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進步性什麼意思
任何社會制度無不發源於一定的思想意識形態.思想意識形態變革是社會制度變革回的先導.經濟社會答活動作為人的活動,從客觀上說,始終離不開支配人的所有活動的思想意識,即便從主體作出符合實際要求的選擇來說,也不能忽略主體性因素的影響.情況還不僅僅如此.社會制度的組織,首先是作為社會制度靈魂的制度目標,然後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確定的制度架構,以及具體的組織規則的確定,都是由思想意識形態決定的.簡言之,一定的思想意識形態,為一定的社會制度提供了基本規則.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也是如此.因此,要准確把握資本主義的實質,特別是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看似令人困惑的的新變化,我們有必要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演變的角度,來透視和分析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B. 社會歷史性是什麼意思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復是實踐的特點之一。制 實踐的社會性:人同自然界的斗爭是人們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以社會形式共同進行的。單個人無法同強大的大自然相對抗,個人只有在社會關系中結合為統一整體,形成超出個體力量的社會力量,才能戰勝大自然。 實踐的歷史性:人的實踐力量是歷史地形成和發展的,每一時代的人都只能在繼承前人實踐成果的基礎上開始自己的活動,每代人把前代人的實踐力量納入自己的活動之中,壯大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所以實踐盡管可以表現為單個人的個體活動,人卻總是憑借人類整體的力量去同自然發生關系,從事實踐活動的。這就是實踐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C. 什麼叫「文本間性」
文本間性,又稱「文間性」「互文性」或「文本互涉」,即文本的互文性,(英文是intertextuality,這個詞由兩部分組成,inter前綴表明了一種相互交織的意思。)作為一個重要批評概念,文本間性(互文性)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隨即成為後現代、後結構批評的標識性術語。
這一詞最早是由法國後結構主義批評家朱莉婭•克莉思蒂娃提出的。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號學》一書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文本間性)這一術語。文本間性意在強調任何一個單獨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文本的意義是在與其它文本交互參照、交互指涉的過程中產生的。由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種互文。在一個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種能夠辨認的形式存在著其它的文本,例如蓋伊.戴文坡的《康科德奏鳴曲》,很多人說他掉書袋和抄襲,「天下文章一大抄」大多數文章就是這樣來的。在極端的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任何文本都是過去的引文的重新組織。文本間性通常被用來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文本間發生的互文關系。它包括①兩個具體或特殊文本之間的關系(一般稱為transtexuality);②某一文本通過記憶、重復、修正,向其它文本產生的擴散性影響(一般稱作intertexuality),也就是哈特曼在《影響的焦慮》中的說法,後代作家的寫作一直處於一種由於前代經典作家形成的壓力的焦慮中,他們的寫作無法避免的到受到前代作家的影響,文本中含有前代作家已經書寫過的東西,也就是含有前代作家的文本。文本間性也就是說,任何文本中都含(refer to other texts)有其他文本,都有對其他文本的指稱。
對於文本間性,朱莉婭•克里斯蒂娃曾說:「每一個文本把它自己建構為一種引用語的馬賽克;每一個文本都是對另一個文本的吸收和改造。」有趣的是,著名詩人T.S.艾略特對此早就以調侃的口吻說過:「小詩人借,大詩人偷。」這種「偷」是指文本在「互文性的鏡子」里相互反映,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艾略特本人的《荒原》。
克里斯蒂娃在《詩歌語言的革命》(1974)中指出:「無論一個文本的語義內容是什麼,它作為表意實踐的條件就是以其它話語的存在為前提……這就是說,每一個文本從一開始就處於其它話語的管轄之下,那些話語把一個宇宙加在了這個文本之上。」克里斯蒂娃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互文性的引文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或直接的,而總是按某種方式加以改造、扭曲、錯位、濃縮、或編輯,以適合講話主體的價值系統。
另一位對互文性理論有所貢獻的先行者是T.S.艾略特。他認為一位詩人的個性不在於他的創新,也不在於他的模仿,而在於他把一切先前文學囊括在他的作品之中的能力,這樣,過去與現在的話語同時共存。他說:「我們常常會發現:在他的作品中,不僅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具有個性的部分都是他前輩詩人最有力地表明他們的不朽的地方。」
著名的敘事學家傑拉爾德•普林斯(GeraldPrince)在其《敘事學詞典》中對互文性下了一個較為清楚易懂的定義:一個確定的文本與它所引用、改寫、吸收、擴展、或在總體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間的關系,並且依據這種關系才可能理解這個文本。
其它的分析和解釋
對於「互文性」,另一位法國批評家熱奈採用了一個不同的術語:「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他認為,從根本上講文字是「跨文本的」(transtextual),或者說是一種產生於其它文本片斷的「二度」結構。同時,熱奈提出了跨文本性的五個主要類型:①互文性。這一類包括了引語、典故及抄襲。②准文本(paratext)。指一部作品的序、跋、插圖、及護封上的文字。③元文本性(metatextuality)。指的是文本與「評論」的關系,這種評論把一個文本與此文本所談論的另一個文本聯系起來。④超文本性(hypertextuality)。指把文本B——熱奈所稱的「超文本」(hypertext)同一個前文本A——熱奈稱之為「前文本」(hypotext)聯系起來的任何關系,文本B在前文本A的基礎上進行了「嫁接」,其「嫁接」的方式與評論的方式迥然不同。⑤原文本(architext)。指為了充分理解一個文本及其互文本,讀者需要了解組成文學領域的種種類型的等級體系(thehierarchyofgenres)。
