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中的論證性材料是什麼意思
歷史材料性論證題、小論文題增多,有的是給你一個題目或者一個觀點內,有的是根據材料自擬題容目,歸根究底,都需要同學們運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根據材料進行分析評論。
在做歷史古文材料閱讀時,同學們不必逐字逐句的將句子翻譯出來,生僻字詞可以避過去,整合詞句,分析材料關鍵字詞,歸納出古文的大體意思,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然後再做題。
⑵ 歷史典故屬於什麼論證方法
一般來說,歷史典故屬於事例,應當是舉例論證的方法。
當然如果只是引用部分內容,比如說人物的話,也可以看作是引用論證。
⑶ 寫歷史發展類論文可用什麼論證方法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七種】
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比較法、歸謬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下面細談四種在議論文寫作時常用也比較好用的論證方法。一、例證法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事實強於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一般來講,應優先考慮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園、家庭、市井街頭的瑣碎事例。2、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過於詳細。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不是為了弄清事實,切忌本末倒置。3、事例切忌單一狹隘,要豐富廣闊,要點面結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輝。同類事例掌握多時可考慮採用句式排比列舉。4、事例列舉之後要簡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整理,忌有例無證。5、勤於積累,精於篩選。「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多讀書報,摘記、剪貼是主要手段。積累多了,自然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二、引證法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引證法在考場或平時練筆寫作中的使用頻率僅次於例證法。由於引證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說服力。怎麼用好引證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針對性要強。每句名言都產生於特定的背景,都應用於特定的交際目的,即使談同一個問題,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選取。要仔細分析每個道理論據的特有功能,將它引用到最恰當的語言環境之中。例如:強調立志的重要性,要選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強調志向高潔遠大,要選用「燕雀怎知鴻鵠之志」,某同學沉湎於上網,要選用「玩物喪志」,某同學不能只持之以恆、一暴十寒,要選用「有為之人立長志,無為之人常立志。」2、要簡潔,不宜過多。議論是在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介紹他人的見解。引用他人的話,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話,自己的話應是議論的主體,應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過多的引文,很容易將自己的分析淹沒。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別。直接引用務求文字、甚至標點均准確無誤;間接引用只須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稱的轉換。三、喻證法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運用喻證法必須注意以下三點:1、以小見大,就近取譬。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做為設喻的喻體。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做為喻證的喻體與做為比喻的喻體不同。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特徵,描繪事物,側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爭的對象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3、精剖喻體,絲絲入扣。《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運用得是很經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孱頭」、「混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觀點和態度;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的幾個組成部分;用「佔有」、「挑選」、「創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三個步驟。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並不由得拍案叫絕。四、比較法比較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分對比與類比兩種。