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蘭州拉麵有多少年歷史了
蘭州牛來肉面距今已有220年歷史了。始自於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籮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面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准。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譽天下。
2. 山西的麵食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民以食為天,作為面來食自的故鄉——山西,很久以來在全國乃至世界倍受贊譽,有句話說的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從有史料記載的東漢算起,經過1000餘年的發展,山西麵食在製作上逐漸形成了擀、抻、揪、切、壓、撥、煮、蒸、炒、炸等多種方法。山西麵食素有「一面百樣吃」之譽,做法、吃法多樣是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比擬的,普通的面團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麵、削麵、刀撥面、轉面、漏面、貓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魚等近百種花樣,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聲譽傳遍海內外。 在2003年山西太原舉辦的首屆國際麵食節上,參會者絡繹不絕,各種風格、流派的麵食絕活得以展示,特別是拉麵表演的師傅把一團普通的面團拉到細如發絲,可穿針引線,叫人贊不絕口。
3. 面條的來歷有什麼故事
面條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食物,它起源於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中國東漢年間已存記載,至今超過一千九百年。最早的實物面條是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的,他們在2002年10月14日在黃河上游、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進行地質考察時,在一處河漫灘沉積物地下3米處,發現了一個倒扣的碗。碗中裝有黃色的面條,最長的有50厘米。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該物質的成分,發現這碗面條已經有約4000年歷史,使面條的歷史大大提前。面條最初只稱為「餅」,「水溲餅」、「煮餅」便是中國面條先河—— 「餅,並也,溲麵使合並也」(引:劉熙《釋名》),其意指用水將麵粉和在一起所做出的食品均稱之為「餅」;以水煮的面條或面塊亦全作「餅」稱。
在不同朝代均有對面條之記載。由初期的東漢、魏晉南北朝、到後期唐宋元明清都有史料紀錄。但起初對面條之名稱卻不統一,除普遍水溲麵、煮餅、湯餅外,亦有稱水引餅、不託、餺飥等。「面條」一詞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面條」為長條形,花樣卻多不勝數,什麼冷淘、溫淘、素麵、煎麵……皆屬「面條」;制面方法之多亦令人嘆為觀止,可擀、可削、可撥、可抿、可擦、可壓、可搓、可漏、可拉……中華面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錄,很多達官貴人均喜吃面,並會以麵食招待貴賓。
中國全盛時期–唐朝,便有提到當時宮廷要求冬天要做「湯餅」;夏天則做「冷淘」(冷陶即現今之冷麵/過水涼面)。元代出現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面」;明代又出現了技藝高超的「抻面」。這些制面技藝的出現都為面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清代最有意義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現,而且在乾隆年間又出現了方便麵的前身:耐保存的油炸的「伊府麵」。其實中華麵食在清朝發展巳相當成熟且穏定,甚至各個地區均有其獨特風味,如中國五大名面:四川擔擔面、兩廣伊府麵、北方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及武漢熱乾麵。加上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更令中華面條、麵食之文化於全世界大放異彩。
中華面馳名中外,對世界之麵食文化亦有深遠影響。現今的日本拉麵實於一九一二年由中國引入傳統拉麵製作技巧到橫濱。
4. 面點的起源
7種古代面點的由來
一、燒餅面棗
曾在一本雜志上讀到過《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一文。文章比較詳細地介紹了
