可法,為之參贊軍務。崇禎在北京自縊後,奸臣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復社文人。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給新任曹撫田仰,香君寧死不從,以頭撞地,血染方域當年所贈詩扇;楊龍友採摘花汁點染成桃花圖,是謂桃花扇。馬、阮於賞心亭置酒賞雪,香君乘機罵筵以泄憤恨。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獲入獄。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獄後在避難棲霞山時,與香君相遇於白雲庵,在張道士的點撥下,他們雙雙出家入道。

該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中心線索,展現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與腐敗,熱情歌頌了敢於和權奸作斗爭的高尚氣節和愛國情感。李香君是中國古典戲曲中罕見的一個光彩照人的婦女形象。她不僅美麗聰明,而且正直剛強,明大義有氣節,她有著鮮明的政治是非觀,把愛情的關系和選擇建立在政治的關系和選擇的基礎上,這是她比《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形象更高大的基點,也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藝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在。該劇在結構藝術上的成就更為人稱道,它以「一生一旦為全綱領,而南朝之治亂系焉」,終而達到「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創作目的。故而從思想與藝術上看,把該劇當作明清傳奇戲曲的壓卷之作,是不過分的。

《桃花扇》是中國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經歷十餘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鋮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斗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並總結明朝300年亡國的歷史經驗,表現了豐富復雜的社會歷史內容。《桃花扇》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形象體系;在藝術結構上,以侯、李愛情為線索,組織進多方面的社會矛盾,嚴整緊湊;另外,其曲辭亦流暢優美,富於文采。

該劇劇情是:侯方域在南京舊院結識李香君,共訂婚約,閹黨餘孽阮大鋮得知候方域手頭拮據,暗送妝奩用以拉攏。香君識破圈套,阮大鋮懷恨。南明王朝建立後,阮誣告侯方域迫使他逃離南京。得勢的阮大鋮欲強迫香君改嫁黨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濺定情詩扇。友人楊龍友將扇上跡點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後,南明滅亡,侯、李重逢。但國已破,何為家?他們撕破桃花扇,分別出家。

閱讀全文

與桃花扇是什麼主義歷史悲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