1、類比法所謂類比,就是藉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或寫作者安排的情境,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於類比的事物大致有這么幾種:古今中外的史實、神話傳說、寓言、寫作者自己創設的情境等。運用類比要注意所選取的「類體」要同類,不能相對或相反;在類比之後要剖析,要善於揭示,一語破的,一刀見血。2、對比法所謂對比,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加以剖析對照,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運用對比要注意所選取的「對體」的正與誤、是與非、新與舊的區別要非常明顯,要有突出的互相對立的關系;必須要對所要論述的對象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可以是人對人、物對物,也可以是縱向比較或橫向對照。
寫歷史論文的話,一般就是用的引用或者是列舉。對比的話,也可以。
⑷ 什麼是歷史史實
真實的歷史就是自己。 歷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裡埋藏著我們的想像和希望,生長著我們的快樂和憂傷,成為歷史劇創作的寶藏。戲劇自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與歷史結下了不解之緣。
通常情況下,歷史學家會對此感到不快,這似乎也是「自古而然」的。新編歷史劇的流行,更使歷史學家的憤怒到了「於今為烈」的地步。最早的「新編歷史劇」《戲說乾隆》令國人耳目一新,歷史學家頗有雅量;《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隨後登場,一石激起千層浪。以紀昀(曉嵐)為主人公的兩大部「歷史劇」(《風流才子紀曉嵐》和《鐵齒銅牙紀曉嵐》),改寫了歷史上主管《四庫全書》編纂工作的赫赫有名的學者形象,導致了某些歷史學家的切齒之恨。
隨之而來的,是對歷史劇的嚴厲指責和苛刻要求,甚至大有必欲除之而後快之勢。對歷史劇的指責包括:胡編亂造,隨意臆造,迎合低級趣味,背離歷史的真實,模糊歷史的真相……對歷史劇的要求包括:不僅要注重藝術真實,還要注重歷史真實,實現「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以便「藝術地再現歷史」……只有「忠於歷史」,「回歸歷史」,認可「基本史實」,注重歷史的發展趨向,與歷史保持一致,才是歷史劇脫離苦海的惟一出路。
我們應該承認,歷史劇的確存在著「關公戰秦瓊」、「羅成戲貂蟬」、「張飛殺岳飛」、「宋版《康熙字典》」、「我孝庄皇太後」之類的細節失真(即硬傷)。但是說到「背離歷史的真實」和「模糊歷史的真相」,說到「忠於歷史」和「回歸歷史」,我們則不得不問: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的真實?什麼是歷史的真相?我們是如何獲知歷史的真實和歷史的真相的?歷史本身是否包含著藝術性,即包含著修辭性和文學性(形象性、想像性、虛假性)?如何理解這種修辭性和藝術性?一句話,歷史是真實的嗎?
在談及歷史與歷史劇的關系時,我們一方面承認它們之間的聯系,一方面把歷史與歷史劇嚴格區分開來。我們認為歷史屬於社會科學的范疇,歷史劇屬於藝術創作的領域;認為歷史體現的是歷史真實,歷史劇體現的是藝術真實;因此歷史是客觀存在,歷史劇是藝術想像的產物。其實這種區分是靠不住的。何以知之?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一種是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的歷史(the historic),一種是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之記載的歷史(the historical);前者才是客觀的,後者則是被主觀化了的。在英文中,「the historic」(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的歷史)與「the historical」(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之記載的歷史),兩者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明確的。前者指歷史上有重大意義的人物或事件,後者是對前者的記載或「反映」。比如說到「古建築」時必須使用「a historic building」,而非「a historical building」;說到「歷史劇」時必須使用「a historical play」,而非「a historic play——」「a historic play」這種說法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
作為樸素的唯實論者,我們相信,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的歷史(the historic)與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之記載的歷史(the historical)之間的關系是「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的關系。這是不錯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我們是通過「反映者」來認識「被反映者」的,我們也只有通過「反映者」才能認識到「被反映者」,這無異於以「反映者」征服「被反映者」。離開了「反映者」,我們就無從認識、理解和把握「被反映者」。我們觸及的只是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之記載的歷史(the historical),而無從觸及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的歷史(the historic)。即使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建築」(historic building),也幾經風雨,幾經粉飾,與原物大異其趣,不再是純粹的古建築了。雖然「今月曾經照古人」,畢竟今天的月亮不再是古代的月亮。月亮尚且如何,何況建築物呢?