用小鵝卵石炕熟「石子饃」的製法及「石子饃」產生、發展的過程,讀起來很有意思。
然而,元明之際的蘇南地區也有一種用白沙或白土炕熟的面點,叫做「燒餅面棗」。韓奕
在《易牙遺意》中對其製法有著詳細的介紹:「取頭白細面,不拘多少,用稍溫水和面極
硬劑,再用擀麵杖押倒,用手逐個做成雞子樣餅,令極光滑,以快刀中腰周回壓一豆深。
鍋內熬白沙坑熟,若面棗。以白土坑之,尤勝白沙。又擀餅著少蜜,可更日不幹。」 看來
,這種「燒餅面棗」的製法要比「石子饃」更復雜一些。主要就在於這種「餅」的形狀不
是通常的扁圓形或長方形,而是要做成如「雞蛋」一般的橢圓形,然後還要在外表刻上一
道道細紋,猶如蜜棗上的紋路一樣。 這里還應當指出,古代「餅」的概念和今天已經不
盡相同。在古代,面條可以叫做「湯餅」,饅頭可以稱為「蒸餅」。所以,這「棗」形的
面製品被稱為「燒餅面棗」也就不奇怪了。 令人遺憾的是,「石子饃」至今仍在生產,而
「燒餅面棗」卻早已不見製作。筆者以為,倘若條件許可,有關單位若能將其挖掘生產出
來,想必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二、卷煎餅
春卷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油炸食品。初春時節,江浙一帶的城鎮均有出售。它那焦黃的
外皮,鮮嫩的餡心,誘人的香味,對食客頗具吸引力。 可是,關於春卷形成的時間,筆
者卻一直未能找到答案。最近,筆者在翻閱《易牙遺意》的時候,忽然發現其中的「卷煎
餅」就是不折不扣的「春卷」。卷煎餅的製法如下:「餅與薄餅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
斤,或豬肉亦可,大概如饅頭餡,須多用麵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 五臘醋供……」
接著,筆者又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看到一例「卷煎餅」,除餡心外,其製法和《易
牙遺意》中描述的基本相同。可見,至遲在元代,我國便已有多種餡心的「春卷」出現,
只不過其名稱叫「卷煎餅」罷了。 當然,用薄餅裹菜餚食用是更早的事,早在晉代就
有了,它的名字叫「春盤」。到了宋代,除「春餅」(薄餅)外,還有「翠縷紅絲,金雞玉
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武林舊事》)。 雖然晉代就有春日食春餅的習俗,市上也
有「春餅」出售,但未見有關「春卷」的記載,估計是人們嫌用春餅夾菜餚食用比較麻煩
,於是就發明了「卷煎餅」。所以在古時「春餅」的名氣大,而「春卷」卻並不太出名。
如今,吃春餅的習俗已經式微,而春卷卻儼然取而代之了。
三、丹桂花糕
人們常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來描繪秋天。紅艷欲滴的丹桂花,流光溢彩,芳香
馥郁,的確是觀賞花卉中的珍品。然而,古人也有以丹桂花入饌的。《海槎余錄》中記有
一名點,就叫「丹桂花糕」:「丹桂花採花,灑以甘草水,和米舂粉,作糕,清香滿頰。
」 我國人民食糕的歷史頗為悠久,早在先秦時期便有類似的食品了。後來,糕的品種越
來越多,如「食祿糕」、「棗糕」、「蓬燕糕」、「大耐糕」、「糖糕」、「粟糕」、「
麥糕」、「豆糕」、「花糕」、「糍糕」、「雪糕」、「干糕」、「乳糕」、「五香糕」
、「芡糕」、「山葯糕」、「松黃糕」、「沙米糕」、「脂油糕」、「雪花糕」、「軟香
糕」、「雞蛋糕」、「茯苓糕」、「三層糕」等等,而以丹桂花作糕的卻不多見。 可能是
丹桂花很少,一般的地方無法製作吧。由此可以看出「丹桂花糕」是古代面點中的佳品。
應當指出的是,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記有一例「廣寒糕」,也是用桂花和米粉製成
的,但估計是用「金桂」(黃桂花)製成的,似宜另當別論。
四、槐葉冷淘
杜甫在他的詩中,贊美了古代的一種冷麵——槐葉冷淘。這是將槐葉汁和面做成的面
條,面條煮熟之後,再放在冰水或井水中浸涼而成。所以說吃這種面的時候,有「經齒冷
於雪」之感。 如果說杜甫的這首詩寫得比較含蓄,不容易看清「槐葉冷淘」製作過程的
話,我們還可以參閱宋代著名詩人王禹的《甘菊冷淘》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淮
南地甚暖,甘菊生籬根。長芽觸土膏,小葉弄晴暾。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 俸面新且
細,溲牢如玉墩。隨萬落銀縷,煮投寒泉盆。雜此青青色,芳香敵蘭蓀……」詩中,把「
甘菊冷淘」的製法和特點寫得一清二楚。面條是「煮投寒泉盆」做成的。由於摻進了甘菊
汁,所以冷淘的顏色青青,「芳香敵蘭蓀」,可謂色香味俱佳了。 再往後,元代《雲
林堂飲食制度集》中亦有「冷淘面法」,是用鱖魚、鱸魚、蝦肉等做「澆頭」的冷麵,風
味也佳美。總之,古代冷淘面的花色品種是很多的。 看看古代的冷淘,想想如今的涼面
,筆者認為後者的製作簡單化了。其實,變換一些花樣並不難。就算「槐葉冷淘」、「甘
菊冷淘」難以大量製作,我們搞個「菠菜冷淘」行不行呢?以魚肉、蝦內做澆頭的冷淘也
總不是太難做的吧!