D. 文本是什麼意思
字元串或串(String)是由數字、字母、下劃線組成的一串字元。
一般記為 s=「a1a2···an」(n>=0)。它是編程語言中表示文本的數據類型。在程序設計中,字元串(string)為符號或數值的一個連續序列,如符號串(一串字元)或二進制數字串(一串二進制數字)。
通常以串的整體作為操作對象,如:在串中查找某個子串、求取一個子串、在串的某個位置上插入一個子串以及刪除一個子串等。
兩個字元串相等的充要條件是:長度相等,並且各個對應位置上的字元都相等。設p、q是兩個串,求q在p中首次出現的位置的運算叫做模式匹配。串的兩種最基本的存儲方式是順序存儲方式和鏈接存儲方式。
(4)歷史的文本性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字元串的長度:
盡管形式字元串可以有任意(但有限)的長度,實際語言的字元串的長度經常被限制到一個人工極大值。
有兩種類型的字元串數據類型: 「定長字元串」,它有固定的極大長度並且不管是否達到了這個極大值都使用同樣數量的內存;和「變長字元串」,它的長度不是專斷固定的並且依賴於實際的大小使用可變數量的內存。『
在現代編程語言中的多數字元串是變長字元串。盡管叫這個名字,所有變長字元串還是在長度上有個極限,一般的說這個極限只依賴於可獲得的內存的數量。
E. 歷史問題中性質什麼意思
指事物的特性,本質。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蘆菔》:「蘆菔:性質宜沙地,栽內培屬夏畦。容」魯迅《三閑集·我和<語絲>的始終》:「看廣告的種類,大概是就可以推見這刊物的性質的。」[1] 、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與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屬性(注不是特徵):問題的性質|社論帶有指導性質的。性質是人或事物的本質。特性指某人或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質。特質指特有的性質或品質。屬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質、特點,如運動是物質的屬性。特點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特徵指可以作為事物特點的徵象、標志等。可見特點和特徵的含義不同。特徵傾向於表象、形式。和性質的本義有差距。
性質是一事物區別它事物的特有屬性。實質就是本質,指事物內在的根本屬性。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或假象來表現出來的,必須靠辯證思維才能透過現象挖掘到本質;按不同的標准本質可劃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質經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關。而性質則是比較穩定的,一般由歷史事物的階級屬性或社會屬性決定。
F. 文本是什麼意思
文本
文本(text),從詞源上來說,它表示編織的東西。這與中國「文」的概念頗有類似之處。「文」取象人形,指紋身,指花紋。《說文解字敘》稱:「倉頡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曰文。」「文者,物象之本。」物象均具紋路色彩,因以「文」來指稱。《周易•系辭下》記伏羲氏「觀鳥獸之文」,鳥獸身上的花紋彩羽。該書又載「物相雜故曰文」,物體的形狀、線條色彩相互交錯,這也是文。「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說文解字》解釋「文」為「錯畫也。」
但是文本的概念後來主要變成了:「任何由書寫所固定下來的任何話語。」對語言學家來說,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見可感的表層結構,是一系列語句串聯而成的連貫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個單句,例如諺語、格言、招牌等,但比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組成。文本和段落的區別在於,文本構成了一個相對封閉、自足的系統。前蘇聯符號學家洛特曼指出,文本是外觀的,即用一定的符號來表示;它是有限的,既有頭有尾;它有內部結構。羅蘭•巴特文本一方面是能指,即實際的語言符號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詞、句子和段落章節,另一方面是所指,即固定的確定的和單一的意思,為表達這種意思的正確性所限定。以上從技術上中性地對文本做出基本界定。
「文本」一詞來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語篇和課文等多種譯法。這個詞廣泛應用於語言學和文體學中,而且也在文學理論與批評中扮演活躍的角色。但它含義豐富而不易界定,給實際運用和理解帶來一定困難。可以一般地說,文本是語言的實際運用形態。而在具體場合中,文本是根據一定的語言銜接和語義連貫規則而組成的整體語句或語句系統,有待於讀者閱讀。
G. 什麼是文本性
「文本」在傳統上一直是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中的一個概念。如果要中性地界定這個概念,可以說「文本」是書寫作品之言辭的實際表達,或者是被研究者和批評家選擇來作為分析對象的特定作品。但是,「文本」成為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與1950年代西方文學理論中出現的「新批評」(New Criticism)、1960年代與1970年代出現的「結構主義批評」(Structuralist Criticism)有著很大的關系。
傳統的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認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是文學「作品」,其形式和意義都是作者有意識地運用詞語媒介賦予的。1950年代在英、美出現的「新批評」 派,試圖建立評價文學作品的科學、客觀的體系。他們把傳統批評中作者、讀者、現實這三個「非客觀的」要素從「作品」中去掉,只剩下獨立存在、可以進行科學、客觀分析的「文本」,強調批評只應當關注「文本」本身,主張對文本中的文字進行「細讀」(close reading),從語義學和語言結構的相互關系中去發現文本的深層意義與整體形式。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出現的一些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尤其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為代表)把文學作品非個人化,認為它不是「作品」,而是一種非個人化的「文本」,它所表明的是被社會慣例稱為的「寫作」或「書寫」 (Writing)。因為「作品」有「作者」或主人,而「文本」則沒有作者或主人,只有在語言情景和閱讀活動中才能被體驗到,「文本」具有一種開放的、無中心的和沒有終結的結構。