我們不妨把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的歷史(the historic)稱作歷史(history),把作為客觀人物或事件之記載的歷史(the historical)稱為歷史編纂(historiography),以把兩者嚴格區分開來"在此我們要討論的是:歷史編纂與歷史劇是否存在本質性的差異?歷史編纂是否只具有客觀性而不具有藝術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歷史編纂究竟包括多少種類型?據我們所知,歷史編纂至少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實證性的歷史編纂,它注重數據,強調實證,傾心於語言的明晰性、意義的明確性、邏輯的一致性,以「科學」自詡;一種是敘事意義的歷史編纂,即所謂的敘事性的歷史編纂(narrative historiography),與「科學」的僭妄相比,修辭性和文學性乃其本源之所在,它也坦然地承認這一點,並得意於這一點"實證性的歷史編纂是分析性而非描述性的,它關心的是環境而不是人,著眼於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因果性,關注「長時段」(longue re)的轉換和巨大社會結構的變遷;敘事性的歷史編纂是描述性而非分析性的,它注意的是人而不是環境,關心的是人的情感和命運。西方的歷史編纂傳統一直是敘事性的,然而自19世紀末以來,隨著實證主義的勃興,史學的科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人們越來越多地要把歷史編纂轉化為一門嚴密的科學,甚至要以「總體史」代替「事件史」,以便探尋歷史深層結構的變遷。此後,歷史著作開始充斥大量的圖表!公式。即使如此,它還是難以掩蓋其修辭性和文學性之蹤跡。
在這方面,海登•懷特(Hayden White)所述甚為詳盡精闢。海登•懷特認為,即便是實證性的歷史編纂,也無法掩蓋其修辭性和文學性,盡管千餘年以來它一直都在極力擺脫自己與修辭性和文學性的干係。別的且不說,它是以日常經驗為基礎的書面話語,僅僅這一點就足以決定其特性——具有修辭性和文學性。
修辭性和文學性的核心在於隱喻(metaphor)。隱喻是一種想像性的理解方式,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把握此類事物的文化行為。歷史話語體現的並非邏輯性關系,而是隱喻性關系。歷史編纂包含了藝術性的成分,因此不能忽視歷史話語的隱喻之維。「一組事件轉換成一個系列,系列又轉換成序列,序列轉換成編年史,編年史轉換成敘事作品,我認為,這些行為更有益於理解成比喻性的,而非邏輯-演繹性的。此外,我把事件構成的故事和可能用來解釋這些事件的任何形式論證之間的關系,當作是由邏輯-演繹和比喻——修辭的要素構成的組合。這樣,一方面是歷史話語和科學話語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是歷史作品與文學作品之間的類同……」[i]
盡管修辭性和文學性會造成信息失真,甚至引發邏輯矛盾,但它會使過去/產生意義0,否則歷史就會變得不可理喻。總是有人認為歷史是對往昔事件所做的完全真實的記載,所謂「史筆如鐵」是也,其實並非如此。首先,對於往昔事件的記載常常伴隨著必不可少的解釋(包括事件的起因、過程與結果),夾雜著編纂者自己的想像,而意義也源於此,這種解釋或這種意義就是修辭性和文學性的。
意義的另一個來源是語言,因為只有藉助於語言符號,才能賦予過去的事物以意義"語言以想像和概念將描述的對象固定下來,想像的方式和概念的數量又是無窮無盡的,因此描述的對象被固定的途徑可謂多矣。語言本身並沒有提供一個標准,告訴大家什麼是「正確」的用法,什麼是「不正確」的用法。傳統的歷史編纂大師深諳此道,並能靈活地掌控之。
至於敘事性的歷史編纂,其修辭性和文學性更是自不待言。西方敘事性的歷史編纂,傳統可謂源遠流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代表作《歷史》就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史詩,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戰爭編年史。相傳他在奧林匹亞朗誦他的著作時,把當時青春年少的修昔底德感動得淚水漣漣。近年來這種歷史編纂傳統得以復興,實乃學界之幸。
比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門研究中國歷史的教授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就極力肯定敘事性的歷史編纂。他的歷史著作以敘事為主導,當然也包含少量的理論分析。在他看來,敘事藉助其故事和細節,能夠發揮闡釋之功能,而理論概括是無法窮盡歷史現象的具體性的。人們是通過生動的形象而不是枯燥的理論來把握歷史蹤跡的,理論充其量也只是輔助性的。我們不難發現,敘事性的歷史編纂與歷史小說幾乎沒有什麼差異,因為敘事性的歷史編纂也需要藉助於想像把零散的事件連綴成完整的故事。在那裡,事實與幻想、史實與虛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魏斐德的《偉大的事業:中國17世紀滿人對帝國秩序的重建》(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就是照此原則寫成的,讀來引人入勝"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和孔飛力(Philip A. Kuhn)的大量歷史著作包括已經譯成中文的《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史景遷)、《王氏之死:大人物背後的小人物的命運》(史景遷)、《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孔飛力),以及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也都是這樣寫成的,讀起來同樣魅力無窮。我們完全可以說,其實這種敘事性的歷史編纂,我們也是「古已有之」的。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對於各色人等、各種事件的精彩記錄,源於其生花之筆,讀來令人賞心悅目,而忘乎其歷史精確性。比如司馬遷在敘述「鴻門宴」時,寫到樊噲闖入,「頭發上指,目眥盡裂」(《史記•項羽本紀》)不僅有悖於史實,而且有悖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描寫垓下之圍時,說項羽只剩下二十八騎,發出了「天亡我,非戰之罪」的感慨。雖然被數千漢騎圍困,項羽毫不屈服,「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但稍後不久,項羽又對烏江亭長說過「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也就是說,項羽最後的二十八騎也已被漢軍殲滅。既然如此,「非戰之罪」、「吾為公取彼一將」之語,是如何記錄下來,又是如何歷經兩百年後傳到司馬遷那裡的?