五、黃雀饅頭法
元代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有一個「黃雀饅頭法」:「用黃雀,以腦及翅、蔥
、椒、鹽同剁碎,釀腹中,以發酵面裹之,作小長卷,兩頭令平圓,上籠蒸之。或蒸後如
糟饅頭法糟過,香法(油)炸之尤妙。」 黃雀又稱「蘆花黃雀」,體形小,鳴聲清脆。人
們一般喜歡飼養它作觀賞之用。但是,黃雀同時也是一種野味,肉質細嫩,鮮美異常,所
以它一直是古入席上的珍饈。浙江一帶的農村,在「稻熟時」,人們往往「張羅(網)以捕
黃雀」。而南宋臨安(杭州)的市場上,則有好多用黃雀製作的菜餚出售,如「蜜炙黃雀」
、「釀黃雀」、「煎黃雀」等等(《夢梁錄》)。 盡管用黃雀製作的菜餚品種較多,但像
「黃雀饅頭」這種做法還是罕見的。由於黃雀被面裹住,所以其原汁原味被保住了,而外
面的一層由於包裹黃雀,又帶上了黃雀的野味。所以「黃雀饅頭」一身二任,外面是面點
,裡面是菜餚,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六、蝦餅
《隨園食單.點心單》中記有一「蝦餅」:「生蝦肉,蔥、鹽、花椒、甜酒腳少許,
加水和面,香油灼透。」 這種「蝦餅」乍一見名字,以為是一道菜。其實,它是以蝦肉
和面做成的一種「爛面燒餅」。如今江蘇民間善做「爛面燒餅」的人家很多,且葷素均有
。初春時節,揚州一帶的老百姓喜歡製作豌豆苗爛面燒餅,其色碧綠,其味清鮮,委實是
一種大眾化的「高級」面點。 如果追本溯源,爛面燒餅的歷史似乎可追溯到周代。《禮
記.內則》中記有一隻叫「糝」的點心:「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稻
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 看來,這「糝」正是用等量的牛、羊、豬肉丁和稻米粉拌
和後用油煎成的一種「爛面燒餅」。值得注意的是,這「糝」中的肉丁不是作餡心之用的
,而是直接和在米粉中,也就是與當今的爛面燒餅的製法相仿了。
七、灌湯肉包
如今,製作「湯包」的地方逐漸多起來了。但是,仍有相當多的人對「湯包」的製作
過程不是十分了解,甚至流傳有這樣一則笑話:一些顧客竟以為湯包中鮮美的鹵汁是用注
射器打進去的。 其實,湯包的製作並不復雜。早在清嘉慶年間,甘泉(揚州)人林蘭痴在
《邗上三百呤》「灌湯肉包」中就說得很清楚了:「春秋冬日,肉湯易凝。以凝者灌於羅
磨細面之中,以為包子,蒸熟則湯融而不泄。揚州茶肆,多以此擅長。」接著,林蘭痴還
賦詩一首: 到口難吞味易嘗,團團一個最包藏。
外強不必中干鄙,執熱須防手探湯。
詩雖一般,但倒也把湯包內藏熱湯、「到口難吞」、容易燙手的特點寫出來了。
湯包究竟是不是揚州廚師首創,筆者未能細考,不敢斷定。記得曾在一本筆記上看到,
南宋臨安市上有「灌漿饅頭」出售。筆者懷疑這「灌漿饅頭」即是一種類似湯包的東西。
如果是,則湯包至遲在南宋就有了。話又說回來,無論如何,林蘭痴的關於「灌湯肉包」
的記載,仍是我們了解古代湯包極有價值的資料。 歷史發展到今天,湯包的製作技術當
然又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品種也有增加。尤其當指出的是,由於有了電冰箱,湯包可以
一年四季製作,再也不必依靠「春秋冬日」的低氣溫來使「肉湯」凝固製成餡心了
5. 面條與米飯哪個歷史悠久
米飯,因為現有米才有面。
希望採納。
6. 面條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大約4000年前
考古學家在中國黃土高原泛濫區挖掘出最古老的面條。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面條躺在一個陶土製成的碗里,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
這個裝著面條的碗是在中國西北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的黃土高原泛濫區中被挖掘出來的,經過碳十四監定,這碗面已有四千年歷史。四千年前的一次地震將這個小村莊埋在了地下三公尺處。面條已經煮過,被覆蓋在一個倒扣的陶碗中,面條屬於細面,長約50公分,直徑約0.3公分,看起來細細黃黃,極像中國西北部經常使用的一種用小麥粉做成的拉麵,這種面條用生麵粉做成,並且反覆抻拉成細條。
碗中的面條在一些沈澱物上方,沈澱與碗底之間的空隙形成一層保護空間,使軟面條未被壓碎而保存下來。當陶碗出土,面條因為氧化而迅速化為齏粉,不過考古學家仍設法分析出面條的成分。當考古學家在查看面條中的澱粉粒和礦物粒時,他們發現這些古面條跟我們現在吃的不一樣,不是由小麥製成,而是由粟和小米做成。
發現者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地質和地球物理所的呂厚遠指出,小麥在中國成功移植歷時不短,它是逐漸從中國西北部發展到東部及南部的。考古學上有證據可以證明,雖然在五千至四千五百年前小麥已在中國西北部出現,但直到唐宋朝才給推廣起來,也就是從公元618到1279年,之後小麥才成為繼大米之後中國第二大谷類作物。
該面條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葉茂林等人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來的。2002年,葉茂林等人發掘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遺址時,在齊家文化的文化層中發現了一隻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有面條,以這些遺物的狀態研判,當時有人在煮麵,結果遇到大地震引發的洪水,全村幾乎都被洪水淹沒。葉茂林等人從1999年就開始在喇家遺址進行考察。目前葉茂林仍在當地進行發掘研究工作。除了這碗面,陸續出土的還有人骨化石的房子、陶器、石器及玉石藝品,以及動物骨骸。