在他們看來,「作者」只是一種中介,其寫作行為是把先在的語言和文學系統的各種要素與符碼轉變成特定的「文本」。「文本」在形式上和語義上都是具有系統性的「編碼」,讀者對「文本」的閱讀則是一個「解碼」的過程,也是「意義」得以產生的過程。在這種理論影響下所出現的「文本批評」 (textual criticism),成了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的一個分支。它通過比較分析所有現存的手稿或印刷文本,試圖建立最為精確和「科學」的對書寫作品的看法,確立評判文學文本的原則和程序,以便根據這些原則和程序去重構文本的意義,消除在閱讀和解釋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謬誤與誤解。文本批評改變了傳統文學批評注重作品與作者之間關系的慣例,擯棄「文本」之外一切社會的、倫理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因素,只關注「文本」自身,並把「文本」看成是一種獨特的結構,致力於揭示和描述「文本」的作用與功能。
在當代文化研究中也經常使用「文本」這個概念。英國文化理論家利維斯(F.R. Leavis)開創的文化研究的「利維斯學派」(Leavisism)關注文化批評的道德與社會維度,反對資本主義現代工業文明及其在文化上產生的後果,主張通過對文化文本的「精讀」和援引來進行文化批評。在利維斯的影響下,霍加特(Richard Hoggart)、早期的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霍爾(Stuart Hall)等人都受到過文本分析的影響。同時,他們也吸取過結構主義理論的某些理念和方法,認為攝影、電影、服裝、時尚、音樂、建築、環境等非語言的文化形式,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研究的不同「文本」,可以作為文化分析的具體例證。
1970年代中期以後,以法國理論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為代表的「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向以晚期的威廉斯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義」注重文化研究中的社會學、民族學、亞文化和文化制度分析的傾向發起了挑戰。德里達在《論文字學》(Of Grammatology)里明確提出「文本之外別無他物」,認為構成「文本」的符號不是用來再現自然或外部世界,它不過是對已經存在的符號的再次符號化,在單一的文本之外不存在「真實世界」。「文本」的「意義」是由各種「文本」之間相互聯系的關系決定的,因為「文本」的線索或痕跡不可避免地會跨越單一文本而相互交織在一起,一切意義或思想都要通過「文本」呈現出來。不同「文本」之間的交織關系,構成了在自身之外別無指涉的「文本性」 (textuality),其中包括了文本符號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關系。所謂「互文性」,是指符號之符號之間交迭、延宕、換位的關系,或者是個別文本與其他文本所組成的難以分割的網路關系。文本的意義取決於在文本組成的復雜關系中如何確認和突顯某個文本,以及讀者在互文性關系中的閱讀方式。與此同時,由互文性所決定的意義關系也是暫時的和多重的,它是一個永遠無定形的不確定的領域。
後結構主義的「文本」理論,顯然是要挑戰受到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或後殖民主義等思想影響的注重政治和意識形態維度的理論傳統。從學理上看,後結構主義通過對「文本」的強調,試圖消解語言符號本身的邏輯性、工具性和敘事性,突出語言符號的物質性和主體地位。
H. 歷史文字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范到規范的規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麼,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漢字發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應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1、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
賈湖21個刻符里,已認識的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里離、坤兩卦之象的卦象漢字。
2、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3、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
它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
4、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5、甲骨文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邊刻有一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6、金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字體也不斷地在演變。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鍾鼎,所以也叫鍾鼎文。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7、大小篆
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
8、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里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9、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鍾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10、草書
「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無論哪種字體寫得潦草,都算草書。作為一種專門的字體,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初學者不宜學。
11、行書
行書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體。
I. 歷史性是什麼意思
所謂「歷史」,它包含有三層意思:人類社會過去的發展過程;對過去的事的記載;人的歷史認識。本文論述了歷史理論和史學理論的區別,並闡述了歷史科學概論課程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