即使在自稱最為嚴密的社會科學中,虛構也是無所不在的。虛構是一種想像性構造,是一種「彷彿」式的描述,「或然性」(或者乾脆「莫須有」)是它最大的特點。海登•懷特提到了邊沁的「虛構觀」 (conception of fiction),提到了歐文•巴菲爾德(Owen Barfield)的論文《詩歌措辭與法律虛擬》(Poetic Diction and Legal Fiction),以便告訴我們,即使在嚴密的法律話語中也是允許虛構的:所謂「法律虛擬」,指在法律事務上為權宜計在無真實依據情況下所做的假定,這個假定被認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法人」就是一種虛構,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人」。海登•懷特的理論表明,無論是實證性的歷史編纂,還是敘事性的歷史編纂,都離不開修辭性和文學性,都包含著想像性和虛構性的成分。對於歷史編纂而言,無論是修辭性還是文學性,是想像性和還是虛假性,都具有積極和正面的意義。可以說,沒有修辭性和文學性,沒有想像和虛構性,就沒有往昔的人物與事件,更無法理解之。既然如此,認為「歷史真實」是客觀的,就是沒有根據的。歷史編纂,無法遮蔽自己的藝術性。所謂「歷史真實」的蓋頭,應該掀開了
⑸ 論點 論據 論證到底是什麼意思,謝謝
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什麼是論點呢?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確立論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前提。議論文的論點必須做到鮮明、正確。鮮明,就是要明確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對某件事情、某種現象發表議論,必須態度明朗,觀點明確,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正確,是指觀點要符合客觀實際、合乎情理,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與正確,是對初學寫議論文者的基本要求。如果再要求高一點,論點還應當有新意,有深意,有現實意義。所謂新意,是說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總是重復別人的觀點;所謂深意,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現象、就事論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謂現實意義,就是議論要有針對性,要對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關心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說,論點是議論文的中心,是起統帥作用的,沒有論點就不成其為議論文。但是,只有論點能成為議論文嗎?也不成,還必須有論據。
什麼是論據呢?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一篇議論文中,提出論點以後,還必須舉出事實講出道理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這些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就是論據。作為論據的事實,包括現實事例、史實以及統計數字等。這些事實必須真實,不能臆造或虛構,建立在虛假事實基礎上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為了保證事實的真實性,引用的材料要有出處,要檢查核對,要准確可靠。作為論據的道理,應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它的正確性應該是為人們公認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經過革命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真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可以作為論據。自然科學中的原理、定律、公式,還有一些在歷史或現實生活中作出貢獻的仁人志士的言論,以及流傳於世的諺語、格言,只要它們是正確的,是揭示了事物本質規律的,富有深刻哲理的,同樣可以做論據。但引用時要嚴肅慎重,不能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更不能歪曲篡改。同時,要徹底弄懂有關論述的精神實質,做到完整、准確。選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有幾個基本要求:一是論據必須能緊緊扣住論點,能為論點服務,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如果說確立論點解決了要證明什麼的問題,選擇論據解決了用什麼證明的問題,論證過程則要解決如何證明的問題。這部分知識有兩個要點,一是安排結構,二是選擇論證方法。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結構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議論文的結構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引論是文章的開頭,用來提出文章的論點或用來點明文章所要議論的問題(?quot;論題)。本論是文章的主體,主要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結論是文章結尾,或是得出結論,或是進一步強調論點,有時也用來提出希望、要求或解決問題的辦法。
下面再來談談論證方法。在論證過程中,恰當運用論證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階段我們學習過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引證法、例證法、對比論證法和比喻論證法。引證法,就是引用道理論據進行論證,例證法是運用事實論據進行論證,這二者結合起來,我們稱?quot;擺事實講道理。這種方法是初中學生寫議論文最基本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只擺出事實和引用理論是不夠的,必須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實或理論論據後,要充分講道理,道理講透徹了,文章才能有說服力。對比論證的方法,是把兩種相反的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使論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
