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涪陵區的歷史名人和典故
涪陵周易園原名點易洞,位於長江北岸,與涪陵城隔江相望。據《輿地紀勝》和《涪州版志權》載,北宋程頤曾在此注《易》6載,寫成理學代表作《易傳》,程氏理學由此發祥。園西壁上刻有「點易洞」字跡。
「點易洞」是一人工開鑿的石洞,現今洞口上方尚有「點易洞」三字。洞內有朱熹游此的題詩:「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經綸具此中,每向狂瀾觀不足,正如有本出無窮。」
周易園中心景點為一長400米、高20米的摩崖石刻,上有黃庭堅、朱熹、陸游、王士禎等歷代名人書法手跡80餘幅。崖上有佛塔一座、佛龕若干。此外,園中還有碧雲亭、鉤梁堂、致遠亭、三畏齋、三仙樓、四賢堂、北岩書院等遺跡。
㈡ 歷史上涪州現在是哪兒
涪州是抄重慶市一帶。
唐武德元年(618)以渝州涪陵鎮和巴縣地置涪州。治涪陵(今重慶市涪陵區中心),轄涪陵、樂溫(今重慶市長壽縣)、武龍(今重慶市武隆縣土坎鎮)三縣。元至元二十年(1384)並涪陵、樂溫二縣入州治,轄武隆縣(今重慶市武隆縣土坎鎮)。明仍置涪州,轄武隆、彭水(今重慶市彭水縣郁山鎮)二縣,屬四川重慶府。清武隆縣入涪州。
民國元年(1912),涪州,直隸四川省。二年(1913)廢涪州為涪陵縣,隸川東道。清代涪州及民國時期的涪陵縣包括的范圍如下:今涪陵區全境、武隆縣全境、南川區東北部、長壽區東北部、墊江縣南部,面積5900平方公里。
㈢ 涪陵 的大體情況~~~~地理~歷史~人文~
重慶市涪陵區,邑枕長、烏兩江,素為烏江流域物資集散地,有渝東回南門戶之稱,是答聞名遐邇的中國「榨菜之鄉」。全區轄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私營經濟示範區和4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14萬,主城區常住人口53萬。涪陵區自然條件好,人文資源豐富。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紅心蘿卜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大特產;程朱理學「點易洞」、水底碑林白鶴梁是名聞中外的名勝古跡。介於東經106°56'—107°43',北緯29°21'—30°01'之間。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素有渝東南大門之稱,是烏江流域20多個縣市區的物資集散地。 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涪陵曾為巴國都,秦、漢、晉時設枳縣,自唐以來一直為州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為涪陵地區,轄10個縣,1995年撤地設涪陵市(地級),下轄兩區一市三縣,1998年重慶直轄後改設涪陵區。
㈣ 重慶的歷史有多少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距今2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慶辦公,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辟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掀開了重慶建設與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㈤ 重慶涪陵區歷史,重慶涪陵區哪裡最繁華
歷史上兩江廣場、大東門、南門山一帶比較繁華,涪陵市委在兩江廣場附近,地委在南門山附近
㈥ 涪陵火車站的歷史沿革
涪陵火車站建於2000年。
㈦ 涪陵的白鶴梁有什麼歷史
石樑上刻有自公元763年(唐廣德元年)至當代的石刻題記164段,其中水文題記108段;石魚圖14尾,其中作水文標志者3尾,計三萬字。題刻、圖像斷續記錄了1200餘年間72個年份的歷史枯水位情況,對研究長江中上游枯水規律、航運以及生產等,均有重大的史料價值。1974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水文工作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涪陵石魚題刻》為題,向大會提交報告,白鶴梁的科學價值遂得到世界公認。
編輯本段
文物價值
藝術價值
白鶴樑上還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歷代騷人墨客眾多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並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下石銘」之美譽。
據黃庭堅的後裔、涪陵區文管所長黃德建先生介紹,國家已接受中外專家的建議,將實施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由天津大學承擔工程設計,擬建水下博物館,國寶白鶴梁題刻將會有一個可靠的、令人欣慰的歸宿。目前,涪陵的文化部門已經將題刻復制於涪陵區人民廣場,讓人們終年可瞻其尊容。
