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蔡甸有多少年歷史

蔡甸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5 21:45:15

『壹』 蔡甸街的歷史

這里春秋傳知音,西晉屯重兵,南宋成商埠,歷朝設治所,素稱「小漢口」。清朝湖內廣總督容張之洞洋務纏身之際,曾奏明朝庭:「蔡甸地方,市面較盛,水陸交通亦屬要地,不可無職分較大之員駐扎其間」。可見蔡甸自古是經濟、軍事要塞。

『貳』 武漢有多少年的歷史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先後建立漢口市政委員會、武昌市政廳和漢陽市政委內員會,12月,國民黨中央執容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宣布"確立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為武漢",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叄』 武漢歷史有多少年了

武漢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和古籍記載,遠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黃陂區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為止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屬鄂國,秦屬南郡,西漢屬江夏郡。東漢以後,江北先後置沌陽縣(公元25年)、石陽縣(三國時期)、曲陽縣(公元280年)、曲陵縣(公元305年)、漢津縣(公元597年)、漢陽縣(公元606年)。江南先後置沙羨縣(公元25年)、汝南縣(公元378年)、江夏縣(公元589年)。

武昌之名,源於孫權以鄂城為都時,改其名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縣,即今武昌城區。江北有漢陽,故有"雙城"之稱(元代詩人余闕詩)。"武漢"一詞,在明代《重修晴川閣記》中,即有出現。至清代,曾國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經常使用。由於明代以後,漢陽縣所屬之夏口鎮商業發達,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處"之稱。故雙城演變為三鎮,亦有"武陽夏"的說法。1898年,張之洞奏請將陽夏分治獲准,1899年,夏口從漢陽縣治下劃出,成立夏口廳。而夏口開始有縣的建制,是在民國元年(1912年)。然市民習慣稱夏口為漢口,故"武漢"之名順理成章成為三鎮的統稱,因武昌、漢陽、漢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先後建立漢口市政委員會、武昌市政廳和漢陽市政委員會,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宣布"確立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為武漢",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國時期,武漢是魏、蜀、吳三方鏖戰地。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漢口正式開埠對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國先後在漢口開辟租界。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創辦近代工廠,興建新式學堂,修築鐵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陳潭秋作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武漢江岸車站成為罷工總指揮部所在地,2月7日罷工失敗後,林祥謙、施洋等工人運動領袖在漢就義。1926年12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開辦,由毛澤東主持,惲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來校執教。1927年2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曾一度成為全面抗戰的指揮中心,國民政府在武漢周圍組織了規模巨大的武漢保衛戰。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漢光復,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

『肆』 歷史上有蔡甸這個人嗎

沒有,但有一個地方

『伍』 武漢蔡甸區有幾所高中叫什麼

武漢蔡甸區的高中有:

1、蔡甸四中:

蔡甸區四中始建於1970年8月,佔地面積60畝,校園南依東至山,北傍索子河,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是求學探知、礪志成才的理想場所。

學校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教育思想相結合,以創一流的校園環境、建一流的師資隊伍,爭一流的教學質量,育一流的合格人才為目標、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學生素質全面提升、高考成績連創新高。

2、武漢市蔡甸區五中:

蔡甸區第五高級中學座落在蔡甸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蔡甸街,是一所公辦普通高級中學,面向全區各初中學校招生,同時也是全區唯一具有招收藝體特長生資格的學校。

五中教學設施齊備。學校有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鋼琴房、美術室,有籃球場、足球場,有管理嚴格的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學生在校就讀安全、方便。 五中師資力量雄厚。

3、蔡甸區漢陽三中:

蔡甸區漢陽三中,位於武漢市蔡甸區軍山鎮黃陵磯。創辦於1954年,是我區具有五十餘年辦學歷史的老校、名校,也是武漢市遠城區唯一一所「藝術特色高中」。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160餘人,專職教師130人。其中中高級教師70餘人,全部具有本科學歷;在職研究生8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6人。

4、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Hanyang No.1 High School)始建於1901年,其前身是漢陽府中學前堂,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悠久歷史。1956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漢陽縣第一中學;1992年,更名為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2003年被評為武漢市示範中學、重點中學,2004年被評為湖北省示範高中,2009年10月順利通過了省級示範高中的復評。

5、武漢市蔡甸區實驗高級中學:

武漢市蔡甸區實驗高級中學始建於1972年,是一所市級示範高中,也是武漢市首批藝體特色學校,截止201年12月,武漢市蔡甸區實驗高級中學單設高中3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80人,在職教職工184人。

『陸』 武漢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

武漢的歷來史很短,一直到解放後自漢口漢陽武昌合並,才有武漢這個地名。
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
這是三鎮的最早的歷史了。

『柒』 武漢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捌』 湖北省有多少年的歷史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距今約2000多年了 周朝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時為鄧、築陽、山都、酇、隨、鄀、鄢、邔等縣地。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 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曹魏、西晉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襄陽古韻(20張)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時,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其間,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黃龍一帶(縣內其它地方為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5月,復以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1952年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79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地區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並入襄樊市(地級市)。2010年12月9日正式改為湖北省襄陽市(地級市)。[

『玖』 武漢有多少年歷史了

據近年考古工作發現,一萬多年前,武漢地區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市郊黃陂的盤龍城遺址,考證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

『拾』 武漢這個城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武漢,簡稱「漢」,3500年前的商朝置方國宮城於盤龍城,奠定武漢立城之基。內歷史上,武漢曾容兩度成為「中華民國」首都,現為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武漢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武漢的考古可上溯到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漢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現今發現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語雲「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故名漢陽。漢陽及武昌皆有1800年歷史,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緊連漢陽的荒洲。

閱讀全文

與蔡甸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