⑹ 如何看待歷史論證與回憶錄的關系
歷史論證是指以歷史資料(文獻、實物等)為依據,通過邏輯分析,證實某個史實或觀點。回憶錄作為歷史當事人的回憶材料,具有直觀性、相對真實性等特徵,回憶錄可以作為歷史論證的參考資料。
但一定要注意到回憶錄的一些缺點,如由於時間久遠,記憶模糊,難免錯訛;回憶者出於種種原因,故意撰寫錯誤,或遺漏重點;還有回憶錄撰寫者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容易將個人感情色綵帶入其中,邏輯性、條理性可能也會有所欠缺。
等等原因,使用回憶錄作為歷史參考資料時,一定要注意分辨其中的一些錯訛之處,與其他歷史文獻相比對,與其他回憶錄相印證,小心謹慎。
⑺ 論點、論據、論證各分別是什麼意思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確立論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前提。議論文的論點必須做到鮮明、正確。鮮明,就是要明確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對某件事情、某種現象發表議論,必須態度明朗,觀點明確,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正確,是指觀點要符合客觀實際、合乎情理,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與正確,是對初學寫議論文者的基本要求。如果再要求高一點,論點還應當有新意,有深意,有現實意義。所謂新意,是說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總是重復別人的觀點;所謂深意,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現象、就事論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謂現實意義,就是議論要有針對性,要對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關心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說,論點是議論文的中心,是起統帥作用的,沒有論點就不成其為議論文。但是,只有論點能成為議論文嗎?也不成,還必須有論據。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一篇議論文中,提出論點以後,還必須舉出事實講出道理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這些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就是論據。作為論據的事實,包括現實事例、史實以及統計數字等。這些事實必須真實,不能臆造或虛構,建立在虛假事實基礎上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為了保證事實的真實性,引用的材料要有出處,要檢查核對,要准確可靠。作為論據的道理,應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它的正確性應該是為人們公認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經過革命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真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可以作為論據。自然科學中的原理、定律、公式,還有一些在歷史或現實生活中作出貢獻的仁人志士的言論,以及流傳於世的諺語、格言,只要它們是正確的,是揭示了事物本質規律的,富有深刻哲理的,同樣可以做論據。但引用時要嚴肅慎重,不能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更不能歪曲篡改。同時,要徹底弄懂有關論述的精神實質,做到完整、准確。選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有幾個基本要求:一是論據必須能緊緊扣住論點,能為論點服務,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如果說確立論點解決了要證明什麼的問題,選擇論據解決了用什麼證明的問題,論證過程則要解決如何證明的問題。這部分知識有兩個要點,一是安排結構,二是選擇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在論證過程中,恰當運用論證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階段我們學習過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引證法、例證法、對比論證法和比喻論證法。引證法,就是引用道理論據進行論證,例證法是運用事實論據進行論證,這二者結合起來,我們稱?quot;擺事實講道理。這種方法是初中學生寫議論文最基本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只擺出事實和引用理論是不夠的,必須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實或理論論據後,要充分講道理,道理講透徹了,文章才能有說服力。對比論證的方法,是把兩種相反的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使論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 參考資料: http://www.hanfen.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478
⑻ 初中歷史論證題
那好吧,你就幫我論證一下百家爭鳴之後儒家思想為何能一家獨大,儒家思想為何能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睞,成為封建時期的主流思想的?