白鶴繞梁留勝景,石魚出水兆豐年。白鶴梁風光(20張)
白鶴樑上的石魚石刻,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史料價值,又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歷來為世所重視。它既是長江枯水位的歷史記錄,又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鶴樑上刻有「枯水季節,若石魚出水面,則兆年豐千年如許」的石刻題記。
考古價值
白鶴梁題刻位於長江三峽庫區上游涪陵城北的長江中,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譽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題刻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眾多珍貴題刻堪稱國寶,令中外專家和遊客驚嘆不已。
與水文科學有關的題刻108件,故有「世界水下碑林」美譽。這些題刻主要集中於傾斜14.5度的北坡上,起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止於1963年 2月15日涪陵文化館最後題刻落筆,剛好1200年。記錄著72個年份的枯水歷史,共有題刻180多幅,其中唐代l幅、宋代98幅、元代5幅、明代16 幅、清代23幅、近現代40多幅。
樑上刻著歷代名人真跡,如黃庭堅、晁公道、黃壽、朱昂、吳革、劉甲、龐公孫、王士貞等,共300多人題寫的詩詞,達3萬多字。薈萃「顏、柳、蘇、黃、真、草、隸、篆」名體書法於一梁,大放異彩,流芳千古。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題寫的「元符庚辰涪翁來」,更是令人驚嘆。
葛洲壩水電站和宏偉的三峽工程都參考了白鶴梁水文題刻一些數據,如175米水位高程是以白鶴梁1000多年的洪水紀錄為依據。唐魚的眼睛為長江中上游的零點水位,相當於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紀錄比英國在武漢江漢館設計的水尺標點早1100年。因此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譽。
終於在2003年2月13日經葛修潤等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宣告白鶴梁水下保護工程施工了,得到這個消息那些世代守望這座珍貴的水下碑林的涪陵人和那些像熱愛自己生命一樣熱愛白鶴梁的文物工作者感到欣慰。
從唐代開始,人們在白鶴樑上鑿刻了19尾石魚,因為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清代涪州知州蕭星命石工臨摹舊跡在石上重刻二鯉,並鑿刻了題記。平時的時候石魚隱於水面以下,遇到枯水時才露出水面。石魚的周圍記著自公元763年以來知20世紀初1200年間的70多個最低枯水年份線。據長江幹流多年實測的水文記錄表明,長江最枯水位出現周期約為10年,於石魚的記錄破尾吻合。故而石魚題刻對研究長江中上游的枯水規律、航運以及生產設置等都有重大的史料價值。古人雲「石魚出,兆豐年」的經驗之談,1953年、1963年、1973年,白鶴樑上的石魚3次露出水面,而這幾年當地也都大獲豐收,因而石魚被看做是年成豐歉的預告表。
更詳細見:http://ke..com/view/24274.htm
㈧ 涪陵榨菜有多少年的歷史
涪陵榨菜歷經百年滄桑,是涪陵區乃至重慶市農村經濟中產銷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輻射帶動能力最強的傳統支柱產業、優勢產業。
㈨ 涪陵的歷史淵源
涪陵,夏商至春秋前期,為濮人居住區;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為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楚國枳地。秦朝,屬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縣,為區境置縣之始,屬巴郡。
東漢時,分枳縣置平都縣。三國蜀漢時,增置漢平縣,隸涪陵郡。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在巴郡枳縣僑置涪陵郡,治漢復城。北周時,移郡治至漢平縣。
隋開皇初年(581年),撤銷涪陵郡。開皇十三年(594年),移漢平縣治於涪陵鎮,改名涪陵縣,屬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設涪州,屬江南西道以及夔州都督府(治今奉節)。天寶初年,改為涪陵郡。乾元初年,復名為涪州。
北宋,改隆化縣為賓化縣,屬夔州路(治今奉節)。南宋,置涪州,屬夔州路(治今奉節),轄涪陵縣、武隆縣。 元朝,置涪州,屬四川行中書省重慶路,轄武龍縣。明代,置涪州,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轄武龍縣(後改為武隆縣)。清朝,置涪州,屬重慶府,不領縣。
(9)涪陵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相關名人