呂厚遠則在2004年冬季開始搜集資料進行觀察研究。他對這些出土的面條的形狀、成分、製作過程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採集了很多大麥、小麥和穀物的樣本進行了分析比較。結果令他十分驚奇,因為面條並不是由麥子做成,而是由小米和粟合成的。呂厚遠表示,小米是沒什麼黏性的,怎麼可能做成面條呢?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什麼樣的手工藝能做出如此細長的面條,目前他們尚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考究。即使是現代的廚房也難以做成如此高手工藝的面條。
不過,這還是說明了當時的先民已經有了較完善的技術對這些植物果實進行脫粒、粉碎達到足以可以製作成面條的麵粉,利用麵粉做成和目前拉麵一樣均勻、細長的面條,盡管當時麵粉的質量還比較粗糙。這些發現對於新石器農業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過去中國人聲稱,馬可波羅把面條從中國帶到義大利,義大利人則說,在馬可波羅之前就有面條,喇家村陶碗面的出土,終於有確切證據證明面條最早淵源。
在喇家村拉麵出土前,在此發現之前,最早關於面條的記載是在一本東漢時期有一千九百年歷史的書里。義大利的麵食起源不詳,在現今羅馬北方的伊楚利亞古國一幅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墓壁畫中,描繪出奴僕和面、擀麵、切面的情景。不過不管是伊楚利亞人或義大利人,通常都被認為是將面拿來烤食。煮的面條可能是在公元五到八世紀之間從阿拉伯世界傳至義大利。面條究竟是不是馬可波羅自中國帶回義大利,始終是謎。
面條已是中國民俗里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之「水引」或「餺飥」,唐朝叫做「冷淘」或「不託」,宋朝稱之為「溥飪」。到了宋代,面條花樣逐漸增多。而中國各地的麵食風味也十分不同,有湯面、鹵面、油撥面、撈面、刀削麵、空心面、拉麵等,又有寬面、細條、銀絲等不同形狀,烹調方法有涼拌、烹撈、脆炸、煨燴、湯煮及炒溜等等。
7. 經歷4000年的一碗面條,是如何改寫世界歷史的
2002年11月,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的發掘現場,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陶碗,但是當他們翻開這個陶碗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在這個4000年前的碗里居然藏著一個大家都十分熟悉卻又意想不到的的東西——一碗面條。一碗似乎剛剛煮好的面條,而在面條的不遠處,就是一堆腐爛的屍骨。對比這滿地的白骨,為什麼偏偏只有這碗面條沒有腐爛呢?
8. 麵食的起源
面點的歷史可上來溯到新石器時自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
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麵、煎餅、湯圓、煎餃等。
還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元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8)面條有多少年的悠久歷史擴展閱讀: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歷史悠久,有據可考的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其中,尤以刀削麵最為有名,它起源於12世紀的山西大同,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與抻面、撥魚、刀撥面並稱為山西四大麵食。
更與北京的炸醬面、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面一同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麵食,真可謂「麵食之王」。
據《晉食縱橫·名食掌故》記載:「刀削麵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於民間的一種水煮麵食,為麵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特別是晉中平遙、介休、汾陽、孝義等地,家庭主婦、少女以及城市中不少『婦男』都會製作。」
9. 麵食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麵食最早的年代是距今4000-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小麥原產地在西亞,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中國麵食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期結束的年代最晚大約在距今2000多年前。
據考古發現,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
10. 武漢的「熱乾麵」有多少年的歷史
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乾麵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後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乾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