⑼ 歷史上事實論證證明
是不是初二語文同步上的一道題,我也正在找答案呢,同病相連啊,這是我找到的答案:
(1)哥白尼專的屬日心說推翻了之前的荒謬的地心說(雖然這也並不準確,但接近).
(2)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實驗,質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居然同時落地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謬論.
(3)達爾文的進化論推翻了中外的女媧、上帝造人
⑽ 論證歷史觀點。
論證這個不全面的邏輯嗎!先看看科學怎麼來的吧!
基督教是現代科學的重要夥伴而非敵人。
首先,科學是在基督教一神論為主導的哲學思想文化中發展起來的,這是一個歷史事實。聖經啟示中的上帝,在個性上是一致的,在創造活動上則是有條不紊的。那麼,一切事實存在都有其固有的規律這個觀念,也是可以理解和可以預言的,而這些都成為任何理性或科學活動的基礎。
第二,自然界具有偶然性這樣一個重要概念,乃是具有基督教根源的。存在於規律性中的整個宇宙,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也是上帝所維持的——這個信念在牛頓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在他的著作中表述得明確而有力。根據聖經創世的教義,偶然的可理解性這一概念成為經驗科學的根基。換句話說,要理解自然界,不能靠那些固有的、不解自明的原則,而必須靠科學的觀察和實驗。萬物本身並不是透過我們的想像而存在;宇宙之存在,是上帝自由獨立創造的結果。它正是上帝所創造的那樣,有一個偶然的、結構開放的規律,已經超過我們有限的定理和方程式所能掌握和界定的范圍。宇宙因此而有意想不到的迂迴曲折。
科學是永遠前進又永無止境的。科學知識那怕只是關乎現實微小的一部分,也永不是完全和徹底的。不過,盡管科學家知道的只是某部分,但通過他們在宇宙中的持續漫遊,總可在「真理」里贏取某些領悟。我們研究過的幾位科學家就深信,他們的理論絕非為迎合數據而臆造的數學構想,而是對物質世界的真實描寫,正像上帝所創造的那樣。
四位科學革命的先驅者全是基督徒,其他許多的科學家如培根、玻義耳、帕斯卡、雷也都是基督徒。他們絕不以為他們的科學研究及其結果會跟他們的基督教信仰相抵觸,相反地,他們把探索自然一事看作是一個神聖的職責和殊榮。
最後,宗教改革對新科學做出了難以估計的貢獻,這一點與人民一般的觀念相反。歐洲大陸的改革家在神學的背景下對科學持守一個正面的觀點。加爾文寫道:「如果我們把上帝的靈看作是真理的唯一根源,我們便不可背棄真理,在任何情形下藐視它,否則,我們便使上帝的靈蒙羞了。」他又說:「天文學不僅有趣,且非常有用;無可否認,這門藝術揭示了上帝的驚人智慧。」不過,加爾文和路德都注意到,過分致力於科學,會將人們的注意從上帝移開,並給人們一種錯覺,認為自然界的進程並不受上帝的掌管。
17世紀的英國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與歷史學家常常假定的那種沖突不同,科學和宗教雙方都從肯定的方面互相影響。新派教徒漸漸接受新科學的看法,認為新科學是支持傳統基督教哲學的,因為當時的科學家們正在清除對自然界有物質傾向的力學觀點。清教徒在確立牛頓科學的活動中成為主導,並在許多大學中滲透。甚至在牛頓以前,哥白尼學說就廣被處於新舊英格蘭的清教徒思想家所接受。及至17世紀末,他們在皇家學院中佔了大多數。後來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率先開始,也使英國成為19世紀最強盛的國家。
基督教神學和科學是密不可分的,從新教徒乘五月花號到達美洲開始,從1776年以基督教新教思想為基礎制定了《獨立宣言》並建立美國以來,經歷了不到200年,美國就成為最強大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這也成為基督教促進科學發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