1、蕭湘(1871年-1940年),出生在武隆縣巷口鎮(原屬涪陵縣),家境雖然貧寒,但很愛學習。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蕭湘通過考試中了舉人,又考取進士,隨後被清政府派往日本法政大學學習。在此期間,蕭湘認識了梁啟超,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好友。
不久,蕭湘在日本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並積極參加同盟會的各項活動。1906年,蕭湘在梁啟超支持下,與蒲殿俊等人在日本東京發起成立「川漢鐵路改進會」,要求清政府將官辦的川漢鐵路改為商辦。
蕭湘還撰寫《駁銅元局挪用事件之詳議》等文章,為後來成立的「保路同志會」和保路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四川咨議局成立後,蕭湘創辦四川咨議院機關報《蜀報》。保路運動爆發後,作為四川保路運動的駐京聯絡代表,蕭湘向清政府請願,結果遭到清政府的拒絕。
1923年秋,滿懷報國志但又無法實現的蕭湘回到涪陵,定居在涪陵城江東楊家院子。蕭湘在涪陵辦起第一個圖書館——涪陵存古圖書館,並將自己的數千冊書籍全部捐給圖書館。1940年1月,蕭湘因病而含憤去世,終年70歲。
2、王超奎(1907年-1941年),生於武隆縣廟埡鄉(原屬涪陵縣)一戶清貧農家。
他幼年喪父,靠母親撐持全家。1926年,王超奎走出校門投奔楊森部(駐涪的國民革命軍20軍)當一名士兵。由於他有文化,逐步由士兵升任班長、排長、連長直至營長職務。
1937年,王超奎所在的20軍奉令調往上海參加淞滬抗戰。1937年10月,王超奎所在部隊被編入第6軍團序列,王當時任國民革命軍20軍133師398團3營9連連長,全連駐防大場、蘊藻浜、陳家行一線。王超奎帶領全連官兵奮勇沖殺,左臂負了重傷,仍堅守陣地。
1940年10月王超奎升任20軍133師398團2營營長。1941年12月,長沙第三次會戰開始。20軍奉命在新牆河以南、汨羅江以北,堅持阻擊日軍十天時間,王超奎和堅守陣地的戰士與敵人展開短兵相接的肉搏戰,終因勢單力薄戰死在陣地上。1988年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王超奎為革命烈士。
㈩ 關於涪陵的歷史
涪陵,夏商至春秋前期,為濮人居住區;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為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楚國枳地。
秦朝,屬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縣,為區境置縣之始,屬巴郡。東漢時,分枳縣置平都縣。三國蜀漢時,增置漢平縣,隸涪陵郡。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在巴郡枳縣僑置涪陵郡,治漢復城。北周時,移郡治至漢平縣。
隋開皇初年(581年),撤銷涪陵郡。開皇十三年(594年),移漢平縣治於涪陵鎮,改名涪陵縣,屬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設涪州,屬江南西道。天寶初年,改為涪陵郡。乾元初年,復名為涪州。
北宋,改隆化縣為賓化縣,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轄涪陵縣、武隆縣。
元朝,置涪州,轄武龍縣。明代,置涪州,轄武龍縣(後改為武隆縣)。
涪陵地標澤勝雙子塔
清朝,置涪州,不領縣。
民國初(1913年),改涪州為涪陵縣,先後隸屬川東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五月,因涪陵縣第五區地廣,劃為武隆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從涪陵縣分置武隆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初置川東涪陵專區,轄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長壽、彭水七縣,隸川東行署區。1952年,川東酉陽專區並入川東涪陵區,增轄墊江、黔江、酉陽、秀山四縣,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58年,長壽縣劃入重慶市。1968年改稱涪陵地區。1983年撤涪陵縣設涪陵市。1988年,分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五縣設黔江地區,涪陵地區轄涪陵市、南川縣、豐都縣、墊江縣和武隆縣。1995年11月5日,撤縣級涪陵市,設枳城區、李渡區;撤涪陵地區設地級涪陵市,下轄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1996年9月,涪陵市劃歸重慶市代管。1998年12月,正式撤銷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重慶市涪陵區轄原枳城區、李渡區的行政區域;原涪陵市所轄(代管)的南川市、武隆縣、豐都縣、墊江縣正式歸重慶市管轄。